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

2022-08-22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需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制度?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

浅谈公务员薪酬制度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伴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确立起来的。历经近13年的运行,公务员薪酬制度中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己经暴露出来,使得公务员薪酬制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93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五次加薪,但都没有触及到现行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根本。而自2003年底开始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推出的公务员“阳光工资”改革,也未能脱离原有的制度框架,没有解决现行公务员薪酬制度本身的问题。

一、 公务员的概念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二、 我国公务员薪酬现状

1.公务员工资的组成

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工资结构一般以工资收入为主,发放津贴为辅。工资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70%-80%,津贴约占20%-30%,津贴通常包括工作津贴、生活津贴和地区津贴。工作津贴是指公务员因加班工作和特殊岗位而得到的额外报酬,如加班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和交通津贴等;生活津贴是指公务员在生活上的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而获得的额外补助,如住房津贴、子女教育津贴、物价津贴等;地区津贴是指公务员在特殊地区工作和生活而获得的额外报酬,如美国的特殊地区津贴、印度的城市补贴等。我国发达地区的公务员薪酬结构与国际惯例正好相反,我们的公务员每月工资收入(即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之和)一般仅有几百元至1000多元,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津贴(补贴)则远高于公务员工资。目前,广东省直机关与广州市直机关的厅级公务员的津贴已达5000-6000元/月,处级公务员的津贴也有4000元/月,津贴已成为公务员的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收入占公务员整体收入的比例严重偏低。由于可见,我国公务员薪酬的高低主要还是看地方政府决定发放多少津贴,而不是中央政府决定发放多少工资。

2.公务员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劳动者工资的高低程度。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生活水平的高低。

今年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广州市统计局公布了2007广州市年度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不包含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下同),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40187元,职工月平均工资3349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562元,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380元。如以广州市公务员为例,2007年科员的月平均工资约为3300元(根据工龄长短略有差异),那么此工资标准与2007年的城镇职工工资基本持平。如果将广州市公务员的薪酬与本地效益中等的国企员工收入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企业普通管理层的工资是科员的2倍左右,而企业里中层的收入是公务员科级及科级以上公务员工资的几倍,而多的可达到十倍百倍,由此可见,2007年公务员的工资不论与城镇平均工资对比还是与本地国有企业对比都是有些偏低的。

同时,在此本次广州市公务员的工资上调之前,现在的工资标准已有长达8年的时间未作调整。在这八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是怎样的呢?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从2000年到2007年每年我国的GDP增长率最少增长了7.5%,最多的增长了11.9%,物价指数CPI从2000年到2007年只有02年出现了-0.8%的增长,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最少增长了0.4%,最多增长了4.8%,因此公务员的工资如果不建立长效的薪酬调控机制,定期对薪酬进行评估和调整,那么,不论当初制定的公务员工资标准是否合理,都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经济水平脱节,它的后果将是严重影响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影响政务各项工作顺利高效的推进,与我党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所以建立公务员长效、合理的薪酬调控机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 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还未被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无论是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确定、增长的原则、调整的依据、薪酬制度的运行和控制等均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如美国早在1962年颁布了《联邦工资法》,1970年和1978年又先后颁布《联邦工资比较法》和《文官改革法》;日本有《国家公务员法》;德国的《联邦工资法》等。而迄今为止,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依据没有以法律形式系统、完整地表述出来,由于无一套成型的公务员工资法出台,因此在工资的设计、调整、福利增补上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反映我国用法律来管理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进程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近年来,政府连续5次给公务员加薪引起很大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工资的调整水平、调整程序上均缺乏客观依据和法律规范,导致人们对公务员加薪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 2.公务员平均薪酬水平偏低,易产生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

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应当体现人力资源要素的价值,但就现状而言,公务员薪酬难以与价值相吻合,一定程度上说现阶段公务员的薪酬状况位于市场工资的中等偏低的区位。由对于处于较高层次的公务员,其薪酬水平难以反映岗位所承担的职责、工作复杂度及相应价值贡献。而且,由于政府部门控制了一定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当其收入与周围同等能力群体的收入存在较大反差时,就会出售手中权力,为本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腐败现象。这样,不仅破坏了市场正常运行的机制,也损害了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和践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公务员薪酬标准的调整水平、调整程序缺乏法制化管理

