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论文

2024-05-01

诗歌阅读论文(共12篇)

篇1:诗歌阅读论文

(理论指导与阅读训练)1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建议

一、明确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2 联系语境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难)3学会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主要内容.4学会概括文章所讲内容的要点.5能读懂短文内容,回答文后所提问题(内容探究).6 阅读文章有自己的感受,并能较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7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难)

8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并达到以下要求:

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叙事性文章――了解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细节,说出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9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思结合、用心感受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疏理题型及相应的指导。

了解阅读中可能会遇到的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

(一)积累性题目 拼音及与拼音相关的题。(靠平时的积累)词语的改错、词语搭配。(根据要求依靠平时的积累或在文中找)3 在文中找近、反义词或直接写出近反义词。(根据要求依靠平时的积累或在文中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指导学生能够“瞻前顾后”理解词语。)

5按要求收集词语或句子。(勾画或抄写,注意线条的要求。文中或是自己的积累)

(二)理解性题目 1划分段落层次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指导学生按一定的组合顺序划分:顺承式、并列式、总分式转折式、因果式。)2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4 文章的叙述要点、顺序。(1)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按地点空间变换的顺序写。(方位顺序)(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4)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5)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6)逻辑顺序(说明文常用的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即按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内容来写)

不仅能说出是什么顺序,更重的是弄清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了哪几个要点。5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题型多为判断题、选择、填空和勾画题居多,甚至结合感情朗读的把握来考,直接写思想情感的题较少。说到感情朗读,应指导揣摩什么样的情感应采用什么样的语气、语速、语调、节奏来体现。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点词句概括思想感情。

在有些文章中往往由重点词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这些重点词句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段中。这类题目也含重点句的理解。(3)分析题目抓思想感情。

4、补白类题目。(应训练学生对文章空白的前后乃至全文把握后进行补充。)

(三)领悟运用类题目

(1)文章或某个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写体会感受类题目)。让学生学会这类题目是要将文章与自己的学习、做人、生活等进行联系来谈。感受类题目一定要联系学生现实。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一篇文章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严格地讲是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的。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总的来说,“表达方式”应当为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小学阶段所说的表达方法,其实是指表现手法,即: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顺叙(各种顺序)、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反衬、渲染、虚实结合(现实与联想)、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前后照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具体还应看什么文体,如说明文,则有介绍、描述、分类、对比、比喻、举例、数字等方法。

A、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好的文章,表达顺序的安排,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常见的表达顺序有:从记叙文叙述角度看小学阶段一般有:顺序、倒叙、插叙三种。顺序是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也就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叙述。此外还有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突出重点,造成强烈的印象;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一段有关的事情。B、过渡和照应句的勾画乃至作用。(3)句式仿写及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有: 比喻、夸张、对偶、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借代等。句子仿写要训练学生学习分析原句特征,如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某词重复运用多次以突出事物某一特点,属于某种关联复句等。

诗歌的阅读理解题

一、冰心的诗歌之一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问题:

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作者将 和 进行对比,将、与 关联,、和 关联,告诉我们,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长发展,也应该经过自己的奋斗和牺牲。

之二

墙角的花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问题:

孤芳自赏的意思是,这里比喻。

“墙角”是花的生长环境,可见恶劣:“孤芳自赏”可见花的骄傲。本诗运用 的修辞手法,告诫我们。

冰心的诗总能借一草一木向我们阐述深刻的道理,读了《墙角的花》之后,请仿写一首像这样小诗:

之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

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

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

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8分)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

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 思想 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以上的短诗一首。

五、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

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六、阅读《露》完成题目: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1、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2、文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4、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七、阅读《祈》(傅天虹)

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 那是一串移动的音符

1、怎样理解“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

2、诗中“我作为一粒石子,不求完美,还是请大地给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求?

3,仿照诗歌的第一节进行创作。

4、你认为是个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阅读作者宗白华的诗歌《夜》完成题目:

一时间

觉得我的微躯 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 随著星流。

1、这首小诗题名为《夜》,是在静静的夜空下,凝望在浩瀚太空中闪闪发光的星群,但它的深意却不仅仅写夜的景致,还抒发一种思想,试做分析,阐述其内在的哲理。

2、“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内容,理解其寓意。

3、“一会儿/又觉著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烁著”与上一节内容是不是自相矛盾?该怎样理解这首诗?

