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方案

2023-02-20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方案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本站推荐]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和改造力度,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完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实施目标

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城市市政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弱项。按照因地制宜、查漏补缺、有序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含易地扶贫搬迁后)人口容量和分布,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科学确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模。目前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县城要尽快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的城市和县城要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可适度超前。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干流沿线城市和县城,黄河干流沿线城市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京津冀地区和长江干流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黄河流域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区域,要结合水资源禀赋、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技术经济条件,开展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广再生水用于市政杂用、工业用水和生态补水等。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完成片区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进合流制溢流污水快速净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二)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将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作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须合理规划建设服务片区污水收集管网,确保污水收集能力。中央预算内资金不再支持收集管网不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项目。城市和县城要

加快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快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结合老旧小区和市政道路改造,推动支线管网和出户管的连接建设,补上“毛细血管”,实施混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现有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围绕服务片区管网开展“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除干旱地区外,所有新建管网应雨污分流。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城市,因地制宜采取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破损修补、管材更换、增设调蓄设施、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措施,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开展改造,降低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升管网建设质量,加快淘汰砖砌井,推行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井,优先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橡胶圈接口钢筋混凝土管等管材。

(三)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污泥浓缩、调理和脱水等减量化处理基础上,根据污泥产生量和泥质,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处置技术路线。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要纳入本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进设施能力建设,县城和建制镇可统筹考虑集中处置。限制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东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大

中型城市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处置模式。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煤电厂、水泥窑等协同处置方式作为污泥处置的补充。推广将生活污泥焚烧灰渣作为建材原料加以利用。鼓励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方式处理污泥,经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和农业利用。

(四)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摸底排查,地级及以上城市依法有序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率先构建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远程监控、信息采集、系统智能调度、事故智慧预警等功能,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辅助决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按照中央部署、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的要求,推进方案落地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做好督促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对设施补短板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各省(区、市)统筹推进辖区内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市县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加快项目谋划和储备,制定滚动项目清单和计划,明确建设时序,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实施。

(二)完善收费政策。各地应按照补偿污水处理和运行成本的原则,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并根据当地水污染防治目标要求,考虑污水排放标准提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等成本合理增加因素动态调整。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尽快实现应收尽收。各地在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到位前,应按规定给予补贴。污水处理收费应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泥处置。各地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应向污水管网和运行维护倾斜。推广按照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等支付运营服务费。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污水处理服务费水平。

(三)加大支持力度。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各地要将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列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加以落实。各地要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在中期财政规划、计划中安排建设资金,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资金来源可靠、规模充足,严防“半拉子工程”。各市县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预算内资金继续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支持。

(四)拓宽投入渠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推广区域内不同盈利水平的项目打包建设、运营,鼓励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专业化、规模化建设和运营的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支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探索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担保。

(五)强化监督管理。做好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监管能力建设。对进入市政污水收集设施的工业废水进行排查,经评估认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的,要限期退出。积极推广“厂网一体化”,落实建设管养实施主体,建立常态化建设管养机制。加强管材质量监管,严把施工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发挥舆论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

第二篇:武汉市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

运行费用补贴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全面防治水污染,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化工)、洪山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9个城区范围内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运行费用(以下简称运行费用)补贴工作。

本规定所称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是指在我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收集管网服务范围尚未覆盖地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由单位、个人或区政府投资建设的日处理能力超过100吨(含)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第三条 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规范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水量管理,保证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运行费用补贴的综合协调工作,并具体负责运行费用补贴申请受理、运行费用补贴预算编制、分散处理设施运行监督与考核等工作。

市财政部门负责运行费用补贴的审批与拨付。 区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本辖区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运行、水质达标排放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对分散设施进出水水质每月监测一次,监测指标至少涵盖化学需氧量(COD)、五日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N3H-N)、总磷(TP)、悬浮物(SS)、pH等6项基本指标。

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处理水量核查、运行费用补贴申请上报等工作。

第五条 城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应当在出水口安装水量计量设备,每两年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出水水量计量设备进行一次校核。

第六条 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向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运行费用补贴,申请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补贴申请表(包括出水水量、水质、设施运行天数和状况)

(二)环保部门在补贴申请表中出具的出水水质监测达标确认意见

(三)最近一次出水水量计量设备校验报告

(四)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新建设施第一次提供)

