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2022-12-26

第一篇: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柑橘的个性与魅力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科学技术师范学院 班 级:10级农学教育班 姓 名:刘英 学 号:201040929128 课程论文题目:柑橘的个性与魅力 课程名称:柑橘文化与健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柑橘的个性与魅力

学 生:刘英

(科学技术师范学院10级农学教育班,学号201040929128)

摘要: 柑橘原产地中国,我国栽培柑橘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柑橘是我国是我原生植物。柑橘营养丰富,据研究分析,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多种维生素,此外,还有镁、硫、钠、氯和硅等元素。柑橘长寿、丰产性好、经济效应高,是我国南方果树的最主要的树种,对果农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柑橘、种类、栽培、养护

柑橘类果树,通常是指柑橘属、金柑属、枳属及其亲缘杂交种,其品种类型有数千个之多。生产上栽培的主要种类为甜橙、宽皮柑橘、柚、柠檬、金柑等。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柑橘产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 柑橘的由来

(一)柑橘的简介及分布

柑橘原产地中国,我国栽培柑橘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柑橘是我国是我原生植物。柑橘是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柑橘在我国南方多数省都有种植,在广东、福建、四川、湖南、浙江、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都可见到,可能多数人都知道,近几年湖南省柑橘年产量在我国都居首位。柑橘的种类和品种极为丰富,而在我国栽培较多的主要为柚类、橙类、宽皮柑桔与金柑类

四大类。

(二)柑橘的特征

柑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2m。小枝较细弱,无毛,通常有刺。叶长卵状披针形,长4~8cm。花黄白色,单生或簇生叶腋。果扁球形,径5~7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薄易剥离。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柑橘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二、柑橘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

柑橘的营养价值

柑橘包括橙子、柚子、广柑、蜜桔等。柑橘含有丰富的糖分、果酸和多种维生素。据测定,无核蜜桔含糖9.3%,柠檬酸0.6%,每100克橘汁中含维生素C23.9毫克。尤其是金橘皮,每100克橘皮中含维生素C200毫克,是果肉含量的5倍,可连皮一起食用。 药用功效 A.抗癌功效

柑橘之所以呈桔红色,因为富含维生素A这种成份。日本国家果树科学研究所中一个研究类胡萝卜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科研小组对日本静冈县三木镇1073名居民进行调查,这些人平时都食用大量的柑橘类水果。结果发现,这些居民血样中的化学成份与患肝脏疾病、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和胰岛素抗体(与糖尿病有关的

疾病)的风险很低关系密切。他们在第二项研究中发现,饮用桔子汁后明显能减少肝炎患者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症状发展成肝癌的风险。

B.其它使用方法

1、消化系统: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治疗肠胃问题,可以调和肠胃、也能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排气;还能镇定消化道,增加胃口、刺激食欲。

因为它很温和,婴幼儿、孕妇及老人都能使用,尤其是婴幼儿消化系统成长尚未完全,容易打嗝或消化不良,用后都非常有效。

2、皮肤:虽然它跟所有柑橘属精油一样有光敏性,但它对疤痕跟妊娠纹颇具效果,尤其在怀孕初斯就开始与同属其他精油一起用,效果更加显著。

3、情绪:提振精神、安抚焦虑、帮助睡眠

三、柑橘的食用价值

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柑橘产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广受消费者的青睐。据中央卫生研究院分析,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钙2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热量221.9焦耳。桔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含量仅次

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还含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镁、硫、钠、氯和硅等元素。

柑橘长寿、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是我国南方果树的最重要的树种,对果农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四、柑橘的观赏价值

柑橘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是一种很好的庭院观赏植物。我国南方自古以来就有盆栽金桔的习俗,春节在家中摆上一盆果实累累的金桔,绿叶扶持,喜气洋洋,也象征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景象。

五,柑橘的不足之处

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柑橘也不例外。新鲜柑橘的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柑橘还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几率。柑橘虽然好吃,但每天别超过3个。

每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吃3个柑橘就已足够,吃多了反而对口腔、牙齿有害。同时,柑橘含有叶红质,如果摄入过多,血中含量骤增并大量积存在皮肤内,使皮下脂肪丰富部位的皮肤,如手掌、手指、足掌、鼻唇沟及鼻孔边缘发黄。

另外,柑橘也不要与萝卜同食,也就是吃完萝卜后不要立即吃橘子,若二者经常一同食用,会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除了萝卜外,柑橘还不宜与牛奶同食,否则,柑橘中的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影响吸收,而且严重者还会出现

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应在喝完牛奶1小时后才能吃柑橘。

六、结束语

由上文得知,柑橘是一种多么有个性的水果呀,是如此的神奇。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真不愧为我国的特色水果。

参考文献

[1] 叶兴乾.柑橘加工与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 [2] 韩彦(直撰),彭世奖(校注).柑橘校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页码2~4 [3] 唐传核,彭志英.柑橘类的功能性成分研究概况[M]四川食品与发酵-2000(4)-1-7 [4] 梁瑞云,陆奕东,陈玲,林跃.橙皮甙的提取和抗氧、防霉性能探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03期

[5] 常敏毅.柑橘与建康[J].用药导行,页码43~44 [6] 李三玉,陈绍南,等.1990.当代柑橘[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7] 范正国,章湘云.柑橘果皮综合利用的研究[J].湖南化工: 2000年04期

第二篇:论毛泽东的个性魅力与权威领导

陆卫明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02期 摘自201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历史学、历史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于政治文化视角,从个性因素出发,深入阐析毛泽东权威领导的形成、性质及其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需要权威,个性魅力型权威具有双重效应,个人魅力型权威需要向法理型集体领导权威转换。

以往我国的历史学、政治学研究中往往并不注重领导者的个性因素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诚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但社会历史的确是人类创生性活动的产物,尤其是在巨人迈进的脚步声中,可以听到历史的隆隆惊雷。作为一个时代巨人,毛泽东的名字与中国革命密不可分,在中国现代化征程中,他也留下了艰辛的创业足迹。无论如何,毛泽东留下的历史遗产终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资源与财富。本文结合政治学与历史学、历史心理学等学科,主要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从毛泽东个性因素出发,对他的权威领导的形成、类型及其对中国社会历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一具体的阐释,对现实不无启迪意义。

