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观课有感

2024-04-08

《颐和园》观课有感(精选11篇)

篇1:《颐和园》观课有感

一节公开课,台下多少功

——听晓清老师执教《颐和园》有感

今天听晓清上《颐和园》一课,深深地体会到要想真正上好一节公开课的不易。

晓清老师是有一定经验的青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步着。从今天的课堂中能够看到她努力的影子。首先,我们会发现,晓清老师上课时,语调从容,仪态优雅,在引导学生时不急不慌,这表现她一个老师长期积淀下来的基本素质。其次,课件制作也很精美,说明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较大。

但总体上来说,存在问题仍有不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年段的学段目标体现在识字写字与阅读方面的要求如下:

识字写字方面: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姿势正确。

阅读方面: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

而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教师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参中,课文简说这样引导我们: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按照以上要求,执教老师更注重阅读能力的指导。忽略了识字写字的教学及朗读指导,尚不能激发学生对我们的文化遗产的热爱。

我发现学生在生字部分已留有预习痕迹,证明学生课前预习过。那么何不从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方面入手呢?这样做既能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检验,也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扫清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朗读指导确实不够,有很多环节其实可以顺着学生的发言直接指导读一读的,但都被老师直接跳过了。这点儿等一会儿再逐一点出,请晓清自己琢磨。

课的教案是很有思路,也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操作过程中完全忘记了应该以学生为主,直接牵引学生接自己课件的内容一步步走。老师的教案中教学过程第二部分是:自主选读,感受美景。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最想在哪儿留影,为什么?这本来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说到哪儿,我们就可以相机学哪儿,但实际的情形是:学生汇报完了,老师才按照自己的课件逐一学习。这样就受了课件的牵制„„我认为,课件可以做成超级链接形式,学生说到哪里,出示哪里,学习哪里,就更能体现以生为本了。

1.关于朗读:教师一定要有朗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意识。预习过了,正式学习全篇课文前就应该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展示朗读等,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浏览课文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展示读,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评价,边评价边指导朗读。比如学生一开始就说到想在十七孔桥留影,还想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像书中说的那样美,完全可以顺势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自己的向往之情。另一个学生说想在昆明湖留影,因为昆明湖的水多么美,老师可顺势接一句:那就请你把昆明湖的美景先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2.开头课件中展示的画面非常美,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把握机会,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热爱,仅仅是静默之中看图片,看完后说两句感受,这样似乎对颐和园这个“我国的文化遗产”还没有真正热爱起来。老师如果准备充分,可以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在画面逐一出现时,进行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自豪之情。

3.关于课前准备部分,让学生读了两次第五组的导读,这个内容非常好,对师生的学习是起引导作用的,但读完后再做简单指导,比如说说这段文字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注意什么: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4.关于词语的理解。“耸立”的意思学生说不明白,写出了什么?词的本义是高高地直立,那肯定是写出了建筑物的高大了,要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意思去,他们说不到点子上的话,老师就要适时指导了。“滑”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在什么地方才会滑?滑字用在这里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水非常平静啊。引导得当学生是不会说出“硬梆梆”类的词语的。这说明老师本人对这些词语的精妙之处尚未体会到。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老师首先应查查字典,看怎样解释更恰当,更顺畅。

5.板书部分:课文标题“颐和园”,老师把最关键的一个字的左边写成了“大臣”的“臣”。这是不应该的。不仅不应该,还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认识这个字。

