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2024-04-23

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共9篇)

篇1: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首先论述了野外拓展、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概念后,对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指出:野外拓展训练符合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野外拓展训练符合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野外拓展训练中师生关系符合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 者:陈丽梅 CHEN Li-mei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 8(35) 分类号:G52 关键词:大学   野外拓展   后现代主义  

篇2: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

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把它确立为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它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把它确立为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发展的必然。它是创新理论,更是行动的指南,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最终要靠实践。因此,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转化为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的自觉行动,转化为监狱建设发展的实际成就,这既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也是把学习贯彻如何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拓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由进入思想向进入工作实践拓展从理论上学习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刻理解它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进入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把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但是理论上的学习研究是以服务实践为目的,不能片面地以办班、集训、出题、研讨的密度,来衡量重视程度和估价学习深度;以探讨了多少问题、记了多少读书笔记、写了多少文章的数量,来说明甚至代替学习贯彻的质量;以被上级转发的一些做法、收获体会、经验材料多少为标准,来检验评估学习贯彻的成效大小,这样容易造成本末倒置。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终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定要走出停留于深化认识、止步于理论探讨、专注于研究问题的务虚状态,进一步转入具体实践的务实进程,尤其是要在落实上用工夫。首先,要增强落实的意识。落实就是工作实践,就是实际操作。我们要把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监狱各项工作的落实上来。把握住了落实,才真正把握住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关键环节。其次,要抓好落实的谋划。对照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结合监狱工作的实际,认真梳理和反思我们的执法理念、执法工作和执法作风,看哪些要坚持,哪些要加强,哪些要调整,哪些要改进,须理清思路,科学安排。第三,要加强落实的指导。监狱党委和领导对在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应当不间断地加以具体指导和认真解决。实践表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落实就具体,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成效。

由表层实践向解决问题的深层实践拓展所谓面上的表层实践,就是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注意力,集中在大造声势上,集中在推动监狱眼前的工作上,实践活动循环于浅表,而尚未把着力点放在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改进执法工作上。用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行动准则。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实践,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解决监狱建设和发展中现实问题的过程。并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少作为检验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试金石。那种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把规章制度贴在墙上,把狠抓落实挂在嘴上,把解决问题放在边上,最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的,就不是真正的坚持。因此,针对监狱工作中存在的诸如干警队伍建设中的重使用、轻培养;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和监狱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监狱个别警察在执法中的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问题;特权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不严的问题;有的基层单位和警察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程序不规范的问题,都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违背的,我们应一块一块地清理,一项一项地研究,一个一个地解决。实践证明,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越多、越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贯彻就越深入,成效就越明显。

由关键环节的先行实践向各个环节的全面实践拓展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以指导监狱系统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更好地履行监狱的根本职能。当前,在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在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实施行政奖惩等敏感执法环节上,在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于其他领域。这是符合抓首位、抓关键、抓重点的要求和一点带面的一般指导规律的。但按照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监狱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监狱作为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执法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监狱工作中无论是对罪犯执行刑罚,还是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等都是严肃的执法活动。发挥好监狱特有的职能,实现监狱的安全稳定和快速发展,须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理论,对监狱执法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都放松不得。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监狱系统百日

安全活动,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昭同志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抓管理、堵漏洞,抓责任落实、促工作到位的工作要求。实质上,就是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系统确立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进入监狱警察的思想,进入监狱具体工作,并体现到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打牢基础;其次,统筹兼顾。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防止和避免专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以偏概全,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落实质量。

由摸索实践向制度化的规范实践拓展目前,监狱系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的自觉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各个单位的进展也不平衡,一些单位尚处摸索阶段,等上边、靠指导,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有的治监思路不甚清楚,有的工作举措不甚得法,有的结合单位实际不甚紧密,有的检验评估不甚科学,突出反映在指导实践上不甚有力。影响和制约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全面贯彻落实。因此要加紧研究解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问题。构建监狱系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长效机制。为此,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实践,须着眼四个纳入:纳入监狱党委的领导行为规范,纳入领导和机关的首要职责,纳入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纳入检验监狱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标准。从而激发广大监狱人民警察投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实践,在不断引导中更加自觉,在制度保障中更加深入,在检验评估中更加到位,在逐步规范中更加见效。

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监狱全面建设,是党赋予我们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躬身实践,从谋求监狱建设创新发展的高度勇于实践,从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指示精神的高度推进实践。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监狱系统人民警察岗位练兵活动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确保监狱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篇3: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真实环境下的积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主导, 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 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主张在教学活动中,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完成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界有很多基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论文, 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却鲜有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 具有共性, 是对普遍学习主体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一种规律的揭示。因此, 它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 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 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巨大魅力”①。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和先进的, 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和优秀的, 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 当代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 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

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 究其教育根源, 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 教育目标缺失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学生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 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 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大多强调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 特别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 内容设置不全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 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甚至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相关内容。这就切断了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 教育方法过时

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 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 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解析