一、毛泽东权威领导的形成 目前,我国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毛泽东自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在党中央与红军的领导地位‛,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如果说这是从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过程来说的,基本上是符合史实的,但是,如果从他的权威领导的形成来说,则不尽确切。这是因为,权力与权威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有所区别。权力是主体对客体合法的制约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强制力,权威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之上的,但它不仅是合法化的权力,更是由于个人的特殊才能、专长、品格或做出的贡献而形成的一种威望和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影响力。‚当领袖的影响力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时,通常就被称作为权威‛,它是‚高度有效的影响力形式‛,比赤裸裸的权力强制可靠、有效、持久。因此,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领袖,应十分注重把权力转化为权威。毛泽东的‚巨大威望和影响更主要的并不靠权力建立起来的‛,而主要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从其人格品质中自然渗透出来的。

毛泽东的权威领导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遭义会议对毛泽东的政治生涯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会上,毛泽东虽然只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但此后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彭德怀回忆说:‚会议结束后,听了传达,大概意思是:改变了军委领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领导‛。然而在遵义会议后的一段岁月中,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不十分稳固,遭受过多次挑战。红军在长征四渡赤水之战中,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团长林彪还掀起过要求撤换毛泽东军事领导的‚小小的浪潮‛;后来,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还遭到了张国焘的挑战。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再一次遭受当时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王明的挑战。直到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才解决了王明问题,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对此,毛泽东后来在党的七大上说:‚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至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党内的权威领导才真正得到全党的高度体认。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并决定他为书记处书记,书记处‚会议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

巨人的诞生客观上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主观上则有赖于个性特质。

马克思说过,‚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1840~1949年),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陷入了空前的动荡和灾难深渊。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呼唤巨人并且诞生巨人的时代。但是,时代的需要与巨人的诞生之间并不完全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偶然因素——个性因素。马克斯•韦伯在其著名的讲演《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说到:有资格将手放在历史舵轮上的人,必须具备三种素质:一是对事业炽烈的热情;二是对实现目标的神圣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三是冷静理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只有这种将情、意、知三者平衡地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有资格做政治家。而作为一定政治体系中的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必须具备高度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崇高的理想等个性特质,决非等闲之辈所能胜任。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李立

三、王明等人均未能胜任历史重任,都是由于他们身上缺乏作为卓越的政治领袖的诸多特质。历史最终选择了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政治领袖,这绝非偶然,同样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独特的个性因素。

(一)承继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两大美德:负有使命感和注重实践理性

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具有深厚国学根底,深受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关心国事民疾、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历来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毛泽东十分欣赏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终身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受中国经世传统、尤其是湘学务实传统的影响,他一贯奉行身体力行、经世致用的信条与作风。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即十分注重‚实意做事,真心求学‛,‚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并认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万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务实求实的精神在早年毛泽东的思想与行为中到处可见‛。无疑,毛泽东这种思维图式是传统赋予的,但他伟大并非在于对传统的简单因袭,而在于他赋予这种实践理性传统以创造性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力,这对他的一生影响至为深远。毛泽东后来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实践理性与马列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综合与升华。

(二)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体察 任何一个成功的政治领袖必须洞察本国的国情,并据此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那样:‚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也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出身农家,深通国学,加上十分注重对现实社会(‚无字天书‛)的调查考察,使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即特殊的国情)有着深刻的洞察。他一生十分注重对中国社会的调查研究。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十分羡慕司马迁‚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的经历。1917年暑假,他与萧子异一起在湖南作游学式的徒步考察,‚没花一个铜板‛,漫游了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县,进行实地考察。1918年,他组织一批湖南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但他本人并未去,主要是觉得‚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严重倾向,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个振聋发聩的著名口号,并躬行实践,切实进行社会调查。因此,他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度与广度远非他人所能企及,并据此明确了呻国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者、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引导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坦途。

(三)渊博的学识

这是毛泽东成为杰出的政治领袖的又一得天独厚的素质。他之所以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战略眼光更宽广,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毛泽东的学识主要来自中国传统的国学、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以及对中国革命实践斗争的经验总结。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无所不读,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历史证明,毛泽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善于从中国历史文化中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有着密切关联。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学习毛泽东》的讲话说:‚毛主席常说,他也是读古书的人。……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思想确乎吸收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文化遗产。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也是毛泽东学识的重大组成部分。在延安时期,他集中精力,发奋攻读马列主义的书。毛泽东研究马列主义,同样受实践理性的支配,学以致用。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以马列主义的‚矢‛来射中国革命这个‚的‛的。他为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而到马列著作中去找立场、观点与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国情及革命实践经验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还十分注意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历,尤其是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更是十分宝贵。这些都是他的渊博学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曾经多次强调:‚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学风。‛‚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沒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四)卓越的军事才干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军事家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则往往同时又是军事家。战争年代的领袖人物还必须具备能在革命舞台上导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的军事才能。毛泽东首先也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和策略家,不断地在战争中战胜敌人,而逐渐获有威信和地位的。他的历史地位之所以能在遵义会议上得到全党的体认,出色的军事才干确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后,毛泽东创立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他的军事理论在长期革命战争生涯中也日臻完善,辉煌夺目,取得赫赫战功,诚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些都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地位。

(五)出众的组织才能和驾驭手腕

作为杰出的政治领袖,必须具备出色的领导组织能力和斗争策略手段。在党内斗争中,毛泽东摒弃了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瞿秋白的‚惩办主义‛和王明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刚柔相济的原则;在对敌斗争中则采用刚强与灵活、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的手段;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等一整套工作方法与作风,充分展现了他的高超的领导艺术与驾驭能力,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思想。

(六)坚强的意志力

坚强的意志力也是一个卓越的政治领袖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个意志极其坚强的政治领袖。1917年4月1日,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笔名,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体育之大效尤在‚足以强意志。‛‚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这也就是他酷爱在大风大浪中游泳等体育活动的根由。斯诺观察到,毛泽东的‚个人自尊心极强,他的态度使人感到他有着一种在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越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就越能激发毛泽东激越的诗情与奋斗的豪情,他豪迈的诗词风格则是这种坚强意志力的集中体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伟人的超凡魅力一般都在遭受严重挑战的危机时期才会得到呈现。斯诺曾经这样描述毛泽东:他‚是一个精通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与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毛泽东所具备的这些特殊的个性品质,远非陈独秀、瞿秋白、王明等人所能比拟。所有这一切均使他更能在一场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阵地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指挥千军万马,吒咤风云,纵横自如,胜任愉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的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

