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党员培训工作

2022-09-10

第一篇:抓好新党员培训工作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中共通道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实践证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干部成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关系党的工作全局,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认真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主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把握新时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经过不断努力,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近三年来,我们已先后成功举办了科级干部培训5期480人,占全县1240名科级干部的38.7%;举办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训410多人;举办党务干部培训5期760多人;举办党员统计信息库建设、党支部宣传、组织委员、党建工作综合目标考核等业务培训6期287人;应邀为县直其它党委培训4期204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三种观念”,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理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强调:“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

1 念,加强需求调研,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在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受训学员为本,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充分尊重干部的主体地位,依靠学员自身的努力,实现学员提高能力的培训目标,切实做到按需施训、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广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及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力和水平、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二是树立求真务实观念。县委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上基础性建设工作位置,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把干部教育培训与全县的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锻炼,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提 2 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科学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努力形成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局面,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承担起现实发展的责任,也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三种模式”,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是培训内容的实现形式,是实现培训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培训模式是否得当,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都充分地激发出来。

一是推行“互动式”培训。我们始终倡导学员在学习中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中促进学习,在参与教学中提高能

3 力,努力探索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点,着力改变从灌输式、封闭式教学为主向互动式、开放式教学为主转变。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等多种办法,避免了教师“满堂灌”,提高了学员参与程度,营造热烈的互动氛围,引导激发学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激活思想、分享智慧、提高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效果。

二是推行“菜单式”培训。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我们注重采取必修课和自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由点及面、分级分类进行“菜单式”干部培训新模式,有力地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菜单式”培训即在设置课程前,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教学反馈等形式,广泛、全面、深入地掌握干部培训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要求与学员的个性需求,着眼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确定“菜单”内容。自2009年以来,通过“菜单式”培训,我们已培训各级各类干部及大学生“村官”、选调生1500多人,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对象规模化和培训时间的合理化。

4 三是推行“分段式”培训。近年来,我们根据当前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干部健康成长需求,打破重素质、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训理念,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的关系,按照“党校学习——基层调研——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阶段,在党校教学中引入分段式教学方法,先后在南宁市委党校等有关高校实行分段式教学,使参训学员学习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看到了我县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丰富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取得了真经,成效明显。同时,有针对性地聘请省委、市委党校、高校教授、专家学者,实现干部培训需求与高校教学优势的双向对接。

三、围绕“三种方式”,着力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近几年来,我们结合通道实际,在培训方式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走出去学”。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县委党校实现了与南宁市委党校教育培训与调研工作的成功对接,率先在全市县级党校推行异地教学培训,开创了党校工作的崭新局面。先后组织我县科干班、中青班学员赴广西南宁市委党校进行异地教学培训,听取了南宁市旅游局局长黄永久讲授《旅游资源与市场开发》、南宁市委党

5 校副教授赵春营讲授《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南宁的实践》、广西资深教授李光炎讲授《领导能力建设研究》、南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禹延庆讲授《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南宁市委党校教师载学明讲授《政府管理创新》等理论研讨课。还先后到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金陵村大林新村和广西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现场考察学习,使学员更多地了解沿海地区的开放思想和发展理念,学习借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社会建设的各项成功经验,提高其驾驭市场经济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请进来讲”。我们把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与专家讲坛结合起来,先后请到了南宁市委党校、广西自治区党校的资深教授李光炎等5位教授给学员上课,就区域经济对接与提升、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领导者价值观与提高领导的价值、城市建设与发展、内陆后发展地区新型工业化探索与突破、投资环境分析与研究等课题进行教学,使广大学员们享受到了知识盛宴,思想观念得到了新的洗礼与升华,知识视野得到了新的开阔与拓展,学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真经”。

三是“沉下去干”。针对当前干部培训人数规模大、涉及范围广、人员比较分散等新特点,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

6 通过反复调查研究确立了“党校围绕基层转,教员围绕学员转”的送教下乡思路,变集中授课为分散上门讲学,变学员进城求学为党校送教下乡,打造基层大课堂,破解党员干部培训“四难”(经费难、集中难、时间难、师资难),并成立了干部教育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三个紧贴”(紧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贴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部署,紧贴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原则,确定了涵盖领导干部能力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时事政策解读、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宣讲专题,从县委党校抽调5名精干人员组成宣讲团,分批次深入全县21个乡镇和县直正科级以上单位开展巡回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完善“三项机制”,切实加强教育培训管理 管理出效益。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就无从谈起教育培训质量。近年来,我们坚持培训与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了教育培训质量。

