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投融资困难

2022-09-16

第一篇:中小企业投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主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融资难、赍全短缺一直束缚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经济主体中的弱势群体;从经济体制、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入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2.中小企业贷款的背景、原因及现状

2.1中小企业贷款的背景环境

2.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3.中小企业信用问题

3.1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信用确实的主要原因

3.2信用担保体系的问题

4.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4.1解决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4.2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

4.3健全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篇: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为解决自身融资问题应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诚信观念,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下面尚普咨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几个对策:

1、健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信用程度。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要从规范企业制度人手,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经营运作规范。在企业分配制度上,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

2、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牢固树立欠债还钱的观念,按时还本付息,把信用当作无形资产来看待。一方面按规定向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杜绝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及欠息行为;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树立诚信品德,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3、实行规模经营,提高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目前中小企业中第三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但第

一、二产业发展也较快。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应形成中小企业要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注重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在新产品开发应用、科技成果转让、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经营领域应突破传统行业限制逐渐从饮食、商品流通、建筑等传统产业向广告、经纪人中介、电子信息、科技等新领域延伸。中小企业应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将企业盈利的相当部分用于增加资本金,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

4、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需改善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环境尽可能拓宽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方式。同时,提高抵押担保机构信息的优势和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风险决策。

第三篇: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与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瓶颈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新优序融资理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困境,从加强中小企业自我强化内在管理、改革相对落后的金融体制、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融资困难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每年出口创汇占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近些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促使它们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其高倒闭率,加上它在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中显现的脆弱性,使得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不敢向它们放款。

二、信息的不对称性,使银行对新办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心中把握不大,对贷款缺乏信心。

三、中小企业业务量小,手续麻烦,导致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运作费用较高。据世界银行近几年在菲律宾的调查显示,大额贷款的运作费用约占贷款总额的0 3%—0 5%,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由于金额较小,管理费用高达2 6%—2 7%。哥伦比亚一家专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机构,其运作费用竟达贷款金额的7%以上。

四、中小企业通常不能按照银行规定提供担保或其他抵押资产。

五、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缺乏有关财会信息的书面或计算机存储的资料,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发放贷款。此种现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比较普遍。

六、政府对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缺乏鼓励措施,导致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及其特点

总体上,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结构中,主要以间接贷款为主,其余按顺序排列分别是民间融资、股票融资、企业债融资、私募股权融资。

(一)银行贷款。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的背景下,银行贷款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以风险控制为原则,这是由银行的业务性质决定的。我国的融资结构基本上偏于间接融资,有80%左右的资金来自银行,资本市场占的比例非常小,风险基本集

中在银行。2003 年我国非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总额29936亿美元的最高值,近两年来有所下降。

(二)股市融资。根据企业选择上市的地点不同,我国企业股票融资的结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1)B 股融资额在1998年之前占比较大,之后占比几乎可以忽略。(2)大部分时间里,国内股票融资占据主导。近几年,国内掀起了海外上市的热潮。海外融资占比也不断上升,2005年达到82.04%。这与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的迫切需求、海外上市相对于境内A股上市的简单程序等因素不无相关。

(三)发行债券。我国债券市场中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债券品种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在我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和金融债占据了大部分,二者票面总额占比一直在90%以上,截至2007年10月仍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其他多种债券占比很小甚至为零,结构严重失衡。二是主要为政府提供融资服务。三是企业融资虽然有所增长,但仍处于低水平。近几年,我国企业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其在债券总规模中的占比也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短期融资券的产生,将可能在未来改变我国债券结构失衡的问题。

(四)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一般是指外资参股本土企业的比例超过20%甚至50%以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影响力和控制权。对于本国企业而言,吸收外资参股或者被外资并购,是一种融资途径。由于A股市场尚未充分开放,B股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外资的渠道还非常有限。一些没有上市的企业通过合营和参股的方式吸收的外资金额并没有超过外商独资或者外商在中国本土购置房地产等资产的总额。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围绕上市公司的并购将会取得突破性发展。最近几年,我国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基本保持在500亿美元以上,成为我国许多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既需要中小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也需要国家尽快制定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为中小企业开辟较多的融资渠道。