二、毛泽东权威领导的特质

按照韦伯的经典理论,权威的合法性具有三种类型,即传统的、法理的和个性魅力型的权威。但纯粹的典型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各种类型具有不稳定性及相互转变的趋势。自然,作为一个造反者、革命家,毛泽东的权威不可能是传统赋予的,但他的确兼具法理型和个性魅力型两种类型的权威,而后者更为突出,形成了一种‚超凡的权威‛。尼克松说,毛泽东的确‚具有能够吸引狂热追随者的领袖人物的超人魅力‛没有哪一个真诚的革命者不为他的巨大魅力所折服。

毛泽东这种‚超凡型权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旷世巨人

毛泽东确是一代巨人,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巨大人物。他是一位睿智远虑、足智多谋而又气度恢宏、谈笑风生的政治家、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家、战略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论家、哲人兼诗人。这样一位‚三位一体‛的巨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冯友兰评价他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威的人‛。作为一代‚旷世巨人‛,在一个以农民为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度里,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中,与‚天下定于一尊‛的传统气氛相呼应,毛泽东的特殊才能与神奇力量就构成了一种‚人间神‛效应。斯诺发现,在革命者眼中,毛泽东‚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创作的《沁园春,雪》一词面世,轰动了整个山城的知识界,使广大人们真正认识到,毛泽东才是当时中国真正的‚风流人物‛;同时,也使蒋介石的‚领袖形象‛相形见绌。

(二)实践贡献

具有特殊的品质与非凡的才能,使毛泽东超出一般人之上,卓尔不群。当他的这些特殊的才能被得到体认后,人们就开始带着崇敬的心情自觉地服从他的领导。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周恩来在党内的名望高于毛泽东,在社会上也是一位更有名气的共产党领导人。但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及同国民党蒋介石的长期斗争过程中,特别是在保卫根据地、反‚围剿‛战役中,周恩来认识到,毛泽东富有创造性的战略——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挽救中国革命的唯一办法;同时,他也认为,只有毛泽东才能使红军重整旗鼓,也只有毛泽东才能扭转危局。因此,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杰出才干深信不疑,诚心服从他的领导,自己甘愿做他的助手。彭德怀在延安整风时逢人便说,彭德怀对毛泽东的认识的确有一个过程。在井冈山时期,只是把毛泽东当作是革命队伍中的老大哥;长征时期,则把他看作是自己的老师;直到延安时期,他才真正认识到,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权威领导是在革命实践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岁月里,毛泽东几乎成了一种符号、一个象征。他代表着正确、代表着胜利;在他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革命避免了很多曲折和弯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毛泽东的超凡魅力正是在以后取得的一系列近乎不可思议的胜利中不断得到强化。

(三)理论权威

一个政治领袖要具有非凡权威,必须树立自己的理论权威,即通过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感召成千上万的追随者。理论一旦为群众掌握就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能量。毛泽东正是这样一位卓越的理论家。他在全党最早提出了‚使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并且身体力行,集中全党集体智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一系列纲领性文章的发表,奠定了他在党内无可臵辩的杰出的理论家的地位,强烈吸引着广大爱国的人们献身神圣的事业。

三、毛泽东权威领导的影响

毛泽东的权威领导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疑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如磐石般的团结与统一,对旧的统治体系与秩序起到了摧枯拉朽的巨大作用。

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在那场关涉中国前途与命运的激烈较量中,诚然,斗争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国共双方政治力量的对比状况,但是其中的确始终蕴含着政治领袖之间个性力量的抗衡。国民党统治垮台与中国革命的胜利固然是国共双方政治、经济、人心、军事等各方面综体战的结果,但其中的确包含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个性较量。与毛泽东在共产党内形成的超凡权威相对照,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推行军事独裁,谈不上权威,使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自相消耗。此外,毛泽东的创新灵活与蒋介石的刻板守旧,毛泽东的大智大勇与蒋介石的两面三刀……这一切确乎不可同日而语。对此,尼克松曾对蒋介石与毛泽东作过十分有趣的比较,结论指出由于蒋介石‚不能提出向旧战略挑战的新战略‛,使他成为一个平庸的战略家。‚但历史毕竟还是由那些善于利用时代的机缘进行革新的人谱写的,毛泽东就属于后面这种人‛。历史证明了这样一个论点,毛泽东的权威领导确乎是中国革命由弱转强、反败为胜的一个关键因素。尼克松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

邓小平也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基础。‛这是对毛泽东的巨大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

毛泽东是特定时代的巨人,在这个历史的转型期,毛泽东独特的才能、学识、意志、气质与性格使他出色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然而建国以后,对于骤然而至的现代化建设,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中的欠缺也逐渐暴露出来。从他的读书生活中可以看出,他的广博的知识结构中欠缺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化管理方面的知识。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特别是国外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的书读得更少。这一情况,不能不使他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局限,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坦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在这方面,我的知识很少。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因而,他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虽然他一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及至1961年他还一再告诫:‚各级党委不许不做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做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做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力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但是,他晚年的失误正在于背离了他一贯倡导的思想路线,导致了严重后果。尽管如此,由革命年代历史形成的毛泽东的超凡权威不仅未曾动摇,反而逐渐向‚个人崇拜‛方向发展。毛泽东也一再说需要一点‚个人崇拜‛。1958年3月,毛泽东在《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的讲话中说:‚有些人对反对个人崇拜感兴趣。个人崇拜有两种,一种是正确的个人崇拜,……另一种是不正确的个人崇拜……‛对中共八大提出的‚反对个人崇拜‛问题持一定的保留态度。1965年1月9日,他在《同斯诺的谈话》中也承认说,个人迷信‚恐怕有一点。据说斯大林是有的,赫鲁晓夫一点也没有,中国人是有的。这也有点道理。赫鲁晓夫倒台了,大概就是因为他没有个人迷信。‛1970年12月8日,他在《会见斯诺谈话纪录》中又说:‚比如说我个人崇拜。……总要有人崇拜嘛!‛不管他内心对个人崇拜态度如何,毛泽东在晚年多少有点自觉不自觉地去扮演‚人间神‛的角色,并逐渐抛弃了战争年代党内良好的民主集中制优良传统和作风。………

通过对毛泽东权威领导及其影响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一定的政治体系需要政治权威

马克思主义并不反对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作为一定政治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政治领袖需要权威。党内缺乏一个领导核心和强有力的权威,并不利于党的团结与凝聚力的加强,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巩固,最终将会影响现代化的进展。毛泽东的权威领导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相当积极的效应。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也十分强调中央政治局需要有一个核心,要有权威。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中央要有权威》中明确指出:‚我的中心意思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

