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现代诗歌阅读理解

2023-04-13

第一篇:小学现代诗歌阅读理解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阅读理解答案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题库;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 据 文 意 ,下 列 不 能 证 明 古 今 诗 歌 意 象 、诗 句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一 项 是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 列 对 古 今 诗 歌 传 承 研 究 工 作的 意 义 的 表 述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题库。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 列 分 析 与 概 括 ,不 符 合 文 意 的 一 项 是 ()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答案:

1.D

2.B

3.A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B、C这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D项说的是古今诗歌意象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2.试题分析:A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C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D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3.试题分析:A项原文第1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是对第2段第1句话的正确改写;C项是对第

4、5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项是对3~5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第二篇:理解现代诗歌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但生活中还存在着那么多的误解

你纠结,你委屈,你难过

最后到无语沉默

你无处排解,你无人可说,你无处诉说

最终到无话可说

所以有时候

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

微笑,是一个人最好的伪装

理解到底是什么?

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次握紧

一句话,一杯酒,还是一杯茶

其实都不是

理解是

是心与心的疼惜与懂得

是一辈子的谅解和牵挂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

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

多一份理解,就会多一层美好

理解是相互的

只有首先去理解别人

才能被别人所理解

如果都只是一味的去索取又哪来回报

生命中终将会错过一些人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错过的人

他们让我们明白了幸福的珍贵

不要相信该是自己的终该是自己的

不去争取不去把握的话

永远都不会有机会

缘分是什么?

缘分就是给了你一次遇到的机会

幸福全靠去争取~

第三篇:乡愁阅读诗歌理解

导语:《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关于《乡愁》的诗歌美,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后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乡愁阅读诗歌理解,欢迎借鉴!

《乡愁》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说明:下题中红字部分是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

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

答:诗中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

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B )。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答案二

《乡愁》阅读题目: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 )( )( )(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你知道诗的最后一节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哪个海峡吗?

3.盼台湾回归,盼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写一写你心中的呼声。

《乡愁》阅读答案: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2,答:指的是台湾海峡。

3,大家可以随意谈谈自己的想法

答案三

1.在诗中,作者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诗人(思念,热爱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答: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

3.你知道诗的最后一节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哪个海峡吗?

答:诗的最后一节中提到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

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什么意思?

答: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愿望。

第四篇:现代诗歌阅读训练

一、阅读海子的《麦地》,回答后面的问题。

吃麦子长大的

在月亮下端着大碗

碗内的月亮

和麦子

一直没有声响

和你俩不一样

在歌颂麦地时

我要歌颂月亮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乡的风

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双肩

麦浪――

天堂的桌子

摆在田野上

一块麦地

收割季节

麦浪和月光

洗着快镰刀

月亮知道我

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而羞涩的情人

眼前晃动着

麦秸

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

收麦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们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

妻子们兴奋地

不停用白围裙

擦手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

我们各自领着

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

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

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

洗了手

准备吃饭

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

让我这样说

月亮并不忧伤

月亮下

一共有两个人

穷人和富人

纽约和耶路撒冷

还有我

我们三个人

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白杨树围住的

健康的麦地

健康的麦子

养我性命的麦子!

1.诗一开始扣住题目,写开阔的麦地,月光下的麦地迷人而庄严,披着月光的父亲的形象犹如一尊圣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们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请写出对这节诗的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韩东的《山民》,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山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等到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诗中用了“他问”“他想”“他觉得”“他只是遗憾”几个词语,用意是什么?

答:

2.这首诗描写人物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答:

三、阅读何其芳的《秋天》,回答后面的问题。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本诗描绘了几幅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为什么说“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答:

3.请就本诗语言和内容特点,对诗歌进行总体评价。

答:

四、阅读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着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1.“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请谈谈你的体验。

答:

2.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中“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3.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答:

4.“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答:

第五篇:现代文学阅读理解及答案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不摇摆。他走得轻捷而无声,好像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谦卑如夜行。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回头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我住一楼,很快就踅出门来。拿出的是一大一小的两把刀。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

他憨然一笑,说:“您真逗。”便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电视里正有一个喜看的剧目,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横竖不过是一把切菜刀,没必要这么讲究。”他还是憨然一笑,说:“这刀也如人,都有不同的性子,您这把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漫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不急不躁的样子,让我不禁自问:他这是出来做卖的吗?

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便问:“您贵庚?”他说:“都50了。”我吃了一惊——乡下人论虚岁,说是50,其实是49,与我同龄,却这样老态,让人顿感世道不公,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用等。”

这把刀终于磨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的光阴。拿过另一把刀来,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似乎怕我跟他争夺所属,他急切地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

电视里的剧情虽然感人,但奇怪地,没有了往日的吸引,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再回去观剧,居然感到那里边的泪水与欢笑离人间烟火甚远,有些虚假。

知道他快完成工作了,便从冰箱里拿了两听可乐与:“我也是乡下人出身,依乡下的规矩,在手艺人干活的时候,应该有烟茶伺候。在城里混久了,连这最起码的规矩都给忘了,所以请您原谅。”

“瞧您说的,瞧您说的。”我矮下来的身姿果然平复了他心中的谦卑,他不再推辞。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两元纸币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一个字:贪。”

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

邻人被惊动,纷纷探出窗,真有数人拿刀出户,匠人有了新的商机。以为这正可以回报他的敬业,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给人家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呢”,便仓皇骑远,一如逃。

我坚信,明天阳光灿烂之时,那个人一定会来,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住户,对他有期待。

19、文中两次写到电视中一个喜看的剧目,有什么作用?(4分)

20、“我”对磨刀人的情感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21、文章结尾有何深意?(4分)

22、磨刀人这一形象给我们哪些人生 启迪?请分条简述。(6分)

19、(4分)初次通过电视剧吸引人写出磨刀人的不引人注目,甚至令人不耐烦;第二次电视剧不再吸引人而写出磨刀人有吸引力、令人注目。(2分)通过对比(或:先抑后扬),用电视剧的遥远和虚假衬托出磨刀人的高尚和真实。(2分)

20、(4分)一开始因磨刀人的寒酸打扮而对他产生同情;接下来因误解磨刀人故意磨蹭而感到不耐烦;在明白磨刀人意图后,为自己的误解而惭愧;最后被磨刀人的高尚精神感动,心生敬意。(一条1分。)

21、(4分)语意双关,表层含义是相信明天磨刀人会来给大家磨刀磨剪子;(2分)深层含义是相信磨刀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品质会感染更多的人,满足人们对真情的期待。(2分)

22、(6分)答案提示:

(1)谦卑朴实,待人有诚心;(2)追求完美,做事要细心;(3)面对诱惑,不要有贪心;(4)保持本真,不可欺自心;(5)爱岗敬业,工作要专心;(6)面对商机,不失责任心。(每条1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上一篇:小学行风建设自查报告下一篇:小学信访维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