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管理和上传

2022-07-14

第一篇:数据的管理和上传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介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全称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无线网络、遥感影像、gps全球定位等技术,利用gis基础地理信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实现监督与指挥两个管理职能轴心分离的管理新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使系统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组成部分

(1)社区以上境界数据;(2)单元网格数据;(3)监督网格数据;(4)城市部件数据;(5)地理编码数据;(6)地形数据;(7)城市管理部件图集;城市管理部件手册;(8)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图集;(9)城市管理监督网格图集。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

(一)成果的基本规格和要求

1.部件定位精度要求。(1)a类,中误差≤±0.5m,包括空间位置或边界明确的部件,如井盖、路灯等。(2)b类,中误差≤±1.0m,包括空间位置或边界较明确的部件,如垃圾箱、亭、户外广告等。(3)c类,中误差≤±10.0m,包括空间位置概略表达的部件,如桥梁、停车场等。

2.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划分规则:(1)法定基础原则;(2)属地管理原则;(3)地理布局原则;(4)面积适当原则;(5)现状管理原则;(6)方便管理原则;(7)负载均衡原则;(8)无缝拼接原则;(9)相对稳定与原则。

编码规则:一个单元网格应有唯一的标识码。单元网格标识码共有15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街道(镇、乡)代码,3位社区(村)代码和3位单元网格顺序码

3.城市部件分类与编码规则。城市部件分类:按照gb/t30428.2-201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的规定分5大类121小类,其中公用设施包括58个小类,交通设施包括31个小类,市容环境设施包括13个小类,园林绿化设施包括10个小类,其他部件包括9个小类。

城市部件标识码:每个部件的标码具有唯一性。部件标识码由10位部件代码和6位顺序代码组成。城市管理部件标识码共有16位数字,分为四部分:市辖区代码(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大类编码、小类编码、顺序代码。

4.城市地理编码规则。地理编码数据库以点、线、面方式表现城市地理实体。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二)部件普查

1.部件普查内容及方法。城市部件普查的内容包括部件的空间位置普查、部件的属性信息普查和部件照片的拍摄。

部件的属性信息包括部件的基本属性和附加属性,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部件的基本属性包括标识码、部件名称、专业部门(包括主管部门、权属单位和养护单位)、所在单元网格、部件状态、初始日期、变更日期、数据来源等;部件的附加属性是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要增加的属性项,如井盖部件的材质。

2.部件普查范围界定。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普查以城市道路为主,包括属于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和部分居民区内的各项地上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其它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

(三)数据建库

采用arcinfo的shp格式或无压缩的e00格式,将调查后的部件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信息逐一核实后输入到部件数据库中,形成完整的部件库。其中,部件的属性以城市部件采集数据、地址普查数据、单元网格划分数据、社区以上境界数据为基础,按照部件数据属性信息表进行属性录入。

三、经验和技巧

通过数字城管普查项目的实际生产,我们不断的探索普查方法,总结出一种最优化的数据普查手段。通常是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采用外业调绘的部件普查方法。该方法受工作底图精度和作业人员经验限度较大,部件普查的位置精度难以控制。一般采用网络rtk定位配合全站仪数字化采集的方法进行部件密集区域的数据采集,采用手持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交汇定位的方法进行部件稀疏和隐蔽区域的数据采集,是部件定位精度和数据普查作业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今后基础数据普查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技术途径。

四、结语

数字城管的建设意义很大,有很高的政治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意义。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城市管理效率的提高,节约了各方面的成本和资源,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有很深远的社会效益,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市民参与度提高,市民对镇府工作更加满意,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活环境和投融资环境,增加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带动了其他方面的信息应用。

第二篇:银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实施方案

一、确定采集方针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银行的发展。该系统改变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方式,使财务管理工作者摆脱繁琐的登记、处理、核算工作,从而大大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制定采集计划

为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及数字化管理,它应具备以下2方面的目标:

1)、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支持企业财务人员高效率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应收帐、应付帐、资金管理、总账管理等。

三、采集工作实施

根据企业货品的入库,出库单输入应收结账单、应付结账单、收款单、付款单中的各种信息等。

修改应收结账单、应付结账单、收款单、付款单中的各种信息等。

根据财务管理需要,能生成应收结账单、应付结账单、收款单、付款单各项对应的报表。

由出纳员根据日常企业财务支持,分别进行银行和现金出纳簿的记账。

能修改银行出纳簿和现金出纳簿的各信息。

能根据银行出纳簿和现金出纳簿信息分别生成其对应的报表。

根据财务需要,进行日常凭证的录入。

根据凭证分别生成日记簿、明细账和总账。

四、反馈用户信息

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以进一步完善该系统。

第三篇:化验室检验和数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

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11对于外购化工料,依据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组发下来的委托单,到现场核对实物,按规定采样。

