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

2022-08-12

在实习结束之后,我们必然有着很多的感受,也许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升华,也许是对于自身不足的了解,或者获得了某方面的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进行实习总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

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要求:

实习日志:

第一页

学习地点:大连劳动公园 时间:2008-7-14 指导教师:何淼或周蕴薇(写实际的指导教师) 实习内容:要求写植物名录 20种及简单的识别特征。

第二页

学习地点:大连星海公园时间:2008-7-15 指导教师:何淼或周蕴薇(写实际的指导教师) 实习内容:要求写植物名录 20种及简单的识别特征。

第三页

学习地点:大连森林动物园 时间:2008-7-16 指导教师:何淼或周蕴薇(写实际的指导教师)

实习内容:要求写植物名录 20种及简单的识别特征。

第四页

学习地点:大连中山公园 时间:2008-7-17 指导教师:何淼或周蕴薇(写实际的指导教师) 实习内容:要求写植物名录 20种及简单的识别特征,及考试。

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 通过观察学习,了解东北地区常用观赏植物的种类,达到初步识别的目的;

2. 掌握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以便在设计中科学地应用植物创造景观。

3. 初步了解东北地区大型动植物园、综合性公园、居住区及道路广场的植物应用情况,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处理手法。

实习内容:

1. 园林植物资源调查与识别:

调查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大连市森林动物园及主要综合性公园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及应用进行详细观察记载。

2. 园林植物配置的调查

(1) 以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大连市森林动物园为现场,调查大型动植物园中植物配置的

处理手法及植物应用情况,学习植物与建筑、道路相互结合创造景观的方法。

(2) 调查大连市劳动公园、星海公园的植物配置情况,了解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植物

配置各自不同的特点,掌握江边公园及海滨公园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自己写。

自我总结:主要写识别的树种及主要感受。

第二篇: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书写内容与要求

一、要求

1. 每人一份手写的实习报告,统一用学校提供的实习报告纸及封面(封面从学院教学办公室要);

2. 以班为单位交一个光盘,每人一个文件夹,内容为实拍的植物及与植物相关的照片;

3.实习报告及光盘提交的时间以娄老师要求的时间为准,提交地点为林学院办公楼518李景侠老师的办公室。

二、书写内容

(一)、实习的时间地点及安排

(二)、实习中认识的植物及景观应用

1.植物识别:(按照以下分类,阐述你在实习中所见到的植物的主要形态识别点。切忌每种植物只需要最多两行的描述,不能长篇大论)

1.1园林树木(木本观赏植物)

1.2观赏花卉(草本观赏植物)

2.植物应用:(按照以下分类,列出你在实习中所见到的植物的名称)

2.1行道树

2.2园景树(孤植树)

2.3花木(以观花为主的木本植物)

2.4立体绿化(特指能应用于廊架、墙面等的藤本植物)

2.5绿篱

2.6地被

2.7花坛、花镜、花带

(三)、特别说明

由于学校课程安排的问题,大家的实习在先上课在后,可能会对实习效果有一些影响。所以,我就实习中看到的主要植物名称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没有涉及到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录或照片来写。另外不认识的植物照片可以随时电话询问。

南洋杉 落羽杉 大王椰子 棕榈 鱼尾葵 麻楝 吊瓜树 腊肠树 榄仁 木棉 橡皮树 小叶榕 大叶榕 白兰 樟树 龙眼 荔枝 无患子 芒果 火焰木 黄槐 羊蹄甲 台湾相思 朴树 秋风 秋枫 白千层 红千层 蒲桃瓶子树 菠萝蜜 桂花 酒瓶椰子 福建茶 含笑 假连翘 黄叶榕 金凤花 翅荚决明 木芙蓉 米兰 扶桑 散尾葵 棕竹 野牡丹 双色茉莉 尖叶木犀榄 月季 玫瑰 鸡蛋花 龙船花 栀子花 夹竹桃 黄蝉 鹅掌柴 漏兜树 叶子花 炮仗花 凌霄 五色梅 蒜香藤 春芋 龟背竹 长春花 鸡冠花 荷花 睡莲 再力花 旱伞草 水葱 凤眼莲 洋凤仙 矮牵牛 三色堇 一串红 醉蝶花 薰衣草万寿花 彩叶草 变叶木 肾蕨 千日红 竹芋 孔雀木 八角金盘 虾衣花 黄脉爵床 蝴蝶兰 酒瓶兰 紫背万年青 绿萝 水塔花 朱焦 花叶良姜 旅人蕉 鹤望兰

