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画的运笔技巧及笔墨心法要点

2022-09-11

一、中国画的研究发展现状

“中国画”这一词起源于汉代, 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 所以称为中国, 中国的绘画, 即为“中国画”。中国画的种类也有很多种, 根据题材不同, 可以分为:山水画, 花鸟画和人物画;根据技法不同又可分为:写意;写实和工笔。中国画有很丰富的内容,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一种美的传承, 更记载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它包含政治, 哲学, 宗教, 道德许多方面的认知。

二、研究中国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分析

从古至今, 中国画一直在发展同时秉承古人的经验。研究中国画的技巧与心法我们从中总结, 学习, 发展, 以达到在继承中发展, 使中国画可以达到新的高度, 结合当今文化, 进行创新, 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更加切合当代人的审美与需要。国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也是传统美术在国粹中的经典艺术形式。通过对历史国画作品的赏析, 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历史, 探析历史真相。它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美学思想。其艺术表现手法受到大量文人骚客的重视, 国画也是艺术家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它们或许空灵、或许含蓄、或许雄浑壮阔、或许悠远飘渺, 充满着艺术家们的情怀。通过对国画的意境、及表现技巧、运笔方法的论述和研究, 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画, 并推动其发展与创新。

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 魏晋时期是个分水岭, 从时代背景上看魏晋时期长期处于分裂, 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文人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于向内心世界寻求一片净土的隐逸风范, 更多追求自我人格完善和精神上的超逸。这时期的文人画家, 他们参与绘画创作, 总结技法经验, 讨论审美趣味, 画论的主张与品论的观点, 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地位, 促进了绘画的理论自觉。同时, 这种理论自觉也反映了文人审美意识及审美理想的自觉过程, 他们将绘画从统治阶级、政治、神学上的附庸中解放了出来, 不仅满足于表之形, 更多追求内传神。

三、作品鉴赏及方法研究

(一) 《溪山行旅图》的鉴赏

从国画艺术的内容来看, 鸟语花香本来已经是大自然的恩赐, 是一种奢侈的审美享受, 而将钟灵毓秀、妙音美色以浓墨重彩的形式绘于画中, 无疑是更大的奢侈。而有时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几个“点”, 几条“线”, 就形成了一个人, 一棵树, 一只鸟, 一座山, 好不神奇, 这就是中国画的精妙所在。所离不开的就是运笔技巧。国画艺术在时代的变迁中, 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 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中的有用成分, 在我国国画大师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生活感悟中, 不断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风格。《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品, 是我国绘画历史上的经典大作。受到历代收藏家的珍爱, 现已收藏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一眼看去, 此画作之雄伟浩荡让人感觉气势非凡, 巨峰壁立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 能看到山上草木茂盛, 生机盎然。山腰间瀑布飞流直下, 让人感觉轻松自然。山脚下巨石叠起, 增强了画面的延伸感, 把我们与那雄峰又拉近了些距离。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 路边还有潺潺溪水, 追溯定当是山上那瀑布。整幅画面, 山, 水, 草木, 还有人。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美景。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范宽以冷峻有力的笔锋勾勒出山的轮廓和巨石的纹络, 运用枯笔表现山之苍劲强硬, 突出了山顶的点苔, 并配以自上而下由密及疏的皴擦。使整幅画统一和谐。在树木之一方面, 他大量使用夹叶法画树木, 体现树木的“刚”, 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树木自身的外形特征。其中, 作者还运用了“豆瓣皴”, “雨点皴”都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征和表达的意境。

(二) 浅谈何为“三远法”

国画作品追求天趣自然, 其画面长以虚实相映的处理手法, 营造出多重空间的层次, 耐人寻味且极具宁静感。我国的绘画艺术包罗万象, 国画通过气韵而传神, 使枯燥的黑白水墨变得更加意境深远。画家作画时把个人情感和画作融为一体, 从而创作出带有情感倾向性的国画作品。从而, 情感在国画创作中也十分重要, 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创作因素。恰当的情感表达推动了国画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情感的表现也是国画艺术的价值与生命力所在, 情感的表述丰富了国画的表现材料与表现技法, 情感也支配着艺术的创作活动。

中国画中, 运笔和笔墨至关重要。笔为墨之骨, 墨为笔之肉。关于国画意境的表现手法。传统国画意境表现手法分析, 以“三远法”为例。国画传统绘画技法中“三远法”对与景物意境的展示尤为深刻到位。三远法出自宋人郭熙的《林泉高致》, 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韩拙补充道:“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 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溟、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 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 谓之幽远。”如此绘画, 方能体现景观之空灵。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精髓即在于此, 其幽远深邃, 使人身临其境。这些意境需要娴熟的技巧来创作, 这些具体技巧涉及到“线条”、“着墨”以及“设色”等方面。