(二)个性魅力型权威具有双重效应

毛泽东的权威领导,主要属于个性魅力型权威,它是历史形成的,有其一定合理性、必然性,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负面效应。冯友兰指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在几十年中,他兼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君’、‘师’的地位和职能。因此,他在中国现代革命中,立下了别人所不能立的功绩,也犯下了别人所不能犯的错误‛。当然,历史地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了。

(三)个性魅力型权威需向法理型集体领导权威转换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因此,怎样防止权威领导向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的轨道滑行,建立一个法理型的集体领导权威,对我国政治民主以及整个现代化事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邓小平指出:‚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1]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邓小平指出,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第三篇: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电视谈话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 时代的发展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适应,人们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关注、知情意识及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为满足人们的信息、参与、娱乐的心理需求,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它一亮相,就以其新颖的形势、独特的内容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一时间,中央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创办了各类访谈节目,《艺术人生》、《对话》、《鲁豫有约》……它们以其内容的前沿性、针对性、开放性,形式的互动性、平等性以及极大的亲和力成为广大观众了解世界、关注社会、发表见解的门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热潮。与此同时,访谈类主持人的个性化特质成了访谈节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何谓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多元化的时代,上星频道多,品牌栏目多,主持人更多。要努力挖掘主持人的个性,突出主持人的个性,强化主持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主持人个性方面的独特含义,即独特的“这一个”。访谈类节目之所以得到受众的欢迎,受访对象或访谈内容的出彩固然是一个主要的因素。但主持人处在“话场”的中心,他集自身职业角色、人际传播角色以及整体组织者的角色于一身,更具有演绎多方面的角色的特质。而在这些角色中,访谈主持人的个性化演绎尤为重要。

从一般意义上说,这里所说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是指主持人的创作个性。个性化是相对一般化而言的,同时它又是创作风格的前身。由于一些主持人对个性化的曲解,出现了以“怪异”、“另类”为个性的偏差。因此,我们在倡导个性化传播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比如谈话类节目,它的特点是受众层次较高,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取向,影响并引导着大众舆论导向,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全面提高素质,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既要掌握“上头”,又能把握“下头”,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在谈话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准确地传播信息和反映群众意见。善于解疑释惑,发挥桥梁作用。另外还要求主持人要机智灵活,具有幽默风趣的谈话技巧。在现场充满自信,应对自如。同时适当的幽默感如同调味品,不仅可以使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举重若轻,轻松掌握现场,而且也使得他们显得平易近人,机智诙谐,赢得观众喜爱。

二、当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误区

作为访谈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主持人本身就是节目的一种标志。他的外在容貌、言谈举止等都与节目融为一体,成为这个栏目、这个节目的最显著的标志。然而,还是有一些访谈节目主持人存在不少个性化误区。

1.个性化不等同于个人化。主持人的根本属性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这样一种媒体角色意识决定了他出现在屏幕上时,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他所属的电视台,他所属的栏目,他背后庞大的创作集体。所以,主持人在镜头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该是为实现信息的最优化到达而作为。任何自我欣赏、自我表演的个人化展示以及怪异的服装、媚俗的表情,都是应该摒弃的。

2.个性化不等于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总是不会永远满足于一种内容一种形式一种个性风格的表现样态。一部娱乐片产生的新名词“审美疲劳”,也再次给传媒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美国访谈节目主持人黛安?索耶,以其光彩照人的外表,生气勃勃、简洁明快的风格以及冷静非凡、见解深刻的职业作风令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倾倒在她的魅力之中。作为主持人个性综合外化的主持风格,黛安?索耶总是依据对象不同,时而轻松愉快,时而庄重严肃,时而和蔼可亲,时而咄咄逼人。她认为,主持人的风格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充分展示个性。

三、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实现个性化的因素

个性化是访谈节目主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美国名嘴奥普拉?温弗瑞,掌握了超过1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妇女之一。这一切就源于她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奥普拉脱口秀”的成功。她主持的访谈节目倾倒了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她邀请的嘉宾一般是普通大众,谈论的主题也集中在个人生活方面。为了能让嘉宾实话实说,奥普拉常将自己的一些秘密也告诉对方,当嘉宾的故事感人至深时,她甚至也会和嘉宾一起抱头痛哭。因为奥普拉的“脱口秀”更直接、坦诚,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观众。所以说,奥普拉的个性化成就了她自己,同时也顺应了访谈节目主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其次,只有赋予个性化魅力的访谈主持人才能带动一档栏目。如杨澜在6年间访问了300位世界精英和传奇人物,吸引嘉宾的除了栏目的知名度之外,杨澜的个人魅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目前比较成功的名人访谈节目的共同特征之一,以主持人的名气带动节目收视率,同时以节目声誉提升本身的名声,两者相得益彰。

她的节目首先在话题设计上以“焦点性话题”为主,杨澜的采访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在杨澜的引导与刺激下,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经常呈现对话张力,交锋频繁,观点碰撞,精彩淋漓。因此从话题的选择上看,杨澜是一种“辩论式的采访”风格。同时,她也善于调节现场气氛,比如杨澜一般会以一些抒情与感性的话语作为采访的结语。但总体上,杨澜采取的是一种辩论的方式推进采访,展现出她独特的专业性的辩论才能。

可见,个性化已经逐渐成为访谈主持人的必修课,也是能否把握和操控节目的利器,是否具有个性化魅力成为检验一个访谈主持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除了以上几点,对于访谈主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之外,我们也不应当忽略访谈节目本身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个性化魅力的诉求。

现在,无论电台、电视台,访谈节目都是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但要做一名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却不是件易事。除了多学习,多观察,多积累,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要不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唯有把自己塑造成富有亲和力、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有个性的主持人,才能创造出富有影响力的访谈节目。总之,访谈类节目在国内兴起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它却体现了主持人个性化的日趋觉醒。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唯有在平等互动的人际沟通中正确把握个性化尺度,才有可能使访谈类节目更符合已进入理性选择时代的受众需求,使之在各类节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梁永安)

第四篇:毛概论文——论邓小平的个性与领导魅力

浙江工商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读、写、议”小论文封面(2011—2012第2学期)

论文题目

概要(50-100字左右)(注明所读书名):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自评分: 理由:

小组评议分小组排名组长签名 评语:

教师最后评分 评语:

正文写作要求:(1)字数2000字左右,附封面之后;(2)内容观点正确、说理清晰、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如属抄袭,以不及格论处。(3)如需注释、参考文献附正文之后。(4)第9周进行小组评议并上交作业。如无特殊原因延期上交,最高分数为60。

浙江工商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读、写、议”小论文封面(2011—2012第2学期)

论文题目伟大源自平凡——论邓小平个性与领导的魅力 概要(50-100字左右)(注明所读书名):

本文在阅读了伊文思的《邓小平传》和《邓小平文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的伟大的认识,并从中选取邓小平个个性与领导作为出发点,以其中平凡的事迹和话语为佐证,分析和欣赏其个性和领导魅力,从政治斗争、治理国家和人才战略等方面具体展开,在分析具体事迹的同时加上自己的感受,其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学院章乃器学院班级混合1001姓名刘顺意学号1020200114 自评分:88 理由:本文在读书的环节,做了读书笔记,以求事例的真实可靠,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描述对邓小平的个性和人格魅力的理解,缺点是条理还不是特别清晰,对其人格魅力分析还不够透彻,有些方面,还只是浅尝辄止,有待于进一步的加深和认识,但总体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

小组评议分

89 小组排名3

组长签名徐富强 评语:论文主体明确,感受真实,比较全面,是一篇不错的的论文。

教师最后评分 评语:

正文写作要求:(1)字数2000字左右,附封面之后;(2)内容观点正确、说理清晰、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如属抄袭,以不及格论处。(3)如需注释、参考文献附正文之后。(4)第9周进行小组评议并上交作业。如无特殊原因延期上交,最高分数为60。

伟大源自平凡——论邓小平个性与领导的魅力

摘要:作为一位时代的巨人,邓小平身上闪耀着无数的光辉,而纵观邓小平的一生,其领导艺术有众多值得赞扬与学习的地方,他的领导既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具体的灵活性。在政治斗争中,他韬光养晦,不重名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在治理国家中,他坚持“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提出“猫论”、“分三步走”、“不争论”等治国谋略;他提倡知人善任,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我永远值得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故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他长达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显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纵览邓小平的一生,其领导艺术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在阅读了伊文思的《邓小平传》和《邓小平文选》后,对邓小平的生平事迹进一步加深了了解,而其伟大的领导魅力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本文将简要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邓小平的领导魅力与艺术。

一、政治斗争的领导艺术

(一)韬光养晦,不重名位 邓小平胸有丘壑,胆大多谋,作风严谨,做事干练,分析问题切中要害,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战争年代,邓小平军务繁重、鞍马劳顿,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忙于党政事务,少有闲暇。他生性恬淡,不喜交际,对同事以诚相待,而邓小平被发配到江西的三年,是“韬光养晦”的最好例证,他每天默默地到附近一个拖拉机厂劳动,每天默默地在望城岗步校将军楼的院子里独自踱步、思考,每天坚持继续了几十年的冷水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默默地在等待时机,东山再起。1972年8月3日,邓小平致信毛泽东,揭发批判林彪,检讨自己的错误,表达了重新为党工作的愿望。他的检讨也是有理有利有节,审时度势,放眼末来,不惜委曲求全。

文化大革命以前,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的邓小平就已表现出治军、治国、治党的卓越才能,具备了统揽全局、举重若轻的领袖品格,而被毛泽东认定为接班人之一。“文革”后邓小平再度复出,作为党的政治领导和理论创造的核心,众望所归,邓小平从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到及早培养接班人的必要性,没有接受“拥戴”,而是选择一个更有迥旋余地的“辅佐”位置推进其改革开放路线,显得好整以暇,指挥若定。这是多么富于理性与智慧的领导艺术和魅力!显示了他与历史上许多大政治家不同的清醒眼光与雍容气度。

(二)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1973年12月,在北京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我送你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这既是对他办事果断的肯定,也是对他注重斗争策略的领导艺术的赞赏。1973年初邓小平复出时,文化大革命已进人第八个年头,矛盾堆积如山。面对下有派性干扰,左右有“四人帮”捣乱,上有不愿彻底纠正文革错误的毛泽东的掣肘,邓小平毫不犹豫的担当起中流砥柱,无私无畏,敢抓敢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整顿了铁路、工厂、军队、文艺界、科技界、教育界,体现了他胆识过人,柔中有刚的一面。同时,邓小平还有绵里藏针的一面。1975年下半年,毛泽东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作一个决议,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成绩。邓小平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表示由他来写这个决议是不适当的,婉言拒绝。在那特定的历史情况下,邓小平无法纠正毛泽东的错误,又不能硬顶,只能在具体问题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缩小和限制错误波及的范围。这不仅是一种处事方法,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高明的领导艺术和斗争策略,体现了“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完美结合。

二、治理国家的领导艺术

(一)“分三步走”的总体设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世界级政治家的邓小平,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分三步走”的总体设计方案:以1980年为起点,第一步,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至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至1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这一战略目标,建立在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既非空中楼阁,遥不可及,也非无需努力,唾手可得。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前两步的奋斗目标已基本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的总体设计,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国谋略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也为他赢得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

(二)中央要有权威,领导就是服务

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体现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中央要有权威”和“领导就是服务”。经历过国家和民族巨大灾难和危机的邓小平,十分深切地体悟到建立和维护中央权威的重要性,在维护中央权威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坚定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并不是事无巨细,中央都要管,而是抓大问题、抓方向问题。中央有权威的标志就是宏观管理时,中央的话要能够算数;中央定的政策措施,各地方各部门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而“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是邓小平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他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今天,我还是这个态度。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而“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运用于领导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体现了邓小平在领导艺术中务实的方面,邓小平坚持要把人民当父母,把自己当儿女,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要时刻记住为群众服务,要坚持走群众线,反对官僚主义。

三、使用人才的领导艺术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领导问题,说到底,关键是如何用人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关键时刻,在1977年1月24日,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论断。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党历史上对待知识分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的高度概括。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包括了三项重要内容:第一,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饭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第二,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队伍。第

三、要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

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作过一系列的论述,阐明了三个基本观点:一是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而这个生产力主体则是人才;二是科技发展要在开放和竞争环境中进行,人才的发展也要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三是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也必须提高到相应的位置上来。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在全社会已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进人20世纪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50年代未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兴起,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度和深度发生了质的演进。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密切关注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一个震聋发馈的论断横空出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仅是科学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飞跃。