第三篇:园艺植物栽培(观赏植物部分) 校内实习计划

长江大学园艺植物栽培(观赏植物部分)校内实习计划

院(系):园艺园林学院_专业、班级:园艺3120

1、3120

2、职3120

1、职31202 学生人数:126

队长:__ 副队长:__ _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___ 实习起止时间:_________2014年9月20 日至12月31日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众多院校教学实践证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观赏植物栽培是其中重要内容。为了做好观赏植物栽培的校内实习,特制定此实习计划。

通过实习,使学生巩固课堂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代表科属观赏植物特征识别;系统掌握观赏植物常用形态分类术语;掌握观赏植物的常用栽培方法;使学生对观赏植物在城市绿地、植物园、风景名胜区等的应用有个感性认识,掌握其在园林中的配置方法和装饰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同学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

1、熟悉观赏植物栽培对培养土的要求和特点,掌握培养土的配制技术及培养土的消毒技术。

2、掌握播种育苗嫁接扦插繁殖的基本方法和适用花卉;掌握操作技术。

3、掌握观赏植物常用形态术语,会使用工具书,能正确地进行植物种的检索鉴定。

4、掌握花卉盆栽的方法及盆栽花卉浇水施肥技术;掌握上盆、翻盆和换盆的技术。

三、实习方式、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1.实习方式

集中实习,分组实施。 2.实习地点

荆州、学校基地 3.时间安排

校内实习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进行,实习时间1.5周,安排如下:

(1)培养土的收集配制装盆 (2)观赏植物种子处理 (3)种子播种 (4)嫁接扦插繁殖 (5)观赏植物上盆、翻盆和换盆

(6)菊花幼苗盐碱胁迫实验 栽培日常养护贯穿整个实习过程。 4. 实习所需材料

田土、腐叶土、草炭、炉渣、河沙、珍珠岩、稻壳、刀片、菊花(万寿菊、麦秆菊、荷兰菊、紫松果菊等)种子等

铁锹(5把)、喷壶(5个)、筛子(2个)、塑料花盆(若干)、喷壶(5个)、移植铲(若干)、皮尺(10个)、卷尺(10个)、花卉种子(若干)、刀片(若干)、枝剪(10把)等

四、组织管理

1.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实习队设队长、副队长(兼管理员)各1人,实习队一切事务听从队长安排。

2.分组实习,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具体工作。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1)指导教师鉴定

15% (2)实习笔记与实习报告

(3)实习作业或答疑

40%

40% (4)实习小组鉴定 5% 综合上述考核内容,最后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院(系)主管院长(主任)审批意见:

签名: 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

附:

花卉栽培基质的配制、装盆

一、目的

1.知识目的:使学生熟悉培养土的要求和特点,

2.技能目的:掌握培养土的配制技术及培养土的消毒技术。

二、材料用具

铁锹、土筐、有机肥、田土、腐叶土、草炭、炉渣、河沙、珍珠岩、稻壳、花盆、喷壶、筛子。

三、内容步骤

营养土又叫培养基,培养土,混合土,它经过选择和人工配制而成装在容器内,为幼苗生长发育提供各种营养和水分。

1.盆栽特点:盆土容积有限,花卉生长(根系)空间受限。

2.培养土总体要求:

1、营养土的材料的质地必须致密均匀。

2、营养土的保水保肥性能要好:因为容器小,营养土少,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必须经常补充,因而营养土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

