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2022-08-29

第一篇: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乎字的用法

“乎”字的用法

(一)“乎”字用作语气助词的用法:

1.“乎”字表疑问语气,用于疑问句末,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译为“吗”“呢”“呀”。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乎”字表示反问语气的用法: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要求对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可译为“吗”“么”“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乎”字表揣测或商量语气的用法:可译为“吧”“吗”。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乎”字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的用法:可译为“啊”“呀”“呢”“吧”,有时不译。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乎”字表示停顿预语气的用法:一般不译或译为“呢”。。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6、“乎”字用于形容词尾词尾的用法: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同上)

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二)“乎”字用作介词的用法: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乎”字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到”。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⒉“乎”字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对象的用法:可译为“在”“于”。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④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涉江》

3、“乎”字表示比较的用法:可译为“比”。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公西华侍坐》)

4、“乎”字表示对象的用法:可译为“向”。

①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乎:

(一)“乎”字用作语气助词的用法:

1.“乎”字表疑问语气,用于疑问句末,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译为“吗”“呢”“呀”。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五、固定结构。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2.“乎”字表示反问语气的用法: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要求对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可译为“吗”“么”“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乎”字表揣测或商量语气的用法:可译为“吧”“吗”。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乎”字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的用法:可译为“啊”“呀”“呢”“吧”,有时不译。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同上) 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二)“乎”字用作介词的用法: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乎”字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到”。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⒉“乎”字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对象的用法:可译为“在”“于”。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④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乎”字表示停顿预语气的用法:一般不译或译为“呢”。。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6.“乎”字用于形容词尾词尾的用法: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乃:

“乃”字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的用法:

1.“乃”字表承接的用法: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⑤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乃”字表转折的用法: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字表递进的用法:译为“甚至”“乃至”“而”“又”。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④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④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涉江》

3、“乎”字表示比较的用法:可译为“比”。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公西华侍坐》)

4、“乎”字表示对象的用法:可译为“向”。

①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4.“乃”字用在判断句中的用法: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正是”等。

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乃”字用作代词的用法:

1、“乃”字用做指示代词的用法:可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2.“乃”字用作第二人称的用法: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管传序》)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无乃”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刺谬乎。(《报任安书》)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2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自己”。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4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那中间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不概”。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4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 且:

(一)“且”字用作连词的用法:

1、“且”字递进关系的用法:用于前后两分句间,后句比前句更进一步,可译为“况且”“而且”“再说”。例: 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⑤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且”字表转折让步关系的用法:可译为“尚且”“还”“虽然”“即使”“但是”“不过”。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3、“且”字表并列关系的用法:⑴陈述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可译为“并且”“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且使遽告于郑。(《崤之战》)

⑵“且”字连接两个形容词的用法:表示状态同时具有,可译为“又„又„”。 若:

一、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 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同上)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2、有时,在充当定语时,译为“你的”。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有时还可以当指示代词,译为“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作连词

1、常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等。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三、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⑶“且”字连接动词的用法:可译为“一边„一边”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且”字用作副词的用法: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同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同上)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同上)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同上)

2、有时用在一句话开头,表示另提一人、一事或一个话题。常译为“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作动词

1、常用在表示类比的两事物中间,译为“像”“像„„一样”。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勾践灭吴》)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同上)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报任安书》)

2、有时,用于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事物,译为“如”“及”等。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奕秋》) 为是其智弗若与?(同上)

四、作助词

1、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2、有时,用作事物名称。如:搴汀洲兮杜若。(《湘夫人》)“杜若”,香草名。

[若夫]“若夫”一般用于语段开头,引出下文议论,可译为“像那”“至于那”等。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逍遥游》) [至若]“至若”的用法与“若夫”一样,也可译为“至于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所:

第二篇:文言文实词少用法

shǎo

①<形>数量少;不多。《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②<动>缺少短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③<动>小看;轻。《望洋兴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又]<形意动>以……为少;轻视。《<指南录>后序》:“北亦不敢遽少吾国。”

④<副>稍;略微。《触龙说赵太后》:“少益嗜食,和于身。”

⑤<副>少顷;一会儿。《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shào

①<形>年轻;年纪小。《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名>年轻人;青年。《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③<形>排行在后的。《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第三篇:文言文中至于的用法

1.“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张岱的《于园》)

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

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第二种观点,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7年12月第7版)对此句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至于园可无憾矣” 就应理解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放,安置”。 之,解释为“假山石”。于,解释为“在”。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课本注释及教师用书并没有提供一点点信息。通过查阅原文和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几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在节选时省略了关键的几句话,课文末句原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假山)胎于石,(假山)娠于磊石之手,(假山)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苏教版2002版的配套教师用书对部分重点词的解释是:胎:怀孕成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动词,生男生女,即生养孩子,即诞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构思。此句翻译为: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一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教师用书所用的翻译是有来历的。大概编者考虑到删掉的几个句子中生僻词较多,且又有词语的活用情况,要想准确地翻译,估计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课文和教师用书作了适当删改吧。现在,课文直接删去三个句子,教师用书也删去了这三个句子,以及相应的重点词解释和这三个句子的翻译。但末句“至于园可无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的后边,翻译仍保留原样,显得有些突兀,让师生摸不着头脑。可见,教材在节选时的删除造成句意前后较大幅度的跳跃,影响了师生的理解。建议编者在课文注释或教师用书中对删改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以便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译的由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句子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将“至于” 看作现代汉语仍在沿用的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句子直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讲解》即采用这种观点,将此句翻译成“这样建园就没有遗憾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选自郦道元《三峡》)

不少老师和学生将此句朗读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种读法是不对的。准确的朗读节奏应当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解释为“到”。全句理解为: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个含有“至于”《战国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此句中的“至于”也解释为“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这两句中的“至于”,都是连词,用于句首,表示两件事情或是两段的自然过渡,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第四篇:文言文实词克字用法

(1)<动词>能;能够。《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终者盖寡。”

(2)<动词>完成;成功。《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

(3)<动词>攻克;战胜。《殽之战》:“攻之不~,围之不继。”

(4)<动词>克制;约束。《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己奉公。”

第五篇: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一、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

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

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 作助词

1. 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 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

[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

[从这看来"

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 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之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1.做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做动词

(1)做、成为

(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

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上一篇:献爱心捐款活动报道下一篇:物资采购程序和流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