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规划问题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大理市规划问题范文

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大理州规划局 (2011年5月27日)

2010年,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我州根据省委、省政府及省厅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现根据省厅的安排,将我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庄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大理州共有110个乡镇,下辖1076个行政村、11145个自然村。近几年来,我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示范村、 “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海西田园风光保护”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城郊村庄、交通干线沿线村庄为重点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8月,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的要求,我局结合村庄现状情况选定了经济条件较好、发展较快、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祥云县沙龙镇青海营村和弥渡县寅街镇大庄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并如期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2010年10月,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

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我州高度重视,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厅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了全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为切实掌握我州村庄实际情况,我局先后两次对全州12县市村庄现状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摸清了全州村庄基本现状,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11月,我州按照省规定的州级补助标准,对12县市下达了2010村庄规划编制补助经费。2011年初,我局按计划开展了以云南省建设学校学生为主的第一期村庄规划编制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了技术力量。

2011年初,我局根据省厅相关要求和州政府安排,结合实际制定了《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上报州人民政府。《实施方案》中根据全州村庄实际,按照坝区、山区和重点、一般的层次,要求各县市2011年优先安排城镇郊区、坝区、交通干线沿线、经济发展较快区域及山区重点村庄开展村庄规划编制,2012年再开展其余村庄(包括农场、林场、工矿区居民点等)规划编制。同时,考虑大理州县市财政困难,州级补助资金将在省级既定的标准上适当提高。《实施方案》中对规划编制要求、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从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保障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要求开展。

2010年,省级下达我州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为1201个。

目前全州已完成102个行政村、304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其余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责任。

州级成立了以州政府分管副州长组长、州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县市也成立相应的村庄规划编制领导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关心支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同时,为有效落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责任,我州在即将实施的《实施方案》中,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了州、县市、乡镇、村各级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的职责;按照目标责任制管理的要求,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县市、乡镇和村委会,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和相关责任人。下一步还将由州人民政府与12县市人民政府签订《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目标考核奖惩责任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指导规划编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及全省村庄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州村

庄规划编制步伐,规范和指导村庄建设行为,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目标,我州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我州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及计划、规划编制相关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对我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制定管理条例和技术规则保障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顺利实施

一是为从根本上保障村庄规划的实施,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范村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我州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并制定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州人大审议、省人大批准通过,即将在2011年7月1日起实行。《条例》的实行,是我州村庄规划建设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将为村庄规划的依法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大理州规划局在总结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大理州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则(试行)》,明确了我州村庄规划的相关技术标准、规划成果的内容和深度要求以及相关规划控制指标等,进一步规范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针对农村建房中的土地利用率不高、不节能、不环

保、不安全、不经济和传统优秀民居建筑特色不鲜明等现象,大理州规划局组织技术力量编制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住房建设实用图集》,并免费发到每个自然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大力推广,取得了实效。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我州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际,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我州村庄规划编制经费主要由购买卫星影像图费用、村庄规划编制费用、工作经费三个部分组成。2010年底,州级财政根据购买面积对各县市购买卫星影像图费用进行了相应补助;村庄规划编制费用方面,根据《实施方案》,州级财政将在省级要求的标准基础上加大村庄规划编制补助力度;工作经费根据州级和县市各自工作实际需要分级保障。

(五)创新方式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

一是明确规划编制层次。我州村庄规划原则上按乡镇整体推进,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编制行政村总体规划和自然村建设规划,其中,编制行政村总体规划一并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对几个自然村相互交织,村庄之间已无明显界线的,规划中统一进行布局,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统一进行规划;一个自然村分为几个居住组团的,统一进行规划。

二是优化编制方式。我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底图采用卫星影像图片。规划编制采用有规划资质的单位和“三结合”

班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县市组织工作班子,县、乡镇、村组成“三结合”规划编制组,以乡镇为主、村委会配合进行规划编制,州级给予指导。结合我州实际,自然村建设规划原则上由“三结合”班子编制,行政村总体规划(含中心村建设规划)可由有资质的单位和“三结合”班子相结合进行编制。

(六)加强技术培训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技术力量。 在积极参加省级培训的基础上,我州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全州规划编制技术力量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州级培训工作具体由州规划局负责,并从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州建筑设计院、云南建设学校抽调技术骨干力量,对全州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技术指导。2011年初,由州规划局组织技术力量,完成了对云南建设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学生60人。

各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现场指导和组织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加强了对县市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乡镇和村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等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了村庄规划编制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七)充分尊重民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 村庄规划勾画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涉及区域、集体、农户等多方面利益。只有引导群众发挥主体地位作用,积极主动参与规划编制工作,集思广益,结合各村实际,合

理确定村庄发展方向、思路、目标,才能编制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村庄规划。我州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通过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较重。目前为止,我州尚有974个行政村、10843个自然村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根据省级要求,20

11、2012两年,我州每年需完成5000多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加之我州山区村庄比例较高,村庄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规划编制难度较大,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难度较大。

(二)规划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各县市普遍存在村庄规划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情况,尤其是计算机制图操作人员。虽然州级组织了技术力量加大指导力度,各县市也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了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情况未得到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规划编制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虽然省级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村庄规划编制经费补助,州、县市也积极筹措资金投入村庄规划编制,但因我州各级财政都很困难,而特殊的

地理环境条件造成村庄规划编制成本较高,村庄规划编制投入严重不足。

(四)村镇规划管理队伍力量薄弱。我州乡镇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规划管理人员、村庄规划管理工作滞后与发展建设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村庄规划的实施。

四、下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及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引导、村民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工作态势,形成合力共同加快推进我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州实际,积极落实村庄规划编制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提高村庄规划的质量,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州村庄规划编制任务。

三是强化村庄规划的组织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建设的原则,依据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促进规划编制引导项目建设、项目建设

依据规划实施的良性互动,提升村庄建设水平。

四是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工作。目前,大理州规划局已配合州编办完成村镇规划管理机构设置基础调研工作,近期将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州委、州政府批准,尽快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以及《条例》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全州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提高村庄规划的管理水平,严格村庄规划管理,逐步规范村庄建设行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第二篇:大理州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州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全州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州下辖的12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 项目用地规划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尚无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调整内容中,可以设置混合用地,将功能用途互利、环境要求相似,且互相无不利影响的用地混合设置。具有多种用途的用地应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作为归类的依据,同时不同用途功能的建筑规模,一般按照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拆分计算。

城乡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标准,按照现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附表

1、附表2)。

— 1—

第四条 规划设计条件应当包括: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红线距离、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须配置的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以及其他要求。

对建筑风貌有特殊要求的地段,规划设计条件应包含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等相关要求。

第五条 建设项目应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编制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规划,项目规划应在现势地形图上进行编制,并采用各地统一的城建坐标和高程系统。

分期实施、分期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先行编制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按规划设计条件确定总体建设控制要求和分期界线后,方可分期实施。

第三章 建筑规划控制

第六条 建筑间距除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安全保密、视觉卫生、环保、防灾、交通、管线敷设、建筑保护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第七条至第十六条的规定。

第七条 平行布置或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最小距离控制表》(附表3)的规定。

第八条 当北侧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位于南侧南北向布—

2—

置的居住建筑两端,且两建筑夹角α大于等于60°(附图1)的建筑间距,可按附表4要求控制。

第九条 高层建筑与其他居住建筑平行布置(大面对大面)的间距,按以下要求控制,并符合其他相关要求(附表5)。

(一)各侧面宽小于等于25米的高层居住建筑(点式),与其他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18米;点式建筑位于北侧的按第十条垂直布置进行控制。