3、营养土通透性能良好,有足够的孔隙度,有良好通气、透水性能。满足种子发芽,苗木生长对水气的需求。

4、营养土中不带病虫和杂草种子。

3.常用温室配制培养土种类:

营养土的材料:沙子、圃地表土、泥炭土、水藓泥炭、堆肥、蛭石、珍珠岩、草皮土、黄心土、火烧土、森林腐殖质土、树皮粉、稻壳灰、未经耕种山地土、塘泥等。

(1)泥炭土:国外常用的营养土的材料。泥炭是由保存在水线下半腐熟的各种水生,湿生的沼泽植物的遗体构成。 藓类泥炭的水藓、灰藓或其它藓类形成,适合于容器育苗。 水藓泥炭持水力强,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代换能力,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

(2)蛭石:属于性状稳定的惰性基质,具有良好通气透水持水性能;质地轻,便于搬运;高温消毒没有病虫害;阳离子代换量很高,并且含有较多的钾、钙、镁等营养元素,这些养分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 近二十年来,开始在扦插床上作基质使用,蛭石是天然云母岩经过加热膨胀而成,在蛭石的天然矿石中,具有很多薄层,薄层间有微量的水,当矿石经1000℃高温烘焙时,层间的水转化为蒸汽,膨胀后将薄层分离,成为有孔隙的海绵质颗粒,通过高温,对蛭石也起到了彻底的消毒作用。 膨胀后的蛭石质量很轻,一般每立方米只有100~140Kg,呈中性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吸收大量的水分,每立方米能吸水400~500Kg,蛭石有很强的阳离子代换能力,所以能够储备养分逐步释放。

(3)珍珠岩:珍珠岩是把原岩粉碎后并经筛选后在760℃炉温下烘焙,使岩屑中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蒸汽,从而使珍珠岩变成很小的海绵质颗粒。可作扦插基质和播种覆盖材料。珍珠岩的化学性质基本呈中性,但不具缓冲作用,每立方米只有70~120kg,吸水能力强,持水量相当自身重量3~4倍。 珍珠岩与蛭石的区别是:珍珠岩没有阳离子代换能力,不含矿物养分,在容器育苗中的作用是增加培养基的通气性,可防止营养土板结。

(4)堆肥土:由动物粪便、化肥、秸杆等混合发酵腐熟而成。肥沃、结构疏松,透气、保肥保水、排水性好。

(5)腐叶土:秋季收集落叶、杂草,与土壤分层堆积,发酵腐熟后的腐物土。腐叶土具有丰富的和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6)田园土:为菜园中或者田园耕作地的表层熟化的壤质土。这类土料物理性状结构疏松,透气、保肥、保水、排水效果好,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土料。因地区不同土壤酸碱度有差异。

(7)沙土:河砂是旧河床被冲刷的冲积土。面砂是河床两岸的风积土。这两种土料通气透水,不含肥力,洁净。土壤酸碱度中性。春季土温上升快,宜于发芽出苗,保肥力差,易受干旱。常作扦插苗床或栽培仙人掌和多浆植物使用。

(8)塘泥:池塘中的沉积土。有机质丰富,秋冬挖出经晾晒分化后配制培养士使用。 (9)腐木屑:由锯末堆制发酵而成的腐物土。疏松 保水,排水较好,含腐殖质。 (10)泥炭土:为古代沼生植物埋藏地下而分解不完全的一有机物腐物土。这类土风干后呈褐色或黑褐色,pH5~6之间。质地松软持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可配制重量轻、质量好、不带病虫害的各种培养土的土料。