我国早在1956年工资改革时,就提出要实行工资正常升级的原则,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规定,要使“升级成为一种正常的制度”。1985年工资改革时,再次提出要实现调资正常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正常的晋级调资机制迟迟未能建立。公务员工资标准的调整没有一个科学的参照系,工资调整程序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事隔七八年才调整一次工资,有时工资增加了也是为了刺激内需的需要,没有建立起工作员工工资的动态调整制度和程序。

四、 如何完善薪酬制度

1、 合理化薪酬水平,建立市场平衡比较机制。

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其薪酬水平不仅要体现这种职业所要求的人力资源要素的价值,更要与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相适应。公务员薪酬来源于国家税收,应依据GDP、国家储备变化而变化,并且公务员数量增加要视公共事务数量的增加情况而定。在具体参照行业和标准上,公务员法已将之前的“国有企业相当人员”扩展为“企业相当人员”,但要保证落实到实际操作中。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可行性强的,系统的、完备的公共部门薪酬机制的平衡比较体系,并且达到与国际接轨的层面。

2、

实行分类管理,确定合理工资差距。

科学合理的差距,既能留住公务员中的精英分子,又不会因级差过大或过小引起相应的问题。《公务员法》将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可对不同的岗位工资实行分类管理。专业技术较强的岗位应针对工作特性,设计部门专业岗位工资制度,进一步发挥专业人员作用。

3、 缩小地区工资差距,统一同地区工资标准。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南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方财政较为富裕。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工资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工资水平又比周边城市高出1倍以上,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高出2-4倍以上。我们不可否认,发达地区的物价水平相对较高,如房价、食品价格、交通价格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但我们也因该看到,作为公务员绝大多数时间是不能选择工作地点的,他们常常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幸福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组织的安排,因此地区工资差异过大,是对艰苦和困难地区的公务员的严重不公,所以缩小地区间的工资收平差距,但又根据各地的物件水平和经济水平允许存在合理的差距,是公务员薪酬体制公平、公正原则在内部的充分体现。除了缩小地区间的工资水平差距,还应当取消同一地区不同系统间的工资差异。相同级别的公务员生活在同一个的城市,工作的性质相似,但却因为属于不同的系统,每月的工资收入却不一样,这样的差异是很不合理的,如果常此以往将很难调动收入偏低系统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公务员系统内部收入偏低的部门很难和待遇好的系统竞争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不同系统间的工资水平差异也与公务员薪酬体系中的公平、公正原则相抵触,将造成人才的非正常流动,最后反映出的结果将是带来各部门间的不合理竞争,不利于低收入部门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综上所述,在公务员工资体系中要消除不同系统间,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减小地域间的工资差距,建立一个公务员内部工资水平公平、公正的环境。

4、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公务员的薪酬制度与绩效评估相结合,注重对公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工作状态、工作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考核,依照考核结果确定公务员薪酬结构和水平。公务员薪酬除基本的固定工资之外,可以考虑设置一个群众评估绩效奖,通过对群众进行调查,了解得到了群众肯定的公务员的工作有哪些,不被群众看好的公务员的工作有哪些,实现由群众打分,根据群众的评估意见对公务员进行不同级别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的目的。其中重视精神方面的奖励,提高公务员对自身工作的责任意识,让其明白只有自己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才会得到集体的肯定和认可。

5、形成公务员薪酬联动机制

公务员的薪酬必须形成长效、合理的增减机制,打破公务员的工资要么几年都不变,要么不知怎么变的局面。以企业为例,当企业蓬勃发展不断壮大,经济效益逐年稳步提高时,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自然会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要么加工资要么发奖金。可是,当企业举步为艰时,经济效益下滑,作为企业的一份子不论你是否接受在企业的收入必将受到影响,各种福利也有可能降低或取消,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大家普遍的认可。如果将国家比喻为企业,公务员就好比企业里的员工。公务员们的工资如果总是铁板一块,不论国家的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化,工资似乎永远是那样,不会多也不会少,这样的薪酬体制不要说老百姓不同意,恐怕就是公务员自己也不是很认同。这种的薪酬体系弊端就像当年的大锅饭,干好干坏都一样,常此以往必将影响工作积极性。因此我认为,作为公务员的我们也是国家的一份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强大我们也骄傲和光荣,所以,如果将公务员这个特殊的人群置身与国家大发展之外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

