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培养计划方案

2022-08-26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习生培养计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实习生培养计划方案

医院实习生培养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实习培训质量,为能给各院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教学服务,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为适应新时期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各院校实习要求及我院实际师资力量,特制订实习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专业学习为重点,按照打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成为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关怀服务的道德理念,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内容: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实习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实习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拟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教学管理、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活动。

(一)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及人道

主义精神的培养;

(二) 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以及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

及精神检查等诊疗操作规范的培训;

(三) 病历书写规范及相关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

(四) 各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

(五) 各科专业的常用操作技能及规范的培训;

(六)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七)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考核;

(八) 医德医风,行为规范的教育培训;

(九) 各项规章制度及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三、培训方式:

(一)到院后进行岗前培训,入科后进行入科教育,了解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各科室专业特点及实习作息安排;

(二)定期组织医德医风培训讲座,加强实习生履行医德义务的意识教育,使其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三)定期组织相关卫生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使其知法、懂法,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四)定期组织有关病历书写规范及相关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学习;

(五)根据各大院校实习大纲,安排实习生轮转,由各科室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要求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过程中负

责按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内容,达到培训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

(六)要求各临床科室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每月为实习生进行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

(七)组织实习生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疑难病案讨论和死亡病案讨论;

(八)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着重培养实习生的医德医风,组织医德医风培训,鼓励实习生参与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九)组织相关医患沟通知识相关讲座,培养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同时要求带教老师身体力行,使实习生建立起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十)定期组织各临床常见操作技能培训授课,规范各项临床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十一)开展相关教学比赛及技能操作比赛,加强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

(十二)评选优秀实习生,并进行院内奖励及报告学校进行登记,激发实习生的热情及激情。

四、考试考核

实习生在各专业轮转出科前,必须完成出科考试考核,包括理论和技能相关知识的考核,实习生必须通过所有考试考核,完成实习手册的填写,各科带教老师及科主任需对实习生的医德医风、遵纪

守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记录登册,要求各大科教研室在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过程各项方面进行评价及考核,并记录;根据各实习生参加相关教学比赛及培训情况,以及各临床科室、教研室推选情况,评选优秀实习生,并进行奖励,激发实习生的实习热情。

馆陶县中医院

二O一二年八月一日

第二篇:病理科实习生培养方案

病理科实习生培养阶段为6个月,实习结束需通过培养实习考核,并给予实习鉴定。

一、培养目标

通过6个月的培训,使受训者具备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病理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了解病理科病理资料的管理,从而达到独立进行常规病理操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

以病理技术室见习为主,期间考察合格,可以进行技术操作。实习结束时,由培训负责人对受训者的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常规切片技能及常规染色技术进行考试并签字。

项目 时 间 接诊室 1个月 取材室 1个月 病理技术室 4个月

切片 1.5个月

染色 1.5个月

免疫组化 0.5个月 细胞学制片 0.5个月 备注:

三、培养内容和要求 目的

了解病理科工作流程,熟悉基本病理制片技术及各项辅助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与实验室间的默契配合,正确使用各种辅助技术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

项目 操 作 技 能 接诊室 了解接收标本的流程;记录方式等 取材室 掌握取材的部位以及处理

病理技术室 了解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及固定液配制方法

了解标本及切片处理程序及原理

了解脱水机、包埋机及切片机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组织包埋、切片方法

掌握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了解冰冻切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技巧 了解特殊染色原理及使用时机和目的 掌握部分特殊染色技术

掌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理及使用时机和目的 掌握免疫组染色技术及基本液体配制

了解细胞学制片过程 了解细胞学染色方法

了解免疫组化所造成的人为变化和特异性控制

四、其他相关培训要求

了解病理资料的管理方法,掌握计算机在临床病理学工作上的应用。

五、实习培养方式

1、学习内容

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参与本科室病理学日常工作。

2、带教方法

理论学习:听课或者自学;临床实践,每天上下午进行,包括肉眼观察与取材、免疫组化与特殊染色、信息管理等;档案室的档案管理。

3、学习后达到水平或要求

具备病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综合医院病理科病理技术的操作,以及熟悉病理科的运作(包括档案管理及其病例的信息管理)。

第三篇:实习律师(助理)培养计划

实习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对实习律师(助理)的教育和管理,培养从业人员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律师队合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律师队伍的纯洁性,并且通过实习能够熟悉、掌握相关律师业务的流程和知识并能够在执业过程中熟练运用,特制定此实习培养计划。

实习要求:

1、法律咨询: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法律咨询,提高运用法律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确能力。

2、代写法律文书:要求格式正确,没有语法错误,逻辑严谨,说理清晰,

诉讼要求明确。

3、会见当事人:要求做到耐心解答,熟悉掌握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

4、参与出庭:要求通过实习熟悉各种庭审程序,以及庭审前后的各项准备

工作及要点。

5、参与会谈:要求做到熟悉会谈前后的各项工作,及会谈的方式和程序。

6、调查取证:要求做到熟悉调查取证的各项基本要求及具体程序。

7、职业道德、职业培训:通过培训,使实习律师(助理)树立正确的执业

观,在执业过程中遵守执业纪律,职业道德,认

真执业,合法执业。

8、业务知识培训:通过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掌握诉讼、非诉讼业务的操

作流程和基本方法及最新法律发展变化情况。不断完善

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9、主办诉讼案件一起:实习期结束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主办诉讼案件