第七条 运行费用补贴的资金来源为污水处理费,补贴手续每半年办理1次,时间为当年的5月和11月。主要办理程序为:

(一)分散设施运行单位分别于每年5月5日和11月5日前向设施所在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前半年(上年11月至4月、5月至10月)运行费用补贴申请材料(具体参见第六条);

(二)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补贴表后,对申请补贴表中出水水量进行核实,出具水量认定和设施运行情况核查意见,汇总本辖区所有运营单位上报的补贴申请表形成补贴申请材料,分别于每年5月15日和11月15日前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三)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区水行主管部门上报的补贴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定分散设施运行费用补贴额度,分别于每年5月31日和11月30日前向市财政部门提出补贴意见。

(四)市财政部门负责运行费用补贴审批,依据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补贴依据,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运营管理单位。

第八条 对于区政府投资建设并出资运营,用于解决市政排口污水直排问题的分散处理设施,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市水务局申请运行补贴,申请程序及水质水量认定依照上述规定执行,补贴资金拨付给区财政部门。

第九条 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处理每吨达标污水的运行费用按照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的70%给予补贴;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V类(含)以上标准要求的,每吨运行费用按照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的100%给予补贴。

第十条 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出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水体的,其出水水质除满足上述第九条规定外,还应当符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否则不予补贴。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汇水区域内城市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管网建成完善后,该区域污水应全部接入市政收集管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不再享受运行费用补贴。

第十一条 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意停运或闲置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超标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按职责依法处理。涉及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的,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

第十二条 蔡甸、江夏、东西湖、黄陂、新洲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范围内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运行费用补贴办法参照本规定实施。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和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第三篇: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精选]

泰宁县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

理暂行办法

为切实加强我县农村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已建成使用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指导思想

本办法的指导思想是:县补助、乡主导、村管理、户受益。

第二条 适用对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中,建成使用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已建和今后建成使用的微动力或无动力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第三条 职责分工

县有关部门、各乡(镇)和行政村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已投入使用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一)各行政村是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业主单位,履行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村规民约,明确日常运行维护内容,落实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人员(简称村级管理员,村级管理员由村里推荐、乡镇确定、报县环保局备案,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聘请一人)。

村级管理员的职责:

1.观察村内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系统的运行和养护状况,随时关注出水流量和水质;每月定时检查一次窨井,发现污水处理系统有淤泥堆积堵塞、(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凋谢、管网和窨井盖破损、处理池开裂渗漏、出水流量和水质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反馈信息,并及时联系疏通和修复;

2.定期对污水处理站的绿地和生态湿地潭中的杂草进行清理;

3.做好运行管理台账记录(包括设施运行情况、每月用电量等记录),以备相关部门核查和维修备查;

4.关注污水池顶盖破损和失窃情况,确保村民生命安全。

(二)各乡(镇)政府是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督促各村履行管理责任。具体要求做到:

1.根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情况和用电负荷,制定各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计划,做好资金测算;

2.督促各村落实村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3.组织开展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情况的检查,每季度检查不得少于1次,对检查发现的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各村进行整改,并做好检查和整改落实情况记录;

4.做好各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考核,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三)县环保局负责对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随机抽检各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负责培训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村级管理员,配合县财政局做好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的筹措、核定和拨付工作。

(四)县财政局负责全县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的落实、核定和及时拨付。

第三条 维护管理要求

各行政村作为业主单位,要按要求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具体要求做到:

(一)保持污水管路畅通、设施运转正常、湿地水生植物生长良好,做好污水处理站绿化带和生态湿地潭的管护,及时清理杂草。

(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乡(镇)政府和县环保局报告,并协助联系设备供应商组织检修,尽快恢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不得擅自闲置污水处理设施,禁止人为损坏已建污水治理设施的行为。

(四)按环保要求及时组织整改,完善相关措施。 第四条 资金筹措和补助政策

设置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专项资金,从以下几方面筹集:一是纳入财政预算统筹,二是从征收的排污费中适当考虑一部分,三是从生态补偿资金中安排一部分,以上三项占专项资金的80%;20%专项资金由乡镇和村自筹。

补助政策:(1)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月所消耗的电费和村级管理员的工资由县里补助80%,乡镇和村自筹20%。(2)日常维护费用。县政府按照集中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年补助1000元/套、集中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年补助500元/套的标准,对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进行补助,不足部分由乡(镇)、村自筹解决。

