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2023-02-06

第一篇:企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模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调研报告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所在单位 :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课题负责人 : 沈 晓

开始时间 : 2009年5月1日

完成时间 :

2009年6月2日

1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区开发建设,将是我区组织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主题词:人才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措施

企业是人才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如何围绕企业发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来促进我区开发建设,将是我区组织人事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东钱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简况

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紧紧围绕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目前,全区各类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管委会成立之初均有较大的增长,仅08年一年,全区共引进硕士学历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84人,其中大部分人才均在我区企业工作,极大了改善了我区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一)企业人才工作机构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引才育才环境,我区严格落实《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宁波市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

2 (试行)》、《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关于加快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人才政策,发布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2009-2010年高层次人才导向目录》,设立了50万元人才基金用于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引进及奖励等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市政府干部进企业的号召,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积极为企业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

(二)企业人才引进的力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是主动赴外招聘,积极组织相关企业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类人才招聘会,08年全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聘会12次。特别在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区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携带3个岗位和1个合作项目赴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地进行抄底人才,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进行双向对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开展招聘。在今年2月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向80余家企业发放了《关于征集2009年全区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针对企业上报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筛选企业参加专场招聘会。对一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还通过宁波市人才市场及市人事局留学人才信息库进行人才猎头,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三是开展网络招聘,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网上招聘,组织企业参加宁波市第二届海外网上洽谈会,通过网络远程洽谈进行人才招聘。

(三)企业高层次人才培育和使用进一步加强

一是继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选拔,积极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级专

3 家数据库,目前,全区共有3人进入浙江省人才信息库,49人进入宁波市人才信息库。二是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组织赴外招聘及参加海外留学人才网上洽谈会等形式,积极引进各类海外留学人才。三是鼓励大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社会实践。继续深入开展名校研究生进企业实践活动,继去年接纳9名清华、北大的高校研究生来我区参加社会实践并取得了良好反响后,今年我区将继续实施这一活动,现已组织4家企业初步意向接纳8名研究生参加实践。四是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为基地,通过企业出岗位、出设备,高校出师资、出技术的方式,积极开展“三重”企业与高校双向交流活动,为高校提供学生实习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四)服务企业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优化

1、区人力资源市场投入运营。2008年,经多方努力,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正式投入运营,开始为企业提供免费设摊及招聘信息发布服务。截止目前,共举办招聘会2次,45家企业进场设摊招聘,推出岗位180个,吸引人才650名,充分发挥了其人才载体吸引平台的作用。

2、推行免费人事代理业务。2008年7月,我区取消所有人事代理业务费用,免费为企业提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首次定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集体户口挂靠、党组织关系挂靠等多项人事代理业务,此举深受企业欢迎。据统计,现我区人才交流中心已鉴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议546人,签订人事代理合同432份,代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594册,集体户口挂靠115人,接收党员14人。

3、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对持证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职称评审和享受各类人才福利待遇,同时为使引进人才能够安心扎根,我区近年来大力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安居工程,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

4、成立高层次学术团体。2007年成立了研究生联谊会,做为我区第一个高层次学术团体,自成立之日起,该团体就充分发挥了其对人才的汇集、交流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调研、探讨活动,进一步联络人才、引进人才、凝聚人才。

(五)重才用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一是对人才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宣传,现在多数企业能够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各企业管理者也通过多方途径广泛吸纳和储备人才,企业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加大。

二是对人才的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除我区政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类政策扶持外,各企业也积极为引进人才创造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对部分高端人才还通过为其配备车辆、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三是对人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也认识到了引进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许多企业纷纷健全自身人才激励机制,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放臵在重要业务部门和担任重要岗位,以使期能充分发挥才能。

二、我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部分企业对人才队伍缺乏信任和重用

目前,我区一些规模大、集团化、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对人才重视程度正逐渐加强。但同时,占据我区企业大半数量的中小型企业因自身规模小、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普遍对人才缺乏尊重和使用意识。通过走访调研,多数此类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领导岗位、重要管理岗位任人唯亲的现象,一些优秀的人才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不断流失。同时,部分企业对大中专毕业生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许多毕业多年的大学生仍在一线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2、人才结构不平衡矛盾依然突出

从目前我区的人才队伍结构来看,我区企业内的人才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拔尖型、领军型、创新型人才依然紧缺,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依然偏少。据统计,我区目前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基础薄弱,相应人才相当缺乏,机构设计、电子技术、会展旅游人才供应量明显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我区企业的壮大发展。

3、人才无序流动迹象明显

引进人才,更要让人才扎根企业,但就我区企业调查来看,一般情况下,人才在企业平均1-2年就要跳槽,部分企业甚至平均3-5月,人才流动频率过快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招聘、培训成本,也使得部分重要岗位长期缺乏稳定人员。

4、企业人才队伍缺乏科学合理的使用制度

一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投入资本明显不足。部分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者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对人才开发及技术投入经费明显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是企业对人才队伍缺乏科学的培训与激励机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是企业职工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片面的认为将人才招入企业即完成了整个人才招聘过程,缺乏对人才的后期培训和激励机制,从而造成人才流动性大,难以留住人的局面。

三是企业对人才缺乏科学合理的使用方式。由于现在就业形式严俊,就业人员对待遇也有所降低,部分企业对人才有一种浪费使用的心理,对所招聘人员长期维持低水平工资、随意调换岗位等现象,这些极大的影响了人才对企业的信心,也造成了对人才的资源浪费。

