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在善与恶之间的蛇——《圣经》中“蛇”的原型意义

2022-10-17

《圣经》中包含有很多在后来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的文学原型。这些文学原型因为是全人类同一类型心理体验的积淀和反映,并且在文本层面上生成语义上的共通性,从而在世界文学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弗莱曾把《圣经》说成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他认为,由于《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熟读《圣经》便成了为全面了解文学的必要前提;莱肯也赞同《圣经》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原型。这些文学原型是《圣经》文学对于西方文学、以至世界文学重要的贡献之一。

蛇作为一种普遍的动物,因为它在《圣经》中根据出现的环境、所担当的角色和出现次数,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而且因为这种象征意义是基于人类共同心理体验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代表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反映,所以蛇所象征的意义就被固定下来,并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所沿用,成为了《圣经》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原型。

根据荣格对原型的定义,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其理解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经验内容,是某种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而蛇作为《圣经》中典型的一种意象母题主要源于原始人类对蛇的记忆。蛇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爬行纲,分为毒蛇和無毒蛇。它身体细长,通体有角质鳞,头通常扁平近乎橢圆,眼睛看似有神却视力极差,靠肋骨和腹鳞移动,靠嗅觉和味觉寻找食物,可迅速爬行和缠绕。正是由于蛇可怕的外表以及可致人于死地的毒性让先民们感到莫名的恐惧。另外,由于蛇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那里湿热的环境让人透不过气,从而也使得先民们把这种环境和蛇联系起来,对蛇的记忆多了一层紧张感和压迫感。再者,蛇是贴地而行的,离上天(也就是上帝居住的天堂)是最远的,这种差距让对上天无比好奇和渴望的人类将蛇和上天对立起来,使人对蛇感到不齿和厌恶。

然而,蛇具有活动灵敏、不易捕捉的特性,以及可蜕皮再生的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与此同时,自古以来蛇就是权势的象征,尤其是在古埃及,蛇是不死的象征,是宇宙的统治者。在《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手里是什么?”他说:“是杖”,耶和华说:“丢在地上。”他一丢下去就变作蛇,摩西便跑开。耶和华对摩西说:“伸出手来拿住它的尾巴,它必在你的手中变为杖。如此好叫他们信耶和华他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向你显现了。”[1](《出埃及记》4:2-5)

因此,从这些角度看来,蛇与丰产、财富、权利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先民们对蛇又有了崇拜之感和喜爱之情。

以上对待蛇的矛盾感觉可说是全人类共有的,也赋予了蛇两个方面的属性,人类既恐惧,但又崇拜的心理使得蛇作为一种双重象征符号沉淀在人类无意识深处。人类对蛇的恐惧和崇拜的双重心理,表现在《圣经》中,就成为了恶与善的双重象征。

首先,在《圣经》中蛇作为邪恶的代名词已为人们所熟识。它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创世纪》,正是由于它在伊甸园里引诱夏娃偷吃禁果,违背上帝的旨意,才导致人类犯下了原罪并从此堕落。在这里,蛇变成了欺骗和引诱的化身,是使人类被赶出伊甸园的罪魁祸首。这个意象是人类长期以来、巨大心理能量的积聚,反映了人类共同感受和体验,所以被固定下来,从而在文本上将蛇与邪恶联系起来,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文学原型。这个原型在《圣经》的其他地方则逐渐演变成了撒旦和魔鬼。它曾企图引诱义人约伯和救世主耶酥反抗上帝,对他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折磨。施洗者约翰曾多次将那些刁难和仇视耶酥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称为“毒蛇的种类”;耶稣派七十二门徒去传教,授给他们权柄,使他们践踏在蛇(撒旦)和蝎子上而没有伤害;耶酥更在升天前,给宗徒们“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的特恩。[1](《马可福音》16:18:)

然而,作为恶的对立面,善在蛇身上的表现虽然没有像恶那么明显,但是其意义却是同样深远的。在《圣经》中较为明显的、可体现蛇善的一面的是耶酥派门徒们去各处传教,要他们“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1](《马太福音》10:16)这里蛇代表了善的一面,这也正是人类崇拜蛇活动能机敏灵活的心理反映。与此同时,蛇作为善的更大的一面,其意义是隐藏在恶的背后的。在《圣经》中,蛇引诱人类的始祖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导致了背叛与堕落。然而这却正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关键性的一步,即所谓的蛇的作恶,从另一个角度看来,也造就了善。蛇让处于懵懂无知的人类张开了望向世界的眼睛,开始了从外面世界到内心世界的探索。它对始祖夏娃的耳语正是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大门上的箴言———了解你自己。正如蛇在引诱夏娃吃禁果时所说:“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1](《创世纪》3:5)

可以说,正是有了蛇的恶,才让人类认识了善。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说道:“我们称为罪恶的东西,只是善良的另一面,这一面对于后者的存在是必要的,而且必然是整体的一部分,正如有一片温和的地带,就必须要炎热的赤道和冰冻的拉普兰一样。”一方面,蛇迫使人类被逐出伊甸园,是撒旦和魔鬼;另一方面,蛇让人类认识了自身的渺小,也认识了上帝的全能,认识了恶的可怕,也认识了善的可贵。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蛇的善的象征逐渐演变成了睿智、机灵的象征。

善与恶的双重象征意义,使蛇成为《圣经》中一个特别的原型,善与恶也恰恰是《圣经》的主要情节冲突。蛇这样一种利用身体爬行的动物,宛若恶之花,以善与恶的名义缠绕于《圣经》之中,缠绕在后世众多的文学作品之中,缠绕在人类的深深记忆之中。

摘要:《圣经》中包含有很多在后来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的文学原型,蛇就是其中尤为突出和重要的一种。本文主要以原型批评为依据,对《圣经》中的蛇形象进行相关研究,试析其包含善与恶的原型意义。

关键词:《圣经》,蛇,原型,善,恶

参考文献

[1] 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Z].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社,1994.

[2] 肖四新.《圣经》原型——莎士比亚创作的基石[J].外国文学研究,1996(1).

[3] 勒兰德.莱肯.圣经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

[4] 申利锋.荣格原型批评理论论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5] 李葛送.《圣经》影响下的文学艺术中蛇意象探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4).

[6] 杨甫旺.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7(1).

[7] 赵荣台、陈景亭.圣经动植物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庄文泉.《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初探[J].龙岩师专学报,200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缠绕在善与恶之间的蛇——《圣经》中“蛇”的原型意义】相关文章:

论善与恶议论文04-17

善与恶为话题的作文04-17

雾都孤儿善与恶范文06-16

善与恶中学生演讲稿04-14

善与恶的寓言故事:无辜的雁奴04-14

原型与意义推断论文04-15

英语原型意义研究论文04-20

散文:清香缠绕05-12

说谎的蛇四年级作文04-22

缠绕机作业手册04-15

上一篇:浅论大学生体育课体育舞蹈教学下一篇:严重暴力案件中被害人过错的认定及其对量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