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盘盈盘亏会计分录

2022-10-17

第一篇:存货盘盈盘亏会计分录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2011-3-15 13:41 互联网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

例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借:其他应收款 11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600

借:营业外支出 7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600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及注意事项

2012-05-13 09:27:39| 存货盘亏是盘点后存货的账面结存数大于实际结存数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正常损失外,因自然灾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货物的损毁,主要包括外购货物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的短少,即税法中所称的“非正常损失”。

存货盘亏是盘点后存货的账面结存数大于实际结存数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正常损失外,因自然灾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货物的损毁,主要包括外购货物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的短少,即税法中所称的“非正常损失”。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

(一)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企业存货的清查盘点,可分为定期租点和不定期盘点两种,定期盘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终进行;不定期盘点是指临时性的盘点以及发生事故损失、会计交接、存货调价等而进行的盘点清查。企业应当做好存货的清查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存货的呆滞积压或毁损。

存货盘盈、盘亏、毁损的处理

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于发生的时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有权部门批准后,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但在[#ff4040]资产负债表日一定要处理完毕[/#],以后批准数与已经处理的不同的,再作相关调整。

1.盘盈

借:有关存货科目

(计划成本或根据市价估计的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此分录中,在实际成本法下,盘盈存货按照同种或类似存货的市价估计入账;在计划成本法下,按照计划成本入账,通常不形成“成本差额”。

批准处理时[/#](期末前一定要处理完毕,此期末应当是对外报送报告日,因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已经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在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多出来的存货通常和企业的日常管理有关,一般是由于收发计量的差错或计算错误造成,故冲减“管理费用”,[#ff4040]不记入“营业外收入”。 [/#](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长款”纯属偶然事件,不是管理水平高的结果,因此记入“营业外收入”;而“现金短款”通常是管理水平缺陷的体现,因此应记入“管理费用”)

2.盘亏和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有关存货科目(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此分录中,盘亏、毁损的存货如果有进项税额,要转出,其计算基数应该是盘亏、毁损部分的实际成本。盘亏的存货按计划成本转出时,月末需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注意,[#ff4040]材料成本差异应按月结转,所以在月末时,对于因盘亏、毁损而减少的存货,应视同存货的发出,将该部分所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兰字,节约红字)

这里的[#ff4040]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时有个技巧,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对应物资采购科目)-计划成本(实际入库数量×单位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ff4040]资产类科目[/#],计算结果是正数,说明应记入借方,期末如果有余额,则在期末填列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时,直接加上即可;计算结果是负数,作为资产类科目余额如果是负数当然应该是贷方余额(类似于应收项目的贷方余额),期末如果有余额,期末直接在“存货”项目中减少即可。

因存货发出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不论借方差异(超支)还是贷方差异(节约),我们也不看其是正数还是负数,会计实务中[#ff4040]统一在贷方转出[/#],是正数就写正数,是负数就写负数,别去区分借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随着入库形成([#ff4040]一定是按照实际入库数量,合理损耗记入了“物资采购”科目,入库时挤入了“材料成本差异”,非合理损耗是不入成本的,也就是没有进入“物资采购”,因此非合理损耗与“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无关[/#]),因此“材料成本差异”账面余额(月初的加上本月入库形成的)和“计划成本”的账面余额(月初的加上本月入库的)相对应。

随着存货的发出而转出,转出的差异(与本月转出的计划成本对应)将发出的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剩余在账面的差异,期末将库存的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这里要注意,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ff4040]+[/#]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公式中,材料成本差异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ff4040]我们不要按照教材上的写法(教材是: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教材上的写法容易迷惑。 [/#] [#ff4040](2)批准处理时[/#](期末前一定要处理完毕,此期末应当是对外报送报告日,因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已经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在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①自然损耗造成的[#ff4040]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造成的

借:管理费用([#ff4040]净损失[/#])

其他应收款(过失人和保险公司赔偿)

银行存款(残值)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③自然灾害造成的

借:营业外支出([#ff4040]净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此处所指的“[#ff4040]净损失[/#]”,是指“待处理财产损溢”扣除责任赔偿(过失人、保险公司赔偿)、收回的残料净收入后的部分,“净损失”有[#ff4040]两个去向[/#],[#ff4040]属于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造成的净损失,入“营业外支出”,其他原因造成的部分,入“管理费用”。 [/#]

第二篇: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的盘盈

(1)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2)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贷:管理费用—***盘亏盘盈

(或,借:管理费用—***盘亏盘盈负数表示,建议采用此方法为佳)

二、存货的盘亏

(1)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等

(2)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

①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盘亏盘盈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②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③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盘亏盘盈

第三篇:财产盘盈盘亏账务处理分录

财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1、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现金盘盈

清查后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 现金盘亏

清查后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

清查后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

管理费用

存货盘亏

清查后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管理不善)

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

固定资产盘亏、毁损

清查后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损益调整

盘亏清查后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

批准后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盘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毁损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赔偿)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

第四篇:存货盘亏会计处理:

属于非常损失所造成的存货毁损,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和残料价值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非常损失:是指企业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资产损失。 】 《企业会计准则》(盘盈存货的成本 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1、先做待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损益

2、如果找不到什么原因,就做升益处理

借:管理费用--商品损耗与短缺(练字)

借:待处理损益

3、如果找到了原因,再调整相关科目

对存货进行公益性捐赠,具体的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库存商品 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市价*适用税率

期末所得税汇算时该库存商品市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

另注明新税法下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限额标准

1、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含)的,准予扣除。

2、利润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会计利润。

即如果税前亏损就不能税前列支了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企业接受的捐赠,应当记入当期损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

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

由此可见,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企业接受存货捐赠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只有在“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的情况下,税务处理为分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分期确认收入,而会计处理则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这时才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假设接受捐赠价值100万元,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企业分5年平均将捐赠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中,则:

第1年年末

借:所得税费用 80万元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80万元

第2年至第5年每年年末,分别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20万元

注意,根据新准则的有关规定,上述分录中,“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或贷记的对方科目应为“所得税费用”科目,而不直接借记或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固定资产盘盈的帐务处理

老师您好!