(二)面宽大于25米且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居住建筑,南北向布置时,与北侧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公式D=24+1/4(H-24)的计算值。公式中,D为间距(米),H为高层建筑计算高度(米)。

东西向布置时,与东西侧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公式D=13+1/4(H-24),且不小于18米。公式中,D为间距(米),H为高层建筑计算高度(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在北侧,与南侧多层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1倍,且不小于18米,与南侧低层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南侧低层建筑高度的1.3倍,且不小于13米。

第十条 高层居住建筑短边、多低层居住建筑山墙与面宽大于25米且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居住建筑大面垂直布置的间距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多低层建筑山墙在北侧的,按

— 3—

南侧高层建筑面宽分类控制;面宽小于等于40米的,间距按不小于13米进行控制;面宽大于40米且小于等于60米的,间距按不小于公式D=13+0.7(M-40)计算值控制。公式中,D为间距(米),M为南侧高层建筑面宽(米)。其中北侧垂直布置建筑位于南侧高层建筑两端且两建筑夹角α大于等于60°(附图1)的,按第八条进行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多低层建筑山墙在南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8米控制;在东西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3米控制。

高层居住建筑的短边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大面垂直布置:高层建筑短边在北侧的,与南侧多层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1倍,且不小于18米;与南侧低层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低层建筑高度的1.3倍,且不小于13米。高层建筑短边在南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8米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在东西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3米控制(附表6)。

第十一条 高层居住建筑短边对短边,南北向布置且北侧建筑短边有采光需求的,按不小于15米控制;南北向布置北侧建筑短边无采光需求的和东西向布置的按不小于13米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对多、低层建筑山墙的,按不小于13米控制。(附表7)

第十二条 面宽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或有两幢和两幢以上(含已建建筑)高层建筑对第三方建筑有日照影响的,或存在其他特殊日照情况,应编制日照分析报告,计算确定—

4—

控制间距。

建设单位与规划设计机构对所提供的建筑日照分析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相关法律责任。日照分析软件应当采用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认证,并通过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实际工程测试的正版软件。

第十三条 受遮挡建筑被确定为违法或临时建筑的,其日照要求不予考虑。

第十四条 托幼、中小学教室、医院病房、老年建筑、疗养院等,与相邻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同等情况下居住建筑间距的1.3倍。

第十五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照相关居住建筑间距执行。

(二)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建筑间距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三)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照建筑设计防火安全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非居住建筑(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之间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

— 5—

20米;

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13米。

(二)高层建筑与多、低层建筑平行布置时,高层建筑在北侧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高层建筑在南侧的间距最小值为20米。

(三)多层、低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南北朝向布置)或较高建筑(东西朝向布置)的0.8倍,并满足消防安全间距要求。

(四)根据消防、交通、卫生、环保、抗震和工程管线布设、建筑保护及施工安全等特殊要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对非居住建筑的间距作出特别规定。

第十七条 建筑沿用地边界布置时,应当退让用地边界,相邻建筑间距由双方负责退让,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两建筑相邻时,以用地界线起算,较低一方建筑退让本建筑对等情况下计算间距的一半,其余不足部分由较高建筑一方退让。

(二)建设用地界线另一侧为空地,建设情况不明确的,按另一侧为18米高的多层居住建筑大面进行计算。

应退建筑与用地界线夹角小于等于30°的,按平行布置间距退让;应退建筑与用地界线夹角大于等于60°的,按垂直布置间距退让;应退建筑与用地界线夹角大于30°且小于—

6—

60°的,按同等方位下平行布置时退让距离的0.8倍退让。

第十八条 地下建(构)筑物(包括汽车坡道)外墙退让用地红线及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小于3米,地下机动车停车场进出口面向城市道路时, 进出口坡道起坡点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7.5米。

第十九条 建筑退城市道路红线的要求,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县市技术规定或规划管理规定等确定规划设计条件,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没有规划控制红线和绿线的公路,其隔离带宽度规定如下:

1、现状确定为高速公路的,边沟外缘两侧各不小于30米。

2、现状确定为国道的,两侧各不小于20米。

3、省道两侧各不小于15米。

4、县道两侧各不小于10米。

5、乡(镇)道两侧各不小于5米。

(二)在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内和旧城区现有巷道两侧,建筑退让距离按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执行。

第二十条 建筑退让铁路间距要求:

(一)建筑退让与最近一侧的铁路边轨距离,准轨干线不小于30米,准轨支线和专用线不小于20米。

(二)透空围栏(围墙)与铁路最近一侧边轨距离不小于

— 7—

10米,围墙高度不大于2.5米。

(三)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最近一侧的铁路边轨距离,以及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活动,必须符合铁路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特殊路段退让铁路间距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铁路部门确定。

第二十一条 退湖泊、河道及饮用水源的距离按相关规划、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附表8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在有净空高度控制的飞机场、气象台周围,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有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给水管、雨水管、强弱电管、污水管等各类市政管线,住宅项目的道路及出入口设置,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临城市道路(主、次干道及支路)或广场的建筑物连续面宽要符合下列规定:

(一)高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60米。

(二)中高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70米。

(三)多层和低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80米。

(四)不同建筑高度组合的连续面宽按较低建筑物的连续—

8—

面宽控制。

(五)标志性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的连续面宽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核定。

(六)临湖、临河、临山体、临景观路、临公共绿地一线布置的主体建筑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开敞空间。

第二十六条 为集约、节约用地,经济、合理、有效使用土地和空间,在老城区改造、临街建筑和居民自建住宅中,相邻建筑双方有建筑退让间距协议或生效法律文书,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实际情况审查审批。

第四章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机动车泊位

第二十七条 新建住宅项目必须配建物业管理用房、垃圾收集点、户外健身场所、信报箱群(间)。其它公共服务设施按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分级配建。

第二十八条 每个居住组团(1000—3000人)至少配建一座公共厕所,建筑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男女各不少于6个坑位)。如独立设置时,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应大于5米,其它情况的间距应大于4米。

第二十九条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大于70米。

第三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下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再生水设施。

(一)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综

— 9—

合性服务楼和高层住宅。

(二)建筑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综合性大型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居住区或集中建筑区。

(四)污水回收量在150立方米/日以上的建设项目。

(五)其它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设施的项目。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用地内环路(单向行驶)宽度不应小于4米,双车道不应小于6米。车行路边缘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

第三十二条 建设项目配建的机动车泊位,是指在建设项目用地界线内提供本建设项目车辆停放以及以本建设项目为目的的来访办事车辆停放的专用设施。严禁占用规划批准的绿地和其它公共配套设施用地设置机动车泊位。按比例折算参与项目绿地率平衡的生态停车场,只能作为公共停车位使用。

第三十三条 建设项目配建机动车泊位的数量,按建设项目建筑所属类别的配建指标和规模(不含机动车停车库、楼的自身建筑面积)计算确定,统一安排、合理布置。计算出的车位数不足1个的按1个计算。

第三十四条 建设项目配建的机动车泊位指标,以小型车为计算当量。大型车泊位的换算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小型车泊位尺寸不宜小于2.5米(宽)×6米(长)的标准尺寸。

10—

第三十五条 各类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不低于《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表》(附表9)规定的标准。

停车场应按停车泊位的规模设置相应的残疾人停车泊位:规模为50-300个的应设置2个,规模为300-500个的应设置4个,规模大于500个的应按总数的1%设置残疾人停车泊位。