6.关于课文写作的顺序,其实就是游览的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为什么非说是地点顺序呢?不规范。请参阅教参内容: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7.关于“像„„又像„„”的比喻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个比喻是把一种事物做了两次比喻,写出了昆明湖水的静和绿的特点。而学生所举的例子:“弟弟捏的泥人又像猴子又像人。”并不是比喻。对照比喻的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小作者的意思是弟弟捏的猴子是四不像,并不美观。是与猴子比较,与人比较,既不像人,也不像猴子。你可以追问一句,那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学生肯定会说,把泥人比成人和猴,写出了泥人的什么特点?学生肯定没法回答了,说是写出了泥人很像人,又很像猴?肯定是说不通的。所以可借此告诉学生这个还不是比喻句。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你必须对比喻等修辞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整体上来说,这节课一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准备的还是不够。上一节课,可能要准备十节课的时间,在充分准备的过程中,要多查阅一些资料,尤其是课标、教参、甚至课前导读、课后练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本班学生的 内容去用。

其实,从这节课中,我自己也受到很多启发。自己有所意识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多加注意,这也是我们要深入评课的意图所在。

篇2:《颐和园》观课有感

一、自主学习的运用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的发展是被动的,发展目标,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学生心中没有底。学生只是栓着绳索的羊,教师牵到哪,学生就跟到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法拧成一股劲,削弱了教育力量。“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科学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心中有数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下学多少知识都更可贵。

王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即教师引领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教师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例如牟顺红老师抓住“木兰是一个女郎”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喜欢木兰”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木兰,你是个好姑娘——,——。”的问题,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启示我今后教学中抓合适的切入点,让文本有厚变薄,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抓住朗读教学,在读中感受大语文的力量。

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自己会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还耍引导学生练读,进而能绘声绘色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达到模仿、理解和运用的目的。事实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广泛作用。在朗读中感悟形象,这几位老师就是很好的事例。如何准确解读不仅需要学生会借助文本解读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才是重要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形成民主气氛,师生结合,完成完美的朗诵,给人美得享受。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走进文本之中真切感受形象。我的课堂,学生就有些扭扭捏捏的不敢起来,使课堂陷入一种沉闷氛围,究其原因其实不怪学生不主动,还是我们平时教学上训练的不够,尤其是朗读的训练上比较的缺失,没有还语文课真正的语文味,所以才使学生不敢站起来朗读。这启示我自己今后一定要重视朗读的教学,不能使之成为一种形式而已。

四、结合生活实际,钻研文本。观《行道树》把主题定在“奉献精神”这个层面仅仅是教参提供给我们的。但是,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觉得仅仅挖到“奉献精神”是不够的,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领会主题,由此,我感觉,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自己首先不能“浅解”文本,要尽可能地挖掘出文本主题的深意,然后,要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以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深处,挖掘出深层的韵味。浅尝辄止是文本解读的大忌,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

篇3:《颐和园》观课有感

然而, 真正能够吸引学生, 吸引听课者的课, 不是这种千篇一律的常规课, 而是大胆创新教材设计的新型课。这次听到张老师执教六年级二班圆柱的表面积, 真是一次值得学习的课。她改变了以往上这堂课的惯例, 保留了传统的结构复习, 推导侧面积的公式以外, 更大的亮点是要求孩子们认真分析不同已知条件下怎样求侧面积, 以达到对公式深层次的运用和理解。全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完成, 再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能对知识点深入掌握。

让学生发现已知条件环节,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设计, 和试讲班级对比起来, 第二轮上课时的班级孩子发散思维更好一些, 孩子们都能发现已知半径和高, 已知直径和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 在第二次上课的班级中, 孩子们甚至在想已知面积和高, 已知体积和高, 介于要运用开根运算, 张老师很好的肯定了学生, 并且告诉他们这种方法要到中学是才能完成, 孩子个个喜悦, 觉得自己很棒。

面对这一现实, 我认为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很有必要。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 各级学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 是诸多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教材具有权威性、统一性和不可代替性。但是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 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 会的并不一定全考。”这充分说明了教材的弹性和张力, 给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留出了空间。“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需要, 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

