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实例

2022-12-09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实例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策略与实例研究

概念是物理知识大厦的基石,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必须注重概念教学,那么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实际效果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搞清楚物理概念的特征,要善于甄别物理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数学的区别,然后再设置科学化的情境,才能促进概念教学更为有效.

1 物理概念的特征分析

纵观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各个物理概念,虽然不同的概念在物理学科中的地位及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大致可以归为如下几类特征.

1.1 固有属性

我们在学习高中物理概念时,会遇到一部分物理概念,他们反映的是物质(或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必然质量、惯性,只要物体客观存在,就具有质量、具有惯性,不随其他因素而变化.

1.2 方向性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学生在理解有些物理概念方面有难度,难在哪里?一些物理量和初中的表述不一样了,要考虑方向了,例如速度,初中只涉及到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平均速度、速率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不做要求,而到了高中,则要求学生对速度有一个新的认知,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且研究的运动不仅有直线运动,还有曲线运动,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如何表示?速度大小如何求解?在考虑大小和方向的同时还融入了物理思想方法.而这些方法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

1.3 状态与过程特征

在定义物理量时,有些物理量与某一个状态相联系,如选修3-3热学中的温度、体积和压强这三个物理量用来描述气体的状态;再例如必修1中的位置、瞬时速度,必修2中的动能,选修3-5中的动量描述的是机械运动状态.除了与状态相联系的物理量,高中物理还有些概念是用来描述过程的,具有过程特征,如必修1中的位移,必修2中的功,选修3-3中的热量等等.

1.4 相对性

学生进入高中后会发现很多物理量在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时,是具有相对性的,例如必修1中的位移、速度等等在描述机械运动时,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再例如,高度、电势、重力势能、电势能都是相对的,在描述时,也有正负,这时正负是表示大小,而不是表示方向的.

2 基于概念特征的概念教学策略

2.1 引导学生思考本质属性

每个概念在描述上都有其本质属性,我们在和学生建立概念时,不一定要全盘照抄教材,可以自己有所创新,重点在于思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确保能够准确地表述物理现象.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在概念描述上为:“速度始终不变的运动”就够了,因为,速度是矢量,速度不变包含了大小和方向不变,方向不变则必定是直线运动.但是,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就不能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或“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因为通过后面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加速度不变的运动还有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抛体、类抛体运动.

2.2 引导学生对事物、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

概念具有高度概括性,都很抽象,为了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在平时的概念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从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取物理模型,概括和抽象本质的特征.

例如,在和学生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例举“电磁感应现象”,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能够联系到电能从何而来,想到“发电机”,想到“变压器”,想到,“耳机的发声过程”,那么这些有什么本质的联系呢?学生急于寻找的归宿是同一个,那就是电磁感应.

当然,在一些具有一定联系又具有延伸性的概念上,可以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抽象,继而掌握概念的内涵.例如,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性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现象并抽象为物理语言(如表1所示).

表1

事例运动结果条件(受力情况)

1曲线运动小球所受到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与小球运动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2直线运动小球所受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2.3 找概念间的关系

(1)交叉关系

高中物理概念间大多是交叉关系,即往往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或另外几个)概念的部分外延有重合相交的区域,如两个概念交叉、三个概念交叉可以用下图

1、图2来表示.

在力学里面的交叉关系,如“摩擦力”与“阻力”之间就是一种典型的交叉关系,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阻力的来源可以是摩擦力也可以是其他力.

(2)全异关系

在高中物理概念中,有些物理量之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我们把概念间的这种关系叫做全异关系,如图3所示,两者不相容,如重力与温度,匀速直线运动与等温变化等等,这些概念完全不相容.

(3)属种关系与种属关系

高中物理概念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属种关系与种属关系在概念间关系中普遍存在,前者又称真包含关系,后者又称为真包含于关系.

例如,“拉力”和“弹力”、“弹力”和“力”就是种属关系,而“力”和“弹力”、“弹力”和“拉力”就是属种关系;其中,力和弹力两个概念,“力”是属概念(上位概念),“弹力”是种概念(下位概念).