中小学、幼儿园宜设置校车停车泊位,并设置学校出入口处的行人集散和车辆接送空间。

医院每100个床位应设置1个救护车停车泊位。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配建机动车泊位可采用地下车库、立体停车楼(库)、地面停车等多种形式,其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消防、交通等相关专业设计标准和规范以及本规定的要求,同时应尽量减少地面停车泊位比例。

停车泊位在51-500辆的大中型地下汽车库,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停车泊位大于500辆的特大型地下汽车库,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米。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的不应小于7米,单向行驶的不应小于5米。

第三十七条 建设项目按规划指标配建的机动车泊位,应当与该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

第三十八条 《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表》(附表

— 11—

9)未列出的其它建设项目,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由各县市自行确定。

第五章 绿地建设

第三十九条 建设项目的绿地率配建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各县市可依据创园目标,提高绿地率指标)。

(一)新建工业企业、市场、仓储不得低于10%,同时也不得高于20%。

(二)新建港区、车站等交通设施、商业中心等不低于20%。

(三)新建院校、医疗机构和大型公共设施不低于35%;改建的,不低于30%。

(四)文教卫生设施、机关团体、部队等单位不低于35%。

(五)新建住宅区不低于30%;旧城住宅区成片改建的不低于25%。

(六)园林景观道路,不低于40%;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不低于30%;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不低于25%;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不低于20%。

(七)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15米。

第四十条 居住区绿地应当符合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

12—

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建筑外墙周围,在处理好室外排水等设施,不影响建筑使用的情况下,可设置绿地并列入绿地计算,设置建筑散水和排水明沟的,扣除建筑散水和排水沟面积。

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配套的园林设施,包括亭、台、楼、阁、廊、雕塑、假山石、园林步道(路宽≤1.5米)、景观性休闲活动场等,占地面积不大于项目应配建绿地面积35%的可计为绿地面积,超过35%的部分不计入绿地面积。

居住区建设项目中与绿地结合建设的体育健身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可计算为绿地面积。

居住区内独立设置的体育场地,可按该体育场地面积的50%作为绿地计入项目绿地率指标。

第四十二条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从地面有道路可方便进入,且覆土厚度不小于0.8米的,按实际屋顶绿地面积计算绿地面积。

下沉式广场的绿地面积可计入绿地率计算。

第四十三条 建筑物屋顶绿化,覆土厚度不小于0.8米,且绿地面积大于50平方米,便于人们使用,并在三层(含三层)以下的,可按屋顶绿地面积的30%计入绿地;四层至六层(含六层)的,可按屋顶绿地面积的10%计入绿地;六层以上或距地面20米以上的屋顶绿化不计入绿地。以上计入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项目应配建绿地面积的10%。

— 13—

第四十四条 建筑物底层架空的内部绿地,底层高不小于2.8米,且至少有两个面敞开,平均覆土厚度不小于0.8米的,按其实际绿地面积的50%计算为绿地。

第四十五条 以树坛形式种植的零星乔木,必须设不小于1米×1米的树坛,绿地面积按树坛面积计算,有二级绿化的按二级绿地面积计算。行道树按零星乔木进行计算,种植二级绿化带的按绿化带面积计算。

第四十六条 以嵌草砖或中间留绿带方式种植设置的生态停车场,按停车场面积的30%计入绿地面积,要求每间隔两个停车位之间留0.5米宽绿化带并种植2棵乔木。

第四十七条 庭院式住宅小区的绿地,其庭院以外公共部分的绿地不得小于总绿地面积的30%,并设置相应的小区集中绿地。

庭院绿地计算:通透式围墙庭院的绿地面积(有停车位的,扣除停车位面积),按85%计入绿地率,以实体围墙封闭的庭院绿地,不计入绿地率。

第四十八条 下列情形不计算为建设项目绿化工程用地。

(一)阳台绿化、室内绿化、盆栽花草树木,墙、栏杆上的悬挂花台、盆栽。

(二)小区和组团道路、宅旁道路、消防通道。

(三)建设用地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

14—

控制的自然溪河等水体。

第四十九条 新建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修建围墙,可以以花台、绿地、绿篱等作为用地边界的隔离带;因使用功能等特殊原因确需修建围墙的,需按程序报批,并符合以下要求:围墙退让城市道路红线1.5米以上;围墙应设计为通透式;有特殊要求需建封闭式围墙的,应对其饰面及外观进行美化处理。

第六章 计算规则

第五十条 建筑间距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筑间距是指相邻建筑物外侧垂直投影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二)如有突出于建筑物外墙的封闭阳台、外廊、室外楼梯、楼梯间、各类井道、楼层出挑、落地窗、出挑深度大于0.6米的凸窗以及总长超过建筑面宽二分之一或连续长度超过10米的开敞阳台,从突出部分的外边线起计算最小水平距离。

第五十一条 计算相邻建筑物建筑遮挡间距,建筑高度按以下计算:

(一)被遮挡住宅建筑下部为非居住用途的,在计算遮挡建筑高度时,可扣除该部分建筑的高度。

(二)平屋顶建筑: 自建筑物室外地面算至实体女儿墙顶部;屋面有挑檐且挑檐出挑深度大于0.6米,自室外地面算

— 15—

至其实体女儿墙顶部,再加上檐口出挑深度。

(三)坡屋顶建筑:按室外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四)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五)顶层为跃层户型的,跃层部分间距分台计算。

(六)建筑物底层室外地坪不在同一平面的,以最低点为起算面。

第五十二条 建筑朝向的确定:

南北向指正南北和南偏东(西)45°以内(含45°),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以内(不含45°)。

第五十三条

建筑面积的计算:

(一)住宅建筑面积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进行计算。

(二)住宅、办公建筑层高大于等于4.8米,建筑面积按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在此基础上层高每增加2.2米,建筑面积增加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1.0倍;商业建筑层高大于等于5.4米,建筑面积按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在此基础上层高每增加2.2米,建筑面积增加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1.0倍。

(三)住宅、办公、普通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

16—

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特殊用途的大型商业用房、工业建筑、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类等建筑,其建筑面积按照现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规定,按一层计算;住宅建筑中设置局部中空的,其中空部分建筑面积按一层进行计算;局部中空部分如包含室内楼梯,局部中空扣除楼梯板面水平投影面积后按一层计算,楼梯仍按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进行计算。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等,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第五十四条 计算建筑密度时,建筑物基底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有柱门厅、连廊、挑廊、阳台等均应按其外围垂直投影计算基底面积。

(二)各类独立设置的地下空间室外地坪以上部分高度大于等于1.5米的,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基底面积。

(三)过街楼、骑楼应按其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基底面积。

第五十五条 计算容积率时,下列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一)超出室外地坪高度小于1.5米的各类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二)用作公共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等永久开敞的公共开放空间,在符合消防、交通等要求的前提下,底

— 17—

层架空垂直投影范围内的建筑面积。

(三)居住区、商业及商务办公项目中,全天对外开放的公共厕所的建筑面积。

(四)居住建筑底层作为公共停车场(库)以及为设置人车分流而设计的顶板式公共通道的建筑面积。

(五)居住区建设项目内独立设置的立体(机械)停车库、室内体育馆建筑面积。

各类独立住宅、联排住宅、多低层叠加住宅底层设置的非公共停车库,不适用于该条款,建筑面积纳入容积率计算。

第五十六条 商业建筑之间,作为单纯交通联系功能的空中连廊,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第五十七条 在坡地上利用自然地形建设的建筑物,以建筑物底层室外地坪最低点为起算面。地下空间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以上的,作为一层建筑计算。地下室、半地下室层高2.2米及以上的,计算全部建筑面积;层高2.2米以下的,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第五十八条 临城市规划道路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绿地率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为城市提供常年开放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供市民自由使用的临街广场、绿地(按规划设计条件,退道路红线部分除外),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在计算容积率时,新城区每提供1平方米临街广—

