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考作文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趋势,指出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并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话题作文质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命题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就是以话题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选材,由此写出一篇文章。

第一篇:高考作文论文范文

浅谈高考作文教学

作文本质即表达,或者“为者实际需要”,“或者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考察作文表达机制可以看出,只有思维的语言形式和承载的内容这两只轮子相互配合好,才能顺畅地表情达意。“格”的内涵丰富,我们可以理解为典范、框架、品格等,万物有格,作文亦然。综合三者可知,作文教学必须讲究“格”,循序渐进地推进。

一.有格:继承——印证——梳理

作文有格指写作者心中既要有可依章法,即典范、框架,又要一定的内容存在,即品格、品质。操作上我们不妨按照“继承——印证——梳理”的路线带领学生触摸体会,夯实行文的根基。

1.有法度,指行文应遵循基本规则。事物运行总有法度,违背这个法度,事物即会异变。作文法度,即作文规则、章法,弃置一旁,则作文粗糙,品质低下;坚守执行,则作文精致,文从字顺。老师最好捡那些优秀传统里最好懂的法度、最实用的技法科学地传授给学生。比如,写作议论文,就得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就得自圆其说,清楚地告诉读者应该坚持什么观点和做法,不应该坚持什么观点和做法。写出来的语言低标准最起码要准确,经得起推敲,清清楚楚,高标准要精美,耐得住品味,入耳入心。触摸法度的过程必然伴随思维训练,藉以印证、领悟。

2.有品质,指作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品味。何以有品味?厚积薄发使然。考前作文指导如果过于看重技巧,则使作文匠味太浓,学生腔满篇,即“高考体”泛滥。目前各地考场真正的厚重作文鲜有。考前试卷铺天盖地,学生何来写作泉源?唯有持之以恒地提高品质,或引领学生精读若干本经典作品,做好读书笔记,或帮助他们网读天下大事,体察人间冷暖,或指导他们精选专题,展开激辩,或不时促使他们拿起笔来,随手书写性灵感悟。如此,考场高分作文才会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

故此,老师要做的事最好是继承、梳理、印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作文之有格,从而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作文之道,提高自我努力的主体觉醒度。

二.入格:提炼——典范——仿格

心中有了行文之格,入格就较为容易了。所谓入格指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写出一篇正儿八经的文章来。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要紧的是能在5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审题、破题、揭题的任务。所以最为安全的做法就是指导他们写什么文像什么文,即入格。

比如可利用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陈情表》一文教学。此文系蜀汉后臣李密不愿应诏为太子洗马,而写给新兴皇帝晋武帝的表文。晋武帝览表之后甚为感动,大赞李密名副其实,允其不仕。何以至此?细察本文即知,李密恪守辞官侍母之意,例数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点点滴滴,真情表白奉孝之心、坦示辞官之由、流露进退维谷之情。起笔言“臣密言”,即为表文的规范开头,运笔即展开叙述,言辞恳切,四字一句,铺排修饰,兼以多字句式错综相连,写足辞诏理由,委婉以请,勾起晋武帝真实想象,引发深切共鸣。看全文层次,先言侍母之需,次言知遇之恩,后言辞官之请。可谓文从字顺,奔腾畅达,事、情、理、文,四者尽备。这就是比较典范的叙述文。我们的学生难道没有向师长、社会可表达的心声吗?为何不去引领他们提炼出行文之典范而去仿写书写真事、表白性灵呢?当然,教材中叙述文可圈可点的典范之作不止一篇,不必舍近求远。关于叙述文的表现手法和布局模式,我们理当提炼出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仿写之处。

三.出格:思维——融合——创格

入格之后,我们还应当鼓励更多的学生达到出格的境界,所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作文能出格是在有格之后,在入格的基础之上的升华,需循序渐进,不可刻意追求。寻本可知,出格离不开两个元素,即多样的思维和足量的材料积累。只有自我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在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过程中产生了独到的思想、喷涌的情愫,并且在具备一定深度、广度和纯度的灵异思维之后,才会出格。内在潜质集聚充足厚实之后,自会由内而外地溢出,宛如泉水。如果注入多维思维,则会加速喷涌,创造至美文字。