4、五四时期曾经盛行过哲理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曾对五四新诗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同期另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也是以哲理小诗而享誉诗坛,她是谁?能举出她诗中的名句吗?

5、去感受夜色,带着自己的体验写几行小诗。

之九现代诗歌赏析专项训练再提高

一、赏析《日子是什么》(梅绍静)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1、作者把日子比做什么?

2、为什么说“日子是储存„„喉咙”?

3、这首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情?

5、作者将日子描绘成什么样子?

十、赏析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题目:

《矛盾常伴心中》

窗外的秋景多么诱人,想去 但功课牵住了向往的心 童年,那么多的稚气,多美 如今,心内太复杂,想念回到那时的童年,未来的梦想牵住向往的心;

1、矛盾常伴心中,小作者到底遇到了那些矛盾?

2、请按“,句式再写一句。

3、请展开联想,小作者“静夜时的沉思”“思”的是什么?

4、选文中流露出小作者怎样的情感?

5、读完本诗,你心里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 我的感想:

我想说的:

牵住向往的心”的

篇2:诗歌阅读论文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用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 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篇3:阅读诗歌要重视诗歌的标题

一.读题明体裁

很多诗的标题就明确告诉了我们诗歌的体裁, 是古体还是近体。例如“琵琶行”、“长恨歌”、“走马川行送封大夫西征”、“轮台歌”、“李凭箜篌引”等, 标题中的行、歌、吟、引等字, 揭示了诗的体裁为古体诗。这就意味着这些诗在平仄、押韵、字数、句数上比较自由, 长短不限。诗歌的形式的自由能够为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志向、思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读诗知内容

“咏柳”、“咏梅”从标题我们就知道, 这些诗是咏物诗, 咏物诗借咏叹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情感, 托物言志是这类诗常用的手法。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些标题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些诗是送别诗, 一般会表达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从标题中我们大体可知诗的类别, 所写的大体内容。从而为我们读懂诗词奠定了基础。

三.增删调换显本色

1. 删对标题进行删减压缩, 化长为短, 显类别, 将标题的重要信息显示出来。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删减为:白雪歌, 即描写雪景的古体诗。或变为:送武判官归京, 可知为送别诗。综合起来, 可知写雪景表达送别之意。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删减, 可变为:梦游天姥吟。可知诗写梦游天姥山, 目的是留赠朋友。

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删减, 可变为登楼。可知此诗为即景抒情诗。

2. 增对标题进行扩展, 化简为繁, 显背景, 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补充出来。

例如春望, 可增加信息, 变为:被困长安春日眺望, 或时逢国难春日眺望。这样将诗人写作的背景恢复出来, 理解诗歌就更容易了。

3.换对标题中的要素进行替换, 打通诗与诗之间的壁垒, 彰显一类诗歌的实质。

例如送武判官归京, 换去武判官为杜少府, 标题就变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再换去杜少府为孟浩然, 标题就变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的要素就这样显示了出来。

再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替换掉柳州城楼, 就可以变为, 登岳阳楼。登楼即景抒怀诗类就显示出来了。

4.调对标题进行变序调整, 显示出诗歌内容的要素。

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变序调整, 可变为, 饯别校书叔云于宣州谢眺楼, 饯别的地点就被凸显了出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诗句中的“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建安骨”, 这些都是由饯别之地引发的。

通过对标题进行增删调换的变形, 标题的特点, 诗歌的要素, 那些不明显的地方就被显现出来了。这就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把握诗歌要素。

四.诗题依类建模

1.咏物言志诗建模咏柳、咏鹅、咏松、菊花、题竹石、在狱咏蝉, 基本形式可构建成:咏 (题) 、 (赞) 、 (赋) 、 (吟) +物。

2.即景抒怀诗建模望庐山瀑布、望岳、终南望馀雪、登岳阳楼、登幽州台歌、登金陵凤凰台、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黄鹤楼等, 基本形式可构建成:登 (望) +某地。

3. 送别赠别诗建模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芙蓉楼送辛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金陵酒肆留别等, 基本形式可构建为:某地+送 (别) +人+事。

4. 思乡怀人诗建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梦李白、月夜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除夜有怀等, 基本形式可构建成: (时间) +忆 (怀) +人。

