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2024-05-04

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共10篇)

篇1: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1生产管理现状

1.1生产概况

2014年,青县育苗593.3hm2,其中杨树33.3hm2,经济林(果树)26.7hm2,绿化苗木533.3hm2。生产苗木2400万株,出圃1000万株。全县6.7hm2以上的苗圃基地25个,个人育苗达100多家,年产值达4500多万元,已成为农村经济新兴产业、农民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林木良种应用率达90%,新品种应用普及率达50%以上。

1.2主要问题

1.2.1监管方面

林木种苗管理还停留在重许可、轻监管层面上。一是监管与服务跟不上。种苗市场比较混乱,市场上苗木品种混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屡见不鲜,同时为追求“新、稀、奇”而大量引进不适本地生长的树种、品种,不仅影响了造林质量,也浪费了人力财力,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二是种苗供求信息不畅,导致苗木规格断档,“供过于求”与“供小于求”同时并存。三是科学管理技术覆盖率低等。

1.2.2生产方面

一是苗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林木种苗生产基础设施先天不足,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形成树种多、品种杂,数量小的现象;不严格按照苗木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导致有相当数量的苗木生产基地生产出的苗木弱小、不达标。管理粗放,导致所生产的苗木抗逆能力差,品相差,商品苗木档次低,优质苗出圃率低。二是苗木病虫发生严重。造成苗圃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引种带来病虫害;所引品种适应能力差,易被病虫为害;苗圃地未科学地进行“休种”导致病虫基数大、缺素问题;追求苗木数量和生长量而采取栽培大密度种植和大量使用速效氮肥;不能及时进行病种害防治等。三是在良种引进上,热衷于引进“新、奇、特”,违背“适地适树”培育原则,忽视乡土树种的培育。园林绿化引进外来树种(品种),忽视其适生性,由于“水、土、气不服”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2建议和对策

2.1建立县、乡镇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

良种的应用是加快林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政府通过建立县、乡镇级林木良种基地,丰富和优化青县林业种质资源,淘汰劣质树种和品种,改变林木种苗质量混杂现状。引导现有苗木生产者上规模、上档次,加大科技服务投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生产优质苗木,增加经济收益。

2.2加强优良新品种的引进、筛选、推广使用

林业部门要以良繁基地为依托,发挥部门优势,按照“推广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原则,引进、筛选、繁育、推广林木良种,加快改劣换优步伐,推动科技兴林。近年来,青县在良种引进、选育、推广及栽培模式创新方面靓点很多。如:西蒿坡的刘立明成功进行了日光温室鲜食枣(冬枣、马牙枣)促成栽培;县林业局进行了优良无核小枣——“无核丰”推广及基地建设、鲜食枣设施栽培项目建设;杨振江副局长自主引进了具有优良特性的马牙枣系列(马牙、月光、悠悠等)、冬枣系列(山东短枝、沧州短枝)、金丝四号,选育了雄性毛白杨优良无性系(已建立了良种圃)、金丝四号优系;楚旭明副局长选育了“无核丰”等一批适应本地栽培的新品种(品系),不仅丰富了本地树种(品种)资源和种植模式,也大大推动了林木良种应用。

2.3依法加强质量监管,搞好种苗生产技术服务

改变原有管理模式,从注重发放许可证转变到加强日常的质量监管上来。按照《种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植物检疫条例》等规定,在进行技术服务的同时,强化质量监管,提高良种应用率和壮苗出圃率。林业部门要建立健全种苗执法监督机制,实行责任到人,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激发执法、服务积极性,提高法律和服务意识,规避违法行为,实现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服务全程化。

2.4健全种苗信息渠道,搞好种苗社会化服务和政策激励工作

建立健全林木种苗信息网络,优化现有林木种苗生产模式和格局。推行种苗生产合作社,以壮大种苗生产规模,避免无序竞争压价,规避市场危机;利用种苗信息,为种苗生产与造林者牵线搭桥,避免盲目生产。实现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中全程监管全程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青县苗木知名度。建立种苗生产、经营者的商誉信息档案,对负面商誉信息予以公开,敦促其为维护商誉,而提高种苗质量和经营服务水平。

2.5制定和完善林木种苗出圃质量标准和造林苗木准用标准

建立林木种苗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相关林木种苗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要求苗木生产单位,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强苗木引进、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两证一签”管理及病虫害检疫检验,从根本上保证苗木质量,制止不合格的苗木出圃,依法查处假、劣苗木销售,杜绝绿化项目使用不合格苗木造林。

篇2: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洛阳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林木种苗的基础地位和保障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要不断满足林业和生态建设对林木种苗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林木种苗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善种苗生产经营环境,提高种苗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种苗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 者:王亚玲 尹晖 康林  作者单位:洛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刊 名:农村・农业・农民A 英文刊名:COUNTRYSIDE AGRICULTURE PEASANT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S7 关键词: 