因此,实践上可一方面引领学生厚积薄发,另一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高考紧迫,作文教学也应该相机调整,但又不能急功近利。我们不妨帮助学生确定若干专题,以此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备考。比如笔者曾经做过贬官文化专题教学。我提前搜集了大量的信息,提出了研究方向,列出一组题目:贬官与社会,引领学生知人论世;贬官与文学,引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品味经典作品;出世与入世,引领学生探究人生观,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贬官与酒,引领学生从细部切入研究。考虑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特开辟专题研究课堂。

姚亚宾,教师,现居江苏常州。

作者:姚亚宾

第二篇:从高考作文命题看话题作文教学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趋势,指出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并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话题作文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命题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就是以话题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选材,由此写出一篇文章。此类作文题表面通常不包含观点,内容上也没有限制,话题作文其实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话题,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但并未限制取材范围与表达形式,因此话题作文给学生预留的写作空间更大,但在写作时,学生往往会遇到困惑。对于高中教师来说,话题作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且还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剖析高考话题作文命题思路来明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趋势分析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直以一种稳定的趋势向前发展,并不难发现有一定的规律存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视角来对自身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使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

笔者通过对最近 20 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探究和总结发现,话题作文是近年来经常出现的高考作文形式。例如,2014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就属于典型的话题型作文。高考作文从1998 年就开始由传统的命题作文逐渐向话题作文转变,当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目就属于话题作文的初级形态,当时的作文命题方式已经初步有了话题作文的影子。如作文命题者在给出作文材料之后,又分别给出了两个作文题目,并且题目中有这样的要求:考生可以在两个作文题目中二选其一或者重新自拟题目;二是表达方式不受限制,既可以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融合多种表达方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出题者虽然给出两个作文题目,但是并没有规定学生一定要从中选择,唯一可以明确的就是要求学生围绕“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一中心话题来进行写作。这种虽然给出题目但是可以另行自拟题目的命题方式,给学生的作文写作留出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可以说,题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命题形式了。

(二)高考命题者正在逐步减少对话题作文的思想限制

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要求看,我们不难发现出题者对学生思想的限制正在逐步减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无疑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较多的自由。这种做法也是非常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下的时代要求,既可以充分发扬新时代学生特有的个性,同时也是对学生自由创作的一种尊重。话题作文的出现代表了高考作文正在朝着开放式的方向发展,高考作文不再局限于题目和题材,高考作文开始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发散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2003 年的高考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一个生活化且非常富有哲理的题目,学生在写作时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是感情因素可以影响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另外一个则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这是两中截然相反的观点,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诠释自己对其中一个观点的理解。由此可见,高考正在放宽对学生思想表达的限制,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二、高考视角下如何有效提高话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按照话题作文的特点来审题

话题作文属于用一段提示语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同时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即为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试题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等,写出一篇或记叙,或议论,或其他形式的文章。话题作文仿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花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尽快摘取适合自己的那朵花,而不是流连于花园。

面对“大而空”的话题作文,让学生学会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通常都是学生熟悉的或者有所了解的内容,学生往往能有所感触、有话可说。话题材料给出了划定范围和思考对象,学生可从材料入手,但不能拘泥于材料。话题作文要求较为宽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拓宽写作思路,走出只针对材料写材料作文的困境。在写话题作文时,学生可以按照话题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避免大家都写同一种文体的情况。此外,话题作文在表达形式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一般不低于 800 字,学生可以按照话题材料与自己选材的特点等自拟题目,展现文体的个性。

