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2024-05-11

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共9篇)

篇1: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现结合我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及其运营现状实际,制定本整改工作方案。

一、整改目标

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按照“一站一策”的整治要求,因地制宜、因站施策,采取接入乡污水处理管网,完善配套管网建设,改建“大三格”加人工湿地等方式,强化管护运营,从而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发挥好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益。

二、整改范国

全乡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整改措施

1.加强设施检修维护。对治污设施损坏严重无法运转的,由乡政府通知承建单位立即子以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2.因地制宜科学建设。对管网不配套、破损严重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实际情沉,接入乡污水管网或者改建“大三格”加人工湿地。对可以修复的进行修复,抓好配套管网建设,对污水管网进行全面疏通、检修,提高农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3.落实管护技术支撑。按照“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原则,由乡政府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维护、管理,并负责培训村级操作人员,确保专业管护和规范操作。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处理设施要落实专门的操作人员,开展正常运维,确保设施高效运行。乡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整改经费保障。

四、整改步骤

2020年4月8日-16日为调査摸底阶段;2020年4月17-30日为整改准备阶段,乡政府要对照本方案和实际,制定细化的整改方案,并于4月30日前报县环保分局;2020年5月为集中整治月;2020年6月开展整改工作验收。

五、保障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打好碧水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各相关单位、各村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确保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到位、发挥实效。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领导组(名单附后),下设办公室,负责全乡整改工作的协调、调度、督査、推进等日常工作,确保整改任务如期完成。

3.落实经费保障。乡财政所应统筹各类资金,及时拨付经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

4.压实工作责任。乡主要负责人是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要细化分解任务,强化工作措施,严明时限要求,全面推进整改落实。

篇2: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应急设施整改情况汇报

10月份上级领导来校督导检查“二十条”底线落实情况,指出我校在应急设施方面(教学楼没有安装应急消防灯、安全出口指示灯)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本问题,我校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安排后勤立即进行整改,现已经全部整改完毕,特此向上级汇报,附整改后的图片。

篇3:厂区污水提升设施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污水提升,结构形式,提升泵,自动控制,池容积

1 前言

在石化企业中, 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是关系到生产装置平稳运行和环保指标达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 污水 (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 都以重力流的形式汇入厂区系统干管, 再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近年来, 随着新建生产装置的多样化和厂区地形的多变性, 在部分区域, 如厂区较偏僻位置或当地地形偏低, 从而造成污水不能自流排出, 需要设置局部提升设施的情况。

本文就工作实际中遇到的生产污水 (含油污水) 提升设计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及体会进行分析探讨, 以期对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2 提升设施形式的选择

小型污水提升设施属于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范畴, 其经常采用的布置形式有合建式和分建式。合建式为污水池和泵房的土建结构为一体式, 见示意图1a;分建式为污水池和泵房的土建结构各自独立, 见示意图1b。

分析以上两个图就可以看出, 分建式占地面积较大, 泵房深度接近污水池, 土建费用较高, 施工周期也比较长, 这种形式在大型泵站应用较多, 而在寸土寸金的老石化企业不具有优势。合建式以其布置紧凑、占地面积较小、土建施工简单, 投资较少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 尤其适用于流量较小的局部提升的情况, 故推荐在设计中按照合建式来考虑其整体结构布置形式。

3 污水池容积的确定

污水池容积根据污水性质、水泵的启动方式等综合确定。按照相关规范, 在自动启动的情况下, 应为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分钟的出流量。但在实际设计中, 一般应考虑一定的富余量, 理论计算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工程实际。所以在条件允许和平面上有位置的情况下, 应对该数值进行适当放大, 可按照泵半小时的出流量考虑。这样在池子容积上虽然略有增大, 但是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并且减少了泵的频繁启动, 维护管理工作量相对减小。4污水泵泵型的选择污水提升泵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的关键设备, 因此, 泵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从性能、适用性、安装维护、投资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方可确定。常用的几种污水泵型有:离心泵、潜水排污泵、自吸泵、容积式泵等。对以上泵型进行比较见表1。