篇3: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1 现状

1.1 林木种苗市场混乱

目前, 我国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的领征率并不高, 一部分企业、个人处于无证经营状态, 这使得林木种苗监察部门无从入手, 致使种苗市场存在大量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种苗, 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损失, 也损害了林木种苗基地的形象。

1.2 宏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国家制订的宏观造林计划与林木种苗基地实际生产在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造林计划的下达带有一定的滞后性, 致使基地无法进行超前准备。主管部门的信息公布能力有限, 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基地的种苗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 致使部分单位卖苗难, 使部分单位的经营陷入困境。

1.3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者与生产实际结合程度低, 致使很多科技成果无法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科技链与产业链无法有效连接, 科研部门不重视成果推广, 使大部分科技成果需要依靠上级部门的行政手段进行推广。科研工作者忽略了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理念淡薄, 使科研、生产、市场断裂。

1.4 种苗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 信息化程度低

现阶段, 苗圃还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仍旧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 工作效率不高, 致使管理成本增加, 管理效率低下,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苗的利润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用木材的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相应的种苗品种与交易量也会随之增加, 传统的管理方式将无法适应这一挑战。

1.5 育苗规模存在着一定问题

目前, 全国的育苗总面积相当大, 但是苗圃的规模却普遍较小。规模较小的苗圃受基础设施薄弱, 科技含量低的限制, 盈利并不高。

2 对策

2.1 规范种苗市场

政府加大关于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权的宣传力度, 普及法律知识, 主管部门加强对种苗市场监管的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尤其是种苗的从业人员、执法人员, 更是要熟悉、掌握这些法律知识, 如此才能够提高种苗行政执法的力度。

2.2 创新技术, 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

科技是提高种苗质量, 推进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 要开展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提高优良育种材料的规模。其次, 针对6大工程建设的特点, 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研究攻关, 提高种子处理技术、长效粒肥制造技术、组织培养与微体繁殖技术等。再次, 筛选、推广科研成果, 创造条件促进科技人员与企业结合, 加快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最后, 完善林木种苗认证体系, 对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2.3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

林木种苗基地的生产要由过去传统的绿化造林种苗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种苗方面转变, 丰富种苗的品种, 将注意力转移到抗污染、美化环境的品种上来。目前, 世界各国越来越注意生态型城市建设, 我国也同样如此, 所以, 种苗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 适应形势, 依据市场规律来办事。

2.4 积极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建立种苗信息发布的网站, 收集种苗市场信息、生产信息、苗圃概况, 将反馈信息应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从而为种苗的生产、管理的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铺平道路。

2.5 创新机制, 推动种苗基地的产业化发展

推进苗圃产业化改革, 积极构建市场运作平台, 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可以通过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改造等方面提高苗圃的竞争力。不断探索种苗的质量效益, 在促进公有制发展的同时, 支持非公有制种苗的生产与经营, 政府在政策上要予以支持, 使生产、销售、调运、使用等环节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 实现公平竞争, 不断推苗圃的产业化发展。

2.6 逐步完善中介服务

积极推进我国的种苗行业协会建设, 充分发挥这一组织在行业自律、服务、协调、代表等方面的作用, 种苗行业协会必须要以当地的龙头企业为核心, 签订协议, 从而对各方利益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划定, 积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发布法规、技术、市场, 以及相关政策的信息, 实现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

摘要:提高林木种苗质量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也是实现人工造林规模化的基础。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兰春宇, 高海川.关于林木种苗发展若干问题的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1)

篇4: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关键词:贵港;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18-2

1 贵港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市林木种苗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林木种苗产业的投入,已经建立了一批重点的林木种苗工程,在整体上也带动了林木种苗工程的生产水平。

在“十一五”期间,我市主要造林树种苗是速丰桉、马尾松、杉树等,平均年造林十万亩左右,种苗部门密切跟踪配合,按时按质按量提供苗木给各地造林,不足部分从外地严格按程序调运,“十一五”中共生产苗木:速丰桉苗7500万株、马尾松优良苗木900万株、湿地松苗500万株、杉木苗500万株、肉桂苗120万株、八角苗100万株、各类珍贵树种苗木300万株。同时,因地制宜,做好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工作。

我市苗圃还承担全区定点的油茶苗圃建设,地点在国有大圩苗圃内,面积50亩,已种植有砧木80万株,去年生产任务是嫁接苗40万株,扦插苗10万株。由于穗条供应不上,去年嫁接了5万株,经区种苗总站调配1000公斤穗条,现在正在抓紧调运穗条和嫁接,保证完成任务。目前,定单生产苗木已有20万株,抓好定点油茶苗圃的建设,为我市油茶推广提供了保障。

这几年,主动与林业科研单位合作,加大种苗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林业生产中种苗科技含量。贵港市覃塘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是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建园至今累计为社会造林提供了良种壹万多斤。该基地这几年坚持抚育施肥管理、花粉授粉管理等,争取了良种补贴,年育马尾松优良苗木200万株,同时加强了围园设施建设,现申报省级林木良种基地,下一步争取申报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二代、三代种子园建设。桂平、平南采种基地也正在建设中。