与传统教学法不同, 当今先进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法追求的理想状态, 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之间双边“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互动模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 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 “情境”与“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要素”, 它们都是以互动为先决条件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互动提供背景条件;“协作”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 没有互动, 便谈不上“协作”;而“交流”则是互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 交流、互动是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极目标———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 何克抗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一一构建的目的。”②

(二)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鸭式或讲授式, 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 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发现和探索式教学、协作和互动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这些技能一旦被学生所掌握, 学生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 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同化”和“顺应”。

布鲁纳主张发现和探索式教学, 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 主动地进行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合作和互动式教学以Lantolf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 该理论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 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

从上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来看, 它们都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 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所未涉及的。从实践角度看, 就是要打破单一、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途径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 借助于他人的帮助, 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 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老文化”, 但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用“新方法”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探索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瑰宝。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 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是互动模式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有着启迪和调节作用。如果能建立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 则有益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互动模式中, 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张扬和肯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 教师角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 但在情绪营造方面, 教师却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

每一个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独特的文化艺术等, 都有一种认同意识和喜爱之情。教师若能以风土人情或是审美情趣作为导入新课的话题, 便能收到酝酿情绪、深化主题、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的效果。面对一位教学得法、亲善友好、感情真挚的老师, 再加上耳熟能详的讨论话题, 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胀, 爱国主义思想自然升华。

(二) 讲授方式

我国自古就重视德教, 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 儒家将灌输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传统的灌输教法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 但是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 灌输方法比较片面地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 比较忽视作为历史主体的个人的价值, 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缺乏调动受教育主体积极参与的机制”③, 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 当今的讲授方式应该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 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 使教与学朝着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这样的新方式与传统灌输讲授方式相结合, 提高了教师讲授方式的开放性, 既可以在传统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输的方式讲授, 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演示, 更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各种任务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小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形式也是教师引导课堂互动气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 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机结合最利于讲授时的互动。前者的答案简单明确, 有利于学生整体互动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关联而开放,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 积极引导, 真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 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 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将手中的问题接力棒交给学生, 让学生提出问题。“问”与“答”将教与学联结起来, 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也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一种深化。

(三) 兴趣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法宝。兴趣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往往更愿意融入课堂,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参与课堂讨论, 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利用的切入点非常多, 例如热播的历史剧, 名家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 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 时尚服装品牌推崇的中国元素, 实木家具反映的中国文化, 等等。这些导入的话题都是学生熟悉、喜欢的, 从兴趣开始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双边积极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 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总之, 以兴趣为切入点, 让情感融通转化为情感互动, 这样互动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展开。而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往往也为知识自觉深化和内化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其次, 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 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 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 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 要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任务并体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分析, 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 这样,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 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 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 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结语

总之, 教师必须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际,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 全面兼顾“四要素”, 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实践中符合实际情况, 在理论上能与教学规律相吻合, 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完成掌握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任务。

摘要:作者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基于该理念, 提出了构建课堂互动模式应注意的四个要素, 通过实践证明了诸要素对互动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 该理念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互动模式的构建, 能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应用途径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9) .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 [J].科学课, 2004, (2) .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3) .

[4]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1) .

篇4: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本主义;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一、人本主义教育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倡导把人培养成远离社会公害的“全域发展”的人,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和要求,承认学生的差异,企图构建学习者中心课程。具体讲就是从教育目标来看,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它不仅强调发展智力,而且强调伦理、审美、首选的人格的发展;从教学方法上看,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赖,摈弃教师的强制教学,主张把学习者的意志、兴趣、经验、情感等摆在重要地位;从教学内容上看,不排除学术性较强的系统课程,并主张在教学内容中纳入社会课题和个人课题;从教材的组织结构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课程的整体结构。体育教学中的人本主义就是要以我们的学生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对课程目标的影响

新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是确立新课程目标的根本依据,它是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科体系、社会发展需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的。新的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提供了思路;新的课程理念关注个体差别与不同的需求,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提出了希望,引起了人们对过去体育课程强调统一要求而出现“一刀切”的状况进行了反思。

(二)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视,具体体现在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即突破以往体育教学大纲按年级来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式,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按学习水平来设置学习目标,这对教师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便利,不必再受制于过去许多“规定内容”的束缚。一切对学生健康有利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之内,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原来的学科中心论强调正规化学习课程,强调规范的课堂结构,重点是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而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理想、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反对机械的模式化课堂教学,同时提出了快乐体育课,重视校内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的课程的广泛的课程实施途径,在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独立完善的人格、发展个性和能力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四)对课程评价的影响

以前的体育课程评价内容单一、方法单调,存在很多弊端。重视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等方面的评价;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由单一评价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五)对体育教学管理的影响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育部提出了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制度,即中央、地方和学校。实现“一纲多本”,改变过去教材大一统的局面,使学校体育可以办出特色,使体育教师的专长可以得到发挥,使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得到施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更加灵活多样。

三、结束语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体育教学中的人本主义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它与素质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育教师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高效地实施组织教学和进行科学的评价,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程标准的共性和学校特色的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篇5: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摘要:“人本主义”是新时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理念和法则。只有真正做到人本主义,才能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之间形成具有互动机制和弹性空间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本主义”的大学教育管理研究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新世纪新阶段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发挥其功效,必须坚持“人本主义”,努力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体系、价值取向、教育关系、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建立符合人的旨趣和要求的教育管理工作样态。