分析表1可以看出, 离心泵应自灌启动, 适用于泵房与池子同深度的情况, 即前述的分建式结构。由于该种结构不太适用, 所以离心泵在此处的适用性就比较差, 不建议使用。潜水排污泵可以直接安装在污水池的池底, 适用于合建式的结构, 性能也比较稳定, 用于污水提升的效果也较好, 但是由于泵在池底, 检修维护不方便, 需要配置一套专门的自动提升装置, 将泵从池底提上来检修, 工人操作麻烦, 劳动强度大。自吸泵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泵, 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吸高度, 可以直接安装在污水池池顶, 且不需作基础, 检修维护在池顶即可完成, 很好地克服了潜水排污泵的缺点, 该泵转速很高一般在1450r/m或2900r/m左右。如此高的转速在提升其他性质的污水时也许没有问题, 但是在针对含油污水时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们知道, 厂区含油污水最终要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隔油、浮选、生化等处理工艺, 达标后排放;其中以浮油、分散油较易去除, 而乳化油的去除有较大难度, 必须投加破乳剂才可。自吸泵在对含油污水的提升中由于其高速旋转和搅拌作用,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油的乳化, 增加了油的去除难度;尤其在小型提升设施中配置除油措施时尤为明显, 应引起重视。容积式泵也具有一定的自吸高度, 安装方式可以采用池上式和池下式, 比较灵活;其质量可靠, 运行情况较好。最大的优势在于转速较低, 每分钟几百转, 很好地克服了自吸泵的缺点, 应用于含油污水的提升较为适宜;其不足之处为价格相对其他泵型而言较高。

综上所述, 污水泵建议采用容积式泵, 在池顶立式安装, 参见图2。

5 自动控制系统的配置

污水提升设施与其他提升设施如给水提升、雨水提升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因为生产污水一般为间断排放, 其污水收集是非连续的;加之与生产装置相比, 其重要性也大大降低, 设专人值守不太可能也不合理。所以, 对该系统配置自动控制系统是必要的。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泵的自动开停, 即:低液位时停泵, 高液位时开泵;从而保证泵的随时抽送污水和防止液面过高造成溢流, 并污染环境。

根据近年的设计经验, 实现泵的自动开停有两种方式。

一是由提升泵的厂家配套供应液位自控系统, 主要包括液位浮球开关、耦合装置、液位感应传感器及小型控制柜等。这种方式设计工作量较小, 只需要在池中固定液位浮球开关及耦合装置、液位感应传感器等, 并将控制柜所需电源接入即可, 但是该方式存在以下两个弊端:第一, 一些污水泵的厂家不生产自控系统, 而是从别处配置, 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不过关, 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故障率高、不能长周期运行的情况, 对装置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第二, 国内有生产自控系统的厂家, 其控制柜基本为非防爆型的;而含油污污水性质复杂, 有可能油气挥发或可能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等因素, 其设备应选择防爆型的。综上所述, 提升泵配套供应液位自控系统的方式在实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它的使用效果, 故不建议采用。

二是由设计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一套完整的液位控制系统。这种方式需要工艺专业在熟悉各个参数的前提下, 提出详细的自控要求;最后在工艺、电气、自控几个专业的协调配合下, 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及联锁方可完成。这种方式设计工作量较大, 需要几个专业之间互提资料, 最终投资也比较高;但是其使用效果比较好, 安全稳定性得到保证。

综合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采用第二种方式稳定可靠, 是合理的。

6 保温防冻的问题

在北方寒冷地区, 管线、设备等的保温防冻问题一直是个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为很小的冻凝情况可能造成影响装置运行的严重后果。同样, 污水提升设施设计中的防冻问题也不应忽视, 在此有必要重提提升设施形式选择的话题。我们前面谈到了合建式和分建式两种布置形式, 并建议采用合建式, 在合建式中可以设为泵房式和泵棚式两种方式。泵房式可以通过泵房采暖完全解决设备、管线、阀门等的防冻问题, 缺点在于投资较高。泵棚式设计简易节约, 但防冻问题比较麻烦, 不仅需引入蒸汽对泵、管线、阀门等进行伴热保温, 还需要对污水池通入蒸汽进行加温, 防止冬季低温停运时水的冻结。比较而言, 采用泵房式相对合理;但有时用户考虑节约投资等, 要求采用泵棚式。此时不但要做好防冻保温, 而且要考虑系统的低点防空措施, 杜绝冻凝问题的发生。