2 贵港市林木种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执法机构不健全,严重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市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仍属差额事业单位,各级管理机构也不健全,经费不保障,队伍不稳定,致使林木种苗管理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执法机构不健全,一些地方良种资源保护不力,种苗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无证照生产经营种苗,假冒伪劣种苗等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林农利益,也影响了林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2.2 质检机构不健全,种苗质量受影响

目前,全国苗木生产还没制定出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致使市场上种苗品种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品种现象屡有发生。其次, 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机构也不明确,监管依据不充分,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致使种苗生产经营管理还停留在发放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上。再次,林木品种宣传推广管理不严。部分商家利用新闻媒体大肆炒作,把没有经过造林区域试验的所谓好品种大量的盲目引进,误导林农,不仅影响了造林质量,也浪费了人力财力,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3 林木良种选育推广进程缓慢,良种使用率仍不高

近年来由于种苗生产发展较快,很多集体或个人育苗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致使林木良种选育推广进程缓慢;其次,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苗木,有的对苗圃地选择不当,有的选择树种不当,影响了苗木的培育质量。再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林木种苗的良种化程度低,据统计,目前林木种苗的良种率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这与一些西方国家百分之八十的高水平良种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造成这个结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生产技术标准,而法律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树木种苗质量的低下。

2.4 种苗信息建设滞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的林木种苗产业的起步较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很多相关的基础设施还处于很低级的水平,尤其是种苗的信息建设相对滞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贵港的很多地区的林木种苗基地大部分还在使用一些陈旧的设备,很多甚至还在采用人力等原始的方式进行作业,在种苗的信息方面与发达地区的种苗无法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林木种苗产业的产量。

2.5 是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滞后

对于具有优良品质的种苗的保护力度也不够,由于政府的不够重视和对市场需求的不够,导致对于优质种苗的资源保护缺少。

3 贵港市林木种苗生产的发展对策

3.1 创新机制,加强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培训工作

目前我市除了市级和桂平市、平南县有种苗管理机构外,三个区没有设立种苗管理机构,甚至没有专人兼管种苗工作。2008年1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但是市级站以《条例》为依据向市编办申请差额改全额拨款尚未得到批复。这样我们必需创新机制,努力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抓好种苗管理队伍建设,理顺种苗管理体制,强化种苗管理机构职能。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对种苗机构管理人员、育苗公司法人、员工以及业主等,进行种苗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办法的培训,使得从事该行业者知法守法,按规按章办事。

3.2 做好造林苗木生产工作,为我市绿化造林做好服务

配合我市造林做好造林苗木生产工作,抓好定点苗圃油茶繁育圃的生产,争取建立30亩的油茶采穗和50亩的珍贵树种苗圃,做好我市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工作。我市现有的油茶定点苗圃生产任务的完成与否,取决于嫁接穗条的供给,为此,新建的30亩油茶采穗圃和50亩珍贵树种苗圃争取列入为自治区的定点苗圃。

3.3 加大对林木种苗产业的投资

完善林木育苗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同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加大对林木种苗产业的投资,把我市林木种苗产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3.4 抓好良种基地的续建工作,开发保护好新的种质资源

科学的对林木种苗产业进行调节,通过组织专家等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判断,引导一些小企业种植,使林木种苗的生产有足够高的科技含量,可以使我市的林木种苗工程独具特色。

贵港市覃塘林场马尾松种子园今年申报评定为省级林木良种基地,自治区拟报批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并逐步建立二代、三代种子园。同时计划在市平天山林场、桂平市金田林场各选定1000— 2000亩马尾松优质林分,供自治区审定,列为采种基地建设而加以保护。

3.5 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种苗执法力度,确保造林用苗安全

根据《种子法》、《条例》相关规定,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管理办法和油茶有关规定管理办法。严格种苗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秩序,实行种苗质量问责制,谁把关、谁负责。坚持凭证经营和种苗流通“一签两证”制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和非法生产没有通过良种审(认)的油茶品种,确保我市用种用苗的质量安全。

3.6 开展好种苗信息调度和服务工作

种苗信息调度和服务工作是发展种苗事业的基础工作,要求严格种苗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等种苗信息的调度管理,提高信息报送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提高种苗信息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种苗调剂服务。同时,要求加强种苗科技动态、林木良种、育苗技术等成果信息的咨询服务,要求各县(市、区)逐步完善基础条件,配备相应设备,以便进一步开展好种苗信息调度和服务工作。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林木种苗发展的投入,以及贵港政府对于林木种苗的重视,相信贵港的林木种苗一定会解决好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认真的研究林木种苗的发展趋势,给贵港的林木种苗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争取把贵港的林木种苗的发展建设成为地区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刘峰.浅论林木种苗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2007,(01).

[2] 姚淑荣,付娜.小议如何加快林木种苗发展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6).

[3] 刘英杰,王沿辉.我国林木种苗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7).