6、 建立公务员薪酬的阳光工资制度,提高薪酬制度透明度。

发挥司法和社会的监督作用,使《公务员法》中的有关规定真正的落到实处。“阳光工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资来源干干净净,见得天日;二是工资发放光明磊落,有法可依。现代政府治理的基本运作机制就是纳税人缴纳税款,政府为纳税人提供各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因此,纳税人有权利知道,其为公务员支付了多少报酬。公务员收入的透明化既有利于实现政府的委托责任,又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一些部门隐蔽的利用权力寻租的不良现象。

五、 总结

虽然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但我相信,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它的不足,然后一点一点改正它。体制制度会变得越来越完善,,最终达到和先进发达国家相等的水平或者超越它们。

第二篇:浅谈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入口,我国自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以来初步建立起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工作机制。公开招考开阔了机关选人视野,为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心和地方各级机关招录到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充实了公务员队伍,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结构,促进了机关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面就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与时俱进的重大改革

1980年,邓小平指出: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从此,通过考试、择优选用,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进人方式上进行改革的探索。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吸收了基层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录用国家公务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994年,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从此,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是考录制度打开了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的一道大门,它使‘公务员’这个称谓最早在社会上叫响。”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考录制度的社会影响。无疑,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革除陈规、锐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突破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一出台,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深得人心。

(2) 优秀,真正成为优秀者的通行证

“优秀,真正成为优秀者的通行证。”回首几年前参加的录用考试,公开考试,竞争择优,使找路子、跑关系、走门子等不正常现象没了市场。“卷子”代替“条子”,才干代替关系„„身份、地域界限被打破,国家行政机关的“大门”向优秀者敞开。

(3)严把进口,建设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务员队伍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施行,向社会敞开了国家机关的“大门”,同时,也向社会宣布了“凡进必考”的“进门”规则。

考试录用法规既是开展考录工作的重要依据,又是考录制度巩固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考试录用法规体系,出台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制定了《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实施细则》。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十多个政策性文件,对考试录用涉及的范围、经费、考试纪律等作出了规定,使考试录用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公务员考录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有力保证了各级行政机关在进人时,能够真正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从而有效杜绝了不正之风。1995年,人事部决定对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开招考中违反考试纪律的6名考生,给予5年内禁止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处罚。为增加考试录用工作的透明度,维护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人事部加强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巡视员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试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监督。

(4)存在的弊端

考试方式比较单一。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主要采用笔试和面试的方式。相对的,国外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采用了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记辨析等多种辅助方式来考察竞争者的素质。在考试方式上,国外的先进技术值得我国借鉴。

因此,我们要逐渐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体系,实现考录工作的法制化 首先,在制定《国家公务员法》的同时,可以借鉴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整合现行部门规章的基础上,逐步制定有关公务员制度的各项单行法规,形成以《国家公务员法》为基本法,以单行法规为实施细则的比较完备的我国公务员法律体系。

其次要调研、起草《国家公务员分级考试办法》、《国家公务员分类考试办法》、《录

用国家公务员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办法》等法规。

再次要加强地方考试录用法规建设的知道。地方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考试录用工作真正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除此之外,还存在公务员“只进不出”现象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不仅仅是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以及全球化信息化,还因为现在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不管是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甚至出现了一个职位只招1个人,却多大几千个人报考,竞争相当的激烈。而之所以每年有这么多的人报考公务员,究其原因,因为公务员是一个“官”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公务员是个“铁饭碗”,福利高又稳定,谁不羡慕呢?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公务员被招进来,但被辞退的又有多少呢?出了退休,几乎见不到哪一位公务员因为工作不合格而被辞退,尽管在《公务员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可是目前,这种清退工作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这应该引起地方政府人事部门高度的重视。“混”进公务员队伍的公务员,素质低下又赖着不走,高素质公务员怎么能招进来呢?

