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

2022-09-09

第一篇: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

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因素分析

社会阶层是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即社会按一种或多种因素判定的一个人相对于他人所处的地位。社会阶层是依据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所划分的相对稳定的社会集团和同类人群。社会阶层还不同于社会阶级,其划分测量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有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如议会分工、知识水平、职务、权力、声望等。

划分社会阶层因素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客观法和主观法两类。客观法主要考虑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经济收入等方面,主观法主要考虑个体的个人感受和认同层次。本文试采用客观法分析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因素,并对所熟悉的社会阶层所具有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进行具体分析。

1、教育程度。文化技术资源在现今社会仍然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其拥有者相对于非拥有者来说,具有一种类似于资本的排他性优势。个体对知识和技能的拥有以及社会的认可,除了可能有极小部分的先天性因素发挥作用之外,其根本还是取决于个体在社会中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外的中高层次教育还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况且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个体对中高层次教育资源的占有程度千差万别,这就直接导致了个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位臵。

2、职业因素。职业因素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力与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二是管理者与非管理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扩大,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工业社会的技术进步和阶层组织发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3、智力因素。人在社会中所获得的地位和财富将越来越取决于他的智慧。智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智慧,但不等于智慧。在我们这个时代,智力——准确地说是认知能力——越来越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在美国,一个人的智商越高,他的收入和地位就越高,智力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出身、性别、族群和信仰等传统的阶层分界线。聪明人吸收知识的能力强,从事技术工作也更出色,所以他们会在教育和工作体系中脱颖而出,形成统治整个社会的高智商阶层。

4、收入因素。不同的收入指标决定了不同的消费心理和实际消费能力。但个人的收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因为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下降而落入社会低层;另外,在过渡时期还会出现阶层位臵不确定的边缘性群体。

根据这种分层原则,我初步勾画出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

●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大学生阶层●城乡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以大学生这一社会阶层为例,大学生年龄多处于 18-23 岁间,年轻,充满理想,正处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有自己足够的判断力和追求。多数没有全职的职业,收入主要是父母供给,同时自由支配的时间众多。 这一群体具有明显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他们愿意花大量时间追求自己喜欢东西,接受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强,同时也有“认同心理”,但是由于自身没有收入,所以多数不能承受高消费。 基于这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将大学生视为潜在顾客或市场细分群体的品牌就应该 “对症下药”。一句广告语的成功与否,症结往往是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因此广告语的策划应该符合大学生消费者追求自我、追求理想的定位,让消费者和品牌有了共同的诉求,为产品贴上年轻、自主的标签,自然会取得成功。

第二篇:中国社会阶层与流动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变化既表现为社会流动,同时也是社会流动的结果。中国自古便有“士农工商”四个社会阶层,但在更久远的奴隶社会、氏族社会甚至是原始社会社会阶层是极其简单的,同时社会流动因为内部人员联系紧密及外部环境恶劣等原因也极少。可以说,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即资本快速集聚正在加速着中国的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的结果就是阶级对立。如果社会阶层是“——”的话,社会流动是“|”。我们可以将几个社会具象化。

在第一个十字结构图中,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是极其简单的,这个社会只有一个交点,因此这个社会是十分不稳定的,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但随着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的增多,社会的交往不断加剧,社会阶层也不断增多,即由十字结构发展为井字结构,乃至网状结构,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也愈加稳定。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中国至今尚未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中间阶层总体比例较小,阶层固化的趋势明显加速。社会分层是以一定的标准区分出来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现象。中国已经形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而且还正在发展变化之中,正在继续成长。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的背景下自然、自发形成的,还不合理,还在发展变化之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不相适应。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

一、中国阶层存在隐蔽性;

二、社会分层有人为决定,且角色转化太快;

