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输尿管息肉6例报道

2022-09-11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属于输尿管良性肿瘤, 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自1995~2003年共收治17例输尿管息肉, 其中原发性输尿管息肉6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 男4例, 女2例。年龄15~38岁, 平均27岁。息肉位于左侧5例, 右侧1例;全部为上段单发不伴输尿管结石。主要症状为腰部胀痛与血尿, 其中腰痛2例, 肉眼血尿3例, 两者兼有1例。病程3个月~4年。IVU检查尿管扩张3例, 输尿管充盈缺损3例。重度肾积水2例, 中度肾积水3例, 轻度肾积水1例。逆行造影示输尿管梗阻处见杯口样改变2例, 充盈缺损3例, “蚯蚓状”征1例。6例B超均提示肾盂肾盏积水, 但无一例探及输尿管内有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输尿管结石, 3例误诊为输尿管癌。

1.2 治疗

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局部输尿管呈梭状改变, 与周围无粘连。切开输尿管见息肉呈灰红条索状, 最长4cm, 最短1cm。3例行输尿管息肉局部切除术, 2例行病变阶段输尿管切除、端端吻合+双J管内引流术, 1例行经输尿管镜下电切术。并将息肉送病检。

1.3 结果

6例术后病检均示纤维上皮性息肉。术后症状消失。术后6例全部获得随访, 其中2例通过信件随访, 随访时间3~24个月, 平均15个月, 均未见症状复发及恶变。轻度肾积水术后1个月B超复查, 积水完全消失;中度肾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 术后1年积水均消失;重度肾积水均无积水加重。

1.4讨论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中, 以输尿管癌最常见, 输尿管息肉发病较少。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可能与梗阻、创伤、慢性感染、激素紊乱和发育不良等有关[1]。常发生在40岁以下年轻人, 病程较长。多位于上输尿管。本组6例患者中, 年龄15~38岁, 平均27岁, 息肉全部位于上段输尿管。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最常见的症状为腰痛及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B超、IVU及逆行性输尿管造影也无特异性改变。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术前误诊率很高。输尿管息肉极易误诊为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癌。本组中有2例误诊为阴性输尿管结石, 3例误诊为输尿管癌, 术中探察时才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原发性输尿管息肉与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癌的鉴别要点有: (1) 输尿管息肉的充盈缺损表现为边缘光滑长条状, 有时可见缺损两侧或一侧显影。输尿管结石亦可见充盈缺损, 其特点是结石下方输尿管壁紧贴结石, 无明显的扩张。输尿管癌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 病变处输尿管边缘消失, 肿瘤下方输尿管呈杯状扩张。 (2) 输尿管癌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 部分患者尿中可发现癌细胞。 (3) “蚯蚓蠕动征”对输尿管息肉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2]。 (4) 术中所见输尿管与周围无粘连, 官腔内肿物光滑、活动。 (5) 输尿管镜直接检查局部病变, 可明确诊断。

输尿管息肉系良性肿瘤。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及肾受累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诊断明确, 输尿管镜下电切或电灼术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3], 输尿管镜下行局部切除安全有效。本组确诊的1例患者, 经电镜下局部切除, 术后症状消失, 肾积水2月后消失。但由于术前诊断困难, 本组5例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3例中度肾积水患者, 蒂部较局限, 行输尿管息肉局部切除术;2例重度肾积水患者, 且蒂部广泛, 行病变阶段输尿管切除、端端吻合+双J管内引流术。术后症状消失, 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属良性肿物, 切除后预后良好, 很少复发或恶变。本组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3个月。虽无一例复发或恶变, 但由于随访时间短, 其长期预后有赖于进一步随访。有研究表明, 部分原发性输尿管息肉P53及c-myc表达阳性[4]。有文献报道复发的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恶变为移行细胞癌[5], 故对于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访。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已手术治疗证实的6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评价。结果 3例行输尿管息肉局部切除术, 2例行病变阶段输尿管切除、端端吻合+双J管内引流术, 1例行经输尿管镜下电切术。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 平均15个月, 未见息肉复发及恶变。结论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诊断需与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癌相鉴别, 确诊需输尿管镜检查及活检。输尿管镜下电切, 息肉局部切除及肾盂成形术可以治愈。术后应加强随访。

关键词:输尿管息肉,输尿管癌,输尿管镜

参考文献

[1] 施明, 申全谋, 田晓秋, 等.输尿管息肉的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 14:694~695.

[2] Yagi, S, Kawano, Y, Gotanda, T, et al.A case of fibroepithelial ureteralpolyp in an adult pati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J].2001, 8:467~469.

[3] 李光辉, 陈向东, 钱松溪, 等.P53及c-myc共同表达与输尿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7, 157:2252~2253.

[4] Zervas A, Rassidakis G, Nakopoulou L, et al.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a fibroepithelial ureteral polyp in a patientwith duplicated upper urinary tract J Uro[J].1997, 157:2252~2253.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下一篇:遥感测量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