经检查或随机抽查,发现某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的,当月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各项费用由各村自己支付;发现生态湿地潭和绿化带杂草丛生、湿地水生植物生长枯萎的,督促整改,符合要求后再拨付资金。

第五条 补助申报、审核和资金拨付

(一)按季度申报。以乡(镇)为单位,于每季度下个月的15日前,将本辖区内符合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补助规定的项目打包,向县环保局、财政局申报上个季度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补助资金(要求附电费缴纳发票和村级管理员的领款收据复印件)。

(二)县环保局根据日常监督及考核情况,对各乡(镇)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

(三)县财政局按照审核意见,将补助资金下拨到县环保局,由环保局拨付到乡镇,再由乡镇直接支付或拨付到各行政村。

第六条 不予补助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补助资金不予安排:

(一)未落实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

(二)污水处理设施无进、出水或进出水质不合格,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三)污水处理设施未运行的;

(四)造成群众3次(含)以上有效投诉,或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第七条 本办法从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具体由县环保局、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云南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工程1

云南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工程 竣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实施细则

1、基本要求

1.1为严格规范我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工程(以下简称治污工程)竣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备案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1.2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治污工程的竣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备案,均应按本实施细则进行。

治污工程设施大修维护工程可参照本实施细则办理。 1.3工程建设各质量责任主体应严格规范自身质量行为,确保竣工项目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要求,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1.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治污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质量监督机构应依法认真履行职责。

2、工程验收程序

治污工程的验收一般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

2.1初步验收

1、 初验的必备条件

(1) 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 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实体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验评标准以及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要求;

(3) 施工技术资料的汇集整理齐全、规范,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认可;

(4)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完工报告》。《完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且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认可意见。

2、 初验的组织

(1) 初验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组织; (2) 建设单位收到《完工报告》后,应根据《初验必备条件核查表》规定的相关内容审核工程是否具备初验条件,经确认具备初验条件的项目应及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组成初验组,拟定初验时间、地点及初验组名单并制定《初步验收计划书》;

(3) 建设单位应提前5个工作日将《初验必备条件核查表》和《初步验收计划书》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初验实施监督。

3、初验的程序和内容

(1)初验组应依据有关法规和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对工程外观、实体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检查。检查成果和检测数据应准确、真实反映工程的实际状况;质量监督机构重点监督初验组的现场检查工作,发现有施工质量问题或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责令整改;

(2)听取施工单位对施工工序质量、单位工程质量自检自评和施工技术资料汇集整理情况的汇报;

(3)听取勘察单位对勘察工作情况和施工过程中履行质量责任情况的汇报;

(4)听取设计单位对设计工作情况和施工过程中履行质量责任情况的汇报;

(5)听取监理单位对监理工作情况和施工过程中履行质量责任情况的汇报;

(6)依据治污工程质量评定的有关规定,初验组负责对现场检查成果和量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工程质量提出初步评价意见;

(7)参加初验的各有关单位就工程质量做出初步验收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监理单位收集整理有关成果和问题后形成《初验会议纪要》,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由相关责任单位整改完毕后形成书面整改材料;

(8)在初验当天不具备条件审查质量保证资料的,施工及监理单位应分别按初验时明确的期限,将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齐全、准确、真实的施工技术资料和监理资料报送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审查(从报送之日起计,大型工程审查期为20个工作日,中小型工程为15个工作日)。不符合要求的以书面形式责令施工或监理单位限期整改。

2.2工程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

(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相关责任单位在工程初验后已按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材料,经建设单位相关人员、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完成;

(3)施工单位提交《竣工报告》,《竣工报告》须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还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4)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交《质量评估报告》。《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5)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6)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7)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半成品、建筑构配件、设备的出厂合格证、进场试验报告、见证取样送检资料、结构实体检测及功能性试验报告;

(8)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出具《工程款拨付证明书》;

(9)有施工单位签署的《质量保修书》;

(10)有城建档案部门出具的施工技术文件预验收合格证书;

(11)城乡规划、公安消防、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2、竣工验收的组织

(1)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

(2)建设单位收到《竣工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接管使用单位、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等有关人员组成验收组,拟定竣工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制定《竣工验收计划书》;并根据《竣工验收必备条件核查表》规定的相关内容审核工程是否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3)经确认具备验收条件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提前7个工作日将《竣工验收必备条件核查表》和《竣工验收计划书》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3、竣工验收的程序和内容