三、社会流动呈单向流动,新阶层与旧阶层存在博弈,及在此博弈下的中产阶级的困境。

首先,国际上一些现代化国家阶级阶层的一些基本成分,比如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企业主阶层,我们国家都有了,都已经具备了。这些阶层以前我们很少或者没有,现在都有了。与国外现代化国家的阶层结构相比,差别在于我们的结构比例还不合理。其次,中国现代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阶层位序已经确立,这个排序不是随意搞的,而是按照他们拥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三种资源的多少来排列的,而且基本上一个阶层是一个台阶。因为我国阶层结构的不合理性,使我国存在较多的社会矛盾。同一阶级内矛盾激化,不同阶级关系紧张。改革开放后,使中国的阶级组成更复杂。“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后带动其他人后富”。使得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财富向上流人群聚集,改革措施的不合理即国企改革造成大量工人失业,房价虚高使人们成为房奴等等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分层存在资源预设来决定分层问题,且角色转化太快。我们说一个社会的分层是根据社会分工来决定的,在社会流动当中应该依靠的是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去完成的。而以中国为例,五十年代社会流动向工人阶级流动,八十年代向商业阶层流动,现在又极具向公务员阶级流动,这些流动都存在这认为的资源预设才来完成这种流动。再者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身份分层、政治分层,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出生在农民家庭的人,就只能从事农业,身份只能是农民;凡出生在工人、干部家庭的人,一般就是工人和干部。农民想转变为工人,转变为城市居民,工人想转变为干部,则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非常难,因为存在着制度性的障碍。这种先赋性的社会流动机制限制了人们通过努力奋斗实现向上流动的积极性,这是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这种流动机制使国家的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正在由“先赋型”社会演变为“后致型”社会,农民可以进城来打工,年轻人通过学习、努力,可以上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当教员、当国家干部,所以这是一个开放的、能流动、有活力的社会。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个开放、社会流动畅通、公正的社会,现在我们已经往这个方向走,正在发展。但是现在的户口制度、某些人事制度、某些社保制度还没有完全改革到位,还不能说现在已经是开放的社会。但是总的来说,社会流动的机制已经改变了,现代社会结构包括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只要你自己努力,就有机会实现向上流动的理想。

社会流动呈单向流动,新阶层与旧阶层存在博弈。但是由于不同社会阶层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平行向的社会流动多,垂直向的社会流动少。社会底层人员难以进入上层社会,中国梦难以得到实现,社会阶级不断固化。中产阶级存在困境。中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积累属于自己的社会财富,获得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他们的生活艰辛而幸福,同时他们也是贫穷的。阶级内部因素,自我意识的偏差和内部关系固化;社会外部因素,体制的排斥和资源的配置过低和信息的获取差。

要想解决中国社会阶层与流动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改革和调整,城市化的步伐会加快,解决城乡两极分化,改变现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其次调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将社会财富做大,缩小贫富差距。最后扩大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社会基础。

中国社会阶层与流动存在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1级社会工作

组员:吴子民 李增海 何鑫

武玉欣 于静 李婷婷 张野

第三篇:中国富裕阶层的准入门槛趋高

中新网8月18日电 《东方早报》今天刊文说,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能力、权力和教育等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富裕阶层的准入门槛也越筑越高。 何为富裕阶层?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人处于富裕阶层,目前不得而知。而且,以中国目前的收入结构,很难界定富裕阶层。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恩格尔系数0.4作为小康标准的上限,按北京上海每人年食品消费支出4000元计,一个三口之家的富裕标准为家庭年消费支出高于3万元。按国外富裕阶层收入用途来衡量——1/3用于消费性指出、1/3存银行、1/3购买股票债券,那么北京富裕家庭的最低年收入约为7万元。

以多数人的经验来判断,这些标准似乎偏低。即使按照这一偏低、相对静态的标准,回答“中国今天到底有多少富人”这样的问题也很困难。但是某些数据可以提供一个参考标准。根据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2002年上海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7.5万元的家庭占总数的7.24%。

能力和权力造就富裕

中国的富裕阶层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社会学认为这是“社会流动”的必然结果。

陆学艺教授是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带头人,刚刚推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流动状况。陆学艺和其他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所确立的多种经济形式造就了一群享受优厚薪酬的专业人才,他们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获得富裕的生活。社会学研究认为他们是理想的社会中坚力量,也就是目前呼声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这一部分群体的扩大才能最终扭转金字塔型社会结构。

然而,能力主义并不构成这一代中国富裕阶层形成的主要原因。能力主义的前提是制度的透明。但在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的混合却呈现了一个复杂的环境。

新近出版的,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所学府的学者共同编纂的《中国社会分层》一书这样写道:中国的市场改革不是简单地用一种体制来代替另一种体制,而是创造了一种旧的再分配体制与新的市场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干部权力得以在旧体制中完好无损,同时向新生的市场中扩散并转化为新的形式——经济力量。理论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干部权力的转换和延迟”。

在目前体制下,政治精英进入富裕阶层享有其他社会成员所没有的优势。社会学者们认为,干部权力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延伸是改革过程中的特有现象。由政治精英转化而来的经济精英首先是政策的制订者和阐释者,他们本能地将政策推向更有利于自身的方向。

