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2023-03-18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锡生活污水治理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无锡生活污水治理方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围绕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人工湿地(荷花塘)的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发展目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相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路、沟、池、圈、序”五字整治方针及“五有”标准(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机关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遵循“政府主导、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协调联动,集中连片、分步实施,大力整治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污水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变农村地区的“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建设步伐。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实施。以“多规合一”改革为契机,在对全县各自然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人口分

1

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坚持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全县总体规划以及村镇规划当中,通盘谋划,因地制宜制定实施计划,落实“一镇一策、一村一策”,统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二)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农民主体,充分调动村集体、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优选资信好、投融资能力强且有从事城乡水环境治理专业能力的企业,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发挥企业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涉农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建立“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的治理模式,安排适当财政补贴,确保企业合理受益。

(三)因村制宜,经济实用。以优化全县水环境为导向,在认真分析各自然村人口数量、居住状况、居民生活规律等基础上,结合不同村庄的地形地貌、排水方式及去向等特点,因村制宜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明确治理目标、序时、措施等。

(四)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以饮用水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注重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生活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日常维护运行,确保治污设施发挥效用。

(五)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按计划、高质量顺利推进工程建设,切实达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效果。

三、治理模式与要求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因村制宜,分类施治,适度超前,统筹考虑分散处理、就近处理或集中处理等方式,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按照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水治理方式。

(一)对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优先考虑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

(二)对不能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生活污水量大且易于统一收集的,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集中式人工湿地等方式集中处理,即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村庄重点推广人工湿地项目(即垂直流型人工湿地或潜流型人工湿地)。

(三)对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难以统一收集的村庄,应尽可能合理利用现有边沟和自然沟渠收集生活污水,采用氧化塘、稳定塘等方式分散处理,即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庄重点推广“荷花塘”项目(即表面流型人工湿地)。通过污水治理所排放的尾水需达到以下要求:

(一)尾水排放到环境敏感区的,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二)尾水排放到非环境敏感区的,尾水鼓励就地

3

还田、土地消纳等方式资源化利用。

(三)经处理后的尾水不得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水质现状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的水体。

四、治理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全县8个镇119个行政村662个自然村(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96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566个)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即人工湿地(荷花塘)计划。科学编制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重点围绕列入37个美丽乡村建设名录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流湖库周边、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周边、高速公路两侧、主要城镇周边(城镇规划建成区以外)、循环农业养殖小区周边等区域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2016年前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自然村有16个,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8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8个。2016年后实际需治理的自然村为646个,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88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558个。

(一)88个自然村采用人工湿地项目建设,计划分三年(2016年-2018年)实施。2016年计划实施的自然村11个(详见附件1),2017年计划实施40个(详见附件2),2018年计划实施37个(详见附件3)。

(二)558个自然村采用“荷花塘”项目建设,计划分四年(2016年-2019年)实施。2016年计划实施的自然村50个(详见附件4),2017年计划实施165个(详见附件5),2018年计划实施167个(详见附件6),2019年计划实施176个(详见附件7)。

(三)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即农户各类排污口接管等支管网以及

4

生活污水排沟等主管网),采取政府出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农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农村污水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成员为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生态环保局、县农业局、县水务局、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加强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保局,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合作,建立涉及规划、项目立项、用地、环评、招投标、监理等环节的绿色联动审批通道,合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生态环保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指导,编写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县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工作指导;县农业局负责村庄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采用建设养殖小区统一治理或户型沼气等方式治理养殖废水,严禁养殖粪便等生产废水直接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排放到环境;县住建局负责做好村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从源头控制污染,推进卫生户厕改造全覆盖,严格落实三级化粪池防渗措施;县水务局负责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村庄的污水管网建设;县国土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用地保障;县财政局做好涉农资金的统筹和使用,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镇政府作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建设工作;各自

5

然村作为项目后期运维管理落实主体,负责后期运维管理工作。

(三)多方统筹整合资金。在每年编制财政预算时,由县财政局根据当年的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计划,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一事一议”资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扶贫等资金,争取将我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畴,将不少于20%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障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运行。实施646个自然村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预计需要费用16240.1万元,其中人工湿地项目(88个自然村)测算费用为5080.1万元,截止目前有9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实际概算1130.1万元(含管网建设费用),剩余79个项目按50万元/个测算(不含管网建设费用),费用为3950万元;“荷花塘”项目(558个自然村)按20万元/个测算(含主管网建设费用),费用为11160万元。