一、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的内涵

教育管理中人本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教育管理中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是教育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归宿。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具体表征

(一)教育观念的人本化

“人本主义” 教育理念强调把学生看作目的而非手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常常把学生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在以往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都未能较好地认识教育管理的目的性,没能正确有效地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教育管理的根本所在。中国要繁荣富强,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新人,因此,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把学生看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改变单向灌输和高标准要求学生的思维习惯,对教育管理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对方法和措施进行及时调整,力争作到学校教育管理生动活泼。

(二)教育过程的主体化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凸显了学生是教育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人而非被动的人。促成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管

理中必须把人看成是能动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从教育管理工作来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意识和思想,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独特的接受和反映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因此,人本主义的教育管理的任务既要向学生讲解教育管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还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自我思想和道德上的实践。

(三)教育管理手段的人性化

人本主义要求提倡人性化管理。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首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惩治,而是服务于育人理念和成才目的。要倡导管理过程中教育在先和管理与教育并重,反对没有教育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的管理。要通过先于管理、同步于管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长远发展观念,预防学生的短期行为与片面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其次,人本主义的人性化管理,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平等讨论,允许不同意见的交流。提倡在管理中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克服管理中的冷漠与机械,应将现有的“约束制度”甚至“强制制度”软化,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人性化需求,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有“人情味”,以情感人,把无情的规章制度管理与有情的人性化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与信任,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爱。再次,人本主义的人性化管理绝不是不要法治,相反却需要法治的保障。一方面,明确学生在学校里享有的权利以及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如针对学生的决定,除了要做到程序正当、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外,还要有明确的程序和渠道,保障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的合法权利。管理工作要有利于规范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行为,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文明修养、激励机制以及价值信念等一整套观念,为学生长远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使学生在规范的指导和制约下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合理性,愿意为之负责。

三、缺少“人本主义”关照的传统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表现

(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实践,大学教育管理形成了丰富的内容体系,同时新的理论和新的教学思想也不断的充实提高。但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管理理论类课程的讲授,往往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陈述过时的论断,与现实问题又相距遥远,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内容与现实的差距过大,导致学生不相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对于已经“定型化”的内容,课堂讲授一定要与现实结合起来,体现时代特色。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误解了时代性,而把在课堂上讲与教育管理不相关的内容作为时代性的体现,造成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在课堂上把讲授的内容扯远,学生就不愿意上课的现象,使教育管理逐渐进入误区。教育主体没有能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解决,即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不够。而针对性不够,就是“人本主义”理念的缺失。大学教育管理的宗旨,就是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等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观念的养成,不仅依靠外部灌输,但更重要的在于在长期学习、生活或工作中,通过实践培养出的。正是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不强,造成教育管理的实效不佳。

(二)方法欠缺灵活性

随着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育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强化实践环节。在目前大学教育管理教学过程当中,实践环节严重不足甚至缺失,大大降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学生缺乏第一手的材料和亲身的感受,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的理解不深。而有同学因对现实不满情绪的累积,往往产生逆反心理,只要是教育者说对的,他们一律反对,使教育管理起不到应有作用。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不足,也是大学教育管理“人本主义”缺失的体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在说教式的教学环境下,并没有对主体性的关注,主体性教育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而教学过程中所缺失的,也正是这三个方面。

(三)手段趋于单一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不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提高教育管理“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的效果。有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注意到方法的单一性带来的问题而进行多种方法教学尝试,但是却没有目的性的套用别人的公式,不能灵活运用,或不能坚持下去,造成尝试失败,没有实现“人本主义”的效果。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践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由于很多教育管理工作者未充分认识教育管理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几十年如一日的使用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大学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有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但却孤零零的看待这些教学方法,每堂课采用一种不变的教学方法,或者仅轮流使用几种方法,没有注意到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和逻辑层次性,只造成教育管理“人本主义”外壳,并没有起到“人本主义”的作用。

四、“人本主义”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尊重大学学生,充分发挥大学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把大学学生当人看,看到人是主体和目的,而不是把人当物看,仅仅把人视为客体、手段和工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相信大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想觉悟。在实践中,我们实事求是把大学学生看成是一个不断追求成长和进步,不断克服失误而又不断完善自身教育管理修养的个体,相信通过恰当的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大学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大学学生。实践中,教育者一定要放下架子,与大学学生平等交流,和风细雨地把教育管理工作做到人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学生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从内心真心实意接受教育管理。

(二)变革大学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大学学生的内化和外化

大学学生教育管理是以作为主体的大学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内化,提升过程。在实施大学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应贯彻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原则。首先要废除单向灌输式模式,尊重大学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知行统一。大学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践是最终评价效果的基本标准。学生在实践