富裕的门槛就这样被提高了。此时,实现富裕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政策的支持。

教育的鸿沟就是财富鸿沟

陆学艺认为,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是对社会流动的一次大促进。那时,考试分数几乎成为录取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既不考虑个人的家庭出身,也不需要工作单位的推荐意见;此外,当时的大学生可以获得一笔足以维持生活的助学金。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成为最公平的社会流动影响因素。

研究者认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将促进社会向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加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和凝聚。学者们还提出,正因如此,即使在比较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也对教育的市场化问题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追求富裕: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连续推出两部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后,陆学艺对中国社会的前景抱以乐观的展望。“从我们所收集的大量数据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的趋势仍然是上升的,职业结构也正在趋于高级化。”也就是说,目前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还是一步比一步好,一代比一代好。

“一个社会是不是有生气,就看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是不是充满希望。”陆学艺说。在他看来,中国几千万流动的农民工之所以保持着稳定,原因就在于他们心里还有对未来景况的希望。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增加技能,积累哪怕是很小的财富,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富裕的希望是每一个阶层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当这个目标有实现可能时,阶层间才能维持稳定和良性的流动。对于已经跻身富裕阶层的人来说,影响他们的未来不仅仅是能力,权力,教育,还有对社会公平的必要关注。

第四篇:《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的读后感

我们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所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

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 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

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一个方面正确。

毛泽东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

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分析得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在革命时期,最贫穷的最有战斗力的就是工人阶级,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哪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极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半自耕农,其生活苦于自耕农,因其食粮每年大约有一半不够,须租别人田地,或者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或经营小商,以资弥补。春夏之间,青黄不接,高利向别人借债,重价向别人籴粮,较之自耕农的无求于人,自然景遇要苦,但是优于贫农。因为贫农无土地,每年耕种只得收获之一半或不足一半;半自耕农则租于别人的部分虽只收获一半或不足一半,然自有的部分却可全得。故半自耕农的革命性优于自耕农而不及贫农。贫农是农村中的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其经济地位又分两部分。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另一部分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另一部分贫农。所谓另一部分贫农,则既无充足的农具,又无资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无几,更需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他们是农民中极艰苦者,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

经济地位决定革命态度,反映出一个人或是一帮人,一群人的应变趋向。贫穷到了生存受到威胁时,反抗自然达到顶点。而集中的,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则最具有强大的革命力。他们的革命决心最大。同样,半无产阶级的贫民则更具有革命的决心,因为他们的生存受到多种环境的左右,他们的艰辛劳动很少能够满足自己及家庭的生存需求。就是因为他们分散,不集中,很少能够达到组织起来反抗的目的。只能以逃生,乞讨,流浪作为消极的对抗。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结盟中产阶级形成一个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因此中国革命胜利了。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革命的先锋,是具有先进思想的一帮人,一群人。他们的革命不单纯的是把无产阶级的命运推向有产,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新世界,新历史,新中国。正是在这个宗旨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够以自身的表率,模范的引导,大公无私的气概把不同的阶级、政党紧密的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共同完成一个事业。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事业。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领导广大的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由过去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一个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推翻剥削阶级统治,一个使劳动人民群众走上幸福,和平,美满的生活。前者最贫穷的,革命性最强的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正是后者最需要改善的,及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解决大多数人劳动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那一天起就是首要的任务。

怎样才能够使广大的才脱离剥削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并不是嘴上说一说的事。也不是单纯的依靠无产阶级专政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段时间也是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差别最小的时期。也是公共利益发展最快的时期。表现在社会福利事业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平:娱乐场所基本免费,公共事业发展很快,医疗卫生深入到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普及。人们虽然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人们对实现幸福的信念很足。在这段时间,人们放开生孩子,每户家庭多的七八个,少的四五个,家庭生活负担几乎就靠一个人工资满足。生活条件低下,但是中国社会人口激增。虽然各种条件很差,但是社会上很少各种犯罪现象存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私有经济的合法化,市场经济便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体制。随着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个体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及各种形式的商业,商贩,金融等所有可以赚钱的行业都出现在人们面前。不同等级的收入构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差别存在。也呈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繁荣景象。差别,尤其是生活差别存在,出现了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生产和服务。差别尤其是生活差别存在,人们的发财欲望便大大的提高。差别尤其是生活差别的存在,人们便不在相信任何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真情。因此,生活水平差距随着收入水平的差距,随着不同经营者,获利者的收入不同一性,便又出现了阶级属性——社会阶层。这就是新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政治倾向。