(一)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首先,按照“一体两翼三层”的模式,尽快建立以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一体”指主体模式,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操作,绩优者扶持”;“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三层”指中央、省(市、区)、地市三级。信用担保的操作层在地市,省和中央只对下一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业务。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据国家经贸委初步统计,截至2000年8月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已初显端倪,担保资金达40多亿,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近4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其

次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都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学习运用先进科学的担保风险控制办法,避免行政干预。要引导推动市场化的企业互助担保组织和商业担保机构扩展业务,增强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担保服务项目。再次,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培育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结合进行。在对中小企业纳税、贷款、工商年检、通关报税、产品质量检验等情况记录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向银行等机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要表彰重合同、守信用的中小企业,树立信用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信用管理先进模式和经验,各有关部门要对这样的企业给予支持。同时将少数信用低劣的中小企业列入“黑名单”,通过限制这些企业,更好地支持信用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第一,应建立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在注意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同时,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鼓励政策性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内,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应继续扩大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及时完善授信制度,合理确定各级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要积极研究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进一步改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第三,大胆偿试股权融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扶持高科技企业创新,离不开配套的资本市场,而股权融资又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形式。在我国二板市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应有选择、有条件地对一些中小科技企业进行产权交易试点。引导推动并规范中小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产权出让、利用外资等方式进行改组改造。第四,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有关部门应严格风险投资的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管理,规范风险投资的市场行为,充分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均不得直接从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业务。

(三) 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应当建立权责明确,层层负责,互为联系的三层国有资本管理体系:第一层次,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政府代表国家管理国有资产,按照国家资产的不同用途,授权综合管理部门行使所有者的监管权,依法享有国有资产的收益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层次,按照监管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设立若干个国有资本运营机构,授权一些企业集团,对国有资产实行法人化、企业化管理。第三层次,按照国有资本运营与国有资本使用适当分离的原则,使企业成为国有资产的具体使用者和经营者,按照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规范运作,向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机构或母公司负责,独立地进行生产

经营活动,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政府认识到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鼓励放款机构以严格条件向小企业发放信贷。最通行的做法是向小企业发放补贴性贷款,其具体方法是:由专门的中小企业基金掌握贷款,并由中央银行以极低的利息供放款银行使用,以弥补其高风险和放款费用。这种政策在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也可能产生对融资的过度需求)。此外,政府还应采取以下配套措施:建设基础设施和工业用厂房,向中小型工业企业出租;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如维修中心、工具中心和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产品的营销工作,对基本上或大部分由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实行优先订货制度;由国有公司批量进口中小企业需要的材料,向中小企业零售,以解决中小企业进口手续复杂和储存积压大量材料的困难。

(五)大胆借鉴国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1)韩国的联系担保计划。为了实施《信贷担保基金法》,韩国于1976年建立了韩国信贷担保基金会。基金会的目的是通过担保,使具有竞争潜力、善于管理而又无足够有形担保物的中小企业得到融资。基金会的资本来自政府的补贴和金融机构分担的资金。基金会的职能是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信贷信息服务和管理及技术援助。这些职能中最重要的是在每笔交易或贷款的基础上,向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韩国的联系担保计划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促进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2)美国的小企业投资公司。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小企业投资法》,并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类公司是由小企业管理局审批和管理的私有金融机构,其职能是向小企业提供长期信贷和资金。目前约有365个小企业投资公司为新创办的和增长中的小企业融资。

总之,在融资渠道上,我们要针对于其特点及问题,充分运用各种积极的办法,对融资出现的问题做出细节分析,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利于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悦,《浅谈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集团经济研究所吗,2004.9

2、 张彤璞,《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与融资问题研究》,陕西科技大学报,2006.2

3、 刘向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沿海科技出版,2005.11

4、 赖小民,《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思考》,中国金融报,2009.61

5、 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国际商务财会研究所,2009.52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即便是在金融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虽然其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比较齐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据英国小企业联盟200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46%的小企业对“银行支持”感到满意,35%的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可得性”感到满意,而对“信贷成本”表示满意的小企业只有13%,对利率满意的小企业只有7%;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明显劣于大型企业是不言而喻的。