[4] 傅云.論林木种苗的产业化[J].湖北林业科技,2003,(S1).

[5] 张顺捷,陈宇,刘刚,乔婵,谭忠利.我国林木种苗基地发展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08,(02).

篇5: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刚才王总站长作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王总站长历来十分重视和支持我省林业工作,尤其是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这次又专门前来参加2004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和全省林木种苗生产及质量年活动表彰大会,让我们热烈的掌声对王总站长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当前的林业形势。

我在多次会议上讲过,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很好、机遇很好。首先是林业的关注度高。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从各级党政到普通百姓,都十分重视林业工作。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林业建设都非常关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江泽民同志提出“再造秀美山川”。安徽省委、省政府也始终把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状况、稳固农业基础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从“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二次创业、万里绿色长廊,到实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全省已经形成了“党委保证,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参与,各部门一起上,全民齐动手”的林业发展良好氛围。其次是林业的地位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贯彻的五个原则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中央9号文件明确提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更有专家提出,要在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第三是林业的政策好。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出台了9号文件,出台了关于绿色通道、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文件。林业的法制基础更加健全修订了《森林法》,制定了《防沙治沙法》、《种子法》及一批林业方面的条例,近期又在就《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做准备。第四是林业的投入大。国家投入巨资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工程”,每年投入达三、四百亿。从我省而言,以前每年投入中有

一、两个亿,现在先后争取到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国家六大工程中我省实施的有四个,每年投入10多亿,近几年总投资规模一百多亿元。第五是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高。全社会办林业方兴未艾,非公有制林业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非公有制造林个数已达39.5万,造林面积达603万亩,经营面积达860万亩,投入资金15亿多元,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

应该看到,近几年来在林业大好形势和中央政策的激励下,我省林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初成体系,点、线、面绿化齐头并进,全省展现出沟河路渠建林带、平原农田织林网、荒山秃岭披绿装、城市村庄变“林场”的可喜局面;通过实施一批重点林业工程,带动了林业发展的全局,森林资源培育四年完成近1000万亩,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社会办林业异军突起,林权流转形式多样化,林业投资多元化,林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有力地改善了安徽林业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提高了林业科技的应用程度和林业集约经营水平,促进了林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上升;森林资源得到严格保护、稳定增长,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地保护、湿地保护等成效显著。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一方面是我们全省上下拧成一股绳、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更离不开国家林业局及各个司局、各位领导对安徽的厚爱和大力支持,象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近几年就为我省安排国有林场扶贫项目、林木种苗项目资金超亿元,帮助我省建设了一批林木种苗基地、良种基地、采种基地,一批国有林场和国有苗圃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此,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和王总站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关于当前的林业任务和我们的思路。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去年全国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人们的需求多样化了,需求的层次高了。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要以人为本,要建设小康社会,要协调城乡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这些对林业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林业应该怎样融入小康建设进程、为小康建设作贡献,这是我们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就林业讲林业,一定要把林业放在整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中来认识、来定位、来思考。

关于我省林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省委5号文件讲得很清楚。至于具体发展思路,我们一直在思考,也请大家一起研究,看能否这样提,即:紧扣一个主题,把握两个切入点,做到四个并重。

一个主题,就是要紧扣林业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促进作用,以满足社会对森林功能多样性的需求这一主题。

篇6:广西林木种苗管理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林木种苗,是指林木的繁殖材料或者种植材料,包括林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林木种苗管理的具体工作。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林木种苗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苗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林木种苗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组织实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负责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管理工作;

(四)负责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质量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有关违法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行为;

(五)负责林木种质资源及林木新品种的管理,组织、指导林木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登记、开发和林木良种的繁育、推广工作;

(六)组织落实救灾备荒林木种苗贮备任务;

(七)负责林木种苗管理有关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种苗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及技术交流;

(八)负责有关林木种苗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林木良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扶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加强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鼓励林木良种选育和种苗生产、经营相结合,推动种苗产业化,奖励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地。禁止在林木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地内进行侵占或者破坏种质资源的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林木种质资源确定保护范围或者设立保护标志,加强保护管理:

(一)珍稀、濒危树种的林木种质资源;

(二)优树、优树收集区、采穗圃、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

(三)优良林分和优良种源;

(四)异地收集的林木种质资源;

(五)其他具有特殊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第八条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技术操作规程采集或者采伐:

(一)国家有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或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课题需要;

(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需要;

(三)遭受病虫害有可能扩大危害范围的;

(四)林木老化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

第九条 向国外提供或者从国外引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从国外引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引种试验,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第十条 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实行审定制度,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自治区级审定或者国家级审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本自治区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

第十一条 应当审定的林木品种未经审定通过或者尚不完全具备林木品种审定条件的林木品种,因生产确需使用的,由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通过的品种,应当明确使用期限和区域,并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 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或者认定,依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主要林木的商品种苗生产、林木种苗经营依法实行许可制度。