18—

场、绿地扣除3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旧城区每提供1平方米临街广场、绿地扣除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主要用于明确项目规划审批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其他有关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由各县市自行制定。

第六十条 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12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古街区、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严格按保护规划和控制规划实施;没有相关规划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等可根据空间格局、传统风貌、村规民约进行控制。

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定规划、规范和规定。

第六十一条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应符合城市形象设计的有关规定。

山地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应体现大理州《山地建筑规划设计导则》的指导性要求,必须进行专项绿化景观设计,对主景观面进行视觉分析,在规划布局中要强化前沿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

第六十二条 各县市可依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各县市的技术规定或规划管理规定。有关技术标准可高

— 19—

于本规定,但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低于本规定要求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特殊地区执行本规定确有困难的,可根据特殊情况制定相关规定,报经州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按法定程序审批后执行。

第六十三条 在本规定施行前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仍按照原批准规划执行。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问题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规划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录一

名词解释

1、建筑密度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2、容积率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3、绿地率

一定地块内,按相关法规和本规定计算的绿地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4、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是指规划用地范围线内建设项目的用地。建设—

20—

用地面积不包括城市规划道路红线内的道路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是计算核定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参数,其计算应精确到平方米。

5、建筑物基底面积

建筑底层外墙(柱)勒脚以上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6、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7、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按高度分类

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

8、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规定,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 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 21—

附表一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22—

附表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23—

24—

— 25—

附表3 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最小距离控制表

附图1

26—

附表4

附表5

— 27—

附表6

(高层建筑短边是指面宽小于等于25米的边) —

28—

附表7

(高层建筑短边是指面宽小于等于25米的边)

— 29—

附表8 建筑退让架空电力线路最小距离表

附表9 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表

30—

第三篇:中共大理州委关于制定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国共产党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六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大理州实际,对制定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任务

1、“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有效应对和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及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达475亿元,年均递增12.6%;财政总收入达80亿元,年均递增19.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6亿元,年均增长27.8%。“十一五”时期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最好、各族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十一五”时期,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五年连续丰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资金支持,完成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扩建了大理机场,大丽铁路、关巍公路、国道214线凤仪至大理段建成通车,五茂林水库改扩建等一批水利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小湾电站提前发电,风电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大瑞铁路、大丽高速公路、功果桥电站、苗尾电站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坚持“工业强州”战略,全面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力帆骏马、祥云飞龙等一大批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烟草、旅游、冶金、建筑建材、能源、生物资源开发六大产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两保护、两开发”深入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态势良好;洱海保护治理成效明显,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建设创新型大理取得突破,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全面完成。

总结“十一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大幅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这一切靠的是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实践证明,要实现振兴大理,富民强州,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继承和创新中推动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突破口,既坚持继承以往的好思路,又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创新,用世界的眼光来谋划大理的发展,以全新的思维、开放的观念,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法宝,大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我们确立了生态优先的理念,把“两保护、两开发”作为战略举措,不断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在洱海保护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大理的生态建设成了全国的亮点。实践证明,大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抓牢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是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开展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才能充分激发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大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干事促发展的良好环境。“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团结干事的作风,全州上下呈现出干群同心、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不断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良好环境,才能不断开创全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州经济社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世界经济总体企稳向好,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和社会背景。二是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为我们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随着区域性多边贸易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经过多年努力,全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愿望十分强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更加巩固,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州经济总量小,整体实力弱,发展的层次较低,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四是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元化,社会热难点问题增多,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五是少数干部思想解放还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作风有待改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我州加快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大理将进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三大机遇”,发挥自然、区位、交通、文化“四大优势”,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先行者”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将大理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滇西中心城市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4、“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要按照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全州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实现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力争突破2500亿元;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60亿元,实现翻一番。全州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群体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构建和谐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二、坚定不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5、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坚决破除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的思想,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坚决破除妄自菲薄、怨天尤人的思想,切实增强奋发有为、改革创新的意识;坚决破除因循守旧、片面狭隘的思想,切实增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意识,努力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更加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争创科学发展优势、破除科学发展障碍、解决科学发展难题、探索科学发展途径,努力开拓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敢闯敢试,自加压力,自我赶超,通过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6、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五小”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大其他领域的改革创新力度,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支撑。

7、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按照统筹内外、互利双赢、以外促内、加快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发挥滇西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作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速构建“开放大理”。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加快出口型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和扩大农副产品出口,积极扶持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重点出口产业发展,培植外贸龙头企业,形成多产业、多品种协调发展的出口格局;积极鼓励和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加大引进理念、引进人才、引进管理、引进资金的工作力度。坚持策划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招商,着力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落实央企入滇,推动央企入州,不断增强全州的发展活力。

8、大力实施投资拉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围绕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改善民生、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的目标,认真规划和实施交通、能源、通讯、农田水利、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市政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势头,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着力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建好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项目资金支持。扩大投资开放领域,提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按照国家金融政策,构建多元化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引进股份制银行落户大理,建立分支机构。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增加对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提高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推进银政、银企合作,加大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9、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鼓励城乡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为农民扩大消费创造良好条件。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多种服务业态、服务模式竞相发展的宽松氛围,引导消费升级。大力发展旅游和居住等产业,支持合理住房消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通讯、体育健身、家政服务、餐饮等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健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体系,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信用消费规模,开发完善各类消费信贷产品,大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坚持城乡统筹,争当滇西城镇化进程领跑者

10、加快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着力推进“1+6”滇西中心城市群建设。调整优化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大理主城的核心功能,按照“保护洱海、保护海西、开发海东、开发凤仪”的总体思路,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推进海西田园风光保护和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加快海东、凤仪开发建设步伐,努力把海西片区打造成为“农耕文化的承载区、千年文明和白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区、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把海东片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生态城市的样板和国际化康体休闲度假城市的样板”。注重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协调性以及城市形象与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加强立体绿化建设,创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到2015年,海东高原山地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建设滇西交通中心、省域交通枢纽的目标,积极谋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云南第二国际机场、昆明—大理城际交通,争取实施楚大高速公路改造、大理—攀枝花、大理—普洱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大理市周边县城建设步伐,重点推进祥云县撤县设市,努力把祥云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重要城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启动凤仪—祥云城际直达专线建设,实施祥云—鸡足山旅游公路建设。在祥云重点布局现代工业、现代物流、矿冶、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形成新兴现代工业基地。积极推动宾川县、鹤庆县撤县设市。

11、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以县城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发展,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心集镇、旅游村镇和宜居城镇。优化生产力布局,依托320国道、214国道两条发展轴线,加快培育鹤庆、剑川、云龙、永平、南涧五个增长极,重点开发沿线城镇,不断提高全州城镇水平和对外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乡的自主发展能力。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放宽农村户籍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就业和落户,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中村”、“空心村”和旧村改造,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到2015年,全州城镇化率达45%以上。

四、坚定不移推进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1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建设“森林大理”。举全州之力,全面实施“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洱海保护治理工程,实现洱海水质总体保持Ⅱ类目标。继续加强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深入实施环洱海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洱海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高原湖泊保护和湿地建设,重视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各领域的低碳技术研究应用,重点发展洱海流域低碳经济。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苍山保护开发。健全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植树造林,增加固碳能力,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13、加强环境保护。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两污”治理机制和技术创新。加大流域污水治理力度,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系统、村落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农户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保工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创建文明卫生村。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实施分类回收制度,提高再生利用水平,努力创建洁净家园。

