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手册的阅读有感

2022-11-07

第一篇:对学生手册的阅读有感

学生阅读手册

老师寄语——

阅读,“优”国“优”民

亲爱的孩子们,老师先送给你们一组数字:中国人口十三四亿,占世界人口20%,以色列本土犹太人五六百万,全世界犹太人口才三千万,占世界人口0.3%,(还不到我们湖南省人口的一半)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华人没一人获得诺贝尔奖,世界华人仅8人获得诺贝尔奖,而犹太人超过250人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数的28倍,是华人获奖人数的40倍。世界富豪排行榜上犹太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一半,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有18名是犹太人。看了这样一组数字,你不禁惊异:是什么让犹太人如此优秀,如此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力?中国人为什么不如呢?那我们再看一组数字:犹太人每人每年的阅读量是65本书,美国人是45本书,而中国人只有5本。看了这组数字,老师相信每年每个人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许多研究表明,犹太民族的伟大成就与整个民族的阅读习惯息息相关。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

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每一本经典的好书里都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所以每读一本好书你们便游历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这个世界或奇幻瑰丽,或博大深邃,或妙趣横生,或震撼心扉,会让你们的心灵完成一次次极为快乐的洗礼!在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你跨过一座又一座人类的精神高峰!你的精神在阅读中不断发育成熟,你的素质在阅读中不断提升······我们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犹太人,背后的问题并不在于阅读本身,而在于一个民族素质的落后!一个每年只读五本书的民族怎么去和读几十本书的民族竞争呢?中华民族怎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

“多读书”“读好书”“今天,我阅读了吗?”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口头禅,成为我们每天自省的必修课。这本高年级《阅读手册》汇集古今中外经典:《海底两万里》带你领略海底五光十色,亦真亦幻的海底奇观;《秘密花园》让你认识性格孤僻古怪的小女孩玛丽,并和她一起找到开启幸福和快乐金钥匙的;《窗边的小豆豆》带你去你感受不一样的电车学校的;《呼河兰传》带你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不一样的童年,和那承载她生命之舟的呼兰河;《鲁滨逊漂流记》听笛福为我们讲述鲁滨逊

28年孤岛生存的坚毅;《汤姆索亚历险记》邀你和聪明勇敢的汤姆.索亚一起去历险······“吹尽黄沙始见金”那些论语、寓言、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便是经过中华五千年岁月沉淀下来的“金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愿你们常常诵,细细品······

只有每个人阅读了,每个人优秀了,民族的整体素质高了,国家才会强大。

课题组成员 李志勘执笔

佘协华定稿

2012 年7月

主编:李人伟

罗尚华

佘协华 副主编:巫惠琴

游小慧 编审:佘协华

编委:佘协华

巫惠琴

游小慧

李志勘 彭智慧

鲁华丽 王海珍

邹伶芳

裴云杜娟

潘小英

漳江小学“课外阅读管理策略研究”课题组编制

目 录

一 诵读部分

(一)古诗词

1、苏试《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5、温庭筠《菩萨蛮》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8、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

9、贺知章《回乡偶书》

10、贺知章《回乡偶书》

11、孟浩然《过故人庄》

12、孟浩然《宿建德江》

13、王维《山居秋暝》

14、杜甫《望岳》

15、杜甫《春望》

16、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7、文天祥《过零丁洋》

18、 杜甫《登岳阳楼》

1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岳飞《满江红》

21、李煜《虞美人》

22、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二)现代诗歌5篇

1、郭沫若《静夜》

2、(美)狄金森《秋景》

3、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4、金波《蓝萤火》

5、光未然《黄河颂》

(三)古文5篇

1、《咏雪》········ 刘义庆

2、《夸父逐日》······ 《山海经》

3、《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4、《与朱元思书》······· 吴均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四)《论语》后五则

(五)现代美文5篇

1、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鲁迅《雪》

3、泰戈尔《金色花》

4、冰心《荷叶 母亲》

5、培根《谈美》

二 阅读部分

1、《女巫》···············【英】罗尔德·达尔

2、《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3、《鲁滨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海伦﹒凯勒

