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头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解说词

2024-05-01

埠头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解说词(共2篇)

篇1:埠头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解说词

埠头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解说词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我镇指导检查工作。

2010年6月,埠头党委、政府为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集镇区生活环境,以生态镇创建为抓手,着重抓好埠头集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在市、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镇村两级干部共同努力,目前,埠头集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已基本完工。

埠头镇排污工程位于埠头镇东南面后里村,由台州市绿环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占地面积约2.5亩,总投资150余万元(其中31.7万元用于污水处理池建设,120多万元用于铺设2000多米排污管网)。排污设施收集处理埠头集镇内9个村约3900人的生活污水,日污水处理量达300余吨。工程从2010年6月开始建造,2010年12月工程完工,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工程主体工艺采用净化池加人工湿地,该工艺处理效果有稳定、高效,运行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的特点。工程的净化池分为厌氧Ⅰ区和厌氧Ⅱ区,水首先在厌氧Ⅰ区的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厌氧发酵,上层清液继续向后流动进入厌氧Ⅱ区,在这里附着于填料上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污水进一步厌氧消化。人工湿地主要配置植物品种为芦苇、风车草和美人蕉等。通过土壤、填料的表面吸附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等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质,一系列化学作用使污水在人工湿地中得到彻底的净化,净化后的出水用于周边农田灌溉。

注:本工程年处理废水109500吨,每年减少CODcr排放量为59.13吨,削减率90%;每年减少BOD5排放量为36.14吨,削减率94.3%,该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改善该镇水环境质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美化环境。

篇2:埠头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解说词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 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 全国各地的农村污水建设如火如荼。但是, 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缺乏针对性的标准和规范, 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多照搬照套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经验, 造成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不起、用不起、管不好。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参与了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评审。相对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农村污水有规模小、占地少、投资和运营成本低、操作简单等要求, 在前期设计时应注意几点, 才能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1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处理模式

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密度低, 住宅较为分散, 污水排放面广而分散, 规模较小, 因此不宜采用传统的城市污水收集及处理模式。一般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有以下三种:

1.1 纳管模式

纳管模式指将农村污水纳入周边已建或已规划城镇 (园区) 污水处理厂。此模式适用于周边有城镇 (园区) 污水处理厂且收集管网投资较小的农村污水。如隆安县那桐镇区, 由于受到建设用地限制, 无法在镇区附近建设污水处理厂, 将镇区污水纳入华侨经济区污水系统进行处理。纳管模式的优点是不需新建污水处理厂, 不必考虑厂区选址问题, 不增加污水处理厂管理任务;缺点是需新建污水管网, 如果无法重力需建提升泵站接入或距离太长, 则不宜采用纳管模式。

1.2 分散式处理模式

分散式处理模式指根据地形地势将每个村庄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区域, 每个区域内铺设局部污水管网, 分别设置污水处理站。此模式适用于远离城镇 (园区) , 地势高低错落, 沟渠、路桥等横穿村庄, 污水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的农村地区。如南宁市江西镇竹根坡村、江西镇扬美古镇按照实际地形将全村分为若干个汇水区域, 分别建设多个单独的污水处理站。分散式处理模式的优点是灵活、施工简单、管线短、埋深浅;缺点是建站多选址困难, 管理不方便。分散式处理设施一般选择在房前屋后, 难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 在选址时应与附近居民充分沟通, 并且尽量减少运行时产生的环境污染。

1.3 集中处理模式

集中处理模式指将服务区域内所有污水统一收集, 集中建站处理。此模式适用于地势平缓、布局相对集中、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如南宁市吴圩镇污水处理厂、南宁市金陵镇污水处理厂, 均采用集中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的优点是选址相对较易, 污水处理站抗冲击能力强, 便于管理, 出水水质稳定等;缺点是管网建设投资较大。在前期阶段需注意研究现状居民出户管改造、在老旧街道埋设污水管网的可行性。

无论选择什么模式, 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实能收集污水, 杜绝污水横流, 否则污水处理设施只能是晒太阳的面子工程。

2 合理测算设计规模

规模测算合理关系到污水处理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如果规模测算过大, 则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过低;如规模测算过小, 则污水设施超负荷运行, 都不能有效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效益。农村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与实际处理水量不相匹配的问题十分突出, 其原因: (1) 设计单位不了解农村实际用水需求和排水特点, 工程设计照搬城市居民用水规范, 造成污水处理规模偏大; (2) 基础数据掌握不准确, 对人口 (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等数据估算不足, 造成污水处理规模偏大。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按照《镇 (乡) 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镇 (乡) 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等适用于农村的规范规定, 根据人口规模和城镇性质合理确定用水定额, 按照用水定额的60~90%确定生活污水定额, 合理确定总变化系数等。

