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的作用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学生社团的作用范文

小学生社团的作用

邹润艺

摘要: 随着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

组织进行活动的。本文从这个例子出发,分别从社团是小学生素质拓展的载体和社团提高了小学生的社交能力两方面来谈小学生社团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社团社交能力

随着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学校的有序、规范、科学的青少年教育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效的管理源于有效的组织。要最大程度地发挥组织的功能,就必须依靠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的合理与优化①。学校青少年教育体系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学校内部的教育氛围课内教育局和课外学生社团活动两方面,校外也有教育与活动。两部分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组织进行活动的,校内是社团内而校外是校际之间来进行各种比赛。社团相比其他一般的形式,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团是小学生素质拓展的载体

㈠促进小学生开拓创新

参加小学生社团的是分散在学校校园中,具有共同爱好和特长的同学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种群体优势。在共同目标鼓舞下,大家能够集思广益,采集创新资源,互相鼓励,互相配合,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思想的财富。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充满了创新的活力,激发小学生不断去创新知识。

㈡增强小学生自我认知

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起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②。社团活动,通过团内校际间的活动,学生通过感知他人的反映和评价,确定自己的水平。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形成完整的自我同一性,是小学生的一个艰难而重要的任务。小学生只有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才能清除无谓的自卑对心灵的损害,才能避免盲目的自满对生命的束缚,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心理的成长。

二、社团增强了小学生的社交能力

㈠社团提高了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小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情感,寻求理解,建立友谊,切磋学问。小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在社团组织中,由于参与的自由性,吸引了有共同志向和爱好的学生,打破了年级的界限,对小学生来说,社团提供了多角度、多侧面的信息来源,使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他人的交往方式,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

然而小学生仅有交往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因为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人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群体动力学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使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成员的创造力,而且群体的内聚力能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目的,使大家自觉合作,努力完成群体目标②。

㈡社团促进了小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而社会化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社会实践,社团组织正是为小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模拟的社会情景和实践平台,社团就像一个“微型社会”,迈进社团,犹如走进社会。他们还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学会了承担责任,理解信誉,尊重承诺,协调人际关系,规范自己的行为,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困难等,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

注释:

① 顾志跃 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活动评价 [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② 陈晶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D] 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6月

参考文献:

[1] 顾志跃 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活动评价 [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2] 冯长根 科技社团要提高主题意识 加强科技创新 [J]

福建.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2006年10月

[3] 陈国友 早期科学社团的作用和功能初探 [D] 湖南.湖南工业大学2007年2月

[4] 陈晶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D] 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6月

第二篇:学生社团对高校稳定的作用

高校的稳定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关系教育工作全局和国家建设的政治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复杂、形势严峻。

高校稳定,首先是思想稳定和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其次是学生心态的稳定和情绪的稳定。但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关注程度高,传播扩散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可能迅速演变或激化为较大规模和影响并将危及社会安定的事件。高校恶性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中突然爆发的造成大学生死伤、致残的恶性事件,它包括高校学生的自杀行为、高校学生在校内外被伤和被杀行为(在家除外)、大学生在校因意外受伤、死亡及突发精神病致伤、致死等行为。高校恶性突发事件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事件发生突然,使人措手不及;造成危害大,有时危害大学生的生命;给身边的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社会负面影响大;给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等等。

高等学校是高度知识化、科学化的场所,在这所科学殿堂中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是最活跃、最朝气蓬勃的一群人。一些恶性突发事件的出现,使一些年青的生命消失,给高校、社会、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当前,我们要想办法预防恶性突发事件,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其中,充分利用学生组织的作用维护高校稳定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高校学生组织既包括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正式组织,又包括高校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等非正式组织。

高校学生组织拥有覆盖面广、体系完整、深入基层等特点,不管是正式的学生组织还是非正式的学生组织都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开阔学生实践途径等方面为维护高校稳定作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具体来说,正式学生组织组织庞大从学校学生会, 一直到院、系学生会、班委会,是一个完整系统。学生会机构设置齐全, 一般设有学习部、生活部、纪检部、文艺部、实践部、女生部、公关部、体育部、社团部、宣传部、广播站、少数民族工作部, 几乎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组织管理正规, 各高校学生会都依照上级章程 制定较完备的学生会章程。