(1)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验收组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

(3)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4)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含土建、设备安装等)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形成经验收组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书》。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协商提出解决方法,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重点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质量结论等实施监督。重点审查工程档案资料中施工许可证、施工图文件审查资料、工程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工程质量保修书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应由规划、公安消防、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是否齐全。如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责令改正,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列为《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

(5)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及法规规定应附的相关文件。

3、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3.1竣工验收备案申报时限

1、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备案资料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部门备案,并向备案部门领取《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两份。

2、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自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备案部门提交《质量监督报告》。

3.2竣工验收备案程序和内容

1、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二份; (2)《竣工验收报告》; (3)《竣工验收合格证明书》; (4)《施工许可证》; (5)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6)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7)治污工程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公安消防、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9)施工单位签署的《质量保修书》;

(10)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如城建档案部门出具的施工技术文件预验收合格证书等)。

2、备案部门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竣工验收备案文件,验证文件齐全后,应在《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署文件收讫。

3、备案部门对于符合条件、文件齐全有效的项目,自收到竣工验收备案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手续,并在《竣工验收备案表》中明确签署备案意见,加盖竣工验收备案专用章,同时出具《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

4、备案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应在收讫竣工验收备案文件15个工作日内,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验收。

5、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备案部门查实取证后,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执法意见书,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五篇:广安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设施正常运行,保护广安境内江河流域及饮用水源,防止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其配套管网等附属设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内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发改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报批等相关工作,研究制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价格监管。

第六条 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选址、建设和运行的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筹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制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编制资金预算,做好资金筹措和监管工作。

第八条 环保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成后的环保验收和运营监测监督工作,依法查处超标排放污水行为。

第九条 国土、监察、审计、水务、畜牧、农业等部门按照相关职能职责做好建设用地保障、资金使用监管、工程审计、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

第三章规划建设

第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应遵循“三优先”原则,即:优先大场镇、优先污染重的乡镇、优先涉及饮用水源保护的乡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十一条 乡镇场镇常住人口达1万人以上的应当建1座污水处理厂;乡镇场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应当建1座污水处理站。场镇常住人口在0.3万人以上的乡镇污水处理站应当具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第十二条 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污水管网在2017年底前应实现全覆盖,场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达90%以上。

第十三条 污水处理厂(站)设计处理规模(吨/日)应当大于场镇常住人口×100升(人均用水量)×0.8(排水系数),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应当适量增大设计处理规模。

第十四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选址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工艺和规模应当综合考虑乡镇场镇建设规划、人口、财力等因素。

第十五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不同的建设模式,依照相关规定实施相应的项目审批方式。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和防洪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法报批。

第十七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与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环保部门应确定3—5种成熟工艺供各地选择。

第十八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乡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将雨污分流纳入城镇规划,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施工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第二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竣工后,应当在住建、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参与下组织竣工初验后进行试运行;试运行经环保部门监测合格后,申请综合验收。

第四章运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设(营运)单位应当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人员须经住建和环保部门组织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二十二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时向住建、环保部门报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日常维护等相关统计报表和进出口水质监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日常运行管理,采取适合本地实际的运行模式。

第二十四条 环保、水务部门应当核定污水处理厂(站)所在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纳污总量,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

监督。处理后的污水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及以上标准。

第二十五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成后应当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因检修、维护或突发事故等确需停运的,需及时向住建、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抢修并恢复正常运行。

第五章 资金及收费管理

第二十六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应建立“向上争取、民间吸纳、县乡自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二十七条 区市县、园区发改部门应会同财政、住建、环保、水利、国土、农业、畜牧等部门,积极向中、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从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提取15%,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

区市县、园区发改部门应核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从场镇居民水费中适当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

第二十八条 污水处理费收取实行代收制,由供水企业收取水费时代收。代收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足额征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在收费次月15日前,将污水处理费全额划转到财政专户。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根据住建部门核实的污水进水总量、污水处理数量(含污泥量)及环保部门认定的污水处理质量(含污泥处理质量),按发改部门核定的污水处理费标准拨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营单位。

第三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严禁截留、挪用或转作他用。财政、发改、审计和住建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市政府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快、效果好的地方给予一定奖励补助。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对未完成当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的,扣减区市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当年目标考核分,并约谈区市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第三十三条 对擅自停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责令立即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不到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或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2年。

上一篇:适合小学生的经典美文下一篇: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