课题确立后, 以理论指导实践, 对“死”教材大胆地“活”用, 根据每一章的内容和每一班、每一位学生的实际, 大胆的处理教材。首先是删减。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学生无法当堂完成的任务, 我们可以大胆地将其删减。把一些对于学生来说都太难, 太繁杂的内容可把它大胆地删去, 可把它放在课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下节课再交流最合适。其次是增扩。教材中有些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如果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过高时, 可以设计几个相关联的复习活动, 以降低活动的难度, 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果教材中的活动难度过低, 因缺乏挑战性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这时可为学生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活动, 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发散学生的思维。第三是调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调整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编排, 一般一节课一个小课题。

我校张老师执教的本节课以学生为本, 安排好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复习, 动手探索侧面积公式, 完成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完成了化曲为直的转化, 孩子们自己悟出了侧面积的公式推导, 然后是对公式的理解运用上画了很多时间。如此创新使用教材, 打破常规课, 既可以激发学生活力, 又可以激发听课老师们的思考。

篇4:《颐和园》观课有感

十四节课,十四场精彩;十四位老师,十四种风格。各有各的独特,各有各的专长,令人倾羡,令人折服。

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的章婧老师,她一上台,一说话,一笑,一语,瞬间便把学生们引入了“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中。那些天然的、活泼的、富有野趣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们深深陶醉,连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有着浓浓的文学色彩,也有着浓浓的儿童意韵,这应该就是小学语文特有的味道!

于冬梅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诗中的标点,读出古诗的节奏,打着节拍,“平”声长,“仄”声短。于非群老师在“小小即兴演讲会”上,让学生面向不同的“听众”:“一年级小学生”“同班同学”“台下听课老师”。给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将事情讲具体。即便是同一篇课内阅读文章,老师们的设计视角也是全然不同的,那些出其不意的细节,竟然可以演绎出无尽的精彩!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

同样,刘广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牢牢地“栓”住了每一位听者的心灵,感受姥姥剪纸的神奇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心神竟都随之而前往。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极其认真地板书着,一笔一画,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可观,学生们看着看着便都抬起手指跟着一起描摹,让我感到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我知道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而且老师们身上所蕴藏的深厚底蕴,这些灵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表现,哪里是仅仅预设就可以生成的呢?

三、 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着对执教老师崇敬的心情,在课后,我走上前去,向他们问出心中所感。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徐州市公园巷小学的于冬梅老师。她说:“我的朗诵和书写都是市教研员和我们的校长‘逼’出来的,就是关在房间里一直练,直到练好为止,特别严,不是天生就好的!”她还给我讲了怎么练习发音,怎样共鸣。

幸运的是,坐在我旁边的便是一位资深的课堂教学研究者,他详细地给我分析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他说,看课,就看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师的技能和机智。从谈话中得知,这位老师特别欣赏的便是泰州姜堰市实验小学王芳老师教学的《螳螂捕蟬》、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刘广祥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以及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王娟老师的阅读推介课《与花婆婆相识》。通过他细致的指点,我无比深刻地领悟到,一节好课的生成,既要有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要有教师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高效而情趣盎然的课堂。

时间匆匆,感受多多。同样是青年教师,看着台上的精彩,思量自身的不足,这本身便是无穷的动力。再结合课后专家们的精彩点评,收获便也是满满当当的了!专家们指出:

1. 语文课要有“浓厚的语文意识”。不能等同于“思品课”“科学课”,要实现语文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有“很强的文本意识”,关注文本的表达,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要有“很强的语用意识”,学语言,用语言,关注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要体现语文的“情”,要有深情而真诚的爱。在《观书有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针对古体诗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出语调,读出韵律,读出节奏。因此,我们要不断地领会新“课标”精神,练就言语的灵敏力,明确语文的意识,站稳儿童的立场,找到教学的定位,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再语文一些。

2. 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儿童立场”。要体现儿童的自主学习,要“教得简约、学得丰富”。现在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已经很到位了,但是,学生的“学”却有待加强,老师的“牵”要再少一些!要努力让我们成为“巨大的推手”,成为“隐形的翅膀”,将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远方。

3. 让预设下的生成再精彩一些。语文教学应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 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就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让语文教师的素养再丰厚一些。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要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能诱发、引导学生丰富其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最大潜能。因此,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我们要努力建立语文课应有的尊严,要让教与不教不一样,学与不学不一样。

篇5:观课有感

罗老师讲授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罗老师的数学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入手,从生活中取材,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了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罗老师创意裁剪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的活用教材,大胆摒弃了教材中同学们搜集矿泉水瓶的数学情境。罗老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我想这样是需要勇气的!