(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好话题作文的主旨含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明确了话题作文将会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学生首先应在读题过程中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含义。所谓话题作文,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出题者给考生划定了一个自由发挥的范围,考生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自由发挥。话题的范围通常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话题范围就十分宽广,如 1999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在这个话题作文中,出题者没有附加自己的主观意识导向,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和想象力自由发挥,既可以在文章中认可和赞扬记忆移植的价值和作用,也可以反对和否定记忆移植的存在可能,由于出题者没有给出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是非常宽广的。有的话题范围则相对较为狭窄,如 2002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在这个话题作文中,出题者表现出了明确的道德导向,考生必须按照作者的道德思维去进行写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出题者的意志导向以及话题范围,才能准确抓住题目的主旨含义,这对于考生的作文写作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导学生在话题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笔者对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后发现,高考作文的出题教师正在提高对作文真实情感表达的要求,相比于辞藻的华丽和精致,阅卷教师更加侧重于学生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这里所述的真实,并非是指学生在作文中一定要写真人和真事,而是要学会把笔下的各种形象描写得更加真实和生动,且不能凭借自己的想当然来描写,读者会因为文章的情节不够合理而产生厌烦。故意给人物形象强加上各种光环,表面看来人物的形象更加耀眼,其实读起来则会感觉干瘪无力。如 2002 年的高考話题是“心灵的选择”,一位高考考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中描写的是江姐这个英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江姐在面对生死时从容不迫的高尚品格,这名考生想当然地把江姐的内心描写变成了一场记者和英雄人物的对话。“你后悔吗?”“我自从入党后就没有后悔过。”“这就是你内心的选择吗?”“是的,这是我心灵深处的选择,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最后时刻。”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话语其实都是作者强加给江姐的,硬是把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绑架到了“心灵选择”这一话题上,这种表达方法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表达的真实性。

总而言之,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当采取上述有效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功(教育),2013(24)

[2]任雅玲.高中作文教学高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18)

(责编 郝 勋)

作者:陈富洪

第三篇:高考作文:生活·思考·性灵

在对2008年高考作文题进行评述之前,有必要对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的发展过程做一下简要回顾。

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始于2000年,此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2000年上海市率先试行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市试行自主命题。自2004年起至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市陆续扩增至16个,包括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陕西。

自2004年16省市高考陆续自主命题至今,全国范围的高考自主命题已经历了5年,有必要从宏观角度,就一些共性问题做一点理性思考。否则,就某个题目而谈优劣,是难以看清命题趋势的。

高考作文题是教育界以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从不同视角看问题,可以做出不同判断,因此有必要确立讨论问题的基点。笔者以为,评价高考作文试题,至少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1.能否让考生有话可说?要使考生有话可说,就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为绝大多数考生达到基础等级提供保障。

2.是否提供了开阔的思考空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考生很难充分发挥水平,从而达到发展等级所要求的“深刻”“有创见”。

3.引导考生关注什么?毋庸讳言,在现实背景下,高考是指挥棒,当届高考对下届高考有导向作用,不仅如此,甚至对整个高中教学都有重要影响。

4.可否发挥选拔考试的作用?作为选拔考试,高考题目应该有较好的区分度。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是美国伊贝尔(L.Ebel)提出的区分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笔者从2004年到2007年连续四年对吉林省高考语文科目完整数据所作的分析表明,作文的区分度是最低的,徘徊于0.12~0.09之间。作文区分度低,并不意味着考生的作文实际水平相差无几。这里评卷的主观因素也许是主要的,但作文命题本身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如果持悲观态度的话,作为选拔考试,如此低的区分度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持积极态度的话,高考作文无论评卷环节还是命题环节都亟待改进。

自2004年全国大范围的自主命题以来,高考作文试题异彩纷呈,有些省市的自主命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18道,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探讨。为讨论方便起见,照录原题。

作文的基础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文字负载的是生活体验和人生思考。没有生活体验作文就缺乏情感,没有人生思考作文就缺乏理性。因此,生活体验和人生思考是设计作文题目时面临的基本命题。

一、感悟生活

作文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在怎样生活?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类似的问题不仅是考生平素应该体察的,也是作文命题者应该首先考虑的。

1.高考作文命题是否可以紧跟社会热点?