7 结语

通过对石化企业常见污水提升设施的设计中一些问题的分析探讨和总结, 笔者认为:相对于生产装置而言, 该设施的重要性稍逊一筹, 但是对装置污水的及时排除和装置的正常运行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应认真分析计算并全面考虑合理设计, 从而为装置的运行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对小型污水提升设施设计中主要问题综述如下:整体结构以采用泵房和池体合建式为宜, 提升泵泵型选择采用容积式泵立式安装方便实用效果好,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泵的自动开停应进行该套系统的详细设计从而完整配置, 在污水池容积的计算中应留有余量适当放大, 还应考虑泵房设备等的防冻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慧修.排水工程 (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篇4: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186-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中小城市严重的水污染趋势难以得到明显遏制和扭转,固然与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同时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收费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和缺陷,也是造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非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1 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

1.1 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十二五”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资源能源消耗仍会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各类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加,因此,“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其中对水体污染物仍以总量控制为重点,除继续坚持削减COD外,还可能把水中的氨氮纳入到总量控制中。如何合理有效促进污水再生利用也是“十二五”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2 随着中小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增长依然显著

随着我国中小城市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我国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污水处理设施作为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将随之大量增加。

1.3 环保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据有关预测,“十二五”我国环保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其中用于各项处理设施的投资将达1万亿元,可以预见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2.1 针对设施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按需求有重点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注重提高现有能力利用水平,新增能力应突出重点。应根据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不同发展阶段、水平和污水处理实际需求确定新增规模,并从总体上合理控制我国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果。要强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平衡发展。防止出现部分地区能力过剩,另一部分地区又存在能力不足的局面。

2.2 注重设施建设质和量的统一

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对部分水平落后设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以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出水指标和排放标准要求。对国家和省级重点流域范围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建设。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接纳工业废水的特点,规划及建设阶段应有针对性地提高设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确保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2.3 加强管网建设

加强管网建设,重视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和合理利用加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的前期规划和同步建设,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效益,确保污水能够真正得到收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规划研究经济有效、合理可行的排水体制,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物削减效率。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指导下,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提出“十二五”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提倡污泥合理利用,避免水体污染物的二次转移和污染。

2.4 设施建设应突出节水先行理念

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优先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特别对于北方缺水城市以及工业产业聚集区域,污水再生需求显著,应从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角度,开展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调节手段,确保设施运行正常。在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加快制定适用于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指南,提供有关污水再生利用项目规划、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指导。对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水质标准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修改现有的标准或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 树立科学的设施建设理念

3.1 要满足未来中小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中小城市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又要满足未来中小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与可能。1)强调污水设施建设的开放性,要把设施建设的需求放在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及生活条件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大的需求变化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2)注重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系统性,从污水的产生、排放、收集、处理,到污泥的处理处置,再到污水再生利用,要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其内在关系理清。3)充分考虑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布局、规模确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到既满足中小城市发展需要,又不过分

超前。

3.2 进一步深化污水处理行业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招标制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和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在内的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3 大力加强科技对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

水专项作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其研发推广重点将从点源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面源和点源削减控制并重,从提高集中式污水处理效能为主转向大型集中式与小型分散式高效技术开发相结合并重,从单纯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节地、节能、节材式污水处理技术转变。

3.4 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设施运行效能

通过建立健全污水水质监测机构,完善相关制度,防止由于进水水质问题影响设施运行效率,并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加强和规范中小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中小城市配套排水管网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明确政府和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责任。

3.5 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基础上,国家财政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对设施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和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在收费不足以支持污水处理设施良性运营时,地方政府财政要给予适当补贴。此外,各级政府应在规划、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各级政府中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6 进一步做好“绿文章”和“水文章”

应将污水治理与环境治理紧密联系起来。如从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着手,真正做到“有空就栽树、见缝就增绿”,让中小城市成为“森林城市”,城市污水要“全截污、全收集、全處理”,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标准,推进环城水系贯通和入湖河流综合整治,营造一个“碧水穿城”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保持住房市场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建一批基础设施,优化现有资源布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寇力斐,王婷.甘肃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污水资源化问题的研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03.

[2]周俊宏.污水水质深度处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05.

[3]董文福,傅德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8,03.