(四)落实项目建设用地。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用地要因村制宜,由镇政府牵头解决。涉及村集体用地的,直接使用村集体用地建设;涉及到个人用地的,优先考虑通过村集体用地置换的方式解决,如无法置换的,可采取“谁出地谁受益谁管理”原则,对提供用地支持项目建设的村民,人工湿地(荷花塘)建成后,水塘仍由其使用,种植荷花等作物以及养殖等所产生收益由其获得;涉及到基本农田的,在不破坏基本农田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污水排入农田的入口处采取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工艺,保

6

证基本农田不受破坏。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要按照“路、沟、池、圈、序”五字整治方针,通过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方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沟、渠、道)的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开展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人工湿地项目建设采取市场化PPP模式建设。荷花塘项目建设采取政府出资,乡镇包干模式建设。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采取政府出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农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

(六)细致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各镇要按照确定的项目建设计划任务,及时跟进具体实施项目的有关情况,并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每个项目的建设进程。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保存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有关资料,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七)加强设施运行管理。按照治污设施常态化运行的要求,一是集中处理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开向社会招投标,由企业投资管理、政府补助形式开展;二是分散处理方面,由所在村负责日常管理,借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模式,通过“政府补贴一些、村民自筹一些”的方式,每个行政村聘请一名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护员,通过指导和技术培训,负责加强日常管护,定期或不定期清理杂物、悬浮物和沉积物,确保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各部门联动,建立农

7

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定期巡查制度,检查监测进出水量和水质,并分村建立档案。

(八)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县生态环保局负责印制人工湿地(荷花塘)宣传手册,采取电视、广播、横幅、网络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围。各镇要通过已建成的人工湿地(荷花塘)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来。

第二篇:2016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农办等国家10部门在全国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今年4月至6月,国家10部门将对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验收。根据省、市、县会议精神,我乡将在6月份接受国家10部门的抽样验收,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以全乡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和长效治理为目标,切实做到“五个确保”,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清扫、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模式,力争在今年6月份国家10部门的检查验收中过关。为全面改善全乡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

二、工作重点:

围绕“五个确保”(确保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确保有清扫保洁队伍,确保有再生资源回收点,确保有村规民约,确保有资金投入机制)认真开展工作。

(一)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引导广大农户利用旧筐、旧桶、旧袋等自备户用收集容器,实施生活垃圾源头集中和减量,每社要因地制宜,配建垃圾收集池(点)1处,每个村建垃圾分类减量池1处,在村级活动阵地设果皮箱1个,政府机关大院、卫生院及学校各设置果皮箱1个,租配垃圾收集运输车1辆,对公路沿线,特别是学校、政府机关、卫生院的原有垃圾箱(池)进行逐个改造和修缮,以达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大垃圾收集设施的管护力度,确保垃圾收运设施的整洁完好。其它村社可采用就近就地进行卫生填埋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严禁垃圾暴露和露天焚烧。

(二)配齐充实清扫保洁队伍:各村由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选2名责任心强、热衷环保的群众担任村庄保洁员,对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再分类和有序堆放,负责垃圾的清运工作。各支部、村委要完善保洁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扫保洁队伍的管理,建立完善保洁员花名册和台账,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确保村域范围内无陈年垃圾,无垃圾乱堆乱放。

(三)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会议,制订村规民约,明确各农户对自家居室、院落和村委会规划的公共卫生责任区的保洁责任,并对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村委会与农户在月底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90%以上。发动村民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正确引导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提高乡内文明程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效果。

(四)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根据实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管理办法,建立起农村垃圾常态化治理的资金保障机制,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经费及其维护修缮经费,积极引导群众适当交纳保洁费,确保建立起“村民适度缴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25日—4月30日),召开乡村动员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限,部署安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相关工作,并广泛宣传,按照验收工作内容及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平台,快速开展工作。

(二)集中治理阶段(5月1日—5月30日),全面启动整治活动,清理积存陈年垃圾和其它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围绕修缮购置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配备充实村级清扫清运人员,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完善治理工作资金投入机制,收集完善治理工作软件资料等工作,确保有效治理面达到90%。

(三)接受验收阶段(6月—?),查漏补缺,巩固垃圾收运设施、清扫保洁队伍、村规民约、再生资源回收点,资金投入机制的“五个确保”成效,接受国家验收。

(四)巩固成果阶段:(验收完成),梳理集中治理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清扫分类,村收集整理,乡运输,县处理”的长期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体系,确保我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动员推进会,安排部署全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并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照目标任务,定目标,定任务,定进度,定人员,定效果的办法,分解落实责任。同时,加大治理工作的推进力度和检查督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领导小组成员和全体驻村干部要沉下去,帮助村社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制定计划,强力推进。各单位和村社要结合乡上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本村社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倒排进度,强力推进。同时乡上要整理完善补充近年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计划)”、“强化经费保障”、“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建立保洁队伍和保洁制度”等方面的文件资料,形成专门卷宗迎接验收现场查阅。所有迎检工作务必于5月15日前完成。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各单位、村社要按照工作要求密切协调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组织实施。乡人民政府严格督查,督办和检查,凡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影响到验收的单位和村社,要严格进行问责。

