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培养素质教师论文

2022-04-25

[摘要]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对策主要有: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系列动员教育,指导、督查和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细化考核与评定顶岗实习成绩,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顶岗实习报告,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材料的归档工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顶岗实习培养素质教师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顶岗实习培养素质教师论文 篇1:

基于管理学视角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与控制策略

[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重要教学环节。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存在成本,从管理学视角看,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可以分为运行成本和风险成本。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构成和风险成本构成,都需要对顶岗实习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对运行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应为:优化顶岗实习运行程序,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效率,争取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取较大的回报。对风险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则应为:加大风险防范成本投入,合理分散风险化解成本。顶岗实习成本具有非营利性,国家应支持顶岗实习参与者有效控制成本,也更需要采取措施合理分摊顶岗实习成本,以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勞动者。

[关键词]顶岗实习;运行成本;风险成本;成本构成与控制

[作者简介]孙长坪(1964-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法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段伟(1988- ),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讲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湖南  长沙  4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与分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JJ5036,课题主持人:孙长坪)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技能型劳动者是我国要抓紧建设的劳动者大军三大类型之一。众所周知,职业学校是技能型劳动者培养的“主战场”,培养满足各类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顶岗实习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使命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促进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培养,有效规范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教学,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将顶岗实习明确界定为“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并要求学生顶岗实习达到6个月,职业学校科学组织和依法实施顶岗实习;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强调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顶岗实习已成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存在职业学校“剃头刀子一头热”,实习单位难求的现象。2016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在实践中,相当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靠‘人情维系’,而不是‘制度保障’,企业积极性不高。”①而且,部分职业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也存在“放羊”的现象。为什么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开展中会存在这些困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顶岗实习成本分摊问题。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学生实习中最高层次的实习,属于专业实习,其相对于职业教育其他实习如认识实习、跟岗实习而言,实施难度大,操作要求高,风险概率高。因此,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需要花费的成本也较高,而我国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分摊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开展,不利于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分摊已成为技能型劳动者培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成本构成与成本控制是解决成本分摊的前提,为此本文拟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及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分摊策略的研究提供一些前期探讨。

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界定及分类

(一)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成本界定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成本是指主体以预设目标为指引,运用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管理对象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评价等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预期目标—费用支出”的成本界定方式,这种成本界定方式的要素包括管理主体、预设目标、管理对象、管理过程、费用支出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参与的主体包括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其中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都属于开展顶岗实习的管理主体,实习学生虽不属于开展顶岗实习的管理主体,但学生也负有对自己顶岗实习行为管理的责任。在顶岗实习中,三类主体的预设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管理对象都是学生顶岗实习。因此,根据管理学的这种成本界定方式以及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特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则可以界定为:职业学校、实习单位以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为指引,制定和执行顶岗实习专项制度,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以及评价而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对学生而言,其顶岗实习成本就是以提高自身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为指引,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在接受顶岗实习指导,进行顶岗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成本分类

为更好地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的构成和控制进行分析,需要选取一定的标准,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进行分类,归纳出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成本类型。对于顶岗实习成本,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如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正经济效益成本、零经济效益成本与负经济效益成本等。但是,从管理学对于成本的界定来看,成本主要发生于管理主体为达成预设目标而努力促成管理对象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因此,从管理学角度选择运行过程作为成本分类的依据具有适切性和合理性。运行过程是指管理对象处于运转状态的全动态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节点。因此,选取运行过程作为成本分类标准,可以将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分为运行成本和风险成本。其中,运行成本是指顶岗实习运作过程中,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维系合作,保持顶岗实习正常运行而发生的成本,该项成本根据其发生的时间顺序又可以分为运行准备成本、运行进行成本和运行后期成本;风险成本是指顶岗实习运作过程中,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为防范与化解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或危险而发生的成本,该项成本根据其用于风险的作用又可以分为风险防范成本和风险化解成本。综上,基于管理学角度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的分类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成本分类是成本构成与成本控制分析的基础,依据上文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分类的标准,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与成本控制分析也将以此分别进行分析。