篇5: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汇报

污水处理厂环保技术现状

**污水处理厂作为一个专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环保单位,积极响应省市关于营造“两个适宜”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部署,立志于不断努力,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改善水环境的目标,在足额优质完成水量任务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配合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现将我厂在环保设施

建设及运行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行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的污水,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

沙岛及天河区,覆盖的市区范围包括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及白云区的部分区域。目前已建成的一、二期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我厂一期工程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工艺,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4年1月投产运行,采用交替组合活性污泥法,设计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三期于2004年开始动工,设计采用A2/O工艺,预计2005年底建成通水。届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达到60万吨/日,将大大改善服务范围内城区水环境及居民的生活环境。

**污水处理厂自投产以来,一直保持正常运转,积极做好大中修及设备检修工作,加大挖潜力度。据统计,五年来共处理污水达58742万吨之多,连年超额完成水量任务。今年截至七月,已完成水量达9648万余吨,占到全年任务量的%,为广州市的水质改善和环境保

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圆满完成水量任务的同时,我厂不断增加检测频率和力度,实时掌握出水指标,保证出水合格。经过数次技术改造,克服工艺缺憾,在脱氮除磷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于去年投入加氯消毒设备,二十四小时专人值班加药,有效地提高了水质。五年来,所处理尾水均能达到设计的GB18918-2002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为争取达到创模指标和清洁生产要求,我厂将今年定为“科研技术年”。主要措施有: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出水水质,改善厂区环境。

目前,一期工艺池的改造工程由东北市政设计院中标并负责设计,明年初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在中水回用方面,我厂通过石英沙及活性炭两重过滤、前后两级的紫外消毒处理后的中水,已成功用于景观鱼池用水及绿化用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将中水用于加氯车间,作为加压

泵的水源,这套中水系统实行后,一年可节水50多万吨。将来,相关管道铺设完善后,计划将中水推广用于更大范围,如市政绿化,生产用水等。

加盖除臭项目也正在紧张的施工进行中,已经采用生物除臭法对沉砂池进行了加盖除臭,效果明显,H2S的去除率达到了99%以上。浓缩池的加盖除臭工程也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

在脱氮除磷改造方面,首先,我厂在六月份配合一期工艺池的大中修,通过加大曝气头,增加曝气量,调整工艺运行参数,使出水中氨氮去除率提高了10%,稳定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其次,在二期固体药物除磷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实验认证,增加通往一期B池的两条管道。结果显示效果明显,一期出水中磷的含量降低到约/l。再次,为克服现有固体除磷加药中,硫酸铝干粉容易受潮结块,不易破碎,工人劳动强度大,投药量难以控制等困难,正在进行加药

系统的扩建改造,计划改为液体硫酸铝加药。新建的液体加药系统将在一、二、三期统一建设,原有的固体加药系统留作为备用,两套系统互相独立使用。设计方案为新建一座溶液池,通过计量泵和管道投放浓度为20%的液体硫酸铝,以提高出水T-P指标,满足排放新的标准要求。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二、重视科研工作,促进清洁生产。

今年,我厂在市科技局成功申报了“清洁生产示范工程”这一科研项目。该项目按照清洁生产的思想,将系统解决达标、除臭和中水回用的应用等关键问题。分三个子项目进行研究,包括:一期AB法工艺脱氮除磷技术优化研究、厂区泵站除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污水厂出水再生回用技术研究等。

**厂一期建设时未有除磷脱氮技术考虑,设计采用了AB工艺,而当时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更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的要求,特别是AB工

艺出水NH3-N、总P两项指标。现计划通过AB工艺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D)除磷的研究解决这一难题,改善出水水质。

**厂厂区、泵站均在市区,生产运行中产生的气味受到附近居民的关注,而操作工也长期处在这个有气味的场所。我厂计划通过实施除臭研究项目,净化臭气,改善员工操作环境及周围社区环境。

篇6: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污水提升泵房隐患整改工程项目经哈石化工程部评标,我大庆石化建设公司赢得此项目的标段工程,本工程为跨年工程,工程内容为新建集水池两座,提升泵房一座,格栅操作室一座,在集水池设不锈钢机械格栅两套,设四台自吸泵,对区域内的供排水、采暖、电缆等公用工程管线进行铺设。

此项工程下发时间晚,现正进行合同办理工作,工期按招标文件延后。由于临近冬季,今年只能进行一部分的项目施工,平整场地、障碍物移除、人工挖探沟及外网改造等。污水池如果开挖,冬季防护保温费用较大,无法保证质量及防护,容易发生冻胀,所以建议污水池部分明年施工。

篇7: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建城[2010]75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水务局,海南省水务厅,重庆市建委、市政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根据我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现将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0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157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9亿立方米/日。全国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949个,总设计能力约5500万立方米/日。