第三篇:乡镇污水治理工作动员大会方案

(讨论稿)

一、会议时间:2017年 月 日

二、会议地点:

三、参会人员:

1、县领导:

2、县政府督察室、县雷霆办公室、县法制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审计局、县公共资源局、县环保局、县公安局、县物价局、县交运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房管局、县规划局、县城投公司、县供电公司、县供排水公司负责人。

3、各乡(镇)长、分管领导、派出所长、城建办主任

四、会议主持:

五、会议议程:

1、县乡镇污水治理实施机构住建局局长汇报前期工作情况;

2、县国土部门就乡镇污水处理厂征地作计划安排;

3、乡镇代表作表态发言;

4、王县长作动员讲话。

六、其他事项

(一)会议下发材料:《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污水治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关于成立乡镇污水治理PPP项目工作专班的通知》。

(二)会议材料、领导讲话、主持词由住建局负责起草,县政府办审定把关。

(三)会议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通知。

2017年9月19日

第四篇:松源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梅县松源镇人民政府 2011-06-02 08:43:36 作者: 来源: 文字大

小:[大][中][小] 为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卫生环境,增强农民的环保和卫生意识,妥善解决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提高农村居民卫生意识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原则,全面推进我镇农村垃圾处理,引导农民形成日常性的卫生清扫保洁习惯,用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

二、目标任务

从2011年5月15日开始至6月底,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集中进行生活垃圾清运行动,重点对“三边”(即路边、山边、水(河)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整治。基本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同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有效控制农村垃圾污染趋势。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整洁、生活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运行模式

各村(居)委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促使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一)集中收集模式

对金星、彩山、新南、径口、园岭、青塘、东王、五星、湾溪、杨阁、桥市、桥背、横坊、案背等14个村庄采取“户分类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模式,农村生活垃圾由群众家户自行分类装袋后将不可回收垃圾送到村垃圾收集点或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内。村保洁员(拟由各村护林员兼职)负责将本村的垃圾转运到镇指定的垃圾堆放点,镇环卫队定时(暂定每周一次)将垃圾清运到镇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二)就地处理模式

对黄坑、园潭、化联、荷玉、白玉、豪秀、宝坑、湖维等8个较边远村庄则采取“户分类、村处理”的模式。各村首先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选好本村垃圾填埋或焚烧地点。由农户将分类后的不可回收垃圾送到村垃圾收集点或垃圾桶内,村负责将垃圾运往垃圾场进行填埋或焚烧,但应做到不污染环境,不污染水源。

(三)配套设施、装备及经费来源

一是完善镇垃圾填埋场,镇计划投入30万元对原垃圾场进行科学设计,重新规划,适当租征土地扩建,完善防护堤设施,并做到及时消杀,及时分单元轮番复土;二是新建一个垃圾上车处理台,镇府在蒙吉桥下游河堤边,修建一个垃圾集中上车台,从而提高垃圾清运效率;三是各村需配一池(桶)一场,选好点建好垃圾池或放置垃圾桶,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四是农户需配:一袋,可回收废品存放袋;两桶,有机垃圾(厨房)和非有机垃圾分类存放桶;五是保洁员需配:一车,三栏垃圾收运车;一钳,垃圾清拣钳;一铲,垃圾清理铲。

四、经费来源

县、镇将每年投入80万元以上作为垃圾处理运营费用,各村应积极筹集垃圾处理费用,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治理工作,每年应投入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同时做好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工作。

五、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5月初)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建机构,责任分工,制订方案,宣传发动口。充分利用广播、横额、标语、倡议书等多种手段,在全镇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的宣传活动,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深入人心,从而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地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积极维护良好的农村卫生的环境。

(二)集中清理阶段(2011年6月底前)

各村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对原垃圾堆放点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垃圾清理,镇将于6月下旬组织督查验收。

(三)全面铺开阶段(2011年6月中旬开始)

全镇范围全面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期间认真开展督查和考评,至年底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力争达到90%。

六、工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我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松源镇宜居城乡建设领导小组(已以政府文件印发)。

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村支书要亲自抓,组织有力人员认真落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镇中心小学、中学要加强教育,让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丢垃圾。适时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协助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二)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高效稳定运行。按照“谁产生,谁出钱”的原则,对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实行“一事一议”,以村为单位向农户收取适当垃圾处理费(建议2~3元/月为宜),重点用于垃圾清运人员的工资。县、镇下拨经费主要用于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清运工具等支出。收费工作实行村干部包干负责制,完成情况与县、镇拨工资补助挂钩(每人每月200元)。对收取的资金要加强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并做好计划。

