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行为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反思教学行为范文

对自己教学行为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里说:“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不及格分数。”这句话不禁让我反思自己一年来的教育经历。记得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数学成绩也是班级倒数,一天他拿着作业到我办公室,局促不安的走到我面前,小声说:“陈老师,我这道题不会做。”我接过本子,扫一眼,见是我刚讲过的题型,只是数字变了一下而已,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你上课干嘛去了,我讲的时候你又不注意认真听,现在只把数字改了一下就不会做了,你就不知道按黑板上讲的方法只把数字改一下吗?去,万一不会就去问认真听了课的同学。”

我想这位同学肯定会记得我当时那副凶巴巴的面孔,因为他太伤心了。如果是好同学来问,就算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听课而不会做的题,我也会心平气和的为他讲解。这样做是不是太偏心了呢?当时,我压根就没想想这样做的后果,难道我这么批评他一通,他下次就能改正缺点,认真听课了吗?只怕是物极必反,他会更加不听课。现在想来,他当时能够来找我问题目,说明他很想弄懂这个问题,很想有进步,说不定他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敢走进我的办公室的,而我却轻而易举的扼杀了他的这种上进心。我真的很后悔。

我想,像我这样有意无意伤害学生的老师可以说也有不少。有些老师见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立刻给予评判“不对”,要他坐下;有学生作业本上错的多,对的少,就给他30分,50分;考试考得不好就给他不及格的分数。

学生虽然是小孩子,可他们也有自尊,他们也是大写的“人”,“差学生”虽然成绩差,但也有想成为“好学生”的愿望,只是有些老师将其这种愿望之火给扑灭了。再回头读读《教师的建议》中的那段话,其用意不就是要求老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吗?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我想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教学中的情感啊!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从传授知识技能的角度来组织。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而且也是通过经验和情感来获得知识,获得态度和价值的。课堂上如果缺少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缺少多向信息沟通,如果教师不具备移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等,就很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而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情感,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学困生将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往往会有自卑感,对学习没有信心,教师应鼓励他们,不能威胁和惩罚他们,同时要教育其他同学不能嘲笑,奚落他们。

教师应从知、情、意、行统一的角度去组织一堂课,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以知识活动为主线,并通过这条主线去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做一个把爱奉献给教育的人!

第二篇:教师个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反思改进计划

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强化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了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等。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

第三篇: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

张希娥

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快,随着学生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当教师的常会这样感叹:教师不好当了?教学工作不好做了?教材太难把握了?知识不够用了?经验不足了?通过反思,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化的、独特的、带有新质特点的教育观念。通过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自主能力逐渐地得到增强,就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职业生存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教育方面

在工作中,我用爱心影响学生,用真心沟通家长,用耐心教给学生知识。使学生不但学会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平时尽心尽责地管理好班级,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班会、晨会及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班会课上,通过一些主题如《感恩》、《母亲节》、《端午节》等设计一些活动来达到教育的效果;利用早上、中午及放学的时间找个别学生谈话;放学前给同学们读一些好的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和教育学生,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的道理。

我经常地与各任课老师一起分析班级情况,找对策;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展开讨论,和每位同学一起制订目标、计划;联系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改变存在的问题。针对班级薄弱的学科,配合认课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提高,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后半学期,班级的情况明显有所好转。

当然,一个学期下来,班级仍然还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对个别后进生的教育,我渐渐觉得力不从心。对此,我经常上网到论坛里或者找些课外书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好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当然我还是会尽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和转变。

二、教学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与老师们一起讨论、研究,使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以及能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既轻松又扎实,并会学以致用。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并有所思考。

1、 抓后进生、抓课堂常规、抓突发性事件。

积极抓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后进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与他们谈心、在周记、家校本上沟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访等,做到因材施教、真诚相待、耐心帮助。有了进步及时肯定、表扬,有了问题冷静分析、帮助其解决。平时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及努力的过程,鼓励他们找回自信,并制订目标和计划。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也不放松,更严格地要求他们,培养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她相信老师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在学期初,就确定了班级里需要课后辅导的学困生,充分利用中午上学那段