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运行成本的构成与控制策略

(一)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构成分析

1.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构成分析。职业学校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职业学校组织开展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避免“闭门造车”,职业学校必须“走出去、引进来”,主动与实习单位对接,实行校企密切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共同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方案,创造顶岗实習良好的条件,促进顶岗实习达成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学校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前期进行的实习单位调研和洽谈成本,具体包括调研人员的工资、出差补助,调研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和餐饮费,与实习单位洽谈确定合作事宜而发生的招待费等;二是顶岗实习进行过程中的校内师资、教务管理以及配套管理成本,具体包括校内专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工资补贴等人员成本、教务部门与实习单位交流沟通成本、顶岗实习跟踪管理成本、其他相关部门辅助支持成本等;三是后期的顶岗实习总结,以及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管理与运用等成本。

2.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构成分析。实习单位是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实习单位参与顶岗实习旨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实习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和认真履行已达成的顶岗实习协议,落实顶岗实习协议每一项条款的内容。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也有三类:一是运行准备成本。这类成本主要包括实习单位为达成顶岗实习协议而发生的前期磋商成本,以及对学生进行正式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培训等发生的岗前培训成本。二是运行进行成本。这类成本是实习单位参与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顶岗实习进行中的人员成本、物质成本以及次品废品成本。人员成本主要有实习单位为完成顶岗实习而配备专门实习指导师傅而发生的成本,如实习指导师傅的工资、指导费用及各项补贴,以及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而支付给学生的实习补贴等;物质成本主要有实习过程中的生产设施设备的耗损以及生产原材料的消耗等产生的成本;次品废品成本主要有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产生的次品废品报废或返工所产生的成本等。三是运行后期成本。这类成本主要包括因学生实习导致实习用生产设备设施等软硬件出现故障而增加的后期维修成本,以及因学生实习导致实习单位残次品率上升而可能使实习单位产品社会声誉下降的成本。

3.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构成分析。实习学生是顶岗实习的受益者。实习学生接受顶岗实习训练的目的在于获取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实习学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顶岗实习制度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珍惜宝贵的实习机会,在实习岗位上发奋努力,尽快熟悉实习单位业务规程,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提升自身业务技能水平,同时也为实习单位创造经济价值。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主要包括前期为更好地进入实习状态而做出的学习投入,实习期间有正常学费投入、为增进与师傅交流的相关投入、因迟到和缺勤等造成的实习机会浪费等成本,后期可能有因实习期间未能获得实习单位认可而需要重修实习学分产生的成本。

(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控制策略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运行成本的特性在于维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贯穿于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具有客观存在性,该类成本可有效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从管理学角度看,运行成本会因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而发生变化,在运行成本控制中,管理是成本控制的自变量,而成本则是成本控制的因变量。因此,为有效控制运行成本就必须加强运行过程管理。而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运行成本而言,其控制的一般原则应为优化顶岗实习运行程序,对顶岗实习各流程实行专门化、精细化管理,使顶岗实习流程内各组成部分以及各流程之间衔接更为紧密、合理、高效,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效率,争取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取较大的回报。

1.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控制。职业学校为保障前期对实习单位调研、洽谈成本的有效使用,应高度重视对实习单位的调研。职业学校应根据顶岗实习相关文件规定筛选出意向实习单位,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派出专门人员深入目标实习单位实习场地进行实质调研,选择出最适合的顶岗实习单位,并与该实习单位进行详谈,商定顶岗实习相关事宜。

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提高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效率,有效控制顶岗实习运行成本。职业学校应当制订详细的校内专任实习指导教师业务提升培训计划,强化校内专任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实习单位挂职锻炼,提升校内专任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实践能力;职业学校教务部门应当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制定专门的顶岗实习跟踪管理制度和教务管理制度;职业学校其他相关部门须配合教务部门,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提供辅助支持。职业学校应从多方面提高对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效率,在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同时又有效控制顶岗实习的运行成本。