中形成的教育管理观念,经过引导,就会内化为固有素质。

(三)发展大学学生,促进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社会功能的实现

加强大学学生教育管理,提高大学学生素质,既是大学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大学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大学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既要确保大学学生的健康快乐,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又要支持大学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大学学生自我实现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满足大学学生的友谊需要、成就需要、精神需要等高级需要,增强大学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积极心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还要促进大学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学生具有积极政治态度、科学的“三观”、良好的道德素养、较强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和积集体意识,合理的需要、健全的人格,顽强意志,做到自信、自立、自强。

(四)以仁爱精神和人文关怀发挥激励的作用,加强正面激励

在教育学上,有一种效应,叫“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暗含期待能够产生的良好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的原理就是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教育者既要运用正面教育灌输的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思想素质,更不可忽视运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客观存在(包括“奖惩”的杠杆)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经过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受教育者通过视、听感官接收的各种信息,通过自己头脑的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

五、结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将人本主义理念有效地渗透到教育管理中,使教育管理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来实施。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其主体意识,使其提高主体能力,进而形成主体人格。

参考文献:

1论大学管理中的人本主义 钟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2基于人本理念的大学管理研究 陈炳灿 兰州学刊 2010/03

3大学教学管理的人本化理念及其实现 王桂林 职业时空 2009/08

篇6: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1、野外体育训练需要掌握的技巧

1.1、野外生活的常识

首先,穿着、及必带物品的选择较宜选择颜色明亮、质地轻巧方便、保暖性好且防风力强的衣物及鞋子。走路方式应该尽量保持体力,由于野外路面不平,在上坡时要注意身体向前倾斜,下坡保持双腿斜一定的角度,平坦行走尽量脚步放轻,保证节省体力,行走期间要注意根据自然现象辨别方向,例如太阳位置、植物生长方向、也可以借助腕表、指南针等器材帮助辨别方向。寻找水源的线索可以从植物的生长情况来看, 一般露水和泉水经过简单的净化或者烧沸之后,可以进行饮用。

1.2、安全措施实施的教学内容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营地的安全性营地的安全是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应该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整的位置,尽量远离山谷山洞,选择通风良好、靠近水源的位置为佳在野外行动时,要注意远离蛇虫和野生动物,主要远离大众型野生动物,防其突然袭击。在野外采摘野果野菜应该确认安全之后,才可使用,切忌饥不择食,而意外中毒,同时,安全措施教学应包含急救抢救技巧,能够应对事物中毒、中暑、伤口处理等意外情况。

2、开展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作用

2.1、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高校要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科学地锻炼学生身体,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其中经过一年野外生存训练的大学生,经过前后对比,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变化,心理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体质的增强又反过来作用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他们获得更好的精神和力量,让他们有更好的成就感与被认同感,于是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起到了全面教育的作用。

就目前大学生身体平均素质情况来看, 大学生的身体呈现明显的下降 趋势。反 映柔韧性 的立位体 前屈指标 ,19-22岁下降2.7cm;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平均下降2.3cm;反映耐力素质的800m、1000m跑成绩下 降更为明 显 , 大学生男 女分别下 降30.2s和26.7s。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举重等指标也不理想。探究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表现,还表现耐力、吃苦精神、承受挫折能力的降低。而这一情况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其原因,这与现在大学生的作息习惯、生长环境、饮食结构是分不开的。

当代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饮食结构缺少营养、垃圾食品成分过大,饮食规律不好,缺少体育锻炼,体育课程的不合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由于长期以外,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体育忽略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经常对学生做出达标要求,而脱离使用多种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教学本质, 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野外生存训练内容丰富,更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仅能在野外生存中获得锻炼,还能通过解决各种问题,锻炼自己冷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性、品格,耐力承受困难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分工合作组织协调能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对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一个培养塑造的过程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2.2、增强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

野外生存训练的地点一般在远离人群的山区、森林、沙漠、高原、岛屿或者地形复杂的区域,在没有外部持续提供物质的条件之下进行,个人或者小团队职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维持生命的基本方法与手段,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合作对于整个团队非常重要,由于现在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一般性格中都有自私的元素。活动初期,一般都表现出配合不默契、关系不融洽、彼此缺少信任、个人自我中心严重等等,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他们逐渐理解了他人懂得关心他人,领会了团队精神的重要,开始帮助他人,培养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2.3、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发展空间

目前, 高等学校因招生人数快速增长而引起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妨碍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开展,使体育课程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堂搬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最大限度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空间,也为今后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阔了视野,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发展策略

3.1、构建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重视塑造大学生身心素质, 重新审视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任务目标、训练内容以及实施方法,树立新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观念, 形成新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思想,切实结合当代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体系,不断深化体育讲课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院校有计划逐步进行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

3.2、建设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基地

大学生开展野外生存训练需要在训练中挑战野外特殊技能训练,野外生活开发性强,学生互动机会,并且困难多,训练课程包含登山、扎营、野炊、负重跋涉、攀岩、漂流、涉水、穿越丛林、自救、野外觅食等内容, 所以开设场地时需要面对各种内容所提出的不同需求。然后单单一所学校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的建立各个项目所必需的场地设施。为此,学校需要在校园外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和拓展基地的合作,鼓励社会上的经济实体投资,开设专业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营地,让高校投资者达到双赢的合作目的。