4.配制

营养土的配方:在营养土的配制上,一般都以1~2种材料为主要基质,然后掺加进其他的一些材料以调节营养土的性能(重点从营养土的持水性、通气性、容积比重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等四方面考虑),另外也可掺合部分有机或无机肥料。 国外常用配方: ①泥炭土+蛭石 1︰1或3︰1; ②泥炭土+沙子+壤土 1︰1︰1; ③泥炭土+珍珠岩 1︰1。 国内常用配方: ①黄心土38%+松林土3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常用于松类容器育苗); ②黄心土50%+蜂窝煤灰30%+菌杯土18%+磷肥2%; ③泥炭土50%+森林腐殖质土30%+火土18%+磷肥2%; ④黄心土68%+火土30%+磷肥2%;腐叶土40% + 园土30% + 沙土30%;⑤园土50%+堆肥20%+河沙20%+草木灰10%。。以上适用于一般盆栽花卉。

5.营养土的调制与消毒:

营养土的调制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各种成分混合拌匀,制成质地均匀,含有适当水分,没有杂草种子和病虫害来源的营养土即可。培养土消毒物理方法:日光曝晒、加热法、蒸汽。化学方法:0.3% KMnO4溶液、40% 福尔马林溶液 500ml/m3,密闭1-2天,晾7-10天。

6.装盆

盆栽菊花采用13厘米口径双色塑料盆,透气保温,便于管理。盆底先用不腐不降觧的透水化纤布铺盖全底,然后盖一层约蜂窝煤焦渣(或蛭石),确保以后“走水不走土”。将配置好的营养土慢慢填入,直至盆上方4/5处,轻轻振动塑料盆,讲装好的塑料盆整齐摆放。

作业:记录操作步骤。

花卉播种繁殖

一、目的

1.知识目的:使学生掌握播种育苗的基本方法和适用花卉。 2.技能目标:掌握播种繁殖的操作技术。

二、材料用具

花(菊花)种子、喷壶、培养土、铁锹、筛子、花盆等

三、内容

(一)种子质量的检验 1发芽率的测定:

2生活力的测定:目测法、TTC法、靛蓝染色法。

(二)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1水浸种:冷水处理(0-30℃);温水处理(40-60℃);热水处理(70-75℃): 变温处理(90-100℃数秒,20℃以下浸种24小时)

2机械处理:对于种皮厚而坚硬的种子,如坚果类种子,用锉伤、机械磨损的方法使种皮开裂以利萌发。

3层积处理(沙藏):大多数落叶树种的种子采下后都有一段休眠时间,必须在湿沙中低温贮藏以完成后熟过程,打破种子休眠,才能发芽。方法是:将干净的河沙加水,湿度。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不出水),再将种子与河沙按大粒种子1:5~10的比例,小粒种子1:3~5的比例混匀,放人沙坑或瓦盆中,上面再覆上一定厚度的土,放于2~7℃下沙藏 。一般时间短的如海棠40~45天,时间长的山楂要200~300天才能播种。

4化学处理:化学试剂处理:95%硫酸或10%氢氧化钠

对于菊花种子把种子,放在25℃(1份开水2份凉水)温水中浸泡6小时~8小时,控干后,拌10~15倍的细砂土准备播种。

(三)播种

采用撒播法(细小种子可掺入细砂):播种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播种时应选无风、晴天进行。于播种当天将塑料盆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在撒上过筛的细砂土,厚度以盖严种子为宜。播种后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膜,待苗出来后,马上揭膜。加盖保鲜膜的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掀开一角通风,待长到2-3片叶子是即可全部除去薄膜,让小苗逐渐接受散射光照,注意不是放在太阳下晒。菊花播种繁殖变异性很大,除了培育新品种外一般不采用,若要保证亲本的优良特征还是选择扦插、分株、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作业:记录操作步骤,出苗后每天统计出苗率及检查播种均匀程度。

第四篇:观赏植物学作业

论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花卉产业作为 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 10 大行业之一,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许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在分析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问题和优势潜力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花卉产业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花卉产业 发展现状 优势潜力 发展对策

