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不予行政处罚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无责任能力不罚”“轻微不罚”“初次不罚”“主观无过错不罚”四种不予处罚类型共同构成了新《行政处罚法》框架下的不予行政处罚制度,标志着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进步。过去,“轻微不罚”作为不予行政处罚的原则性规定长期指导着执法实践,然而条款对适用条件的严格规定造成适用范围的狭窄,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语义不明造成可操作性不强,执法者对法律理解的片面性造成不予处罚适用的不当,对行政机关裁量权的严格控制造成不予处罚适用的不敢,多重原因导致了不予行政处罚条款没有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过罚失当的处罚决定既损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违背行政处罚的初衷,又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降低行政效能。实践层面对不予处罚制度的迫切需求与制度运作的不足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地方和部门对不予行政处罚创新举措的探索,例如免罚清单、非正式执法手段以及已上升为法律规定的“初次不罚”。《行政处罚法》的修改吸收了地方探索下的“初次不罚”制度,回应了理论和实务中对“主观归责”原则的争议,极大的扩展了未来不予行政处罚条款的适用空间。分类型地规范修改后的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是本文的主要目的。对于“轻微不罚”,本文立足于人民法院的视角,通过对裁判文书网中相关案例的检索和梳理,总结出行政实践中对于“违法行为轻微”的认定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分析。“定量”在具体案件中表现为违法行为持续的时间长短、违法金额的大小、违法次数的多少等可以量化的要素,但实务中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化标准,一般通过具体案件所涉范围比较确定。“定性”则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涉及的部门行政法规定的立法目的来确定。对于“及时纠正”的认定,则需要充分围绕对危害后果的评价,主要把握纠正的时间节点在危害后果产生前,以及纠正行为的有效性。对“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认定,需要结合立法目的,除了造成的物质损失之外,还要注意对法律所维护的社会秩序的损害。三个构成要件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需要结合案件事实综合考量。对于“初次不罚”的适用,本文肯定了“初次不罚”带来的制度进步。通过对目前各地在各个领域出台的“初次不罚”清单的梳理,总结出目前“初次不罚”存在标准不一、概念混乱、适用领域泛化的问题。为了保证“初次不罚”清单的标准化,建议在各个领域内建立独立的全国性清单以厘清“初次不罚”清单的适用边界。但由于目前正处于制度发展阶段,时机尚未成熟,作为过渡性对策,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指导规则,对初次不罚的相关适用规则加以细化和规范化。将“初次”的概念统一化,将“罚”的种类不仅局限于罚款,排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锁定“不罚事项”匹配的法律条款行为的处罚类型。将适用范围采取正向列举和反向列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划定,在交通执法、工商登记管理、广告、价格监管、交通运输等领域可以适用“初次不罚”。但在以预防为主要目的的领域(例如生态环境领域),以及直接关涉公民生命健康的领域(例如食品药品监管、医疗卫生领域),一般不适用“初次不罚”,只能将“初次不罚”的范围限定在不会对环境、生命健康造成影响的轻微违法行为范围内;为了保障“初次不罚”制度的执法实效,完善配套的“初次不罚备案制度”、“责令改正制度”或者“告知承诺制度”以缓解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带来的紧张关系。对于“主观无过错不罚”,在行政处罚中引入对行为人主观因素的考虑是基于理论完善的需要和执法实践的需求,是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巨大进步。对于主观过错的判断由行政机关承担对违法行为人主观过错的一般注意义务,行为人有权对自身不存在主观过错进行举证。行政机关对主观过错的判断需要结合行为的结果导向推出。相对人的举证则需要证明自身尽到了经验法则下一般人必要的注意义务。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了行政处罚功能由制裁性向制裁为主,预防为辅的双重功能变迁。政府职能亦从“监管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兼顾保障人权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成为新时代行政处罚的应有之意,不予行政处罚制度的修改恰好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规范适用后的不予行政处罚制度必将在未来有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

关键词:不予行政处罚;适用;主观过错;初次不罚

学科专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现状

第一节 不予行政处罚适用的实证考察

一、条款适用的不足

二、地方积极探索

第二节 不予行政处罚适用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规定本身的局限性

二、执法人员对法律理解的片面性

三、对行政机关裁量权限制的严格性

第二章 “轻微不罚”的适用

第一节 违法行为轻微的认定

一、违法行为持续时间

二、违法金额

三、违法行为次数

四、对消费者的误导程度

第二节 及时纠正的认定

一、纠正的时间节点

二、纠正的有效性

第三节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认定

一、衡量危害后果的全面性

二、衡量危害后果的准确性

第三章 “初次不罚”的适用

第一节 “初次不罚”适用面临的问题

一、标准混乱

二、概念不明

三、适用领域泛化

第二节 “初次不罚”的规范适用

一、通过出台全国性指导规则保证标准化运行

二、通过配套机制保障执法实效

第四章 “主观无过错不罚”的适用

第一节 主观过错的引入

一、行政处罚理论完善的需要

二、行政执法实践的需要

第二节 主观过错的判断路径

一、行为的结果导向

二、经验法则下一般人必要的注意义务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音乐韵律美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项目管理软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