浅谈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现场》

2022-11-18

2010年3月, “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大型回顾展。同时玛丽娜本人在艺术馆的一个大厅中创作了一件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现场》。此次作品创作持续了700多个小时之久, 期间有1500位观众参与到作品当中,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数以百万人的关注。在作品中, 各种各样状态的人们轮流坐到玛丽娜对面, 他们有的面对微笑地到来, 有的面色凝重地坐着, 有的眉头紧锁地思考, 还有的如释重负地离开;而玛丽娜却是一动不动地与观众进行凝视。我们很多人应该都是在网络上看过这段影片, 唯一让玛丽娜动容的时刻是当她曾经的灵魂伴侣乌雷的到来, 最终她留下眼泪, 起身伸出了双手。当然, 这不是作品的结尾, 仅仅是这个作品的一个精彩瞬间, 在乌雷起身离开后, 又继续了下去。在现场的两个多月里, 她总是正襟危坐, 淡然地等待着每一个观众的到来。当你在她对面坐下时, 她会抬起头静静地看着你, 她仿佛能看清你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 在内心世界的碰撞之间, 她又会用爱来包裹你。

那为什么这是行为艺术呢?在仔细探索和思考后, 我们也许还是很难详细表达, 但是心中还是知道行为艺术大概是个什么模样。通常都是一些大胆的、粗糙的、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活动, 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随之传达出疑问和困惑。当我们试图去思考解释这些行为活动时, 最终会发现它们都是是触及人性的。

行为艺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它有别于传统艺术, 是一种直接用人体表达的艺术。行为艺术的蓬勃发展总是离不开痛苦与反思, 玛丽娜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的。那时行为艺术本身并不晦涩, 他们用自己身体与外界互动来直接说明问题, 进而表达出观点和主张。在行为活动中, 当行为艺术家真实地、毫无保留地呈现观众面前时, 他们往往被观众异化了。人们有时会嘲笑、会不解, 带着鄙视的眼光对其评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有许多人认为玛丽娜是疯子, 。而她创造的行为艺术作品也总是令人瞠目结舌, 感官上的刺激和冲击通常让在场的观众产生疑问和困惑, 有的甚至变得愤怒和不屑。她的行为艺术一直在挑战人们对传统艺术固有理解。玛瑞娜大多的艺术作品表达都借用自己的身体, 长久的静坐, 狂躁的吼叫, 放肆的摔打, 甚至故意被刺伤, 从而使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 却也极大限度地挑战了观众的感官和思想。玛丽娜曾经这样说过:“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 而我一样都不喜欢, 因为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控制, 让我感到惬意的唯一的力量应该是自主的能量。”她的行为艺术往往想要表达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孤单、恐惧、信仰和希望。她试图用自身感官触觉所承受的极限, 来唤醒和解放人们潜意识中的束缚, 最终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

其实玛丽娜的作品创作表现方式上是有章可循的, 她行为活动的本质就是让艺术家自身与观众一起参与到作品创作过程中来, 共享行为活动体验。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或者说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阶段, 在她年轻时期采用较多, 此阶段多为互动性的行为活动。她通过使用狂放的、血腥的、甚至触目惊心的行为来伤害自己, 可以说这是一种带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行为, 这在极大程度上挑战了人们的视觉和思想, 其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自然是非常强烈的。而这一种是艺术家本人和观众互动最为激烈, 反馈影响最多, 同时是意外性最高的行为活动。

第二个阶段, 艺术家单方面进行行为活动。通过一些简单重复性的行为动作来刺激受众, 从而加深人们认知某件事情的影响, 在不断的提醒后, 人们通常会改变对某些事的固有看法, 而这些看法的转变又是难以详细叙述的, 始终都存在于观众本身, 具有独立性和个体性, 甚至连艺术家自身也难以详述。

第三个阶段, 艺术家自身不做过多的表现和行为, 以她自身作为一个启发思考的点, 让参与者自己的思维作为活动的主体, 进而达到活动创作的目的。这归于自然生活状态下的某件事物, 在以时间为依托, 让观众自己主动思考, 就像《艺术家在现场》这件作品这样, 其中行为活动是相对静止的, 算是艺术家和参与者互动性最少的一种, 但也是她后期行为艺术经常采用的方式。

在我们看到的那段视频短片中, 玛丽娜与灵魂伴侣乌雷久别重逢可以说是全片的点睛之笔。12年的相爱, 23年的分离, 到最后面对面坐着, 相互凝视。时空飞转, 他俩的脑里一定是飞速放映着那几年中最难忘的瞬间吧。在这短短几十秒里被浓缩的, 是他们过去35年的情感与纠葛。所以说行为艺术家的作品好像是浓缩了时间与空间的胶囊。玛丽娜与陌生观众对坐, 浓缩的是她过往的艺术作品对人性善恶的体会, 是她70年的艺术人生, 同时也是观众们到此的一生。两个人凝视对方, 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却好像是在彼此灵魂世界里交谈。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打着“行为艺术”旗号的表演, 过多的定义只会让艺术与观众产生隔阂, 与大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而在《艺术家在现场》这个作品中, 玛丽娜用相互凝视这种简单方式, 让大家来重新审视自己, 在现场他人的目光下, 你无路可逃。参与到这个作品中的人们就如同在照镜子一般, 当你注视对方眼睛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你自己。所以作品以反馈情感作为打破隔阂的方式, 让观众置身陌生的空间也能进入熟悉的内心世界。这个行为活动不是单纯的感官体验, 而是让观众回归本真, 不带任何固有认知的影响, 审视最真实的自己。耐心地看完这部影片, 就能慢慢体验到从好奇到困惑, 再到反思的转变过程, 进而重新思索行为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现场》在世界范围内再次引起轰动。寻求身心极限状态下的自我解放, 一直是玛丽娜行为艺术创作的内在要求。这次作品她希望营造一个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作的氛围, 这也是一种相互的, 共同参与的艺术作品, 需要情感反馈, 而获得反馈才这次行为艺术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玛丽娜,行为艺术,情感反馈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韦斯科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传》[M].闫木子, 译.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3.

[2] 李建群.《西方女性艺术研究》[M].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6.

[3] 蔡青.《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上一篇:微机调速器溜负荷故障浅析下一篇: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