14、推进节能减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以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农村、政府机构六大领域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推动制度、管理节能向技术、工程节能转变,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严格环保准入,严控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15、强化资源管理和集约利用。把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和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资源的有限、有序、有偿开发,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资源管理,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实现集约利用。

五、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与洱海治理保护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旅游小镇建设相结合,与片区开发相结合,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高位推动,切实加强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培植壮大群众增收致富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文明新风尚。

17、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农业生产的首位,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力度,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扶持政策,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原料基地,扶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乳业、核桃、蚕桑、生物药业、蔬菜、林产加工、特色花卉、特色水果、茶叶、红豆杉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改变过去在原料产地建厂,造成小散弱的局面,探索建立财政、税收返还机制,提高原料基地的生产、扶持积极性。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推进中低产林地改造,实施规模连片发展,加快2000万亩林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其中核桃产业基地1000万亩。

18、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加快在建水利项目建设步伐,建成一批重大骨干水源工程,规划实施一批抗旱水源工程,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断提高水利化程度。实现70万件以小水窖为主的“五小”水利工程目标,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抓好“引水济洱”工程前期工作。

1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强水源保护,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加强村镇规划,突出民族民居特色。着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强农村通讯和互联网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20、推进扶贫开发。加大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信贷扶贫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强项目规划和资金整合,着力推进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综合开发的典范。新解决2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1、推进新型工业化。顺应全球主流市场向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巩固提升烟草、能源、生物资源和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矿冶、机械制造和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立足比较优势,抓实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一大批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支柱产业发展基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构筑产业高地。加强外引内联,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拓宽工业发展空间。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本集聚、土地集约的功能,创新建设管理模式,促进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

22、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烟草产业。加大科技兴烟力度,发展规模化种植,打造特色烟叶品牌,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中国最大的“红大”种植基地、中国知名的特色优质烟叶基地、云南省老烟区改造提升的示范区和烟叶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依托红塔集团,发展卷烟及辅料配套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做强做优烟草产业。

——能源产业。科学规划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配合国家和省做好小湾电站、功果桥电站、苗尾电站、鲁地拉电站、龙开口电站等大电源点建设,抓好中小水电站建设,提高电力保障水平。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培育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产业,促进能源发展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配合实施中缅输油管道建设,完善油气输送管网及油气储备设施。

——生物资源和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立足全州生物多样性优势,加快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大对乳制品、蔬菜、沱茶、啤酒、生物制药、林产开发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抓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培植壮大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力争在基地规模、科技进步、加工转化、产业化经营、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

——建筑建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加强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巩固提升滇西水泥生产销售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各种轻质、高强、多功能新型建材。重点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建筑企业集团,提升建筑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矿冶产业。加强矿政管理,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勘探力度,整合矿产资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以提质、降耗、环保、增效为主攻方向,巩固发展锌、铅产业,加快发展铝、锑、钛、铜、钼、钡等产业,积极开发金、铟、铂、钯等稀贵金属,重点打造祥云、鹤庆、剑川等矿冶产业功能区。

——机械制造业。加快发展以汽车、拖拉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努力建设西南轻型农用车、载重自卸卡车生产装配基地。以力帆骏马公司为龙头,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建设大理汽车城。

2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第三产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信息化发展规划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发挥滇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建设滇西物流中心。建设和改造一批大型商业零售网点,培育和建立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和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改造提升一批乡镇综合集贸市场。积极支持金融、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金融保险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

七、坚持文化立州,争当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先行者

24、繁荣文化事业。发掘大理深厚的文化底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抓好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建设和谐文化,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推进文明大理建设示范工程,不断提升大理形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大理美术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先进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引领社会风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快文艺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创作更多反映大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25、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文化支柱产业,不断增强大理文化辐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拍摄、文化娱乐、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及新兴文化业态,壮大一批文化产业群,扶持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文化中心。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大理王宫博物院,加快喜洲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加强节庆活动的策划、包装、宣传,做精做强三月街民族节、大理国际影会、开海节、“两博会”、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一批有大理特色的国际文化品牌。

26、保护文化遗产。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制定完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镇、古村、古街、古道、古建筑的保护规划,构建富有大理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机制,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努力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

八、推进苍洱片区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当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

27、加强景区改造提升。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本、历史文化为魂,注重旅游与文化相融合,挖掘大理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农耕文化,不断丰富大理旅游的文化内涵。改革创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加快苍洱景区、鸡足山景区、巍山古城和巍宝山景区、洱源地热国、茈碧湖和西湖景区、剑川石宝山和寺登街景区、鹤庆新华村和草海湿地等景区的改造提升步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精品景区。制定旅游开发规划,打造老君山等旅游景区新亮点。着力推进环洱海旅游圈、环大理旅游圈、环滇西旅游圈建设。

28、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人文大理、幸福家园”,强力推进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新型的旅游产业管理、投资、开发和经营体制。加大旅游精品包装、策划、宣传和推介力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树立精品旅游地产理念,鼓励发展旅游地产。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引进现代酒店管理方式和知名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行业管理,打造诚信旅游品牌,提升大理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大理旅游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体、会展等多元型转变,把大理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著名的休闲之都和康体养生之地”。

九、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29、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鼓励创办就业容量大、市场潜力广的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强劳务输出工作,加大维权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乡敬老院建设。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建立完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移民政策,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后期扶持工作,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1、推进科技创新和普及。实施创新型大理行动计划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以解决关系全州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实施一批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突破一批对重点产业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广一批高效农业和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到2015年,全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4%以上。

3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大理对周边的辐射、吸纳和引领功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教育中心。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经费投入,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理市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县要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发展高等教育,把大理学院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知名大学。支持云南建设学校等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创办为高职学院,建成滇西技师学院和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关心特殊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3、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面向滇西、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努力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医疗服务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卫生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和依靠科技与教育的方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医药卫生事业,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有效减轻城乡居民医药负担。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扶持大理制药企业发展壮大,建设中药材交易集散市场。

34、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方式,加大基层基础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35、加快体育发展。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重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加强传统优势体育项目人才培养,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充分依托大理海拔、气候等特点,着力打造中国·大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和特色体育赛事中心,着力培育环洱海国际自行车赛等国际知名康体竞赛品牌,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

36、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全面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各族群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扎实做好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报、预警预防等基础工作,制定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州、县、乡、村防灾减灾联动和保障工作机制。加强滇西救灾储备中心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7、加快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力度,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加快“三网融合”步伐,积极发展新兴媒体新业务。继续推进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文学艺术、红十字、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发展,切实加强国防动员、人防建设、双拥、优抚安置和外事、侨务、保密、档案、修志以及气象预报、地震监测等各项工作。

38、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大民族地区各项事业投入力度,加快全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9、促进宗教和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弘扬宗教优秀文化,挖掘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发挥宗教文化在推进旅游二次创业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佛教圣地鸡足山、三塔崇圣寺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禅意大理”。加强宗教团体建设,重视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培养,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和修缮工作。

40、维护社会稳定。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统筹各种利益关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做好基层基础和群众工作,完善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大调解机制等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先进平安县市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禁毒防艾工作,巩固巍山永建地区毒品整治成果。加强政法工作管理创新,严格公正廉洁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加强“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十、为顺利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4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我州“十二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地方各级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和民族地区人才振兴,为全州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州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重点解决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基层党组织要巩固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白州党建示范走廊”建设,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4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加强法制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州。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工青妇组织以及离退休老干部等在推进科学决策、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大理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加强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完成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任务,形成统一完整、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党委系统电子政务体系,为各级党委科学决策指挥和工作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加强机要、保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维护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巩固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局面。

43、加强作风建设。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下大力气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改进会风,精简各种会议文件和应酬活动,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积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坚持“两个务必”,清正廉洁,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州“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大理外教-大理市外教口语培训班-大理英语外教培训如何挑选

伯瑞英语外教1对1课程限量免费赠送每天10名额

大理外教-大理市外教口语培训挑选技巧

大理市外教机构简介

大理市外教口语机构-伯瑞英语是国内首家外教真人一对一在线培训机构。拥有全职外教300余名。目前在大理市共有学员接近800余名,每天在线接受外教口语1对1培训。

大理市外教机构特色

1 、真人外教1对1互动授课,超高性价比

最低290元,可以包月上30节真人外教英语口语课程。真人外教1对1,在线VIP授课7.7元/节起,全国最低,不信您可以去做比较!