3.3、做好安全措施工作

野外生存训练面临着许多的风险,且难度较大,所以,学校还需要充分顾虑到学生安全问题。不仅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安全保障方面需要严格把关, 建立安全设施, 尤其是是危险性较高的项目,还需要有指导教师全程监督,每个环节都需要保证安全。

3.4、创新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课程与评价体制

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课程计划的出发点, 需要由知识技术转向学生身心发展转变, 并通过理论学习和切身体验两个途径来实现。理论学习即组织学生学习掌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知识。切身体验是要求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适应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评价时,学生成绩需要使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对于理论知识课程可以采用卷面测试评价, 加权所占总分比到30%体验分数占70%,体验分数需要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法结合,并且要注重评语评价体系的完善。

3.5、培养专业的高校野外生存训练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在整个野外训练教学过程当中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职能包括给予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理论知识的讲解,指导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工作。鉴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目前尚在起步阶段,师资队伍还不符合要求,所以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把关,选择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现有教师的相关培训, 使他们能够胜任引导学生野外生存训练的工作。学校同时还要健全学生监督反馈机制,对教师进行监督,以保证教学质量。

4、结语

野外生存训练能够突破传统体育教学以竞技为主、场地固定的局限性,将体育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方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锻炼身体,但这个课程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野外体育训练已经逐渐走进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学场地从校内向野外的转变,能够让学生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生存技能和交流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本文举例说了几类现行的野外体育训练的形式,并分析了高校开展大学生野外体育训练的意义。

篇7: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55-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意识形态的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增强凝聚力确立了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也必然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变革,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进一步彰显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意,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和提升,是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课题。

在教育体系中,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教育目的是通过实施一定课程来达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的引领作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在课程论视野中,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之教学理念显得尤为必要,基于理论认识和实践落点的不同可做如下概括。

一、理论中心的课程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的理论之光催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境界,其科学思想必然地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以贯之不可偏离的主线。

理论具有鼓励和激励、解释和辩护、批判和监督的功能。理论课程以基本概念为核心,以逻辑推理为基础来开展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加强理论阐释,夯实理论基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一般来说,人们对理论科学性特征的认知标准为:一是其自身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二是其揭示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三是其指导社会实践发展的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的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结构严谨,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不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的新创造,是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科学解释和思想精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致力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从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其成为青年学生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规范功能和引领作用。

二、实践中心的课程理念着力把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组织的主线,其内涵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实质就是要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品质还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实践也是各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要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拓展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实现“内化”。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旨在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接触实际过程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增强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目的性、教育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的首要特性。其次,实践教学的选择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明确“为什么实践”,还决定了“如何实践”和“实践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实践教学不是随意的,而应该是有选择的。应该开展什么形式的社会实践,判别的标准就应看该实践活动本身是否具有价值引领的功能,能否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第三,主体性、参与性必然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特性之一,这一特性决定了开展实践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推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实际地参与到当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去,而不应该违背社会实践最基本的要求,远离丰富而具体的社会现实生活。第四,多样性。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学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形式。

三、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因势利导,实现从“要我们学”到“我们要学”的转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序列中关键的一个时期,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推进自身社会化,使自身社会化的内容不断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趋于抽象、由零散趋向完整,故而这一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阶段,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大学生价值观的构成要素是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实践表明,大学生的价值目标是个复杂的系统,有层次性,既有实惠的、功利的等低层次的价值目标,又有积极的、高尚的、高层次的目标。从总的趋势上看,高层次的价值目标日益成为主导目标。例如。社会价值目标是大学生价值目标的主体,道德目标是准绳,其它的如职业目标、生活目标服从于社会目标,并受道德目标的制约。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是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内容之一。就价值评价的标准而言,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标准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大学生来讲,其价值观念首先来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今天,我们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站在社会和个人进步的高度来宣传一种价值观念,这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力求在大学生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应有的信仰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大学生应树立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应有的政治情怀、改革创新成为大学生应该锻炼和培养的能力和素养,知荣明耻成为大学生自觉自为的道德准则,从而推动大学生主导目标的确立,满足个人成长成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社会中心的课程理念重视课程内容的功用价值,从社会的要求出发研究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个巩固”的重大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历史表明,教育如果没有合理且明确的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它不仅会是低效和迷乱的,而且很可能蜕变为实现非人道目标的工具。高等院校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重任,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今世界,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高等院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始终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并致力于把这一战略思想转化成生动的教育实践,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价值观的统一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社会稳定的精神条件,社会秩序的思想前提,是一个民族整体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化引导的根本前提是必须有一个信念坚定、政治上成熟、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集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党在意识形态的中心工作,积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用教育实践呼唤全社会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改革创新中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张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2]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参考[M].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篇8:论野外拓展训练中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一、人际适应障碍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 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构成。这是以一定的群体为背景, 在互相交往的基础上, 经过认识调节、情感体验、行为表现等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人际适应障碍主要表现在缺乏和谐的、融洽的人际关系, 缺乏人际认知能力。所谓人际认知能力指的是个体对自我的、他人的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印象管理则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意识地操控别人对自己形成的各种印象的过程。良好印象管理技能的缺乏也会给人际适应带来障碍, 影响他人留下的印象。冲突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它的结果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带有破坏性的, 也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冲突两级转换的关键在于冲突双方如何处理它。这时人际冲突管理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 如回避策略、让步策略、折中策略等, 这些冲突很可能会进一步的僵化, 成为人际适应障碍。人们大部分精力都处于沟通、感情联系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能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际沟通能力比人际冲突管理能力更为重要, 因为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和化解更多的人际冲突。没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显然会成为人际适应的障碍。没有人际交往, 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就无从谈起。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切行为过程。接受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 学会对别人身上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加以肯定, 懂得重视和发现他人的价值, 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对交往时间和交往空间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等将都能很有效地克服人际适应障碍。