2.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控制。实施师徒制捆绑管理不失为实习单位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实习单位为实习学生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师傅进行业务指导,将师徒捆绑于一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对师徒合作效果和效率进行统一考核,奖罚分明,明确师傅与徒弟的责权利,以制度作为行为约束,形成师徒间互动互助互补的良性关系,以对师傅和徒弟形成制度考核压力,促使师徒在顶岗实习中尽可能地有所作为,挖掘实习学生工作潜能,提高实习学生技能水平,以有限的成本投入确保高质量顶岗实习效果;同时,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也能尽可能地为实习单位减少因学生实习带来的设施设备损害和残品次品升高而产生的成本,并尽可能地为实习单位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习单位还应严格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与考核制度。实习单位应确保顶岗实习各项工作按预定的流程进行,及时发现顶岗实习进行过程中的问题,加强实习学生在岗业务指导,及时纠正实习学生错误,避免其在后续实习过程中犯同样或类似错误。实习单位应对师徒双方既进行统一考核又进行分别考核,既强调师徒在顶岗实习中的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又强调师徒在顶岗实习中各有所作为,重视师傅对实习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重视实习学生顶岗实习产出成果的质量,最终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降低实习单位参与顶岗实习的各项运行成本。

3.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运行成本控制。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因实习而进行的正常投入是学生接受顶岗实习的必要成本。实习学生必须高度重视顶岗实习,认真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应加强自我约束,在上岗实习时间不无故迟到、早退甚至旷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审慎地对待各项实习工作,在实习岗位上兢兢业业,高质量地完成顶岗实习各项任务,全面掌握顶岗实习各项技能,使顶岗实习的投入获得应有的收益回报。学生也只有认真对待顶岗实习,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顶岗实习的各项任务,才能获得实习单位的好评,也才可以避免因重修而带来的顶岗实习成本的增加。

四、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风险成本的构成与控制策略

(一)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构成分析

1.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构成分析。职业学校作为顶岗实习的直接组织者,应对顶岗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与风险承担责任。而顶岗实习又往往不在学校管理和控制的场地实施,对职业学校而言,这增加了风险管控的难度,必然也就增加了职业学校风险管控的成本。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的风险成本主要包括风险防范成本和风险化解成本,具体包括职业学校为防止可能存在的风险出现而采取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处理教职员工往返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可能出现的伤亡风险,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实习岗位上和实习岗位外的意外伤亡风险等花费的成本。

2.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构成分析。实习单位作为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不可否认,其也需要承担因顶岗实习带来的各种风险责任,也必然会产生顶岗实习风险成本。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从风险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经营风险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经营风险成本主要有因学生实习操作不当可能给实习单位带来的设施设备损坏而严重影响产品市场供应的风险,以及次品残品率升高而影响实习单位品牌美誉度的风险等;安全风险成本主要有学生因不熟悉操作规程或设施设备未及时维护安全系数低而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实习单位也需要为防止这些风险的出现和处理化解已发生的这些风险付出相应的成本。

3.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构成分析。实习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的接受者,第一次直接接触职业岗位,存在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不强、承受顶岗实习工作压力能力有限等问题。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能面临人身伤害风险,如在实习单位岗位职业劳动过程中学生可能遭受职业劳动人身伤害,下岗后自由活动时间中学生可能遭遇意外人身伤害。学生一旦遭受这些风险,其成本损失将不可估量。

(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控制策略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风险成本的特性在于:风险具有危害性和客观存在性,散布在顶岗实习的全过程,风险一旦发生将产生巨大的风险化解成本。风险不能消除或杜绝,但可以防范。从管理学角度看,风险成本会因风险的管控程度而发生变化,在风险成本控制中,风险管控是成本控制的自变量,而成本则是成本控制的因变量。因此,为有效控制风险成本就必须加强风险管控。而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风险成本而言,其控制的一般原则应为:一是加大风险防范成本投入,对风险各散布点实行严密的针对性强的监控,有效防范各散布点风险生成,并综合考量各散布点风险的大小,秉持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对风险防范成本做好总体控制;二是合理分散风险化解成本,通过保险等风险化解途径有效分散风险责任,既确保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又合理控制风险化解成本。