2 、先试学,满意后再付费

支付宝担保交易,所有学员可先试学两节课,满意后再决定是否报名付费课程。

3、学习不满意,无效退余款

在伯瑞英语承诺只要您对授课不满意,我们可以无条件退还剩余的课程费用。

4、自由选课制

自由决定上课时间,从上午9点到晚上12点皆可上课。自由选择授课老师,海量的专业老师供您选择,就像淘宝上买东西一样.5、绑定制

如您遇到自己喜欢或者满意的老师,您还可以绑定该名老师的课程。防止该老师的课程被别人抢走。

6 、灵活的课程套餐

购买自由课时,没有限制自由灵活,想上几节就几节。选择包月制,天天学习更实惠。

7、专业的外教队伍

系统专业的外教招聘流程,每名外教均经历7个环节层层筛选,给您自信推荐,高效的OJT(教师在职培训)和末位淘汰制,保证给你留下最优秀的老师。

看了这么多,来伯瑞领取课免费体验一下

开设课程

从少儿到成人,从应试考试到职业英语,全方位提供各类口语辅导。

口语会话

口语会话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伯瑞英语提供的话题材料为基础,有学习有练习,互动性的老师完成教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听力

伯瑞英语按英语级别和话题准备听力材料。由外教给会员1对1阅读听力材料,然后外教老师会给出问题来确认会员的听力水平。外教老师会引导如何抓住关键词听懂文章的意思,提高听力水平。

伯瑞英语外教1对1课程限量免费赠送每天10名额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的材料涵盖了日常工作、招聘求职、公司文化、电话沟通、会议、谈判等商务情景的方方面面。适合已具备一定商务英语基础,希望进一步提高和外籍人士在商务口语方面的交流能力的在校生和上班族。

综合英语

有层级分步骤的学习和巩固英语的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剑桥国际英语教程》是该课程的主打教材。会员可以根据您的当前英语能力选择其中对应级别的教材进行系统的进阶学习。

雅思口语

雅思口语课程针对实际的雅思口试情景准备教材,学生可以和老师模拟真实的考试进行练习。我们的老师会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意见,讲解不足。适合雅思的备考者。

娱乐英语

唱歌读漫画,轻松学英语。学唱英文歌,用最轻松的方式学习英文中最难说好的口语连语。看漫画学英语,尝试和老师沟通漫画表达的真实含义,表达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在轻松自己的上课过程中掌握词汇表达,锻炼表达能力。 自由会话

没有具体的上课教材,学生可以自行决定课堂内容和话题,比如: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自己的生活的感悟等等。也可以和老师一起决定聊天话题。通过和老师交流看法,提高口语表达。

英语写作

外教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完成一个话题或题目的写作。适合解决会员有东西要写,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的难题。外教注重指导英文写作的套路和技巧。 英语发音

通过和伯瑞英语外教反复的模仿和练习,掌握地道、流利、准确的美式发音。会员可以自如自信地拿英语与别人交流。

青少年英语

针对青少年的性格特点,精心选择与他们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力争建立以沟通为主的英语学习环境。即解决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碰到的难题,为其升学提供良好的英语基础铺垫,同时,使其实现脱口而出的英语交流。

去伯瑞英语领取免费外教课程,先体验看看。

第五篇:大理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大府规登„2006‟6号

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告

第2号

现公布《大理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三月六日

大理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第三条的授权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物业管理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物业管理条例》、《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等配套规定和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物业都要逐步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第四条 大理市建设局是本市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大理市房地产管理处具体负责物业管理行业的日常工作。

民政、规划、城市管理、工商、物价、公安、环保、供电、供排水、有线电视、通讯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实施本办法。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业主自治管理

第五条 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实施自治管理。业主大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大会选举产生。

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2、具有公民政治权利;

3、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群众基础;

4、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议事能力;

5、积极维护业主利益和带头履行业主义务的产权人。

业主委员会委员由业主大会筹备委员会组织推荐候选人,经民主选举产生。 业主大会的议题应提前告知业主,业主大会决定的事项应及时在本物业区域内公布。

第六条 住宅区符合召开首次业主大会条件时,应依照相关规定和本办法及时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第七条 首次业主大会应当在行政主管部门和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房屋管理单位、部门(包括公有住房出售单位)、开发建设单位、物业前期聘请的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代表组成业主大会筹备委员会,负责业主大会的筹备工作。

第八条 首次业主大会筹备委员会负责做好以下工作:

(一)协商确定召开业主大会的形式、时间、地点和内容;

(二)协商业主委员会组成人数,并按业主委员会成员条件推荐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候选人名单及基本情况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布;

(三)起草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章程和业主公约草案,并在大会召开前15日发给参加会议的成员征求意见;

(四)做好召开首次业主大会的各项会务准备工作;

(五)主持召开首次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第九条 首次业主大会除行使《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权利外,还应审议通过以下事项:

(一)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

(二)业主委员会日常工作权限;

(三)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及任期;

(四)物业管理企业的选聘办法;

(五)物业的有关公共管理规定;

(六)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

业主大会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召开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经全体业主签字认可,确定通过审议事项。但整个调查过程必须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审批、检查,具体程序应遵循:呈报、审批、查实问卷调查结果等。

第十条 首次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人数,根据物业大小情况,一般为3—9人(单数),特殊物业报经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适当增加人选。业主委员会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备案。业主委员会申请登记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业主委员会登记备案表;

(二)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及选票;

(三)业主委员会成员简历,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

(四)业主大会审议通过的主要事项。

第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主任1名和副主任若干名,业主委员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履行职责,督促全体业主、使用人遵守物业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度和业主公约,帮助物业管理企业实施本区域的物业管理,配合物业管理企业解决在实施管理服务中的重大问题,接受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居民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积极配合社区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主任享有下列权利:

(一)负责召开业主委员会会议;

(二)经业主委员会授权,核签物业维修等项目的费用,代表业主委员会对外签约或签署文件;

(三)业主委员会授权的其他事项。 业主委员会主任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物业管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业主公约、业主委员会章程,办事公正、负责;

(二)完成业主委员会交办的工作;

(三)代表业主委员会处理事务;

(四)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培训和指导。

第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每届任期一般为3—5年,具体期限由其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确定,可以连选连任。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3个月前,应及时换届选举。业主委员会负责换届选举的具体筹备工作,并参照召开首次业主大会的方式成立换届选举工作筹备委员会。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配合做好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第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配合公安机关,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相互协作,共同做好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社会治安等相关工作。

第三章 物业管理企业

第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在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按照建设部《物业管理资质管理办法》,经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物业管理企业领取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与资质相应的物业管理服务活动。

第十七条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实行年检制度。年检重点是物业管理企业物业服务协议或物业服务合同、履约能力、承诺落实情况、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评议、年度工作业绩、财务报表、资质登记的有关事项变更以及执行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情况。