对于公务员“只进不出”现象,我觉得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尽快让清退工作变成雷声大,雨点也大。因为公务员只要不犯什么错误,没有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就算是业绩平平,工作懒懒散散,也不会丢这个饭碗,所以像这种公务员管理方式,将会直接导致了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机构臃肿。眼下建立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和新陈代谢机制。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想让政府工作效率、有全面提高,就必须及时引入竞争机制, 才能有效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务员有进有出,减少政府机构组织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对一个制度来说,最关的要素是公平,而非合理。因此,我认为,对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进,应当是局部的、渐进的,慎之又慎的。

以上便是弟子对当今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一些看法及存在问题的对策,语言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见谅。

第三篇:浅谈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中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至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推进,这一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原来的干部人事制度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遵循邓小平人事改革思想,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人事改革,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和发展作了漫长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诞生。通过各种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公务员制度是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不断探寻社会管理和国家管理真谛的理性产物,它的产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失灵,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施加强有力的干预、平衡。可以说,没有现代公务员制度,就没有现代高效率的现代政府。

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公务人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1]。自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宣布在我国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至今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在这里我想就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含义及意义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公务员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所确定的考核原则与内容、标准、方法以及程序等,对所属公务员进行考察、评价的制度。考核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制度的“中枢”,是发现、选拔优秀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和激励公务员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和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可为人事决策的科学化和改进人事制度提供指导。客观公正的考核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保证廉洁。公务员考核是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在公务员队伍建设中激起一汪“活水”。目前,全国行政机关98%的公务员参加了年度考核。近几年来,有208万公务员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也有4000多人因不称职受到降职等处理。我国自1994年3月8日,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为公务员的考核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依据,把公务员的考核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同时我们也应发现, 目

- 1分配指标,有指标就可评优,挫伤了公务员的积极性;二是四舍五入的办法使人数少的部门获得的评优机会,反而比人数多的部门多。称职等级较容易确定,这其中既包括相当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比较差的公务员。然而,他们都享受同样的待遇,没有任何差别,难以起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2]。

3、考核结果的使用不当,对优秀公务员的奖励太轻,而对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似乎又太重, 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的公务员和被确定为称职的公务员,在职务晋升、晋级增资和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上没有多少区别,如根据《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但如果某一公务员在五年考核中分别被确定为优秀、优秀、称职、优秀、优秀,那么,按照此规定也只能晋升一级,与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的没有什么差别,显然起不到激励先进的作用。同时,对年度考核中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重于受行政处分的公务员。因为根据规定: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公务员要予以降职。而降职通常相应地还将降低级别和工资档次,若“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将予以辞退。”相反,对那些因严重违犯公务员纪律而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在受处分期限内,只是不确定考核等次,即在一定时期内(最多不超过两年)影响晋级增资而已。显然有点不公平。

4、考核内容缺乏量化指标,难以保证考核结果准确。

注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需要重点考核的绩效无法落实。公务员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是考核工作的实际绩效。而机关工作本身难以量化,考核指标难以确定,加之有些单位在实施公务员考核中往往偏重于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而仅仅凭印象、靠感觉,就会容易在考核过程中出现“晕轮效应”、“宽容与严厉误差”等现象。

以上种种现象,不仅会直接挫伤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考核不公平,会对公务员制度本身带来一定破坏作用。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其作用在于:(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保证公务员素质优良,适应管理越来越复杂的 社会 事务的需要;(2)促进政府依法管理,公务员依法行政;(3)促进政府管理的 科学 化;(4)保证政府管理高效能[3]。如果考核不公平,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就起不到奖优罚劣的作用;用这种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升降的依据,则难以选出优秀人才,其后果不见得比领导干部凭个人印象、好恶选人的方式更好;以此作为公务员奖惩的依据,还不能客观评价公务员的行为,依此树立的典型则不仅无法起积极示范作用,

- 3考核也就无法进行。这是导致考核中出现轮流坐庄现象的重要原因。

4、个别领导干部不负责任,甚至带有私心杂念。

在考核工作中,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十分明确的。但有的领导干部因不愿意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坚持标准;有的甚至自己想获得优秀等次,或希望将与自己亲近的人评为优秀,因此不想按原则按标准办。这两种情况都是导致出现考核不公平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后者,其副作用比大锅饭更大。大锅饭是干好干坏都一样,而在主管领导存在私心杂念情况下进行的考核,则效果正相反,很可能与领导亲近者,即使干得一般也能评上,与领导疏远者,即使干得再好也评不上,这种由于领导者自身作风不正,对有些下属抱有偏见,不能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而造成的人为不公平,还会在群众中造成人际矛盾,甚至形成派性,亲近领导者与疏远领导者会形成对立,不仅严重挫伤下属积极性,还会使群体凝聚力下降,排斥力上升。对群众而言,可能容易谅解领导者能力方面的缺陷,却无法忍受领导者的不公正,从而对领导行为的合理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甚至抵触。