广义的花卉包括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庭院花卉、绿化苗木、观赏树木、草坪等几大类, 它以独特的景观价值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业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据世界经济贸易行家预测, 在21 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 10 大行业中, 花卉业被列为第2 位。在我国, 花卉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在新的历史时期条件下已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并逐渐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成为许多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花卉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发展花卉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 2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 2000 年全国花卉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 达到14. 75万公顷, 总产值127. 52亿元, 销售额和出口额分别达到160亿元和2. 83亿美元。花卉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浙江、广东、江苏、河南、福建、5省花卉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 一些边远地区如广西、贵州、内蒙古等省份较少。花卉业起步较早的云南省是我国最大的鲜花生产基地, 而广东是最大的观叶植物生产及供应中心。全国花卉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000多个, 新建的花卉批发市场规模大、档次高、设备设施好, 一般都有交易厅、冷藏库、运输设备及后勤服务设施等, 有的花卉交易中心的规模、设备设施等硬件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北京的莱太花卉市场、广东顺德的陈村花卉市场已开始以拍卖方式进行交易, 中国花卉园艺商务网的开通则实现了花卉的网上交易。花店达到近2 万家, 一些超市、大型商场等也兼营切花。全国现有200 多个科研单位设立了花卉科研机构, 有100多个教学单位开设了花卉园林专业。在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利用, 新品种的引进、改良与繁育, 花卉的栽培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后运输保鲜, 干花制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梅、牡丹、菊花、荷花、杜鹃等许多花卉优良品种传统的育种与繁育技术研究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2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下

我国花卉生产总面积约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1/3 ,成为生产面积第1大国,但与世界花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据统计,1996 年荷兰平均产值为4418 万美元/hm2,以色列平均产值为13万美元/hm2,哥伦比亚平均产值为10 万美元/hm2,而我国平均约0. 8 万美元/hm2。我国花卉单位面积产值仅仅是荷兰的1. 7 %、以色列的519 %、哥伦比亚的7. 7 %[2] 。这主要是低水平重复扩大生产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低、产品质量差、品种落后、规模过小等因素造成的。

2.2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较小

由于我国花卉业起步比较晚, 科技投入不足, 绝大多数的原种都需要引进。一些大规模生产用种的引进, 不仅要花费大量外汇, 还会经常受制于人, 对产业发展十分不利。 花卉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对农业设施要求高,需要专门的生产技术和温棚、水肥灌溉管网等固

定化的农业设施。一个国家的园艺设施的水平,可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先进程度。荷兰保护地栽培花卉占60%,其中盆花100%在温室生产,而2003年我国花卉生产保护地总面积为28 826.1 hm2,仅占花卉栽培总面积的6.7%,而且其中大部分为设施简陋的一般保护地,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我国花卉整体生产水平也较低。鲜切花产量平均为 50~80朵/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质量仅相当于三级花[3],而且绝大多数花卉的原种,都必须依靠进口。花卉生产规模偏小。在我国花卉生产经营实体中,目前60%的花卉生产者为农户,40%为企业,花卉生产的主体是分散的农户。2003 年,全国花卉企业为60244 个,其中大中型企业仅有5073 个,仅占企业总数的8.42%。大多数的小规模花农缺乏生产技术知识,主要靠经验进行栽培和经营,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造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导致花卉产业发展缓慢,效率低下[4]。

2.3花卉流通渠道不畅,缺乏完善的行销网络

花卉作为商品流通,其流通体系远不如其他商品,部分花卉产区仍然存在卖难的局面,大生产和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国内外市场开拓不足。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流通体系建设比较薄弱,不仅大型花卉批发市场少,3个地区的花卉零售店加起来也只占全国的6.2%。

从我国花卉交易市场建设情况看,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是重“批发”市场,轻“零售”市场建设,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不配套。在我国仅香港的鲜花批发商店与零售商店的比例是1∶33.3,而1997年内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比率为1∶11.7[2] ;第二是重市场“硬件”,而忽视市场“软件”建设。我国大部分花卉批发市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的硬件建设方面,在市场软件的建设方面,力度却不够,具体表现为缺乏管理,法规不完善,管理人员很少经过从业培训,市场信息网络不畅通,市场服务功能普遍不够完善,许多花市基本形成“有场无市”的状况[5]。