第十四条 主要林木良种的生产许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分别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核发工作。

其他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15日内完成核发工作。

对不具备生产经营许可条件的,核发部门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只从事非主要林木种子生产的,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十五条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林木种苗有剩余的,可以在当地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十六条 商品林木种苗的生产者和林木种苗经营者应当依法制作、保存生产、经营档案。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的商品林木种苗应当经过检验、检疫,禁止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商品林木种苗。

第十八条 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附有林木种苗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种苗类别、品种名称、产地、无性繁殖亲本来源及使用年限、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

林木种苗标签的式样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由生产经营者自行印制使用。

第十九条 林木种苗生产者对生产、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林木种苗生产者可以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中介机构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检验。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中介机构接受委托进行检验,依照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标准,收取检验费。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办法及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质量管理办法和标准。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检验不得收费。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抽查检验时,接受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无偿提供检验所需要的林木种苗。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能当场进行的,应当当场检验;不能当场检验的,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检验后,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将样品退还被检验单位或者个人。因检验造成样品损毁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应当向被检验单位或者个人说明情况。

第二十三条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承担本自治区内的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人员进行考核,未经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员进行种苗检验时,应当执行《林木种子检验规程》等国家标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受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在木材检查中,发现涉嫌林木种苗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包括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贮运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二)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对违法生产、经营、调运的林木种苗采取先行登记保存,并在7日内做出相应处理;

(三)按照规定的程序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制作询问笔录;

(四)查阅、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单、记录及其他档案资料;

(五)调查、收集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证据。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采集或者采伐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林木种苗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按规定制作、保存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销售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商品林木种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林木种苗和违法所得;造成林木种苗使用者经济损失的,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赔偿。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经营的林木种苗没有附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证明的,与林木种苗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并依法追究责任机构及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林木种苗使用者因林木种苗质量问题遭受经济损失的,出售林木种苗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有关费用包括购买林木种苗支出的交通费、鉴定费、误工费以及其他合理支出的费用。

可得利益损失,双方有合同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当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平均年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当地没有种植同种树木的,参照种源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平均年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违法登记保存林木种苗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者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者不依照法定期限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三)对假、劣林木种苗案件或者其他林木种苗违法案件不及时查处的;

(四)参与和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活动的;

(五)侵犯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的;

(六)泄露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的;

(七)有其他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篇7:林木种苗建设内容及设计标准

蓟县是具有30多亿年自然历史、8 000年人类文明史、自然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荟萃、文化底蕴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县。

蓟县林业担负着打造京津绿色生态屏障、护卫京津生态安全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多年来,蓟县林业结合实施大绿工程、生态环境重点县建设工程、山区综合开发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围绕增资源、护水源、阻沙源、拓财源的目标,林业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苗圃建设内容

1、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踏勘、测绘地形图、土地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集等。

(1)踏勘

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圃地的现状、地权地界、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以及周围的环境、自然村落等情况,并提出规划的初步意见。

(2)测绘地形图

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依据。对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井、房屋、坟墓,重点是高坡、水面、建筑道路等,对于苗圃规划设计直接有关的各种地形、地物应尽量绘入。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亦应标清。

(3)土壤调查

根据圃地的自然地形、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层厚度、机械组成、酸碱度(pH值)、地下水位等,必 4 要时可分层采样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4)病虫害调查

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并通过前作物和周围树木的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有密切关系的植物,尤其要进行细致调查。

(5)气象资料的收集

掌握当地气象资料不仅是进行苗圃生产管理的需要,也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需要。如生长期、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的气温、表土层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情况、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降雨历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主风方向等。

2、生产用地规划

生产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80%左右,为了方便耕作,通常将生产用地再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作业区可视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

(1)播种区

培育播种苗、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是培育苗木的关键区域,应选择圃地内自然条件最有利的地块,要求背风向阳、土质好、灌溉方便,必要时可做适当的土壤改良或架设高阴棚遮阴等工作。

(2)移植区

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的地块,要求大而平整的地块,依照苗木的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成片种植,乔灌木达配,常绿与落叶树间作、集中管理、工厂化生产、为培育优良苗木打好基础。(3)育苗区

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该区域定植的苗木应宽松,通风透光性都很好,可在树下进行套种,做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3、辅助用地规划

苗圃辅助用地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建筑用房、各种场地等,辅助用地是为苗木生产服务所占用的土地,又被称为非生产用地。进行辅助用地设计时,既要满足苗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又要少占土地.(1)道路系统

苗圃道路系统的建设要应从保证运输车辆、耕作机具、作业人员的正常通行考虑,合理设置道路系统及其路面宽度。苗圃道路包括一级路、二级路、三级路和环路。

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

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

环路:设在苗圃四周防护林带内侧,供机动车回转通行使用,设计路面宽度一般为4—6m(2)灌溉系统 苗圃必需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提水设备:现在多使用水泵,可依苗圃育苗的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水泵。