时间和放学后的时间进行辅导,几乎每天都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位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另外对于这些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条件地去爱他们。教师必须保持对学生“无条件关怀”。罗杰斯认为,学生得到人际关系中的诸如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敬等方面的关怀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对待学生要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学习不好,落后,受到同学们的排斥,因而感到很坠落,我们作为老师的不要看不起他,当然理智会提醒我们,这些办法也是不可取的,但我们首先要提出极其必要的办法去挽救他,只用惩罚是不能救人的,需要教师的仁慈去感化他。

2、提升素质,让师生在创新中共同成长

一个教师能否承担道德责任,与其专业水平密切相关,从古到今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教育成就,无不与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没有教师的质量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我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成为一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缺点的人。另外,我们不能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他们,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惊奇的感受。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摒弃粗暴的态度,放下手中的“教鞭”,不要给学生“冷眼”和“讥笑”,以慈母般的爱温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敬可亲,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本学期来抓好这样一个群体的同时,严格把好整体关,在抓教学的同时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又注重课堂教学常规,还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和课堂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以点促面,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促进班级文化和学生素养同步前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不论是班级的精神状况,还是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明显提高。我虽然是老教师,但在今天的教育面前还觉得很稚嫩,有时遇上一些突发的教育案例还有待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因此,我尽量坚持多渠道查阅相关的教育资料,做到胸有成竹地去处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疑难杂症。我深知,作为教师教师,必须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全面理解、把握好教育尺度,以科学、民主的精神组织实施教育,调整教育实践,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劳动、生活,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继续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真正的胜任肩负的使命。

总之,只要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心甘情愿地、积极地让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生活及经验进行反思和更新,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就能找到走进学生心理、与学生平等对话的途径,就能帮助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味,从而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克服本领恐慌,掌握新课程,增进新智慧,形成新本领!

第四篇:学习传统文化反思教学行为

学习传统文化,深刻反思忏悔

偏见和误会源自狂妄、无知和狭隘。我真实地感受这句话的正确。一套名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光盘,现在在我看来就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而在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颇不以为然,我心里那种根深蒂固的所谓“批判的态度”使我变得狂妄和无知。当我转变观念,深刻反思后,我发现这套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光盘,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杀人、卖淫、嫖娼、吸毒、偷盗、找情人、堕胎、收红包、卖假货、忤逆父母„„凡是能想到的罪恶,在一场场汇报,一次次忏悔中都可以看到,我深为义工老师们真心忏悔的勇气而感动。古人说,知耻近乎勇,这些老师们的现身说法、勇敢剖析真的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其难以做到的程度不亚于面对屠刀和枪口的勇士。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忏悔和反思呢?

你对传统文化究竟了解多少?就敢狂妄地去曲解,去批判。你曾经对《学记》中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智。”进行过质疑,我自以为是地认为“其”指的就是“善教者”,其实是吗?未必是,它完全可以理解为“听者”和“学者”——因为善教者的启发,使学习的人随着自己的志向来学习。一知半解,断章取义,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这是我对你从前的评价。

再反思一下我的教育教学方式。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曾经体罚过学生,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罪过,我深深为此感到羞耻。记得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有老师采访于永正老师,他问于老师有没有体罚过学

1 生,于老师很坦然地说体罚过,然后就忏悔。于老师是小语界的名人,这样的忏悔并无损于他的形象,相反,还赢得了尊重。还有让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从中得回扣的“恶”,这种“恶”大概就是潜规则吧。明明知道不对,很多人却都做过,如果你不做,反而不正常,对于这种“恶”,很早我就忏悔过,但我一直没有断“恶”,我只能以给学生发奖品的方式使我的心灵得到平静。这样话,在我心里憋了很久,今天才说出来,这样的话,会让很多人看到,任你嘲笑,任你不齿。我的脸面比那些在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上的那些老师们的脸面还重要吗?其实《弟子规》早就教育我们“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对于不好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会见怪不怪,麻木不仁,过而不改,错上加错呢?我想其根源在于没有“发耻心”,不知耻,就不会反省,不会忏悔,不会改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及早地断恶修善,你必定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

