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案例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孩子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各种各样的鞋——创意篇》课程时,我例举了许多鞋的创意,有的皮鞋鞋面像鳄鱼的嘴,有的鞋跟是由酒杯组成的、有的鞋面由楼梯扶手构成、有的拖鞋是由绿草组成等等。上课时采用快速抢答的游戏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抢答中渗透各种各样的创意鞋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创意的艺术魅力。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营造了课堂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把美术教学的创意形式带进课堂,让学生欣赏到了生活中的鞋和创意中的鞋不同之处,感受到美术课的其乐融融,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现代美术教育特色,有助于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潜质。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第二篇:教学反思案例

关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一课的反思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 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结合出解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对许多学生来说,解数学应用题的最常见的困难是不会持实际问题转化或数学问题,即不会建模,对学生而言,解决应用问题的障碍主要有三类:①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思,弄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②不能弄清问题的主次关系,因而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无法建立数学模型;③孤立考虑单个问题情境,不能多联想。 三 设计思想

注意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成就感,一切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以问题是驱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等。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问“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即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结合出解答。 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某工厂用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会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配件耗时1个小时,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配件耗时2小时,该厂每天最多可以配件厂获得16个A配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月生产安排是什么? 由学生列出不等关系,并画出平面区域,由此引入新课。

(二)问题深入,推进新课

①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引入问题中的实际问题,怎样安排才有意义?

②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设计意图:

由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探究过程中,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容易抓不住问题的主干,需要适时的引导。

(三)揭示本质 深化认识

提出问题:

① 上述探索的问题中,Z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结合图形说明

②结合以上探究,理解什么是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什么是线性规划?弄清什么是可行域解?可行域?最优解?

③你能根据以上探究总结出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吗? (四)应用示例

七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

成功之处:①以问题为驱动,逐步深入学生的探究和认识。积极主动地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动态,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逐渐清晰,明朗。虽然本节课表面上看内容最小,但学生的思维容量并不小。②在上课时校验了解学生后有的认识水平,对本节课的设计有很大的作用。

失败之处:①对于引入新课的问题,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章课的难点,即“数学建模”问题的解决,学生拿到问题无从下手,经过适当的引导才有部分学生能够列出不等式组,画出平面区域,这一定程序上影响了课堂气氛,而且耗时较长;②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各不相同,在此过程中未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使部分学生无事可做。

下面我将主要谈谈我在平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及教进措施,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

查和学生意思收集、发现学生反映学校一些问题:①上课能完全听懂,感觉没问题,下课一做题就一片空白,毫无想法;②小部分程度较好的同学反映,一节课收获知识并不多,由此就有这样的矛盾: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起来与部分程度稍好的学生吸取知识的容量小的矛盾;③课前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最近发展区如何做到较好的了解;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否应该有区别。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认真反思了自己平时教学中在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听懂了,但当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老师也不例外,只是老师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失败的地方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时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并再现自己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自己的思维过程真实地暴露在学生的面前,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合理造成的,教学未能很好地针对学生有问题的地方点拨,而是过于程式化。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力求处理好这一 矛盾,有针对性地施教,教学容量合理地扩大,教学深度适度地加深。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今后我将注意把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及早地告知学生,学生有清晰的目标,程度较好的同学也就不会无事可做了。

第三篇:教学反思案例

研子小学:孙梦梦

抓好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而班主任又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也许是没有当主任老师无法体会到的,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的班级工作也应当富有创造性。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

一、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以典型作为榜样

案例:我班的张纯同学,母亲没有知识,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家境贫寒。他行为习惯差,经常偷东西、打架,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很大。后来,我跟他的母亲和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期间,只要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们心灵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在班里也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了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我在班内就让杨阳同学做改正缺点的典型,去感染和他有类似毛病的同学,带动他们改正缺点。现在,我们班构建了和谐的氛围。