邓小平为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倾注了许多心血,并把希望寄托在儿童和年青一代身上。他曾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他在视察珠海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公司时,握住一位复旦大学毕业的年青人的手说,要握一握年青人的手,科技的希望在年青人身上,希望青年人能够不断的努力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证明,邓小平的一系列实践都获得了人民的认可,其个人魅力也得到了升华,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见证了从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变,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中国,让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我们在对伟人无限崇拜与敬意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和学会从邓小平的伟大领导艺术和魅力中吸取经验,继承和发扬邓小平的精神品质,指引我们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不断奋斗,而其宏伟事迹和领导魅力也将永远在历史的年轮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① 伊文思 邓小平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② 向洪.邓小平治国谋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③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第三卷

④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 第二卷,第二版

第五篇: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大全)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

主持人是架设在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的一座桥梁,是帮助手中理解现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的有效沟通者。不管是今天冒出的新节目还是明天开设的新频道,主持人无疑都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人物,主持人的个性是电视节目风格最直接的体现,白岩松曾不止一次的说过,主持人最后拼的是个性和人格。”可见个性对于主持人是多么的重要。数字电视全面启动后,频道的数量急剧增加,在一个多频道竞争的电视时代,观众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手中的遥控器简直就是一个随时变换的舞台,只有那些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才能牵动观众的目光。

那么,什么是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呢?什么样的主持人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呢?主持人的个性如何形成呢?我们不妨从一些专家学者和一些成功的节目和主持人中找找答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① “个性,是一个人长期的与不同个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经验模式和性格方面的优势的总和,是动态的函数式。它是生命力在反抗各种异化、非人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个体存在的价值和世界丰富多彩的需要。它不是各色,也不仅是不同,而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比较先进,比较超前,这是个性的本质。” ②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就是主持人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符合节目风格、内容的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有哪些特点?

(1)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具有一致性: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应与节目风格一致。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必须要与栏目的风格合二为一,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超越自我,但绝不能超越节目的定位。抛开节目而张扬个性是不切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纵观主持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曾经出现过节目造就主持人的时期。在那段时期,主持人只要碰上一个好的节目,就可以凭借节目的红火一举成名。归根结底节目仍是主持人发挥个性的客观载体。离开了这个特定的空间,主持人将成为无源之水。”③

试想,如果节目主持人的个性与节目的风格不相符合,互相抗拒,就会使节目的传播效果适得其反。试想一下,如果让谢娜主持《新闻联播》?估计没人相信;让李瑞英主持《快乐大本营》?观众应该很难快乐;让吴宗宪来主持《焦点访谈》?估计就成了起哄的焦点;让白岩松主持《实话实说》?估计大家都说不出来了吧!由此可见,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于整个节目的风格是否协调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个性化的主持人与节目人能够为一体,,他们就是节目的形象,栏目的品牌。因此,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要在节目风格的基础上,主持人要将自己的个性中与节目风格一致的部分放大,塑造成符合栏目要求的独特风格,使整个栏目在主持的个性风格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是根据节目类型的、内容的不同,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个性表现提出的要求

(2)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具有多样性节:每个人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也各呈多样性。

不同的节目类型需要不同的个性风格的主持人,但在相同的节目类型中,在基本相同的风格的情况下又有一些差异,就说大家熟悉的《杨澜访谈录》和《鲁

豫有约》吧,同样是访谈类的节目,杨澜和鲁豫给人呢的感觉就比不完全一样。但两位主持人的风格却并不形同。杨澜给人的感觉是成熟稳重,她真诚热情,快人快语,文雅中不乏犀利,智慧中不乏俏皮,在和众多的名人交谈中始终游刃有余,在她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种闪耀的女性智慧的魅力;而鲁豫则给人一种一个邻家小女孩的感觉,她擅长用轻松的、非常自然的语言和大家自由地交流,她喜欢聆听别人的故事,她能让嘉宾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整个谈话的气氛都非常的和谐、温馨。这是两种不一样的风格,因此也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那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呢?我们可以从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内在气质、语言表达几个方面研究。

一:外在形象是主持人呈现给观众最外观形象是其风格的感官要素:

主持人的外在形象是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为了电视画面的完美,主持人的外在形象也相当重要。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要求主持人既要紧贴时代的脉搏,又要符合栏目的风格,通过外形的展示,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从而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个性魅力,使主持人的风格成为整个节目的乃至整个栏目的标志。

主持人的外形是指容貌,发型、服饰,不同的节目类型和定位对主持人的外形有不同的要求。外在形象只有在和节目定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个性。一般来说,新闻类节目要求主持人端庄大方,像李小萌、水均益、芮成钢;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亲切、朴实就可以了,像杨澜、鲁豫;娱乐节目主持人可以花哨一些,张扬一些,稀奇古怪一些,一般都是俊男靓女,像徐熙娣、杨乐乐等等。

1、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应与节目要求一致:

(2)主持人的形象应与具体的场景相适宜:主持人的形象应与具体的场景相适宜,比如大型的综艺晚会适宜着晚礼服,化精致的浓妆,但如果出外景采访,在大街小巷中走访还是穿高跟鞋就不合适了。

(3)主持人形象要与个人条件相符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容貌、体型、肤色、习惯,与之相宜的服装、发型、妆容也必定不同。

(4)主持人形象应与传播对象相适宜:比如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应该穿得活泼可爱甚至卡通一些,要能搞带给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的遐想!而主持老年人的节目就应该像沈力老师主持的《夕阳红》一样,穿着简单、自然、从容。

2、主持人外在形象应根据个人条件不同:

美好的外在形象可以让人赏心悦目,最求美也是人之常情。但不管怎么说,容貌很大程度上是上天赋予的,天生丽质固然是好,如果不能,那就看看化妆师能改变多少,如果还是不尽如意的话也不必太在意,这时候要懂得自己欣赏自己,当一个人学会欣赏自己所流露出的自信应该是最美的,这一点对主持人来说尤其重要,特别是长相欠佳的主持人。记得有一位化妆师曾今讲过:“当缺点无限放大的时候往往就会变成优点”。也就是说,我们要打早个性化的主持人形象。

纵观中国电视人,在众多成功的主持人,我们看到,长得并不是很完美甚至有些难看的主持人能获得观众喜欢,比如说中央电视台,的王志,外表也算英俊,但眼神里流露出的那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厉气”,那种“告诉你吧,我不相信”的怀疑的质疑生神情,使观众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他那有些严肃脸;还有看起来很是肥胖的张越,她在节目中既能咄咄逼人也能谈笑风生而,她的一言一语都能自然的散发出一种女性的聪慧,她善于思考,思维敏捷,所以给人有一种