再来反思一下现在学校的行为。唯分数,唯名次,唯升学率,唯名校,更快,更高,更强,这哪里是学校,分明是竞技赛场。在这个本该是教育人、尊重人的地方,却常常上演着违背人性、违背天理的事情。

就拿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各种各样的惩罚来说吧,当一个老师用罚抄课文N遍的方式惩罚学生的时候,当他(或她)用诛连的方式(一人犯错全组全班受罚)显示他(或她)的专制、残暴、无能时,他(或她)可曾想过“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这样的话,他(或她)可曾想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话。对!这正是《弟

2 子规》和《论语》中的教导。陈大惠老师说,圣贤教育在中国已经断掉了半个多世纪,也就是说,已经至少两代人已经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育。这当然包括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没有受过做人的教育,长大后,他站在讲台上,又怎么教育下一代人做人的道理。

孔门四科中,德行排第一,其次是言语、政事,最后才是文学。《弟子规》中也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里力行的就是德行。所谓文学、学文,在现代社会中就是指的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人说学校里不是有品德课吗?是有的,但实际的情况是书本和实际相脱节,这个我们只需回想一下品德课老师是怎么上的和这门课在各科中的低位就明白了。导致学校教育出现诸多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把它归罪于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包括我在内,以前也是这样想的,想的多是从外部,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缺少内省与反思。当我们的学生浮躁不学习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爱学习吗?当学生的课外作业没有完成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学校布置给自己的任务,我好好完成了吗?我的业余时间荒废了吗?当我们抱怨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对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过错?有没有缺点?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说的这段话用现代化说就是“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智慧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斯言善哉!

3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古代医学家裴一中的这段话完全可以作为每一个老师的座右铭。这段话中的“仙”和“佛”绝非神话中的仙和佛,而是指真正觉悟的人,是人修行所达到的一种高境界。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平等心是佛,佛对众生没有有分别心,普度众生,慈悲为怀。佛说众生平等,不能有分别心,孔子说“有教无类”,我们早就把这些教导忘记了。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吧——

政府办重点学校,人为地制造等级,收择校费,把扩招生变成摇钱树。

学校办重点班,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不平等、不公正,重点班的师生要为学校的升学率而战,因而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为公是学校的荣誉,为私是领导、老师的奖金和学生的前途。

而每一个班级里面,又会因老师的分别心而分成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坏的学生,品质好的学生和品质差的学生,守纪律的学生和不守纪律的学生„„有了这样的分别,就有了种种不和谐的现象——侮辱、谩骂、冷漠、孤立、体罚„„种种不善的行为都源自分别心。

当下教育界比较的时髦的说法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句话的前半句说的是教育教学行为,后半句说的是教育教学观念。正确的行为又源于正确的观念,是观念决定着行为,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平等,只有平等,只有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然后用慈悲心和真诚心对待已经形成了坏习惯的孩子,就会达到“没有教不好的孩

4 子”的境界。想起以前我曾对这句话报以的轻蔑态度,真是罪过啊!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对真理的嘲笑恰恰证明了我是一个“下士”。好在我已经在反思了,但这种反思还远远不够。 《弟子规》中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不是让我们光用来训导孩子们的,反观自我——我对职业待遇产生过不满吗?如果真的嫌教师这个职业不好,完全可以辞职嘛,干嘛还要受这份罪呢?“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常生戚”的老师越多,教育就越趋向腐败和堕落。

