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开启思维门扉

2022-09-12

当素质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满神舟大地时, 孩子的发展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那如今的教育能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吗?我们当前的学习方式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吗?曾有一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深思。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三个孩子在花丛中玩耍, 追逐飞来飞去的蝴蝶。突然, 飞来一群蜜蜂, 发出翁嗡的响声。孩子们非常好奇:为什么蝴蝶飞舞时没有声音, 而蜜蜂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响声呢?于是, 三个孩子回家后各自向他们的父亲请教了这个问题。第一个爸爸说:“只要在学校能考好成绩就行了, 其他的你管那么多干什么?”第二个爸爸说:“因为蜜蜂的翅膀比蝴蝶扇动的快。”第三个爸爸没有直接作出正面回答, 而是取出了一张纸, 它先慢慢的抖动, 纸没有发出声音, 接着加快抖动速度, 纸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 孩子想了一会, 又自己抖了抖纸, 兴奋的跳了起来, 然后将答案告诉了爸爸。

这个故事使我感慨颇多, 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了解世界。那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呢?

1 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一定的转变但现实中的一些现状让很多的一线教师感到迷茫, 困惑, 对课堂有想法无理论, 有做法无指导。

1.1 重视现象, 却忽略意义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密铺》时, 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设计, 但任务布置不清楚、目标不明确, 结果学生走马观花不知如何去跟别人交流。一堂课仅仅从形式上看到了变化, 但实质上学生什么也没干最终学生个性化的设计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充分的展示。

1.2 重视学习方式的先进性, 但缺少实际应用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体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理念, 一揭示课题就问:“看了这课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无从答起,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看似改革了教学方式, 但教学效果却无改变。

1.3 重视学习方式的主体性, 但缺少教师角色把握的准确性

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时, 教师布置了任务, 学生在小组里开始讨论, 有的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一站, 似乎自己在这过程中只需要布置任务, 至于研究与讨论与自己无关;教师薄弱的组织意识和管理意识, 使得教学质量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1.4 有的教师还停留在单一的讲授过程中, 学生被动的听, 被动的学

2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学习方式转变

2.1 认真研究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细节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根本”。教师必须研究和挖掘教材中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 打开“课本”, 寻找“亮点”, 释放育人的功能, 实现育才的效果。

2.2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多边形”这一课, 学生在创造多边形时, 面对同一项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材料:小棒、钉子板、纸、笔等, 自主设计实施活动过程, 他们亲身体会到学习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种意识将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情感参与探究。

2.3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

设计数学活动一定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 充分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 让他们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2.4 重新认定教师的角色, 让师生真情互动

在课堂上, 师生双方要积极不断的“捕捉”对方的想法, 产生积极的互动。这“互动”实际上就是“沟通”和“合作”,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方式, 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

改变学习方式, 开启思维门扉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 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更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调整,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不惟书、不惟师、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成为独特的自我, 树立自主的尊严,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形成真正学数学, 用数学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摘要: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调整,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方式,真情互动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

[2] 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脱硫再生排放气回用技术方案研究下一篇:从英语播音专业特点出发改革听力教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