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

(一)交易成本高。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为银行信贷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贷款规模大,单位交易成本越小。(二)信息不对称。面对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而使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即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实证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的信贷配给的影响更大,其原因是(1)由于中小企业在交易成本方面的劣势;(2)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声誉较低,其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相对更严重。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的融资同样面临着上述配给问题。

(三)中小企业在信贷筛选中一般也处于不利地位。当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问题时,一种主动的策略就是提出某种非价格条件,即通过某种机制诱使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在贷款中所面临的抵押要求更严格。同时,受地理位置、资产专用性程度、处置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很大情况下中小企业在清算时其价值损失相对较大,只有通过更高的抵押要求才能补偿潜在的损失。

(四)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中小企业经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客观上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

第五篇:国内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2012年以来,小微企业成为时下经济社会的热点名词,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虽然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与帮助,但是在融资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巨大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针对融资困难这一突出问题进行原因说明,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融资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02

一、小微企业的重要地位

随着小微企业发展的逐渐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坚实后盾,并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十八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国家要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2013年初,根据官方首次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全国共有小微企业超过1000万户,在经济市场中所占比例达到94%。这些权威数据充分显示出小微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小微企业是稳定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实力量

发展小微企业不仅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提供保障作用,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宝贵的工作机会,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与生活保障问题上,小微企业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小微企业是科技进步中的创新主体

小微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位,必须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来支撑。近几年,创新型小微企业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涌现,国家也越来越关注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来帮助企业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扩大企业规模。2015年5月畅捷通推出了“互联网+管理”的战略模式,推动互联网与小微企业的共同发展,帮助小微企业在经营方法、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获得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管理质量。

(三)小微企业是成为大型企业的唯一途径

小微企业具有进入市场门槛低和投入运营成本少的特点,通过自身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灵活运作能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具有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特点与优势。根据这些便利条件,吸引到大批创业者投入其中,给未来企业家的成长提供重要支撑平台。任何大型公司都是通过小微企业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拥有从小微企业不断磨练的经历,才能够成为出色的管理者,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当前,国家相继出台一些相关草案与文件都涉及到发展小微企业,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这一目标。这些带有指导性意见明确表明国家对待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视态度,给小微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相关鼓励政策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小微企业发展的前进步伐。许多创业者看中其发展前景,纷纷投入到小微企业的建设之中。

然而,在实际施行中却产生出一些突出性问题。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根据调查,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小微企业资金出现问题,而实际获得资金的小微企业只有10%,这与同样依靠银行借款寻求资金支持的大中型企业相比数量差距很大,还占不到其中的一半。如此巨大的反差,也反映出小微企业在融资环节中受到大型企业的排挤。基于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这一现象,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分别进行研究。

(一)内部原因

1. 缺乏约束机制,财务信息不透明

许多小微企业里相关管理约束制度严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里各层级机构设置不规范、权责体系不明确,遇到问题双方之间相互扯皮、推诿,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另外,小微企业整体对财务管理方面不够重视,缺乏统一监督、约束规范。一方面,由于没有及时审查,企业内部财务账目混乱,针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呆账、坏账不予理睬,极易出现糊涂账;另一方面,财务信息不披露、不公开以及不真实的情况将严重导致财务信息不对称,致使与银行之间的衔接出现断裂,加剧融资困难的产生。

2. 商业信誉度低,贷款违约率高

小微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企业文化没有根深蒂固,极易受到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对抗外界风险能力十分有限,内部人员流失严重,时刻面临倒闭危险。一般来说,由于国家层面的相关信用制度不健全,致使每个小微企业内部信用制度缺失、信用意识不强,普遍存在商业信誉度低下、贷款违约率高的情况。一旦小微企业遭受到市场竞争的威胁,很容易导致企业破产,造成银行贷款无法及时收回,使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此外,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甚至严重违反法律规定,通过制作假账、套账、以及提供虚假担保抵押物等违法行为骗取银行资金,造成银行巨大财产损失。商业银行为了减少自身蒙受的损失,通过抬高放贷标准、提高融资成本、减少贷款规模等方式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进程,制约了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