“肥而不腻”的感觉;再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李咏,乍一看,长一驴脸,特长!经过包装,他一身黑色西装以及法国发型师根据他的脸型专门为他打造的发型,让人眼前一亮,节目中他总是激情四射、松弛自然,分寸到位的玩笑幽默,时不时地耍耍酷,这些都很符合他张扬的个性,也让他在《幸运52》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人们也渐渐地喜欢上这个有点怪模怪样的主持人;更不用说大家非常熟悉的崔永元啦,他自己形容自己:“上衣不好看,裤子比上衣还难看,上衣和裤子加起来也没有鞋子那看,上衣、裤子、鞋子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人难看,难看是了一点,但是,咱是老百姓邻居大妈的儿子就应该这样!”长得确实不太好,但是,他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幽默感完全符合《实话实说》的节目风格,看他的节目总能让自己放松的开心一笑,难怪大家都如此的喜欢她!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持人并不一定要天生丽质,主持人的风格也不是靠外形取胜,而要以智慧获得,以个性取胜。这也是主持人个性风格具有多样性的体现。

当然,上面提到的都是非常知名的节目知名的主持人,他们的衣着打扮不必自己担心,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服装师造型师为他们量身定做,在一些地方台,条件非常的艰苦,很多都要靠主持人自己,因此在致力于提高工作能力、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花一些时间在外形包装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内外兼修”。

二:主持人的内在涵养是个性表现的重要内容

个性主持的形成与主持人的涵养是分不开的,个性是一种内在品质的体现。主持人的外貌、气质比较理想,对节目产生的个性魅力当然非常重要,但这样的影响也可能是短暂的,甚至不稳定的,因为我们知道外在的东西很容易被“喜新厌旧”的观众淘汰,只有内在的扎实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所显示出来的出众的气质、高尚的修养、独特的个性才会让观众长久的喜欢。对于主持人而言,不管主持什么样的节目,一举手一投足,只要一开口说话,观众也就同时感受到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化涵养以及智慧。

杨澜名人访谈定位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高端采访,采访对象的主体是企业界商业精英人士或与经济相关联的风头正健的政治人物,而文化界人士绝大部分是文化市场的杰出代表或光环符号。不管是之前的《杨澜工作室》还是现在的《杨澜访谈》,杨澜采访过政界的名人、商界精英和文化界人士。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不具备出类拔萃的沟通能,杨澜将如何与像季羡林这样的一代文化大师、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交流,将如何与希拉里.克林顿这些顶尖人物对话?杨澜这样的成功是有道理的,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英美文学学士,当她在《综艺大观》的舞台上已经获得了非常好的成就的时候,她没有被名利迷惑,而是选择暂时离开舞台继续深造,于是她只身国外,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及公共事务,最终获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国际事务学硕士,她还参加许多顶级权威的世界性的会议,和权威对话。这些学历、经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她从容面对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的背后,她已经付出了常人难以象形的努力,她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杨澜吸引观众的正是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内在涵养的个性魅力。

三:语言表达是主持人赖以运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持人风格组成的主要元素

个性没有抽象的,都要落实到语言上。持人的个性主要依赖于语言表达。语

言表达能够显示出一个主持人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知识结构、文化水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等。如果一个主持人知识匮乏、视野封闭,在节目主持中一定会暴露这些缺点。观众可以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他的个性。

“语言表达是一个人思想的集中表现,正如作家用文字语言对生命进行着对生命的和人类的思考,画家用画面语言述说着生命和情感的体验一样,主持人是用口头语言向大众传播,它负载着主持人的思想和情感,展示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并把理解的意义传达给受众。因此,如果观众喜欢和或者欣赏某位主持人,很大程度上是欣赏他的思考方式,因为只有独特的思考方式才会带来独特的表达方式,独特的表达方式才是主持人个性最集中的体现。”④

吴郁教授曾在《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中说过“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事,它与人的思维方式,与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的心灵紧密相连” 中央电视台视著名主持人、评论员白岩松的语言就很有特点,他喜欢用排比句和对比修辞手法,语言常常气势磅礴、排山倒海,而且他非常善于总结归纳,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⑤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感受白岩松思维的敏捷和语言表达的深厚功力: “今年7月至8月,长江沿岸的抗洪抢险和远在美国受伤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同时得到所有善良人们的关注。桑兰的受伤涉及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和前途,而长江的水清却涉及千千万万的生命和国际发展的前途,但这远隔大洋同时发生的不幸却屡屡透露出一种相同的质量和感人的因素。

首先没有人抱怨,长江今年的洪水为历史最大,1954年太大洪水只持续了20多天就让人触目惊心,而今年的洪水已经持续了40多天,但面对持续的降水,沿江的人们并不问天、恨天和怨地,而是用自己的计脊梁接受这个现实,并与国人一起与历史中的最大水患进行斗争,咬紧牙关,无所畏惧的进行斗争,这正是最后胜利的来源。

而远在美国受伤的17岁的桑兰在忽然降临的灾难中也没有留下一点眼泪,当美国医生不得不告诉桑兰“你再也站不起来了”,桑兰的父母抱头痛哭的时候,桑兰依然没有哭,几秒钟过后,他为坚定地说:“没关系,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真想把桑兰的将强告诉给长江边所有抗洪抢险的人们,让他们知道远在美国有个17岁的女孩和你们一样坚强,我也同样想把长江边上抗洪的故事讲给桑兰听,让这17岁的姑娘知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坚强,而有中国人的地方,也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当桑兰发生不幸后,善良的人们都伸出了援手。桑兰暂时站不起来了,但她却在受伤后一直生活在爱中。钱副总理去了,大使去了,美国前总统去了,当红的大明星去了,更总要的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爱心也都去了。我想桑兰不会孤单的,因为有那么多人牵挂着她。

而在大洋的这一边,长江两岸的受灾群众也在承受这种爱。水情虽然在长江边,却仿佛其他地区的人们也都切身感受到了一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抗灾不仅是长江边上的事,而是所有的中国人的事。这个时候也许我们更能理解“国民这两个字的含义。

所有的人都盼望着,人群中的爱心能使长江抗洪最终胜利,还能让桑兰在人们的注视中站起来。现在,桑兰还躺在床上,长江的抗洪抢险也正如火如荼,但以其都会好起来的,因为在中国人将来的的记忆中,1998年7月、8月份,是两