在目前中国依据怎样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来区分中国社会阶层有四个层次:

一、 打工者: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满足生存需求方式。属于这个阶层的是工人,也就是打工者。所有打工者收入并不相同, 脑力劳动者,收入高。属于知识打工。 体力劳动者,收入低,属于体力打工。

给外资企业打工,工资收入要高于国有,国有要高于个体。 给国家政府打工者,稳定,属于公务员; 给企业打工者,不稳定,属于暂时。 这个阶层逐渐增大,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人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寻找高收入,高待遇的职业。

智力打工者越来越趋向高学历竞争。打工者要想生活的更好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八级工依靠技术,独有的技术最值钱,有技术一方面靠学习,一方面靠钻研。博士生靠学识,博士生比研究生高,高在知识面宽,研究项目新,效益好。

在市场经济中,能力越来越受到青睐。收入与能力成为正比。但是市场经济又是排他经济,能力越强,竞争也就越强。收入差别存在越悬殊,竞争力越大。因此,差别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动力。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劳动力价格越来越低。依靠体力打工者,月薪达到300元以上,不是很多。一个社会脑力劳动者越多,技术能力越强,需要的劳动者越少。因此,随着生产技术,自动化程度提高,大部分人员又被裁减下来。造成劳动力剩余。因此,剩余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城市,裁减下来的富裕劳动力增加,收入来源减少,造成高低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并不比农村好过。

二、 依靠直接生产收入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属于这个阶层的是农民。

我们国家农民生产在固定的面积之上。土地承包是按照人均面积分配。在有限的土地上搞市场经济作物生产,市场信息对于收入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生产的作物大丰收,而市场价格高,收入就好,如果生产的作物大丰收,而市场价格低,收入就不好。缺和补缺是种植型生产获得经济收入不可小视的条件。依靠直接生产收入满足生存需求方式,实现了生产直接满足需求这个目的。满足自己的吃用要比出卖劳动力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要稳定的多。只要这个承包制度不变,只要农民不懒,只要不遇到大荒大灾之年,依靠土地生存就不会出现民不聊生的现象。现在农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民,计划生育使每户农民人口降低到最低限度。吃穿用不次于城市一般收入家庭。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闲置时间越来越多。如果科学技术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多增些劳动产品种类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收入,过剩的生产力就成为不过剩,甚至不足。因此,依靠直接生产收入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是一个稳定的,富足的,没有压力的生存方式。大富很难,小富却不难。

三、 依靠利润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这个阶层就是企业承包者,个体企业老板,炒股大户,及依靠雇工获得生产增加的土地生产者。

这个阶层逐渐增加。依靠利润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生产就是为交换而生产。企业就属于他们自己。他们雇佣打工者,靠付给打工者固定工资,获得产品销售利润。他们的收入依据自己的经商经验而不同。有的大富大贵,有的则小打小闹。但是,他们的生存需求满足要远远的高于前两种方式。随着个体经营迈上轨道,大富者将越来越富,成为财大气粗富豪。小打小闹者随着经验积累,剩余增加,投资增大有可能成为大富者,也有可能成为贫民。但是在我们国家,我们放宽了就业经商者的限制。减免了一些税收,可以说,建立企业,商家都不是困难的事。关键在于经营。在于怎样站稳市场经济这个位子。

四、 依靠灰色收入满足生存需求方式。这个阶层属于不合法收入者阶层。逃税,权钱交易等等。

这个阶层之大,几乎可以涉及到任何和层次。这个阶层社会地位上显赫,网络关系强大,灰色收入究竟有多少一般人不可能知道。社会风气败坏大多数来自于这个阶层。权钱交易使社会越来越不公正。不公正的社会则造就越来越多的腐败,灰色收入成为这个阶层优越于任何层次者的经济来源。是国家有法难依,有法不依的重要绊脚石。也是造成经济收入两极分化,社会阶层矛盾加深的重要原因。

我们依据怎样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把中国社会分成四个阶层。可以看到,前两个阶层是社会最基本阶层。尽管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差别很大,而且凡是高收入者都有充当靠利润获得生存需求满足阶层的欲望,但还不是大多数人能够实现的。因此,这两个阶层就是劳动阶层。关心他们不是怎样致富,而是怎样才能满足。因为组成这个阶层的大部分是弱势群体。

