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观课有感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美术观课有感范文

观课有感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观看本课时,我确定的观察点为“学生学习”维度中的“目标达成”视角“学生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总体评价: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效,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有效调动学生思维,把“看不见的”学生原始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通过学生黑板板演展讲呈现出来,让学生原始思维可视化,以便更好地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从而促进对目标的达成,符合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彰显活动有效之美。 本节课突出的优点:

一、贯彻《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导入时以一段反应环境污染的视频开始,并且设计了问题情境: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让绿色回到文明身边,某中学团委组织八年级学生去植树,每个班37名学生,1班每人植树28棵,2班每人植树43棵,3班每人植树29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这个环节充分贯彻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动起来,自己解决问题。如因式分解的定义,公因式的确定,以及另一个因式的确定方法都是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答等过程,重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高老师整节课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来多总结,多归纳,遇到比较困惑的问题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让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尽量让学生动起来。有时会成为与学生有同样知识水平线的未知者,有时成为能表达学生问题的困惑者,有时成为能帮助学生完整清晰地表达意见的翻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能走下讲台,做到课内批改大部分学生的练习,且对于个别学习本课新知识有困难的学生能单独予以辅导。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及存在的问题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或是马上板演为全体学生讲解清楚。

3、课堂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展示成果,讲解思路,提出疑问,交流看法,完善答案。充分信任学生,尽力做到了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讲对的不再重复。使学生切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巩固和应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

第二篇:观课有感

罗老师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罗老师的数学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入手,从生活中取材,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了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罗老师创意裁剪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的活用教材,大胆摒弃了教材中同学们搜集矿泉水瓶的数学情境。罗老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我想这样是需要勇气的!

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课上罗老师注重了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巧妙利用旧知架起一座通向新知识的桥梁。课堂上罗老师在让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减法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来学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罗老师的这节计算课的教学丝毫没有机械、枯燥、重复的训练,而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把计算教学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计算方法。

另外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罗老师平日的教学功底,她一定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数学课上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口算思路能够达到一口清:思路清、算理清、方法多。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这节数学课的练习设计可以说也是别具匠心的,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有深度和广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填未知数等,都很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师在课上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

1、 要求学生表达时语言做到简洁,学生算理明、思路清、方法多、速度快。

2、 注意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笔算完毕,罗老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样有效避免了错误,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3、要求学生书写美观、工整,挺胸抬头。

4、 重视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下课前问学生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次梳理,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罗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教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方法,更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在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

当学生的算理说得不够清楚的时候,教师是不是应该学会等待?数学学习需要消化、需要顿悟,这时也可以给学生时间思考、交流、讨论,循序渐进地完成旧知与新知的迁移。教师如果不那样急于给出问题的结论,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学生有疑问、有困难,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带领学生拨开云雾见青天,找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学生有能力可以独立完成、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巧妙引导,该放手时就放手,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实。收放自如、有张有弛,应该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境界!

第三篇:观课有感

观课报告--《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015年,新一轮的研修又开始了,通过研修学习,我们从中又获得了很多知识。听了六位老师的课 ,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

现就《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容于一体,较好的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有这几个方面:

一、注重方法渗透,引导自主探索。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反思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上含有辩证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在某个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与这个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讨论题中不变量、变量中的比例关系,找出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是在学生学完正、反比例意义的基础上,用比例的方法来解决以前所熟悉的归一应用题。首先,教师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复习正比例的意义;接着,情景引入新课,找信息,提出问题,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比值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把学生放在了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岳静老师对新知的教学采用了以旧知引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注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老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很快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很自然的从生活中引入、探究和应用。

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比较积极活跃。学生能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并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组讨论热烈,能够主动提问,互相帮助,学习效果不错。

三、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明确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至关重要。否则就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

3.练习题的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不算紧密,要尽量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新引力的知识点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新课的认识。

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反思中加深理解。

四、学习收获。

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是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几位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一;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

二;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教师能出示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亲身经历的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数的性质,到商场去观察,用变魔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和教学互动性,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教学效果:教师的态度亲切和蔼,做学生的大朋友,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能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教师用心设计,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教学效果良好。

第四篇:《颐和园》观课有感

1

一节公开课,台下多少功

——听晓清老师执教《颐和园》有感

今天听晓清上《颐和园》一课,深深地体会到要想真正上好一节公开课的不易。

晓清老师是有一定经验的青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步着。从今天的课堂中能够看到她努力的影子。首先,我们会发现,晓清老师上课时,语调从容,仪态优雅,在引导学生时不急不慌,这表现她一个老师长期积淀下来的基本素质。其次,课件制作也很精美,说明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较大。

但总体上来说,存在问题仍有不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年段的学段目标体现在识字写字与阅读方面的要求如下:

识字写字方面: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姿势正确。

阅读方面: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

而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教师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参中,课文简说这样引导我们: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2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按照以上要求,执教老师更注重阅读能力的指导。忽略了识字写字的教学及朗读指导,尚不能激发学生对我们的文化遗产的热爱。

我发现学生在生字部分已留有预习痕迹,证明学生课前预习过。那么何不从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方面入手呢?这样做既能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检验,也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扫清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朗读指导确实不够,有很多环节其实可以顺着学生的发言直接指导读一读的,但都被老师直接跳过了。这点儿等一会儿再逐一点出,请晓清自己琢磨。