第十八条 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物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行业的技术资格证书;物业管理企业应对新聘用的物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十九条 建设(开发)单位应当在销售物业之前,制定业主临时公约,报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建设(开发)单位制定的业主临时公约,不得侵害物业买受人的合法权益,物业买受人与建设单位签订物业买卖合同时,应当对遵守《业主临时公约》予以书面承诺。

《业主临时公约》至业主大会审议通过的业主公约生效时终止。

第二十条 建设(开发)单位按照建设与管理相分离的原则,在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房屋预(销)售前代表未来业主,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提前介入,与其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协议,承担前期物业服务。同时,物业管理提前介入将作为核发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所必须的前臵条件。

投标人少于3个或者住宅规模较小的,经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

物业管理企业在中标后15天内,应当与建设开发单位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包括中标单位的投标书、现场答辩中所承诺的服务标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自签订之日起10日内,报市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在与建设(开发)单位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后15日内派员进驻现场,其主要职责为:

(一)熟悉场地,掌握开发地块的管网、线路布臵及设施设备功能情况;

(二)结合物业管理特点,对设计方案提出修正建议;

(三)根据建设(开发)单位设计方案的要求和向业主承诺的条件,掌握招标书所列内容,如期完成各项配套设施设备安装及相关场地建设情况;查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

(四)在开发企业与物业买受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同时,与物业买受人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并解释物业管理政策;

(五)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做好房屋交付中接待业主入住的各项相应准备工作。

第二十二条 前期物业服务协议和物业服务合同中必须约定物业管理具体服务事项、服务质量要求、服务费标准、服务费收取办法、服务期限、装饰装修管理服务以及其它事项。

前期物业服务事项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物业服务内容及要求;

(二)物业建设期间参与内容、职责及权限;

(三)房屋接交过程的授权范围及职责;

(四)协助管理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秩序、安全防范、消防、交通等事项。其中安全防范和交通车辆管理必须明确约定具体的服务标准和责任;

(五)物业装饰装修的管理服务;

(六)管理与物业相关的工程图纸、住用户与竣工验收等档案资料;

(七)根据业主和物业使用人要求,提供的特约服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开发)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臵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

在规划方案会审时,建设开发单位应在设计方案中明确物业管理用房的具体位臵及相应面积,物业管理用房一经确定,不得改动。

(一)物业管理用房按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3‰、不高于总建筑面积的7‰的比例配臵。

(二)设施设备房、技术夹层等不得抵作物业管理用房。

(三)建设(开发)单位在签订前期物业管理合同时应明确会所产权的归属,会所产权明确为小区业主共有的,应抵作物业管理用房面积。

(四)物业的总建筑面积一般按物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上载明的建筑物面积计算。

第二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应当及时续聘或者通过招标方式重新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并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期限一般为2—3年,具体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物业服务合同自签订之日起30日内报市行政主管部门鉴证、备案。

物业服务合同应使用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物业服务合同》。 第二十五条

物业管理企业对所管理的物业在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应向市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新的物业管理企业未确定前,未结清财务帐目或未移交管理资料的,不得擅自撤离管理人员,放弃对项目的各项管理。

对于未经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或未与新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交接,擅自撤离管理人员造成住宅小区管理混乱的,将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报请上一级物业行政主管部门降低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第五章 物业管理服务收费

第二十六条 建设(开发)单位在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时,可以采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根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职责权限等与物业管理企业协商确定物业服务费用。

建设(开发)单位应从第一套房屋移交业主之日起6个月内,处理完毕建设遗留问题,同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和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完成小区建设与业主委员会的顺利交接,逾期则由建设(开发)单位承担逾期内的全部物业费用直至完成交接。

第二十七条 小区业主自办理房屋交接手续后次月起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开发)单位全额交纳。

业主办理房屋交接手续后空关的房屋由业主全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物业转让、出租时,业主应向物业管理单位备案。

物业发生产权转移时,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应当结清物业服务费用,同时出据物业管理企业缴费证明。凡未结清物业管理费用的,产权交易部门不予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第二十八条 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物业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管理。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区分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大理市辖区内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由州、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后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九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公用事业单位向业主或者使用人提供的服务,应当按户计量,直接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任何单位不得强行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代收缴有关费用,确需委托的,应当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委托合同,实行有偿服务。物业管理企业代收缴有关费用时,不得价外加价,也不得向业主另外收取手续费用。

物业管理企业不接受委托的,上述有关部门不得停止相应服务(供应)。 第三十条 物业管理区域共用部位的水电费用从物业管理费中列支。 没有进行城网改造的小区或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加紧城网改造工作,水电收费标准根据行业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利用物业共用设施设备,包括停车场、墙体户外广告等公共场所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委员会同意,并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税后所得纯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住房专项维修基金,也可由业主大会与物业管理企业协商决定。

物业管理区域停车场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职权范围由物业管理企业与小区业主委员会协商后,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予以公示。

第三十二条 设有电梯的高层或小高层住宅,电梯产权属住宅全体业主。电梯日常维修养护费用由全体业主共同负担,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协商确定。

经合同双方协商确定设立电梯折旧更新专项资金的,应当单独立帐,定期公布,专款专用,并纳入专项维修基金专户分项管理,同时接受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全体业主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是维护住宅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利益的群众性组织和公益性事业,原则上没有报酬;但也可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合同双方协商,每年从物业服务收费总额中按照1—2%的比例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业主委员会必要的经费开支。

第六章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

第三十四条 在城市从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实施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监督管理,遵守建设部110号令《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本办法。

第三十五条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禁止下列行为:

(一)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或拆解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包括屋盖、楼盖、梁、柱、支撑、承重砖墙、剪力墙体、连接接点、基础、主杆、框架柱、支墩、楼板、屋架、悬索等;

(二)将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或者阳台改为卫生间、厨房间;

(三)改变住宅外立面,在承重墙上开门、窗,扩大承重墙上原有的门窗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

(四)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装修人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开工前,应当向物业管理企业或者房屋管理单位、部门、住宅小区全体业主推选的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物业管理单位)申报登记。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将装饰装修中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业主,并对业主的装饰装修活动进行监管。

第三十七条 申报登记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房屋所有权证(或者证明其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

(二)申请人身份证件;

(三)装饰装修方案;

(四)变动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的,需提交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方案;

(五)委托装饰装修企业施工的,需提供该企业相关资质证书的复印件,以及施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办理临时小区出入证明,并与物业管理单位签订责任书。

非业主的住宅使用人,还需提供业主同意装饰装修的书面证明。 第三十八条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未经物业管理单位同意禁止施工。

第三十九条 物业管理单位有权对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装修人和装饰装修企业不得拒绝和阻碍物业管理单位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监督检查。 物业管理单位对装修人影响房屋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劝阻、制止,情节严重的,物业管理单位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勒令停工,并及时向市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因装饰装修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影响其物业使用的,应依法承担责任。

第四十条 业主或者使用人在装饰装修房屋时,应向物业管理单位交纳装修保证金,住宅建筑面积200m2以下交纳1000元;满200m

2、不足300 m2交纳2000元;依次类推。业主装修完毕经物业管理单位验收合格后,如数退还。

第四十一条 非住宅装饰装修活动,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七章 新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

第四十二条 新建住宅小区综合验收实行备案制度。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向市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备案申请及提交下列文件:

(一)规划部门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批准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各个单项工程设计文件(图纸)等。所有建设项目按批准的小区规划和有关专业管理及设计要求全部建成,并满足小区使用功能要求。