1、12对外购大宗原材料和内部互供料,接到生产调度或有关装置岗位人员的采样电话通知后到现场采样。

1、13对于过程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的规定到生产装置现场采样。

1、14对成品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或质量管理要求到生产装置现场或指定部位采样。

1、15接到生产装置或调度临时生产加样通知时,按要求到指定部位采样。

1、16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原始记录用钢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原始记录除本人要检查外,还必须经过复合,以保证其正确性,记录人和复核人都要盖章。

1、7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日报表。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1、8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组长。分析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复核人员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9组长接收到分析数据,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三检制),立即用电话报告给生产装置或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数据,还要在交接班日记上做好标识。组长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2、质量记录要按月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质量记录一般可在分析室保留三个月,超期后将记录送交化验室质量记录存放室归档保存。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中控分析原始记录一般保存一年,原料和产品分析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月报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一般保存3年,

4、质量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质量记录的使用与管理要遵守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

5、遵守化验室分析检验、试验工作基本规则。

6、上级抽检时,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组可以直接安排到分析站,分析站要做好登记,同时将自测数据与抽检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检验实验室能力和室间精密度。

7、非生产分析样品,非抽检活动,组里未接到化验室领导指令,一律不能受理。

第四篇:数据库管理系统现状和发展方向

李安渝、杜小勇2002-12-19

中国计算机报

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由于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而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管理和利用,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绝大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本文仅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并不具体对一些技术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每一个方向的研究课题都可以充分地展开。

主流产品的发展现状

数据库管理系统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展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形成了总量达数百亿美元的一个软件产业。根据Gartner Dataquest公司的调查,2000年国际数据库市场销售总额达88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0%。根据CCID的报告,2000年的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销售总额达24.8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41.7%,占软件市场总销售额的10.8%。可见,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增长迅速的市场。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产品包括Oracle公司的Oracle、IBM公司的DB2以及微软的SQL Server等。在一定意义上,这些产品的特征反映了当前数据库产业界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因此,分析这些主流产品的发展现状,是我们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关系数据库技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90年代已经比较成熟,在90年代初期曾一度受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巨大挑战,但是市场最后还是选择了关系数据库。无论是Oracle公司的Oracle 9i、IBM公司的DB

2、还是微软的SQL Server等都是关系型数据库。Gartner Dataquest的报告显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市场份额最大,2000年RDBMS的市场份额占整个数据库市场的80%,这个比例比1999年增长了15%。这组数据充分说明RDBMS仍然是当今最为流行的数据库软件。当前,由于互联网应用的兴起,XML格式的数据的大量出现,学术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下一代数据库将是支持XML模型的新型的数据库。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关系技术仍然是主流,无论是多媒体内容管理、XML数据支持、还是复杂对象支持等都将是在关系系统内核技术基础上的扩展。

产品形成系列化

一方面,Web和数据仓库等应用的兴起,数据的绝对量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膨胀;另一方面,移动和嵌入式应用快速增长。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数据库正在朝系列化方向发展。例如IBM公司的DB2通用数据库产品包括了从高端的企业级并行数据库服务器,到移动端

产品DB2 Everywhere的一整套系列。从支持平台看,今天的DB2已经不再是大型机上的专有产品,它支持目前主流的各种平台,包括Linux和Windows NT。此外,它还有各种中间件产品,如DB2 Connect、DB2 Datajointer、DB2 Replication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家族。

支持各种互联网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网络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支持Internet(甚至于Mobile Internet)数据库应用已经成为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方面。例如,Oracle公司从8版起全面支持互联网应用,是互联网数据库的代表。微软公司更是将SQLServer作为其整个.NET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对于互联网应用,由于用户数量是无法事先预测的,这就要求数据库相比以前拥有能处理更大量的数据以及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也就是要拥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及高可用性。此外,互联网提供大量以XML格式数据为特征的半结构化数据,支持这种类型的数据的存储、共享、管理、检索等也是各数据库厂商的发展方向。