研究表明, 职业生涯的成功依赖良好的职业适应:动力不足、没有自信、适应不良、焦虑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会使员工产生“职业倦怠”, 使应有的工作能力无法发挥, 工作绩效就会受到影响。相反, 如果员工有足够的工作动力、较好的适应能力、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较低的焦虑水平, 职业适应的成功才能成为可能。根据这些研究结论, 人际适应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来影响员工的职业适应。

人际适应障碍在职业适应中的抑制作用也得到了很多实证性研究的证明。报告说职业适应不良的员工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人际适应障碍的困扰。大量证据表明:人际适应障碍对员工的职业适应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为它会使员工产生心理障碍。

如果员工感到人际适应障碍, 那么, 他们在工作中与他人的联系就比较少, 而且他们也无法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样, 他们就可能经受更多的失败, 体验不到工作的愉悦和成就感。Hellesoy指出, 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是工作倦怠的组成部分。可见人际适应障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带来更糟的后果。

二、人际适应障碍的表现

人际适应障碍在员工身上的表现可分为两类:首先是现实方面的。它还可细分为如下几小类:语言障碍、文化程度的障碍、空间距离障碍。在一个大单位里, 交往的中间传播环节过多, 容易使信息失真, 影响交往;其次生活障碍, 家庭工作冲突, 特别是青年员工处于刚组建家庭的磨合期, 这个阶段由于家庭因素而造成的工作冲突或是由于工作因素造成的家庭冲突。再次是心理方面的。有人际关系理想化带来的心理障碍, 对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缺乏思想准备;有人际关系非利益化带来的心理障碍, 对社会上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不理解不适应;有人际关系非技巧化带来的心理障碍, 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缺乏技巧准备, 为人处世难以对付。人际适应障碍使员工不能在工作的物理环境中游刃有余的工作、发挥, 使他们无法很好地表现, 而这些又会使他们产生不好的感觉, 引起恶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对员工职业适应应该是一种致命性的打击。那么, 管理者应该如何帮助员工克服人际适应障碍带来的不良影响呢呢?人本主义的理论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

三、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人本主义诞生较早, 但作为管理理念的人本主义理念却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受到了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 人的个性越来越得到张扬和尊重, 原来那种冷漠、专治的管理方式与时代不相适应,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相对于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言的, 同传统的管理理念相悖,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将员工视为和组织相并列的单独个体, 尊重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实现员工个体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争取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双赢。

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认为, 严格管理必须以尊重人格为前提。组织中的人有着不同的职位, 这些职位的高低有所不同, 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人, 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无差别的。管理理念中对人格的尊重包含三层含义: (1) 管理是为工作的服务的, 管理只限于工作上的管理, 员工有权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只要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管理者无权干涉。 (2) 管理中应相互尊重, 人人都有尊严, 所以管理者和员工应互相尊重。 (3) 管理中还应加强沟通, 换个角度讲, 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任何组织都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做着不同的工作。沟通是协调组织内部所有元素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黏合剂。

人本主义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以个性化的管理理论为基础, 以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五个需要层次为出发点, 再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价值观念,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柔性管理的精髓是“爱人”。

人本主义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组织对员工的尊严和关心, 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生活, 这不仅体现了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和关怀, 而且还可以以工作为契机, 实现两者双赢。此外,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员工作为组织的主人, 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参与组织管理。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就是这样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理念, 它是在组织各种制度比较完发展比较成熟时的升华, 旨在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双赢。

四、人本主义理念在减轻员工人际适应障碍中的作用

鉴于人本主义管理理念的特点, 管理者可以把它应用于对员工的管理之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职业适应。