(二)主要成因

1、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区政府和企业还没将人才问题放到与招商引资同等的重要地位上来对待,并未充分认识对商业资源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忽视人才、轻视人才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个别企业甚至将人才当成打工仔,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员工存在偏见和短见,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缺乏关心,不信任和不重用人才,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人才不能安心扎根企业。

2、政府对人才队伍投入不足

近年来,周围地区为聚集人才、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纷纷确

7 立了人才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定位,加大了对人才资源开发资金的扶持力度。虽然我区也逐步加大了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论是人才的选拔培养、奖励、安臵,还是人才载体的建设,资金投入均难以满足我区人才建设的需要。

3、综合环境对人才吸引力度不强

我区相对偏离中心城区,与上海、杭州、宁波市区相比,工资待遇优势不明显,生活环境又存在诸多不便,文化设施较少且档次不够,休闲、娱乐品位较低,造成吸引人才的软环境先天不足,无法满足人才的精神需要。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甚至花大力气引进的人才出现外流现象。

4、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载体不足

由于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性质,我区经济主体大部分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为主,拥有高技术含量的不多,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较少。这种产业结构,难以形成知识和技术的信息流,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机遇和进一步成长的空间不大,对于期望值较高的高层次人才来说,难以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三、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1、牢固树立“大人才”的观念,转变人才服务观念

人才工作是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但仅靠人事部门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共同做好人才工作。一方面,要在重视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无形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招聘、人才猎头等行之有效的

8 方式;另一方面在注重对企业直接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间接服务,虽然目前直接服务的企业面小量少,但要在直接服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措施,从而起到为更多企业间接服务的效果。

在对人才的观念上,我们要树立“大人才”、重人才的观念,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在人才问题上的长远观念和效益观念,把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服务方法由封闭转到公开透明,工作方式由照章办事转为主动服务,工作内容由传统人事管理转为满足企业人才成长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在服务的同时,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重人才、用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人才开发制度化建设,积极出台引才育才政策。 要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高效农业项目为重点,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拓宽引智渠道。以《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出台有关人才引进配套政策,贯彻落实人才政策制度,指导行业、相关部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积极探索人才团队引进优惠措施,切实兑现政策承诺,真正使已有的人才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肠梗阻”现象,使引进的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3、积极吸纳和储备人才,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要继续加大赴省内外、国内外人才集中地人才招聘力度,广泛吸

9 纳和储备人才。要围绕文化创新产业、211创业空间、国际诗画园、文学创作、工业设计等创意团队的发展来引入各类紧缺人才,鼓励厂房、设备等实物无偿租赁方式,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我区开发创业。

同时要充分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这一平台,长期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通过开展全区高层次人才需求调查,了解企业与开发项目的高端人才需求,依托市人事局、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的高级人才资源库,通过联系高校、委托猎头公司等渠道,着力引进广大企业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

4、健全培训机制,加快培育企业急需人才

加强对本区域内高端人才及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育我区企事业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发人才、专业项目型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建立专家配备人才库,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领导管理人才队伍。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和骨干技能人才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紧缺技能人才和质量、高级技师,并结合生产实践实施高层次岗位培训。要丰富培训方式,利用集中培训、网络视频等多种培训模式来对企业员工开展培训,继续扩大“钱湖讲坛”宣传面,让“钱湖讲坛”面向企业,深入企业,通过培训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继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征集各紧缺专业人才培训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训,培育企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

5、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鼓励企业柔性引才

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出台《柔性引才引智若干意见》,以柔性引进方式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着力开发人才柔性引进与使用的不同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技

10 术聘用、任务聘用等多种灵活方式“借脑引智”,鼓励各类创新人才前来我区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

6、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科学人才管理机制

引导企业重视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建立企业经常培训制度,不断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培训,让员工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消除企业人才的各种后顾之忧。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尤其要注重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尊重与肯定,激发人才的内在动力。

课题负责人:沈 晓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日

第二篇:施工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 在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招聘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施工企业人才招聘工作中,企业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无法顺利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大部分施工企业人才招聘理念落后,在招聘时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人才招聘工作进展困难。因此,我们必须找出问题出现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处理这些问题,改善提高施工企业人才招聘现状。本文将对施工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Abstract: Personnel recruit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current recruitment work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enterprise did not give enough attention to it, so it can not successfully recruit outstanding talent. The recruiting idea of most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s behind,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recruitment, resulting in difficulties in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take targeted solution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statu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talent recruitment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关键词: 施工企业;人才招聘;解决方法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talent recruitment;solution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63-03

0 引言

由于施工企业具有不同与其他企业的特点,在进行人才招聘时经常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国家政策调整后失去市场契机、秋冬季节招聘工作进展困难、招聘失败等等,影响人才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施工企业人才招聘工作的现状,我们必须对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 施工企业人才招聘流程

招聘工作流程,一般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制定,主要目的是规范公司的人员招聘行为,保障公司及招聘人员权益。如图1所示,招聘流程应该从招聘计划、招聘、应聘、面试、录用等几个方面去具体执行。