一、高校学生会能发挥密切联系学生的优势,协助共青团组织切实做好形势政策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稳定是高校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境内外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高校作为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政治、思想、文化的煽动活动的重点,千方百计地妄图“西化”、“分化”中国,颠覆人民政权,这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长期因素。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主义相互勾结,伺机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也是影响高校稳定的特殊因素。高校学生会等正式学生组织能广泛的深入学生内部,及时发现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并通过开展各种爱国主题活动和教育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学生会及时准确地把党对广大同学的希望和要求, 把党的方针、政策, 把党处理某些事情的意图带到同学中去,使其得到同学的理解并变成自觉的行动。第二, 学生能认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和开展多种适应青年特点的有益活动, 寓教育于活动中, 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 学生会能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同学的思想动态, 使学校党团组织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第四,可以利用学生会所属的宣传部、广播站、板报、简报及各种刊物, 宣传国家大事、方针政策、精神文明以及好人好事来弘扬正气,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 以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正式的学生组织能协助管理工作,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组织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可以说,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参与民主管理让广大学生对高校事务拥有了知情权、建议权,这对学生民主政治观的养成和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另外,在高校的大型活动中(如新生报到),学生组织会承担公共秩序的维护工作,当学生中出现突发事件时,学生组织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正式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同学的纽带。学生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宣传高校的教育方针,引导、督促广大同学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与此相对应的是, 学生组织要还搜集同学们近期关注的热点、焦点,了解同学们平时都关心哪些重要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否存在思想上的困惑,等等。学生组织来源于学生, 他们了解并熟知广大同学最基层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学生动态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来源,这些对高校制定相关教育引导措施、及时处理并解决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或是敏感时期,学生动态的信息获取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据此迅速回应, 可以说学生组织为维护校园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学生会在维护学生的权益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的学生会都设有“权益部”,专门了解学生对高校事务的意见,是否存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需求和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上报高校相关部门,为高校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现实依据。

四、正式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会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举办文艺汇演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开展演讲、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配合有关部门,举行大型文艺汇演、主题演讲、征文、辩论、知识竞赛、诗朗诵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既陶冶了情操,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指在学习、生活中,因为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有共同的志向、道德标准、奋斗目标或者能彼此满足自身需要而自发形成的, 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的学生团体。例如歌舞协会、曲艺协会、棋牌协会、书画社、诗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摄影协会、读者协会、旅游协会、志愿者协会、体育爱好者协会等各种学生社团。

一、非正式组织有强大的内聚功能。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重感情讲情义,有较强的凝聚力。非正式组织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人际交往和情感支持的平等平台, 能使学生的个人才能达到最大的发挥, 引导他们的兴趣,从而自觉改掉坏习惯,从活动中获取心理的满足和维持心理平衡。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相互间自由地轻松地交往, 既能使其得到心理的满足和需要,充沛的精力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释放,进而能以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培养社会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团组织,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学生们就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了其自律自控的能力,逐步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事业心、紧迫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非正式组织活动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当今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社会实践经历,自立自理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心理、生理均不成熟,面临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有些难以正确面对和妥善处理,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增多,谈恋爱甚至同居现象增多,如不及时疏导,可能诱发或导致违纪、违法,甚至是自杀。近年来,一些高校曾发生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出走、车祸、绑架、自杀、斗殴致伤等人身安全的事件,给管理部门和安全稳定工作敲响了警钟,对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心理类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有针对性地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 提高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关心家庭贫困、性格孤僻或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大学生, 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

四、非正式组织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健的身体素质教育。各种体育类社团通过开展各种比赛,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况、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而许多研究都表明,体育运动在精神健康、提高自我理念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人格结构, 促进人际交往、自我和谐。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体育课之余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有助于参与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紧密关系,同时体现了大学生愉悦身心的目的,有助于构筑校园体育文化。

五、非正式组织有助于信息的传播。非正式组织可以作为正式组织的某种信息通道而起作用。它的信息通道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收集信息。非正式组织的信息可以验证正规信息收集渠道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还可以弥补正规信息收集渠道的不足。二是传播信息。一些有争议尚无把握的事情、意见,可通过非正式组织交换意见,观察反映,为最后决策寻求支持。

六、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繁荣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完善使学校教育功能得以延伸。学生在校园文化中,不断体验、熏陶和升华,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相应地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既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又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以,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繁荣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七、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交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在群体中互相交流感情和表现个性特征,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的形成。在各种情境中能妥善处理自身的、社会的、心理的相互交织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极为重要。

八、高校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一般来说年龄较小,从校门到校门,书本知识学了不少,最大的弱点是社会实践能力差,社会经验少,加之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以后,适应性差,适应周期长,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开拓型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建立,正好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组织学术性活动、服务性活动、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得到提高,从而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差距,使他们从传统的“封闭型”书斋中走出来,去了解认识社会,锻炼自己,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各类社团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组织广大学生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勤工助学等活动,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提高素质、成长成才服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走“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道路。