引水设施:引水设施分为渠道引水和管道引水两种。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3)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和灌溉渠往往各局道路一侧,形成沟、路、渠整齐并列格局。(4)防护林带系统

设置防护林带是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及苗木蒸腾,创造适宜苗木生长的小气候条件。防护林带的占地面积一般为苗圃总面积的5%—10%。(5)管理区建筑用房系统

篇8:林木种苗生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关键词: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发展对策,江西九江

近年来, 随着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 全市苗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苗木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1 333.3 hm2发展到2010年的5 333.3 hm2。林木种苗的品种、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高, 为九江乃至全省的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保了九江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苗木供应。为此, 九江林木种苗产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1 产业现状

九江区域优势独特,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历史悠久。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 造林绿化、庭院绿化建设对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 促使九江市多种经济成份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发展迅速。2009年冬至2010年春, 全市育苗面积达5 333.3 hm2, 产值超过4亿元, 销售收入近5亿元。全市现有保存面积4 000.0 hm2, 其中6.67 hm2以上的34户, 总面积1 000.0 hm2, 6.67 hm2以下的4 534户, 总面积3 000.0hm2, 初步形成环庐山周边和沿昌九走廊的花卉苗木产业带, 构筑了永修县以培育高位换冠嫁接茶花为主, 德安以珍稀植物繁育为主, 九江县以培育乡土树种和城镇绿化大苗为主, 庐山周边以城市综合用苗和观赏盆栽植物为主的产业格局。

1.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

近年来, 国家实施生态建设, 推进城镇化进程, 给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 把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项目之一。2008年开始实施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 掀起造林绿化高潮。对杨树、泡桐、红心杉等部分树种实行财政补贴, 极大地促进了九江市花卉苗木的发展。庐山区赛阳现已发展花卉苗木近666.67 hm2;德安县引进江苏阳光集团在高塘乡兴办江西国丰生态苗木发展有限公司, 发展苗木1 333.3 hm2, 投入资金亿元;九江县马回岭镇林木种子苗木经营闻名全国, 也带动苗木生产, 2009发展苗木1 666.7 hm2, 收入过50万元的有几十户, 已成为江南苗木重镇。

1.2 积极引导, 搞好服务

各级林业部门大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 引导农户将发展苗木生产与退耕还林相结合, 实施苗林一体化。加强苗木市场引导, 组织苗农定期举办培训班40余次, 参训苗农达3 000余人, 讲解育苗技术, 通报市场行情, 完善了苗木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创立了市林木种苗协会、市花卉协会、市兰花协会。湖口、永修等县相继成立了县苗木协会, 马回岭、莲花、赛阳成立了镇苗木协会, 30余户生产经营户建立了自己的种苗网站, 利用互联网发布种苗供求信息, 扩大了信息交流和宣传, 加强了沟通协作, 引导和服务苗农拓宽市场, 有效推动了九江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1.3 规范市场, 强化监管

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审批发放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公开办证程序和条件, 对申请办证的单位和个人派员实地核查, 严格审查, 条件成熟一户核发一户, 杜绝无场地、无苗圃地、无资金、无采种林分的领取证件。二是加强质量监管。12个县 (市、区) 建立了县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建立了较完备的种苗质量检验网络, 市、县2级配备了省林业厅核发质检证的质检人员46人, 苗木生产、经营单位质检员186人, 实行了两证一签制度。三是加强市场监管。2009年, 九江市开展了种苗行政执法专项检查, 对长期以来一些生产经营者在电视、报刊以及户外媒体发布虚假广告,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名称不规范, 非法经营销售伪劣种苗等行为进行清理整顿。活动期间九江市林工种苗站举办了一期种苗质量监督培训班, 发放有关林木种苗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500余份, 共抽检种苗经营户136户、苗木生产户68户。依法规范申办生产经营许可证程序, 加大对申报材料的审核, 实地核查圃地面积、苗木数量、等级等情况, 对无圃地、无经营场所、无资金的经营户一律不颁发证件。

1.4 科技兴苗, 推进产业良种化进程

一是加强科学研究。庐山植物园, 建园70余年来, 引进国内外植物3 400种;九江市林科所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引种珍稀植物180余种, 形成了成熟的引种驯化、繁育技术, 为九江市花卉苗木品种更新、繁育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二是实施种苗工程建设。国家投资1 200万元的江西省林木良种繁育中心2003年落户德安县, 已育苗逾66.7 hm2;投资130万元的修水林木采种基地已建成;投资达1 000万元的彭泽县海形林场耐瘠薄树种采种基地、九江市天花井林木良种基地、瑞昌市林科所林木良种基地正在建设之中。三是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和保护。自2004年6月开始, 全市组织150余人, 对全市主要树种的优良林分、优良单株, 古树、珍稀、濒危植物、引进树种等进行普查, 为搞好林木种质资源的清查、收集保存和管理工作, 推进林木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2 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结构不够优化, 科技含量低