在655个设市城市中,已有560个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较去年年底增加了25个;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415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9435万立方米/日。其中,36个大中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建有污水处理厂337座,处理能力达3979万立方米/日。

全国已有684个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级单位)建成了污水处理厂,约占县城总数的38.2%;共建有污水处理厂728座,处理能力达1430万立方米/日。

(二)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任务执行情况

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360万立方米/日,完成国务院提出的2010年“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日”目标任务的24.5%。本季度完成任务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为广东、安徽、湖南。

二、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与污染物削减情况

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76.7%,较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累计处理污水74.4亿立方米,削减化学需氧量(COD)总量209.72万吨,同比增长22%;平均COD浓度削减量达到282mg/L。

36个大中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为82.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累计处理污水2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削减COD总量91.58万吨。

目前尚有26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不足60%,没有达到国家有关要求,占全国污水处理厂总数的12%;有近10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削减COD不足100mg/L;有5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因工业废水超标排入,至少有1个月进水COD浓度超过800mg/L,高于正常生活污水浓度一倍以上,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情况

按照我部《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从2010年开始,以我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为基本依据,按季度对各省区和36个大中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情况进行季度考核并排序,年终进行总考核。

四、信息报送情况:

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上报情况整体趋好,运行项目月报填报率超过98%(以处理能力计),但在建项目季报填报率仍有较大差距,上报率仅为80%,有393个项目没有按时报送建设进展情况。

在2009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执行情况考核中,发现目前仍有一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信息没有纳入到“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要求

(一)继续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确保完成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日”的目标,我部根据各地计划到2010年底前完成的项目情况,给各地已下达了建设任务考核目标(见建办城函[2010]202号)。请各地按要求抓紧落实,确保完成计划任务。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完成任务好的地区,加大中央补助资金和管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力度;对于城镇污水处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较慢的省份将加大督查力度,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二)加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力度,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效能发挥和安全正常运行;各项目运行单位要严格遵守《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的规定,加强进出水的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加强化验和报告制度的执行;对目前运行负荷率达不到国家要求以及污染物削减率偏低的,要尽快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三)重视和加强信息上报工作。我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是下达中央补助资金和“以奖代补”支持配套管网建设资金,以及对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请各地,按照我部《关于做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07]805)要求,及时将所有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行信息上报,并加强对信息上报工作的监督与核查。

请各地务必于2010年6月20日前,针对附表中各自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有关整改措施书面报送我部城市建设司。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整改不力的地区进行专项督察。

附表:

一、2010年一季度各省(区、市)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排名表(略)

二、2010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情况考核评分表(略)

三、2010年一季度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情况考核评分表(略)

四、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表(略)

五、36个大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表(略)

六、未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的城市名单(略)

七、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低于60%的项目表(略)

八、未上报运营情况项目清单(略)

九、未上报建设进度的在建项目清单(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篇8: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关键词:城镇;污水管理;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41-2

“十一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总体上提前实现;污水处理设施数量不断增长,处理能力显著增强;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率和运行负荷率稳步提高;COD减排效果显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领域民间投资不断壮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负荷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设施升级改造的压力较大、管网配套建设相对滞后等。“十二五”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面临怎样的形势?发展思路怎样,应主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是我国各级城镇污水处理单位及其工作者应该作以思考的问题。

1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的形势

1.1 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在水体污染物减排指标方面,虽然“十一五”COD减排10%的目标能够基本实现,但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出现了COD下降趋势明显减缓的情况。考虑到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十二五”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资源能源消耗仍会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各类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加,因此,“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其中对水体污染物仍以总量控制为重点,除继续坚持削减COD外,还可能把水中的氨氮纳入到总量控制中。如何合理有效促进污水再生利用也是“十二五”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2 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增长依然显著

随着我国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将随之大量增加。

1.3 环保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据有关预测,“十二五”我国环保投入将达到3.1万亿元。其中用于各项处理设施的投资将达1万亿元。可以预见,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 “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的基本思路

2.1 针对设施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按需求有重点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注重提高现有能力利用水平,新增能力应突出重点。但由于区域性差异,有些地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城市至今还有没有污水处理厂,因此部分城市还存在新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求。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增量需求显著,应进一步提升处理能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础薄弱,需要加强建设。总之,应根据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不同发展阶段、水平和污水处理实际需求确定新增规模,并从总体上合理控制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果。要强调城市、县城和建制镇的平衡发展。防止出现部分地区能力过剩,另一部分地区又存在能力不足的局面。