九、非正式学生组织可作为正式学生组织的补充,满足成员多元化的需要:满足成员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使之旺盛的精力得以表现;满足成员渴望信息交流的需要,成员自发选择而聚合,沟通便捷,信息分享;通过相互模仿、感染、暗示、强化以及对核心人物的崇拜, 实现成员一定的社会满足和心理满足, 抵消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等优良品德;增强成员克服困难、经受考验的能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非正式学生组织群体观念强,为了群体的利益以及在外界树立良好的形象,会自觉帮助学校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

高校稳定既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维护高校稳定更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利用学生组织的资源优势从政治、管理、文化等多角度维护高校稳定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应该继续发挥学生组织的优势,想办法克服学生组织的劣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高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 李选艳.高校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工 会理论与实践,2003,1. [3] 陈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3)

[4] 周燕 铁铮.高等学校需要提高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J],学校管理与改革,2006(5)

[5] 保剑.高校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2009(8) [6] 陈至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高校稳定[J],中国高等教育,1999(7)

[7] 周志强.论学生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功能变迁和现实选择[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73-75. [8]潘从义.新时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4,(11). [9] 黄明睿.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 J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7) . [10] 陈炼.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 J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2) . [11] 王涛.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研究[ J ]. 林区教学, 2005,(6) . [12]袁贵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EB].http:///2002020/3023061.html. [13]李俊哲.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7. [14]孙健.新时期影响高校稳定因素检视[J].社科纵横,2004,10. [15]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2). [16]杨建树.正视五个因素切实维护高校稳定[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17]高晓英,王雁,李义禄.对新形势下高校稳定工作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三篇: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致和统一,现代教学理论早已阐明,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并非易事,其中既有教学思想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艺术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要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小学语文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的,我比较注意把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动口、动脑、动手,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法指导,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由浅入深、及时点拨、渗透总结,通过学生的掌握,让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阅读教学为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有意识地改变“学生跟着老师阅读”的做法,课前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及用什么方法去学,学生明确了“主攻”方向,在阅读过程中就能积极主动地进击并一步步逼近“目标”。

三、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改进教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为教学主体服务,教师必须不断地改进教法,以自己的善教为学生善学树立榜样。同时,教师应设法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便通过师生的共同劳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注意吸引每一个学生投身于课堂教学之中,努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完每篇课文我总要问“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总结、分析不完善的地方,启发学生自己补充。对于有些内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争论,从而形成师生协作、共同探索的局面。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教师付出不懈的努力,我认为只要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学生社团在就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就业类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

的功能探析

——以广西大学就业协会为例

卢德庆李海波邓文斌

【摘要】近年来,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较为重视的社会问题,高校也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拓展就业面,其中成立就业类学生社团就是其中之一。就业类学生社团担负着协助促进就业工作开展的责任。就业类学生社团要营造开展就业能力教育和活动的良好氛围,根据形势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切合大学生实际的就业实践和培训。社团作为学生锻炼的平台,应切实发挥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会员应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得力助手,协助学校和老师做好各种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就业类学生社团就业服务

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加上当前金融风暴的影响,党和政府日益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而在校大学生作为“就业”的参与者,应当有效地融入到就业工作中来,也是学生积极为就业工作服务的有效方式。

结合当前形势和笔者作为高校就业类学生社团负责人的实践经历,笔者认为就业类学生社团应从五个方面为高校的就业工作服务:

一、担当就业工作的宣传使者,营造良好的校园就业氛围 就业类学生社团应充分利用其会员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强校园就业文化环境的建设,营造开展就业能力教育和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广西大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以下简称就业协会)为例,

- 1 -

该协会在组织就业工作及活动过程中注重发挥社团的号召力,发动每一个成员宣传就业文化,营造大学生群体良好的就业氛围。为做到这点,该协会成员加强了对就业相关知识和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加强对学生干部就业能力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该协会发动会员回到同学中广泛地宣传各类就业信息和就业知识,促进了校园良好就业氛围的形成。

同时,就业社团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宣传资源,宣传党和国家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政策和措施,让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有利政策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措施,如共青团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危机下的失业应急政策措施、创业促就业政策等。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校大学生对这些政策措施了解程度比较低,为此就业类学生社团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充分宣传就业类政策措施,激发同学们更多地关注就业。广西大学就业协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该协会通过网站发布新闻等渠道积极地宣传国家出台的最新就业政策和措施,通过论坛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政策;在校内通过板报、社团刊物等,结合自己举办的活动宣传相关政策。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宣传对部分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等信息起到积极作用。

二、就业类学生社团应根据形势要求开展各种就业类实践活动 就业类学生社团可以针对服务就业工作开展诸多活动,如:邀请专家分析就业形势,讲授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专题;开展求职技巧,求职材料制作等就业培训;邀请校友返校作报告;举办就业观念辩论会或就业素质讨论会;开展个人职业素质测评活动;举办模拟竞聘大赛等。广西大学就业协会每年都举办模拟竞聘大赛,通过模拟面