(2) 水量变化与生活习惯关系很大。由于农村污水总体水量较小, 且排水时段集中, 造成水量波动较大。在1d内, 较大用水及排水时间出现在早、中、晚集中做饭时间, 污水量达到高峰, 是平时污水量的3~5倍。如为旅游景区, 还应考虑节假日游客增多造成的污水水量变化。在污水处理厂 (站) 设计时, 应设置调节池进行调节, 避免对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

(3) 如污水管网采用分流制, 则污水处理构筑物均以旱流高峰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如污水管网采用合流制, 则预处理及进水泵房等构筑物以雨天截流量为设计流量, 其余构筑物以旱流高峰流量为设计流量。

3 合理拟定设计进水水质

设计进水水质应尽量根据实际取样测定污水水质后拟定。如没有实测数据资料, 则应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的水质指标, 并结合周边相似条件的农村污水水质, 拟定设计进水水质。

由于农村污水量较小, 如有其他干扰因素, 会导致水质变化较大, 应特别注意:

3.1 村镇企业排水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飞速发展, 同时导致工业污水成为了农村水污染的重要因素。按照环保要求, 工业废水应单独处理达到要求后排放。但是实际上, 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家庭作坊小而多, 管理不完善, 工业废水偷排现象严重;或是工业废水处理后尾水与村民生活污水混排, 都会对生活污水水质产生影响。

3.2 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村生产活动中, 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 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 从非特定的地域, 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 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 大量污染物进入收纳水体所引起的污染。在拟定进水水质时亦考虑此因素的影响。

3.3 大型集中养殖场废水的影响

农村畜禽养殖业规模逐渐扩大, 尤其是集中养殖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由此到来了每年数千万吨的畜禽类粪便、废弃物和畜禽宰杀污水。畜禽粪尿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如所在村庄有此类集中养殖业存在, 则不得不考虑其废水对进水水质的影响。

3.4 沼气池的影响

多数农户建有沼气池, 已将厕所黑水和厨房淋浴灰水分开。因此排出用户的高浓度污水已经沼气池预处理, 浓度明显降低。

4 合理选择处理工艺

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工程成功运行的关键。生活污水一般选用生物处理, 任何一种生物处理工艺都是厌氧、好氧、沉淀在时序、空间的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 其出水水质、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管护要求差别很大。对农村污水而言,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并不是越“高新”越好, 出水水质并不是越高越好。选择工艺要合理安排远期与近期、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等几个问题, 同时考虑污水处理要求、规模以及所在地域和景观要求。农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原则:

(1) 运行管理简单方便, 运行费用低。农村污水处理站主要由村民管理, 所以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必须管理简便, 并且少用自控系统。

(2) 建设投资低, 运行费用低, 尽量使用通用设备和成熟技术。农村污水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大都从专项污染治理经费中调拨, 由于每年经费有限, 因此为了避免建不起或用不起的现象, 首先应选择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通用设备和成熟技术, 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3) 优选选择污泥产量少的工艺。在传统污水处理工程造价中, 污泥处理部分的投资一般占15%, 且污泥浓缩和脱水等环节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管理复杂、环境条件差, 若操作不当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应优选选择污泥产量少的工艺。

(4) 处理深度选择适当。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污水站建设投资息息相关, 而且取决于当地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农村污水处理并不是出水水质越高越好, 应根据尾水用途、项目所在地区域的不同确定污水排放标准。

(5) 尽量降低运营能耗。如采用太阳能驱动设备, 采用加氯消毒等, 均可以降低运营过程中的能耗。

5 做好厂内辅助工程设计

农村污水处理厂 (站) 一般没有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费作为运营的保障, 大多由专项资金解决。在有限的条件下, 应尽量节约运营成本。除了选取适当的工艺外, 厂内辅助工程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厂内生产管理定员越少越好, 除了必要的2~3个管理人员外, 不设其他专业岗位, 因此可将维修、化验等专业岗位外包。

(2) 尽早解决电力增容问题。在前期阶段尽早与电力部门沟通协调, 对电网进行改造, 确保工程完工后按时投入运行。

(3) 建构筑物外观设计应与充分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建设风貌应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尽量建成埋地或半埋地形式, 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 大量农村污水处理站的建成并投入运行, 通过加强对建成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效果、效益的分析总结, 不断积累不同地区农村污水建设的经验, 完善相关规范标准, 进而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建设。

摘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但是由于农村污水前期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导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不起、用不起、管不好。农村污水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前期设计中必须要注意合理选择处理模式、测算处理规模、拟定进水水质、选择处理工艺、做好厂内辅助工程设计等, 才能在后期运营管理中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前期,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岳溪.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适用新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1.

[2]张统, 王守中.村镇污水处理适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1.

上一篇:应届毕业生的选择下一篇:村民委员会另行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