2.2 注重设施建设质和量的统一

“十二五”既要依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规模,更要结合污水处理设施水平现状和水环境保护目标需要,通过现有设施能力挖潜,提高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负荷。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对部分水平落后设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以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出水指标和排放标准要求。对国家和省级重点流域范围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建设。针对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接纳工业废水的特点,规划及建设阶段应有针对性地提高设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确保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2.3 加强管网建设,重视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和合理利用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的前期规划和同步建设,使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效益,确保污水能够真正得到收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规划研究经济有效、合理可行的排水体制,切实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染物削减效率。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指导下,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提出“十二五”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提倡污泥合理利用,避免水体污染物的二次转移和污染。

2.4 设施建设应突出节水先行理念

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优先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特别对于北方缺水城市以及工业产业聚集区域,污水再生需求显著,应从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的角度,开展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调节手段,确保设施运行正常。在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加快制定适用于我国的污水再生利用指南,提供有关污水再生利用项目规划、设计和运行方面的指导。对有关的标准、特别是水质标准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修改现有的标准或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 树立科学的设施建设理念

3.1 要满足未来城镇规划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城镇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又要满足未来城镇规划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一要强调污水设施建设的开放性,要把设施建设的需求放在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及生活条件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大的需求变化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二要注重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系统性,从污水的产生、排放、收集、处理,到污泥的处理处置,再到污水再生利用,要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其内在关系理清;三要充分考虑城镇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布局、规模确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到既满足城镇发展需要,又不过分超前。

3.2 进一步深化污水处理行业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招标制度,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包括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和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在内的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3 大力加强科技对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

水专项作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科技创新及应用示范项目,其研发推广重点将从点源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面源和点源削减控制并重,从提高集中式污水处理效能为主转向大型集中式与小型分散式高效技术开发相结合并重,从单纯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节地、节能、节材式污水处理技术转变。应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对水专项中相关创新技术和实用成果加以推广和充分利用,在降低设施建设成本,提升设施科技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污染物减排效果。

3.4 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确保设施运行效能

通过建立健全污水水质监测机构,完善相关制度,防止由于进水水质问题影响设施运行效率,并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加强和规范城镇排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城镇配套排水管网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明确政府和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责任。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再生水利用制度体系,实现再生水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5 加大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基础上,国家财政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对设施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和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在收费不足以支持污水处理设施良性运营时,地方政府财政要给予适当补贴。此外,各级政府应在规划、土地等方面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各级政府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6 进一步做好“绿文章”和“水文章”

应将污水治理与环境治理紧密联系起来。如从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着手,真正做到“有空就栽树、见缝就增绿”,让城镇成为“森林城市”,城市污水要“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标准,推进环城水系贯通和入湖河流综合整治,营造一个“碧水穿城”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保持住房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建一批基础设施,优化现有资源布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進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改善村镇环境,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清洁家园”行动,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加强村镇管理尤其是卫生管理,力求更加整洁、干净、有经验。

篇9:污水厂设施整改情况

珠府案[2010)32号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关于完善我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为全面提速城镇污水处理百分百达标、河涌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保证我市“十二五”期间实现治污侏洁持续性达标,市政府加强领导,成立了由霍荣荫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区两级治污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市、区两级“涉水治污”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市政府研究并批准了《珠海市2010—2012年各区治污工作任务表》,作为对各区治污工作目标、年度计划进行全面考核的指标。市治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区及水务集团研究制订《西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推进计划表》,排出重点工程的节点,明确各个节点的完成目标、时间、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截至2010年9月底,我市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8座,设计日处理总规模达46.8万吨.其中:

东部中心城区5座。吉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4.8万吨、香洲污水处理厂日处理8万吨、拱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13.5万吨、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

西部地区3座。斗门井岸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5万吨、高栏港南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三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

目前已完成调试的污水处理厂2座,将在年底前投运。其中,平沙水质净化厂日处理3万吨、新青水质净化厂日处理3.5万吨。

预计至年底,全市投运污水处理厂10座,实现日处理能力 53.3万吨,建成污水管网总长58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东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拱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改扩建工程。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5.5万吨,于2008年8月动工,2009年7月完工,共完成投资 9191万元。