此外,在我国花卉交易中,仍一直沿用落后的面对面的议价交易方式(对手交易) 。

3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花卉、发展园林艺术最早的国家之一, 许多名贵的花卉品种和园林艺术著称世界,加之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我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 种质资源优势 种质资源是花卉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花卉品种繁多, 如全世界共有800种杜鹃, 我国就有600种, 遗传多样性十分突出; 虎耳草科的落辛妇属植物, 全世界共有20种, 我国有14种。我国又是多种名花的起源地, 如梅花、菊花、百合、月季和杜鹃等都原产于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 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花卉种类进行生产, 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 ● 自然资源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 地貌类型齐全, 气候多样,适宜不同生物特性的花卉植物的生长,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我国云南省的昆明地区四季如春, 号称“天然温室”, 这样的气候条件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

● 劳动力资源优势 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花卉是鲜活产品, 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花卉生产大国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与限制, 花卉生产已呈下降趋势, 而发展中国家每年花卉出口的增加额在20% 以上, 这为我国花卉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4 进一步发展我国花卉产业的对策措施和策建议

4.1 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制法规

我国花卉业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 缺乏宏观管理和统筹调度,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建立完善的立法和管理机制, 完善花卉产业机制, 调整产业结构, 规范花卉市场, 实现国家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 避免低级重复和资源浪费, 使花卉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 使我国花卉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4. 2 建立合理的花卉科研体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新产品的不断开发, 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完善是推动花卉生产的动力因素,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是我国花卉产业向前发展的源泉。目前我国花卉科研主要依靠国家下拨经费, 科研的目的是完成课题, 科研成果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这种科研与生产、市场严重脱节, 许多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造成极大浪费。荷兰花卉的科技含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设置合理的科研体系和有效的运作机制, 其核心是注重实用, 科研、推广与生产、市场高度结合, 各层次分工明确, 且相互衔接紧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家应重点集中资金投资基础研究, 大量的应用研究及科技开发应主要由市场主体(花卉企业)承担。大学主要从事花卉遗传、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 科研院所主要根据市场需要, 侧重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如花卉育种、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开发等。这样既减少了资金的浪费, 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从而提高我国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 增强我国花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3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花卉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发挥资源优势, 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特有的花卉种质资源, 形成特色产品, 在高科技装备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商品生产。根据气候、地理环境等因地制宜地建立专用性的花卉市场基地, 发展优势产品, 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实力,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重视花卉生产的基础上, 对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稳定种植面积, 适度规模经营, 高度集约化管理, 发展高新技术产品。

参考文献:

1 高俊平,姜伟贤,中国花卉科技进展 1998-2001,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韩一军,缪珊,我国花卉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 1995。

3 黄素梅,蓝福生等,我国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探讨,广西植物, 2000。

4 李玉敏,高志民,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林业研究, 2001

5 王红姝,发展我国花卉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林业经济, 2001

第五篇:《观赏植物学》课程中植物识别教学探讨

摘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诸多感官方面以及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方面入手,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识别植物时应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加深对植物的识别记忆,归纳出有利于植物识别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观赏植物学;植物识别;感官;实训;教学方法

1国内外植物相关课程现状

植物季相变化给大地穿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这件“外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美化环境,同时净化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因此,园林设计对植物配置设计越来越重视,《观赏植物学》、《植物造景》、《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已经成为环境设计、城建、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从国外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景观专业的植物课程开设时间早,尤其欧美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几乎都开设有植物相关课,且课程名称多样,内容丰富[1]。

但对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认知植物,学生时常感到有些困惑,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笔者通过多年的《观赏植物学》教学,总结出该课程的难点是认识植物较困难,而且植物应用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植物识别,另外,学生们认为只有能认识植物才是专业学得不错,而且大部分同学看见一个不知道的植物就诚惶诚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教学中植物识别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2植物识别的方式、方法