1.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控制。职业学校为应对顶岗实习风险成本,必须牢固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加大风险防范的力度,加强对实习师生的安全教育,时刻紧绷安全问题的弦,建立网上实习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减少实习安全风险点,加大实习跟踪管理,强化对实习单位的安全督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隐患。风险化解成本是风险成本中的重大支出,为有效控制风险化解成本,职业学校应为学生购买实习伤害责任保险,从而实现风险化解成本的有效转嫁,合理减轻学校顶岗实习风险化解成本。

2.实习单位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控制。实习单位为应对顶岗实习风险成本,必须加强学生实习岗位培训指导和实习生产过程管理,使实习学生尽快熟悉实习岗位操作规程,确保实习期间实习单位经营运转正常进行,尽可能地减少设施设备的损耗和残品次品的产出,降低实习单位因实习带来的经营风险成本;同时,实习单位还必须加强实习前安全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学习以及岗位业务安全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多管齐下,在实习单位营造“安全大于天”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顶岗实习人身伤害安全风险事故发生,将安全风险成本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3.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风险成本控制。实习学生为应对顶岗实习风险成本,必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自律,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实习纪律,详细记录教师反复强调的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习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虚心听从实习单位师傅的指导,详细记录实习单位师傅的操作演示,按演示步骤反复练习,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水平,确保独立操作安全顺利进行,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五、结语

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都有其特殊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作为顶岗实习的直接参与者,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应当根据其成本构成的特殊性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问题关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也关涉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一般而言,成本分摊总体原则应是“谁受益谁分担”,但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具有非营利性特征,职業教育顶岗实习参与者的顶岗实习成本与其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顶岗实习成本如不能得到合理的分摊,将严重挫伤顶岗实习参与者开展顶岗实习的积极性。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一种公益性活动,国家和社会是该公益性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国家既需要要求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参与者做好顶岗实习成本控制,同时也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合理分摊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以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副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教职成〔2017〕1号)[Z].2017-01-0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Z].2016-04-11.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2-13.

[3]徐娟.职校生何时结束“放羊式”实习[N].光明日报,2013-12-02(2).

[4]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内部收益率分析及政策启示[J].教育研究,2017(4):55-63.

[5]段伟,孙长坪.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与控制分析——基于经济后果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19(32):14-17.

[6]孙长坪.构建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防范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86-88.

[7]张丽英.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5(10):63-68.

作者:孙长坪 段伟

顶岗实习培养素质教师论文 篇2: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控有效性对策探讨

[摘 要]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对策主要有: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系列动员教育,指导、督查和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细化考核与评定顶岗实习成绩,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顶岗实习报告,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材料的归档工作。

[关键词]顶岗实习;中职学校;管控有效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157

1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1.1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时代背景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教体系,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黄金时机,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职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1.2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

1.2.1 中职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

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是为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稳定就业。顶岗实习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

1.2.2 中职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组成部分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学生离开学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就业前的工作锻炼。顶岗,顾名思义是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为此,《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中职学校实行“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四年制中职学校实行“3+1”),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顶岗实习既符合中职教育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有利于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

1.2.3 学生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转变观念和增强责任意识

(1)通过顶岗实习,转变学生观念。转变观念就是让中职学生从学校生活、学习中切换到现实社会中去。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就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要求,特别是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岗位意识。作为中职毕业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大多是从事一线工作,基本上都要从基层做起,这是中职学生必走之道。岗位要求员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一种岗位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用人单位很注重这种品质。要增强岗位责任,就必须顶岗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地工作,兢兢业业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和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感。

(3)通过顶岗实习,增强社会经验。增强社会经验,也就是增加工作经验。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强做人的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这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时,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2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2.1 顶岗实习学生自身问题