第三个阶层是富有阶层,他们大部分都具有自己的实力和财力。他们追求的是利润,就必须按照利润规律来经营生产企业。让他们自由自在的放开经营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任何阻碍都只能减少他们的利润获得。而利润的产生则是雇佣工人。因此,在保证工人合法收入和尊严的条件下,促使生产向高科技和技术迈进就是把这个阶层推向一个进步的境地。

第四个阶层是腐败阶层,必须加大力度严格控制。这个阶层越小,社会公正就越强。想尽一切办法消除这个阶层存在就是政绩。而这个阶层消失则必须建立一个第三者存在的监督机制。这个阶层隐蔽性最强,具有白天是人,晚上是鬼的伎俩。下什么大力气制止这个阶层存在只要能够问一下其他阶层的人就可以知道。

这样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知道谁应该保护,谁应该支持,谁应该反对。对我们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法律法规才有意义。

在毛泽东诞辰110年的时刻,看一看毛泽东留给我们的著作,总觉得他老人家还在。还那么热情,慈祥。

第五篇:中国程序员阶层——一股待觉醒的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710072 摘要

随着信息产业革命的纵深发展,计算机程序员已经作为阶层出现,暂称作 “程序员阶层”。该阶层掌握着当今最先进生产力,缔造了革命性的新社会形式——虚拟社会。中国程序员阶层以青年人为主,训练有素,是新时代的“士”,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要力量,具有崇高的历史责任,但是实际上却陷入深深的苦难,这是自身人格养成缺失和产业生态弊端造成的,根本原因是阶层创造的“虚拟价值”被严重压榨。中国程序员阶层需要觉醒,内要重视修身,外要争取公平。中国政府应全面正确理性应对时代变化。

关键字

中国 程序员 阶层 觉醒 虚拟社会 政府

前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进一步讲,在劳动实践中崛起的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人群,则握有开辟新时代,消灭旧势力的虎符。纵观文明史,握有铁器的农民瓦解了奴隶制经济,开辟了封建时代;操练机器的工人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的无产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不禁要问,当今世界,谁是掌握最先进生产力的人群呢?笔者给出的答案是计算机程序员。程序员出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们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将整个世界捆绑上了信息产业革命的高铁。在中国,在世界,程序员已经作为一个阶层出现,这一阶层,必将以独有的方式,推动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因此,对这一阶层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以期来者。文中难免有用词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程序员阶层的划分

“程序”的思想并非计算科学所特有,人们从事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程序,本文研究的是计算机领域的“程序”,并受掌握文献和研究能力的限制,落脚点放于中国的程序员阶层。

“程序员”的概念历来很模糊,程序员必然是和程序有关的人。本文对程序员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定义:从事计算机程序研究、设计、编写、测试工作的人,是程序员。 程序研究者主要从事编程思想、编程方法、编程语言、编程工具的创造和研究,一般称作计算机科学家。这部分人同样具有哲学和数学功底。

程序设计者主要从事软件的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详细设计工作。 程序编写者主要从事软件的代码实现工作。这部分人是程序员的主体。 程序测试者主要从事软件的测试工作。

这里,对程序员的内部细分并无严格限定,一个程序员可以同时从事几项工作,一项工作可以同时具备几类特征。

同样,程序员没有职业化的限定。一个人,无论是以农民、产业工人、体育运动员还是教育工作者为职业,只要现阶段进行着程序的研究、设计、编写或测试工作,都可归为程序员;而且这类人中不乏水平很高的人。

另外,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从属于程序员阶层。一方面,他们为程序员开发满足需要的硬件设备,配合程序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他们靠编程来开发硬件,自身也是程序员。这里体现着“阳中有阴”的易理思想。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职业程序员划为一线程序员,将非职业程序员划为二线程序员。

1945年,美国科学家冯诺依曼在关于EDVAC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将“程序”的概念引入计算机领域。按照我们给出的定义,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程序员。

1956年9月,我国派出赴苏计算技术考察团,闵乃大、王正等15人可以认定为中国的首批程序员。

经过60年左右的发展,中国程序员已经作为一个阶层出现。中国现在有多少程序员?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变动很剧烈,而且根据前文给出的定义,有大量二线程序员存在,因此现在对程序员的总体规模还无法给出一个权威的数字,只能给出概数。

中国CSDN网是程序员经常登录的网站,有注册用户220万。但是注册用户成分尚不明确,占全国程序员比例也不得而知。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蓝皮书:2010》中写道,截止2009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37.8万人,十一五计划期间人员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5%。根据这个数字,预计2010年末达到43万人。另据调查,北京的比重为全国25%,也就可以估算全国一线程序员有170万人。但是这个数字并没有包含其他行业中的职业程序员。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程序员的数量级在百万和千万之间,占全国总人口数量尚不及1%。但是,中国程序员的力量不容低估。我们以史为鉴,民国初年的工人阶级总数不足百万人,同样不足当时中国人口的1%,但正是这批人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开辟了浩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个社会阶层的立,就在于其独特的创造力和破坏力。那么中国程序员又有何德何能呢?