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扩展

数据库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企业和组织收集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现实直接导致了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技术的出现,促使数据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企业应用越来越复杂,会涉及到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其它数据库、旧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第三方软件等,数据库产品与这些软件是否具有良好集成性往往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Oracle公司的Oracle 9i产品包括了OLAP、数据挖掘、ETL工具等一套完整的BI(商业智能)支持平台,中间件产品与其核心数据库具有紧密集成的特性,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增加的一项关键功能是高速缓存特性,该特性可以将数据从数据库卸载到应用服务器,加速Web用户对数据的访问速度。IBM公司也把BI套件作为其数据库的一个重点来发展。微软认为商务智能将是其下一代主要的利润点。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据、计算机硬件和数据库应用,这三者推动着数据库技术与系统的发展。数据库要管理的数据的复杂度和数据量都在迅速增长;计算机硬件平台的发展仍然实践着摩尔定律;数据库应用迅速向深度、广度扩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数据库的应用环境,向数据库领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这些因素的变化推动着数据库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批新的数据库技术,如Web数据库技术、并行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逐一去展开来阐述这些方面的变化,只是从这些变化中归纳出数据库技术发展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四高”即DBMS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可伸缩性和高安全性。数据库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可靠性和性能是企业领导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一旦宕机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引起法律的纠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证券交易系统,如果在一个行情来临的时候,由于交易量的猛增,造成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数据库系统崩溃,将会给证券公司和股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我国计算机应用的早期,由于计算机系统还不是企业运营必要的成分,人们对数据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为了经费上的节约常常

采用一些低层次的数据管理软件,如dBASE等,或者盗版的软件。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化,计算机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运营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时,数据库系统的稳定和高效是必要的条件。在互联网环境下还要考虑支持几千或上万个用户同时存取和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要求,提供联机数据备份、容错、容灾以及信息安全措施等。

事实上,数据库系统的稳定和高效也是技术上长久不衰的追求。此外,从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上看,一个系统的可扩展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业务的扩大,原来的系统规模和能力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要求的时候,不是重新更换更高档次的机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设备,如处理器、存储器等,从而达到分散负载的目的。数据的安全性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普通的基于授权的机制已经不能满足许多应用的要求,新的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以及一些安全功能要素,如存储隐通道分析、标记、加密、推理控制等,在一些应用中成为切切实实的需要。

“互联”指数据库系统要支持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要支持信息系统间“互联互访”,要实现不同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要处理以XML类型的数据为代表的网上数据,甚至要考虑无线通讯发展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互联网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要具备处理更大量的数据以及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要提供对长事务的有效支持,要提供对XML类型数据的快速存取的有效支持。

“协同”面向行业应用领域要求,在DBMS核心基础上,开发丰富的数据库套件及应用构件,通过与制造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等领域应用套件捆绑,形成以DBMS为核心的面向行业的应用软件产品家族。满足应用需求,协同发展数据库套件与应用构件,已成为当今数据库技术与产品发展的新趋势。规划中的Oracle11i的主要扩展方面据称主要也是各种面向应用套件的支持。

结束语

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我国要振兴软件产业,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数据库软件产业。这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共识,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能够“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我们认为,数据库软件的发展将仍然是关系系统内核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技术路线。

鸣谢

本文内容融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王珊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晓飞教授和李建中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王建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阳富民教授、东软集团张霞博士等。

第五篇:数据库管理员日常工作权限和流程

目 录

1 数据库操作规范: ............................ 2

1.1

1.2

1.3

1.4

1.5

2 数据库关键参数配置: ......................... 2 数据库数据提取流程: ......................... 2 数据库操作管理制度: ......................... 2 操作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 3 数据库帐号管理制度: ......................... 3 应用程序管理规范 ............................ 3

2.1 应用程序发布管理: ............................. 3

3 数据库备份规范 ............................... 4

3.1

3.2

3.3 备份设备物理规划: ............................. 4 数据库备份制度: .......................... 4 备份数据定义: ..............................

41 数据库操作规范:

1.1 数据库关键参数配置:

· 新项目或系统、数据库填写系统上线更新记录表;

· mysql数据库应用服务端口设定,默认实例服务端口是3306,其它实例需注意服务端口值;

· 数据库内存使用是实际物理内存三分之二,如果是双机系统建议不要超过二分之一;

· 严禁按照Internet上查找的资料中只言片语,对数据库进行调整;

1.2 数据库数据提取流程:

1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填写“数据申请单”;

2部门负责人签字;

3DBA依情况操作;

4需求申请部门验收。

1.3 数据库操作管理制度:

①业务部门要求的数据库操作需要有书面审批流程,DBA应保留原始文件一份;②业务部门所填写的数据申请表单,一定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执行。