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植物配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识别植物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要找到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容易。针对建筑、景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特点,主要以刺激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识别,学生一般对形态、色彩、气味、质感、声音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具体状态比较敏感[2]。

2.1视觉

视觉是人们认识植物的第一感官。人最先接受的信息是植物的外形特征。因此,刚开始了解植物首先应从植物的名称及整体外形着手。根据一般建筑、景观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专业要求,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即乔、灌、草或常绿、半落叶、落叶以及针叶、阔叶等进行划分,基本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季相特征,能在设计图纸上准确表达植物名称和设计意图是最关键的。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植物。

2.1.1植物类型。首先按照植物基本类型了解植物所属类别,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也是后续植物识别的基础。

2.1.2植物结构。即组成植物的各个部位,植物的结构是组成植物形态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植物的根、茎(杆)、枝、叶、花、果,让学生对个体植物有初步的形象认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结构特征,了解了植物这些结构特征就基本上了解了植物基本的自然形态。

2.1.3植物形状。植物的基本形状包含结构特点,是认识植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植物的形状除了主体的树形姿态外还有植物的叶、花、果等也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形态特征。①树形。由树干和树冠组成,在植物成年期就基本形成了其固有的外形特征。如乔木类的圆柱形、卵圆形、椭圆形、尖塔形、盘伞形;灌木类的密球形、丛生形、偃卧形、匍匐形等[3-4]。这些是植物呈现给环境的最直观形态,也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所在。枝干的纹理增强了枝干的表面特征,其除了没有纹理的光滑树干外,还有横纹、片裂纹、丝裂纹、纵裂纹、纵沟纹、长方裂纹、粗糙纹等。根据植物枝干的纹理大致区分出植物的所属范围,再根据其他的特征,如颜色和分枝状态等确定植物的品种。②叶形。自然界植物的叶形丰富多彩,也最具有观赏性。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有单叶、复叶;叶序有对生、有互生;还有叶脉、叶缘的不同纹理等。叶的形状最为丰富,有针形(松)、条形(柳)、卵形(女贞)、掌状形(梧桐)、椭圆形(柿)、心形(紫荆)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③花形。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大小和花序。花形有蝶形、喇叭形、十字形、异形等。园林植物中花形比较小的是六月雪,花形较大的有牡丹和广玉兰。不同的花序也影响了花的外形特征。④果形。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名称是以其果实的形状来命名的,因许多植物的果实非常奇特比较容易记,比如铜钱树的果实似铜钱;腊肠树的果实似香肠;秤砣树的果实似秤砣;紫珠的果实似紫色的珍珠圈;红豆杉的果实似红豆;其他的还有像元宝、耳朵等形状,这些果实比较容易引人注意,因此也较易分辨。

2.1.4季相。即植物的年周期,也就是植物随着一年四季更迭发生的变化。季相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落叶和半落叶植物。一般主要了解植物的季相物候特征即植物的常绿、落叶、半落叶特征。了解植物的季相,可增加对植物的辨别,同时也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构思。植物的季相是植物造景的关键。

2.1.5色彩。园林植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枝干、叶、花、果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①枝干色。植物的枝干颜色一般不为人们注意,这是因为枝干的色彩一般都呈黑、褐、灰等色,颜色不是很鲜艳。但也有些颜色比较明艳,如白皮松、悬铃木、梧桐、白桦树、红瑞木的颜色等。这样植物往往会成为植物造景的特殊材料。②叶色。植物的色彩基本上体现在叶子上,叶色往往是人们认识植物色彩的关键。叶色除了本身固有的色彩特点以外,有的植物叶色还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改变。绿色是植物的基本颜色,但也有不同程度之分,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③花色。植物的花色是主要的观赏要素,千变万化的花色通常用色系来划分,一般将其大致划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白色系等。但这些色系的色彩不是完全单一的,可能会有纯度或明度上的差异,如红色就有粉红、大红、桃红等,而且同一品种也会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月季就有红、黄、粉、白等颜色;还有的花不是纯色而是由2种以上的颜色构成,如三色堇虽然有纯色的,但大多数是由3种颜色组成。