5、《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6、《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作品

7、《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

8、《秘密花园》······【美】 弗·霍·伯内特

9、《草 房 子》··········【中国】曹文轩

10、《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

11、《呼兰河传》··············【中国】萧红

12、《女儿的故事》········【中国】梅子涵

13、《昆虫记》··············【法国】 法布尔

14、《圣经的故事》···【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三 统计表

一 诵读部分

(一)古诗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美妙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周瑜)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

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抒发情感】

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该词是苏词中具有豪雄气概的代表作,抒发了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评析鉴赏】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2、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 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

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 一片赠予美洲, 一片留给中国。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抒发情感】

本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该词借昆仑山为着眼点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

【评析鉴赏】

诗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以昆仑象征祖国,并站在一个高度评说祖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下半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含而不露,直击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3、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座山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

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激流中游泳,用力拍起的浪花阻挡住了飞奔而来的船舟?

【抒发情感】

这首词写于1926年秋。全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情采飞扬,表达出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魅力非凡的胸襟、气度,也显示出他诗词艺术的充分成熟和高度成就。

【评析鉴赏】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长调,全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写寒秋景物,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寒秋图画,并即景抒情,大胆发问,“谁主沉浮”。 下片是写年轻“百侣”的群体活动;但又专写其在长沙的行迹,以贴切本地风光,使全词的取材即绘景和叙事两者又复统一,紧紧集中在词题“长沙”上。结尾三句不仅表现了作者和“百侣”那种一往无前奋勇搏击的豪情壮志,而且也昭示人们:“主沉浮”的伟大革命理想的实现,必定需要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lèi)滔滔, 心潮逐浪高!

【译文】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 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抒发情感】

《菩萨蛮〃黄鹤楼》创作于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此词独

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作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评析鉴赏】

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妙巧的对称,显示了对祖国的山川谙熟于胸。 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最后二行诗人把酒酹江以抒壮志,涌动的心潮如澎湃的波涛,•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急迫地想立即臵身于中心的强烈愿望。

【诗词链接】

5、菩萨蛮

(唐)温庭筠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应当在江南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撩袖盛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不到年老时,千万不要回到故乡,回到家乡思念江南之情会让人愁断肠。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 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抒发情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唐诗中很有代表性的壮别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颇能体现初盛唐时期人们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悲伤,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评析鉴赏】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起句严整对仗,

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诗词链接】

7、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8、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和锁呐,(吹得)曲子虽然短小,但声音却极为响亮。官船来往像乱麻乱糟糟的,全都靠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又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抒发情感】

王磐(约1470~1530) 明代散曲家。字鸿渐。号西楼。由于他脱略尘俗,不干权贵,对于当权者的乖行逆施,很看不惯。小令„朝天子‟《咏喇叭》,借"曲小"、"腔大"的官船喇叭为题,把正德年间擅权的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以及他们装腔作势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评析鉴赏】

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惟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就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 再看它是不是有所寄托。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作品。该诗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9、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

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抒发情感】

《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评析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诗词链接】

10、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

【译文】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

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

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11、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

品尝菊花酒好啦。 【抒发情感】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

派代表之一,《过故人庄》是其田园诗中的一首,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评析鉴赏】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词链接】

12、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13、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

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抒发情感】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人称为“诗佛”, 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一首名作。全诗的语言清丽。诗人把秋天写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调,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的向往的情感。 【评析鉴赏】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寄情山水,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14、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山映入眼帘。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抒发情感】

杜甫(公元712 —公元770),初唐诗人,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为“李杜”。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评析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15、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

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抒发情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评析鉴赏】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16、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

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抒发情感】

苏轼(1037年— 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评析鉴赏】

《江城子》分上、下两阙,该词感情真挚、凄婉痛绝。 上阙写十年相思 之苦及死别之痛。首句单刀直入,为全词奠定了伤感哀痛的基调。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 就全词来讲。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17、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抒发情感】

《过零丁洋》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评析鉴赏】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18、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洞庭湖把我国东南之地划分为吴、楚两部分,整个天空全映在湖面上。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