2.4 通过训练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教学在认识物理现象抽象并提炼为概念后,概念只是停留在记忆表层,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内化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习题训练,训练的过程是概念的运用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要注意,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题要典型、灵活多样,对题目的挖掘、探讨要力求深入.将做习题与概念教学分离,甚至相对立,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不 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容易使学生形成呆板、机械、生搬硬套的思维习惯,不利于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例如,“功”这个概念,是力学里重要概念,用W=Fscosθ计算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恒力,这一个概念对于初学者往往掌握的不是太好.为此,我们可以设置如下一个问题.

习题 如图5所示,有一长为l的绳子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恒力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α角,求拉力F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运用公式求解恒力F和重力做功,抓住力及力方向的位移这两个要素.为了进一步理解概念对应公式适用条件,可以进一步追问.

追问 习题情境中如果不是永恒力,而是改用水平力F缓慢将小球拉到图示位置,求拉力做功.

让学生意识到缓慢移动,小球始终处于动平衡,水平力F是变力,那如何求解呢?用W=Fscosθ求解对么?留下悬念,为动能定理做足铺垫.

第二篇: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

刘显礼

电话13979500090.E-amil:liuxianli-2006@163.com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

(一)、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教材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的相对含量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其中,“水分的跨膜运输”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糖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

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学生在初中曾经接触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但在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都还缺乏训练。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日常生活实例,把生活中的常识科学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处理对渗透作用原理的探究,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二、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尝试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讨问题,得出结论。

2、能从简单的解释和假设中联想到细胞结构上的微观的分子运动。

3、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4、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渗透作用原理的探究。

(三)、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认识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教材安排了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和原因分析,进一步认识细胞膜和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对教材中后续探究活动的教学和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研讨式学习。

四、教学准备:

1.渗透演示实验装置。2.植物细胞模型。3.渗透原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Power Point)。

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实验准备:

探究细胞吸水与失水原理时老师准备好渗透系统演示实验装置,取一蝶形铁架台和长颈漏斗、烧杯,漏斗用新鲜的小肠衣封口,橡皮筋扎紧防漏液。向倒置的漏斗内加入30%的红糖或者30%的白糖(蔗糖)混合溶液,向烧杯内加温热的清水。将加入了蔗糖溶液的倒置长颈漏斗夹在铁架台上 1 备用。

2、植物细胞模型

(二)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在细胞层次上物质是如何输入和输出的。

1、展示一枚蛋黄的失水图片。

问:假设一个未受精鸡蛋,只是一个卵细胞,那么卵黄膜就相当于细胞膜,水分通过什么结构出细胞了?水分进出细胞有什么规律?

2、演示实验

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和结果,提问:小肠衣是一种半透膜,谁知道半透膜的特点?

3、投影仪展示:演示实验中现象

问:看到的变化?(投影仪展示:漏斗管内液面会上升,为什么?)

4、展示:多媒体动画演示半透膜上的微观变化。 提出讨论问题一:水分子的运动属于物理中的什么现象?

提出讨论问题二: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其它的均与原实验相同,漏斗内的液面有何变化?若漏斗内外都是清水呢?

5、投影仪展示:演示实验中现象

提问:

1、实验结果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吗?

2、漏斗管内液面会不会一直上升到溢出呢?为什么?

6、展示ppt10,提出讨论问题四:

制渗质量分数30%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30%的葡萄糖溶液透作半透膜只许水分子通过用机 若在刚才装置中把烧杯中溶液换成等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且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结果会怎样?

7、展示ppt12看一组图:

与经典渗透装置比较细胞质内溶液细胞膜外界溶液半透膜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三种不同溶液中的形态,比较动物细胞与渗透装置图,提出问题: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吗?

8、展示自制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分析找出原生质层。

从其结构功能与动物细胞膜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推测它相当于半透膜。 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有关。 相当于半透膜的生物膜 2

(三)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积极思考,有的放矢,防止课堂过散,目的不明确;教师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增强课堂的可控度。

1、提出问题

结合一枚卵细胞(蛋黄)的失水图片这个例子,让学生提出问题:细胞会失水吗?水是按什么规律运输的?

2、进一步设疑:水是按什么规律运输的?

