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饼教学中髌骨软骨病的预防

2022-11-13

髌骨软骨病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在铁饼运动损伤中, 该病的发生率很常见。

1 髌骨软骨病的机理分析和体征鉴别

1.1 髌骨软骨病的致病机理

1.1.1 解剖结构损伤因素 (内因) 分析

髌骨在膝关节前面, 上端连接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腱膜覆盖髌骨前面, 并在下端形成髌腱韧带, 附着于胫骨上端粗隆处。髌上端较宽, 叫髌底, 下端稍尖, 叫髌尖, 近似于倒置的三角形, 从横切面观察髌骨前面的表面较平坦, 后面中间隆起成嵴, 此嵴恰与股骨下端的髁间沟相楔合, 当膝关节屈伸活动时, 或股四头肌收缩放松时, 髌骨就沿着髁间沟上下滑动, 不致歪斜滑向一侧。髌骨背面有软骨覆盖, 称关节面, 下1/3没有软骨, 为骨质表面, 称之髌骨末端, 是髌腱韧带附着区。由于劳损的因素, 软骨面受损称之髌骨软骨病。

1.1.2 髌骨软骨病损伤的外因分析

髌骨软骨病的损伤存在许多外在的因素, 如:不规范的运动技术、准备活动不够、体力或视力不足、时间季节因素。其中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运动及比赛中的违规动作所占的比率较大, 其次是场地的原因及缺乏防范意识.髌骨不仅容易损伤, 而且髌骨本身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极低, 所以, 重视预防髌骨软骨病的意义重大。以运动技术结构角度分析为例:投掷铁饼时的半蹲转体要求膝关节处于半蹲位 (130°~150°) 发力或移动。膝关节半蹲位时, 内、外侧副韧带相对松弛, 关节稳定性下降, 因而髌骨周缘腱止部和髌韧带所承受的牵张力及髌, 股骨相应关节面上所承受的压张力较大。若半蹲位下再扭转发力, 髌骨周缘腱止部和髌韧带附着部所承受的牵张力更大, 髌股关节面之间必然会发生“不合糟”运动, 出现异常错动、撞击、挤压、捻错磨擦发生局部组织细胞代谢异常, 并逐渐变性、坏死等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1.2 髌骨软骨病损伤的症状分析

1.2.1 症状前期

表现为膝疼痛或膝软。在训练中膝部产生针刺状的疼痛, 使膝部力量不足, 发生膝软, 无局部疼痛点。上下楼最为明显, 休息后恢复运动能力。

1.2.2 症状明显期

有明显的疼痛点, 一般的活动、平路行走均有痛疼, 下蹲起立感觉有困难, 膝部不能发力, 有针刺样疼痛, 功能没有明显受限, 休息后稍有缓解。但运动量增加, 疼痛加重, 常感觉膝关节活动有摩擦音。

1.2.3 症状严重期

疼痛点很明显, 而且因疼痛使膝关节功能受限, 1 6 0°屈膝疼痛最明显。膝眼部明显肿胀, 上下楼时特别严重, 膝关节酸软。

1.3 髌骨软骨病损伤的诊断方法

1.3.1 髌骨软骨磨擦试验

用手掌按压患者的髌骨, 嘱患者屈伸膝关节或上下、左右错动髌骨, 若有疼痛或粗糙的磨擦音, 磨擦感为阳性。

1.3.2 单足半蹲试验

嘱患者单足支撑, 逐渐下蹲, 出现膝痛膝软为阳性。

1.3.3 伸膝抗阻试验

先使患者屈膝, 医者一手勾在膝窝部, 另手顶握踝部。令患者抗阻伸膝, 痛为阳性。抗阻伸膝多在伸至110°~150°之间疼痛。

本病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 诊断并无困难, 且在麦氏试验和艾氏研磨试验之后, 与半月板损伤区别开。做抽屉试验可与十字交叉韧带损伤区别。做膝关节侧搬分离试验可与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区别开。