一是完善“学分制”管理。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我们推出县委党校主体班学员“学分制”考核办法,加强对学员的管理。该办法设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两个大项及学习任务、思想品德、纪律等十个小项,规定

7 学员修满90分以上为优秀,70-89分为合格,69分以下为不合格。培训结业时,对学员的学分进行统计,对学分在69分以下的不合格学员记录在案,下期类似培训班继续点名补训,同时,在县对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时以未完成组织工作的干部调训任务予以扣分。

二是完善培训工作机制。县乡两级都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实行“一把手”抓培训责任制,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培训联动机制,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分级管理的大规模培训干部领导体制,确保工作指挥有力、组织有序、落实有效。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培训作为激励干部的重要方式,对表现优秀的干部、重点岗位的干部、工作任务重的干部,坚持舍得时间,舍得精力,舍得投入,优先组织培训。把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干部培训考核结果与干部任职、晋升结合起来,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达到培训要求的干部,近年来新提拔的干部100%都达到了规定的培训学时。同时,还采取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自学。这些措施较好地增强了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了单位支持培训、个人踊跃学习的

8 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持续、稳定、科学发展。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着眼于全县的工作大局来思考,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开展,着眼于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来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通道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新路子,促进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落实,为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第二篇: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日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抓好农村科普工作尤为关键。

一、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任务,切实抓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中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民中小学文化水平和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不能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能是一句空话。抓好农村科普工作是提高农民和农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农村科普工作必须围绕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展开,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收增效,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他们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对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让他们在参与科普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小养成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倡导科学生活、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

二、要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科普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领域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实效。一是调动各职能部门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如农业、水利、畜牧、农机、林业、气象、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密集、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普及工作。二是调动各级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群众团体的积极性。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青年志愿者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三是利用各级干部培训学校、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农村远程教育等设施,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四是调动各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竭诚为他们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服务,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他们从事科普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五是根据《科普法》的规定,除财政要加大对科普经费的投入外,还要广辟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费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规定,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科协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中央要求“各级科协要充分发挥科协拥有遍布城乡的组织网络优势,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中国科协提出科普工作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一是要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服务;二是要为农民安居乐业和捉高生活水平服务;三是要为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服务。为此,2006年全区科协系统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三下乡”,“四进社区”科技文化活动51次,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26万余份,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建立科普基地20个,带动和辐射农户30万余户,培养出了一大批农村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和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配合地委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地区科协确定在全区20个试点村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程,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来源于,欢迎阅读抓好科普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新学期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新举措

胶州23中新学期工作举措

一、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高度重视班子建设。建立学校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思想政治和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处室工作“负责制及汇报制”,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并创造性地、主动性地深入开展。树立大局和全局意识,做好分析与总结,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努力创建“责任型、魅力型、效率型”的班子团队。

2、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入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着力教育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师德风范,树立师表形象,人人争当学生满意的教师。严格落实教职工出勤考核和绩效考核。

3、强化教师继续教育。以新理念、新课程、新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强化各类培训,努力创建学习型、科研型的校园,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强化教育中心,提高教育质量。

1、突出德育为首的重要地位。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观念。学校通过校会、国旗下讲话、思想品德课、班团活动等途径,全面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发挥多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力争形成“全面育人、全程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格局。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工作。政教处、团委和学生会按照学校要求和部署,深入扎实地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指导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工作质量。

(3)、注重德育实效、丰富德育活动。学校广泛开展以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遵规守纪、尊敬师长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并认真开展“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远离毒品”、“远离网吧”等专题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4)、拓宽德育渠道、搭建育人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注重与社区、村社结合,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和家访工作,加强家访联系,切实做好“留守子女”的教育。