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以后,我们如何去研究它呢?这节课我主要是告诉大家探究的问题的,并通过实验来探究。

3、作出假设

我们研究“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卵细胞外有一定的糖分,所以可以推理“是不是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过大或者说大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呢?反之如果细胞外溶液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则会吸水”,作出了一个假设。

那作出的假设正确与否呢? 就需要通过实验和事实来验证,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个模拟水分子从一种溶液到了另一种溶液的实验,创造我们假设中所提出的条件,来探究细胞是否真的会发生失水或吸水,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水分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

4、设计实验

首先,我们要根据下述条件制作一个渗透装置和进行渗透作用测量,证明水分子会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间扩散,且能宏观的展现出水分子的变化。给出仪器材料、试剂:一瓶30%的蔗糖(加红糖,呈红色)溶液、250 mL烧杯1只、长颈漏斗一只、小肠衣一片,皮筋若干,支架1个,量筒一个。

5、实施实验的步骤

①将30%的蔗糖(加红糖,呈红色)溶液的溶液倒入量筒中约40ML。然后将量筒中的蔗糖加入到。

②将长颈漏斗口用小肠衣封紧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漏斗的口下的瓶颈处,然后将量筒中的蔗糖加入到倒置的长颈漏斗内。

③将倒置的长颈漏斗内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垂直固定于支架上,让长颈漏斗内外液面相平。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升还是降。

认识小肠衣等半透膜的特点和种类。突出水分子比此类膜孔隙小,可通过,蔗糖分子直径大,不能通过。

⑤预期一下实验结果.如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

6.分析结果出现的原因,讨论几个问题,得出结论

做完实验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还需一些时间才会出现,我们通过渗透装置中的的动画展示来讨论:

①是否与预期相吻合? 支持了我们最初的假设?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我们要多思考,也不要急于认定假设不成立,要考虑会不会是因为实验操作的不正确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会不会有什么干扰因素呢? ② 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是什么原因? ③ 小肠衣换成纱布,结果怎样?

④清水换成30%的蔗糖溶液,结果怎样? ⑤水分子的运动属于物理中的什么现象?

⑥漏斗管内液面会不会一直上升到溢出呢?为什么?

⑦若在刚才装置中把烧杯中溶液换成等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且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3 结果会怎样?

7、互动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以上问题后,归纳出以下结论

渗透作用的概念。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水分子的运动规律: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渗透。

8、再设疑互动:

生活中水分子的渗透现象还有吗?引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失水的图片资料的分析,植物细胞结中原生质层的图片分析,引导学生对比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它们相当于半透膜的结论。顺理成章的解释了本节开头提到卵细胞失水的原因,就是渗透作用失水和吸水。

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提出科学问

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某些探究过程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我们进行科学探究主要是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自己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科学探究能力是通过完成部分探究活动和完整的探究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

六、教学反思

实验前教师要作好规划,有那些实验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如何联系,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选择实验时要注意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也就是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来联系的,不要选择过于抽象的实验。布置问题时要提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看书、查找资料、空余时间讨论。能自己动手的实验,尽量让自己动手作一遍,如渗透作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联系日常生活实例,通过具体现象实例的分析,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实验设计的理论方法,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养成了他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分析生活生产中的生物学现象,不仅使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更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起来,且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不断提升,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教学效果较好。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

价体系构建》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深刻影响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本文就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探析,阐述了占主体地位的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以及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各组成要素,设置了若干评价指标,尝试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发生变化,而且会影响教与学的评价产生深刻的变革。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与学的评价能否取得根本性突破,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其实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也不应忽视。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因此,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

1、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探析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将教学评价划分了许多种类型。课堂教学评价,依据其评价所使用工具的不同,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对于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分析探讨有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课堂教学行为和传统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价值。

1.1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所谓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是由详细的评价项目、评价指标,或评价标准和权重、等级、分数构成。其主要特征是把复杂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有机系统分解为细微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分配等级和权重,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甄别、分级,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

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有操作性强、简便易行,易于量化,便于区分的显著优点,因此在实践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并非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优秀教师各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当我们用同一不变的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师教学的差异性,扼杀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限制了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