2 施工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 政策调整以及信任缺失导致招聘失去市场契机

在施工企业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人可招的情况,尤其是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导致这种现象更加频繁的发生。如果企业仍然采取以往的方式去乡镇宣传招聘,很有可能会空手而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大量的求职人员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市场,但由于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可信度越来越低,导致施工企业直接招聘的方式会使务工人员产生不信任因素,即使是正规的施工企业,都无法完全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多的务工人员希望自己通过正规的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人才招聘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如果拿不出较高的薪酬以及良好的信用保障,很难在市场中招聘到合适的施工人员。

2.2 秋冬季节招聘工作进展困难

在施工企业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在秋冬季节招聘工作进展困难的情况,一些施工单位以优越的薪酬招聘人才,但是却总是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在这个季节中有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并且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思维模式有关。大多数人在找工作或者是更换工作时都会将春节假期考虑在内,一般都会等到春节过后再规划新年的工作计划,造成秋冬季节求职人数减少的情况,施工企业一旦在这个季节需要招聘人才,就会遇到无人问津的现象。然而,春节过后,就会出现很多的务工人员扎堆找工作的现象,这些人员进入市场会造成供过于求的现象,这种现象直到夏季才会有所缓解,秋冬季节将再次减少,每一年都会重复相同的过程。施工企业的工作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时都会暂停施工,到春季时再继续施工。这时的工作量就会减少,施工人员的薪酬就会显著降低,更多人会考虑更换工作。春节期间是施工企业资金最紧张的时期,企业为了留住专业的技术人才,通常会与他们说明春节的福利要等到春节后再发放,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紧张问题,也可以对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约束,毕竟没有人愿意放弃应属于自己的福利待遇。

2.3 招聘失败

如果施工企业在招聘工作中遭遇失败,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会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领导者没有对人才招聘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不遇到人员危机的情况下,企业领导者一般不会过于在意人才招聘失败对企业的影响。一些领导者甚至完全没有人才招聘制度的相?P意识,无法顺利的开展人才招聘工作。第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人才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招聘工作的成败主要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能力有关。在一些施工单位中,没有专门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招聘人才时往往是部门领导直接代理招聘工作。这种现象会造成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没有规范的筛选和上岗机制。第三,招聘方式相对落后。如果企业不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采取目前主流的招聘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招聘会、登报等方式进行招聘,就会严重影响招聘工作的效率,很难完成招聘计划。

3 施工企业人才招聘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针对市场契机问题的解决方法

想要解决人才招聘的市场契机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分析总结自身的企业特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招聘措施。只有充分掌握企业自身的优势,并且有充足的招聘人员与足够的耐心,通过招聘会的途径或网络途径进行招聘,就能够从众多的务工人员中找到适合施工企业的人才。对于务工人员来讲,岗位竞争的不断升级使他们意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才能够从众多的人才之中脱颖而出,给企业留下良好的印象,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归岗位,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招聘人才的收益。

3.2 针对秋冬季节招聘困难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招聘季节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春节过后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太多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涌入到招聘市场中,但这一时期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却是大幅度增加。直到春节过后2个月左右的时间,招聘市场中才会出现大量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企业只有在这个阶段抓住机会,在人才市场加大招聘力度,就能够顺利的招聘到合适的施工人才,满足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3.3 针对招聘失败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果施工企业在人才招聘中出现失败的情况,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解决招聘失败问题:第一,完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建设。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人力资源部门配备专门的招聘管理人员,将所有人才招聘工作交给这些人员处理,保证他们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招聘合适的施工人才。第二,施工单位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扩大招聘范围,提高招聘工作效率,同时为网络招聘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各大人才招聘网站的建设与宣传工作。第三,根据企业人员变动情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为了保证企业能够留住更多的人才,我们可以统计总结几年内人才的招聘与流失情况,分析企业内部人员变动的特点,对人才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在企业员工中做好调查工作,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在专业人员有意离职时为其工作调整或增长薪资,降低离职率,提高企业员工稳定性。第四,与专业院校合作,培养更多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专业对口的院校合作,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阶段时根据本企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并在学习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给学生与企业间一个双方互相考察的机会,如果双方都可以接受,就可以提前签署用人合同,企业将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学生毕业就能够直接投入到岗位工作中去。以上几项招聘失败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招聘工作效率,为企业招聘稳定的员工,同时能提高企业内部原有员工的稳定性,减少人才的流失,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4 基于实践角度对企业招聘提出几项实用技巧

4.1 根据你的公司的价值观进行招聘

你绝对有必要公布你的企业的价值观,让候选人能够看到,让价值观融入你的招聘策略之中。每一位候选人(当然还有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知道你的企业代表什么,成为“家族”的一员意味着什么。不仅仅要说明你要的品质和特征,?要告诉大家你拒绝的价值观。想象一下,你希望人们如何在你的企业中行动,将之作为戒律,然后根据这些戒律进行招聘?