5. 咏史怀古诗建模

赤壁、隋宫、马嵬坡、贾生、蜀先主庙、蜀相、西塞山怀古、楚江怀古、苏武庙、乌衣巷、越中览古等, 基本形式可构建为:地 (人) + (怀古) 。

6. 闺怨宫怨诗建模春怨、闺怨、春宫怨、玉阶怨等, 基本形式可构建成:闺 (宫) +怨。

诗题依类建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般情形帮助我们把握诗类, 迅速把握诗歌所写的大体内容和表达的常见情感。同时, 也可以进行差异比较, 从内容上, 表现技巧上, 语言上, 比较同类诗的不同之处,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大量枚举和同类合并, 归纳同类诗歌的特点, 这有助于我们科学、快速、有效地阅读诗歌, 教给学生简明、实用、有效的读诗方法。

篇4:诗歌阅读论文

关键词:诗歌教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54-1

世界上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诗歌,而中国原本是诗歌的国度。追溯中国诗歌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她就已出落得十分美丽,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乘着明月清风一路走来。沧海桑田,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已颇有些落寞,颇有些迷惘,颇有些无耐。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应当尝试写诗,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

一、案例描述

1.通过例题找方法。展示教师结合自身心路历程所写富有真情实感的诗歌《一杯薄薄的思念》,学生聆听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自然而然概括出诗歌的其它特征: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情感。从中了解了诗歌的作用:大多数诗歌是为表达感情。在学生自主把握诗歌特征作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试着给诗歌下定义,进而明确诗歌比较权威的定义。在此过程中,我试图带着学生从感性的诗歌走向理性的诗歌,从感性的诗歌自主建构诗歌的概念特点,重视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明确诗歌的定义,即抓住了诗歌的特征,明确诗歌的作用后,下面就进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诗歌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以余光中名诗《乡愁四韵》为例,探究创作诗歌的方法。具体过程:运用多种朗读手段,在朗读过程创设问题,学生先体会思乡之情,再从意象、修辞、感官、表现手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最终明确赏析现代诗歌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归纳能力的训练。

2.通过习题悟方法。以林徽因经典诗歌《笑》为例,学生在反复朗读、独自思考、合作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方法,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清晰流畅地分析丰富优美意象所蕴涵意义,“露珠”的透明、纯洁清新;“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让我们感受到笑的轻盈,如水影,如风声,这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花影”的美丽、温柔、甜蜜;“云的留痕,浪的柔波”使我们感受到这笑象白云飘过一样的淡雅,象柔波起伏在你心头。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优雅、纯洁、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学生对本诗中比喻、拟人修辞,视觉、听觉等感官,想象与联想等表现手法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个个意犹未尽。此时的我才真正领悟到“教会了学生方法,学生想学不好都难”的确切含义。

此时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这一堂课,我从学生们睁大的双眼、兴奋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中感到了他们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去咀嚼,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感到了学生们潜在的诗情在涌动;感到了他们思绪翻飞的力度;更感到了他们生命的活力在迸跳:整个课堂里都充满了诗。学生们感情神态上的种种变化真的令人怦然心动,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1.教给学生方法。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会学生学。”学生学什么?我认为除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方法。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如孔子提出“学而时习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学习方法;朱熹提出“熟读精思”等学习方法。在《亲近诗歌》这一课中,通过对诗歌文章的比较,明确诗歌的概念和作用,进而探究创作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场中掌握方法,并用所学方法创作诗歌。学生学会创作诗歌的方法后,就能激发他们的读诗兴趣,提高他们的读诗能力,增强他们的写诗素养。一旦学生掌握了读诗写诗方法,笔下就会展开美妙的画卷,在胸中构筑起一片靓丽风景。

2.亲近经典名作。语文是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统一,是语言和文学的有机统一,语文归根到底应回归语言的确审美教学,要想有好的效果,必然要引领学生亲近经典名作。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名家名诗,分别是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顾城的《远与近》、林徽音的《笑》,这些诗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堪称中国现当代新诗之典范。学生读这样的作品,即使一知半解,也会津津有味,陶醉其中。这样的经典诗歌,才会给学生带来冲击、带来震撼、带来快乐。在教学中选取更多的经典,显示了一种宽宏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如果我们放弃了经典阅读,就等于放弃了阅读中最美丽的部分。

3.贯注人生真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一直认为,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精神,拓宽人的思想,增强人的爱心。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发愤图强,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语文课上我经常要求自己和学生读文章要联系生活体验,读出自己,课堂上,我试图用自我心路“垫底”,“征服”学生的心,用源自自我灵魂的刻骨铭心的真诚,唤醒学生的真爱、学生的真情。我想用自我人生来教书,用自我人生来上课,用自我人生来“挑拣”语文课的内容。

篇5:爱上诗歌阅读

美丽的心声,

谁听见了?

