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新闻稿

2022-06-27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新闻稿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成立申请书

尊敬的团委老师:

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学生越来越难以找到工作,大学生的就业率不高,甚至有这么一种夸张的说法:大学 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为了扩大就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三年内免税、提供银行贷款资金、提供免租房子等;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逐年增加,2011年甚至达到了17.5%,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社会经验基本为零,不是说他们学的专业不好,而是企业根本不敢招这样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一个没有社会经验工作经验的人对于企业来言只是“废物”,他们在大学时代学的就只有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而忽略了最需要学的东西—社会经验,所以国家才会出台关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方面政策;2011年高校毕业人数达到660万,每年至少以百分之30的增长率增长,这其中选择自己贷款的占百分之20左右,但真正创业成功的却只有百分之2到百分之3,少之甚少,其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只知道贷款容易,盲目的以为创业容易,但一到自己开始创业时就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到那时就已经晚了。

所以我在此向团委申请成立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我认为成立一个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让大学生,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让学院学生可以早日的认识社会,我们一直在读书而不是读社会,且不说中小学校园的封闭性,就算如今开放的大学也只是半个社会而已,校园里人际关系的简单和书卷香的浪漫掩饰了现实的残酷,以致天之骄子们一走出校园就被社会的复杂和现实吓了一跳,很难在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中反差,如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社会,慢慢学会承受,正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创业是人生的一种需要,应该把握好创业的时机,做到有序推进,而不应该急噪冒进,有些客观规律的东西是不可逾越的。在我们学院,大学生出去创业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先不说条件允不允许,就拿社会经验来说,我们学院每个学生的社会经验基本为零,跟本不敢有创业的想法,以至于让学生们早把自己的梦想抛之脑后了;但如果我们学院成立一个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可以通过一些演讲,邀请学院就业办老师、外校创业与就业协会或一些大学生创业开公司的经理进行演讲,开设培训课堂,举办比赛活动,让在校大学生提早的认识社会,为自己今后毕业不管创业还是就业都可以有个良好的思想准备,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理想,对今后的路不在迷茫,所以我认为成立一个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是很有必要的,不仅锻炼了大学生让他们可以学到东西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社会所必备的社会经验!

在各高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的时候,在他们协会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在学院团委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也在积极地酝酿中,希望它能顺利成立。

我们协会的全称是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本协会经谌有,鲁海涛,庄云媚,等同学历时数月的精心策划和调查请教下,在团委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确定以培养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以善于把握机遇、勇于自强奋进、敢于分担责任、重于服务学校为理念,努力为协会成员创造锻炼自我、 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为今后投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添帆加翼.

协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团组织的正确领导.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与创业协会将坚持在院团委的领导下,与各学校部门、各学生团体积极配合,并寻求工商界人士的支持与合作.总之,我们协会将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发展道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理念。

协会的机构设置为:会长一名,副会长二名,对外联系组,策划组,信息组,秘书组;会长负责协调协会日常事务,由谌有担任,副会长各负责策划组和秘书组、对外联系组和信息组,由鲁海涛与庄云媚担任;对外联系组负责与各大高校创业与就业协会联系,同其他高校进行互通;策划组负责组织策划协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信息组负责采集与协会工作开展有关的信息;秘书组负责拟定活动策划,活动报告等,兼管理协会财务。

协会将定期举办以下对扩大协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相关活动:

(1)邀请各界成功人士到我院讲述创业成功之道

(2)进行各种社会市场调查等实践活动来了解当前社会的创业与就业状况,积累更多社会经验

(4)宣传积极的、实用的、科学的、新颖的创业理念知识,传播合作创新的创业文化

(5)邀请指导老师为协会成员开展创业与就业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一系列讲座让协会成员首先从观念上认清社会与时代的就业现状,让大学生对自己今后即将面临的就业与创业道路有所规划,充分认清自己将要面对的人生前程

(6)协会初定于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赢在大学》活动,本活动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共分为三阶段:

1、演讲活动

2、推销比赛

3、写商业策划书;邀请就业办老师或学院老师当评委,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巩固大学生创业意识积累经验。第二学期开展活动《模拟招聘会》,主要对象为大三毕业生,邀请学院老师充当企业面试官,让学生自己写好简历,由面试官对学生问一些在面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毕业生有面试经验,对将要面对的真实面试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面试成功率。 (7)为有效做好对外联系与交流工作,在协调与组织下与其他高校联合举办《五校联谊》活动,邀请其他高校创业协会参与,活动前部分由各高校协会进行节目表演,调节气氛,增进友谊,后半部分由各协会会长或协会成员发表演讲,交流经验,达到互通互补的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申请成立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的陈述,望团委批准成立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协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谌有