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课上罗老师注重了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巧妙利用旧知架起一座通向新知识的桥梁。课堂上罗老师在让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减法问题。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来学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罗老师的这节计算课的教学丝毫没有机械、枯燥、重复的训练,而是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把计算教学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计算方法。

另外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到罗老师平日的教学功底,她一定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数学课上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口算思路能够达到一口清:思路清、算理清、方法多。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这节数学课的练习设计可以说也是别具匠心的,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有深度和广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判断题、选择题、改错题、填未知数等,都很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师在课上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

1、要求学生表达时语言做到简洁,学生算理明、思路清、方法多、速度快。

2、注意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笔算完毕,罗老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样有效避免了错误,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3、要求学生书写美观、工整,挺胸抬头。

4、重视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下课前问学生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次梳理,同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罗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教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方法,更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在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

篇6:观课有感

很高兴,很震惊,我真的看到了我希望的高效益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感觉如下:

1.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引入教学部分

这位老师从三个方面,钢球滚动,能量种类,图片分类提问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思收回课堂,把学生引入到动能与势能的教学主题中进行思考。教师用“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用生活中动态的、具体的、熟悉和能感受到得实例引入或比拟,让学生从大量生活的现象初步认识能量的概念和种类,从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能量与什么有关系,为下面的科学猜想和探究奠定基础。

2.在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引入部分,学生观看各种能量图片,讨论给能量分类的过程中,六张图片分别是:

1、滚动的小球,2、高挂枝头的苹果,3、压缩变形的弹簧,4、高举的重锤,5、拉长变形的弓,6、流动的水。学生一回答1、6是一类,因为他们是运动的;2、3、4、5是一类,因为他们是静止的。学生二回答1、6是一类,因为他们是运动的;

2、4是一类,因为他们主要受重力影响;

3、5是一类,因为他们受弹性影响。学生三回答1、6是一类,因为他们是运动的;2是一类,因为他是静止的,3、4、5是一类,因为他们是先运动后静止。根据这三个学生全面的回答,同学们能找出它们能量的不同特点,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学生得到了动能与势能的特点,自然而然得出了动能与势能的定义,理解深刻。

3.在教学态度部分

教师角色的把握到位,教师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同时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显性的、人文的学习环境,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处在平等学习环境中的首席;教师像一位热心的大姐姐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激励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分享探究活动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兴趣调动到极致,加之教师娴熟的教学技巧辅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融合,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了知识,在兴未尽趣正浓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了“减负强效,高效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实践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4.在实验探究部分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老师只是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独立假设、猜想,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探究,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操作,分析论证,总结结论,全体参与,享受了探究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 愉快地接受了知识。同时让每个学生参与,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容易理解“动能”和“势能”概念以及“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5.在教学反馈部分

在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每学完一个新知识点,都用多媒体投影适当的反馈

练习题,来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动能和势能的物理现象,动能的两个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在生活中应用等等,使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知识理解更为深刻。

6.在多媒体教学部分

多媒体课件过程清晰、有序,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如:在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引入中,利用多媒体电脑将几幅实物图片恰到好处显示出来,并发挥多媒体电脑的优势将图片进行移动组合分类;在课堂反馈学生实验报告处用视频投影仪展示。

7.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概念引入部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的分析,而不是自己直接给出,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部分教学中,让学生独立假设、猜想,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探究,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操作,分析论证,总结结论,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创新思维的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当然,瑕不掩瑜,这节课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很正常。我就是要学习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多谢这位高水平的老师!