例如说,在RtCatch,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客户至上。当我们进行面试的时候,无论是招聘行政助理还是副总裁,我们都会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告诉我们一名候选人是否会为了客户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如果他们不是这样的人,漂亮的学历和技能就毫无意义了。

4.2 寻找真正热爱这份工作的人

旧金山49人队的前教练Jim Harbaugh现在在密歇根大学担任主教练,他曾经对一群来自硅谷的首席执行官们讲话,告诉他们自己从来不会挑选那些最好、或者最快或者最强壮的球员,而总是去挑选那些真正热爱橄榄球运动的球员。为什么呢?因为橄榄球虽是一项运动,但有些时候,可能会非常痛苦而且困难,只有那些真正热爱玩这个游戏的人才会历尽艰辛,努力打败别人。同样的,那些真正热爱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人,不会介意每天起床来到办公室。他们不会抱怨繁重的工作。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工作加倍努力,无论是制作文档还是组装家具,他们都会竭尽所能。因为他们真正地喜爱自己的工作。

你想要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的表现将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类型的求职者。所以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尽你所能弄清楚,一名求职者是否会积极、愉快地履行他们申请的那份工作要承担的各项职责。

4.3 通过互联网及早检查推荐

有了今天的社交网络,检查一个应聘者的推荐在招聘评估过程中应该是第一步,而不是到了快形成结论的时候再做。进行在线的调查,看看某个人是否适合你所在的组织。你是在寻找合格的候选人,个人或者专业的推荐可能会成为高度可信赖的信息来源。

5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了取得更快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招聘工作。只有解决好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招聘工作中为企业招聘更多的人才,才能够建立稳定的工作团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推动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倩.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9).

[2]张俊华.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5(02).

[3]张海,华进.浅谈企业人才招聘面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4]邱冬萍.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5(07).

[5]宋晓敏.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招聘现状问题及其趋势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

第三篇:援疆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

(一)存在问题

一是湖南根据新党办1号文件800名培养任务向中央申 9请培养计划经费,因培养人数的增加,超出部分的经费预算及分配情况,以及培养期限的问题,建议自治区以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便于援疆省市工作的对接。

二是吐鲁番地区事业编制超编,此次送去湖南培养人数 多达1200多人,而且都是进入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因此恳请自治区解决所需编制和经费(工资、津贴)问题。

三是建议自治区培养办在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培养名额分配上给予倾斜。帮助我地区报名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符合条件的138名毕业生都能参加培养。

四是鉴于赴湖南培养人数多,建议自治区培养办帮助 协调购买赴湖南培养火车票。

(二)主要做法

1、优越的环境,领导的关爱,促进了学员安心学习湖南省、市、院校对我地区首批培养学员工作高度重视,无论是从硬件设施到人文关怀,还是从整体安排到生活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认真的落实,为学员们安心、静心、舒心的学习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员们感到非常的舒心。湖南省湘潭、衡阳、郴州三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教室、宿舍、食堂及附属设施等硬件建设。为了方便学员生活和学习,帮助学员更换了手机号码,购买了学员医疗保险。为保障学员的生活,成立了以后勤处长为组长的职能小组,配备了食堂管理员和工作人员,根据少数民族学员饮食习惯安排制定食谱。郴州学院还开通新疆高校毕业生培训专题网,为培训班的学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交流平台。通过调研和信息了解,学员们感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学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湘学习生活的非常舒心愉快。

(2)各级领导的关心慰问,让学员们感到暖心。两个多月以来,新疆和湖南各级党政领导以不同形式深入三市院校看望和慰问新疆学员,让学员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厚爱 ,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好。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同志率代表团一行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对吐鲁番市赴湘培训班的慰问、视察调研

2 活动,对湖南省为此次培训所作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吐、鄯、托四套班子部分领导赴湖南三市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看望了培训班学员,送去了家乡的问候。湘潭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吐鲁番市培训学员捐赠助学金2万元。五一节前夕,湖南三市领导到院校看望新疆学员,并为新疆培训班学员送来了山羊、蔬菜等一批慰问品,表达了五一节的祝福。为了加强家长对孩子在湖南学习生活的了解,调动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鄯善县县委组织部和衡阳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学员与家长、家属视频见面座谈会,举办在湘培养大学生与留疆“宝贝”同庆“六一”视频互动活动。让各位学员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各地各级组织和领导对培训班学员的重视和关心,并表示让组织放心,让家长、家属和亲朋好友放心,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用真心去学习,积极转变观念,学得真本领,为新疆今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员们感到开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员们身处异地不孤独,通过活动与湖南人建立了友谊,通过与湖南人联谊成了朋友,他们感到很开心、很愉悦。与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友谊赛5次,与湖南三市社团组织、各院系分别开展了文艺晚会联谊活动3次,举办了清明踏青赏油菜花、到烈士陵园扫墓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参观了附近部分景点公园和书院, 进一步了解湖南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风貌。同时还参与了

3 院校红歌比赛等活动,学员们感到生活非常充实。

(4)参观湖南改革开放成果,让学员们感到热心。湖南三市组织部和院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员们参观了三市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既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让学员们明白,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多种技能,才能更好地建设美好家园,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贡献,更好地为家乡各族人 民群众服务。

2、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畅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学员健康顺利培养提供服务

120名学员到达湖南三市院校后,我们主动与院校、队长、辅导员沟通,建立了手机、座机通信录,随时沟通、交流和反映情况。相互交换了邮箱地址,双方的文件、信息能及时传递。地区培养办与三名队长、辅导员和学员建立了QQ群,每天都能通过QQ群报平安,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QQ群和邮箱及时将学员的学习生活信息提供给自治区培养办、地委、行署领导,为有针对性指导学员培养和解决学员学习生活中问题和困难提供了依据。截止目前,编辑信息48期。畅通的信息渠道,为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员信息、及时为学员提供服务塔建了桥梁。