品种杂而全, 不成规模, 出现“二多二少”现象, 即绿化苗木多, 观赏花卉少, 绿化小苗多, 大苗少, 竞争优势不强。苗木跟风、盲从现象突出, 缺乏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设施, 管理粗放。

2.2 龙头企业少, 规范化程度低

户型分散生产经营较多, 从品种上来看, 在全国市场规模种植的九江市只有马褂木, 但品种规格不全, 市场竞争力不强。

2.3 政策支持不到位

政府搭台, 经贸唱戏, 九江市花卉苗木种子在全国小有名气, 却从未举办过苗木交易会, 又无花卉苗木交易大市场。国家实行良种优价、良种补贴政策和苗木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 种苗工程项目的配套资金难到位。

3 对策措施

虽然目前苗木产业处于结构调整转型期, 发展态势趋缓, 但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推广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 全面提高花卉苗木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1]。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实现四大转变:即从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向科技方向转变, 从生产园林绿化植物为主向园林绿化植物、切花、切叶、盆景、盆花等协调发展转变, 从“小而全”粗放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转变, 从自产自销向产销分离转变[2]。

3.1 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品种档次

针对花卉苗木市场越来越强调品种的新颖性、广适性、抗逆性和乡土化的需求趋势, 应立足全市, 瞄准长江三角洲, 面向全国市场, 在品种上增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品种面积, 适当发展耐盐碱、耐水湿的常绿乔木树种面积, 大力引进新品种, 开发乡土树种, 增加盆花、切花种植面积, 满足市民生活及节庆的需要;在产品类型上, 培育大规格苗木, 发展容器育苗, 适当发展整型苗木, 提高苗木附加值。

3.2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级花卉苗木协会, 通过苗农自发联合, 与大户联合, 创建新的生产和销售组织模式, 解决苗农零散生产模式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 同时培育发展花卉苗木经纪人队伍, 推行产销分离, 组织参观学习考察, 走出去, 请进来, 把握市场动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市、县2级花卉苗木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成立市种子质检站 (或中心) , 加大质量检验和监督, 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3]。

3.3 实施龙头带动, 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以再就业示范园、江西国丰苗木、永修茶山等为龙头, 实行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加工增值和组织销售的优势,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建立示范区, 每区以几个主要品种为主, 实现连片种植, 规模化、规格化、批量化生产, 提高商品化生产进程。

3.4 实施科技创新, 提高花卉苗木科技含量

坚持以种为先, 加快实施“种子工程”,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良种推广、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贮备、种子质量检验等公益性、基础性建设。以企业为主, 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推广, 建立科技示范园区, 带动基地发展, 加大苗农培训, 提高育苗水平[4]。

3.5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扶持政策

花卉苗木是短、平、快的朝阳产业, 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和支持, 从实际出发, 指导产品结构调整, 从技术、信息、市场等多方位服务于苗农,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 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政策, 对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实行“两免一补”, 即免征农业税、特产税, 对良种实行补贴。对批发零售的免征增值税;对中介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服务, 免征所得税;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加大政策性金融对花卉苗木产业的投入, 扶持花卉苗木产业,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国海.青海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林业经济, 2008 (11) :73-74.

[2]施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全省林木种苗工作新局面[J].云南林业, 2008 (6) :11-12.

[3]王建风, 黄生福, 李秀贞.湟中县林木种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 :38.