1.2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指评价者通过少数的评价指标或题目,对教学活动作出评价并描述被评者行为特征的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有利于被评者教学行为的改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符合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旨,即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朝着新课程改革所要求方向转变。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评说,却不会用用固定不变的评价指标去约束,注重课堂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这就为教师创造性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由于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者在进行评价活动时往往掺杂自己的主观偏见,从而造成评价的片面性,而且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相对要复杂的多,评价结果也不利于整理,区分性差,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不利于进行教学评优、教师考核与奖惩。

1.3在实施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应将结构性评价和开放性评价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好的课堂教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我

们在进行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时,评价量表中既要有共性的评价指标,也要有个性的评价指标。更为重要的是: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指标设计应根据新课程的价值观、新课程的教学观以及新课程实验的经验,设计教学评价指标。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应将两种评价方法有机的结合,这样既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甄别、区分和规范,也可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提供有理有据的反馈信息,鼓励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选取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确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因此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继承传统的评价指标构成,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六项内容为评价的基本指标,为更好的把握各基本指标,分别在各基本指标下分解出若干次级评价指标。2.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新课程标准以人地关系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不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逐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评价指标时,应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要求,在把握高中阶

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教学目标。

2.2教学效果

依据在上述教学目标部分中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

也应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的培养;第三,完成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培养的统一。

2.3教学内容

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评价包括三个基本指标:

一是地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二是正确的理解教材,教学内容系统准确。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深刻理解,挖掘教材内容,对教材整体把握准确,无知识性错误出现。三是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把握准确,讲述透彻。教学内容处理科学、适量,难度合理,学习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料充足,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研究,猜测,推理,验证,讨论等教学活动。

2.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是教师通过怎样的方式或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学方法的选取应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使学生们更加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促使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的丰富着现代课堂教学活动。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该结合地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形态形象模拟的生动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从而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对于传统常规媒体的使用也有待于强化,不容忽略。教师应权衡传统教学媒体与电化教学媒体两种媒体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使用准确熟练。

教师无论选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说到底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都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因素,避免华而不实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习方法对学生有启发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培养。

2.5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需的素质。

对于教学组织的评价,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即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合理,新旧知识、每节内容的各个环节连贯衔接,时间分配合理。其次就是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方面。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甚至以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新定位,即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引导的主体,从而突出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是否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全面全程的参与讨论,自立自主地进行课程学习。再次就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教师提问应具有艺术性,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最后一点就是课堂活动的组织,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畅通,互动保持同步,课堂气氛活跃。对于课堂气氛的调控可以充分展现一名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2.6教师素质

这里所谓的教师素质可以认为是一种狭隘意义上的教师素质,可以说是作为一名地理

教师其自身的素养,是教师对其教学基本功的修炼也包括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二是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感情融洽;三是地理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

2.7评语

为了突出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的特色和教师的风格,依据开放性评价方法的有关内容,在上述评价体系之外设立一项评语栏。在评语栏中为每位评价者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包括优、缺点)是什么?

二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最突出的风格是什么?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需要评价者依据相关课堂教学、教育理论和对教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并根据自己听课的亲身感受对评价者的教学活动做出尽量客观的评价,给出评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得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妙挺,新课程观念下的课时教学目标,《地理教学》,2005.2

2、 南纪稳,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与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探析,《教育科学研究》,

2005.2

3、 苏庆华,素质教育形式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学地理教学

参考》,2004.9

4、 韩梅,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之构建,《中学生物学》,2006.4 5、 蔡宝来 车伟艳,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2008.1

6、 徐小芳 张春杰,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2006.10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案例教学运用》

一、案例选编策略

选编好案例是顺利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只有建立在对案例作用和地位准确认识基础上,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实践,才能选编出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案例。选编案例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向性和复合性共存。

案例用于表述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因此,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导向性。首先,案例要具有典型意义,否则难以代表同类地理事物,往往会误导学生以偏盖全地推出伪规律;其次,案例要能明确表示主要原理和规律,如果案例与其要揭示的地理原理间对应关系不明显,会使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走弯路,甚至步入思维误区,难以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掌握主干知识。 导向性并不排斥案例的复合作用。一个案例在明确表达出主干知识外,还可以具有论证旧知、引导新知的功能,好的案例能反映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其中阐述不同章节、不同层面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因而同一案例可以用于不同内容的教学;学生中存在着基础、智力和情感上的差异,因此,案例的复合作用还表现在一个案例所包含的内容具有递进特点,可以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分析、讨论过程中去。