3、湘吐联动,促进培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1)及时将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传递给学院、传达给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自治区关于学员培养工作有关文件和要求我们第一时间传递给院校,要求队长配合学院抓好相关精神的落实。比如,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问题,我们迅速电告湖南三市院校,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和师资力量。再比如,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学员及随队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下发后,及时将管理办法传递给院校和队长,要求队长组织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学习、讨论,管理办法人手一册,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抓好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

(2)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培养质量。各县(市)根据设定的专业提出了学员培训见习的初步教学方案。湖南三市院校专门成立了以教务处长为组长的教学管理小组,共同研究了我们初步教学方案,并根据自治区学员培养的方向、培训见习内容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学员培养教学方案。目前三市院校学员培养教学方案和计划已完成。师资队伍方面,采用校内与校外聘任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聘请一些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专家来校讲学。根据各专业实际制订了详细具体的教学培训计划。各种教学仪器、教学实验室都已准备到位。

5

(3)建立党团组织,制定学员管理制度,规范学员的管理。三县(市)赴湘培养学员班,根据学员、随队工作人员党团员情况,均成立了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了党团活动,严格落实党团生活制度,发挥了很好的堡垒作用。会同学院制定了学员学籍管理办法、奖励与处分制度和《吐鲁番籍学员在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管理制度》等近二十项规章制度。还建立了每天与地区培养办QQ沟通、每周一次党支部例会、每周一次信息研判反馈会、学员思想状况实时掌控等制度。通过落实制度,抓好学员和随队工作的管理,通过严格管理,规范学员、随队工作人员学习和生活秩序。

(4)落实县(市)一名民警到院校附近派出所挂职,协助学院管理。4月16日由组织部门负责从各县(市)选派一名政治思想好、工作经验丰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的民警到湖南三市院校附近派出所挂职副所长,主要协助院校抓好新疆学员班的管理工作。

(三)建议意见

突出“两训一访”,做到教育培训经常化。“两训”即:采取“周末课堂”、观摩学习等形式,以市委党校为阵地,每年有计划地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5场次以上,不断

6 提高“村官”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各乡镇党委通过拜师结对、实地培训等方法,每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30多场次,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乡情,掌握民情,尽快适应工作。“一访”即:实行走访考察制度,每年安排组织、人事等部门干部组成检查组,深入各乡镇对大学生“村官” 的思想认识、 10生活状况及工作表现走访考察一遍,通过座谈交流,民意调查,切实掌握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

建立“网络支部”,推进交流活动经常化。针对大学生“村官”中党员人数多,集体活动少,相互缺乏交流的实际,敦煌市大胆探索网络党建新模式,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依托“敦煌党建网”,建立了敦煌市大学生“村官”网络党支部。支部为全市85名大学生“村官”党员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了9个党小组,健全完善了组织机构。同时,设置明星“村官”、支部论坛、网上党课等12个活动板块,通过动态管理,经常性地组织讨论交流和网络学习,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为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开拓了良好的活动平台,实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网络化有效管理。

落实“四项机制”,实现成长管理经常化。健全了大学生“村官”下派用人机制,对每年考选的大学生“村官”, 一律安排到农村工作,严禁市直机关、乡镇借调或截留,实

7 现了深入基层,服务农村的目标;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落实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工 作、生活情况,实现定期汇报思想、定期反馈工作、定期交流学习、定期述职考核;推行了大学生“村官”“4+1”帮带机制,组织各乡镇党政班子、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致富能手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五员”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除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根据各人专长,兼任政策宣传员、矛盾协调员、舆情信息员、基层调研员和远程教育管理员,让他们在政策法规宣传、村级事务管理、科技信息推广等具体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

二、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比例偏低。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培育下,新疆各类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拥有几十万人之多,应当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也必须看到,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总体数量上,与中央提出的“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要求还

8 有一定的差距,与西部大开发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据统计, 2007年底,新疆总人口有2095. 1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271. 26万人,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0. 7%,而我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人数有89. 5万人,占全区人才队伍总数的45. 39%。其中,少数民族党政人才6. 7万人,占40. 20%;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 85万人,占41. 42%;少数民族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4. 8万人,占15. 90%;少数民族高技能人才4. 2万人,占17. 57%。如果按照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比例和人口比例相当的要求,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总体上存在总量不足、比例偏低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

1.从专业技术职称看,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重小。

2007年,在全疆284535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中,尽管人数上已占到全疆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41. 42%,但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13510人,仅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 97% (远低于全疆平均8. 5%、全国平均7. 7%的水平),占全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37. 54%,其中,正高级职称649人,仅占全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0. 09%;拥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70521人,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 27%,占全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51. 02%;拥有

9 初级技术职称的有141353人,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 58%,占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61. 83%。从上述数据来看,初级职称人员超过了全疆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半数,而越到高级,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越小。

2.从学历构成看,少数民族人才的层次结构偏低,高层次人才极其缺乏。

在学历构成上,新疆的人才队伍总体处于劣势。 在全区党政人才、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仅占34. 06%,远低于全国平均51. 11%和西部地区平均58. 83%的水平;博士770人、硕士4740人,分别占总数的0. 07%和0. 41%,远低于全国平均8. 07%和3. 37%的水平,也低于西部地区平均7. 85%和1. 67%的水平。而其中少数民族的比例则更低,这表明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是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我区县、乡两级和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具有大专和中专以上学历的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地方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主体,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过低,研究生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此外,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人才中,虽然学历高,但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较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较之汉族教师和内地高校教师还是偏低,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

