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在艺术作品中的深刻表达

2022-09-10

孤独,在中国文字里解释,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很平静的环境下独行。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思想一切都源与此处。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让自己安静,他都能自得其乐。

一、孤独是一种色相

色彩是油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它是区分各种颜色最准确的标准。孤独也是有它自己独特的相貌,一般我们容易在蓝色,灰色系里感受到,即一种比较偏冷,明度偏暗的的色调中感受得到。这种色相所呈现出的面貌,通常让人感觉低调,沉静,阴暗,冷冽,忧郁,或者距离和衰退。能带给人无尽的联想和感同身受。

1)色调的弱对比。色调有强对比和弱对比,在弱对比中,通常给人平和、朴实之感,更容易营造孤独的氛围,例如在蓝色系里调暗其明度和纯度,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静谧、和谐的视觉氛围。中国当代艺术家毛焰,他近些年来的作品都是弱化了色调的对比,,遵从创作的模糊性原则,运用冷灰的色调,用飘渺的笔触和光斑,有效的塑造对象,在他的作品背后闪动着那个敏感、细腻、内敛、聪慧、孤傲、焦虑的影子。

2)无色彩对比。无色彩就是无色相的黑、白、灰或几乎无色相的颜色称为无色彩,毛焰也是很喜欢只用黑白灰来作画。由于灰色特有的雅致、朦胧的色性,使得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神秘、素雅之感。

二、能呈现孤独感的作品更容易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

孤独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直面自己,直面内心,这时候更需要与自己相处,即直面孤独,与孤独作伴,这时候更容易进入状态,迸发灵感,为艺术作品的呈现增添内在情感和气质。

中国著名艺术家“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老师,上世纪80年代初即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燕》、《带阁楼的房子》等作品轰动一时。在他的作品里把孤独诠释的很诗意。他自己说很少画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的题材,回到画一个人的作品是他比较熟悉的题材,可能他内心有种孤独感,跟这个有关系,他也挺享受这个状态,画面上出现第二个人很不容易,即便有,最后也去掉,不管是多大的画,只有一个人。更多人愿意把它理解为伤痕,更多的是看到画面里诗意的美感,因而并非苦难,而是美。正如老师自己说:“所谓美,应该是相当多的丑的成份在里面,因为它比较刺激。作品存在的意义不见得是非得让人喜欢。”他在作品中加入了一种当代诗歌式的晦涩性,以营造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即试图在作品中画出一种非常晦涩、象征意义不明的东西,从而给观者提供更多解读的可能性。

三、艺术的关键在于回归生命体验本身

在艺术生活中,孤独是一种媒介,用的适宜,它会给作品添色不少,用的不好有可能还过不了生活这一关,首先会给心理和健康带来影响,所以以辩证的态度对孤独用在艺术作品中的解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不可否认一些明亮色调,即色彩纯度相当高的画作里我们看不到孤独,例如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梵高,他的作品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情感和情绪,色彩鲜艳,用笔大胆,多用高纯度的黄色,蓝色等。他生前最后一幅油画《有乌鸦的麦田》,这幅画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条路,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所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暗蓝色天空,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的叫人无法呼吸,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的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的遗书。在祥和的麦田追逐不到宁静,在满是阳光的蓝天中,飘过了久蓄心中死亡的影子,化作无尽的乌鸦,指引着梵高飞向他的世界。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边麦田开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的孤独我们无法体会,但他作品传递的情感却却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是一位朴实善良的画家,他宁愿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他关注农民关注一切苦难,同时又向往美好,他的作品纯真而热情,这些我们都能读到,但他自己的孤独和长期压抑的精神疾病却是无人能代替的过程。黯然伤怀,艺术的关键在于回归生命体验本身,然而每个艺术家的体验都不同,喜怒哀乐谁人也代替不了,艺术品本身明明没有意义,而是阐释者用自身演绎作品。

摘要:在万般状态里孤独只是其中一种状态,但却是伴随个体最长久和最需要学会与之相处的状态。在我看来,用在艺术中它是美学的高度。本文从孤独这一概念入手,分析比较一些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比较分析辩证的得出孤独在艺术作品中的必要性,深刻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孤独,艺术家,情绪,色彩

参考文献

[1] 简圣宇.审美之思:当代语境下的艺术理论与批评.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

[2] [美]詹姆斯·埃尔金斯.绘画与眼泪.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关于“互联网+会计学徒制”的会计人才培养探析下一篇: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开展的原则及相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