一件。要求通过案件办理,具体检验有关知识掌握

情况和实习的效果。

10、律所培训:由指导老师给实习律师(助理)进行专门讲解辅导,使实习

律师(助理)在入行前对律师进行规范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

的认识。

实习内容:

实习一:学习律师法和相关管理规定;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学习

实习二:民事诉讼的学习

(一)法律文书工作

1、起草起诉状2份;

2、起草答辩状2份;

3、起草证据清单2份;

4、整理证据3次;

5、起草代理词2份;

6、起草上诉状1份;

7、起草上诉答辩状1份;

8、起草其他法律文书包括申请书若干;

9、参加案情分析会议多次,起草案情分析2份;

10、起草辩论概要2份;

11、起草询问证人问题清单1份;

12、案卷归档10个。

(二)律师实务

1、民事立案2个;

2、办理诉讼保全或者证据保全1次;

3、查询工商档案2次;

4、参加和客户会谈多次;

5、回答法律咨询2次;

6、电话礼仪;

7、民事取证2次。

实习三:刑事诉讼的学习

1、接待当事人3次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代请律师);

2、参加会见犯罪嫌疑人1次;

3、参加会见被告人1次;

4、审查起诉阶段介入1次;

5、参与案情讨论若干;

6、出席一审庭审2次;

7、出席二审庭审2次;

8、出席刑事附带民事庭审1次;

9、出席自诉案件庭审1次。

10、起草自诉状1份;

11、起草辩护词2份;

12、起草上诉状2份;

13、起草刑事附带民事诉状1份;

14、起草案情分析报告1份;

15、起草辩论概要1份。

实习四:非诉讼业务的学习

1、起草合同文本5个;

2、审查、修改合同文本5个;

3、查询档案多次;

4、出具法律意见书。

第四篇:放射科实习、进修医师培养计划

CT&MRI室实习、进修医师培养计划

为适应当前医疗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实习、进修医师管理,加速培养其实际医疗工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科室根据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进修人员管理制度》,特制订我科实习、进修医师培养计划。

一、 目的及宗旨:

1、 敦促实习、进修医师尽早、尽快地掌握CT、MRI影像诊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巩固和提高实习、进修医师分析和解决临床影像诊断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了致力提高其业务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更全面的了解并热爱本职工作。

二、总体要求:

1、 每月参与疑难病例讨论;

2、 每月参加“科内业务讲座”并做好笔记;

3、 每季度接收指导医师的小测验一次;

4、 适当参加相应学科组的课题研究。

三、受训对象:影像科实习、进修医师

四、培训涉及内容:常规放射诊断、CT及MRI技术及诊断。

五、培训内容细则:

实习、进修医师入科后,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给予实习、进修医师上岗前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科室的专业特色、带教医师情况、科室工作制度、医德医风教育和教学要求等,使其迅速熟悉本科室的各项制度和操作常规,防止各类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进修医师进入科后,上岗前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及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考察,经科室认定,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按进修计划开始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根据各进修医师的实际情况及需要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和安排,并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原则上进行医师必须由副高级以上医师负责指导,主治医师以上实施带教。)

六、 CT、MRI要求:

1、掌握CT、MRI成像原理、CT、MRI机构造;

2、掌握各部位横断解剖;

3、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基础知识如颅脑:颅骨异常(骨折、肿瘤等)、脑梗塞、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脑血肿、硬膜外/下血肿等以及脑肿瘤,其它如胸、腹、脊柱、四肢等各部位的常见病、多发病的CT、MRI诊断知识。

七、 常规CT、MRI诊断学的巩固和提高 要求:

1、巩固已掌握的常规影像诊断学基础知识;

2、逐步熟悉少、罕见病的CT、MRI诊断知识;

3、注意训练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对多种影像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力。

第五篇:天水师范学院支教实习生到玛纳斯县四中2012顶岗支教实习生培养方案

县四中2011顶岗支教实习生培养方案

本着“尽己所能、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原则,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是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推进素质教育与,与时俱进,创新进取,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发挥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的优势,使来我校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能够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

二、支教与受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我校在人力、物质方面,为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保证他们住有居所食有餐厅,办公有办公室办公桌,实习有指导老师,授课有教室有学生。

(二)我校为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配备综合素质好、业务素质强的专业老师对口做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的指导老师。

(三)接受的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无私奉献精神,业务能力较强,身体健康。

(四)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须在我校实习至少一个学期。若因个人原因中途离开,我校不承担相关业务资料的提供。

(五)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必须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考勤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服从学校的安排。

三、主要培养措施

(一)指导老师要悉心为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给予业务上的帮助。指导他们备课,改进教案、授课。

(二)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主要是听指导老师的课。课后双方要及时交流意见,实习生要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及时解决听课中的疑问。

(三)学校老师都有义务为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接收他们进课堂听课,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四)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要按照指导老师的意见书写教案,提交指导老师签阅后,按照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按照修改定稿的教案授课,听取指导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的评课意见,再改进。

(五)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在活动中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得。

(六)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要准备好录像课教案和课件,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完成授课、录像、刻录光盘等工作。指导老师要通知相关人员听课,评课。

(七)顶岗支教实习的大学生要自觉收集或采集视频、照片、文本等教学教研资料。实习结束时及时上交师资总结。资料一律电子版。

四、力争五种效果

(一)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双赢效果。

(二)教育教学管理有新起色效果。

(三)教育质量内涵更加丰富效果。

(四)创名校成功效果。

(五)友谊长存、合作内容不断开拓效果。

玛纳斯县第四中学

2012年3月2日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评课材料下一篇:数学名师工作室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