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中素质教育探索

2022-09-11

实施素质教育, 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及专业等素质的综合, 也就是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先进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甫玉龙, 2 0 0 2) 。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在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只强调知识和能力远远不够, 还要有一种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 (王义遒, 2 0 0 3) 。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才高”还要“德高”, 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 “德高”比“才高”还要重要 (甘剑锋, 2005) 。如何在新形势下, 把大学生培养成融知识、素质、能力于一体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是高等教育“三育人”工作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刘志彬等, 2005) 。因此, 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正确做人做事的品质为核心。其中, 思想道德素质则是根本、是灵魂、是导向。野外实习是使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大课堂、好机会。因此, 针对我校资源学院一年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中应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为主线的素质教育贯穿于野外教学的始终。

1 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心。它能振奋民族精神,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杰出人物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祖国壮丽的河山。譬如, 野外实习中, 我校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杜福元研究员联系科学家借助于地球科学理论, 具有“两眼望穿万重山”的本领, 介绍原地质部长李四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立地质力学并以此为基础发现了大庆油田, 从理论和实践上推翻了洋人断言中国无油的结论。颂扬他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造诣精深的伟大科学家, 而且是一位“赤心报国、贡献卓著”的爱国者。野外实习的准备阶段, 播放《探索地球奥秘的人》电教片, 介绍我校张伯声院士用他创立的波浪镶嵌构造理论在找矿方面为祖国四化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以及他对对祖国的依恋之情。除此之外, 野外实习过程中, 有意识安排学生参观黄帝陵、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杨虎城烈士陵园, 观赏壶口瀑布、高冠瀑布、九龙潭、汤峪温泉和水库等名川大山, 使同学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等等。

2 世界观教育

野外实习中对地质专业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着宇宙形成、地球诞生、生物进化、地壳运动等一步一步地让学生由远及近, 由浅入深来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人类, 无不体现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特点。世界是物质的, 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 如矿物、岩石、矿床、构造现象等等。这些物质形态能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 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因此, 通过野外实习, 加强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的观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量变、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否定之否定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

2.1 实践第一的观点

辩证法把实践提到第一位,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来源于实践, 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魏刚锋等, 1 9 9 1, 2 0 0 5, 2006, 2007) 。要使经济全球化按照人们的愿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人, 尤其是对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应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 应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凌球, 2002) 。地球科学与其它学科相比, 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强。许多地质知识的获得不能仅依靠书本, 还应到野外去, 必须亲自实践。因此, 在野外实习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即动手能力、独立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在实践中应用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才能更好的解释各种地质现象, 才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 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我校已故院士张伯声教授认为从看得见的海浪到微观看不到的声波、电磁波等, 物质都是以波状的形式在运动着, 因此, 在总结多年地质实践的基础上, 创立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 成为我国五大地质学派之一, 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 找到了许多金属矿床及水资源。

2.2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学习研究地质领域中的问题, 无不体现着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大到天体演化、地球公转与自转、生物进化、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小到岩浆喷出地表后矿物结晶、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以及河流、海洋、湖泊、冰川、地下水、风的地质作用等等, 都能把运动、静止的道理说个透, 都是培养学生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观点的好素材。

2.3 量变、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 当量的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 就会引起质的变化。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 构成了事物无穷多样的发展过程。如地震的形成, 就是当应力作用逐渐使岩石达到张力的极限, 使岩石断裂而造成的。又如有些矿床的形成, 就是地下热液的不断作用, 使某些矿物不断富集而形成矿床等等。

2.4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进其灭亡的方面。辩证法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例如, 在讲古生物的进化过程中, 从3 8亿年左右生命在地球上诞生, 到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 再到白垩纪恐龙对地球的主宰与灭亡, 乃至人类的诞生, 使矛盾的双方统一在新的肯定—人类。这些事实无不渗透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2.5 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它们间的对立, 可以是相互间的事物实体或事物过程, 或事物某种对立的侧面等等。譬如, 岩浆岩也叫火成岩, 沉积岩又叫水成岩, 二者是对立的。火成岩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之后可生成沉积岩, 沉积岩深埋于地下之后可形成火成岩, 它们是统一的等等。

3 专业思想教育

地质工作比较艰苦, 常爬山涉水、日晒雨淋。实习前, 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极不稳定, 认为“路走对了, 门进错了”。有这种怕苦怕累的思想怎么能搞好实习、搞好地质, 今后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做出贡献呢?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 (托尔斯泰语) , 是战胜困难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是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野外实习中必须常常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珍惜昭光年华,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就是要学生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把价值奉献放在第一位, 把价值享受或索取放在第二位, 始终把祖国、科学与自己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刻苦学习, 为报效祖国, 为奏出一曲瑰丽的青春交响曲而做好知识、能力的准备。

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野外实践工作量大, 工作辛苦, 地域偏僻。所以, 学生中存在着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就是专业思想问题和怕吃苦的思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教师们就要言传身教, 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山再高、路再陡, 要求学生到达的地方教师必须到达, 要坚决杜绝“遥控”, 即在山下对学生讲述山上必须观察的地质特征而让学生自己观察的不良现象。这样, 才能以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老师比我们年龄大, 他能上去,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上去, 他不怕山高路远, 我们更不能畏缩不前”。教师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化、影响学生, 培养他们对地质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从而热爱地质, 以苦为乐, 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终生。许多学生在野外实习中都深有感触的写到:“从教师们辛勤的汗水中我们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 对事业执著的追求, 鼓舞了我克服困难的决心。”野外实习中, 教师们常教育学生不论干哪一行工作, 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与成就, 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巨大的牺牲。用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 对学生进行“苦乐观”教育。野外实习的总结阶段, 播放我国地质科学家在南极大陆斗冰雪, 战严寒的录像片。这些生动的例子对学生启发很大, 很多同学把“乐在艰苦的探索之中”记在笔记的首页, 作为座右铭, 立志于献身祖国的地球科学事业。

4 实践效果

近几年来,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地质学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专业等学生通过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 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稳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坚定了他们立足西北, 决心为祖国地质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信心。

近年来, 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一年级地质认识实习主要采用笔者所推荐的野外实习路线和教学内容, 认为“实习路线布局合理, 内容丰富, 可以和旅游观光相结合, 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对于培养学生地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整体素质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应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为主线的素质教育贯穿于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的始终。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通过实习, 加强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量变质变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的观点。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教师要言传身教, 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培养他们对地质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终生。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甘剑锋.2005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校学术研究第1卷第2期2~4.

[2] 凌球.2002对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教学理念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第1 1期, 18~20.

[3] 刘志彬.祝永昌2005论高校工作的“综合创新”[J].中国高校学术研究第1卷第2期6~8.

[4] 王义遒.2003不能以创新教育代替素质教育[J].中国高度教育第12期27~28.

[5] 魏刚锋.1991地质院校毕业实习初探.实习与管理 (专集)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11~217.

[6] 魏刚锋.2005《显微构造》教学法研究[J].中国高校学术研究.第1卷第2期68~70.

[7] 魏刚锋, 李赛赛, 许安东, 杜福元, 屈茂稳, 高凤亮2006“地球科学概论”课野外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 (专辑) 9 3~9 7.

[8] 魏刚锋, 许安东, 杜福元, 屈茂稳, 高凤亮2 0 0 6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野外实习指导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9] 魏刚锋, 任金彬.2007西安周边地区地球科学概论野外教学研究[J].当代高教理论研究, 第4期45~47.

上一篇:浅析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程序化护理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校园直播APP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