鲁海涛

庄云媚

2012年12月22日

第二篇:就业讲座新闻稿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

为了帮助2012届大四毕业生准确有效地确定就业方向,尽快地让他们在思想、行动上早做准备,指导毕业生如何走好从大学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6月19日,由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建华教授和延耀兴副教授主讲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在我校迎西校区2005教室成功举行,会议主要内容囊括了水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以及就业方面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08级的水利学子们从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吴建华教授用生动的语言、鲜明的事例,围绕中国水利事业的成就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当前水利人才队伍的现状、水利类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基本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切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要求,强调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需要怀有一种虚心的学习态度,对待工作要塌实肯干、执着追求。

延耀兴副教授则联系自身经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今天的就业形势、学会正确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转变就业观念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整场报告会历时两个多小时,使同学们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如何面对就业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而能够给自己一个更加合理的定位,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 本场讲座为水利学院欢送毕业生系列活动之一,系列活动还包括:毕业生爱心捐赠活动、考研交流会、毕业班友谊篮球赛等。

第三篇:就业指导新闻稿

生物工程学院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为进一步指导我院徘徊在就业和考研两者之间同学们,帮助大家熟悉就业与考研方面的知识。5月22日下午,由我院组织承办的“就业指导”讲座在四教报告厅成功举办。这次讲座特别邀请到成都市青羊区高联培训学校的张彪老师主讲,讲座由学院团委书记张广峰主持,2011级全体学生以及部分2012级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为使此次讲座更有成效,在讲座前期我院团委学生会做了大量的问卷调研工作,调研主要针对三个方面:

一、对毕业后是打算读研还是就业;

二、对就业和考研两者存在那些疑问;

三、希望学院能够提供哪些帮助。

在讲座期间,张彪老师讲述他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自己从准备考研到考上研究生这段过程所需要注意的事情,他提到考研的成功在于“正确方法加上坚持到底”。接着,张老师也讲诉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希望大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对于是考研还是就业同学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选择,为此而努力。张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时引起在座同学的阵阵笑声,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而深入浅出的讲解又让同学们在欢乐之余高效地学到了如何判断自己的将来提供宝贵经验。最后,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宣告结束。

此次讲座及时有效地解答了那些迷茫的同学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对同学们有很大帮助。我院希望通过就业指导讲座以及后面举办的招聘会、考研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大家掌握相关的知识,解决他们在大学生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四篇:就业经验交流会新闻稿

研究生院就业经验交流会——“青竹计划”成功举办

2015年5月21日晚, 研究生院就业经验交流会——“青竹计划”在雁塔校区图科楼B201教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由研究生会主办,党员工作站协办,活动邀请了7位在就业方面有代表性的学长学姐与同学们见面交流,分享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研究生院2014级、2013级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会议。

现已入职华为公司的孙远,针对公司招考要求、性格测试、面试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介绍。他强调对于面试中的“群面”,在与考官的互动过程中一定要扬长避短,体现个人所发挥的作用并且要注重团队精神。签约艾默生科技资源(西安)有限公司的赵欣,主要结合自己在外企的就业经历、考试准备、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在她看来,工作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长处,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角色进行定位。把需要做的事认真做了,在以后的工作会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工作的孙达伟,侧重讲解了笔试环节的准备工作,比如需要哪些材料、如何答好基础题等等。他指出,在求职过程中心态平和是关键。被中国联通陕西省分公司录用的王允楠,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从投简历到签约的整个经历,以及其中的困难和收获,他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态度,忠于自己内心真正的选择,希望有意选择联通公司的同学能做到未雨绸缪。成功应聘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的刘明源,详细讲述自己的求职经历,说明在实践中与人沟通和发展人脉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对如何获取知识、搜集信息、资源共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成功入职中兴LTE系统性能检测公司的郑龙龙,从职业规划和专业知识储备两个方面简单谈了自己的求职体会,表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仅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且要深入学习科研项目知识、拓宽专业课知识面。成功签约于腾讯公司的赵定阳,着重介绍了面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在他看来,面试不能生搬硬套一些所谓的技巧,而应与实际相结合,要学会灵活应变各种突发情况,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活动过程穿插的提问交流环节中,几位学长学姐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交流会时间长达三个小时,学长学姐们的丰富经验以及良好的建议使在场的同学都受益匪浅。

通过举办此次就业经验交流会,使同学们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有了更多可借鉴的经验。有利于让同学们坚定信心,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从容应对以后的研究生生活,摆脱象牙塔的束缚,找到自己的价值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五篇:新闻专业就业

新闻专业就业形势分析与前景

摘要:近些年来,新闻专业的热度不断攀升,但作为一名大四新闻专业的学生,我感觉到新闻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太乐观,这与我们新闻教学模式有这很大的关系。怎样办好新闻专业,使新闻专业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专业就业发展前景