课的教案是很有思路,也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操作过程中完全忘记了应该以学生为主,直接牵引学生接自己课件的内容一步步走。老师的教案中教学过程第二部分是:自主选读,感受美景。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最想在哪儿留影,为什么?这本来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说到哪儿,我们就可以相机学哪儿,但实际的情形是:学生汇报完了,老师才按照自己的课件逐一学习。这样就受了课件的牵制„„我认为,课件可以做成超级链接形式,学生说到哪里,出示哪里,学习哪里,就更能体现以生为本了。

1.关于朗读:教师一定要有朗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意识。预习过了,正式学习全篇课文前就应该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展示朗读等,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浏览课文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展示读,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评价,边评价边指导朗读。比如学生一开始就说到想在十七孔桥留影,还想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像书中说的那样美,完全可以顺势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自己的向往之情。另一个学生说想在昆明湖留影,因为昆明湖的水多么美,老师可顺势接一句:那就请你把昆明湖的美景先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2.开头课件中展示的画面非常美,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把握机会,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热爱,仅仅是静默之中看图片,看完后说两句感受,这样似乎对颐和园这个“我国的文化遗产”还没有真正热爱起来。老师如果准备充分,可以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在画面逐一出现时,进行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自豪之情。

3.关于课前准备部分,让学生读了两次第五组的导读,这个内容非常好,对师生的学习是起引导作用的,但读完后再做简单指导,比如说说这段文字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注意什么: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3

4.关于词语的理解。“耸立”的意思学生说不明白,写出了什么?词的本义是高高地直立,那肯定是写出了建筑物的高大了,要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意思去,他们说不到点子上的话,老师就要适时指导了。“滑”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在什么地方才会滑?滑字用在这里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水非常平静啊。引导得当学生是不会说出“硬梆梆”类的词语的。这说明老师本人对这些词语的精妙之处尚未体会到。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老师首先应查查字典,看怎样解释更恰当,更顺畅。

5.板书部分:课文标题“颐和园”,老师把最关键的一个字的左边写成了“大臣”的“臣”。这是不应该的。不仅不应该,还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认识这个字。

6. 关于课文写作的顺序,其实就是游览的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为什么非说是地点顺序呢?不规范。请参阅教参内容: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7.关于“像„„又像„„”的比喻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个比喻是把一种事物做了两次比喻,写出了昆明湖水的静和绿的特点。而学生所举的例子:“弟弟捏的泥人又像猴子又像人。”并不是比喻。对照比喻的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小作者的意思是弟弟捏的猴子是四不像,并不美观。是与猴子比较,与人比较,既不像人,也不像猴子。你可以追问一句,那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学生肯定会说,把泥人比成人和猴,写出了泥人的什么特点?学生肯定没法回答了,说是写出了泥人很像人,又很像猴?肯定是说不通的。所以可借此告诉学生这个还不是比喻句。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你必须对比喻等修辞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整体上来说,这节课一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准备的还是不够。上一节课,可能要准备十节课的时间,在充分准备的过程中,要多查阅一些资料,尤其是课标、教参、甚至课前导读、课后练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本班学生的

4 内容去用。

其实,从这节课中,我自己也受到很多启发。自己有所意识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多加注意,这也是我们要深入评课的意图所在。

5

第五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观课有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语言的朴素、干净的风格,和人物的高贵一脉相承。

这篇课文的大多数篇幅都是描写樟树,这只是物之“形”, 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特点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宋庆龄身上的那种“香樟树”精神。主要的是物之“神”,继而是人之“神”。赵老师老师巧妙地采取了“读中悟形,形中悟神”的方式组织教学。首先抓住描写樟树样子的语段,抓住“蓬蓬勃勃”,进行不断的语言生发,感知“粗壮、稠密”的“蓬蓬勃勃”的表层意思,在反复诵读中还原文本视像,使樟树高大、茂盛的样子能慢慢地从文字背后显现出来,初步感受樟树的“形”。我们知道“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为了让学生脑海中对樟树已有的形象更加丰满,老师继续以“读”为抓手,层层推进教学。紧紧围绕第四自然段这几个描写樟树外形的句子。扣准一些关键词,充分发挥读的作用。老师在不断地用语文特有的方式来规范,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感知的舞台,让学生能够想象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赵老师还向教师向学生精心拓展了一段视频资料,介绍了宋庆龄的故居前的樟树。这段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加深了对樟树的印象,体会“这樟树的一枝一叶,其实都凝聚着宋庆龄的气节和品格”,让学生加深了对宋庆龄高贵品质的印象,也渗透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这样的教学设计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情,把樟树与宋庆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宋庆龄怜惜两棵樟树,因为他们而不忍心搬家;樟树依恋着宋庆龄,虽然斯人已逝,但仍然执著地伫立门前。带着这种感受朗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

观课后,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文章表面上写树,实际写人。那么品读樟树外形的环节是否可以简洁些,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走近宋庆龄这个人,教学的天平适当向宋庆龄倾斜,相信学生们一定对宋庆龄的印象更深刻,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更清晰。

上一篇:名篇名家句子范文下一篇:每日励志语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