分析: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是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去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现在我们班的李京同学可以说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小学生了,同学们也很喜欢接近他,在学期终的评优活动中,肯定有他的表现。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案例:这学期,我们班的环境卫生是打扫教学楼前面,这是学校里面最难扫的地方,每天早上、中午、放学都要打扫。刚开始,学生们还非常的好奇,拿着扫把一阵飞舞,后来没有人愿意了。由于我们是农村小学,许多孩子喜欢吃零食,经常是满天飞的食品袋、费纸,刚捡过去,楼上高年级的学生又从下面丢。这样就形成了时时要捡,还要看着不让上面的学生丢,慢慢地很多学生就不管了。看到这一情况,我经常带头先去扫,叫上几个同学,扫完了过后,微微出了一点儿汗,面色红润地走进了教室,对着和我一起打扫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

现在每天,我们班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去打扫,我相信:他们肯定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是自己的老师呢?

三、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案例: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了教室,上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报告!我立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刘雨晨同学。这下我可气不打一处来,就严厉地批评了她一顿:“你干什么去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还上课迟到?还是准备考二三十分吗?”平时从不迟到的她这下可急了,眼泪分明在眼圈里打转。“老师,我不是迟到,我是给数学老师交作业本去了的,这才来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和数学老师商量了的,为了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让她当数学科代表的嘛,我知道错怪了她,连忙给她道歉。她却气乎乎地走了,几天都不理我。

分析: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伤害了他,就不容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千万不能草率去判断、处理。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难进行了。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经验还不够,需要多向前辈学习,自己也要多花些时间研究和人思考班主任工作。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繁重的。只要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他们,就无悔我们的人生。

第四篇:教学反思案例

课后记

数学课后记案例

1、《商末尾有零的乘法》我事先高估了学生,认为他们有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不必有太多的讲解,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事实上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上课时,我让学生尝试练习360×24时,他们总是用旧的方法计算,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而按照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简便竖式(即竖式中把零错开对位,计算时先不乘零),于是我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方法,尽管我花费了许多精力,可他们对简便竖式掌握得还是不好。怎么办?利用下午的课余时间,我又重点辅导了部分学生直至88%的同学学会为止。我深思了许久,慢慢地静下心来,才发现今天我的情绪不好影响了学生,今后我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爱和真情感染学生。

2、《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我创设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算一算90元钱可以买几本书,还剩多少钱?提供的书籍单价有:一本科技书29元,一本连环画28元,一本《趣味数学》18元,请学生选择喜欢的一本书算一算。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了起来,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探索活动中。整节课,我都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当主角展示自己,尽情表演,小小的课堂活跃了起来,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言、上黑板,我好似一名组织者参与者,只适当地点拨、引导就行了。我发现:没有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更能学好知识,会学知识。我当时还担心这样放手学生的学习质量会不会降低,但通过批改当天的课堂和家庭作业,我发现98%的学生都掌握了方法,而且准确率也很高。看来我担心是多余的,这种学习方式还要继续进行,不断完善。虽然创新难免会出错,但不犯错误又怎么知道这条课改之路怎么走呢?通过今天的这堂课,我进行探究的愿望更强烈了,信心也更足了!

3、这节课以前,我估计课堂气氛可能会比较沉闷,因为计算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讲清算理,强化练习,形成技能,是常规的模式。但真上起来,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让我兴奋不已。教材以买东西为题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把枯燥的计算问题融于跟学生生活很贴近的情境中,使学生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不是单纯地计算,减轻了学生的枯燥感。在十分位上商9以后,余下的3个十分之一要转化成3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发展了‚在余下的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的知识。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到全班积极讨论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积

1 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在后面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老师和小医生,给全班同学讲解和诊断问题并进行治疗,同学们兴奋得不得了,连课也不愿意下了,真是我没想到的。

4、在批改学生的课堂作业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对除数的小数点的移动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比如,7.05÷0.94,除数的小数点应该向右移动两位转化成整数94,有的同学只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这样除数还是小数,但他计算时还是按照除数是94来计算的,深究原因,可能是例题的除数是一位小数,所以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时,小数点只需要向右移动一位,给学生的表象是这样,他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为什么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一位,所以当除数是两位小数时,他还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分析到这,我再回顾我的备课过程,我把除数是一位小数的例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强调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同时也做了专项练习,但这个专项练习只是练习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移动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竖式,所以学生直观接受的信息还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的竖式,如果我在出示一道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完整地用竖式计算一遍,学生有了直观印象,估计就不会出现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了.