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抒发情感】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评析鉴赏】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作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抒发情感】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0、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

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抒发情感】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岳飞率军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直捣金国的老巢。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这首词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21、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抒发情感】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之词而毒死了他。他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评析鉴赏】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后主面对春花秋月之无尽时,不由感叹人的生命却随着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 最后,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诘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词人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悲伤与感慨。

22、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抒发情感】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词作,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评析鉴赏】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下片开始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飞花”之“轻”似“梦”、“丝雨”之“细”如“愁”,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之中。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

(二)现代诗歌5篇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秋景

(美)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何等饱满, 玫瑰正在郊外开放。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肯显得逝世板,

也佩带戴了一枚胸花。

这首赞美秋天景色的诗歌,使人很自然地想起我国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差别时空的诗人写下的境界不同的诗句,却一样弥漫着令人心动的美。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蓝萤火

金波

那时每一个夏夜凉爽如水 常常会飞来一只只萤火虫 那幽幽的蓝光很美很美 映照着我第一个童话梦

我拥坐在外祖母身边 她的故事像一直谣曲 说用萤火穿一串项链 佩戴在我胸前最美丽

那一夜我走进了童话世界 梦见我的萤火项链闪着光 梦醒了,窗外挂一轮圆月 正从远天向我张望

胸前虽不见了那串蓝萤火 天上却多了几颗星火闪烁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情趣盎然的小诗。细心品读,会让你神往那蓝萤火满天飞舞的夏夜,满天的星光闪烁,深蓝色苍穹包裹了一片迷蒙的月色,古老而神秘的光芒映入瞳孔,沾满睫毛,身旁弥漫的是蓝色的萤火,是那样柔美-----

第二篇:对班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感受

(李蓓 龙岗区花城小学 15920040320 518129)

做了六年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一直都带这个班。看着学生们从幼稚的儿童渐渐长成为有独立意识的少年,有太多的感触。其中有一点就是关于阅读对孩子的影响的深刻感受。

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正如美国作家吉姆·崔利斯在他的著作《朗读手册》中提到的那样——“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1]

对于这一点,在我们班的学生身上很明显地体现了出来。那些爱看书的孩子,通过阅读、学习,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对读书就更有兴趣。从最初的图画书、带拼音的读本过渡到图文并茂的书,再发展到阅读故事书、百科类书籍、自然科学类书籍„„涉及面相当广泛,课外知识越来越丰富,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就有人能做五年级的作业,有人已经在背化学周期表,还有人学了不少世界地理知识„„不能不说这些孩子是相当聪明的。这些同学的学习状态相对来讲也更轻松,因为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做基础,就能在独立做题时读懂题意、掌握答题要领,顺利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学生不仅仅是语文能学得更好,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也能更轻松地掌握、灵活地运用。在我看来,这样的现象就像锁链一样,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的。

相反,那些贪玩、爱看电视、在阅读方面很少下工夫的学生就表现出另一种趋势——不仅知识面窄,而且理解能力不强,平时在语文课堂上,思考问题、组织语言花费的时间多,特别是在独立做题的时候,明显表现得吃力些。一般遇到读不懂题的情况时,有的学生就会乱做一气,有的只能凭主观臆断去猜想题意。也常有一些家长跟老师反映:学生的考试卷上没答出来的问题,回家之后又会写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考试时他们是独立思考,理解不了题意,即使题目是会做的,他们也无从下笔;回到家之后家长帮着一分析,自然而然就做出来了。

二、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父母都要尽可能地参与指导、引领。 的确,分析现在的家庭情况,陪孩子阅读基本上都是妈妈们的任务,父亲参与得很少,这对于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很不利。说到这一点,我不禁想到班上的一位台湾学生,他的家庭非常重视亲子阅读,父母能充分考虑到孩子心智发展的状况和接受能力,为孩子挑选了不少好书。从台湾转学到我们学校之后,家长以相当积极的态度经常跟老师沟通,请老师推荐优秀的读物,和老师共同交流指导阅读的经验,帮助孩子逐步适应从繁体字到简体字读物的转化过程。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了解到从孩子开始读书到现在,家长一直坚持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家庭读书的氛围相当好。这位孩子的爸爸既会利用空闲时间陪孩子参加各种户外活动,也很重视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所以,这位学生不仅保持着身体的健康,掌握的知识也很丰富,阅读还陶冶了他的性情,他也是个性情温和、品性纯良的孩子。当然,亲子阅读也使得一家人关系相当融洽,令人羡慕。父母是爱书人,重视和孩子共同阅读,不仅能给孩子树立阅读的典范,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帮助孩子创造背景知识,这些都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啊!