2、启发性和探究性并重。

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活动由学生完成,因此,案例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过于直白的案例会减小学生的思考量,不利于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于晦涩的案例会加大学生解读案例内容的负担,冲淡了推导地理规律的主题。因而案例的组成要素(图、文、表格等等)宜通俗易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内容和要素组合上应尽可能增加思考容量,突出启发性,使学生理解地理规律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 案例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案例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特点。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案例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形式和结论具有开放性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开放性案例还要求在注重地理学科特色前提下适当融合其它学科知识,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同时整合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趣味性和多样性共融。

案例是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载体,因此,案例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引导下真正投入到分析、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去,进而“悟”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并逐步养成乐于研究、勤于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案例的多样性是揭示地理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不同的地理原理要求由不同内容、形式和来源的案例来推导和证明。如果案例全来自于教材,形式千篇一律,揭示原理的途径相同,会将案例教学教条化,误导学生**记教材中的案例内容,淡化对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相反,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案例的表达方式要变、涉及内容要广、收集渠道要多,同时还应有反面的例子,用于反证地理原理。案例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因材选例”上,即根据学生情况、当地实际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案例。

综上所述,案例应为揭示普遍性地理规律服务,以使学生最轻松、最透彻理解地理原理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选择案例前要吃透教材中原理性知识,根据需要选用或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中案例;要求教师熟悉乡土地理,熟悉热点内容,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喜好,编出最合适的案例。选取案例还包括案例数量的选择,即根据内容难易、课堂容量确定每节课中需使用案例的数量。

二、案例展示策略

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益,又可以在上课伊始抓住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1、展示案例的方式要注重直观性和多样化。

展示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直观展示方式可以将案例中的信息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许多地理案例要涉及到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性材料,并运用电教、场景模拟等方式展示案例,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不同案例的特点不同,展示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师(生)阅读、学案配合、图表展示、实景模拟、多媒体展示等多样化的方式出示案例,以最适合案例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方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求知欲。

2、展示案例要符合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总目标。 展示案例是学生从个案到共性规律分析的开端,案例展示机智对课堂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不能将展示案例的功能简单化,要将案例展示和提高课堂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方法暗示对推导地理原理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使学生在案例展示阶段就能从材料中提取出最有用的信息,进而缩短展示案例时间和学生熟悉案例的时间,使学生更从容地分析、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同时,展示案例还可以运用统筹学原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空间。

3、展示案例要抓住最佳时机。

将选定的案例安排在课堂上什么时间展示出来,要根据案例和地理原理的特点灵活安排,通常情况下,案例和地理原理出现的时间顺序有四种组合形式。

(1)例导型。即先“案”后“理”,出示案例后,让学生熟悉、分析案例,进而讨论、归纳出相关地理原理,这种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最为常见。

(2)例证型。即先“理”后“案”,在说明地理规律后出示案例,用以论证、强化和巩固地理规律,这种案例通常起到例举的作用,与例举不同的是,案例中的情景更完整,可以更全面、更具体地论证地理规律,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学习难度较小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

(3)例说型,即“案”、“理”同步,在展示案例过程中分阶段分析、推理地理原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地理原理层次多、案例内容复杂的课堂教学,通常情况下,在逐段分析前要展示出整个案例让学生通读。

(4)复合型。实际课堂教学中,案例和原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案例可以用于导析不同原理(一案多理),有些原理要用几个案例来推导、论证(多案一理);以“多案一理”为例,展示案例常采用复合的方式:①例—理—例组合。即先给出案例,分析、推导相关规律后,再以另一案例进行论证、强化;②例—例—理组合。先展示多个案例,使学生在熟悉和比较不同案例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案例不可能用以分析所有的地理原理,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堂上往往要留出时间解决案例难以涉及的内容。