5、今天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以后,进一步研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第92页第10题里有三组乘法题,每组中的三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相同,第二个因数分别是大于1的数、1和小于1的数。通过计算与比较,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当第二个因数是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比第一个因数小。这是三组题的共同规律,这个规律对学生的数感有两点作用:一是突破了原来的乘法观念。整数乘法的积总是大于因数(另一个因数是1除外)。在小数乘法里还会出现积比因数小的情况,它是由于另一个因数小于1所造成的。虽然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的意义不是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至少学生知道了积可以小于因数,这已经是对原来观念的突破。二是可以用于估计和反思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第11题在计算前先根据第二个因数的情况,说出积大于还是小于第一个因数,这是估计。尽管这样的估计与精确计算的误差相当大,但毕竟清楚了积的范围。一旦笔算的得数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能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6、由于有了昨天的实践活动课《面积是多少》和今天的例1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地想到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剪开,再平移把

2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与转化成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且能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到利用转化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7、教材安排的例4很有特色,例4提供了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平行四边形,而且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被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要求学生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因为学生已经能够直接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很轻松地发现了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并且因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又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从而验证了学生的推测,为后面进行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了良好的铺垫。

8、列举作为一种策略,用来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实际问题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列举的表现形式是灵活的、可变的。在表格里列举是形式之一,它的好处是有助于思考,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各种答案。今天的两道例题都采用表格列举这种形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列举,不丢失信息。教材里的少数练习题已经画出了表格,这些题确实需要这样做。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在表格里一一列举的,比如‚练一练‛,教材在例题后面呈现这道不能在表格里列举的题目,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照搬例题的形式,而没有自己的思想。

3 语文课后记案例

1、说实在的,《跳水》一文教了不下六七遍了。今天该上最后一课时,我清楚地记得最后一个问题:课文以 ‚跳水‛作为题目,好在哪里?最近,我总喜欢在铃声响起之前,进入教室,和同学随便聊聊。走到学生身边,她正在看书,见我走近,忙叫住我:‚老师,这篇课文干嘛要以‘跳水’作为题目?‛听这语调,言下之意,‚跳水‛一题并不合适。我俯下身子,饶有兴趣地问:‚你觉得不好?‛她正要答时,铃声响起。看来,这最后一个问题得改一改了。‚同学们,《跳水》一课已经上完了。你们认为课文以‘跳水’为题,好不好?为什么?‛碧红第一个举手:‚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因为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是写某个跳水运动员,像伏明霞、田亮之类的,谁知写的根本就不是这回事儿。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容易产生歧义,不是很好。‛话说得理直气壮,很快得到一些同学的附议。 ‚那如果你是作者或编者,会取个什么题目呢?‛ ‚‘孩子遇险的时候’!‛ ‚ ‘一个帽子’!因为整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帽子’而展开的。上学期,我们曾学过课文《一个苹果》,我看用 ‘一个帽子’做题目,挺合适。‛李丹同学也说得头头是道。 ‚我看就叫‘孩子追猴子’,孩子要不是去追猴子,也就不会发生这个故事了……‛话音未落,又一同学笑着说:‚这哪像个题目,倒像个绕口令。‛ ‚我看也不好。这太直露。课文的题目‘跳水’就不错。跳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办法又是船长想出来的。体现了船长的机智果断。整个故事,跳水这个环节也最精彩,最扣人心弦。‛ ‚课文中的孩子,跳的是海!我看干脆就叫‘跳海’!‛ ‚跳海?那不成了去海边自杀么?这样的题目怎么行?‛马上又招来另一位同学的反驳。……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望着同学们争得红通通的脸,我也异常激动:‚同学们讨论的问题很有道理,也很有意义。《跳水》一文的题目是编者后来加上去的。给一篇文章取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个角度的。同学们不唯师,不唯书,善于动脑,敢于向教材挑战,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这很好。这样的学生才是有灵气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气的。我希望这样的学生,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不断涌现。‛此时,同学们的眼睛亮亮的。我想,《跳水》一文上完了,但由跳水所激起的,却在我的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许,它也会留存在学生的心中。