如果你有心反省了自己的德行,然后去学习传统文化,在德行上有了进步,你就成了有福的人。如果你是教师,你这样去做了,德行有了进步,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用传统文化指导我们具体的教学行为。《礼记·学记》中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古圣先贤早就告诉我们,先学后教,在教中学。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已经忘掉了祖宗的教诲,仿佛觉得现在提倡“终身学习”很时髦,是新生事物。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学习是重要的,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就不会去自我反省,就不会进步,也就教不好。

再来看“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

5 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这段话也出自《学记》,翻译成现代话是说,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得学习的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担学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我不能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讲的“今之教者”固然是当时的时代,但又分明说的是当今社会的学校教学现状。我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之喜我们有这样有智慧的老祖宗,惧之惧几千年来我们鲜有进步,我们愧对先祖。

以上这段话反映在现在的学校课堂上,就是教师讲的太多,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李炳亭先生是反传统课堂的,他“给传统课堂打0分”这话听上去哗众,但也有些道理。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是早该反的,填鸭式教学是早就应该废止的。但为什么至今还有呢?我看问题还是出现在老师身上——不学习的老师太多了,量变到质变,小气候终于形成大气候大顽疾。“大学之法”他不学,现代教育学他也不学,学了不去用,学了也白学。“大学之法”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

6 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师如果能够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产生‘和、易以思‘的效果,即是说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感到容易,又能进行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在这里,古圣先贤早就告诉了我们教学的原则,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把它束之高阁,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在那里折腾出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课改经验,有用吗?好好聆听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把它深入到自己的骨髓和血液里面,用得着折腾吗?老祖宗最眷顾他的子孙,他留给子孙的是最实用最简单的课改经验。

其实,当下课程改革的“纲”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德行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部《弟子规》和一个《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光盘就可以。公益论坛上的一个个真实事例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证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那么恶的人都教得好,何况是老师呢?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或是领导,或是教师,他(或她)首先是一个人,他(或她)同样的会受到名利和种种欲望的污染,或多或少地丧失掉了人纯净纯善的本性,变成了“厨房里的油灯泡”,通过传统教育的方式,恢复了人纯净纯善的本性,“油灯泡”变成了“明亮的灯泡”,那时,教育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想这中间的因果关系就不必详细论述了,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或她)怎么可能没有智慧,怎么坑让他(或她)的学生厌恶学习,厌恶学校,他(或她)必将用自己心中的光明点亮学生心中的光明。一部《弟子规》、一个《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光盘、一篇《学记》足矣!

回郭镇万达实验小学

王世辉

第五篇: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

为了学生写好作文

新学期,我接手了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面对一张张新鲜稚气的面孔,我也觉得年轻了好多,从心里愿意和他们接近。我也暗下决心:努力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发展。 开学第二天,我上了第一节作文课,为了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我建议学生们先到学校各处去看一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用自己的头脑对观察所得进行整理,对学校的花草树木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学生们兴致很高,我刚布置完,便一窝蜂般同拥出教室。不一会,校园里便到处是他们的影子。我也饶有兴趣地和他们边看边说,乐在其中。不到半节课的时间,学生便陆陆续续地回到教室,埋头写作文。我也试着整理自己的思路,理出头绪,写一写自己的观察员所得。我还没正式开始,学生们已陆续交作文了。我当时又高兴,又担心:能这么快写出作文,我感到高兴;一想到作文的质量,我又觉担心。

两节课上完,我回到办公室,桌子上摆了高高两垛作文本。我略一定神,便开始浏览学生的作文,以了解他们的作文能力,语文基本功,也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惊喜。

说实话,看初一新生的作文,惊喜也有,偶尔会有书写认真,卷面干净,文从字顺的好作文。但这样的作文从数量上确实不多。相当一部分作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下面的硬伤:书写质量差。一方面字写得不美观,不工整,甚至不成字形。再就是书写速度快,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修正液、涂改纸滥用。语言文字运用上,错别字常见,方言土话时有出现,标点符号不用或者乱用。比如人物说话时,冒号加引号,有的学生只有前引号,后引号到结束也没有出现。更有甚者,满纸作文,不见一句完全意义的话。作文内容上,假话,空话,套话大量存在,还有一些抄袭作文。我耐着性子,快速浏览了两个班的作文。当时,我忽然想起“鸡肋”这个词。这是我当时真实的心理感受。