篇7:观课议课有感

首先,观课议课是助人自助。参与者围绕课堂教学思考问题想办法,平等对话找出路。大家思考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问题,并分享了彼此的思考和智慧,本身就是收获。提高的不仅是献课人,还包括所有参与者。所以观课议课不是帮助,而是互助,这种互助体现在不是仅仅帮助献课老师,而是大家本着真诚的愿望和动机,共同学习,互相探询和启发,从中得到教益和启发。其次,观课议课不是下结论,而是探讨新的教学可能。有效议课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中种种新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通过碰撞对话实现突破和创新,提供新的可能,然后促进参与者在多种可能中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的方法。

第三,观课议课是一种平等对话。就彼此对话而言,它需要参与者有沟通与合作的意愿;需要对话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彼此接纳;需要彼此间的积极互动与交流。议课要致力从“他人提问”引向“自我提问”,在自我对话中追求自我改变和自我超

越。迈克.富兰说:“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发现问题有利于认识不足并加以改进,暴露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能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效观课议课需要培养教师直面问题的勇气。

第四,“到同学身边去”是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要求。“到同学身边去”的主要作用当然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附带的作用则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实施配合、进行帮助。这种参与,有利于培养参与者彼此的合作精神。了解学生另外的方法是请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信息,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观课议课坚持以学论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考察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是教师教的行为是否合理、教的效果是否理想的试金石。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就是观课议课的核心。

有效观课议课从观课准备开始

1.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2.让授课教师先做观课说明

3.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沟通

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做准备

篇8:《颐和园》观课有感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综合性,选择恰当教学内容,实施因材施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网络教学平台下学习。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有毒、有害实验的模拟,抽象化学概念、理论的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情景再现和模拟等内容,适合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利用其超文本、人机对话、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功能进行教学,让学习者沿着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选取鲁科版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一课践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原因有:一是本节课内容是“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 ” 等等化化学学理理论知识的延续与拓展,也是学生综合利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便于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文本、图像、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呈现;二是合成氨反应是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平衡体系,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而且是学生自开化学课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化工生产,学生对其生产流程、生产设备是陌生的,适合于在网络平台上对生产过程的情景再现和模拟;三是经过高中一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正从习惯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更加关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转变,基本上具备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也有较明显的提高,初步具备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的能力;四是学生已经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 足以胜任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要求。

二、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丰富表现力,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课堂教学中,虽然多媒体已进入课堂,但化学课堂教学依然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或用PPT课件及电子白板代替粉笔和黑板的模式,学生学习依然摆脱不了教师的控制,信息接收是单向的,课堂依旧是枯燥、乏味的。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环节。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电子学习包,内含本课教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包括本地资源、远程资源和泛资源三类。本地资源指的是教师在课前收集整理的学生学习时参考查阅的资料,有Word文档“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导学案”“什么是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PPT课件“工业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等。远程资源指的是教师在课前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学习准备的网络链接,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有“合成氨厂生产的实地视频”“合成氨生产的主要设备的动画模型”等网址。泛资源指的是学生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搜集的资料。为方便学生搜集资料,教师在学习包中为学生准备了网络搜索的关键词,有“如何提高合成氨产量”“合成氨生产安全”“合成氨工业的回顾与展望”“合成氨催化剂及发展前景”等。如此丰富的信息呈现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只需一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全面了解工业合成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既节省了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极大提升了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一情境中,学生的探索空间增大,教学策略更加灵活多变,教师作为信息源的角色减弱,更多的是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三、融合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转变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效益

网络教学平台最突出的特性是信息发送和接收两者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换,而不像课堂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那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其交互方式的广延性和多样性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