三、据“案”析“理”策略

根据案例分析地理规律是案例教学的最高目标,推导规律包括学生分析、归纳和教师总结、概括两个方面。

1、学生分析案例的组织形式。

学生分析、研讨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就分析、讨论的方式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⑴个人思考。对案例内容较少,相关知识和规律较容易,或学生生活中多见的案例,以学生独立思考的形式完成规律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静思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⑵小组讨论。有些案例内容复杂,涉及的地理现象、规律和原理容量大,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研讨习惯和合作精神。

⑶分组辩论。有些案例及其所反映的规律具有开放性特点,甚至结论不唯一,可以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发表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去伪存真,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⑷现场考察或情景模拟。对实践性强的案例,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或通过地理实验的方式进行准现场情景模拟,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直观情景下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学生分析案例的方法。

⑴对比分析。通过对同一案例的不同侧面或对不同案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异同点,进而推导出相关规律。

⑵变式分析。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后,再通过改变案例中某些要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再思考、再分析,使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地理事实或理解地理规律。

⑶延伸分析。在完成地理规律分析后,根据案例中可能隐含的其它信息,进行延伸分析,以充分利用现有案例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并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⑷反证分析。有些地理规律通过正面案例难以顺利分析出来,不妨采用反面案例,反证地理原理和规律。

3、教师总结案例的方式。

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的途径获取大部分地理知识,因此,教师的总结要根据学生分析、讨论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教师总结可以是对现象、原理和规律的纲要性概括,可以是对学生推理结论中存在问题的矫正,也可以是对重、难点内容的强调,还可以是对学生分析案例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但由于教师总结的时间较短,因此,每一节课的总结都应有所侧重,而非面面俱到。

⑴纲要型总结。根据学生讨论、归纳的结果,结合教材内容,教师绘出知识网络图、表,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间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⑵强调型总结。对贯穿整节课的关键性内容进行强调,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⑶提高型总结。对学生已得出的结论进行加工、提炼,适当拨高,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⑷矫正型总结。对学生分析、推导结论中可能存在着内容缺漏、规律不普遍、知识不严谨乃至科学性错误进行弥补、矫正,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科学、完整。

⑸悬念型总结。总结过程中提出与下一节课有关的新问题,启发学生对已推出的规律进行再思考,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第五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

义 [1500字]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新授课)

一、课标内容标准

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标内容:

1. 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课标标准解读

要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1.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什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什么? ★3.如何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4.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和最小值的区域分别是什么区域?

★5.什么是昼弧?什么是夜弧?如何判断昼夜长短情况?如何计算昼夜长短时间? ★6.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情况及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是怎样的? ★7.夏至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情况及纬度变化是怎样的? ★8.冬至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情况及纬度变化是怎样的? ★9.赤道上昼夜长短的情况如何?

★10.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11.南、北半球寒带的极昼、极夜范围的季节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12.能熟练掌握某地某日或者某时间段昼夜长短的情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13.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三、教学目标预设

1.能准确画出和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能说明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纬度和时间的变化,能解释地球上四季五带划分和形成的原因。 2.能正确比较和计算光照图中各点昼长大小

3.在光照图中用几何方法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比较和计算光照图中各点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四、教学重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五、教学难点

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六、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1、学生可以合作讨论、自由发言。[对照“教学目标预设”]

2、老师指导学生阅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明确课标及教学目标要求; 地理图表导读法等。

自主学习

教学 环节 思考与调整

2分钟,新课导入及预习指导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理问

“15分

题,比如以下地理问题

1.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他什么时候最

自学、群

长?什么时候最短?

学”环节 2.放暑假和放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3.我国南极科考队为什么选在我国冬半年前往南极考察?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先了解一下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具体的要读,完成求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自主学习及成因,解释地球上四季五带划分和形成的原因。 的填空。 [预习指导]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1】

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分析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多媒体)呈现F动画,让学生思考:图中P点为北半球任取的一个地点,随地球自转一周,P点处位于昼半球的时间比位于夜半球时间更___(长、短),因此,此地为昼__夜__。

师生行为 教师演示动画,也可板图展现,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用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给学生比较生动的印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讨论,理解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 环节 思考与调整