首先, 创造一个和谐的、轻松的环境, 有助于缓解人际障碍带来的问题, 促进职业适应的成功。职场本身就容易让人感到氛围压抑, 甚至充满紧迫感, 因为员工要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 这样才能在人才济济的职场生涯中生存下来。所以管理者要尽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来缓解人际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 管理者最好尽量避免因为员工一时的疏忽而造成的工作纰漏而表现的大为不满。此外, 管理者应与员工之间加强沟通, 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幽默的方式, 让员工感觉到管理者的亲和力, 使之愿意在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接受管理者的“询问”, 这是良好沟通的开始。逐渐地, 员工也愿意在自己工作出现冲突的时候主动向领导者反馈。领导者用自己很好的行为语言向员工展示了沟通的魅力, 这样一个组织内就渐渐形成了善于沟通的良好氛围:领导与员工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第二,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提倡尊重人的价值。所以组织中的成员, 无论其资历深浅、学历高低、职位高低、岗位重要性与否都要尊重他们, 这样才能使他们认识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 消除一些人的自卑感或是不满情绪,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充分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 更好地适应这个组织, 为职业适应打下良好基础。如果管理者能够帮助员工看到自己的价值, 员工就能比较有充足的信心来面对自己的职场生涯。这种自信无疑会帮助员工积极的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 真正实现职业适应。

第三, 管理者要尽可能多地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包括给员工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仅服务了组织, 更重要的是让员工自己了解自己, 给自己带来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同样有利于人际适应能力。管理者还应该分配给员工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因此, 我们应该为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不切实际的目标只会带来挫折和失败, 使人感到自信心挫败, 这种自信心挫败的直接后果就是在由于工作原因所要进行的人际交往中感到难堪或是不从容, 如员工由于没有完成工作的不自信会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失望、同事对自己的另眼相看, 等等。这种负性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员工下一步的人际交往, 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 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而且可以增加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如果工作出现问题, 他们也不会气馁, 而是有勇气再接再厉。

第四, 以平等民主为特征的新型的和谐的组织关系也有助于减少员工的人际适应障碍。管理者更应该是工作中的良师, 甚至是益友, 而不是对员工发号施令的权威者。管理者不应该把员工看作只是一名被管理者, 和员工只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员工应该被看做是完整的人, 不仅具有生存方面的需求, 更有情感上的需求。管理者要成为员工的亲人, 知道员工工作的辛苦, 体谅员工工作以外的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如有可能, 还应该加以帮助解决。这样, 员工就不会产生“情感屏障”, 这将有利于减轻他们由于人际适应障碍带来的心理压力, 利于员工适应工作。

五、结语

总之, 人际适应障碍会影响员工的能力发挥, 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减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度, 所以, 管理者应以人为本, 强调尊重人和爱人为基本的管理理念, 努力减轻员工的人际适应障碍, 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青年职工职业适应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1) :14-15.

[2]青年员工职业适应压力源探析[J].应用心理学, 2006, (2) :185-188.

[3]人际关系技能与职业适应[J].科技创业, 2007, (7) :146-147.

[4]走红涉世第一步——职业适应期的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 2004, (8) :100-101.

篇9:论合唱指挥训练中好的理念与方法

关键词:合唱指挥训练;理性;精准;充分;扎实;鼓励

1 理性、严谨

音乐艺术的美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撑,合唱这一群体多声表演形式更是如此,美国合唱指挥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理性、严谨,体现在:

(1) 计划周密。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准确。包括团队建设、发展规划、业务成长目标和排练演出计划等。尽早确定比赛或音乐会时间,以决定曲目的长度、难度。计算出可控排练时间,让位冲突时间。合唱在美国是必修课,是一种全民教育,每次排练,指挥提前到场进行准备,保障顺利。排练厅每人一个位置,不多一个凳子。演出前2小时,所有演出环节、流程精确到每个细节、每分钟。上述“冲突时间”指非职业合唱团职工的上班时间、学生的上课时间等,避开冲突旨在保障排练的有效实施。每次排练提前准备是个好习惯,排练厅不多一个凳子,所有演出环节、流程精确到每个细节、每分钟,其精细程度令人惊讶。国内因排练场地条件差、活动的专业化程度低,还难以达到如此精细,但应学习这种态度。

(2)严格执行。在美国,合唱团排演计划一经确定很少改变,指挥根据排练计划完成进度。而国内常有单位临时安排演出活动,突如其来的任务常打乱合唱团原有的排练计划;再就是计划执行不彻底,原因有曲目过难无法完成,临近演出又仓促换曲,或是演出时间变动,这都是非理性、不专业的表现。指挥应尽量争取少受干扰,单位、部门之间应统筹协调,实在要变,也应尽早修改计划,减少人力物力损耗。

(3)重视技术。在美国,指挥排练时很少谈意境,而是反复强调技术。用音乐术语原文与合唱队员交流,以非常明确、具体、量化的指标来要求队员,以技术支撑音乐。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感觉、意境来把握作品,对技术有所忽视,导致在技术掌握、研究上不够扎实。国内大多非职业合唱团缺乏长期规划,活动的短期性使得合唱技巧训练难以系统进行,问题更明显。

(4)排练方法及建议。1)多实践少讲述。排练中指挥尽量用手势来“说话”,引领队员的技术和音乐表达。困难片段采取有效方法反复练,尽早强化解决。2)把握主动。利用弹性节奏打破队员的习惯,告别程式化背唱,让音乐生动起来。如果一次排练多首曲目,要进行切换性训练,锻炼队员对技术、风格切换的能力和心理适应性。3)演前排练宜减不宜加。演前一周通常技术已要求到位,只需巩固作品,重点应放在对音乐的理解消化上。可让队员就作品表现、个人感受进行讨论,这种交流比单纯强化排练更有用。若已达到舞台上的质量标准,可减少排练,留有余兴。