5、考核方法简单化。

我国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对考核方法作了原则性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不重视考核方法的选择和把握,轻视平时考核,只重年终考核,甚至只重年终评优;不看工作好坏,一律按部门按比例四舍五入分配优秀名额;重定性考核,轻定量考核等,就是将考核方法简单化的突出表现,也直接导致了考核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四、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1、澄清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近年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与考核者对考核工作不够重视、工作失误、领导不力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深化考核,突破解决考核中的难题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考核工作提高到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地位,只有把对考核的重视提高到推动和促进人事制度改革的高度来认识,考核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为此首先要加强考核者的再教育 ,把考核的有关规定和措施作为考核者任职学习的主要内容 ;并对被考核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考核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和前途,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配合考核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把考核工作列入考核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范畴中,从机制和制度的高度来加强他们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并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4]。

2、要提高认识,加强公务员考核的制度化建设。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考核在公务员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考核,对公务员的劳动和贡献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做到功过、是非分明,既是识人、用人的基础和依据,也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公

- 5【注释】

[1] 徐颂陶《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第2版.1页 [2] 庄垂生《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竞争机制》[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第3期 [3] 金太军《公务员制度与政府廉政建设》[J].《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 [4] 金太军主编《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4页 【 参考文献】

(1)徐颂陶《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第2版.1页; (2)庄垂生《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竞争机制》[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第3期; (3)金太军《公务员制度与政府廉政建设》[J].《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 (4)金太军主编《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4页,

(5)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王菁《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D]. 中国政法大学 , 2005年版; (7)江泽民《关于讲政治》人民网.1996年3月3日; (8)《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M].国务院.1993年8月;

(9)《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M].人事部.1994年1月; (10)《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M].人事部.1996年6月论文出处;

- 7 -

第四篇:浅谈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内容提要】公务用车,即公车是指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用国家公共财政购置的,用于公务活动的需求、提高办事效率的车辆。根据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公车制度,造成了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低下、公车私用等诸多弊病。本文从我国公车改革历史背景入手,对当前公车制度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剖析,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关于公务用车制度的有益经验。并以此提出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和对策,期望对当前公车制度改革有所裨益。以此达到降低行政成本,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之最终目的。

【关键词】公务用车、公车制度、车改

2011年03月25日,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管理使用改革,今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近些年,中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每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沿袭了解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弊端日益突显,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严重障碍,成为公共财政的严重包袱。由此引发的效率低下、公车私用、运行成本高等现象,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人民群众对此意见甚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中央党政机关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对当时公务用车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控制,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先后在广东、黑龙江、北京、江苏、等地开展公车制度改革的试点和探索,

并形成了公车改革的三种有效、结合地方实际的模式:货币化改革、半货币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每个模式都有一定的利弊成分存在,关键是地方车改如何适应、结合当地具体实情,来制定有效的公车改革的方案和对策。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外关于公务用车的先进经验,在公务用车监控、数量、补贴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要全面系统进行车改,搞好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公务用车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刚性财政预算机制的建设,进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为中国公车改革提供系统、全面的支持。不断优化车改方案,严格公务用车的编制和配备,加强公车使用管理。稳步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和适当交通补贴的积极配合。重视车改后期的反馈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当前公务用车制度的现状

中国当前的公务用车制度,是沿用前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标准控制、编制管理、单位所有、按需配给的模式。在当时经济发展条件下起到一定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这种制度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被老百姓称为“屁股下一座楼”“车轮上的腐败”“马路上的腐败”等,中国当前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主要有其四:

(一)运行成本高,财政负担沉重

据了解,每一辆公务用车的运行成本(包括司勤人员的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

政支出的比例6%-12%,有些地方的支出更高。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大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左右。远远高于国防、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比例。

(二)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

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 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 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

(三)公车私用现象严重

据调查, 在许多地方公务车存在新“三三制”,即公用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公车不“公” 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 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 更有部分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 让在编司机“休息” 。目前很多单位大量购买高档小汽车, 公车私用相当普遍, 公车成为私家的小汽车, 老婆不开丈夫开, 丈夫不开妻子开。