本课的难点:一是学生不熟悉合成氨工业生产的过程;二是如何综合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相关信息, 最终选择出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观察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一方面学生能根据学习目标自由控制信息的呈现,有的通过播放器对动态图像(动画和视频)的播放、停止、回放来了解合成氨的工业生产过程,有的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搜集合成氨的资料,也有的通过学生电脑交互功能相互交换所选择的合成氨生产适宜条件等;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推器,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有目的性地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观点、看法做到心中有数。如学生发现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条件产生相互矛盾时,有目的地追问几个问题:合成氨生产的压强怎么选择?温度怎么确定? N2和H2的体积比为何是1∶2.8?原料气为什么要循环利用?为什么要在适当的时候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又如,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的反馈作业中找出两份具有代表性的作业,发送到学生机上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在解决生成物浓度对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时,一组学生认为增大浓度,另一组学生则认为要降低浓度,顺势引导学生查看课件中合成氨的速率方程,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共同得出结论:降低氨气的浓度,提高反应速率。

篇9:《颐和园》观课有感

摘 要:观课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也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许多观课活动中,有部分教师只是走走过场,形式主义,这就使观课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从观课误区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观课。

关键词:观课;误区;教学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一、“观而不备”,须提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现象:学校安排一位体育教师去其他学校参加观摩课活动,该教师没有做任何准备,到了时间便带上记录本边匆匆忙忙地赶去听课,赶到观课学校,刚好开始听课。

分析:上述现象中的教师并没有把观课活动当成是提升自我的教研活动,而是把这个活动当成了学校的任务安排。教师在得知学校安排外出观课后,没有做好任何准备,也没有主动去了解上课教师情况、上课内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等,只是盲目地带上笔记本去完成任务,走走过场。

措施: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观课同样需要做好充分准备。(1)业务准备。教师在得知参加观课活动后要提前去了解上课内容、教材等,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揣摩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与上课教师的设计作比较,以提高观课质量。(2)理论准备。熟悉教育教学理论,观课者需要站在科学的教育理论高度才能客观、有效地去分析、评价一节课,才能发现课堂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以及可以适当改进之处。

二、“观而不思”,须灵活记录,做到深刻反思

现象:有的教师在观课时,比较认真,把上课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一字不落,不仅将课堂的流程、环节都记录清楚,而且把教师的语言等细节都进行了记载,整节课都在忙于记录。

分析:上述现象是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在观课时普遍存在的情况,他们认为这种观摩课一定是高质量、无瑕疵的课,可借鉴性高,所以在观课时,会把所有的流程,甚至细节都记录了下来,一节课结束,所有的时间基本都用来记录,手酸、笔伐,可就是没有了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因此,观课活动就成了抄写课。

措施:观课过程不是盲目的记录过程,其中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优秀的教师在观课时的记录会比较灵活,且有针对性,他们记录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1)记录创新之处。作为观课者,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的与众不同(如,教学方法、器材处理等),并反思其创新的优缺点。(2)记录值得商榷之处。课堂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教师要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3)记录自己的思考。在观课中要边听边思考,揣摩上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三、“观而不议”,须及时探讨,做到交流提升

现象:有些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能看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甚至是改进方法等,但是在观课结束后却不参与评课、议课,有的虽然参与了评课,但却在评课过程中成了听众。

分析:从上述现象中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在观课时能认真思考,对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并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可以说这些教师“观”出了“门道”,但是他们却没有与其他教师交流,闭门造车,观课的效果只停留在主观思考上。

措施:观课后不参与评课,就失去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评课是教师之间思维碰撞的载体,也是向其他教师学习的良好机会,通过评议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1)小范围评议。观课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可以和周围的教师小声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2)整体评议。评课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其他教师一起互动探讨,吸取经验。(3)一对一评议。由于观课活动时间的关系,评议不可能覆盖所有教师,可以在活动后单独与上课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针对他人的评价,如有疑问或更好的意见,可与其沟通交流。