这世界复杂的藤条,

纠缠着灵魂的喧叫。

繁华背后的一幕幕丑陋,

一点点被密封窒息!

发黑的.云朵,

渴求着一点点的麻醉。

脆弱惧怕无奈

锁定这命运的密码。

顷刻间山崩了,

水自由着肆无忌惮!

天亮了带着死亡边缘的新生朝气蓬勃!

清醒吧雪亮的眼睛同开大脑神经,

淘气的思想活跃着一点一点一点。

掏干灵魂的圣水化作感情的枝条发芽含苞。

诗歌枫叶的火热胡同的深邃,

篇6:春雨诗歌阅读

你带星月灵光

裹挟九州风云

蕴含百花蜜

在雷电中激荡

你拉开春天的大幕

你化作了千丝万缕

把最美情歌吟唱

滴滴嗒嗒

淅淅沥沥的韵调

唱响春的序曲

你停了又下

下会儿又歇

缠缠绵绵

温温润润

柔情弄得心痒痒

湖面的涟漪圈套圈

岸边石子路洗出五彩光

湿润润的空气

甜滋滋的味儿

吸一口五脏六腑

舒畅倍儿爽

你的来临

又一次万物阴阳互动恋

孕育出金娃娃

隐在沃土中

吸吮你的乳汁

潜滋暗长

待到金秋分娩

喜庆又一轮五谷丰登

百果飘香

南国的红豆发枝条

萌动天下相思情

一条条怡情短信

养肥了运营商

北国山川抖精神

摇落陈年枯萎迎新嫩

引来久别候鸟群

百灵浅吟低唱

黄莺啼鸣深柳荫

丹顶鹤对舞雨中欢

天鹅雁鸭戏水乐

追得鱼儿没处藏

农民雨夜生好梦

金黄的谷穗

满山红高粱

粗大饱满苞米棒

喜看稻菽千层浪

你是催生婆的手

迎接露头的生命

你拂去桃花瓣的浮尘

频频和她亲吻

让她开得更艳更香

你抚摸千树万树的嫩芽

满山满岭黄绿染

红白掺杂遍山岗

你舔亮了犁铧

催它快去翻动流油的土地

播种人们一年的希望

你溶解冰山雪水滚滚来

汇成江河春潮浪

长江水涨航道宽

万吨巨轮朔流上

黄河冰凌化尽

全线通航

你迎锦鳞鲤鱼跃出水

化作仙女迷恋钓鱼郎

你让渔翁穿戴蓑衣斗笠

在湖面上撒网

你携带的饵料

让鱼群兴奋

使渔人疯狂

海中春汛游鱼群

白亮亮一片诱渔民

千帆飘动出了港,细雨中送船的姑娘挥手情深

盼情郎归来鱼虾满仓

你打湿了姑娘的花纱巾

西湖畔撑起花伞群

游船上再现许仙白娘子的化身

你淋醒了梁祝蝴蝶梦

自由的恋人相依雨中解烦梦

待等天放晴时

穿花丛

展姿容

舒心性

你润透了长城的砖墙

让游人听到了孟姜女的哭声

庆幸中华无战事

老百姓欢乐享太平

你净化了空气

粉尘花成护花泥

驱散雾霾天晴晴

漫漫荒漠青草萌

成群牛羊喜越冬

盼来水草丰盛的日子

孕育羔羊新生命

黄山峡谷化出雾气腾腾

奇峰连云紫气缠

若隐若现迎客松

分明是瑶台仙境。

三峡神女十二峰

锁在你的深情里

不见了踪影

叮咚山泉

汩汩溪流

汇成深潭澄碧透

甘甜沁心肺

喝一口解渴又爽神

流云无心归洞府

拉出丝线同你一起落凡尘

瞧一瞧人间巨变

春来景色多迷人

昆仑山里的美玉

表皮湿润了

露出了深藏的洁白

身披雨衣的寻宝人

蜂拥上河滩

寻觅美丽的石头

任凭凄雨落纷纷

你使我想起童年故事

在春雨中划船

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快乐在公园湖心;

