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我这样做

2022-09-10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顺应改革的潮流, 我们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学生引进新的课程之中?几年来, 我做了以下探索和努力:

一、落实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解读课标与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倡导大语文教育, 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语文。在教学中怎样落实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问题呢?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我跟学生强调一种观念“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 指导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在开学之初, 我们开展了一次“让语文走进生活”的实践活动, 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谈话, 路边的一处广告标牌, 教室的一则名人名言, 都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从打电话到会客人, 从听广播到看电视, 从写请假条到写申请书, 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讨论, 都成了我们听说读写的内容和提高能力的途径。长此以往, 学生也就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了生活的天地之中。比如:班干部在黑板上写了通知, 常有同学挑刺, 看他是否有错别字, 句子是否有毛病。在这一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意识明显增强。

引导学生将语文延伸到生活。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现行的语文教材的“半亩方塘”中, 能不能让新时代的“天光云影”在其中折射呢?能。这就需要教师见多识广, 认真钻研教材, 懂得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旁征博引, 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首先, 在课堂课文的讲读中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 寻找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最佳结合点, 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如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过程中, 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我”, 孤身一人在悬崖上, 将怎么办?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 你作为“我”的同学, 将怎么办?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样处理的?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思考,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和作者的意图, 从中悟出了生活的哲理, 提高了在生活中解决困难的能力。又如学习《行道树》一课时, 请学生联系生活想想文中的核心句“神圣的事业既是痛苦的有, 又是幸福的”的含义, 举例加以说明。这样学生的思维由课本奔驰到了历史与现实之中。最后, 让学生观察自家附近的行道树, 查一查资料, 了解它们的名称、习性及作用, 写一篇调查报告。还可以观察一下重庆行道树的特点及种植情况, 就城市环境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事实表明学生喜欢这样的课, 课后也乐于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回答问题也自然而然地结合自身的见闻经历来阐述了。从这一年的教学来看, 现行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能找到课文与生活的结合点, 只要处理得当, 课堂就会变得鲜活轻松, 学生也会学得愉快高兴。

第二, 语法修辞等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也可接近生活。新课标强调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训练应着眼与学生的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语言材料, 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学词性、短语、句子时, 可以学生喜欢的歌词为材料;改病句练习, 可从学生自己的日记、作文中找例子;修辞方法的训练, 可联系学生熟悉的广告来分析;应用文的学习, 可抓住学生交请假条、申请书及写通知的机会。这样, 学生接受起来容易, 同时也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第三, 思想的教育与情感的培养联系学生实际。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一, 新课标中也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但语文教育与政治不同, 它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 又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还要注意潜移默化, 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 正值班上一个同学欺侮另一性格内向的同学, 在学生理解了“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理解了怎样才能做到相互信赖之后, 我总结道:“人与动物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赖尚且能够营造出美好的境界, 人与人之间难道不是这样吗?尊重别人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 做到平等相待, 不以强凌弱, 不以大欺小, 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同样, 我们同学之间相处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集体中, 如果有同学想凌驾于别人之上, 想在集体中称王称霸, 大家想想, 我们会有一个和谐美好的集体吗?-----”在这些话语之中, 没有提及打架, 没有直接批评当事同学, 但该同学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课后, 主动找老师和同学承认了错误, 表示以后要和同学友好相处。

实践表明, 如何使现行教材与学生生活结合, 这对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告诉我们,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机械繁琐的分析, 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 教师不要以宣布标准答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且, 现在学生手里的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有很多, 如果老师照本宣科, 耽误的是学生的时间, 失去的是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那老师做什么呢?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怎样才能使学生将学习变成其内在的需要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想到, 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解答, 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和自我发展呢?于是, 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质疑并让学生解疑, 把课堂交给学生, 把质疑、解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实践表明, 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乐学、爱学, 并实现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 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实施步骤大致如下:

1、听、读, 整体感知。

新课标注重文章的整体感知, 在平常就要注意训练。读是感悟理解的第一步, 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在自然引入课文之后, 让学生读书。或让学生听读, 或让学生默读, 或让学生朗读, 或让学生速读, 根据课文的体裁、篇幅、情感而定。读后,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初步体会。因为这一感悟是真实而原始的, 所以老师尤其要注意保护和重视, 不能随意褒贬, 又要放在心坎上, 学生对课文是否初步理解?下一步如何引导?此时, 心理就该有数了。

2、自学思考。

“自学”, 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句子做旁批, 发现疑问地方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 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3、小组内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 互相质疑、解疑, 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带动学困生, 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 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 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4、小组间质疑解疑。

由学生就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向其他组的同学提问, 其他组的同学回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或与学生共同研究, 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

5、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所得。

课文理解之后, 学生自己谈所得, 谈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可以就该课写作方法与技巧谈, 可以就该课思想情感谈, 可以就生活启示谈, 每个学生谈一点, 综合起来, 结果比老师备课总结的要多得多。

上一篇:财务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下一篇:高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