(三) 山水画《秋》的赏析

作为中国画中特有画种之一的山水画, 要想研究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需要先从中国绘画下手。在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绘画经历了萌芽、发展到成熟, 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绘画。中国的山水画的前身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地图, 在先秦时期地图上面绘制了山川河海, 还有一种说法是道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思想是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西汉时期百废待兴与晋代文人兴起和思想进步才导致山水画发展起来, 当然山水画的发展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构图表现出秋季的惬意、旷远的山水画《秋》, 同时表现出秋季一望无际的茫茫之感, 若用远近或者深远来表现, 则会失去辽阔之感。作为比较有特色的构图之一, 《秋》的构图由重叠的方式构成, 蟹爪为树枝, 很多树木, 高低互相重叠, 左看右瞅非常有生命力。

非常有情调的树木组合, 虽然只有一种树, 但显示出了掌握与控制画面的能力。使我们看出了对绘画的深度痴迷和文化水平高度。反映了传统绘画典型的固定化画面的《秋》, 构图上起起落落, 且上下穿插。秋景, 鸟瞰深远的取景构图表现雄厚的山与鸟禽, 衬托出幽深的沟壑与昏鸦, 雄伟而壮观,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山水画《秋》表现出秋季所应有的意境感觉一丝不落的传达到观众的心中。以线为主要造型艺术的中国画, 它不仅取决于审美客体的心理状态, 精神风貌。画面风格严谨的《秋》, 绘画用线不同, 营造了密集厚重的氛围, 山与山还有树干也描绘出有活力的样子。以留白表现山峰、船体、草屋、湖面, 垂柳也有一些巧妙的勾勒。以勾线为主来表现形体的《秋》, 线的粗细变化也很大。水墨显示出了面的画风, 后人习惯称之为高山流水。山石圆厚重叠的《秋》, 皴笔较少, 山石与山石、山峰与山峰之间以主干挺直, 密布其间的小枝。创造出一种紧密、寂静、厚重又富有活力的情景。

山水画《秋》, 季节性比较强, 山峰巍峨, 层层叠叠的山峦, 从远近观看, 层次分明。繁而含蓄画法, 水墨凝重爽快。厚重雄浑的用笔用墨, 笔法严谨, 层次清晰的墨色, 每一个复笔都清晰而明了。圆而厚的用笔, 大片的空白留在画中。外形非常明了, 线条所在位置用笔极为慎重。树的墨色明亮变化虽然不大, 主要为小锋, 而且造型非常严谨。秋景不在于墨色的变化无常, 而在与人与自然心灵的融合。升华的情感是一种自然与人心里互相的感知。线条用笔都有顿挫感和有情感的书写性, 树石因而带给我们轻松潇洒的人情味。

四、中国画发展的方向和方法

中国历代从艺术大师们, 给我们留下很多经典的绘画作品, 浓缩了众多艺术家的沉淀与积累。他们用线条与色彩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绚丽多彩, 我们只有通过细心揣摩, 才能从中解读传统艺术的深邃魅力, 才能把握传统文化艺术的脉络,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弘扬与发展我国绘画艺术。

摘要:本文以对中国画绘画方法, 即运笔与着墨的技巧为主要研究内容。同时与艺术创作所表达的情感, 所烘托的气氛相结合, 更加深入地对国画艺术进行解析与研究。“三远法”的意境欣赏之巧妙,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线条”, “着墨”, “设色”这三大构成画作的主要部分, 都有其无尽的学问, 如何把它们很好的结合在一幅画作中, 让他们相辅相成, 达到理想效果, 本文以《溪山行旅图》、山水画《秋》为例, 研究了中国画的运笔技巧及笔墨心法要点。

关键词:国画艺术,线条,着墨,设色,技法

参考文献

[1] 徐邦达.书画创作中的笔法问题[J].中国书画, 2011 (12) :54.

[2] 张立翔.中国画笔法创新的个案解析[J].世纪桥, 2010 (11) :28-29.

[3] 李彬, 陈宝山.笔法比较[J].上海艺术家, 2009 (03) .

[4] 张立翔.论笔法的演变与中国画的创新[J].美术大观, 2009 (10) :246.

[5] 廖蕴玉.笔法求真[J].岭南文史, 1995 (04) :103.

[6] 王涵菁.浅谈笔法的形态与意义[J].艺术教育, 2018 (09) :56.

[7] 李小芬.基于书法教学中笔法教学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 , 2014 (12) :10.

[8] 尚墨.书法与国画之笔法[J].老年教育 (书画艺术) , 2015 (02) :24-26.

[9] 申虹霓.中国绘画的笔法神韵[J].美术大观, 2014 (04) :54-55.

[10] 陈聪发.古代画学笔法论中的“清”观念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131-133.

上一篇: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变革下一篇: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消防联动和智能疏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