2.前山、拱北污水管网工程。一期工程包括拱北A、B标段和前山标段,项目批复概算投资8725万元。其中:拱北A标段建设水湾头、粤海东路2座污水泵站和粤华路等5条道路污水管;前山标段、拱北B标段实施白石冲、桂花路、翠屏路排洪渠和拱北情侣路沿岸截污,配套湾六路转输管,扩建岱山路污水

泵站,截止2009年12月底已全部完成三个标段并通水。二期工程主要对上冲污水泵站、梅界区域排水规划控制范围的污水次干管、支管配套街坊井接驳;对具备实施条件的排洪渠进行截污改造。二期工程总投资10573万元,现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南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东线、西线污水主干管共23公里,以及8座污水提升泵站,总投资1.18亿元,已于2009年1月完工验收。

4.北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工程总投资1.17亿元,建设污水主干管10公里和污水提升泵站3座。具备施工条件的路段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528万元。剩余路段待建管网按该项目工程规模调整方案批复后再行建设。

5.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工艺改造工程。该项目累计投资总额945万元,其中香洲厂一、二期和拱北厂三期除磷脱氮工艺均完工通过环保达标验收。吉大厂消毒工艺已完成,除磷脱氮改造工程总投资约为650万元,现已完成施工图及概算编制,拟上报审批。

6.污水厂污泥集中处置工程。市政府已授权伟力高生物科技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合同规模为每天100至150吨,总投资4095万元。工程现已进入环保验收阶段,目前已达到每天处理污泥130吨,待生产运行稳定后,逐步增加污泥的运送量到该厂处置。

7.情侣路沿线排水口整治改造工程。包括情侣路污水系统及沿线排污口整治、侨苑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线、湾仔沙泵站及配套管线、吉大路和景山路污水管网改造、海滨北路雨水渠修复整治。工程概算投资约3985万元。于2010年7月8日动工,计划2011年6月完工。

(二)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金湾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三灶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三灶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概算为9461万元。于2008年12月施工,2009年11月全部完工,2010年6月21日通过环保验收。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20公里、泵站2座,清淤及修复旧管20公里,概算为8953万元。项目分三个标段,累计完成投资4028万元,总体工程完成45%。

(2)红旗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现已完成初步设计编制,概算已报市发改局审批。

2.斗门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新青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新青水质净化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

3.5万吨,概算为11176万元。于2009年4月底施工,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0952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8%。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12公里,总投资6619万元,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288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5%。

(2)白蕉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4万吨,总投资10048万元,目前处于前期阶段。项目于今年9月27日完成施工招标,中标价为6274万元。配套管网工程包括新建污水收集管道40公里、新建污水泵站2座,总投资1.8亿元,工程于10月8日上网施工招标,预计10月29日开标。

(3)富山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4万吨,概算为11779万元,现正对施工图初稿进行内部审查。配套管网工程计划投资4.2亿元,目前正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3.高栏港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情况。

(1)南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设计规模为每天5万吨,概算为11767万元。于2008年4月动工,2009年7月完工调试,10月29日竣工验收。进水管工程完成投资694万元,总体工程完成60%;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管道 13.7公里,目前总体工程完成99%,现已完成闭水试验;南水镇污水管道提升泵站工程总投资3600万元,总体工程完成99%。

(2)平沙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该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概算为7078万元。于2009年10月施工,现已完成清水调试,等污水进场后可进行污水调试,总体工程完成 98%。该厂进出厂管工程总投资650万元,现正进行进厂管与原平沙镇施工完成的污水管网接口施工,总体工程完成95%。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项目建设用地问题。由于西部地区多项污水处理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属于农用地,相关征地办理手续较为繁琐,耗时较长,加上征地拆迁、青苗补偿难度大,有少数村民社会意识薄弱,阻挠施工队进场,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为此,市政府霍荣荫常务副市长牵头协调,决定由国土部门先办理相关临时用地手续,在年底前完成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报批手续,以保证厂网项目能够按时动工建设。同时,要求斗门区政府配合,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工程按期推进。

2.项目前期工作审批程序进展缓慢。富山水质净化厂管网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至今仍未通过斗门区政府审批。市政府要求斗门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协调,加快前期有关手续的办理工作,保证工程按时开工。