2、最近读到这段话对我有很深的触动:调查发现,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抱定‚熟能生巧‛的古训,给不堪重负的小学生留下了没完没了的作业。除了如邹静之女儿所作的如对‚灰溜溜‛的解释,对按照‚刻画描摹的非常逼真‛来写出的唯一正确的成语‚惟妙惟肖‛一类的刻板和无谓的作业外,仅仅是小学阶段要掌握的那2500个汉字就足够让他们手忙脚乱了。一个汉字一定要写上几十遍吗?这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作业,小学生因此就足以对语文课产生抵触情绪了,再加上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条文,段落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说严重点,这甚至对孩子们是一种催 残。对作业问题认真反思,我们认为应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汉字有汉字的特点,也一定有其记忆特点和记忆规律。其它语文知识也一样。心理学界对记忆规律已有

4 大量研究,且已证实记忆是需要重复,但重复的数量是有规律的。超过这个量的规律就成为过度记忆,对记忆是有负面影响的。我们的小学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广泛实验,研究一个合理的练习量和练习间隔。搞清楚想通过某一次课外作业就使学生终身不忘是有悖记忆规律的。如果这种研究得以进行和推广,那么再剔除掉那些无谓的作业负担,减负就会按照教育规律真正落到实处。反过来,这一问题不解决,那么桌面上的负担减了,但这些负担会转入地下,由那些不放心的家长再给补上这一‚课‛。靠行政手段去划一地减负,必将走入另一个极端。如取消掉所有的家庭作业是否合理也需商榷。

读了这段话有很深的体会,作为老师应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要靠日积月累的,不是今天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完、记完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心智没有完全成熟,要想揠苗助长是很难成功的。很多老师成天出试卷,买试卷,还千方百计找别的学校的试卷,生怕自己做掉了,同行的老师也随之跟风,都以为这样才是尽职尽责,才是认真教书育人,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样以来彼此相互影响相互的提示给老师学生无形的增加了负担,老师累学生苦的恶性循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们第一线的老师也很困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把握学习负担的度的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第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要研究作业与学生对语文课兴趣的关系,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思维,保持学习兴趣,又不加重学生负担。这不但有作业量的因素,也有作业方式的因素。

3、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课后记 这节课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与大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体验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索自然。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积累好词佳句、古诗词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4个步骤:

1、美文欣赏导入。

2、物我心灵对话。

3、回忆四季体验。

4、学习情景交融。

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布臵学生摘抄关于写景的好词佳句及古诗词。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景物,看看有什么特征,积极的去发现美,描绘美。但是没有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有很多老师听课,学生很拘束,课堂上怎么鼓励都不敢起来发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讨论也不够热烈。课后又私下对我说:老师,其实我会说,就是不敢起来。这也许是一个因素,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没有真切的实际体验,要他们说,觉得没有内容可说。而会说的,说得也很空泛。在交流中不善于把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是模仿书中的描写。不过,能模仿已经走

5 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经过老师的指导,便能逐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老师们对我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意见。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自我展示。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积累课内外知识的习惯和课前预习的习惯。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学习氛围。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及时评价,鼓励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态朴实、大方,语言流畅、亲切、自然,特别具有亲和力。