个和坚强、爱、胜利有关的日子。”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摘录这段话,无非就想说明,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就是他风格的体现,看多了白岩松的节目,就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他语言的华丽,底气十足。我们可以从他的话语中读到一个新闻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的热爱,也能够体会到他在困难面前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和冷静地思考问题 。我们能从他的语言中睿智的思维、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学识。透过它的语言,我们观众不但会深深的感动,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这种心灵的触动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不管是谁,不论在那里,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这种量是可以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这正是白岩松独特的语言风格带给观众的,可见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至于主持人形象是多么重要。

说到语言表达,有一个人不得不说,他说的话并不像白岩松那么多,也没有白岩松那么荡气回肠,但大多数都恰到好处。观众喜欢他谈吐风趣,干脆利落、头脑灵活和举重若轻的态度,他就是崔永元。有时候甚至他还没有张嘴说话,只要看到他,大家心里就乐呵,就已经觉得哎呀,看到小崔在说话什么烦恼都没了!于是,成千上万的观众爱上了《实话实说》,也让崔永元成为幽默的代言人,并且是不可代替、无法复制的经典!

下面我们通过这两个例子来品味一下崔永元幽默的语言风格。

例一

崔永元:(问嘉宾李小双)是不是在国外比赛时,如果会说中国话的华人多一些,也就像在“主场”一样?(李笑,点头不语)所以我们看李小双一边做大回环,一边向观众致意(模拟招手,观众笑)就这样还拿冠军呢!

例二

崔永元:(对一加州男孩)你从哪儿来?

男孩一:加州.

崔永元:听说你们那儿没有牛肉面

男孩一:(耸肩,未置可否)

崔永元:别光顾着玩,回去好好查查。(对一位日本来的女孩)请你用日语说一句话。

女孩:(声音很小)

崔永元: 日本人说话声音都这么小?(对旁边的男孩)你用日语大声给他们说几句,(鼓励)声音再大点!

男孩二:(日语,大声地)你们好!

崔永元:日本武士来了!(众笑)

吴郁教授在概括幽默在节目中的作用时认为:“幽默能能使主持人同众人的关系充满温暖与和谐,促进大家的感情交流,使自己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获得人们的好感;同时节目主持人这种轻松坦诚的好心情又会在语境中蔓延,感染每一位参与者,把大家心中的真善美呼唤出来,共创造真诚友好、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崔永元的幽默就是这样,能消除紧张、活跃气氛,让大家在节目现场真正做到实话实说。崔永元的主持风格获得大家的喜爱,和他的个性语言有重要的关系,幽默就是他最鲜明的特色和风格。⑥

由于节目内容和风格的不同,白岩松和崔永元的风格完全不同,白岩松给人的印象比较严肃、严谨,而崔永元给人的感觉非常轻松。白岩松在对比他和崔永元的风格时曾说,观众看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又出什么大事?看到崔永元就是:呵呵,又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啦! 这就是不同的节目不同的主持风格,两位主持

人都恰如其分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个性语言表达体现节目的风格,既突出了自己的风格,塑造了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节目的风格。

四:主持人的品格修养是风格表现形态的内在因素

品德有缺陷的人,不可能有正确的荣辱观,没可能有健全的人格,其人生是昏暗的,悲哀的,是一个注定一生要失败的人。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若失财产,一无所失;若失健康,略有所失;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 德。毋庸置疑,道德对于每个人是多么重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家都以为造就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所需要的是智慧,他们都错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品德!”其实,需要品德的又何尝只有科学家呢? 和谐社会呼唤有品德的政治家、企业家、知识分子,更需要有品格修养的主持人。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的平传,它能否公正、透明,能否为大众提供最真实、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与社会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持人作为传媒工作的重要角色,如果没有很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不可能能在这个浮躁的、充满诱惑的、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坚守正义的大旗的?因此,对于一个合格的主持人,高尚的品格、淡薄名利的心境是最根本的保证。

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岩松那句话:“主持人最后拼的是个性和人格。”试想,如果白岩松没有一颗赤诚之心,没有对祖国和人民至深的爱,他怎么能在祖国在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感而发,怎么能够在像神州升空的时候那种振奋人心的时刻激情澎湃?他所呈现给观众的那种与祖国同甘苦共患难的感情,真实的流露出了他思想品格的高尚,正是他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个性主持的形成:

个性主持是在长期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的,这种有意识既体现为主持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并在认同自身某种个性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培养,也体现为根据主持人的个性有意识的栽培和支持,创建适合该主持人的节目。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两种方法,一种是以节目为主的方法,就是把节目放在第一位,根据节目风格来选合适的主持人,节目的风格跟主持人的风格相得益彰,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个性主持。比如《焦点访谈》根据自身节目的定位选择了具有记者功底的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作为其主持人,

他们具有良好的新闻素质、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强烈的感染力,使《焦点访谈》忧国忧民的风格与民主主持人的个性相得益彰。比如说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快乐大营》选择看起来总是有些神经兮兮的谢娜,也是为了节目娱乐大众的需要,那种有些神经质的搞怪、有点人格分裂的表演以及夸张的表情,使现场充满了欢乐,观众在节目中可以得到最简单最贫民化的快乐。而谢娜在观众的形象也就成了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的了。当然,这是节目的需要,生活中的谢娜并不是这样,要是生活中也如此的话那她一定不在舞台上而应该在神经病院了。这是主持根据节目的需要塑造的个性风格。

还有一种是为主持人为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主持人的个性来打造的节目,从而形成独特的节目风格。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发挥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充分的施展主持人的才华。比如香港凤凰卫视为陈鲁豫量身打造的《鲁豫有约》,为许戈辉开辟的《名人面对面》,还有央视以为敬一丹之名开设的《一丹话题》,卫视的《非常静距离》等等,这些节目使主持人在节目中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当然,种方法通常都要求主持人有一定的知名度,能为观众所熟知,他的个性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

以白岩松的一句话结尾吧:“主持人要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坚持做自己,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突出自己的概念,形成自己的个性。”

文中摘段出自:

①。

②蔡长虹《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 中国经济出版社 38页

③吴红雨《节目主持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60页。

④吴红雨 《节目主持通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57页

⑤吴郁教授

⑥吴郁教授《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

参看数目:

《幽默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王宇红中国经济出版社

《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蔡长虹中国经济出版社

《节目主持通论》----吴红雨浙江大学出版社

《主持人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路径》吴郁

上一篇:诫勉谈话整改情况汇报下一篇:九年级数学教案完整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