程序员是新时代的“士”

一般认为,大学生是士,规模有数千万人。但是现在,中国大学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像技能培训班,学生毕业后迅速被分化,多数降至社会底层,无法为祖国培养具有高尚情怀的士。

古代的士,在等级社会中处于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的中间地带,他们下学而上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着特殊的人生志趣和社会责任。

但是,在崇尚人人平等的今天,靠贵贱划分人等的时代已经过去,需要确立新的标准。笔者发现,随着信息产业革命的纵深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出现了新的划分方法,那就是分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其中,依靠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本地环境和网络环境是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中的社会是虚拟社会。 程序员阶层正处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中间地带。程序员是现实社会中的生产者和服务者,是虚拟社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同样有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因此,笔者说,程序员是新时代的“士”。

中国程序员的责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国的程序员阶层有着崇高的历史责任。

现在,信息产业革命已近半程终点,诸多技术出现难以突破的瓶颈。从根本上讲,是西方线性哲学思维的局限暴露,进而表现为对线性数学的研究走到了尽头。新兴的非线性数学急需一种革命性的数学基础理论出现。笔者研究认为,在《易经》中,数“亦一亦二”的思想可为非线性哲学的再次开拓,为新数学理论的提出,为真正的智能计算机的设计开发指明方向。中国的程序员要敢于从最基础的部分寻求突破,不迷信西方的技术。这是中国信息技术一举赶超世界,开辟新天地的绝好时机。

钱学森同志在上世纪后期提出“系统学”理论,归纳起来,就是基于现实世界构建虚拟世界,通过在虚拟世界中推演来指导现实世界。现在,中、美、俄的科学家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核试验;美国已经将军事演习放在计算机上进行,中国也积极进行科技练兵;美国骑士公司利用计算机代替人进行股票交易,业绩居华尔街之首;美国通用汽车利用计算机模拟汽车碰撞试验,降低成本;医学专家将人体各处机能信息输入计算机生成虚拟人,进行各种生化试验,开发新药;多国政府都利用计算机预测未来经济数据和政策实施效果来指导决策:这一切,都饱含着程序员卓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相信程序员是最先进生产力的持有者,此外,钱老的系统思想是程序员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但是,中国程序员的生产力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开发,尤其在民用方面,这一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紧迫。中国程序员坚持技术利民,要敢于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中国产业升级立功。

由于虚拟社会是一个新兴社会,这个社会应走向何方,应如何前进,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虚拟社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的程序员阶层应对这个新社会的发展负主要设计、施工和管理责任。虚拟社会应作为人类探索和谐大同社会的试验田,作为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主阵地,作为教化监督联结现实世界的有力工具。中国程序员阶层在开发应用网络技术的时候,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政治觉悟和文化情怀,惩恶扬善,知所进退。

中国程序员阶层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要力量。在面临国家民族危亡之时,要坚定立场,挺身而出。2001年,因中美撞击事件而引发的“中美黑客大战”,可视为中国程序员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表现。黑客攻击,这种不流血的行为,其破坏性可以超越一场核战争。中国程序员即便未受国家召唤,也应注重战斗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中国程序员的责任,就是“圣用手中刀,创出新时代”。

中国程序员的现状

倘若是朽木,只期能生蘑菇为人食,也就无需劳神了;但中国程序员最是可塑可用之才,如题所说,中国程序员阶层是一股尚未觉醒的力量。接下来的现状描述是业内周知的。望有能力的研究人员为其补充数据。

中国程序员阶层以青年人为主,多受过高等教育,且训练有素。由于长期受计算机知识的熏陶,思维敏捷而理性,为人忠诚朴素,工作认真勤奋。

中国程序员心理状况堪忧。长期严密的逻辑思维也导致了人员性格有自闭倾向。加之大部分程序员仅从事局部的开发工作,缺乏大局观、系统认识。另外,受社会风气和年龄局限,一部分人有浮躁、功利的特点,那些不得法的程序员还表现为易怒、悲观、头脑僵化。大量的调查都表明中国程序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中国程序员的身体状况堪忧。长期受电子设备辐射,错乱的生活规律,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导致了程序员的身体状况堪忧。中国程序员的平均寿命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显然低于全社会平均寿命。

