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分类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信用卡分类范文

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总结

近年以来,根据省、市局的统一部署, 高度重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采取了多项扎实有效措施,抓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效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提高认识。为抓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我局按照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全面抓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全处上下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中,我处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和现场推广会的形式,让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转变监管工作理念,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是,全面建立“经济户口”,落实企业监管“双轨制”,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创造条件。我局严格按照《山东省建立企业“经济户口”加强属地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经过积极的努力,形成了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动态监管为核心,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沟通上下,联动左右的企业“经济户口”管理新体制。目前,我局所辖的工商所均已实行“经济户口”管理, “经济户口”管理网络的形成,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打造了良好的监管和服务平台。

三是,实行信用信息数据采集责任制,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在全局和工商所,层层落实责任制,按照“谁首办、谁录入,谁登记、谁录入,谁检查、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落实企业信用信息和“经济户口”管理信息记录责任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企业的各种信用信息。同时,加强了与我区安监、文教卫生、公安、国土、国地税、银行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交换,加大了企业信用数据的采集面。

四是,科学实施分类监管,丰富企业信用监管数据,提高监管效能。对企业按风险度进行分类监管和按市场准入、经营行为、退出指标等进行监管的信息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既拓宽了企业信用数据的采集面,又使信用监管和“经济户口”监管两种监管方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监管效能。一方面,以维护经济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加强了对如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高危、高污染行业的重点管理。近年来,先后组织了多次专项整治,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出局,消除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整合按风险度监管和企业分类监管信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即绿牌企业(守信企业)、蓝牌企业(警示企业)、黄牌企业(失信企业)和黑牌企业(严重失信企业)四类。对绿牌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免于日常检查;对蓝牌企业,实行警示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对黄牌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日常检查,实施案后回查,办理登记和年检时重点审查,在一定范围内依法公开违法记录等监管措施;对黑牌企业,发布吊销公告并公开违法记录,选择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五是,全面实行企业准入、存续、退出警示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全过程监管。将包括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等其它工商监管信息归类整理成为警示信息,纳入企业警示系统,在企业申办名称预核、登记注册,以及年检和日常监管工作中进行自动警示,通过限制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对警示系统外的企业,重点扶持,上门服务。对警示系统内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重点检查。其中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加强后延监管,将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锁入警示系统,限制其投资人的经营、登记和投资行为,控制其逃废债务或规避其它应尽义务。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切合工商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促进了我处的工作。一方面,明确了监管重点。通过信用等级、特别关注企业、警示信息三大模块相结合,由系统自动弹出提示窗口,标明巡查重点、巡查时间、巡查方式、巡查责任,解决了以前“眉毛胡子一把抓”、巡查无目标、无重点、走过场、应付差事等现象,做到了“管少了”、“管精了”、“管好了”,使巡查成了有源之水,使录入的“经济户口”数据起到了指导作用,从而数据得到了最大化的应用。另一方面,转变了监管方式。通过划分信用等级、特别关注、警示内容实施监管,使基层工作人员从无序管理中解脱出来,变突击式监管为长效监管,变被动式监管为主动式监管,变盲目监管为重点监管,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管,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惑基层工作人员“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既增强了对监管工作的前瞻性、防范性、有效性,又促进了监管服务的规范性,大大提升了工商形象。同时,还提高了监管效能。通过由计算机根据信用等级、特别关注、警示内容三项指标确定巡查周期,弹出警示信息,使基层工商所在制定巡查任务和日常巡查中减少人工判别,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精力,最大化解放监管力量,进一步优化监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也解决了基层所在安排工作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数据依据的现象,做到了监管任务安排更加合理,监管职责更加明确,监管效能更加提高。

第二篇: 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规范操作,保证分类认定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办法。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纳入2006年经营管理目标中考核,在原总分1000分之外,另加100分,具体考核如下:

(一)借据复制(5分)

复制后的借据余额每月与会计报表相符,否则,每差1万元,扣0.5分。。

检查发现,初分理由不合理,认定文本填写不准确,内容不全,每笔贷款差1项扣0.5分。

(四)信用社审核(10分)