2、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核心地位。

(1)、强化教学中心意识。校长坚持坐阵教学第一线,把主要精力用来管理教学,研究教学,督导教学。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落实“四个一”制度,即:挂靠一个教研组,蹲点一个班级,任教一门学科,每周听评两节课。形成级部、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班级集中精力抓质量的合力,营造全校上下共同抓质量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学校优先服务毕业班、优先考虑毕业班、优先解决毕业班的实际问题,以确保明年中考再创佳绩。

(2)、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与督查。学校抓好教学环节的落实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落实教学工作周查、月查、平时抽查和质量监测检查制度;落实“教学管理进课堂”,把“听推门课”和“跟踪听课”与课后评价考核相结合起来,实施过程教学质量评估;同时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常规考核评估软件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树立迎检意识。

(3)、加强校本教研,树立外宣意识。学校围绕教体局关于广泛倡导开展校本教研的精神。学校各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走过场,讲求实效。围绕“三课”活动,努力为教师搭建提升专业素质与课程同步成长的舞台,引导教师加强对课堂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要求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指导年轻教师,献优质课、献示范课,写研究文章。同时也要求年轻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坚持听课,注重课后反思,写好教学随笔。

胶州23中关于师德活动月情况汇报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根据镇教育办关于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通知精神,9月1日至9月30日,我校扎实开展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我们坚持以“师爱建设与提升专业技能”为中心,不断丰富师德建设的形式和载体,大力推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现将我校进行师德教育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视发动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道德观念,规范教师执教行为,我校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制定目标,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1、成立组织,健全机构。学校对开展好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成立了师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健全了领导机构。

2、制订计划,合理安排。师德教育领导小组一成立,就马上着手制订《2011年9月师德教育月活动方案》,学校依据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师德教育月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学习动员,统一认识。

8月30日,学校围绕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活动主题,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师德教育动员会。会上,校长作了大会动员报告。大会要求广大教职工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切实做好素质建设和形象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张贴了醒目的标语;组织全体教师、员工参加集中学习或科组组讨论;利用学校网络加强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师德教育氛围。

二、注重教育形式,讲求教育实效 根据镇教育办关于师德教育月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活动形式内容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学校本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方案:

1、召开师德动员会。8月30日,校长主持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目标。

2、制定师德考核细则。

3、撰写心得体会。以“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主题,分散学习《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在每位教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由学校师德教育领导小组的评选出10篇优秀心得文章,学校将分别予以奖励。

4、召开形式多样的座谈会。根据我校情况,采用主题班会、学生家长会等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组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恳谈交流会,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及建议,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交流沟通,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达到“乐其道”的教育效果。

5、帮扶一名学生。9月下旬,发动全体教师教对口帮扶“特困生”(贫困生、学困生、特殊生)活动,实施“一帮一”,把教师的爱心送到学生家里,送到学生心里。

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调查,为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树立了良好的教风,从教师教案书写到课堂板书、从语言表达到思维训练、从观察学生个性到因材施教,从课堂管理到课下指导,从对中下生的辅导到对特困生的帮扶,我们的老师都尽可能做到了一丝不苟,展现出良好的教师形象和精神面貌。

三、反思整改,建立长效机制

在本次师德教育月活动过程中,校领导和教师都进行了总结反思,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教师站在素质、形象、爱心的高度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和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从课堂一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师德规范进行自查自纠、深刻反省。校风、教风有了明显好转,无歧视差生、体罚学生的行为出现,师生和谐共处,教师善教爱生,学生尊师明礼已是蔚然成风。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扬长避短,继续抓好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使之更具时代性,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第四篇: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夏邑县高级中学

学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影响着教风、学风、校风,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连。学校党总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抓反腐倡廉建设为学校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一、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将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成为我们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彰显了中央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也表明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把握和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中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础阶段,学校的腐败问题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关系到全民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浓厚的教学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同时还需要风清气正的廉政环境。正确认识学校所肩负的特殊使命,准确把握学校反腐倡廉形势,进一步提高对高级中学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全面推进高中反腐倡廉建设,才能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十七大文件中关于反腐倡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十七大文件中反腐倡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要求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规范管理紧密结合,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任务要求和具体措施,对于学校反腐倡廉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具体突出四个特点:一是抓责任,强调了建立完善责任体系,不仅明确了学校党总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责任,同时强调了学校行政的责任,不仅明确了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而且明确了中层领导干部的责任;二是抓管理,把学校反腐倡廉建设与加强学校管理相结合,把反腐倡廉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之中,从抓管理入手,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三是抓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而且要对教师,对学术带头人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四是抓惩处,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惩治腐败与保护党员干部权利并重的意识,重视发挥查办案件警示作用和治本功能。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做到抓改革发展坚定不移,抓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不懈,促进学校科学、快速、健康发展。