3.项目融资问题。为解决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谈判在付费标准、进水水质、保底水量等方面存在的争议,市治污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本市、区污水处理的实际,制订了《西区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合同付费标准意见》并专题上报市政府审定,积极推进特许经营谈判和合同签署工作。

二、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情况

我市现有7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即市垃圾发电厂、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桂山岛垃圾填埋场、外伶仃岛垃圾填埋场、东澳岛垃圾填埋场、大万岛垃圾填埋场。2009年共处理生活垃圾78.37万吨。其中,西坑尾填埋场处理34.08万吨,垃圾发电厂处理18.09万吨,黄杨山填埋场处理17.52万

吨,四个海岛垃圾填埋场处理1.82万吨,其余通过分选回收6.86万吨。目前,我市只有垃圾发电厂和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基本符合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和四个海岛垃圾填埋场为简易填埋,不符合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因此,2009年我市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6.18%,基本满足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检要求。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百分百的目标,我市今年投入2亿元,明年计划投入6亿元,重点推进垃圾发电厂设备大修及技改项目、茶冷迳垃圾处置场建设等9项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项目规划和建设情况。

1.垃圾发电厂设备大修及技术改造项目。2000年7月,市垃圾发电厂建成投产,每天处理生活垃圾600吨。根据2002年1月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市垃圾发电厂的环保设施需进行锅炉炉膛和烟气达标改造以及飞灰固化改造,工程总投资为5886万元,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2010年9月底基本完工?进入试运营。

2.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续建工程。该场B区续建工程(含洗车台、计量站等),填埋库容116万立方米,投资3112万元,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11月底完成。

3.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工程。该工程处理规模为每天1000立方米。首期规模为每天340立方米,投资3500万元,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10年11月底完成。

4.沥溪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该工程封场面积10.74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1130万元。包括封场覆盖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封场绿化、环境监测等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现已完工。

5.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该项目于2008年1月单独立项,总投资300万元。包括改建调节池、处理车间、供电系统、道路及绿化等。2008年4月,国家公布了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提高了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原立项方案需要调整,现进行调整方案的报批工作。

6.斗门黄杨山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该填埋场为过渡时期简易填埋场,每日收纳斗门区生活垃圾500吨,待茶冷迳垃圾填埋场建成启用后,由斗门区政府开展封场工作。

7.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目前,我市海岛垃圾均采取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理。为保护海洋环境,市政府计划参照香港离岛的做法,在万山、桂山、东澳和外伶仃岛建设4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对海岛垃圾进行压缩、打包,并购置一艘运输船,将垃圾运输上岸,送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进行处理。项目投资 2600万元。现四个海岛垃圾压缩中转站的建设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由于涉及方案调整,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论证工作。待垃圾处理设施建成后,即结束四个海岛的垃圾简易填埋,并开展封场工作。

8.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原茶冷迳垃圾处置场项目)。该中心位于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山沟,项目总投资48857万元,包括垃圾焚烧、填埋、利用余热发电和市政配套等项目,焚烧规模为每天1200吨,填埋规模为每天1000吨。2009年6月,市政府明确水务集团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等工作。目前,正在加紧推进项目审批,首期应急填埋工程将于今年12月底前投入运营。

9.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该项目位于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山沟,分两期进行,共建设2条生产处理线,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 10吨,项目投资3000万元。首期工程计划于2011年年中投入使用,处理能力为每天5吨。目前正在加紧审批。

(二)存在问题。

1.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的环评、征地工作受阻,尤其是环评公众参与方面的工作。当地村民特别是在影响范围内的汉坑村村民不同意该项目选址斗门镇八甲村茶冷迳,致使该项工作进展缓慢。

2.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由于涉及方案调整,正在进行方案调整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3.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与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相同,由于环评、征地工作受阻,难以在今年建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市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密切配合、特事特办,争取西部固废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首期应急填埋工程于今年12月底之前投入运营,保障万山区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沥溪垃圾填埋场渗漏液处理改造工程建设尽早开工建设,力促医疗垃圾焚烧厂项目首期工程于2011年年中投入使用。

2.完善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启动西坑尾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项目,每天处理能力150吨,投资估算1680万元。计划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每天处理能力100吨,投资估算7300万元。

3.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市政府已经批准《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方案》,争取用10年的时间,到2020年,实现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建设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

珠海市人民政府

上一篇:经典二手楼房买卖合同格式下一篇:麋鹿第一课时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