篇9:洛阳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亚玲尹晖康林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林木种苗的基础地位和保障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要不断满足林业和生态建设对林木种苗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林木种苗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善种苗生产经营环境,提高种苗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种苗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林木种苗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近几年,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稳步推进,洛阳市林木种苗业发展迅速,目前的基本情况为:全市共有苗圃880个,其中国有苗圃10个,面积2169亩:集体苗圃3个,面积469亩;非公有制苗圃867个,面积24313亩。洛阳市育苗总面积47099亩,其中造林树种育苗面积26951亩,园林绿化及花卉类树种育苗面积20148亩,大田育苗主要以杨树速生系列、刺槐、侧柏等用材树种及荒山造林树种为主;花卉苗木以雪松、蜀桧、女贞、国槐、红叶李、百日红、榆叶梅、碧桃等树种为主。总产苗量可达2亿株。其发展现状及特点如下:1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种苗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多年来,我市在引种、良种选育和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组培育苗、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容器育苗、保护设施育苗、ABT生根粉育苗、单芽嫁接育苗、水培花卉等新技术在生产中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我市种苗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2林木种苗需求量急剧增加,林木种苗品种规格多样化。随着建设林业生态市工程的实施,洛阳市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洛阳市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期5年,需要优质苗木6,85亿株。在林业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的同时,城市绿化美化加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林木种苗生产提出了多样化需求,由荒山造林树种为主,向荒山造林、风沙治理、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城市绿化美化等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发展,对抗逆性强的生态型苗木、材质好的速生用材林苗木以及绿化苗木、花卉、各类名特优新经济林种苗需求增加。3林木种苗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随着林木种苗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社会投资的、农民自发创建的大小规模的苗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国有育苗、集体育苗、个人育苗、股份制育苗等经营形式灵活多样,非公有制性质育苗是育苗产业的一支主力军,极大地推动了林木种苗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1良种繁育基地少,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不离。截至目前,洛阳市建有林木良种基地5处,除日本落叶松、核桃、杜仲、刺槐等少数几个树种外,其他大多数树种特别是一些乡土树种和经济林树种都未建立良繁基地。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原有良种基地树种单一,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急需进行结构调整。2育苗标准化管理差,病虫害严重。洛阳市绝大多数苗圃育苗密度为每100平方米750株以上(国家造林苗木技术标准规定杨树育苗密度每100平方米450株),降低了优质苗出圃率,而且有的苗圃种条春季扦插时间较迟,苗木生长较小、较弱。苗圃地由于多年连作,苗木溃疡病、缩叶病严重,达不到次年造林苗标准,影响造林成活率。另外多年连作的苗圃地没有进行杀菌消毒,新苗潜藏着较大的带病隐患。3种苗市场不规范,苗未生产、经营监管力度亟待完善。目前我市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管理还仅停留在发放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上,因监管措施跟不上,致使市场上苗木品种鱼龙混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林农利益;洛阳市苗圃中以农民为主体的个体苗圃占绝大多数,且规模小而散,苗圃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含量低,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受到制约,也给苗圃地的规范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部分集体和个人苗圃地引进没有经过本地鉴定的新品种,并大量引种繁殖,更没有经过试验就推广到农户,造成种苗的品种混杂,制约着良种化苗木的推广。4法制建设不健全,依法治种力度不够。目前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具体细则;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无证生产经营和假冒伪劣种苗案件时有发生。三、林木种苗发展对策1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种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对现有林果良种繁育基地要实行分类指导,在完善功能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继续贯彻“多树种、多品种、多功能、高效益”的方针,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高效特色的林木种苗花卉生产基地。按照“盯住市场,以优取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力度。实现林木良种引进和选育的突破,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快繁林木良种苗木和良种推广的突破。培育出“放心苗”,培育出优良无病害苗木,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良种苗,提高造林绿化成果。2优化树种结构。培育乡土树种。随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由于造林树种单一,品种单纯,导致危险性病害大面积发生,严重阻碍着洛阳市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市林业部门以“放心苗”苗圃和市级示范苗圃为示范,积极推广培育适宜本地栽植的乡土树种。3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林木种苗法律法规,继续实行“两证一签”制度,坚决禁止不合格苗木上山。加大种苗执法力度,依法整顿种苗市场,严厉惩治经营伪劣种苗、坑害国家和林农的违法行为,使洛阳市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4加大种苗花卉产业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种苗生产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是影响林业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因素。因此,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和支持林木种苗工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要建立林木种苗发展基金制度,投资的重点是林木、果树、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现代化示范苗圃建设,良种的引进和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使有限的种苗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苗木市场建立起来后,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广播及召开专门推介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要培养一批苗木经纪人,让他们得到实惠,自觉地参与到苗木产业中来。林业部门要加强生产调查和市场研究,及时把发展动态和市场信息通报给苗农,一方面避免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让苗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促进产品的销售。

篇10:市林木种苗生产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一、强化种苗执法工作,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1、强化宣传工作,大力营造依法治种氛围。《种子法》颁布以后,我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宣传和组织学习《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等种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依法治种逐步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各种会议大造宣传舆论。市局将《种子法》列入林业宣传的重要内容,先后3次利用各种会议的机会组织各级林业部门有关领导和林木种苗行政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种子法》,使其率先做到学法、知法、懂法。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碑牌、墙报、法律考试、知识竞赛、咨询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和范围,大造依法治种声势。三是培训骨干。市里先后举办了3期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班,对种苗管理人员和重点种苗生产、经营户进行普法学习和培训,参训人员150人次。通过抓重点户的培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四是编印宣传学习资料。市林木种苗站先后编印了2期《林木种苗法律法规选编》,共1000余册,发至各级林业部门领导、种苗管理人员、各乡镇林管站以及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通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增强自觉守法意识。

2、实行准入制度,大力整顿种苗市场秩序。一是加大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力度。在全面掌握全市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和《//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市制定了《//市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对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办证条件、申领程序、核发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种子质量要管严,苗木市场要搞活”的要求,主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市局审批发证;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各县(市、区)林业局审批发证,报市局备案。全市现已发放《许可证》138本,其中种子生产许可证14本,种子经营许可证15本,苗木生产许可证55本,苗木经营许可证54本。二是建立了林木种苗执法机构和队伍。市局委托市林木种苗站行使种苗行政执法权,办理了委托执法书,并向市政府申办了4本林木种苗执法证。各县(市、区)林业局有的以专门机构,有的以综合执法的形式都成立了种苗执法队伍,开展执法检查和监督,杜绝伪劣种苗进入市场。

上一篇:大悟县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心得体会下一篇:五6少先队活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