汶川地震震惊世界,灾难之惨烈,救助之悲壮,举世瞩目。这场灾难在给中华民族留下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留下了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历史将铭记这一刻。2008年全国卷Ⅰ以此作为作文命题材料(采用该卷考试的省份有河北、河南、山西、广西),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赴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汶川地震发生于5月12日,对于6月7日的高考来说,这样的材料可以说是“第一时间”。

我们强调作文要联系现实生活,高中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果不是考试作文,这样的作文题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在新浪网截至6月18日13点的高考作文调查“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一项中,共有51875人参加,全国卷Ⅰ票数为8420,得票率16.23%,位列第一,遥遥领先于位列第二的湖南卷(得票率12.5%)。由此联想到2001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其话题是“诚信”,这在当时显然是有其时政背景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表面看,这个问题是高考作文试题是否可以紧跟社会焦点、热点的问题,但究其本质是关注时事和时政是不是等于关注现实生活。

对此有三点值得商榷:

其一,从学科分类上,语文学科是形式学科而不是内容学科,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母语教育,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民族的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时事和时政不在语文课程领域,把时事和时政作为高考作文,紧跟社会焦点、热点,是不妥的。强调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要远离现实和政治,时事和时政自有人文与社会课程来完成。例如,这次汶川地震,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可以在政治科目中设置时政题目,历史科目可以与历史上的震灾相联系。此外,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在地理科目中从地理结构的角度来考查。

其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显然,语文科目所说的生活,是指生活体验和人生思考,而不是指向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具体事件。

其三,从反“押题”的角度考虑,事件的时效性是高考命题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考试作文题应该与之保持相应的距离。全国高考卷Ⅰ在“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中位列第一,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调查结果表明网民并非“不知”,而是认为“不可”。如果命题者意在反其道而行之,知其“不可”而为之,那就有悖于理性的科学态度了。

总之,全国高考卷Ⅰ作文题合于“情”,而不合于“理”。

相比之下,震灾所在地四川的高考作文命题就显得比较理性。题目如下: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在语文高考第二天,全国新闻媒体普遍把四川作文题与全国卷Ⅰ相提并论,认为都与汶川震灾相关,但在新浪网“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调查项目中,四川卷作文题在18份试卷中位列第13。这是因为,四川卷作文题为考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并没有“规定”考生写抗震救灾的话题。结果怎样呢?据《天府早报》报道,记者采访的大部分考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抗震救灾为主题。武侯高中高三(9)班谢姓女生说,这段时间天天关注地震新闻,她将在新闻中看到的一位教师牺牲自己保护4名学生,一位年轻的母亲用短信给哺乳中的婴儿留“遗言”等都写进了作文,直写得热泪盈眶。而成都铁中的赵姓男生则认为,一看作文题,大家很容易就与地震联系在一起,把主题定在抗震救灾上,也就难写出新意,于是选择写其他的。

可见如果考生确有真情实感,就无需题目“明示”他写什么;如果题目给考生留有发挥的空间,考生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2.生活细节与价值判断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生活,生活体验是指向个体的,生活意味着“你在其中”,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所谓作文题目要贴近生活,要义之一就是让考生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述说自己的故事、感受和思考。在这方面,湖北、辽宁作文题引人注目。

湖北卷作文题: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辽宁卷作文题:

某杂志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两道作文题都以身边琐事为素材,着眼日常生活。就事件意义的大小而言,与国家大事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它贴近生活,考生自然有切身体验,就作文题旨价值而言并不逊于重大事件。生活的每一天并非都面临重大的抉择和省察,然而人们在这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举止却流露出内心世界的真相和表现出道德水准。

在以价值观作为题旨时,其实是有一道底线的,就是不要逼迫考生说假话。由此联想到200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材料是一位登山者在自己濒临绝境时遇到了一位已经快冻僵的人。在心灵拷问之下,这位登山者给他按摩使他可以活动了,同时自己也暖和了身心,他们一起走出了绝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虽然题目做了引申,“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其实,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种无须选择的选择。作文可以以伦理道德观念为题旨,但伦理道德本身不是作文的诉求。这样的题目与作文本身无关,因为它无需思考,也不能考查出真实的道德水准,有谁会公然宣称不做自我牺牲的选择吗?

