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与调度策略分析

2022-09-10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交通系统日益复杂, 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比较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 而轨道交通的广泛应用和稳定运行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要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就需要完善行车组织和调度控制, 在保证交通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交通运输的实际效益。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基本概况

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具有系统化、复杂化的特点, 其要求列车要具备可靠的安全运行状态、专业的检修保养系统和优质化的服务管理系统, 并要求各个系统的设备都能正常运转。行车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和良好的服务, 保证乘客的舒适、安全和行车的稳定、高效。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不同于干线铁路的行车组织, 工作的主要范围在于调整列车的运行与接发车, 这项工作主要由控制中心及车站两个相关部门负责。

二、行车组织的调整原则

(一) 全局性原则

行车组织出现调整和改变时要保证行车调度的全局观与大局意识, 要全面掌控其他相关区域的行车安排秩序, 并保证各个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 安全性原则

安全始终都是交通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对于轨道交通来说, 行车组织在进行调整时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切实保障行车安全、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资产的安全。

(三) 及时性原则

在出现突发状况且需要对行车组织进行调整时, 车场的调度人员要做好“三个及时”, 及时反映突发事情的基本情况、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当的处理。车场的调度管理人员需要准确掌控事件的关键处理时间点, 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并把影响范围有效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和重大的安全事故。

(四) 成本性原则

轨道交通的责任公司都需要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充分考虑轨道行车的运营成本, 在进行行车组织调整时也需要考虑设备合理使用和及时养护等问题, 尽可能延长各种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 服务性原则

轨道交通归根到底是一项公共服务项目, 而行车的组织安排又是轨道运营和服务的重要根基, 因此, 在调整和优化行车组织时需要充分考虑客运服务的需求, 最大程度减少行车组织调整对乘客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常用的行车调度调整方式

(一) 停运和下线列车

对出现故障并造成交通服务中断的列车需要组织停运或者下线, 尽快使这辆列车停止服务状态, 并保证其不会对其他列车产生影响。这种调整调度方式主要适用于始发站和终点站。对于运行途中的列车来说, 也可以组织进到中间站的存车线或是回车厂进行检修。

(二) 加开和替开列车

如果遇到客流量突增或者故障列车需要进行下线处理的情况则可以组织进行加开列车, 通常可以使用备用列车或是出厂列车。对于要在终点站位置推出服务的相关列车来说, 可以使用备用的列车进行替代, 然后仍旧按照原交路进行运行。加开和替开列车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列车的实际服务数量, 也就是保证运输能力可以满足运输量的需求。

(三) 列车在站前进行折返

列车在到达终点站之后通常会使用站后折返的方式, 在这种调度方式下, 车站可以使用平行作业完成接发车, 可以有效避免列车发生进路交叉问题, 有利于提高轨道行车的安全性, 减少了乘客上车和下车的重叠交叉问题。但这种站后折返的调度方式会增加列车的行驶距离和折返的时间。为了减少折返时间, 提高运输效率, 可以调整为站前折返。但需要注意的是, 站前折返会占用一定的区间线路, 可能会影响后续列车的行驶状况, 因此, 站前折返更需要车站管理人员做好乘客的引导和指示工作, 缓解因上下车而产生的客流量交叉重叠的问题。

(四) 区间临时性停车和车站扣车

如果前方的列车出现问题或者车站设备出现故障, 则需要对后续行进的列车进行区间临时性停车或者扣车的调度。区间临时性停车是第一时间通知列车司机把列车停放在规定的临时停车区间之内, 并有列车服务人员对乘客进行有效的安抚工作。扣车则是把列车扣停于后方的车站中, 并做到“谁扣谁放”。临时性停车和扣车都是常规的行车调度手段, 也是为前方车站及列车争取故障的处理时间的重要方法。

(五) 列车的越站通过

组织列车进行越站通行可以使已经晚点的列车正点到达车站。在使用越站通行的调度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站台自身的承受压力和对乘客的各种影响, 相关的列车司机和车站管理人员要及时向乘客解释越站原因及相关事宜。原则上来说, 首班车、末班车、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或是换乘站不组织列车进行越站通行, 也要防止出现多趟列车挤在同一个车站进行连续性越站以及一列车进行连连续越站的问题[1]。

(六) 列车救援

列车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故障, 其运行速度过于缓慢甚至完全停滞, 这就会造成线路上的严重堵塞, 给整条线路上的列车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要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方式, 一般可以使用前方列车或者后方列车请客以后的救援方法, 然后将故障的列车送回车厂或是存车线进行检修[2]。

(七) 组织列车进行反向行驶

如今, 我国的轨道交通通常都按上行和下行进行分别设计, 在一条线路上列车始终是保持单方向的连续通行。在运营过程中, 一个方向的线路可能会由于列车进行故障救援或是联锁失效等造成这个方向线路的列车密度比较大。而另一方向的列车密度相对较小, 行车调度员为保证列车可以正点运行, 可使用设置了有岔站的渡线, 把列车转移到密度相对较小的线路上并组织反方向运行, 最大程度上缩小列车的间隔, 提高运输效率[3]。

四、完善轨道交通组织与调度的有效策略

(一) 充分利用数据优化运行方案

一般来说, 轨道交通运营计划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实际的客流量进行调整, 对客流量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制定并完善能够满足乘客各种需求的运行调度方案。轨道交通的组织运行计划是需要客流量的数据作为支撑的, 但客流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一天之内和一周之内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高峰期, 因此要科学高效的总结和分析客流量数据, 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参考信息[4]。

(二) 建立并健全轨道交通的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

要提高轨道交通的组织和调度效益就需要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的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要全面、快速、准确掌握各条线路上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和乘客的实际体验、迫切需求, 不断调整列车的组织调度效果, 提高服务水平和乘客的满意度, 并及时将车辆的变化情况反馈给乘客, 建立与乘客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5]。

五、结束语

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和调度调整对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城市的交通顺畅具有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的责任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加强行车组织和调度的有效性, 提高列车的安全性、便捷性,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并促进城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驱动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的基本概况和行车组织的调整原则, 分析了常用的行车调度调整方式, 并探究了完善轨道交通组织与调度的有效策略, 为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调度: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方禹程.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J].科技风, 2018 (17) :131.

[2] 袁永亮.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突发大客流下的行车组织方法[J].科技风, 2018 (17) :228.

[3] 杨蓓.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分析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8 (12) :150.

[4] 曾惠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研究[J].商情, 2017 (34) :276.

[5] 方海波.地铁节假日行车组织策略浅析[J].农家参谋, 2017 (19) :273-273.

上一篇:“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给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英语学困生走出困境下一篇:R集团玉米深加工公司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