中国程序员职业生涯较短。与国外很多有数十年程序生涯的人相比,中国程序员在高压生存环境中难以为继。

中国程序员的婚姻状况堪忧。从业初期忠于事业,干劲十足,无心恋爱。往往到了30岁才开始考虑组建家庭,但身心条件都制约着恋爱和婚姻的成功。 中国程序员的社会地位低下。因追求技术路线而放弃政治生命,放弃休息的权利,放弃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社会形象缺乏阳光。程序员的工作热情被领导层利用,国家相关法律不健全,社会对知识产权的漠视都导致其劳动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总之,中国程序员表面上有数字上的工资优势,但实际情况用“苦难”形容不为过。

中国程序员阶层苦难的原因

造成程序员阶层的苦难原因何在呢?笔者给出一个三层次模型进行分析。一般的,一个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层、逻辑层和表现层。例如计算机屏幕显示的一张图片,在表现层就是一张图片,在逻辑层就是一个像素矩阵,在物理层就是物理设备和高低电信号。这三个层次各有映射关系。人类社会也可以依此划分,对应为现实层、中间层和虚拟层。现实层即为现实社会;虚拟层即为虚拟社会,为现实层提供了服务接口,使现实世界的人能够不经过中间层而进出虚拟世界;中间层为逻辑层,这里存在着虚拟层的设计蓝图和实现技术。现实层为中间层输送现实价值,如物质、文化和政策信息;中间层完成虚拟成的构建和更新,创造并向虚拟层输出虚拟价值;虚拟层为现实层提供服务。

程序员阶层是人类唯一有能力横贯三个层次的,但苦难也就在此。因为这就好比一个酒店的建设工人和服务生,虽然有能力进出酒店的各处,但无疑处处看人脸色,而且几乎没有时间去享受自己提供的服务——这就是一些人对程序员的认识,但这是一个错误认识。首先,程序员的服务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因为虚拟社会是全球性的,这是显然的;其次,程序员提供的服务是强大的,不仅在虚拟社会中发挥作用,而且深刻的变革着现实世界,例如网银、网购、微博、视频会议,最新例证是突尼斯的“维基革命”;第三,程序员是脑力劳动者,培养一个专业程序员需要很大代价,而且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程序员需要时刻学习新知以保持活力;第四,信息技术发展仍相对落后于虚拟世界发展需要,生产工具仍欠发达,程序员不仅要进行高强度脑力劳动,还不得不进行大量体力劳动,如程序录入、程序调试、文档编写等;第五,程序员的成果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信息产业本身有巨大人才缺口,网上商城吸引了大批人员开办商店,各种网络平台还催生了威客、拍客等,企业信息化改造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其他行业生产者无法比拟的。

人类应深刻意识到虚拟世界的出现和发展所带来的全方位的革命性意义,进而认识到程序员阶层的伟大贡献和潜在能量。从历史上讲,现在处于虚拟世界的拓荒阶段,有大量艰苦的工作去做。程序员正在用他们的大脑、双手和生命为全人类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们的工作和牺牲是无比光荣的,是无比可敬的,是必将载入史册被人永远铭记的!

程序员阶层苦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创造的虚拟价值被严重压榨,即由现实层输入的现实价值远小于由中间层输出的虚拟价值。

有几种表象可以定性说明,这几条不分先后,相互间也没有严格界限。第一,程序员的知识产权未得到有力保障,这一点众所周知了;第二,虚拟社会盈利方式缺乏智慧,通俗的说是还不知道该怎么赚钱,例如新闻网站背后有大量信息收集、编辑、管理、发布工作,却只能从广告费中分割收入;第三,程序员的劳动价值缺少合理计算标准。一分耕耘难换一分收获;第四,程序员的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信息技术企业中普遍存在超负荷工作和无偿加班的问题;第五,社会对信息产业认识错误。盗版软件的猖獗和“免费时代”的荼毒让民众认为软件理应是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虚拟商品的特点使民众误认为软件不过是一张光盘或一个图标而已——这使得知识产权保障工作缺乏群众基础。