在物我心灵对话环节中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彼此沟通,在讨论过程中对后排学生关注不够,导致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能畅所欲言。让学生选择自然的一物做朋友,并与之展开对话,只有程度较好的同学做得不错,多数同学不知该怎么说。此时,我及时进行引导,但反而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以至于学生无法放开了说。好在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此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比较简单,在我们校园内就有许多环保标语,学生会说了,敢说了。让孩子教孩子多留心身边的资源来帮助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且为大自然设计标语,也是在让学生与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比如,有个同学为小草设计的标语是:‚谢谢你给我的关爱。‛‚我正在成长,请勿打扰。‛用小草的口吻来向人们诉说,提醒人们爱护小草。学生思维活跃,真正感悟到了自然的生命与灵性。

对于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妙之处,表示了肯定,在一位男同学结结巴巴地描绘他喜爱的季节景物特点时,表扬他激励他,这位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此后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以后的几节课,他不仅能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还常常督促旁边的同学认真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我抓住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但有的同学的发言我给予的肯定和激励不够到位。比如两位学生组合,进行蓝天和白云的对话,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描写,两人的口语表述确实精彩,我只作了简单的评价,没有就说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在学习情景交融写法这一环节中,时间也显得较仓促。这样,整堂课虽然教学内容很完整,但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究其原因,是在处理教材时考虑太全面,面面俱到,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活动落到实处。俗话说得好‚面面俱到就等于面面不到‛,这样下去势必走入处处刨坑的境地,被流程模式所累。如果将这堂课的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就让学生感受自然,下一个课时再指导学生描写自然,坚持一得,可能更好。所谓‚一课一得‛,是指在每堂语文课上,除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朗读品味之外,只确定一个重点。因为目标明确,任务单一,学习的时空相对宽松,就可以变着法儿引导学生去深入感受、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就是说,课堂上目标

6 单一了,教师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需要而上课,达到高效的发展学生的目的。

4、美的呼唤——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后记。这篇文章是大自然美丽的呼唤,是祖国热情的呼唤。

本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是当代诗人。课文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用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第一课时以‚课本‛导入,让学生漫谈课本里有什么,以及打开的好处,为总结课文时铺垫。再把课题补充完整,给学生充分的质疑时间,吸引学生去读一读这首诗。由于字词简单,剩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这首诗。

第二课时讲解了总起的第一小节后,我是按小节顺序教学的。后来感觉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显得古板,成了机械的理解学习。既然学生已读熟了诗歌,那肯定就有自己喜欢的章节和自己的理解。那么中间的四个小节就可以打乱了让学生自由谈一谈,效果应该比老师的刻意引导要好。当然,在学生谈感受和朗读的时候老师应注意引导想象,描绘,力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诗歌的含义。

结尾处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最后一小节与第一小节虽然内容相同,但表达的含义又不一样。一个总起邀请,一个总结升华,学生理解了诗歌重复的原因,明白了朗读不一定全靠用劲,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控制、调节不同的情感才能让朗读绘声绘色。

不足的是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描写景物的意境时除看文中插图外,再没有其它图片可供观赏,只有通过诗文的诵读来体会。朗读训练也不够,如果能找各示范带和学生一起听听会更好

7 英语课后记案例

1、 本堂课结束后,我感觉设计的几个趣味操练、扩展活动、探究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兴趣很浓,积极参与,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趣味操练中他们轻轻松松的掌握了单词和句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可见一堂充满趣味性的英语课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开发去挖掘,去拓展去想象。我认为本堂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知道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对英语感兴趣,还要真正能将学到的英语运用于实际,这些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求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去动脑筋思考、分析、归纳、运用英语,自己学习,自己创造,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因此,本课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其中有个人、两人、小组和全班性的形式,有教师指导性的,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活动均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能够安排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进行,突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了自己角色的转换与控制,在启发与示范后,能够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努力实践与展示自己。例如,学完新知后,设计一项圈单词、填词练习竞赛,学生6人小组合作完成进行比赛,培养了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韵律性,帮助学生快而准的掌握知识。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学一些动词和现在进行时句型,在设计上采用分解难点、分步呈现、逐步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注重示范质量,保证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各种模仿和操练活动,使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形式。例如,在教学单词sing和laugh时,加入象声词,具有节奏韵律感,学生很容易上口;在学习cry和 talk时,伴以动作,使学生能在动中学;课后设计一项师生比赛游戏,通过大小声朗读,朗读某句数遍,拇指点句练习等进行比赛,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参与,气氛活跃。