(三)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引导村(居)民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自我管理,促使农村自然环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四)落实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镇府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全镇各村(居)委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各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同时镇将以奖代拨形式对考核良好的村给予适当经费。

松源镇人民政府

2011年5月25日

第五篇: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生态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

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切实提升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水平,打造生态镇、文明镇,根据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的标准,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重点乡镇综合治理工作为契机,把重点乡镇综合治理工作和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明确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落实各项措施,打造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面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镇政府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各村及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响应,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和谐魅力**,共享发展成果。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镇政府为辖区内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各村(居)委会为辖区范围内第一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责任主体负责各辖区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落实。

(三)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原则。在树立正面典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工作中出现消极的村(社区)和个人予以批评和曝光。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经镇领导办公会议研究,成立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长:镇党委副书记、镇

长 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镇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 成

员:

领导小组下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成员:***、****、***。具体负责我镇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

四、目标和重点任务

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辖区内经销点、小卖部不再无偿提供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菜篮子等工具替代塑料袋。塑料袋收费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收取适当费用,经营户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有违反,将进行通报批评,对于多次违反者,上报有关部门取缔其经营资格。

2、修改完善村级卫生文明公约,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户。村保洁员定时清运垃圾,每月底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每户房前屋后要保持整洁,公共场所由保洁员按时清扫。以村为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光荣户”评选活动,评选结果要进行公布。

3、街道所有商户、住户开展“四自一包”,明确卫生责任区,门前卫生责任区保持干净清洁,各住户、单位必须对卫生责任区卫生情况承担责任;垃圾入箱,不得乱堆乱放建筑物料,街道不准张贴广告、乱拉横幅,严禁向河边、坎下倾倒垃圾。

4、沙厚路、厚老路、各行政村主干道两侧50米内,无白色污染、草垛及其它堆积物;拆除紧邻公路影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破旧废弃房屋、厕所;取缔占道经营的经销点、小卖部;禁止在公路上摆摊设点、乱停乱靠;主干道公路两旁行道树至公路路基边坡范围内不得放养、拴系牲畜;主干道旁要做到常年整洁、清洁。

5、景区内各景点不得出现白色污染、草垛及其它堆积物,景点周围杂草及时清理,保持整洁美观。

6、山庄、宾馆及农家乐保持厨房、餐厅清洁,客房被褥干净整洁,垃圾收集设施完善,垃圾、污水不乱排乱放 此次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重点任务是关内六村、上加合村、下加合村、克么村、下胡拉村、尕西沟村、下吾具村、儒家沟村、哈洞村等十四个县郊村,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县郊村已成为我县的门面和窗口,其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县整体卫生水平和外在形象,由于公厕、排水、垃圾箱等卫生基础设施相应不足,流动人口多,加之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普遍,使县郊村易成为“脏乱差”的地区,严重影响我县外在形象和整体卫生水平,为此,此次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将我镇十四个县郊村的综合治理工作定为重点,镇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十四个县郊村的督查力度,使十四个县郊村的整体面貌得以提升。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4月3日至2015年4月25日)。各村(社区)要分别制定切合实际的活动计划,分级召开动员大会,对各项治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和全方位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为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集中治理阶段(2015年4月26日至2015年5月31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先急后缓、尽力而为地逐步推进。各村(社区)要加强对此项工作具体领导,集中主要精力和人力,认真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的全面治理,确保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同时,镇政府将组织人员对各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导,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着重培育示范典型。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各村(社区)要按照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自评,镇政府对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统一组织检查,重点考核活动开展成效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各村(社区)要按照任务采取倒计时措施,做到天天有进展,处处有人管,把好质量关,绝不超期限。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将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总结经验,摸索切合我镇实际的做法,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之中,推动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六、保障措施

1、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各村(社区)要切实增强做好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镇政府进一步调整充实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村(社区)要建立完善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总负总责机制。各村(社区)要权责到位,制订有力措施,安排一定财力,用于各项治理项目的投入,高标准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2、全面发动,广泛宣传。开展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事工程,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全镇上下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强教育,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共产党员要按照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工作中来。要把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工作与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结合起来,结合重点乡镇综合治理工作,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镇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人人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及垃圾的良好社会氛围。

3、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镇政府将专门就生态保护及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定期召开现场工作会议,督促工作有效落实;各村(社区)要每月对环境卫生进行一次自查自纠,不断强化责任,认真总结,及时解决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垃圾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巡查,对治理成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治理效果不明显的通报批评,力促我镇生态环境治理及垃圾治理治理及垃圾工作再掀新高潮,取得新突破。

上一篇:我运动我健康的演讲稿下一篇:物业党建反思与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