1、信用社贷款审查小组成员根据信贷人员提出的分类理由,逐户进行分析讨论,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初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须详细记录审核对象、参与讨论人员的意见、审核结论等。

以上会议纪要每缺一户贷款或内容不全,扣0.5分。

(五)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动态调整。(5分)

对贷款风险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5万元以下(含)自然人其他贷款,应填写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风险分类认定文本中的《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风险变动情况记录表》。

对贷款风险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5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应重新填写自然人其他贷款风险分类认定文本中的《自然人其他贷款风险分类认定表》进行调整。

检查发现,应调未调整贷款或填写文本不准确,内容不完整,每差1笔扣0.5分。

(六)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结果(50分)

根据上报报表与实际检查结果的差异情况,将信贷资产质量真实程度划分为以下三个档次:

(一)实际检查认定的不良信贷资产比例与上报数据相差2个百分点(含)以下,为基本真实。

(二)实际检查认定的不良信贷资产比例与上报数据相差2-3个百分点,为不够真实。

第三篇: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贷款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我社根据上级管理部门文件精神和《**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操作要求,统一部署,紧密安排,扎实有序地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我社终于初步完成了全部信贷资产的认定、复审和归类建档工作。

截止到**年*月**日,我社表内信贷资产余额*****万元,其中表内资产中企事业单位(含行政村)**户*****万元,自然人一般农户***户****万元,十万元以上自然人**户****万元。表外信贷资产余额****万元,其中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户****万元,已核销贷款呆帐***笔***万元,银行承兑汇票*笔***万元。经统计,我社五级分类后表内信贷资产正常类****万元,不良类****万元,相对于四级分类,不良贷款额增加了***万元, 不良占比上升了*个百分点。现将我社贷款五级分类具体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贷款五级分类是以信贷资产的风险性作为评定贷款质量的重要方法,相对于“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五级分类能够准确、及时、动态地反映出贷款潜在风险,并能对信贷风险有效地进行预警和防范。因此,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对于改善我社信贷资产质量,提高我社信贷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做好这项中心工作,我社及时组织信贷、会计以及稽核部门人员强化学习,深刻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五级分类的基本内涵,让大家充分认识这项工作

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同时,我社按照上级要求,明确信用社主任是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责任人,信贷员为资料收集整理的责任人,使大家增强了工作责任感,确保了五级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二、成立组织、合理分工

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障分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我社按照东区联社的统一部署,于***年*月**日成立了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职责。其中:会计部门人员负责原始信贷档案的整理和调阅工作,信贷部门人员负责基本资料收集、财务报表分析、电子表格填制以及初分认定工作,其余人员负责分类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切实做到了组织到位、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同时,要求大家通过这次贷款五级分类,及时发现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理念,加强信贷管理,有效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管理水平。

三、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在分类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采取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使五级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具体做法是:

1、组织培训,提高分类技能

加强五级分类培训工作是提高信贷人员工作能力和分类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为了做好这项基础工作,我社按照联社部署,及时组织学习《**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文件精神,统一发放学习教材,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

所有参与分类的人员充分认识五级分类的重要意义,并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为搞好贷款五级分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收集资料,准确把握风险

在完成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动员信贷人员深入各借款企业及自然人收集分类基础资料,要求信贷人员对借款企业及个人的资金使用情况和经营状况进行摸底,既要保证资料收集的真实完整,又要保证对借款单位行业前景和经营效益分析的准确预测。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我社采取收集资料和分类认定同步进行的方法,抽调部分人员专门负责资料收集,其余人员将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并结合借款户相关经营信息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和初步认定。与此同时,我社还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相关信息数据的电子录入和编辑工作,确保初分数据准确、分类结果真实。当信贷部门完成初分认定工作后,信用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小组人员进行讨论认定,对信贷资料的完整性和初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认真审查,并适时作出相应调整,尽最大可能将认定结果的偏离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3、整理资料,完善档案管理

根据《**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结合上级联社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我社在完成贷款分类初分、复审工作的基础上,由信贷部门负责对所有档案资料统一归集整理,将全部分类资料形成书面报告并拷贝成电子文档。同时,我社以*月**日为时点,对分类后的信贷档案资料采取“分区保管、专人负责”的工作方法,建立“权证区”“立卷区”“归档区”和“综合区”四个档案区,同时结