(四)超编配车,盲目攀比

按照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部长以下官员不能配备专车,但是在地方许多乡镇领导都有专用的公务车。全国党政机关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2008年公务车采购的财政支出达800亿元左右,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由于没有严格的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与监督法制法规,造成了违规越权,超编超支配车。“官本位”思想使公务用车成为领导之间进行盲目攀

比、贪图享乐的工具,成为特权、地位的象征。在人民群众中已经形成恶劣的影响,也背离了党的根本宗旨。除此以外,目前公车制度导致中国汽车产业的畸形发展;大量占用城市道路资源,造成道路拥堵不堪;严重污染城市环境,与我国创建“两型”社会相悖等诟病。

二、中国公务用车现状弊端的原因

(一)公务用车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中国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起源于前苏联,按照干部级别和编制配备公车。由于受到当时计划经济的影响,基本沿袭了解放初期的供给制。这种制度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性和保守性,逐渐成为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障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包袱。

(二)既得利益集团的“官本位”思想造成的阻力

恩格斯:“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在中国这个 “官本位”思想深厚的传统国家里,如何破除和更新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带来思想及行为上的变革,是车改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之处。中国现行公车制度与行政职务、级别挂钩,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公务用车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加重了官员的“官本位”特权意识。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政府是车改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定位,所进行的改革势必会异常艰难的。正如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分析,公务车改革的失败说明,凡是涉及减福利的,改革都非常神速,凡是

涉及削特权的,都进展得非常缓慢。凡是政府改别人的,都非常神速;凡是改政府的,都异常艰难。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公车即官车,让官员自己来革自己的命,让官员不再享受官员的特权,这样的改革没有任何可能。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财政监督制约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中国当前还没有专门规范公务用车的法律,公务用车的相关规定存在于政府颁布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不仅数量少而且效力较低。不能有效对我国公务用车行为提供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保障。同时还表现在公务车使用上责任追究制度的缺失。公务用车的费用支出没有建立起刚性的财政预算约束机制,不能正确、及时的反应财政支出,不能受到人代会及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其他的相关方面原因

除以上三点因素外,城市化、全球化为公务用车的扩张提供了推动作用;落后的公共交通体系,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公车管理存在着难度大、问题复杂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三、公务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应在建立在总结中国以往公车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实践上,深入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同时要借鉴外国公务用车管理的先进经验,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逐步建立和完善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经济与行政管理体制,能够被人民群众所认可的公务车管理制度。

(一)全面系统进行车改,推进配套制度建设

1.要想根本杜绝公车造成的恶劣影响,需要完善公务用车制度的法律法规。公务用车改革中出现的进退失据,即源于改革决策中法律程序的缺失。通过人大立法,进行法治化建设,提升法律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以此能够对公务用车提供规范化、法治化的制度保障,才能使目前车改走出困境。

2.建立刚性的财政预算约束机制,提高政府公务用车预决算的明确性和透明度,做到政府公务用车信息公开。同时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约束,防止政府部门利用预算外资金购置车辆。机关的预算及决算接受人代会的审计和人民的监督,使其在“阳光下”运行和实施。 3.积极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吃大锅饭”的方式,建立由实物消费向货币消费转变、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个人消费方式。逐渐实现职务消费的“货币化、规范化、透明化”,同时完善职务消费监督与信息公开制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

4.稳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改革,完善后勤服务机构的建设。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机关后勤服务制度改革的组成部分,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是建立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其具有的供给制、福利性、“小而全”的特征,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把公车改革置于机关后勤改革的大环境中考虑,切实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货币化,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做好保障工作。

(二)不断优化车改方案,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1.严格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机构改革“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要求,结合各个部门的职能、在编人数和领导人数来确定公务用车的数量和档次。即首先确定公务用车的车型范围和使用范围,再按在编领导干部人数确定,业务用车根据单位编制人数确定。同时通过建立“双控”即控制排量、控制价格的方式,来限定公务车排量和价格上的盲目增长。对于违规配车、购车给予一定党纪政纪处分。还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政府采购国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2.大规模的用车社会化。实行公务用车社会化,是把公车资源和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对交通工具的需求纳入市场机制。取消除特殊用车(公、检、法等)、个别领导专车以外的公车,把其余公务用车全部移交给新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出租车租赁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去经营管理。公务员因工作需要需租车的,实行实报实销。公务用车社会化也是党中央的积极提倡和现在国际上的基本做法。有效遏制当前严重的公车私用、低效浪费等现象,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资产的保值、升值。