试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证明这个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同学们通过参与比赛提高了自己的就业能力,掌握了大量就业知识;更多同学通过关注比赛也开始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就业相关知识和信息。

同时,就业类学生社团还应利用与社会单位建立的合作关系,拓展活动界限,让校园就业氛围加入社会氛围的元素。这种形式的活动已有很多先例,如广西大学就业协会和联想集团合作组建校园先锋俱乐部,这些活动模式将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直接用于在校大学生的培训之中,让学生在校园里提前受到社会锻炼,达到增强就业实力的目的。

三、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实践培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砝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争取主动权,但很多学生苦于没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各项技能。目前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收那些拥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大学生,或者是在拥有相同条件下,某些方面实力明显突出的大学生。而社团本身拥有丰富的校内资源,应利用好这些资源,通过社团关系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培训。就业类学生社团应抓住用人单位的用人特点,独立或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在校园内举办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类型的培训。例如广西大学就业协会针对用人单位要求英语要达到四级水平并具备较强的听说读能力,组织英语四六级培训,商务英语培训,BEC英语培训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目前的考公务员热,组织公务员培训,让有意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提前熟悉公务员考试的知识,增加自己应试的砝码;针对很多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的弱点,组织计算机技能培训,让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同学有机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组织理财方面的培训,让同学们了解

理财知识。

四、学生社团作为学生锻炼的平台,应切实发挥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学生组织,它们存在的目的之一是给同学们提供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经营社团收获更多实践经验和获得更多课外知识的机会。而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比如管理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控制力,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也得到提升。就业类学生社团除了具备以上社团的普遍特点外,还有一些特别之处。就业类学生社团的会员能从低年级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就业问题,通过社团工作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条件,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赢得未来就业的主动权。广西大学就业协会就是就业社团的成功典范。该协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让学生接受锻炼,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协会的主要干部在大四上学期全部落实就业单位,实现理想就业。

五、就业社团应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得力助手,协助学校和老师做好各种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就业指导工作,而专职就业指导老师们更是千方百计地把这个工作落实,让更多学生从中受惠。但由于老师的指导基本是说教,规劝,在当今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些指导方式正逐渐失效,甚至适得其反,遭到学生的厌恶。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社团就应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了。在这方面,广西大学就业协会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同学,调研同学们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了解同学们当前的就业观念,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和老师,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指导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协助老师进行了多

次调研,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让老师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同时,就业类学生社团也可以成立一些机构例如就业咨询室,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这样就能弥补现在就业指导工作的缺陷。参加这项工作的社团学生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就业指导问题,而其他的学生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接受就业指导。这类机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乐意到这些机构咨询相关问题。

此外,就业类学生社团应积极地协助学校组织各种招聘会,包括洽谈会的志愿者工作,招聘会的宣传工作等,这些工作也能很好的服务到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广西大学就业协会的会员利用课余时间为广西大学的各种招聘会的举办提供服务,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当然,就业类学生社团还有很多为就业服务的工作,但总体原则是做好社团事,立足就业社团,推进就业工作。对就业类学生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这点,笔者对社团未来的作为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海波,郎平. 就业社团:发挥大学生主体陛作用促就业的有效载体——以广西大学“就业协会”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

2.于瑞泓,那广利.建特色社团,促稳定就业[N].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0.11(5):98-99.

3.叶春林.发挥大学生社团功能,拓展就业渠道[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10).

第五篇: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

(二)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以身作责,自觉遵守、积极维护学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实践优良学风的典范;另外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更要积极出谋划策、带头组织开展各项学风建设活动,帮助周围其他同学共同进步,成为学风建设的引领者。

1、 建立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培养制度。学生干部的选拔任命、评优评先,学生党员的推优、考查、预备、转正等每一个培养环节,将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成立督查小组,检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风建设。

2、 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生建设中的自主组织、自我管理作用。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不断通过团课、党课、“青马工程”培训,加强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思想自觉性,行动自律性;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工作指导,加强思想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成为学风建设的生力军、排头兵,成为抓学风建设的左膀右臂。

3、 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的反馈机制。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生活在学生群体中,最了解学风动态,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织网络体系,特别是发挥校学生会、院系学生会、班委的作用,建立起学风建设的多层次信息反馈平台,每月调研分析全校、院系学风的状况,编写学风简报。

4、 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对后进生的帮扶作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要发挥奉献精神,积极与后进生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学生宿舍制度,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主动与其他同学朝夕相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能够起到带动效应。

上一篇:销售人员激励语范文下一篇:新时代税务环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