2.1.1 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准备不足

学校环境和要求与企业环境和要求差距较大,学生从课堂到岗位,往往思想准备不足,有的同学缺乏这种观念的切换,不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不明白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对专业期望值较高,因此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要求,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就拉开了同企业的“距离”。

2.1.2 顶岗实习学生适应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不能适应紧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中职学生在校读书、生活,一切费用由其家长供养,心安理得,没有危机感,没有紧迫感,没有体力和时间上的约束,没有从事过企业体力劳动,吃苦精神较差,对顶岗实习企业的劳动感到压力很大,加之经常性加班加点,因此,厌倦情绪油然而生,有的同学甚至产生抵制情绪等。

2.1.3 顶岗实习学生沟通能力欠缺

要适应学校到企业工作、生活环境变化,就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顶岗实习中提高工作效果,方便工作的基础,但在具体的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工作中抱怨学不到东西,请假休息得不到批准,等等这些都是缺乏必要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

2.2 没有建立校企合作接纳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机制

国家要求和鼓励企业接纳顶岗实习学生,但政府很少向顶岗实习学生所在的顶岗实习单位提供实习补贴,甚至基本上没有对顶岗实习单位提供实习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这也是企业不愿意接纳顶岗实习学生的症结所在。而企业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不想培养实习学生和新手,更担心培养的实习学生和新手具备一定的基础之后,跳槽离开本单位,为其他企业所用,因此对接纳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不感兴趣。

2.3 学校在管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学校在顶岗实习学生管控方面存在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不够规范甚至极为松散,在管理控制的投入远远不如校内低年级学生;有的学校甚至把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论专业对口与否,整班送到企业,完全交由企业管理,学校很少跟踪学生状况,很少派人参与教育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考核、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和撰写顶岗实习报告,完全交由企业进行;有的学校缺少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的学校只注重顶岗实习过程管控,轻视顶岗实习结束后材料的归档工作和总结工作。

3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控的有效对策

3.1 顶岗实习学生自身问题,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教育

3.1.1 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顶岗实习教育教学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实习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安全知识、防范技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诚实守信、保守商业机密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学生知与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德体美全面发展。

3.1.2 对顶岗实习学生加强爱岗敬业教育

在任何一家用人单位,爱岗敬业是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正如企业所讲,“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爱岗敬业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应该虚心好学,踏实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与人相处。

3.1.3 对顶岗实习学生加强吃苦耐劳教育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具备这种品质的员工,才能走向成功。只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辛勤耕耘的员工,才能成为企业骨干,才能得到企业重用,必须在艰苦的第一线,实践锻炼,使之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一笔“珍贵财富”。

3.1.4 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教育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是企业生产经营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在顶岗实习中,首先就要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对少数学生工作中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朴实的工作作风,企业对此有明确的反映。

3.1.5 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适应企业文化的教育

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又是学校未毕业的学生,要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不仅要接受岗位技能的训练,还要接受和学习实习单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行业标准,接受实习单位和学校双重制度管理。

3.2 学校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措施

3.2.1 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管控体系

学校从全面育人、系统育人、协同育人的角度,加强对顶岗实习教学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检查工作,与实习单位合作制定顶岗实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制定质量评价指标,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

3.2.2 顶岗实习坚持产教融合,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加强实习单位的行业指导、评价,发挥企业管理的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2.3 学校制定和落实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顶岗实习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外参加顶岗实习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学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便有效处置顶岗实习期间的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将防范和处置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确保顶岗实习秩序稳定,顺利进行。

3.2.4 动员、指导、督查和考核学生顶岗实习全部过程

(1)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动员,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管理规定》。要督促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合同或协议,为实习生购买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从而保障实习期间的权益。