三、家长应该妥善处理孩子课外阅读和看电视相冲突的问题。

丰富多彩、令人应接不暇的电视节目极大地影响着现在的孩子们,如果学生无选择、无节制地看电视,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我很明显地感受到:过度看电视对女孩子的负面影响特别大。原本现在的孩子就比较早熟,有些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孩子很少沟通,而有些孩子的妈妈还偏爱偶像剧,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上有几个女同学对于青春偶像剧、古装的连续剧、娱乐节目等等就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往往是在家看过之后,第二天到学校还要热烈讨论、津津乐道。当我看了吉姆·崔利斯处理孩子看电视这个问题的案例后,我深深觉得:对待孩子看电视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言——影响孩子的主因是家长的行为,而不是电视。家长有了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看电视是一种不用社交的经验,孩子只是单纯地接收信息而已,电视也使孩子没有机会使用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提问,也剥夺了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课程——与家人的对话;电视还会给孩子造成一些观念上的误解„„只有家长本身对这些方面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妥善处理孩子爱看电视的问题。对于吉姆·崔利斯对孩子看电视的规定,我相当赞同,也许事实也如他所说:“或许这个规定的细节不适合每个家庭,但某种程度的控制总比没有好。”但是“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电视,可以避免受到电视的控制。”所以,我决定要求家长合理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把孩子过度看电视的时间转移到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上,比如阅读,从而让孩子有真正的进步。

身为老师和父母,我们都应该做好孩子阅读的引领者,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引领孩子的阅读。我相信,朗读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朗读手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9

2012-4-16

第三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河北省邯郸县代召中心校 高丽香 邮编:056108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作阐述。

一、引导求异,促进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按常规思维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但有的事情和问题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如《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这一故事,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的是保护好和氏璧,但他见秦王无诚意换璧时,却以“举璧撞柱”逼迫秦王举行典礼,赢得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由此可见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通过课内的启发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求因,用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或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鼓励发散,促进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三、启发想象,促进创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渗透在小学学习的各个方面,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想象思维材料,在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增扩续补想象。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教学完古诗《暮江吟》后让学生进行扩充想象,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有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需想,续写想象作文。如《凡卡》、《穷人》等文教学后,以《凡卡寄信之后》《收养孩子之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说话作文; 许多课文中有“空白”之处,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补充。如《珍贵的教科书》中,指导员在牺牲时有许多话要对“我们”说,却没有说出来,指导员可能会说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补充想象,通过增扩续补想象,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画图想象。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用图画画出来。这一画图的过程既是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的过程,又是培养想象的过程。如《黄山奇石》一文,对奇石“金鸡叫天都”作了生动的描绘,但文中没有插图。为使学生读懂这段文字,并受到美的感染,让学生按课文描绘,用画表现出来。“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奇石仅说了名称,没有作任何描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并将其画下来。

四、大胆质疑,促进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教师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则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主动探索,激活创新思维的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处处有疑。在课始可引导进行预习后的质疑,如教学《穷人》时,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在教学课文中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性的质疑,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如在教学完《鸟的天堂》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了“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通过释疑,既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受到一次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教育。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五、教给学法,促进创新

“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教学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各门学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良好品质,使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阅读方法的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方法、段意的概括方法、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理解写作特点的方法、朗读方法、默读方法和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从整体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有机渗透,适时点拨。比如教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可采用两种学习方法:(1)认真仔细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再把各段大意有机合并,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2)抓“四要素”句子(就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俱全的句子。例如《登山》一课,①先看题目,“登山”是“四要素”中的一要素——事情;②通过阅读,找到人物——列宁和巴果茨基,地点是普罗宁,时间是一天早晨;③根据故事情节,归纳一段“四要素”俱全的话。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探讨中学生阅读长篇名著有感