合省联社有关规定和信用社实际,将信贷档案设定相应区域代码和类别代码。为了便于管理,我社又自行编制信贷资料电子档案清单,基本达到了“存放有序、查找及时、管理规范”的档案管理要求。

四、工作回顾

五级分类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相对来说,对我们基层信用社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了如期完成这项大规模的分类工程,我社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组织会计、稽核和办公室人员全力参与。虽说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但他们却放弃许多宝贵的休息时间,付出了许多艰苦的劳动,大家毫无怨言,凝心聚力,一心扑在五级分类的第一线,最终使我社在联社验收日之前完成了全部信贷资产的分类认定和整理归档工作。更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这次分类,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贷款五级分类实行动态监测的科学性,同时也使信贷人员提高了对信贷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能力,这将对于我社以后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五、难点与建议

在这次分类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难点就是企业分类资料难以收集完整(关停企业更为突出),一些私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报表数据不真实,有时甚至上下之间的数据都不能衔接,这无疑给我们的分类工作增加了分析难度,进而也影响了分类的准确性。 再者,由于我们初次接触五级分类法,理论水平还很不成熟,有时可能会凭借主观臆断猜测还款的可能性,难免会出现认定误差 。

由此,我们建议上级部门能够把五级分类纳入电子化管理,一要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内容详实的信息资料库,实现信用资料和财务数据共享,以防贷款信息失真。二要加快五级分类管理软件开发,以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认定结果的不利影响。

第四篇:工商局企业信用分类分级基层监管规范

第一条为在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工商企字〔2003〕第131号2003年10月31日)的要求和《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试行办法》(鄂工商

注〔2004〕204号2004年11月3日)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的基层,包括城区工商分局所属的工商所和各县市区工商局所属的基层分局,以及具有经济户口监管职能的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各基层单位。)

第三条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对企业的信用分类和行业风险分级,实施有差异的距离监管。

第四条企业信用分类分级基层监管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认领经济户口;

(二)制订监管计划;

(三)监管计划的执行;

(四)录入巡查结果;

(五)反馈监管信息。

第五条企业信用分类分级基层监管工作以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技术支撑。

第二章经济户口的认领

第六条企业经济户口是企业注册登记完成后形成的企业电子档案,由各级注册登记的主管机构负责在营业执照发放的当日登录到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层监管”子系统。

各级注册登记的主管机构应将核准企业按照所居行业的风险等级予以分级,并原则上将其列为企业信用的A类。

第七条各基层单位应每日在“基层监管”子系统查询新登记的企业,并通过“监管助手”项中的“户口认领”模块,在3日内认领属于自己管辖的企业。

第八条各基层单位对认领错误的企业,通过档案移交模块移转。对有认领争议的企业,由注册登记的主管机构裁决。

第九条各基层单位应在30日内对所认领的企业进行一次回访,并以巡查结果的形式登录。

第三章监管计划的制订与执行

第十条监管计划是各基层单位根据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基准的规定,结合监管任务和辖区监管责任制所制订的阶段性的企业巡查工作安排。

第十一条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基准是按照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的差异,确定当年内进企业巡查的次数,具体规定如下:

(一)A类守信主体:

1、Ⅰ级低风险企业年检免于审查;除开业回访、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全年免于巡查。

2、Ⅱ级中等风险企业除有前置审批项目的企业外,年检免于审查;除开业回访、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半年巡查1次。

3、Ⅲ级高风险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和年检时,重点审查前置审批项目;除开业回访、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每季度巡查1次。

(二)B类警示企业:

1、Ⅰ级低风险企业除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半年巡查1次。

2、Ⅱ级中等风险企业除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每季度巡查1次。

3、Ⅲ级高风险企业除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每月巡查1次。

(三)C类失信企业:

1、Ⅰ级低风险企业应在结案后1个月内回访一次,以后除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每季度巡查1次。

2、Ⅱ级中等风险企业应在结案后1个月内回访一次,以后除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每月巡查1次。