(2)在学生管理上,建立有效的毕业实习活动管理模式和监管模式。专业科室要安排专职教师或人员,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建立详细资料,加强信息沟通,通过现场走访、现场指导、定期进行实地检查,集中处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问题。也可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每周最少与各实习点联系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实习、生活情况。如果实习点有3名学生以上,要指定学生干部,协助实习指导老师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学校指导教师要做好工作记录,填写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3)毕业班班主任要建立班级联系制度,完善班级通信网络,并能保证联系网络24小时畅通,经常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提示工作,定期电话追踪学生的工作表现、生活状况,按时汇总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即学生向班主任或专业指导教师报告,班主任或专业指导教师向主管科室报告,主管科室视具体情况向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4)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教育、督促和检查学生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情况,特别是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等,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或其他纪律处分。造成责任事故或经济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赔偿经济损失等处理。特殊情况时,学校应停止违纪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并及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2.5 细化考核与评定顶岗实习成绩

学校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师傅共同开展教学管理、指导学生撰写实习周记,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手册》和《顶岗实习考核表》,做好学生学习的检查、考核工作。实习考核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师傅)对学生的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30%。双方要对学生在各实习单位每一部门或岗位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对学生实习手册和报告进行检查,并做出顶岗实习评价等级;顶岗实习成绩采用四级评分制,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2.6 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顶岗实习报告

有的学生把撰写顶岗实习报告当成应付差事,采用拿来主义,将网上相关内容进行拼凑形成顶岗实习报告,失去了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的原本之意。顶岗实习报告与顶岗实习相结合,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更新实习日志选择实习报告题目、大纲、初稿,以便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顶岗实习报告的指导工作。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提交顶岗实习报告,针对在实习企业发现的问题,将专业知识应用和企业实习结合起来,根据实习企业情况完成的顶岗实习报告有一定的分量,由企业指导老师(师傅)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价,给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

3.2.7 学校做好顶岗实习材料的归档工作

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学校应及时组织好顶岗实习教学文件和资料。顶岗实习教学文件和资料包括:①顶岗实习协议;②顶岗实习计划;③学生顶岗实习报告;④学生顶岗实习成绩;⑤顶岗实习周志;⑥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⑦顶岗实习考核表、学生实习经历证明材料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4].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

[2]邓东京,易素红,欧阳河,等.顶岗实习,怎一个难字了得[N].中国教育报,2015-01-19.

作者:王家申

顶岗实习培养素质教师论文 篇3:

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顶岗实习的质量参差不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顶岗实习过程控制文件的制定及多元化评价等途径来提升顶岗实习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课程化管理

[作者简介]姜义林(1962- ),男,山东烟台人,淄博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山东 淄博 2553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08,项目主持人:姜义林)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出台相应政策强化顶岗实习的开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推行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薄弱之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相应措施切实提升顶岗实习的成效。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顶岗实习已得到国内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大部分院校已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相应的学时和学分,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实施顶岗实习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导致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仅把顶岗实习当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非作为一门课程实施,没有将顶岗实习按照课程化管理的理念进行系统设计。其结果往往造成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缺失,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考核评价标准等要素没有明确定义,导致顶岗实习课程实施的随意性较大。

2.顶岗实习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各方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管理的成效。顶岗实习学生的各种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使得问题容易积少成多。目前,电话、短信、QQ仍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顶岗实习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的要求。需要建立独立的信息运行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沟通,确保管理实施和指导的即时、有效。

3.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不完善。一方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文件或记录不系统,且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的管理难以实现校企协同管理,主要表现为校企协调共管机制不成熟,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热情不高。

4.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企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评价主体,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企业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家长及社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渠道不畅通,未能实现多主体的综合性评价。这就需要建立起对顶岗实习的动态评价,形成以企业为评价主体,多主体综合性评价的限时评价体系。

二、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理论依据

1.顶岗实习的一般课程属性。目前,关于课程的定义繁多,通俗地讲,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属于教学过程。而教学活动又是以课程为介质的共同活动,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本质上具有课程的特征和特性。顶岗实习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学生1/6以上学业时间的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和学生就业所必需的,因此它又是一门所有专业所有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2.顶岗实习的特殊课程属性。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一般课程而言,必须解决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顶岗实习作为课程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然而与一般课程不同,顶岗实习在实施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主体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是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这就要求对顶岗实习的课程化改造应切合顶岗实习的特点。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既具备职业教育课程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属性。这种逻辑亲缘性的存在,确立了将顶岗实习作为课程实施的理论前提。