3. 小微企业人员综合素质严重缺乏

小微企业具有准入门槛低、成本需求少和创办速度快等特点,导致小微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出现了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现象。其中,存在于企业里影响生存发展最致命的一个弱点是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综合来看,小微企业内部员工人数普遍较少,特别缺乏有能力、有担当的管理层人员和主要的技术核心人员。一方面,小微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无法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来约束员工自身的行为,是非不分、赏罚不明的管理态度使员工的激情与斗志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企业要想能够突出重围占领市场获得一席之位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科技创新。缺乏核心技术人员也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小微企业往往无法领悟到这一点,导致研发创造成为纸上谈兵,给未来发展蒙上巨大阴影。

(二)外部原因

1. 政策制度的建立缺乏具体操作性

自2009年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与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建议,从各个方面推进小微企业的壮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这些政策性指导意见只是在经济市场中树立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给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却没有指出具体的实施标准和落实准则。不仅如此,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与相关服务职能部门无法进行有效衔接与沟通,而且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断层和推诿现象,更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度。

2. 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服务是以短期贷款为主,最多不超过一年,即便有一些中长期贷款也是凤毛麟角,根本解决不了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程度。此外,即使商业银行有符合小微企业的放贷条件,加上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复杂的审批程序,企业要想急需使用资金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再者,商业银行终究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放贷给小微企业会增加银行成本,使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最终导致净利润的减少。所以,商业银行在不违背中央提出大力帮扶小微企业贷款的政策下,顺势宣传多种利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而实际上却是难以进行和开展的。

3. 信用评估机制缺失阻碍融资行为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整体信用水平低下、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此外,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信用评估准则来评判一个小型企业的整体信用情况,没有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对经营状况、资金情况、信用等级以及抗风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而且,商业银行对待商业贷款十分关注企业的信用水平,依据信用等级实施贷款发放,由于严重缺乏这方面的材料支持,银行方面不能获得企业的真实资料与准确数据,极易出现有损银行整体利益的意外情况。国家信用评估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缺少具体的衡量标准,致使一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进一步扩大问题的严重性。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就会越发小心谨慎,阻碍了小微企业向银行寻求融资的行为。

4. 担保抵押制度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

除了向银行贷款筹集所需资金,小微企业也可以通过担保抵押物的方式进行融资,但是本应该作为一种有效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融资渠道却被实际的相关制度所限制,这不得不让小微企业望而却步。在实际的担保融资过程中,小微企业无法向担保公司提供充足的固定资产或者等额的抵押物品,且担保手续非常繁杂,造成担保成本增加、担保时间持续过久。这种原本应该带来便捷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却十分费时、费力,徒增了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失去原本的真实意图。担保制度的不合理严重违背了小微企业的真实状况,这些都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三、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改善建议

(一)注重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小微企业一定要关注自身的管理层次,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企业再小,一些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一定要完善,包括组织架构完整、权责分离、人员管理到位以及财务信息真实可信,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无论何时,小微企业都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找准市场定位,保证产品质量可靠,增强企业信用观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二)完善法律机制,保证小微企业正常发展

目前,国家正在全方位大力开辟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道路,出台了许多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给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应该健全法律机制以配套现有的相关政策,逐步推进小微企业建设,通过法律途径制约有关违法行为,维护小微企业自身利益,不断支持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保证小微企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

(三)设立多种融资渠道,满足小微企业发展

如今,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首选的融资渠道是民间借贷,尽管银行贷款理论上作为可行性强且具有保障的融资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借贷手续简单,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加强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提供多种融资类型,是目前首要考虑的任务。鼓励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开辟多种便捷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快速获得贷款。加大对各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小额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力度,提供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多样融资产品和服务体系,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

(四)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机制,提高融资效率

国家应建立一套诚信机制服务于小微企业,帮助银行获得第一手的相关资料。银行结合信用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对小微企业进行诚信认定,让银行做到有据可行,以保障银行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信用标准体系,公开信用信息,提高小微企业透明度,金融机构就能以此衡量每一个小微企业的诚信额度,掌握企业的不良违约记录,从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丽丽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与信贷支持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刊),2013(10):217-218.

[2]孔然34关于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02):94-96.

[3]徐良英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12(31):82-83.

[4]祝松梅,马众,张树娟.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5):22-23.

作者简介:叶 楠(1988?C),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研究方向:金融、会计。

上一篇:在线客服系统是什么下一篇:最新社会保障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