汪村学校

张禹舜

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目标时,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指出:“学生须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面对大部分作品,往往产生畏惧心理,难以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阅读目标也往往难以实现。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统一布置下,开展了以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长篇名著为依托的“精读百书工程”活动。这项活动不仅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而且也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热烈响应。“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新灯。照亮美好人生。”校园内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飘扬着朗朗的读书声。广大师生深感“精读百书”工程的重大意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读书不知不味,声过不留痕”的一类不正确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特别是阅读长篇名著的正确方法。现将我一年多来就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等这类长篇名著,谈一谈自己指导学生阅读的名著实施方法:

一、阅读小组的划分

每学期,我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中挑选一名阅读能力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环境,同时也能够照顾阅读水平能力弱的学生。各组学生同时阅读一部作品,也便于教师统一安排阅读进度,集中进行阅读指导。当然,学生阅读兴趣差异较大。如果全班学生阅读的作品有所不同的话,我们可以将阅读的作品作为分组的依据,这样,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阅读不同的作品。

二、阅读计划的制定

阅读长篇名著之前,教师应该制定一个具体的阅读指导计划。计划中应该包含阅读任务、阅读进度、训练内容、指导方式等内容。这样可以是课外阅读指导计划,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计划

(一)阅读任务

1、了解[三国演义]一书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情况;

2、揣摩小说语言,

第五篇:对客户经理作业手册的建议

参加烟草“四员”作业手册编写座谈会后对《客户经理作业手册》的个人意见及建议

06年11月8日有幸跟随领导在青岛参加了国家局举办的烟草“四员”作业手册编写座谈会,作为客户经理的我重点对《客户经理作业手册》进行了学习。以下是我结合本公司及个人工作实际对该手册的几点意见:

1、关于该手册的目录设置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

将第三章作业内容调整为第二章,并将作业内容中的客户分类、客户维护归并到作业流程按业务事项描述的客户信息维护工作流程之前,达到前后衔接一致的目的。我认为对于一名客户经理而言,将作业内容放到第一章岗位说明之后更容易使客户经理阅读时能够顺利接受。尤其是对于一名新客户经理来说,首先讲明其工作内容是最重要的,这会让他清楚客户经理是干什么的,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前提。作业流程是第二步,第三步建议将作业分析与评估与作业执行情况评价结合起来,这样安排易于客户经理接受,符合正常的思维方式。

2、全书起点较高,不适合全国客户经理范围的学阅,写作方式上有待改变,应增加清晰化;部分用词理论性较强,应密切结合客户经理自身实际工作;部分内容存在重复,叙述过于繁琐,建议适当整合,要注意增加联系客户经理实际的内容。

如第一章岗位说明中的前两段描述过长,建议删减或直接直入主题。岗位任职条件中的

2、

3、

4、5叙述较为简单,无明确要求及具体标准,结合济南客户经理实际来说,在要求的熟知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具备与本岗位工作相适应的卷烟业务、市场营销知识,具备组织培训、学习创新、计算机操作能力上仍然需要加强提高。岗位职责叙述过多,建议与岗位要求与标准结合在一起。

日、周、月的作业流程叙述较为简单,无具体的方法、内容、要求,建议做到清晰叙述,最好用时间逻辑来表述。

客户信息维护工作流程、市场与客户信息收集反馈流程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来规定,无须具体化。但预测流程的叙述则过于简单,无法让客户经理据此顺利操作。

感觉作业内容中的客户维护、客户服务以及第四章作业分析与评估叙述内容繁多,建议适当删减。

综合来看,该手册仍然缺乏作为客户经理日常工具书的特点,理论指导性较强,与工作实际结合有待加强。最后建议本着统一化、专业化、实用化的原则,对该手册适当予以修订,提高手册的可操作性,达到客户经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上一篇:大学生入党志愿书正文下一篇: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