2 扎实、充分

美国合唱指挥训练的另一特点是扎实。据毛湧博士介绍,在美国,硕士阶段才是合唱指挥的初级阶段,因为所有的合唱指挥都从别的专业过来。复合学科宽广的知识面、独特的思维方式、理性的做事习惯加上严格、专业化的教学成就了大批优秀人才。

反对即兴指挥、排练。国内外专业合唱指挥教学都坚决反对即兴排练和指挥,要求每次排练必须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这是专业准则而非先进理念,但在国内非职业合唱团即兴排练、指挥还较常见,这也许与基层合唱团水平低,指挥缺乏挑战和压力有关,却不是懈怠、应付的理由。一个专业指挥其大部分工作是在背后完成的,只有做足功课,每次排练才有突破,才会带领合唱团进步。厚积薄发,合理选曲。指挥掌握作品的量决定了其视野、品位和鉴赏力,应根据团队的人员编制、声音条件、程度、适宜风格及比赛、演出要求选作品。

做好案头工作。选定作品之后,指挥要对不同版本比较、确定,校对错误,准备好所有乐谱。然后认真研读乐谱,标出每一小节(同时也要求队员标出),熟悉整体及所有细节,查找相关资料阅读、聆听,进行音乐学、音乐理论及合唱与指挥技术方面的分析,考虑音乐的处理以及合唱技巧难点的解决办法。在第一次见合唱队前,指挥技巧已充分练熟,排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有了一定把握。

指挥应习惯在排练中解决所有问题,不指望队员在下面主动预习、复习作品。这一点与国内的观念不同,我们习惯于要求队员课下必须练习,认为有义务为了集体而这样做,事实上这样做收效甚微——非职业团体多数参加者是为了成绩、学分,或完成任务来唱合唱,在排练以外的时间、各自的难点、练习质量各异,仅靠自觉很难把控,往往还得靠下一次排练重新加工。鉴于此,合唱团除了每周一次的合排外,安排声部分排十分必要,因为合排的前提是声部的统一,而指挥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排练效率则是关键。

多重身份拓展能力。指挥的工作涉及业务甚至行政事务方面。业务方面,指挥既是总导演,要负责音乐、舞台表演的每个环节,又是演员;行政事务方面要兼顾人事、对外联络、音乐会推销等。全面兼顾很不容易,但事实上每次排练演出,上述很多环节都要涉及。毛湧指出美国合唱指挥训练都是如此,兼顾十几个身份,全面拓展能力,从内到外塑造人。

3 尊重、鼓励与合作

在美国中小学组建班级精英合唱团,挑团员要经过初选、复选和谈话,确定入选后有精心设计的给家长的信函、给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在大学凡有新作排演或准备音乐会需要临时招募合唱队员,工作完后,指挥会对每位参加者包括落选者发电子邮件答谢。

友好的排练氛围。在美国排合唱,课下无作业,迟到不责备,不会唱不着急、不抱怨,唱错不批评、不发火;指挥用感激的态度排练,记住每位队员的名字,相信、鼓励他们去做;演出完后在门口答谢观众,所有这一切让人倍感温暖和亲切。“亲其师而敬其道”,指挥以人性化管理和人格魅力吸引队员来唱合唱,而这是以规章强制队员出勤所无法达到的。期待、鼓励队员进步,在技术上不妥协。指挥要把每个队员看成是专业的(尽管也许是业余的),以专业的态度、精神来做,重视点滴积累、循序渐进。当排练特难时,为缓解队员的受挫情绪,最后让大家唱一首熟悉、舒服的作品是一个积极而体贴的做法。指挥的引领作用。合唱团即便是由许多优秀的个体组成,离开统一的方向、高标准和严要求,也很难自动变好。在这个意义上指挥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人格修养,坚持尊重、鼓励与合作的态度,让排练场既有规则又和谐、温暖,充满学术气息和艺术氛围,令人心向往之。

4 结语

理性的价值在于人对自身的改进和提升,精准来自特别的努力;扎实、充分的专业积累出自高标准和严要求,体现着严谨务实的态度,是长期坚持的结果;高尚人品和奉献精神有一种吸引力。合唱团具有社会性,排练演出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一个经过上述品格历练的指挥会积极推动合唱团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队员,生产艺术精品,同时在音乐对心灵的净化中塑造人的灵魂,美化精神环境,传播正能量。

注释:①毛湧,理工科出身,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合唱指挥硕士、博士(在读),青年合唱指挥家,后从事合唱与指挥研究,2015年7月在国内举行系列合唱指挥讲座和培训。

参考文献:

[1] 毛湧.合唱与指挥讲座资料[Z]. 2015.

[2] 田晓宝.当今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若干问题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6(9):47-49.

上一篇:英语写一封商品投诉信下一篇:暑假阅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