(二)住宅及公共配套设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供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消防、人防、园林绿化、道路及路灯等)单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资料。质量责任主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的各单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文件。

(三)竣工资料(图纸)和技术档案资料。

(四)拆迁安臵情况(旧城改造项目)。

(五)物业管理落实情况。

第四十三条 对综合验收不达标的住宅小区不得交付使用。

第八章 专项维修基金的收取、管理、使用

第四十四条 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收取、管理和使用遵守建设部、省、州制定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的配套规定和本办法。 第四十五条 商品房专项维修基金,由房地产开发(销售)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向业主代为收取。商品住房、非住房(车库、办公用房等)按购房价款的2%收取;商铺和商业经营性用房按购房价款的1%收取。个人购地自建房屋按房产证面积10.00元/m2收取. 第四十六条 商品房专项维修基金交纳实行备案制度。开发(销售)企业在住房产权登记前将住房专项维修基金移交市行政主管部门。开发(销售)企业应提供住宅小区的开发总面积、总户数、总成交金额等,并分幢列出交纳专项维修基金的业主姓名、购房面积、购房价款、缴交比例、应缴数、实缴数等明细表格。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出据专项维修基金交缴合格证,作为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必备条件和依据。

第四十七条 住宅小区未设立专项维修基金或未收齐专项维修基金的,由小区聘请的物业管理企业按照比例要求向业主收取。专项维修基金利国利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全体业主共同利益的一件好事,业主委员会要积极主动予以配合。

收取专项维修基金的单位和部门统一使用“维修基金专用收据”。 第四十八条 专项维修基金由市行政主管部门在银行设立专户进行管理。 第四十九条 业主委员会成立并聘请物业管理企业、经业主委员会同意和验收合格后,专项维修基金移交物业管理企业按幢设帐、按业主分户核算,在指定的银行设立专户存储代管。本着业主监督的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安全使用。 第五十条 业主自用部位维修费用由业主自行负担。相邻楼板发生渗水现象(共用设施发生渗水现象除外),由楼上业主负责维修及费用,相邻业主应积极配合。

第五十一条 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中、小修工程,由协议双方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维修及维修费用责任界线。属使用专项维修基金的,按规定报批使用。 应急工程维修费用由物业管理企业先行垫付,然后按照双方约定的维修责任界线处臵。

第五十二条 单幢共用部位维修费用由单幢业主共同分摊;小区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费用由小区全体业主共同分摊。

第五十三条 房屋共用部位大修工程范围:

(一)房屋主体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因损坏影响住用安全,需要拆换加固的。

(二)整幢楼屋面因损坏影响正常使用,需要重做防水或者保温层的。

(三)外檐面层脱落、保温层损坏达到整幢楼外檐面积30%以上,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修缮的。

(四)整幢楼共用部位楼地面面层、门窗及楼梯扶手因破损影响正常使用,需要修缮的。

(五)整幢楼给排水管道老化、损坏,需要更新改造的。 第五十四条 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范围:

(一)物业管理区域内路面破损50%以上,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整体修复的。

(二)整体更新改造消防设施或者更换、维修主要部件,一次性费用超过原造价20%的工程。

(三)设有电梯的高层或小高层住宅的电梯需要维修的。

(四)二次供水、排水及消防水泵因损坏影响安全和使用,需要更新改造的。

(五)小区围墙或者大门因损坏影响安全和使用,需要整体修缮、更新的。

(六)小区环境绿化需要更新改造的。

第五十五条 专业服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并承担相关费用。与专业服务部门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五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维修基金使用范围,根据房屋现状以及业主委员会或者相关业主的意见,制定大修、更新改造方案。大修、更新改造方案包括:

(一)大修、更新改造内容;

(二)工程预算;

(三)涉及户数及按户分摊费用;

(四)维修基金缴存余额;

(五)大修、更新改造组织方式;

(六)业主委员会意见。

经业主委员会确认的大修、更新改造方案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业主对公示内容有疑义的,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第五十七条 物业管理企业向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维修基金使用申请,填写《商品住宅维修基金使用申请登记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大修、更新改造方案、工程预算;

(二)业主委员会或者相关业主书面确认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三)公示情况照片及大修、更新改造方案公示证明。

第五十八条 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银行专户拨付使用。 工程验收合格的,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费用清单、发票及验收合格文件告知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签章后列入专项基金管理帐务,并按工程实际发生额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

第五十九条

维修基金不敷使用时,按业主所占有的住宅建筑面积20.00元/m2续筹;商铺和商业经营性用房按建筑面积40.00元/m2续筹,纳入专项维修基金专户管理。

第九章 已售公有住房住宅小区管理

第六十条 已售公有房包括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单位全额集资房。 第六十一条 鼓励已售公有住房住宅小区或单幢住宅小区进入市场化物业管理,对暂时没有条件或业主人数较少且经业主一致同意,成立业主委员会或推选业主代表后,由业主自行管理,但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第六十二条 为促进房地产的流通,搞活房地产市场,鼓励个人已取得产权的公有住房上市交易,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设臵上市交易限制条件,阻碍公有住房上市交易,通过二级市场取得产权的业主与原住宅小区内所有业主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十三条 公有住房售后维修基金来源于两部分:

1、售房单位从售房款中提取,属多层住宅的按售房款的20%提取;属高层住宅的按售房款的30%提取。

2、购房者按其占有的住宅建筑面积10.00元/m2交纳。

第六十四条 公有住房住宅小区已成立业主委员会并聘请物业管理企业的,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筹集专项维修基金;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售房单位负责筹集;改制和破产企业由小区全体业主推选的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负责筹集。对利用原公有住房售后剩余、遗留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营利性收入,税后净收益应主要纳入维修基金补贴使用,也可由住宅小区全体业主通过业主大会决定。

第六十五条 公有住房住宅小区专项维修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按照第八章执行。 公有住房住宅小区专项维修基金不敷使用时,按购买者所占有的住宅建筑面积10.00元/m2续筹。 房屋产权发生转移时,专项维修基金同时转移。

第十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国家《物业管理条例》、《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及有关配套规定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罚。

第六十七条 业主、使用人未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和其它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交纳,物业管理企业可限期催交,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按每日万分之五加收滞纳金。

第六十八条 对于业主、使用人不遵守规章的行为,经说服不改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可以把他们的行为公示出来。

不能及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的业主,不得当选为业主委员会委员,其所在相关单位应积极帮助做好相应说服教育工作,必要时应代为扣缴。

第六十九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违反本办法或者侵害公共利益的,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 业主委员会违反本办法开展活动或者不能正常履行职能的,市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其停止活动,进行整改,或者主持召开临时业主大会重选。

第七十条 建设(开发)单位未按照规定提供物业管理用房以及物业管理设施设备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建,逾期不补建的,应当交纳补建价款。并按《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开发)单位未按照规定落实物业管理企业、未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按《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处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一条 物业管理企业违反本办法,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物业管理企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由市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物业管理企业违反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列入企业资质年检考核量化条件;

(三)物业管理企业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恶化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做出警告,报请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应当由工商、价格、财政、公安等部门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没有设立专项维修基金或没有收齐专项维修基金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改正,并作为企业资质年检合格与否的必备条件。

对拒交专项维修基金的个人和单位可通过法律程序强制追缴所欠本金和利息; 对拒交专项维修基金的业主在利用自身物业出租或经营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拒绝办理相关证照;

对拒交专项维修基金的业主在产权发生转移时,产权部门拒绝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不执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根据建设部110号令对装修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装饰装修企业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十八条 本办法与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有冲突的,以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第七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第九课教学设计范文下一篇:读美的相遇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