湖北、辽宁卷作文题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们着眼于生活细节,它们其实是一种暗示——你是能够做到的。从材料来源看,辽宁卷比较新颖,但试题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公德的不良表现,“难以评价”怎么能理解成“不想简单地表示赞同或反对呢”?这里涉及的是道德水准,有高下之分,怎么能谈到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个性化呢?如果考生肯定了后者,评卷者又该怎么评价呢?如果按照道德价值观来评价,那还是评价作文吗?这样一来,表面上看似开阔的思考空间,由于价值判断标准的限定就变得狭窄了。

相对于湖北、辽宁作文题,浙江作文题显得大而无当。

浙江卷高考作文题: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思想观点。

这个题目其实就是划分出城市和乡村两个生活空间。“触摸”和“感受”一般是对陌生事物而言的,按常理,“触摸城市”应该由乡村考生来写,“感受乡村”应该由城市考生来写。如果真是这样,还能写出一点儿新鲜的感觉(当然前提是所有考生都有换位生活的经历);否则,身在其中自有“感受”,又何需“触摸”?可是材料中有一句话是“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这样一来,也就是仅剩下生活空间的划分,只是一个“栖居空间”的限定,照直说就是,城市考生写城市生活,乡村考生写乡村生活,这样的命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3.平凡的生活与深刻的思考

生活是由细节构成的,但并不意味着作文题目要出得越具体越好,关键是题目本身能否给考生带来生活的启迪,引导考生思考生活的要义。请看上海卷和天津卷作文题。

上海卷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作文题(命题作文):

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上海卷作文题目很平淡,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触及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和“他们”表面看是一个对象的划分,实质上是转变视角来看自身和周围的世界,从而反省自身,理解他人,反映出一种现代生活意识。就作文题设计来说,在平淡中见新奇是一种境界。比较而言,天津卷作文题目虽也平淡,却无新意可言。作文题本身应该是一种暗示,“人之常情”暗示的是什么呢?如果意在肯定习惯思维和行为方式,岂不是否定对传统习惯的思辨吗,还有什么现代文明意识可言?如果考生对“人之常情”提出质疑,是否与题意相悖呢?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要想让考生写得深刻,首先题目要出得深刻,给考生以启迪。

二、思考自然、社会、人生

2008年有些高考作文题在思考自然、社会、人生方面体现出现代意识,但在启发思辨方面明显不足。

1.命题体现的现代意识

高考作文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生活理念和态度,体现出现代意识。

例如全国卷Ⅱ和江西卷作文题与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有关。

全国卷Ⅱ作文题(采用该卷考试的省份有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题意是比较明确的,即生物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的行为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即使是善意的帮助也会使对方陷入险境。引申一步,做事要有一种科学的理性,否则事与愿违。尽管试题允许选择不同的角度立意,但材料本身提供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比如,可以从好心人和小海龟的角度立意,类比联想到人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反思缺乏理性的呵护,这是切合这则寓言的主旨的。还有一些派生的立意,如从老鹰与海龟的角度立意,谈物竞天择;从小海龟与海龟群体的角度立意,谈合作分工与个体牺牲等,然而这些已经与材料本身的寓意相去甚远了。

江西卷作文题: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环境意识是高中新课程所强调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江西卷作文题结合本省生态环境实际,很有针对性。鼠灾是社会热点问题,考生有话可说。题目设计也很新颖,不是直接评述鼠灾之患,而是转换角色,代田鼠或田鼠天敌给人类写信。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角色位置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题目新颖,文章写起来也容易有新意,高考作文所要求的“创新”也就具备了有利条件。代田鼠的天敌给人类写信,可以反省人类的生态观念、生命意识等,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从田鼠的角度来看问题,除了庆幸人类替它们捕杀天敌,还能写什么呢?这里有必要强调命题者的换位意识,毫无疑问,试题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但如果不做出“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写”的假设,就很难规避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产生的盲点。