3、Ⅲ级高风险企业应在结案后1个月内回访一次,以后除专项整治、投诉举报、上级交办而外,每月巡查1次,并适时安排抽查。

(四)对D类严重失信企业,属于责令关闭的应及时督促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及时发布吊销公告,同时采取案后回查,实施后延监管:

1、对未停止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并将未进行清算的投资人纳入警示系统。

2、对吊销企业的分支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并督促其办理注销登记;对投资企业限期办理变更登记,否则依法予以查处。

3、对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予以限制,对负有清算义务的投资人在未履行义务时限制其投资。

第十二条监管计划的制订应该在认真分析辖区企业经营活动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应该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必须注重执行效果,其基本内容包括巡查人员、巡查目的、巡查时限。

第十三条巡查人员必须按照监管计划所要求的目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巡查任务。对于所发现的其他问题,应该如实记录,认真核实,及时分析,迅速汇报。

第四章巡查结果的录入和反馈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十四条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应在巡查结束的次日内核对巡查结果,并将其录入到“基层监管”子系统的规定模块,同时保存书

式资料备查。

第十五条巡查结果的录入要求表达准确,用语简明,作为经济户口的动态信息由“基层监管”子系统所规定的程序上传,并直接影响企业信用分类状态。

第十六条各基层单位可以符合管辖企业的实际情况,以《行政执法建议书》等形式向企业反馈阶段性的巡查情况,通报信用评价,提出执法建议。

对于企业信用评价

一般不得向其他企业和外部门提供。如果因特殊需要必须提供的,应按照规定报县市区工商局批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各县市区工商局可以按照本规范制定实施办法。

城区各工商所的实施办法按本规范统一执行。

第十八条本规范自签发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考核办法(xiexiebang推荐)

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考核办法

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考核办法

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规范操作,保证分类认定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办法。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纳入经营管理目标中考核,在原总分1000分之外,另加100分,具体考核如下: 借据复制

复制后的借据余额每月与会计报表相符,否则,每差1万元,扣分。

收集信贷档案资料

1、信贷员应收集如下信贷档案资料: 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名称、地址、有效身份证明、经济性质、经营项目、贷

款余额、贷款方式、贷款期限、信用等级。

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收入等。 重要文件,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贷款申请、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贷款合同、授信额度或授信书、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 往来函件,包括信贷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

借款人的偿还记录和信用社催收通知。 贷款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

以上借款档案内容,每户贷款差1项扣分。

初分及填表

分类人员根据收集的资料及掌握的信息,在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担保情况、非财务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分类标准,逐笔对信贷资产提出初步分类意见,并分别填写自然人一般农户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文本中的《自然人一般农户信贷资产分类认定表》和自然人其他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文本中的《自然人其他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表》。

检查发现,初分理由不合理,认定文本填写不准确,内容不全,每笔贷款差1项扣分。 信用社审核

1、信用社贷款审查小组成员根据信贷人员提出的分类理由,逐户进行分析讨论,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初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须详细记录审核对象、参与讨论人员的意见、审核结论等。

以上会议纪要每缺一户贷款或内容不全,扣分。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动态调整。

对贷款风险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贷款、5万元以下自然人其他贷款,应填

写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风险分类认定文本中的《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风险变动情况记录表》。

对贷款风险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5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应重新填写自然人其他贷款风险分类认定文本中的《自然人其他贷款风险分类认定表》进行调整。 检查发现,应调未调整贷款或填写文本不准确,内容不完整,每差1笔扣分。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结果

根据上报报表与实际检查结果的差异情况,将信贷资产质量真实程度划分为以下三个档次:

实际检查认定的不良信贷资产比例与上报数据相差2个百分点以下,为基本真实。

实际检查认定的不良信贷资产比例与上报数据相差2-3个百分点,为不够真实。

实际检查认定的不良信贷资产比例与上报数据相差3个百分点以上,为严重

失真。

检查发现,认定结果为不够真实扣10--20分,严重失真扣50分。 定期分析 各社、部应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标准建立信贷台账,并负责每季度汇总社内分类结果,填制分类相关报表,撰写风险分类情况报告。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本期分类的总体结果及其结构、报告期间分类结果异常性变化及其成因、分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等情况。

检查发现,以上内容每缺1项扣1分。

上一篇:学生通讯录范文下一篇:学生会招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