10 人数所占的比例离国家对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普 通高等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从科研成果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获奖项目所占比例来看,也反映出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 1994~2007年,全疆有1623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奖励,其中,由少数民族科技人才主持或参加的成果只有367项,占获奖总数的22. 61%。2007年是科研成果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 获奖项目较多、所占比例最高的一年,在118项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科技人才主持或参加的项目有41项,占34. 75%。1994~2007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参与项目数及比重 。

从自然科学领域看, 1998年,自治区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共评选出177篇优秀论文,其中,由少数民族科技人才撰写的论文只有17篇,占获奖总数的9. 60%。从连续几年获奖比例的统计来看,由少数民族科技人才主持或参与的科技成果或是由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撰写的论文获奖数均未超过获奖总数的17%。

从社会科学领域来看,从1997年的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至2007年的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有808项成果获奖,其中少数民族社会科学工作者获奖成果只有215项,仅占全部获奖成果的26. 61%。 4.少数民族各类拔尖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较少,且缺

11 乏创新能力。

据自治区人事厅2007年统计,全区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单位的192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中,少数民族42人,占21. 88%。其中,在13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中,少数民族3人,占23. 08%;在17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人员中,少数民族36人,占20. 45%; 1995~2007年,在16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少数民族5人,占31. 25%;在4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少数民族1人,占25%。以上各类拔尖优秀人才中少数民族 绝对数量较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科带头人已经退休或快到了退休的年龄,某些学科的带头人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甚至一些学科没有了学科带头人。

(三)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1.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少数民族中、高级人才缺乏的现象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年轻优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缺乏。如前所述, 2007年,在全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中,拥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超过了全疆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一半,但越到高层次,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越小,特别是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 32%,其中,正高仅占到0. 26%。近62%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

12 只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而且,高级专 业技术职称人才近80%集中在自治区和地州市 两级。 2.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据自治区人事厅统计, 2007年全疆事业单位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284535人,其中,教育、卫生两类人员有196010人,占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8. 88% ,而工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只占到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 08%和8. 32%。经济和工程技术类,特别是金融、保险、电子、证券、生物工程、新材料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用人才严重短缺。

(四)区域分布不均,人才效益受到制约。

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区域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城市人才多于乡村人才,中心城市人才多于郊县人才,越边远的地区人才越少,而且这种不均现象特别严重。特别是人才集中在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地区,而南疆地区在面积和总人口上都超过北疆,但拥有的人才数量却远远不及北疆。这样极不合理的人才分布会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人才严重不足,愈是需要人才的地方,愈缺乏人才;二是人才“相对过剩”,人才越集中的地方,人才闲置现象越严重。

(五)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难以保障。

13 知识更新的主要途径,一是学术交流,二是信息渠道。据调查,在学术交流上,新疆有2/3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或很少参加学术交流。在参加学术交流类型上,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交流的人员很少,这样,获得高水平的学术信息的机会也相对很少。在信息渠道上,新疆科技工作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信息渠道,信息量少,速度迟缓。特别是一些基层科技单位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严重影响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程度。

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培训。据调查,新疆科技工作者参加由单位组织或出资的培训时间,平均每年不到12天,而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各类培训的时间,平均每年不到9天。培训经费的不足,名额的限制,培训效果难以评估,培训没有针对性、实效性,培训教师水平有限,这些成为各单位培训工作中的困难所在。并且,低层次的就地培训占到了培训总量的2/3以上,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出国培训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培养选拔机制,多方培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14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要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求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和相关制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整体素质,健全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尤其是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另一方面,则要在少数民族干部及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养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打破在培养和使用过程中的论资排辈状况,促成队伍的合理流动,积极营造适应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这一培养机制应立足于新疆的现实,符合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上尤其需要坚持“放手使用”的原则。只有放手使用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成长,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新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二)努力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

15 构,尽快形成适应新疆现代化建设形势需要的合理结构。

通过这些年来的调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原来那种政治型干部多、经济型干部少,文化型干部多、科技型干部少,行政型干部多、管理型干部少,封闭型干部多、开发型干部少的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高素质的人员比例过低和经济型、科技型人员总量不足等。衡量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是否合理、数量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应该从是否能够满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评价。从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出的需求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新疆面临着繁重的发展经济的任务,需要大量的经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侧重于政治、行政和管理类型的多,导致了队伍结构的严重失衡,所以,人才结构的调整应该向培养经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具有特殊的区情,稳定也是新疆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人才结构的调整也不能轻视对政治型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也就是说,人才结构调整向加大培养经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调整的同时,合理确定政治型、经

16 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是关键性的问题,而这一比例确定的依据是新疆现实和今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符合新疆发展的需要。

(三)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由新疆特殊的情况决定的。新疆地处边陲,沙漠、戈壁广布其中,不少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这些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比内地发达省区要低得多,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关注民生。一方面,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事业中去;另一方面,通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克服自然环境和经济落后给他们的工作所带来的困难,为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稳定新疆的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分调动本地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建议实行新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项津贴制度。

新疆地区工资收入水平远低于市场的人才价位,是导致

17 人才外流或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在目前已经实行的国家与地方政府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再实行新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项津贴制度,加大稳定和支持新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专项津贴仍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解决不同类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收入相对较低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并实施稳定人才的奖励制度。