另外,安徽卷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命题作文)体现出的感恩观念,江苏卷作文题“好奇心”(材料作文)触及现代教育理念,都引人注目。相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命题作文缺乏情境,然而安徽卷作文题却有激发情境联想的作用,这在历年高考作文中是不多见的。江苏卷作文题“好奇心”本来是一个比较开放的话题,但试题材料却限制了话题空间: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多元思维倾向与思考空间的欠缺

2008年高考作文题有些注意到了题目的思辨性,这种倾向是应该倡导的。多年来,高考作文题目鲜有思辨性。一次是1990年的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一次是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列出“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项,限定选择“诚信”,这是无需思辨的。2004年笔者应《语文学习》约稿,评述当年高考作文题,文章的题目是“道德观与思辨色彩——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语文学习》7-8期合刊),对高考作文历来缺乏理性思辨的道德文章命题倾向提出批评,时至今日,道德文章倾向有所转变,而理性思辨色彩并无明显改观。从根本上说,没有悖论的命题很难具有思辨性。这里只是从多元思维与思考空间的角度讨论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

今年北京卷作文题关注多元思维,令人瞩目: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改编自禅宗故事,故事说的是无德禅师教诲弟子不要自满的事。命题的用意是好的,引导多元思维。可惜同学们各抒己见,已经把话说尽了,考生只须选择而无须思考。

关注多元思维的还有福建卷作文题,要求根据下面一则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材料浅显,题意明了,言简意赅。人生各有其味,立意选择自然也是多元的。这样的题目适应考生的心理,写起来感觉轻松。多元思维的本意是为考生提供自由选择的话题空间,未必要增加审题的难度。

思维是多元的,但题意必须是明确的;材料可以是浅显的,但不能没有思想内涵。浅显不等于浅白,浅白的材料没有思想内涵,没有适度的思想内涵也就等于没有思考空间。如果没有思考空间,还会有话可说吗?无话可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理趣深奥,难以理解,自然无可言说;一种是一目了然,无须言说。人们往往注意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当材料浅白到无可言说的程度,恐怕就不是最容易写,而是最难写了。在这方面宁夏和海南试卷作文题似乎不尽人意,见仁见智,附录如下,以供参考。

宁夏和海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抒发性灵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是有创新,具体解释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重庆卷作文题是一个与性灵相关的题目: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意指向自由的生活态度,题目既富有哲理又富有诗意,既有启发性又有感染力。引文提示恰到好处,可以用自然界隐喻人类社会,可以谈个性发展、人生境界,可以谈生活方式和状态。

在诗意与哲理结合方面,湖南卷作文题也引人注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命题思路很新巧,只可惜把原本含蓄的意境几乎说尽了,把蕴涵的哲理点破了。既然如此,考生已经无需自己体会了,只要按照提示文字写就是了。也许命题者是出于善意,担心考生理解不了诗的意境和哲理。按说,高中毕业生理解这句诗是应该不成问题的。如果删除提示文字,考生也许会把阅读感受转化为写作冲动,联想空间会变得更为开阔。提示文字在提示的同时,也限制了考生的自由联想。尽管如此,考生还是能在联系现实生活层面写出新鲜的感受和见解。

山东卷作文题仅仅给出一个话题(命题作文):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很大气,也很富有哲理和诗意,用自然现象隐喻人生和社会,可以述说人生经历和感受,也可以评论社会现象。山东卷作文题有一点是与众不同的,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在18份高考试卷中,独树一帜。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界淡化文体的呼声日涨,早已造成一边倒的趋势。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明确标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山东卷此举是否有矫枉过正的意味呢?

我们对2008年高考作文题的讨论没有涉及题型。原因是,题目设计有高下之分,题型本身却不分优劣。无论全国试卷还是各地试卷,都不应该把某种题型作为常式,刻意为之,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

以上从生活体验、理性思考、性灵抒发三个角度,对2008年18份高考作文试题进行了大致梳理,逐一评述。就某一道试题来说,也仅仅是一个侧面,究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予谅解。

作者:王鹏伟

上一篇: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后金融危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