为了改变上文所说的情况,从开学到现在我抓紧展开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 结合学校本学期开设的书法课,指导、督促学生练字。

在书法课上,首先指导学生练习硬笔书法,要求学生开始用钢笔写字。教育学生平时写字就是练字,各科作业都要认真书写。我还和两个班至少20位学生家长联系,请他们配合,每天晚上帮助孩子坚持练字。在两班内,我开辟了“比一比”“扬我风采”“展示”三个专栏,每周

三、周四两个班的书法课上,当堂评选出写字优秀者,当堂张贴在三个专栏上,全班学生鼓掌对他们表示祝贺。到现在已评选、张贴了三期。

平时作业,作文,读书笔记等书面材料,我都要求学生用钢笔进行。在第三次作业,第一次作文评议时,我在两个班内进行了质量展评,对书写认真,卷面干净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全班学生鼓掌对他们表示祝贺。从第四次作业,第二次作文时,对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者作出部分重写的建议。第七次作业时我在两个班进行作业交换评比,对书写认真、美观者两班公开表扬,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树立起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二, 设立图书角,开拓学生视野,丰富作文储备。

学生有读书的想法和愿望,但是没有来自学校、教师的时间和图书的保证,所以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量一直不是很乐观的事情。我根据以前的做法,还是先发动学生集书。班干部最少集3本,课代表、小组长最少集2本,其他学生最少出一本,我自己出6本。这样,在第二周,两个班的图书角就建立起来了。我还从学校的图书馆为第一班借了30本图书。现在,这两个班都有图书近130本,人均2本多。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我专门在每周五拿出一节课开设了阅读课,对学生的阅读作必要的指导。从第六周开始,我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

三, 进行必要的作文方法技能指导,让学生感觉写作文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教语文多年,每逢作文,多手忙脚乱。往往脑袋一拍,就出来一个作文题目,随意性很大,

无目的,无系统。在今年暑假时,我就产生了对作文教学进行必要规划的念头。本学期一开始,我就下决心对作文教学进行系统谋划,争取有一定的规程章法。

本学期作文教学中,计划拿出半学期的时间,从观察作文开始写起。这样安排的意图主要有三个:一是可以有效地摒弃初一新生作文“假、虚、抄”的不足。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动手动脑,综合思维的习惯。三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作文内容就是生活内容,方法技巧很容易学会、掌握。为此,我进行了有关观察的系列讲解、指导。内容重点分别是“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观察中要有真情实感”“观察中要有适当的想象”。我记得在讲授“观察的顺序”时,曾经举了观察月季花的例子:先观察整体,总体描绘,然后可以如下进行了,枝(粗细、色、触感)——叶(形、色)——花(总写形状、色、味)——花瓣——花蕊。这种观察顺序也就是写作思路,按这个顺序写下来,就是一个好段落。当时学生脸上的表情告诉我:原来作文就这么简单!

每周四的语文课,我作为专门的作文课,争取一周一次作文。作文批改以学生批改为主,我评议指导为辅。每次的作文课有半多的时间是学生读作文,评作文。让学生最多时间去参考、接触作文。

开学时间并不很长,到现在为止,我所进行的三项工作取得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学生的作文书写(也包括作业、笔记)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和一入校相比,认真了,整洁了。阅读课上,大课间,课处活动时间,能够坐下来读书的学生明显增多了。从作文内容上看,“我手写我见”,表现自己真实的想法,绝大多数学生也已经认可。从作文技法上看,能够适当地运用观察的相关知识来组织文字。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但每天扎实地做一点,“宁可少些,但要实些”,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我愿尽我最大努力,为提高学生作文多做一点。

上一篇:父亲节小诗歌范文下一篇:肥胖及其预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