2 预防、康复方法讨论

2.1 康复手段与影响因素

2.1.1 康复运动训练对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铁饼运动员髌骨软骨病及膝关节手术后, 早期一般采取保护性制动的方法, 需4~6周甚至更长时间, 动力性训练一般在损伤后1 2周后才进行, 因伤停止训练可造成心血管和代谢的运动适应性明显减退, 创伤后制动会引起废用性肌萎缩, 因关节制动而影响关节活动度, 伤后中止训练使运动技术定型消失和改变。因此损伤后尽早地恢复运动训练是运动员继续从事竞技运动的必要条件, 临床结果表明损伤后进行康复训练对运动员客观症状的改善和运动能力的提高都较明显。

2.1.2 运动强度对损伤康复的影响

运动康复过程中采取的训练强度是运动康复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上由于治疗个体的差异, 损伤后运动康复适宜训练强度一直难以确定。我们在治疗观察中发现, 在损伤愈合后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后, 组织愈合程度最好, 而关节软骨的炎症与软骨组织的退行性变疼痛症状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说明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后, 在损伤愈合早期即应进行适宜强度的康复训练, 这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2.1.3 准备活动在损伤康复中的意义

有关资料统计, “由于没有做好准备活动, 关节肌肉僵硬, 运动技巧不能充分发挥, 易受伤的占2 8.5%”。从文献资料中表明, 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还不十分明确, 大部分学生认为做准备活动会消耗体力。在做一些简单的压腿、伸腰等准备活动不完善的情况下参加运动或比赛是导致髌骨软骨病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髌骨软骨病或其它损伤的预防都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4 体能与生理限制因素对康复的影响

有关资料统计, “肌肉力量、肌肉柔韧性和心肺耐力状态欠佳的学生, 运动时受伤的机会较高;另外还有身体结构和生理上的先天不足——高度近视、扁平足、脊椎骨过于弯曲等。据统计北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近视眼占7 5%, 因力量耐力、灵活性较差和视物不清造成的创伤占1 6.9%。因此, 对学生进行肌肉力量、柔韧性, 以及心肺耐力的练习对髌骨软骨病或其它损伤的预防都有重要的意义。

2.1.5 时间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在每年 (3、4、9、10月) 春末秋初受伤的学生人数较多, 这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成正比。冬季虽然参加锻炼的人数和受伤学生少, 但多发生骨折脱臼、肌肉撕裂等较重的创伤。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是在早晚锻炼, 由于昼短夜长, 照明较差、视物不清, 加上天气寒冷, 四肢关节欠灵活, 在运动中易发生意外导致创伤, 因此, 调整上课时间, 对预防及避免损伤发生, 保护学生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2.2 髌骨软骨病的预防措施

2.2.1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是为了克服机体各种机能的惰性, 降低粘滞性, 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 加强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 加大关节的运动幅度, 避免运动损伤。

2.2.2 加强髌骨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训练

髌骨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薄弱是髌骨软骨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该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 (尤其是股四头肌) 至关重要, 这样能从内因上提高膝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 减少髌骨软骨病的发生。

2.2.3 静力练习法

对痛点进行体位练习, 半蹲位静力性锻炼。每组一分钟做三组, 中间休息一分钟, 经常做, 因人而异。

2.2.4 及时解除疲劳

运动后要及时把汗擦干, 注意保暖, 防止着凉受风, 并采用按摩、热水浴等方法加速疲劳的消除。

摘要:髌骨软骨病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在铁饼运动中更是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在综合相关资料及铁饼教学中该病产生机制的基础上, 全面、详细的阐述了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关系, 并对其方法进行讨论, 进而提出预防建议, 对铁饼教学和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锻炼,膝关节,损伤,原因,预防

参考文献

[1] 赵双印, 李元敬.国家健将级女子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度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24) :63~65.

上一篇: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