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论文范文

2022-05-08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会计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为张月玲教授主持的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与完善”(批准文号:教处函字[2005]07号)阶段性成果【摘要】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学缺乏会计实验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部分,以弥补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篇:会计学论文范文

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从会计学的普适性出发,首先介绍了非会计学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必要性。并对当前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分析结果,以法学专业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非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课程 教学设计

0.引言 :为了探索出更好的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必须明确非会计学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原因。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以及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财会类专业成为我国高校的热门专业,倍受社会和教育界的追捧,非会计学专业对于财务会计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此外,会计学本身的理论知识所具有的普适性,学科分化以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需求等,使得我国高校非会计学专业非常有必要开设会计学课程。但目前我国各高校非会计学专业在进行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进行改进。

1.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作为一种核算技术可服务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经济主体,既可用于企业经营核算,也可用于家庭或个人理财;既可为国家宏观经济预算决策服务,亦可用于微观经济主体运作。正是由于会计学的这种普遍适用性,使不同专业都对会计学知识有一定的需求性。此外,各个学科虽然有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但各个独立的学科之间并不相互孤立、毫无联系,所以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学科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本条件。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的核算和计量技术,在非会计学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从宏观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社会背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各专业人才需掌握一些基本的其他专业知识,以更好的为自己本专业工作服务,因此,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非常具有必要性。

2.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非会计学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非常必要且重要,我国各个高校也从专业需求性出发,根据专业需求性在不同的非会计学专业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但是从目前的各大高校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方面,非会计学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目标显然不同于会计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应当是让非会计学专业的同学"懂会计"以为其本专业服务,重点在于了解什么是会计及会计信息,能根据会计报表解读会计信息,能对财务报表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应用,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及决策。

(2)教学内容方面,正是因为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在会计教育目标上的不一致,使得知识难易程度以及知识体系与内容也不一样,所以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学应当与会计专业有所区别。通过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会计学知识需求进行调查得知,非会计专业学生最希望掌握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财务会计知识及其相关的常见业务核算。但是目前各大高校通常都是按照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内容设计,总体而言就是以《会计原理》 为主要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相关的会计业务处理及核算涉及甚少,且课程重视度也不高。

(3)教学方法方面,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教材和一些配套练习为主,缺少案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但是会计学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以及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讨,或者是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点为主题开展讲座等都是非常有必要进行尝试的教学方法。

3.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以法学专业为例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现行的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地方需要进行改进。

(1)在教学目标方面,各高校应当结合各专业的需求及其特点,及时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非会计专业同学能够明白一些基本的会计原理,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业务核算,能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及分析,提升学生的会计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更好的为本专业服务。

(2)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与会计学专业的知识内容有所区别,会计学专业同学因为以后是需要"做会计"的,所以基础知识必须牢实,需要理解清楚相應的会计定义及规则。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同学学习会计目的是通过"懂会计"实现为其专业服务的。所以相应的教学应当结合各专业的专业需求,改变知识内容的侧重点,更好的与本专业相结合,以简单案例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定义理解及兴趣调动。

(3)在教学方法方面,各高校应当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改变当前以教师讲授为主,拘泥于书本上的会计理论知识,且各科知识内容相互割据的现状。会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数据众多、动手实践性强,基础扎实固然重要,但既是非会计专业的同学学习,固应当结合各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引进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以及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本专业相关业务进行案例选取,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会计学业务与自己本专业相关业务的联系性,才能更好的相互渗透,更好地为自己以后的工作业务操作服务。 以法学专业为例,采用此教学方法可以首先以案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案例中出现了何种违法行为,并结合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思考该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条例,应当受到何种惩罚。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进行了简单的会计学定义理解及学习,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会计知识为自己的法学知识进行了分析、判断服务。最后老师再进行相关的总结及引导,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结构化研讨的教学方法则更多的依据立体思维观念,其能更好的与学生的结构及学习层次以及专业相适应,避免了研讨主题的专业性过程。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则需要首先了解同学们共同关注的主题是什么,并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催化师指导,按照相关的程序及规则,灵活运用团队的力量进行学习及决策,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的进行研讨。例如对法学专业的同学进行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讨论及发问的形式确定同学们在相应知识章节中感兴趣的主题,然后老师思考如何以此主题为中间点,串联前后知识点,以及思考与法学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同学们进行讨论汇报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首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然后梳理各组观点,最后从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相关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更好的与法律专业的知识内容进行结合。

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作为课程讲解的辅助方法,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弥补课时量少的不足。采用这种方法需要首先调查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然后以此为主题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到案例教学、研讨教学等多种其他的教学方法,且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所学财会知识的有用性。此外,因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深厚及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课前课后都需要同学们配合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如课前进行相关的知识整理及基本理论了解,课后进行相应的总结及习题练习和辅导。

参考文献:

[1]胡南薇.财务会计学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_以金融资产的教学为例[J].教学之研究.2016

[2]光娅.结构化研讨方式在MBA_会计学_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 2015

作者简介:秦婷(1991-),女,四川双流人,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政治经济学

作者:秦婷

第二篇: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

本文为张月玲教授主持的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改革课题 “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与完善”(批准文号:教处函字[2005]07号)阶段性成果

【摘要】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学缺乏会计实验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部分,以弥补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初级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核算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大都重视或停留在课堂教学,缺乏对此类专业会计学实验或实践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常常是会计学课程学习结束了也就结束了,再加之这些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不再继续学习其他的会计学课程,导致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学课程内容,更不清楚会计实际工作是如何操作、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很好的理解,增加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为经济管理类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填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实验教学的空白。