3.适当的车辆交通补贴。核定合理的补贴标准,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兼顾国家、人民群众、个人三者的利益;以工作性质和工作量为主,不与行政级别挂钩;同时还要建立公务员交通补贴的浮动补贴制度,要做到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还要划定车辆补贴的适用范围,作为车改补贴的

必要补充。车辆补贴来源于公共财政,补贴标准必须要由人大制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4.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建立机关公务用车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公务用车调配使用、燃油使用、维护保养、司机管理、肇事处理等方面的详细记录, 再结合统计、分析等信息处理技术,对公务用车进行有效监督。健全公务用车行车管理和定点维修、加油制度。学习国外给公务用车加入“电子芯片”或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有效记录公务用车位置、时速和加油、维修等信息。2011年“两会”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表示将对广州市全部公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和RFID身份识别系统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对司机的教育和管理。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教育,使其明确公务用车的使用手册,杜绝司机使用车辆时在加油、维修等出现的问题。还要引入奖惩机制,加强司机的绩效考核。

(三)强化车改后期的反馈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要保障公民的公共权力充分有效的行使,必须建构健全的权力制衡体系。强化车改后期的反馈,通过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来有效的监控车改的效果,并对车改方案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充分重视外部的社会舆论监督,弥补机关内部监督软约束乏力的困境。通过在职有媒体上对干部群众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车制度改革的认识。做好舆论宣传的导向工作,为公车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舆论基础。同时公事公务用车身份,在车身喷涂“公车”字样。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投诉监督机制,鼓励全社会监督公车制度改

革。最后援引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前,对于公车私用问题曾表示,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能做到最根本的是两条: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和黄元培先生说过的一段话解决“其兴也勃、其亡也乎”的周期律问题,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提的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其实也关系到整个反腐败。

中国公务用车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弊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为此中央和地方都实施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降低改革的阻力、风险,全面系统的进行利弊分析,加强调查和研究,增强公车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推进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明确中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目的不是取消公务用车,而是在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上探索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达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消除公车私用等弊病,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敬妹、肖建华.如何破除公车改革原地踏步的魔咒.凤凰网汽车.2010.11.30 2﹑温家宝.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03.05 3﹑李强.公车管理制度的弊端与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23(3) 4﹑王玲.论公车改革与纳税人权利保障[J].经济与法.2010(08) 5﹑张忠文.应为机关“公车消费”立法严管[N].大公报.2010.02.26 6﹑佚名.行政事业单位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近2.000亿元.世华财讯.2010.01.05 7﹑佚名.杭州公车改革再探索[N].商周刊.2010(02) 8﹑姚艺曲.广州6月推公车改革公车私用每公里收费1.6元[N].南方日报. 2011.02.23

第五篇: 浅谈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产生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增加和阶级分化的加剧,刺激了氏族显贵和父权家族首领的贪欲。为了掠夺邻人的财富和供使用的奴隶,经常发动对周围氏族部落的战争。出于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几个地域相近或有一定共同利害关系的部落组成了部落联盟。这一时期,也叫做军事民主制时期。这一时期中,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是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中有部落大会,其决策机构是联盟议事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通常出自联盟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军事民主制时期是阶级社会和国家出现的前夜,部落联盟是其最高组织形式,已具有国家雏形。他有两个重要特点:一,它的军事性。部落结成联盟是为了军事需要。二,部落联盟保留了一定的民主色彩。

阶级社会出现第一支军队出现在夏朝,是从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首领周围的亲兵集团蜕变而成,因而带有不少的原始性。这是夏朝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巩固对平民奴隶统治和对外掠夺性战争的需要。夏王是夏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可以控制中央王朝的军队和地方侯 伯的军队。夏朝的军队兵农合一,没有常备军等的原始性影响了其指挥系统不完善,将佐文武不分。但其军事制度在对内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对外掠夺和扩张的战争中,巩固了夏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并扩大了版图,成为奴隶主阶级的重要支柱。到了商朝军队成为其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统治者对国家拥有统领指挥权。从武丁时期开始,军队中出现了编制单位,商王室军队称为师或旅。商代军队中“王师”最强大,用于镇压各种反抗力量,巩固统治地位。讨伐诸侯反叛稳固王朝的统一。商朝也同夏朝一样通过不断的征伐战争掠夺了大批奴隶和财富,扩大了王朝领土。