注重学生听、读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课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目的。本课教学设计了较多听的练习,如教完新单词后,让学生听课文,猜意思,这项练习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映,好的同学能模仿一两个句子,而稍差的同学可记下几个单词,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同时,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教学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大,应设计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把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课堂上应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发挥语言功能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高这方面的训练。

2、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起初还感到很得意,因为根据教学内容

8 的特点,我选择了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先以Simon Says的游戏引入,复习各种表示动作的单词,然后再以‚拍照‛的方式将学生的动作‚定格‛,我的身份变换作记者,采访学生what are you doing? 由此引出动词的现在进行时I’m drawing a picture/I’m looking out the window…….这样的设想在我看来很特别,还为此沾沾自喜了一番。

然而,在课堂上,我却乐不起来。五年级的学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配合。我在备课时没有将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学生对draw a picture,read a book, ……以前早已复习了很多遍的动词短语陌生得很。以致复习这些短语花去了太多时间,而重点what are you doing?I’m…..却没有太多时间操练。没有办法,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个单元的重中之重:现在进行时,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教学第二课。

课后我问学生,是不是这课内容太难了,连游戏都不知道该如何做?但几个女孩子的回答让我明白了:五年级存在的课堂沉闷问题并不是因为学生知识跟不上,而是青春期心理在作怪。看来,我还得好好研究一下心理学才行啊。

3、第六册 Lesson 3---第四周。游戏开课,依然是simon says 和拍照的游戏,以复习现在进行时,与上次不同的是,我在游戏之前宣布了奖惩措施,采用竞争机制,孩子们的热情渐渐调动了起来,也渐渐喜欢上这个游戏了。

在对课文进行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提炼出几个问题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孩子们手中都有一个自己制作的‚帮助牌‛,我要求他们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我在巡堂的时候给予指导帮助,别的同学看到了有人举起帮助牌也可对其进行帮助。

学生们看起来很认真,举牌的人也很积极询问不懂之处,很有自学的热情。但个别基础太差的学生仍不能自己阅读,满篇课文都被画上了问号。

检查的结果让人欣慰,大部分学生都能流利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内容,下课的时候我有了个偷懒的念头:如果能培养学生自学的好习惯,以后课文教学就不用那么繁琐吃力了。

4、 第六册 Lesson 4---第四周。这一课的内容都是以复习为主,原本以为学生对课文内容应该很熟悉了,因此放心让学生进行自学。但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句子would you like…?都有疑问,于是我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将黑板布臵成一个餐厅,让学生作顾客点餐,我不停地询问:would you like--?学生在不停地语音输入中对句型有所了解,然后再培养几个称职的‚侍应生‛以点带面,不一会全部学生就能将句型掌握了。

9 美术课后记案例

1、教学内容:包装设计(五年级)

教学小结: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包装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会给瓶罐进行设计包装,用任意图形进行装饰美化,用醒目的、简明的美术大字写出品牌名字,学会自己命名,学生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能按时按量按质的完成好作业。

达到了预是的目标。个别学生构图较差,色彩搭配不太协调,图形与背景底色处理得不恰当,今后在这方面的教学中需要加强。

2、教学内容:(认识素描、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五年级) 教学小结:当人们在观察景物时,于人眼的高度处设一条假想的水平线,我们把它称为视平线。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我采用边讲边带画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起初第一次作业不理想,后来通过手把手的带画,生跟画,学生一次比一次有所进步,他们明白了仰视、俯视、平视构图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明白了所有与观察者对面垂直的各种线,都退缩到视平线上某一假想的点,这个点被称为消失点。这点位臵因正对着观察者的眼睛,所以又称视点。学生因明白了这一道理,所以表现得一次比一次都准确。达到了训练的目的,画面能表现出空间感,黑、白灰也比较清楚。