一个巴掌拍不响,程序员自身的麻木无知和畸形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苦难的原因。虚拟社会的出现,还影响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时间管理。在虚拟社会的生活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在时间分配上进行调整,重新认识时间的管理。笔者在此提出“虚实时间比”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在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平均分配时间的比例。应当认识到,虚拟生活无法完全代替现实生活,因此这个比例不能过大,否则饮食、起居、道路交通,以及真实的情感交流、旅行、体育锻炼、修身养性等时间将被迫压缩,效果大打折扣。程序员自诩IT人士,原本正常工作时已分配了大把虚拟时间,加班时继续在虚拟世界中,业余时间又喜欢上网、即时聊天、短信问候、邮件交流,还沉迷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现实时间所剩无几,必然被视为“怪人”,必然成长为“怪人”。 事实上,程序员的苦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这尚属人民内部矛盾,应通过人民共同思考协调加以解决。但是,倘若处理不当,仍会有很大危害。程序员阶层的创造力和破坏力都是常人难以驾驭的。中国程序员首先自己需要觉醒。

中国程序员需要觉醒

中国程序员应认识到内外双重问题。内要重视修身,外要争取公平。 本文给出一条程序员的修行路线。

首先是正心。只有心是正的,才能看清什么是斜的、错的。应认识到,程序员也是人,工作不是全部,知识源于生活,快乐也蕴含在没有思维难度的事情中。人生的意义应在于看清隐性的得失,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完整的人格。

之后是笃学。应把学习外物和认知自我结合起来,把知识的归纳整合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把复杂的表象和简单的本质结合起来,把自我发展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

之后是立志。端正了生活态度,积累了原始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发现了时代特征,认识了自己的长短处,明确了人生的兴趣点,就可以立下志向,坚定信念走下去。

之后是养气。前进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步伐,不断发掘潜力,不断开拓眼界,不断磨砺意志,不断积累人脉,不断把握机会。

之后是济世。自然看淡名利,乐于分享,为行业掌舵,积极培养新人。 之后是归隐。这时开始淡出他人视线,确立新的起点,不知老之将至。 程序员苦难的深刻内因在于其把本应用于学做人的脑力资源都耗费在了解决“脑筋急转弯”上。每一个程序员都要适时反省自己,关心生活,重建人格。但是,这不代表中国程序员阶层只能以德抱怨。

当务之急,中国的程序员应唤醒自己的政治生命,追求从根本上改善发展现状。可以依照法律,自发组建民间团体,恢复自身良好形象,与政府合作监督行业行为,依法扩大阶层声音,依法倡议规范市场,依法维护知识产权,依法维护劳动权益,依法争取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合理位置,依法促进信息产业的政治文明建设,群策群力探索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之道,为中华之崛起贡献最大力量;而不是建立几个用来灌水吐槽的论坛。

中国程序员阶层要有长远思考。不论个人还是集体,即便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也坚决不可欺行霸市;即便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也坚决不可腐化堕落;即便有了一定的文化地位,也坚决不可误人子弟;即便再有能力,也不可以脱离人民,不可以脱离社会主义建设的统一战线,不可以忘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政府应为此做些什么

中国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支持是值得称赞的,笔者仅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点到为止。

虚拟社会正越来越变得“真实”,应当把虚拟社会认定为新的社会形式,而不是娱乐形式。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也会形成鲜明的社会风气、社会阶层、社会制度、社会文明和社会界限。它现在就像一个快速成长的少年,不仅要给予物质支持,还需要精神层面的引导和培养,否则遗患无穷。政府应当组织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仅研究技术趋势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技术并不神秘,技术是让人来用的,归根结底要研究人的内心需求。

虚拟社会将加速整合。“一键转帖”技术加强了不同社区的联系,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虚拟货币间将出现兑换,催生虚拟汇率、汇市、央行、统一货币。

物联网的发展将使虚拟社会登上统治地位,这一天是必然到来的。物联网意味着个人能力的空前提高,意味着社会交流能力的井喷,意味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能出现不相适应。政府不能操之过急,立法、安保等配套工作要跟上。值得一提的是,应牢牢把握社会的领导权,莫为他人做嫁衣。

信息技术将加速普及,二线程序员的数量将急剧扩大。政府应当建立规范的从业人员资质认证管理机制,务必重视并落实对程序员的政治素质的培养,聘请真正有政治觉悟的人有针对性地授课,在技术教材中适量加入美育、德育内容,强调神圣的历史责任,批判一夜暴富、见利忘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思想。

中国信息产业中的某些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同样普遍存在,如果我们能率先成功转变,将刺激中国信息产业迅速走强,领跑世界。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浇灌。

结语

中国程序员阶层,大有可为,好自为之。

上一篇:中国化妆品市场分析下一篇:中国价值观金钱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