③在做数据库更改操作前,必须和业务人员核对业务逻辑,在完全清楚业务逻辑后进行

数据库操作;

④所有数据库更改操作,必须先进行测试,并将操作放在事物中,分步执行;

⑤保留重要操作的脚本、操作前数据、操作过程结果,以便日后查对;

⑥在完成操作后,要给操作需求方最终结果报告,使需求方可以及时核对;

⑦对于一些核心机密数据,需要遵守公司相关的保密协议,不能向外泄露;

⑧注意维护数据库服务器的硬盘空间,及盘阵上磁盘状态;

⑨按流水记录数据操作日志,作为以后查对凭证;

⑩以后有关数据库手工操作之前,一定通知所有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以便评估、保存操

作结果;

⑾DBA个人使用的计算机应严格管理,尽可能不要在办公区外上网,更不要浏览和工作无

关的网站,一定要安装防毒套装软件,避免感染病毒和木马,严禁安装与工作无关的

应用软件;

⑿当数据库需要调整时,严禁按照网上查找的资料操作数据库,一定是先查看官方完整

文档或权威文档,通过严格测试,书写完整报告,经评估后,填写数据库维护申请表,

获审批方可操作;

⒀严禁在其它地方使用工具连接生产数据库,进行操作;

⒁操作流程:填写数据申请单

· 业务部门业务人员提出申请;

· 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

· 运营DBA执行,操作完成后,需在“DBA操作结果”中写明操作语句和影响记

录条数;

· 运营核查;

· 业务部门任务申请人员检验操作结果,并签字确认;

· 单据由运营部门保留。

1.4 操作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①在数据库服务器、关键应用服务器上,只能有数据库DBA人员的帐号,开发人员需要介

入时,填写开发人员使用数据库申请单;

②在操作系统中需要启动本地安全策略中有关帐户管理的安全策略,策略如下:

·启动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

·密码长度最小值6个字符;

·帐户锁定时间10分钟;

·帐户锁定阀值5次;

③每两个星期检查一次操作系统日志;

1.5 数据库帐号管理制度:

①应用程序帐号权限需要做严格限制,对不同应用需求使用不同权限和操作范围帐号,

要有部门负责人确认;

②在不同应用服务器上相同应用程序应使用不同数据库访问帐号;

③帐号密码需要有复杂性要求(字母、数字14位以上);

⑤所有帐号名称、访问权限、应用程序名称必须记录在案(如:表格形式);

⑥在防火墙上严格限制数据库端口访问的IP地址,只有正常对外服务的应用服务器IP

可以访问相关数据库;

⑦数据库超级用户权限使用严格限制;

2 应用程序管理规范

2.1 应用程序发布管理:

禁止研发人员在应用服务器上直接操作数据库,需要为业务部门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时,应使

用特别的查询帐号(只读权限),应用程序数据库操作帐号必须专人保管;

在关键应用程序更新,涉及重大逻辑调整前后,特别是计费、充值等,必须做数据库静态备

份;

3 数据库备份规范

3.1 备份设备物理规划:

①数据库本地保留至少一份全备份和之后的日志备份

②在另一台机器保留大部分数据库的备份,至少保留半年以上

③异地存盘保留备份。

3.2 数据库备份制度:

·数据库备份原则上采用数据库完全备份加日志备份策略;

·备份数据存储策略:本机、异机、刻盘、3个级别;

·重要更新时间点前后必须做数据库备份或日志备份,特别是在做数据库表更新、应用

程序更新,如:认证记费程序、充值程序等,都必须先关闭与游戏帐号库有关的所有

应用程序,做数据库静态备份,再进行数据库更新和(或)应用程序更新,在启动应

用程序前,进行第二次数据库静态备份,备份完成后,启动应用程序,将这两次静态

数据库备份永久保留

·每天检查所有数据库备份操作是否正确完成、异地传输是否正常完成,并填写检查表;

·在异地备份数据准确存储后,可以将超过2周 以上的异机备份数据删除,以便腾出存

储空间;

·在异地备份刻盘方式,加密保存。

3.3 备份数据定义:

1数据库常规备份内容:

数据库完整备份、日志备份;

2重要时间点前后备份内容:

数据库表结构变化;

数据迁移;

程序逻辑变化,包括充值逻辑、注册逻辑、计费逻辑

手工操作(尽可能杜绝手工操作数据库,可以将手工操作程序化);

3数据文件备份,mysqldump逻辑备份

上一篇:书画展邀请函免费下一篇:暑假工合同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