3、教学内容:火花设计(五年级)

教学小结:通过欣赏各种火花集,让学生对火花有所了解,掌握设计方法和技能,培养设计意识。学生积极性很强,兴趣特别浓厚,有创新意识,没有受范例约束,题材鲜明,纹理简结,色彩明快,基本上达到了很高的设计水平。个别学生画面表现得较差,希今后多多练习,加强提高。设计出更优美的火花画形来。

4、教学内容:套色纸版画(花卉)(四年级)

教学小结: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绘画与制作得到提高,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本课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大多数都能克服困难,认真、仔细地工作态度,自觉地掌握好套色的方法的技能、技巧,表现力强烈,从他们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聪明才智。缺乏的是干与湿的掌握得不太好,有的印得太清楚,模糊,有的干后印,有的模底是用一般白纸做的,应用厚纸,使之产生凸凹现象,才能够拓印清楚。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多练、多印让学生从中体会这一道理。

5、教学内容:命题画 赛龙舟(四年级)

教学小结:每年端午节,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大龙舟竞赛活动,师边讲边示范,范画在黑板上,为了庆祝这一热烈场面,可采用横构图、两三只船正在比赛,船上人多,坐一排或二排,前后有打鼓的人,中间是队员们,

10 后面船尾有掌舵的人,边上(左右)或上下有观看的人群,好不热闹,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刻画仔细,这一场面学生积极性很高,表现力强烈,大多数学生都很好体现这一声势浩大的赛龙舟活动,轮廓清楚,是一幅比较对的作业,效果尚好。

6、教学内容:蜡笔水彩画 瓶花(四年级)

教学小结:通过本课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都能按师的要求,一步一步的描绘瓶与花,轮廓清楚,瓶花表现很清楚,比例好、背景桌面都外理得适中,花卉艳丽,投影欠佳,个别学生作业表现较差,颜色过浑或过浅,正确的是用浅紫色,涂水彩颜料。今后加强这方央的指导,力求完美。

7、教学内容:中国画——荷花(四年级) 教学小结: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抓住荷花的花、叶、梗的表现,依靠用笔来保持笔墨挥洒感觉,如:画花叶这种放射式的大侧锋涂抹,靠用笔抓出荷花叶的组织结构,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观察荷花、荷叶,从而在表现时可以颇随意地画出荷叶的感觉,画荷花,自古以来文人画家多有偏好,主要通过荷花来寄托清高,并常题为‚出淤泥而不染‛等词句,以表白画家在腐败社会中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洁身自爱的情愫,这些蕴含在画荷花中的历史背景在讲时稍加提示,学生画得生动,有趣,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较熟练地使用侧峰、中峰、浓墨、淡墨画出荷花。有的学生还能表现出莲蓬的特征。总之,学生兴趣浓厚,表现力很强,但缺乏‚干湿‛两字的掌握,由于宣纸很浸,因此有些学生掌握不好墨与水分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多多练习,多多体会从中的干湿变化规律。在今后教学中详细讲解如何调墨和水分的控制,帮助他们解决绘画中的问题和难点。加强多范画带学生一起手把手的练习,从中体会这一规律。

8、教学内容:命题画 欢乐的校圆(五年级)

教学小结: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情况,课间十分钟是同学们在校园玩、活动的时间,洋溢着欢乐和热烈的气氛,在校园里总是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把这一情景画出来表现在画面中,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情况,启发学生的形象表现力,让学生尽可能地把校园画得有一定的空间感、(立体感)学会表现前后,人物、景物、动与静的关系,学生积极性很高。表现力强,今后在教学中注意加强,人物比例的仔细刻画,有些学生在画人物时,把人画得粗糙没有仔细描绘人物动态,高兴表情及热闹景象,有待加强。

第五篇:教学反思案例

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上一篇:作文范例2级范文下一篇:艾莫讲座有感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