四、“观而不行”,须落实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现象:教师通过观课活动,学习了上课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观有所获,但是在回到自己的课堂中,却没有把所学应用于自身教学,不付诸实践。

分析:通过观课教研活动,我们能学习到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及手段,学习他人的教学理念,最终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却没有付诸行动,把学习研讨的效果留在观课教研活动中,那么观课的实效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因此要学会学以致用。

措施:观课的最终目标是学习他人经验,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没有实践就成了纸上谈兵。(1)模仿实践。观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其教学设计,自我尝试进行模仿教学,吸收并巩固创新的教学方法。(2)改进实践。根据观课后其他教师的评议以及自己的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落实到教学中,最大化地吸收众人的智慧与经验。(3)创新实践。针对原有的教学手段,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创新不同的教学设计,检验其教学效果是否更好。

参考文献:

王季华.年轻教师提高观课效能的方法与策略[J].体育师友,2014(3).

篇10:观课、议课培训有感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语文学科开展公开课或展示课活动。参加者大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课堂展现在同事面前,缘于授课者害怕听课者的品头论足。因为听课者的评价方式不一,有的是批评式的,对授课者一味挑三拣四;有的盲目赞扬,只唱赞歌不说缺憾;有的只走过场,轻描淡写只说套话;这样,使授课者觉得讲公开课无意义,对于听课者而言,收获也不大,通过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系列,我对听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观课、议课”的原则是大家平等对话。在上课之前,献课的教师和观课的教师应该提前开会协商。献课的教师提出自己上课的思路、困惑,而所有的.观课的教师也应提出2-3个主题。大家一起协商研究如何把课讲好。这样就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其他人袖手旁观。

其次,应有效地确定好“观课、议课”的主题。本节内容,着重想要探讨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这堂课,作为教师应该解决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各抒己见,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今后的教学成绩。而问题恰恰就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不是听课教师只是拿着笔记,不知本节要讲什么就走过场式的听课。

第三,确定困惑,最后议方法。比如说,语文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问题一直是教学中的焦点和难题。每一个议课教师都应该发表想法。献计献策,加以尝试。

篇11:梅花魂观课有感

李文静老师上的《梅花魂》一课,我觉得是一堂非常好的示范课。李老师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课堂组织能力强。《梅花魂》是一篇讲读文章。思想要求是: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知识要求是:认识“撩、眷”两个字。能力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是:理解外祖父在爱着梅花中寄托的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这节课后,对李老师上的这堂课印象深刻,这是是一堂出色的公开课。现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李文静老师教学严谨、认真,功底较深,她执教的《梅花魂》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她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围绕梅花写了外公的哪几件事情);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在爱梅花中寄托的爱国的思想感情。重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梅花的品格是什么?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从而进一步明确课题“梅花魂”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气氛活跃

本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李文静老师教学语言亲切,善于与学生沟通,教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基本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杨老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她相信学生,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而学生思维敏捷,课堂活跃。

三、以学定教,在阅读中感悟

在本节课中李文静老师展示的重难点是通过阅读,结合重点语句感悟梅花精神,引导学生知道梅花魂就是民族魂进而体会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在本课伊始李老师从课题入手,理解《梅花魂》中的魂。从引导学生体会梅花的精神,通过朗读谈感受,从搜集的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的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资料,让学生体会梅花所象征的含义建立起初步印象。然后通过一遍遍读课文中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进而引出对中华民族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了解了梅花的精神,再来找对梅花的喜爱的语句,学生就更易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感。学生很自然就找到文中第三自然段回忆外祖父珍爱梅图小事体现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抓住这一段重点讲解,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抓住关键字词谈感受,有感情朗读,给学生营造氛围,抓住外祖父爱梅花一系列的举动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在这种氛围中引出课后链接杨牧的《故乡》师生共读升华情感。

四、最后是我个人建议:

1、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太够。

上一篇:大学生外出实习安全责任书下一篇:erp实践报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