三、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途径

1.系统设计顶岗实习课程。顶岗实习课程(通常占1/6以上总学时)的学时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门课程,其效果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顶岗实习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是课程设计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应将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纳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顶岗实习的特点设计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第一,课程目标。与一般课程培养目标不同,顶岗实习课程目标存在实习单位及其岗位和职业情境的差异,课程目标的特征表现在强化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以淄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顶岗实习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不同阶段的顶岗实习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体验性顶岗实习侧重让学生体验工作、认知岗位,培养其通用能力;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在培养通用能力基础上,侧重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预就业顶岗实习在前两层能力目标基础上侧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第二,课程内容。在分析学生主要就业面向的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顶岗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行业企业文化要素和企业制度规范,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目标和岗位工作的一致性。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预就业顶岗实习阶段,针对自动化责任工程师和电气传动责任工程师两个主要就业岗位,选取了胜任岗位要求的实习项目如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维护以及电机、变频器常见故障的检修等。当然,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应兼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已有的学习基础。

第三,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为确保顶岗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实习岗位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基本对口,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真正能够实现学用一致。在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中应对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做概括性描述,这体现了顶岗实习对岗位的具体要求。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预就业顶岗实习阶段明确规定实习岗位为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企业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运行维护、电气维修、调试和安装以及管理岗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根据顶岗实习的要求和课程实施的特点,对原来的生产岗位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能够适应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要求。

第四,指导教师的选择。顶岗实习学生需要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为保证顶岗实习课程质量,需要对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能力以及生师比做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指导教师应依据顶岗实习课程化实施的要求进行选择,并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如电子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阶段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良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熟悉生产企业运作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企业指导教师要具备优良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职业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参与。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如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团队精神、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考核;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周记的提交情况以及顶岗实习总结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修。

2.顶岗实习课程的组织实施。顶岗实习课程的组织实施相对比较复杂,一是要提前落实数量充足的专业对口实习岗位,确保每位学生有岗可顶;二是与各企业积极沟通洽谈,落实企业指导教师,明确学生实习内容及具体工作任务,安排好学生食宿;三是按照顶岗实习指导手册或任务书要求,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四是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依据课程评价标准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淄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三层次目标导向、三阶段组织实施”的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将顶岗实习课程培养目标分为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三个层次,课程内容分成体验性顶岗实习、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和预就业顶岗实习三个教学模块,教学组织分三个阶段实施。

3.制定顶岗实习过程控制文件。强化过程管理是提升顶岗实习成效的重要抓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体现了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其理念和方法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依据ISO管理规范,制定顶岗实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顶岗实习过程控制程序》)、作业文件(《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等)和记录文件(《学生顶岗实习周记》《学生顶岗实习报告》等),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并严格组织实施,使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得到有效控制、持续改进。

4.建立顶岗实习多元评价机制。学校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使顶岗实习的各参与主体既是评价主体,又成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评价机制能够使得学校能够全面、客观、即时地掌握顶岗实习信息,为改善顶岗实习管理、提升顶岗实习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除了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依据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成绩评定外,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需对实习期间的表现与收获进行自我评价,也对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家长亦应纳入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学生顶岗实习前签署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方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管理职责和义务,调动企业、学生家长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设立家长管理模块,学生家长可即时掌握学生实习的相关信息,对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已得到高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实施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顶岗实习实施成效,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照香,姜义林.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

[2]潘学海.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3]祝登义,张纪生,陈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薛妍.浅析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课程属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

[5]吴明军,李辉,杨奎,杨达凯.高职院校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4).

作者:姜义林

上一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分析论文下一篇:收费系统中的电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