“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

(教师)利用动画讲清昼弧、夜弧。总结结论: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长夜短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短夜长 如果:昼弧=夜弧 则昼夜相等 (学生)利用F动画分析: ① 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各如何? ②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③此日北极圈内和南极圈内昼长各为多少小时? ④由北向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

b.找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纬度。

3.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a.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 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 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达到一年最小值(冬至日 反之) b.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两侧递减。

学习小组合作总结,教师点拨。

【活动4】推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学习小组

H=90°- ∣A-B∣ 合作讨论, 注:H正午太阳高度 A当地纬度 B直射点纬度(与A用几何方在同一半球取+,不同半球取-) 法推算正【例题2】求夏至日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正午太午太阳高阳高度。 度的计算

公式

设计问题

串把课程

内容问题

化,引导学

生在问题

情境中探 索和解决

问题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离太

阳直射点越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

大值,但回归线上只有一次

【注意】 我国南方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大于纬度

较高的地方,正午时楼房的影子较短,因而楼房间距离南

北距离小些。

下图为北京40°N的太阳视运动,更好的体会昼夜长短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正午太阳高

6

【例题3]下图是我国北京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日出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日落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

(4)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3)东北;西北 (4)都朝正北方 【例题4】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A~H各位置中,地球位于 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乙图的情况;地球位于 位置和 位置

7

时,晨昏线符合丙图的情况。

(2)丁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甲图中地球从 位置公转到 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与丁图所示的情况相符。 (3)地球公转到甲图中 位置时,澳大利亚的悉尼(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4)地球从甲图中C位置公转到G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昼夜长短情

化是 。

(5)地球从甲图中A位置公转到E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 。

(6)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 季。 答案.(1)A B H (2)E A (3)A (4)由C→E由昼夜平分变为白昼最短;由E→G由白昼最短变为昼夜平分 (5)不断减小,由最大值变为最小值 (6)春

【活动五】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形成了五带的划分。你能说出地球上的五带是如何划分的吗?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请画图说明)(交流合作)五带划分: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形成了四季的更替。你能说出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吗?四季:

①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②北温带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

3、

4、5月)、夏(6

7、8月)、秋(

9、

10、11月)、冬(

12、

1、2月)

③我国传统四季: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

8 教学 环节

见附:[当堂反馈] “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教师布置

检测题,巡回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少数同学可面批。

针对部分学生的错误,教师有重点讲评纠错。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检查试题与课标对应情况。 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思考与调整

本课总结:[投影]总结如下:

教后 反思

9 附:【当堂测试】 1.位于晨昏线上的各地

A.自转线速度相等 B.地方时相同 C.昼长相等 D.太阳高度相等 2.教师节我们启东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 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 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 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

3.对于我国来说,天安门广场上每天五星红旗旭日同升,下列节日哪一天升旗最早? ( )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4.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角是

A.16.5° B.73.5° C.26.5° D.50° 5.假如黄赤交角为零,则下列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四季的更替 D.五带

6.当南京昼夜平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B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D南、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7.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 )

A.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五带范围不变 读下图分析回答8—9题

8.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以内为极夜 9.直射点移动从d→a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B.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

10.某日,北京昼长达12小时,则这一天北京日出时北京时间为(北京经度116oE) A.6点 B.5点44分 C. 6点16分 D. 不能确定

11.若启东市(121.66 oE, 31.80oN)某房主欲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

.

10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该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C.赤道上全年既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又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以也就没有四季的更替

D.太阳直射海口市(20oN)这一天,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白昼也最长

13.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14—15题: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

.丁地 15.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6.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下图中太阳光从右侧照射过来,读图完成17—18题。

17.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18.当晨昏线从CD移向EF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南半球极昼范围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上海由冬季进入夏季

读经纬网图,完成19—20题。

11

19.图中四地自转速度的正确排列是 ( )

A.线速度:丁>乙 B.角速度:乙>丙

C.角速度:丙>乙 D.线速度:甲>乙

20.当丁地出现极昼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乙>丙

C.昼长:甲>乙 D.昼长:甲>丙

A.正午太阳高度: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乙>丙

12 荐荐荐高初初一中一

地地地

理理理

教教教

案案案

[1000[1000[1000

字字字

]

]

] 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精选范文) 荐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教学设计 [1000字]

上一篇:关于组织中小学生观看下一篇:关于重阳节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