要切实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激励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切实完善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重奖。要用特殊奖励制度留住和激励人才。要认真落实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舍得花钱重奖优秀人才,真正让优秀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在社会上 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五)不断完善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

18 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是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渠道和途径。为满足我区未来十年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量,建议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逐年扩大内地高校在新疆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适度调整专业;第二,为 保证给内地高校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建议自治区在制定内地高校招生计划时,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增加“民考汉”和双语实验班的招生比例,减少“民考民”的比例,切实把好考生质量关;第三,国家应对新疆到内地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学费减半或免收学费的特殊政策。

(六)建立统一的少数民族人才统计分析体系。 由自治区人事厅牵头,自治区统汁局、自治区民委等有关部门配合,建立和完善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统计与分析工作,建立少数民族人才需求信息和人才库,开展少数民族人才状况专项调查工作,为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人才开发政策措施提供全面系统的人才信息资料。

(七)加快南疆三地州人才队伍建设。

南疆三地州在我区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占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加快南疆三地州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民族团结、维

19 护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南疆三地州每年有80%的初中毕业生因无法升入高中学习而流入社会。这既是导致人均教育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也为南疆三地州发展职业教育创造了很大的潜力,并避免了其他教育发达地区出现的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升级的改革成本,可以直接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在办好现有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国家、自治区在喀什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为南疆三地州培养少数民族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南疆 三地州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传播,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教育,让南疆三地州的各级学校和各族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南疆三地州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工作条件造成了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并持续不断地发生人才流失的现象。人才流失和缺乏是制约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将长期持续存在。面对这一困境,南疆三地州应在政策上、制度上想办法,以灵活、实用的人才工作政策机制用好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建议南疆三地州应设立“人才暂住”制度,鼓励外来人才在当地短期工作。尤其对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以设立人才公寓、发放人才津贴、提供子女免费就学等条件,面向社会招聘高层次人才进行短期服务,有效缓解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同时,在南疆三地州设立不同层次的专项科研技术项目,以项目吸引

20 人才在南疆三地州工作,以项目带动当地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1

第四篇:人才培养和管理存在相关问题及建议

人才作为一种非固定量化的单位资源,决定着一家单位发展的上限,是保障单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招录与选拔工作中存在误区

1.重显能,轻潜能。

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主要通过考试、面试等途径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所掌握的知识与素质,据此推断其工作能力,而现有的工作经验与能力只是反映招录者的“显能”。结果就可能出现录用的新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与业绩达不到岗位上的要求,尤其是当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原来工作岗位差异性较大时。

2.重优秀人才,轻适岗人才

在招录人员的时候,很多单位倾向于选择素质与条件优秀的应聘者,往往结果是录用的新人员中有些条件明显高于岗位的任职资格。这就造成了大材小用,有的新员工可能就会辞职,有的可能会消极的对待工作。

3.重引才,轻用才

大多数单位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制定很多诱人的引进人才的政策,但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将引进的人才闲置不用;不给引进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环境而限制其作用的发挥;对其不信任,不将其放置重要工作岗位上等。

4.重引才,轻留才

在重视引进人才,制定各种政策引进人才的同时,有一大部分单位却疏忽了留住人才。一般表现在对现有人才不重视、不重要、不尊重、薪酬待遇不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与贡献;对新进人才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员工的绩效与能力不成正比之后单位对员工不满。这些原因就造成了人才流失。

(二)单位自身认识不足

1.急功近利,盲目求成

现在有的单位缺乏人才战略,不愿花时间和鞘力培养人才,认为:培养合格人才难度较大;需要什么人才召之即来,可以到人才市场上去找。而不会从单位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对单位来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素质、数据、结构等做出规划,且不注重从本单位员工中去发掘与培养人才。

2.认识不充分,缺乏系统性

当前很多单位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对人才的培养只停留在员工培训上,并没有意识到人才培养对单位员工和单位本身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另一方面,单位在社会发展中,不仅扮演的是用人单位的角色,它肩负着在实践中锻炼员工的社会职责,这种责任感是优秀单位不能忽略的。单位在认识上的不足直接导了员工培训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人才培养的效率低,效果小明显。

(三)培养模式与人才发展通道单一 1.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但在培养模式上直接照搬,死板硬套,并没能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出创新性的研究。这使得人才培养模式过渡单一,并不十分合适单位和员工的发展。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人力资源部门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缺乏创新性也是导致当前单位人才培养效率,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

2.人才发展渠道单一。

近年来.不少单位在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有些单位仍存在对人才作用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官本位”思想严重.培养方式单一,致使员工发展途径狭窄.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等现象。有的单位则用“官位”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一大批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日复一日,从事着繁琐的工作,没有明确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心理.失去

三、单位人才培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合理规划单位的招聘方案

单位要想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首先就要优化自身的招聘方案。在招聘活动开展之前,单位管理者就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发展现状,拟定出一定的人才需求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招聘方案。对于国有单位,最好能招揽一些能在单位长期工作的人才,这样有利于单位培养出经验丰富的优质人才,也有利于单位储备一部分人才,以免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单位在招聘中可以采用推荐制、社会招聘等方式,要严格规范招聘流程,对于提升单位的人才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总之,只有合理规划招聘方案,才能促进单位的快速发展,继而提高单位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单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能力、塑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培养体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少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建立全过程的体系对于加快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小单位而言,其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新员工培养的观念,树立全过程培养的思想,及时发现和了解单位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单位发展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培养的实效性。