一、新闻专业招生“热”与就业“冷”的现状

随着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1983 年,全国只有14 家新闻教育机构。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研究生专业目录,新闻学由过去的二级学科调升为一级学科,列为“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新闻学教育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各高校陆续设立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和媒介创意等专业。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4 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 个,到了2006 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 个,在校生达到13 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 世纪80 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 万余人。2008 年,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则增长到877 个,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5 万人。除了以上数量上的“热”之外,办学单位的层次向两极延伸,各新兴专业方向渐渐兴起,也进一步带来新闻传播教育的“热”。最近几年,新闻传播教育开辟了很多新兴的专业方向,如媒介经营管理、网络编辑、影视传媒等等,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至此,新闻专业的 “热潮”已全面形成。

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就业“冷”。不少普通高等学校认为设置新闻专业是“投资小、见效快”,相继增设新闻传播专业,一些新办的民营高校、独立学院,也纷纷设立,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新闻行业发展变革的影响。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化运作, 不少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据2003年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停办报刊共677种,其中削减、停办的多以行业报、地市报、县报为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教授曾指出, 在

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 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 报纸2200 多种; 期刊8000多种; 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个。

1 . 新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新闻出版总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政策,因此,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将控制在“报纸约2200 多种;期刊杂志8000 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台”的范围以内。④这意味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闻媒体将维持一定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

急速膨胀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有限的就业职位,必将导致供过于求的就业格局。更雪上加霜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报道的质量和专业性,很多媒体在招聘人才方面不再局限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中文、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的毕业生同样能在媒体大展拳脚,而且更具专业优势。

2 . 新闻专业毕业生量大而质不高十年前,各校跟风开办新闻专业导致了一系列潜在问题。由于新闻类专业投入成本小、开办门槛低,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设此类专业;有的学校甚至从其他文科专业找来两三个教师就挂牌招生,一些基本的专业课也未能开设。

这种办学态度必然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目前,很多新闻学院开设的专业实践课很少,大学四年真正需要学生实践采写的课程只有两三科,而且实践大多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很多同学在学校都从未独立进行过任何新闻实践。

另一方面,媒体也感到了这些快餐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媒体的工作要求,在媒体市场日益细分的前提下,一些单位甚至更喜欢录用其他专业的学生,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优势正在不断丧失。

二、解除困境的途径

1.新闻专业必须术业有专攻

我是学新闻的,但新闻也是有方向分类的。记者有摄像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等,编辑有美术编辑、文字编辑„„是做网络新闻还是纸质新闻?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必须得在新闻学教育的过程中分清方向,让学新闻的同学术业有专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随着新闻事业的变革,目前,我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急需一批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非新闻类)底蕴,又具有新闻实践能力的人才;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一步融合,必然需要一批具有现代传播技能的新闻专业人才;随着媒体小众化的发展,需要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顶数人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政府信息网络的开通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政府传播成为传播学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随着企业树立形象、扩大影响的内在需求,企业传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可见,随着新闻前沿阵地的不断扩大,新闻专业的学生除了媒体还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他们可以拓展新的就业领域。

与此相适应,学校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也应该具有特色。但是这个特色并不是几个专业老师在教室里空想出来的,而应该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媒体需求、经过实践后形成的。除了媒体需求外,在形成专业特色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其他资源、自己学院的实力、学生的特点等因素。并且要随着环境等因素的改变,随时调整专业特色。

2.新闻学学生应该多从自我做起,增强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时信息的世界,掌握信息的速度与容量成为制胜的关键。新闻学的学生更应该快速的掌握信息,不断扩充自己的容量,以自己的文字、摄影、摄像为基础,努力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黄远生, 被方汉奇称为“中国职业新闻记者之第一人”。在他的新闻思想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四能说”。“四能”,即新闻记者要“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及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四能”体现了人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倾听能力、写作能力,这是一个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最为核心的几种能力。但这些能力都要在实践中培养,通过填鸭式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只有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适应新闻媒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宣传报道工作的需要。

3.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新闻专业的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把握新闻媒介的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这就既需要理论又需要实践。新闻专业的师资建设要走请进来和走出去的道路,要经常请在媒体工作的一线人员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讲课;同时,把高学历的教师派到媒体去锻炼,通过实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对新闻专业的教师考核,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不应以科研为主导,而应重视新闻实务。

于此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多给他们提意见。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多鼓励他做文字编辑等“后台”工作,性格外向的,多培养他们的口才,锻炼他们的胆识。因材施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我热爱新闻专业,更想我们新闻专业的明天更加美好。教育是两个方面的事,在学校和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以负责的精神,刻苦专研,学好这个专业,让我们新闻专业能走得出去,走得更好。

新闻0702 20074463 王柄皓

上一篇:大型活动安保方案下一篇:党性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