想起去烈士陵园祭扫

春雨中湿透红领巾

红心随雨翻作浪

悼念英烈血涌身

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想起在雨中植树

把树苗比自身

愿和小树一起成长

早成栋梁材

施展才华为国民

想起饥荒岁月

春雨过后挖野菜

和面充饥饿

深知粮食宝贵

一生惜米如珠珍

想起蹉跎岁月虚度春

渴盼春雨滋润

改革开放春雨来

神州舞起中华龙

壮美的祖国山河

拥抱起你

造化人间物换出新

年年春雨喜盈门

今年春雨别样情

楸出了老虎苍蝇害人虫

端正了法制精神

依法治国理念

渐入国人心

雾霾驱散乾坤朗

我辈百年当安息

有颜告慰英烈魂

春雨落泪乐急喜

开创自有后来人

天安门前春雨晨

卫队兵英姿飒爽

护卫国旗列方阵

戎装雨中色更绿

钢枪闪闪显军威

正步踏出军队魂

坚定整齐的步伐

斗志昂扬的精神

个个都是龙的传人

仰望五星红旗飘

观望升旗四海民

热泪盈眶万众一心

雄壮的国歌响彻广场

篇7:芦笛诗歌阅读

一曲芦笛唤醒了乡村的记忆

几十年前祖父栽的那株梨树盛开了

奶奶拄着拐杖看梨花

梨花落入她雪白的头发

几十年

宛如一次惊梦

记忆

涉水而去,向着远方

我,甚至我的父亲都没有见过的

一些东西,装在一个黑木头匣子里

二两豆饼就能

填充起来的,陈年往事

又细细分解开,成了芝麻,谷子

黄昏

桥上的青石光滑如镜

映着残阳似血

流年的伤口

是一段芦苇支撑不了的疼痛

在它瘦小的`身躯中

藏了多少,哽塞与呜咽

《大沽河》

我的曾祖,祖父,父亲还有我

我们的整个家族

都与一条河息息相关

保持着旷日持久的

不可磨灭的情谊

大沽河的历史

久远地超出我们的想象

沽尤的名字

曾经出现在《左氏春秋》的记载里

李世民曾经跨马而来

从河上越过

我不止一次地听奶奶说过

洪水,战争

曾经在河的两岸泛滥

但是很多孩子依旧出生

喝着河里的水长大

现在,这条河

经过治理规划,成了旅游区

河提上修了观光用的沥青路

两边是绿化

我觉得,很好

篇8:诗歌的阅读与理解

借景抒情诗它一般包含的思想内容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咏史怀古诗一般是通过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来表达以下情感: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 今不如昔;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伤春伤别诗表达春光 (青春) 易逝, 光阴不再的感伤;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山水田园诗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表现归耕隐居之乐, 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情感;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 追求隐逸, 有消极避世的思想。托物言志诗一般是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 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即时感怀诗表现忧国忧民, 反映离乱, 渴望建功立业, 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 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等情感。即景抒怀诗即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最后一类赠友送别诗主要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留恋、安慰、嘱咐、祝福;伤心、惆怅、期望等情感。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就能为我们鉴赏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要了解一些诗歌的特点:诗歌一般都是先写景后抒情的, 而抒情的部分恰恰是我们理解全诗思想的关键点。还有在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歌中的景与情是否是一致的, 即它是以乐写乐、以哀写哀, 还是以乐写哀。拿到一首诗歌, 我们的阅读步骤一般是一读题目, 二读作者, 有序言的三读序言, 四读注释, 五读诗歌中的意象, 六读诗歌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或句子, 最后七读题目, 明确考查的内容, 考查的是表现手法方面还是形象, 或者是意境、炼字句、作用题还是最重要的思想情感类的题目, 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下笔之前必须要审清题目, 搞清楚考查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在做诗歌鉴赏的过程中, 千万不可拿到题目就匆匆忙忙答题。

在明确了以上内容后, 我们还必须要注意诗歌答题的一些规范, 不同的题型就应该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去做。一、意境类的题目, 即问你诗歌中的某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那我们的答题方法就应该是先描绘画面后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画面特点最后写出画面中蕴涵的情感。二、让你分析人物形像, 那么我们答题方法就应该是按照特征加身份的表述方式来规范答题, 如果是问你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并要分析, 那么我们就应该先答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比如正面、侧面或者是环境烘托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还要回答采用这种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三、问你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并且命题人要求“作赏析”、“说作用”、“加分析”、“谈看法”的, 就必须要从三个方面来作答, 先指出写景的手法, 写景的手法一般有比喻、拟人、虚实、动静、多种感官的结合、视觉角度的变化、色彩、侧面描写等, 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还要指出运用这些手法所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四、在回答某字好在何处的时候, 我们也要遵循三个步骤:释字, 有手法的指出手法;带字入句, 描绘画面;分析作用。五、再回答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这类题目时, 一定要讲清楚为什么悲伤、为什么寂寞又为什么喜悦, 即要回答清楚原因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内容。除了以上几类题型外, 还有一类题型也必须值得我们注意, 那就是问你某字或某词是如何贯穿全诗的, 像这种题型的诗歌我们在做得时候要注意逐句或逐联分析。