二是要建立全要素的培养体系。

改变以往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养成的观念,将情商管理、挫折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入到培养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全要素培养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单位之间竞争、 单位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单位和员工自身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因此将情商管理等相关内容引导到培养体系之中有助于为单位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管理者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为单位塑造人才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

国际上对单位资产普遍界定为“为单位所拥有或控制,预期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的一切经济资源”。而人力资源正好符合单位的经济资源。而一般想要获得经济资源,就要付出相同的成本才可以取得。所以单位管理者要意识到人才培训的成果是单位巨大隐形财富,能够给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力量,而还要认识到,人才资源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对员工的管理,而是对员工的重视和关心。员工也不是为自身单位产生效益的机器,是家人、朋友,需要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留住人才,才能让员工产生“单位的兴衰关系着自身的荣辱”的归属感。

4.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人才梯队建设,打通职业生涯通道。

单位必须结合自身人力资源实际情况与战略发展需求,通过适当的程序、方法,分析出人力资源发展差距,针对差距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搭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和发展的平台,促进管理、研发、技能操作等人才队伍成长,建设梯次明晰、结构合理、数量充沛的人才队伍。根据岗位需要、能力趋势和潜力开发,为员工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并与员工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动态性的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职业生涯发展激发员工自我发展。

5.单位人才培养要实现双赢,尤其是员工要实现自我成长。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单位利益还要考虑员工利益,营造员工积极成长、自我增值的氛围,形成人才支撑单位发展,单位发展造就人才的局面。对员工来说,首先看中的是职业发展空间,因此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激发员工成长的热情,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带动单位的整体发展。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培训的成效作为员工晋升和薪酬高低的一项评估标准,让员工意识到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自身在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薪酬高低,以此激发员工自我成才的积极性。同时量身定做技能和文化培训,帮助员工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单位获得了更符合单位要求的优秀人才,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总之,人才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是贯穿单位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当前人才培养的低重视度、低系统性已经严重阻碍单位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基于当前现状,从提升员工培训、制定培养计划、增强员工积极性、结合实践等方面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的发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

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不管是单位管理者还是单位员工本身,都应该为单位大局着想,切实完善和优化单位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单位整体竞争力,为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最后,为了抓住人才,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单位还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只有通过努力,国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发展。

第五篇: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先决条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1992年,国家专业目录正式列入市场营销。目前,我院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问题在于:

1、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大多数教师仍采用“灌输型”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造成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缺少机会去思考分析。

2、教学方法陈旧 多年来,营销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依赖于“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及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视觉、情景等立体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潜力的发挥。

3、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首先是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次是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之间有所交叉重复,缺乏统一协调。在学习过程,学生感觉每一门课程内容都好似知道,但都不能深入了解与掌握。

4、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说教、轻专业全面素质和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 结果造就的是“考试型人才”,而非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

5、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一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接触的是书本,虽然作过一些调研工作,但毕竟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过营销,对营销理念的认识仅停留在理性上,缺乏感性认识和体验。

二、对策

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根据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们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当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以“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及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又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能在国家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学生动手型、实用型人才等综合能力,构建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我们应该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1、理念的改变 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一要解决教师的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角度,教师必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育人宗旨,围绕“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工作理念,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考核手段等内容开展讨论,统一教师的认识。二要注重学生养成教育,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市场营销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优化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身心素质。市场营销人才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现在市场营销教育客观存在的平庸的知识型、被动接受型、自我封闭型、各自独立型的培养模式向着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型、主动思维型、开放型、合作型转变。

2、教学内容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首先,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概念、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同时要以专题形式介绍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观点、发展趋势,确保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其次,充分发挥进行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作用,认真梳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积

极探索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改革教学课程体系。针对学院的专业特点,我们要有意识的引进机械、化工、建筑、电子工程、计算机等部分工科专业知识,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开阔他们的视野。

3、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效果,教师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企业培训的模式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演示法、小组学习法等,把营销有些内容如市场竞争、渠道冲突、商务谈判、促销活动等等,引入课堂,倡导研讨式课堂,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理解中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一个层面是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沟通能力,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手段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10条明确指出“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它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针对部分营销专业的理论课程,如《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调研》等教学内容,教师能熟练运用影像教材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真实营销场景或利用软件(MarkStrat、SinMarketing)提供模拟市场环境。这种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5、实践环节 根据我们这几年在人才招聘会上进行调查可知,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既要有理论知识,也很看重其实战能力。因此,注重实践性教学是培养人才动手能力的客观要求。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可在市场调研、个人网店建设,产品宣传,人员推销,调研报告,营销策划,商情分析的撰写等内容加强动手能力培养。为此,一是进行校、企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我们利用在市内建立的一些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和训练基地,当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时,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地点可以是生产企业、物流企业、超市等于营销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4];也可以请一些企业出色的市场营销人员为学生做一些介绍与指导。通过较长时间与实际接触,学生加深理论学习与理解,强化对专业的认识,为下一步系统学习找到方向。二是在校内建立培训基地。我们可以依靠专业教师、团总支、学生会,在学院内建立一些市场营销学生实习商店,举办营销讲座、CIS策划大赛等,全力打造第二课堂平台。

上一篇:企业如何应对纳税评估下一篇: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