想问下固定资产盘盈代表资产漏记,怎么会影响损益了,及用到“以前损益调整”?如果是因为折旧影响了损益,那也是少计提了折旧,少作了费用,为什么还要补交所得税?

想问下固定资产盘盈代表资产漏记,怎么会影响损益了,及用到“以前损益调整”?

(回复)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分析时有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是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漏记了,那么折旧额没有计入到存货的成本中去,将来销售存货时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结转就会有问题,所以要调整以前的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是管理用的固定资产,那么它少计提折旧了,以前期间的管理费用金额就会少记,所以以前损益调整调整的就是管理费用科目.以前损益的金额当时记错了,那么当时的所得税肯定也有问题,所以会涉及到调整的问题. 如果是因为折旧影响了损益,那也是少计提了折旧,少作了费用,为什么还要补交所得税?

(回复)这种调整思路是:现在全额纳税调整增加,企业现在新记的这项资产将来肯定要计提折旧,那么就可以从税前扣除了,也就是会计上没有多交税,而是平衡的,企业现在纳的税,将来就可以分期从税前扣除了,这就是税法纳税时间与会计计入损益的时间不同造成的一种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而原来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由于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会计处理应:

1、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

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以前损益调整

2、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结转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固定资产维修的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少或者巨额的维修费处理没有什么差别

日常维护是企业预先就安排了在一定期间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实际维护时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非日常维护是指具有偶然性的维护。比如说固定资产突然损坏了,对他进行修理维护。维护之前,先将固定资产转为再见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固定资产

实际维护时

借:在建工程

带: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维护结束后,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购买保险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保险的帐务处理

本公司的固定资产由于某种原因损害,在此之前固定资产已作了保险,现收到保险公司的赔款,是不是作营业外收入的帐户处理

问题补充:固定资产在作了部分修理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并且还可提折旧,而不是处置固定资产后收到保险公司的赔款,相当于财产保险

针对保险公司赔偿这部分会计分录

1.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损失,做帐时: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贷:固定资产清理

2.收到保险公司赔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3.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1.固定资产发生毁损: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的损失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贷:固定资产清理

2.收到由保险公司交来的赔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XX保险公司

3.除去固定资产清理的相关费用后,如还有收益,结转处置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但是要注意,在一些地方,如我们这里,这种损失要去国税备案,否则在年底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不能税前扣除,很麻烦的.因地而异,最好向当地税务部门咨询一下.

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公司A与公司B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应支付公司B技术服务费12万元。

合同结束后,公司A无力支付款项,双方协商以公司A的商用车抵付应付款项。该商用车原值216000元,已计提折旧55080元。车辆过户时,取得的二手车销售发票上车价金额为30000元。车辆过户后,公司A与公司B再无其它经济纠纷。

请给出各环节会计分录。 债务人A公司的相关分录:

把固定资产转入清理过程

借:累计折旧 55080 固定资产清理 160920 贷:固定资产 216000

结转债务重组损益

借:应付账款 120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30000 营业外收入 90000

结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差

借:营业外支出 1309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0920

2.债权人的会计处理,B公司的账务处理

债务重组损失

借:固定资产 30000 营业外支出 90000 贷:应收账款 120000

关于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丢失一台冷冻设备。该设备原价52000元,已计提折旧20000元,并

已计提减值准备12000元。经查,冷冻设备丢失的原因在于保管员看守不当。经批准,由保管员赔偿5000元。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 发现冷冻设备丢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0000 累计折旧 2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00 贷:固定资产 52000 (2)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5000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1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0000 我的问题是如果不是“丢失一台冷冻设备”,而是“损坏一台冷冻设备,该设备损失后价值为10000元。经查,冷冻设备丢失的原因在于保管员看守不当。经批准,由保管员赔偿5000元。”也就是原题为完全损失,而我需要理解的是未完全损失时财产损益如何处理?这是期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

固定资产赠与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捐出固定资产及应交纳的相关税费,不作销售而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二)捐出的固定资产,首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捐出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及应交纳的相关税费等进行核算。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企业对捐出的固定资产,资产已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在捐出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

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第五篇:存货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思考

在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盈盘亏会计处理上,很多参考书说法不一,且没有按照新准则处理。因此,笔者将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盈、盘亏问题予以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一、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

[例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借:其他应收款 11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600

借:营业外支出 1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000

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处理

第一,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按此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

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的原因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而之前规定则是作为当期损益处理。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是因为固定资产出现盘盈的可能性极小甚至不可能,如果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由于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固定资产,故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第二,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核算,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通过“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核算。

[例2]某企业于2008年12月8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6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0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有关会计处理为:

(1)借:固定资产 100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以前损益调整 60000

(2)借:以前损益调整(60000×25%) 15000

贷:应交税费——直交所得税 15000

(3)借:以前损益调整[(60000-15000)×10%]4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00

(4)借:以前损益调整(45000-4500) 40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

三、存货盘盈与固定资产盘盈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规定: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但存货盘盈通常金额较小,不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判断,因此,存货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不调整以前的报表。而固定资产是一种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有形资产,因此,对于管理规范的企业而言,在清查中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比较少见,也不正常,并且固定资产盘盈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以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判断。因此,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上一篇: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下一篇:参加党校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