我们在做诗歌鉴赏的时候, 既要有一些必要的知识的储备, 这类知识是必须要去识记的, 又要学会读懂诗歌的一些具体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审清题目, 注意答题的规范。

摘要:诗歌鉴赏在江苏高考中是每年必考的版块, 但同时这块内容也是很多同学的软肋。读不懂, 也不知该怎样读懂和鉴赏一首诗歌, 是大部分同学的通病。本文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读懂和鉴赏一首诗歌, 以更好地完成诗歌鉴赏题目。

篇9:古诗歌阅读训练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王昌龄是唐代_____诗人,擅长七绝,被称为“____”。(2分)

(2)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1)词有_____与婉约两大派,前者的代表词人是北宋____,南宋为辛弃疾。但这首词读来全无辛词的一贯风格,给人的感觉似乎颇有_____(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3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衷情;哀景,乐情”之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你认为它的景与词的感情色彩一致吗?请从这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要求不少于60字。(5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泰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3分)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3分)

[参考答案]

1.(1)边塞;七绝圣手

(2)交代了环境:孤舟、微月、枫林;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每点1分)

(3)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答对3点给4分)

2.(1)豪放(1分)苏轼(1分)闲意态(1分)

(2)不一致(1分),作者描绘了一幅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生活图景:荠菜花开了,土地耕好了,春雨后,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牛栏边的空地种有桑麻,村民悠闲自在。“闲”、“细”、“趁”写出了农村的闲适与古朴。作者对此是喜爱和欣赏的,但伤感和失意之情仍通过“白发”、“无奈”流露出来,联系作者生平际遇,我们可以体会词中的“苦闷”,也能体会闲适之景对这种苦闷的衬托。(4分)

3.(1)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任写3点记满分)

篇10:诗歌《乡愁》阅读答案

问题: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 )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 )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 )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答案:

1.时间顺序 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

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对母亲、新娘的思念和渴望两岸统一的强烈愿望。

篇11:诗歌阅读答案

14,1【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解题透析】写景抒情,一般为间接抒情。主要有乐景写乐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此诗显然用的是后者。[参考答案]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答题规律] 答此类题目清楚景是什么样的景,情是什么样的情,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明确作答了。(2)【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透析】【答案】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典故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尾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人生无论贤愚的确最后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14、1【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解析】“子规”是中国古代文学尤其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传统意象。可以结合诗意理解,作者因战乱远离家园,偏居山村,听到子规的鸣叫,难免产生归思之心。2【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师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故园”指北宋京师汴梁,作者与友人因战祸离家,此时即便没有战争了,但却国已不国,家已非家,又怎能不让人心生哀愁。

14、1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14、【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解析】这是一首七绝。作者借淮河这条本为大宋内河、现在却成为宋金界河的河流。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首句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互不相干。二句写南北相隔之状,虽同在一条河流之中,波痕相接,却不能相通,一线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的界线,无法逾越。三四句写到此时最幸运的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而两岸人民反倒不如鸥鹭自由,只能隔岸相对,让人悲从中来。本诗写南宋时期山河破碎、人民隔离的现实,表达的似乎更多的应该是对此种现状的悲痛、无奈之情。“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的分析似乎和作者一贯的诗歌风格及情感不能吻合。

14﹑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赏析唐·高蟾《金陵晚望》[原作]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今译]世间无数大画家,谁也难画出此刻的一片伤心之感。[赏析]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

(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股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这是很辩证的。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曲曲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12:于阅读的诗歌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理想是闹钟,敲响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 ……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扬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1、为什么诗人认为“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大写的人”指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流沙河的《理想》,也许你对理想有新的理解,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请谈谈(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理想的人会获得为理想奋斗的幸福感和理想实现后的喜悦;但这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前提的。

2 、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上一篇:临促心得下一篇:泪落红尘,等待谁的安慰爱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