2.1.6生命周期。植物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也有其生长与衰亡的变化周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更新期。植物生长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成熟开花结果,树形也会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长高、丰满,过了壮年期后,树的冠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稀疏最终衰亡。这些特征会使景观发生变化影响最初景观设计的效果。有些乔木衰亡的过程较漫长,部分生长速度较慢的树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可以有助于对植物景观设计做长远的设想,以达到远期效果。

2.2听觉

植物在外力作用下会发出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声音,如松涛、万壑松风、听雨荷、雨打芭蕉、竹林听雨等,这些都是描写植物在动力作用下的声响。这些声音往往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有触景生情的思绪涌现,往往会启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绪。这些听觉感受既是记忆植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营造景观环境气氛的手段之一。

2.3味觉

通过味觉感受会增强对植物的认识程度,植物的不同味道会刺激人类的记忆。最明显的是不同果树的果实,也有些植物的叶子有独特的味道,如薄荷叶就有清凉的味道,这些植物自身独特的味道是识别植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4嗅觉

自然界有些植物因带有其独特的气味,可划分为芳香植物与特殊气味的植物,气味可由树干、花、果等散发出。有的植物气味很特别,如鱼腥草整个植株的气味都有鱼腥味,而常被人类所利用的是一些芳香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兰花等,还有许多有芳香味的乔木、灌木,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树(松香)、樟树(樟脑)、桂花、檀香、甜橙、核桃、花椒等,灌木类中的玫瑰、栀子、含笑、茉莉等。这些植物的香味各异,都会使人感到精神享受。芳香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营造起点缀作用。在识别植物时了解了其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基本认识植物的品种。 2.5触觉

许多植物有刺、毛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性,也有的植物很光滑无任何毛刺感,这些都是植物给人们的触觉感受。如构树叶面上有许多毛絮,用手触碰的感觉是软绵绵的;广玉兰的叶片光滑,有较强的光洁度。

总体来说,通过不同感官来识别植物,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植物的这些特征需反复记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实际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训练,以达到认识植物、运用植物的目的。

3加强植物识别的实践、实训教学

3.1进行实地教学

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教学,将学生带到植物品种丰富的校园或植物园中,尤其是已经挂牌的植物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在自然界中的个体植物特征,对植物结构进行直观认知。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在季节的更迭过程中植物会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变化,因此,在了解每个季节的植物特征时,需要有全局的观念[5],要有“横向和纵向”的认识概念。所谓的“横向”是植物的季相变化,“纵向”即植物的自然生长变化,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所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跟踪实际的园林项目,参与选苗、移苗、栽苗、养护管理等整个过程,全面了解植物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从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3.2植物资料收集整理

在绘制、收集、查询植物资料时应同时对植物具体结构和特征进行手绘(写生)、拍照、记录,并参考相关植物书籍资料,利用网络资料查询,加深对所学植物的认识,让该植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识别植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必须反复的进行眼、手、脑的综合运用,加深对植物的记忆。

3.3在不同季节设置认知实习周

认识植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仅仅只有一学期的课程是不足以让学生对植物有深刻的认识。植物的生长除了时间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的季节里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因此,该课程设置可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教学时间分散安排在第3~7学期之中的不同季节中,每次课程时间在3周左右,有利于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季相特征进行识别。如课程开设时间是在春天,学生往往只会对春天植物的长相或特征有所认识而忽略植物在其他季节的季相特征。完整的认识植物的季相特征对于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6],景观设计对植物的景观要求是一年四季的景观效果,只突出某一个季节而忽略其他季节的景观效果是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设计。

4小结

植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以上是识别植物的几种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法,仅供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争取最便捷、最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植物知识。

5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 朱均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5] 周蕴薇.高职“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1):67-68.

[6] 顾振华.园林植物识别的策略与方法[J].现代农业科学,2008(8):28-29.

上一篇:岗位设置及职责范围下一篇:公务车使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