西周时期,已初步形成战时指挥系统,周王是中央军和诸侯地方军的最高统帅,有权指挥和调动全国的军队。执政大臣太师、太保是王以下最高指挥官。西周的军队由中央王朝的正规军和诸侯地方军组成。中央王朝军队有西六师,成周八师的正规军、王室禁卫军和特殊的夷隶兵等几部分组成。地方诸侯也有军队建制,因大小不同军队数量也不同。西周族军的编制是以百人团,千人团,万人团为单位的十进制编制,军队也有定期训练的制度,有时还进行实战演习。西周的军队是奴隶主手中强大的暴力工具,它的设置和组成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在西周初期,西周同夏商王朝一样,巩固和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在后期,镇压了诸侯的反抗,得以维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军事制度发展到春秋时期,最高统帅依然是各国君主,未形成常备军,没有专门的武官系统,基本文武不分制。各国的军队数量无确切记载,在编制方面,战车由武士和步兵混编,各国情况不尽相同。春秋时期的武装力量可分为三大类:国家军队,地方部队和贵族私人武装。其中,各国大小不一的私人武装力量是造成内乱不断的根源。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间战争频繁,所以都十分重视军队,与春秋时期相比,战争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因此,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人数更多,并且已形成常备军。常备军是各国军队的中坚,是军队的核心。在军队数量不断扩充的同时,常备兵制与郡县征兵制应运而生。较过去相比,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力,骑兵的作用也增大了。与此同时,各国军队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规定奖惩条例。对战功实行重赏重罚制,鼓励士卒奋力作战。

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原则,两朝都建立了庞大的武装部队,有一个复杂的军事统驭系统。皇帝依然是军事的最高统帅,有对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军队调动必须是皇帝的命令。秦汉时期的武装力量大体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指挥系统。中央军事指挥系统是皇帝需要直接命令的各类将军及其幕僚。秦汉四百多年间士兵来源和兵役制度经历了不少变化,秦朝实行普遍征兵制,西汉承秦制也实行征兵制。但在汉武帝时出征匈奴用兵越来越多,兵源匮乏,不得不增加募兵选募和谪兵等方法来保证兵源。于是募兵成为重要组军手段。东汉建立后虽稀罕的征兵制还未废除,但募兵制已成其士兵主要来源。这样,由秦开始的兵民合一制度逐渐向兵民分离发展,东汉中期以后基本分离。秦汉的军队实行的是共同对皇帝负责的多头多级多层次管理。这种军队管理体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帅挟兵权以自重或反叛朝廷显然是有好处的。秦汉时期在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措施和经验被后世皇朝普遍重视和采用。军权必须集中于皇帝之手,成为历代皇朝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制度。

东汉末年以来,社会政治制度十分紊乱,豪强拥兵自重,为保证兵源,曹操在收编豪强武装的基础上建立军队,推行士家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兵制,其特点在于:兵民分离,兵民分籍。世袭当兵。役使繁杂,劳逸沉重。控制严酷。身份卑贱。十六国北朝时,少数民族贵族在中原建立政权,依仗本族的军事力量实行由兵募合一的部族兵制沿袭下来的士兵制。在这一基础上,西魏北周推行了府兵制。府兵大多是军府所在均田民中财富力强之人。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秦汉编户征兵的旧制。皇帝之所以能够控制政局光剑在于有效地对军事力量进行控制。在魏晋南北朝混乱割据的时代,有效控制军队更为重要。曹魏皇帝推行士家制度,直接控制士兵及其家属,禁止将领拥有私兵,因此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强大,对军队能够能够做到令行即止,指挥若定。孙吴皇帝通过实行将领世袭领兵制,统驭将领,或者说是通过与将领的妥协来实现。东晋皇帝对北府兵的统帅权是通过驾驭北府兵将领来实现的。部落兵制的基础是宗族血缘关系,十六国北魏前期的君主利用其本族原有的酋长身份对中原地区实现武装割据。

上一篇:全套技术资料总目录下一篇:趣味运动会项目介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