二、教改思路

(一)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

根据课堂理论教学各部分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物演示与操作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实验。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同时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在会计账簿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各种会计账簿实物,讲解登记方法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登记各种账簿。在会计核算程序的课堂教学中,在讲解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一种核算程序如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为例,以企业供、产、销主要环节的会计业务为核算内容,完成编制会计凭证、总账科目汇总、总账及明细账登记、对账等一系列核算工作。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上述业务为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诸如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账、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程序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安排

采用边课堂教学边实验教学的双向推进的教学方法,针对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数,见下表。

表 实验教学学时分配表

(三)必要的实物准备

会计实验不像物理、化学等实验那样需要高精密的实验仪器。按照上述所及,《初级会计学》实验所需物品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必要的实验、教学用印鉴、科目章等。这些物品通过外购或自行设计印制均可以获得。花钱不多,就能办好此事。

另外,关于会计实验所需教室,如果能在会计系的会计实验室,那自然是最好了。因为,会计实验室布置有会计核算程序等挂图以及备查会计资料,实验氛围较好。如果不便,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教室完成实验。只要备有上述物品,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分组或学生个人独立实验,均可取得较满意的实验效果。最好分组进行实验,以便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三、结束语

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只开设《初级会计学》一门课程,没有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安排,这些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通过这一门课程来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理论与方法。因此,会计学实验课程的加强越发显得重要。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月玲 刘英姿

第三篇: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

摘要: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会计专业教学不同的特征。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应从会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知识,具有一定创新和分析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财务知识,因此,我国每一所高校都会将会计学列为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许多学生不清楚会计学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认为会计太难,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缺乏主动性。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因为经济类专业的会计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顺利完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会计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目标的定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开设会计学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会记账、算账的一般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利用会计信息为管理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他们是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兼营”而不是“专攻”,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应概括地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会计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为:能够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获取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1]。

在确定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的目标定位时应该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配合,使之成为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二是会计学课程本身既要保持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要突出重点,从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出发,选择讲授详略得当[2]。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确定

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的教学内容较广,既涵盖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内容,也涵盖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受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学时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会计学的教学既要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又要达到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科学合理地确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

如前所述,经济管理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特别强调会计核算方法,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上,侧重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技能。具体而言,基础会计部分只需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至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容可以简单说明即可。基础会计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后面财务会计的学习,所以对于基础会计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记账方法部分的内容一定要讲清楚讲透彻。

财务会计的内容可按会计六大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教学方法,按照会计要素涉及的经济业务流程来介绍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方法,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了解企业的会计实务流程,这样更易于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财务成果及分配等。在主要经济业务流程中应结合上市公司的案例介绍会计核算与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将内部控制概念和内容贯穿始终,使学生了解经济管理活动中哪些是应该控制的关键点。如何运用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及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以提高经营效果,尽量淡化一些抽象、技术性强的会计核算。

在报表部分应详细介绍会计报表整个项目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注,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看懂财务报表,能够从会计报表中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而不是过于侧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但对于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分析、评价考核的相关综合能力更为重要。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特点和会计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以下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提问、反问、询问等形式,将会计教学内容化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使问题经常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学习“应收账款”内容时,在给学生作具体讲解前,可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收账款、产生了应收账款后企业应该怎么办、应收账款追不回来怎么办等问题。通过“问题”开路,层层深入,步步入扣,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能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灌输式教学为吸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会计课变得生动活泼。

会计学课程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复杂问题简单化,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熟悉的,容易回答的;二是问题要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讲究问题之间的逻辑性;三是因势利导,点拨启迪,讲究启发性;四是形式要多样,因人而异,讲究针对性;五是要新旧联系,层层递进,讲究连贯性;六是要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讲究趣味性。

(二)案例教学法

所谓会计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会计学课程中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对传统会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教学实践证明,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法运用应注意一定的步骤,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背景材料,讲解和剖析会计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阅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需对案例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当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之后,教师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评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学生分析评价中的优缺点,同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重新进行认识,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效果[4]。

案例教学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案例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基本概念、对案例的本质问题(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推导和论证,从而从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概念,学会收集和分析各方面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信息,还要能够适当地论证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无形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案例及其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相关领域的行业背景。虽然在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配角、一个引导者,但教师在对案例进程整理加工、运用的过程中,锻炼了教师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讨论中,无形地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仿真模拟教学法

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基本没有模拟实习这个环节,即使个别高校有这个环节,分配的学时也非常有限,这就导致很多学过会计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会计凭证、账簿。由于缺乏会计实习的具体操作环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会计实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反映凭证和账簿部分枯燥难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倡应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开设会计仿真模拟实验。

财务会计仿真模拟实验,是以某一企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进行会计实务的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一种教学活动。财务会计仿真模拟记账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实习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演示怎样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怎样登账、做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程序,同时提醒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负责,轮流负责每一个岗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起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模拟实习报告进行分析、评分。

通过一到两个星期的会计模拟实习,不但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课堂上所学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而且补充了解了会计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为其以后利用会计信息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模拟实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组织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加深了学生对财务会计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战子玉.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150-151.

[2]朱中平.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91-92.

[3]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当代经济,2009,(1):130-131.

[4]吴海燕.财务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0,(2):130-131.

作者:谢 华,尹建中

上一篇:煤化工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