1、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努力形成教育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坚持党总支统一领导,组织、宣传、督查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学校要把反腐倡廉列入班子学习和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制度,逐步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坚持教育的经常性,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纪法规、廉洁自律和艰苦奋斗教育。要坚持把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重点,把教育与干部管理相结合,使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的全过程;要把反腐倡廉教育与干部从政道德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进一步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2、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督促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大力加强勤政建设,不断增强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鼓励干部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要大力弘扬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坚决制止奢侈浪费,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而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3、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以制度创新促进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各年级、处室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无制度可用”和“有制度不用”的问题。要坚决维护和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对执行制度情况的督促和检查,防止制度形同虚设。

4、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决议、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情况、领导干部作风状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围绕人财物管理使用,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要工作环节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健全机制,发挥好督查、财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更好地发挥学校、年级两级教代会的作用,切实保证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看作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养成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5、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障学校科学发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又要切实负起抓好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对班子内部和管辖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切实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形成落实责任制工作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为保障和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篇:如何抓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广大青少年的成才和发展展现了广阔的舞台和美好的前景。一方面,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环境更复杂了,难度增加了。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坚守德育阵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一、德育工作现状

1、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形成,独立意识增强,思想活跃,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看问题缺乏冷静的辩证的思考,容易走极端和情绪化。当代中学生又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条件下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可低估,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据国内一些权威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思想偏差。在价值取向上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社会缺乏自豪感,主张多索取,少奉献,反对社会对自己的约束;对祖国缺乏自豪感,对现实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对他人缺乏道德感,缺少谦恭仁爱,讲求实惠,斤斤计较;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在家中醉心于“小皇帝”的地位,对“孝敬颠倒”心安理得;对自己缺乏拼搏感,学习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又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困难的考验,把前进的道路幻想得一帆风顺。总之,当代中学生在政治上具有批判性,心理上具有逆反性,在思想上具有求异性的特点。德育工作者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思想现状,教育才有针对性,工作才有成效。

2、 社会影响

改革开放,最大的成果是国家强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同样,在改革开放中,人们的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世的人,肯定还有记忆,那个时代人们头脑中浸润的是为国家为民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崇拜的是雷锋刘胡兰是江姐是保尔柯察金,崇尚的是先人后己见义勇为;而如今,人们头脑中浸润的是怎样赚钱买什么样的车子和房子,崇拜的是有钱的大老板是比尔盖茨是姚明是刘谦,崇尚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见利忘义。学生正处于从懵懂到懂事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可塑性大,接受外界影响容易,相比之下,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就显得势单力薄。

3、 学校的工作指导思想

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之类的口号。但是,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然是以学生的升学成绩为中心的。例如,我们的许多中学都有重点班,进入重点班的孩子唯一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没有一所学校会在办重点班时考虑到将那些成绩好人品却不咋样的学生拒之门外。学校里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老师们自然也就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了,重教学,轻教育成了许多学校的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就有了更大的难度。

4、 家长缺少德育概念。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特别需要家长的配合。那么,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德育持什么态度?现阶段的中小学在校生的家长(学生父母)基本都是80年左右出生的一代,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年头,他们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这样的孩子懂事迟,许多如今三十来岁的家长自己尚且还像一个没有长大的没有玩够的孩子,哪有神气管孩子,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这样一来问题就更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隔代的孩子除了宠爱还是宠爱,甚至是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教育了,受了一点委屈了,隔代的家长还会到学校兴师问罪。再加上学校强调安全第一,专家强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久而久之,传统的师道尊严完全逆转为老师怕学生。

二.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

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摸清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特点,学校德育工作应虚功实做、育人为本,重在导行。

针对当前的学生情况,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不断充实和调整德育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从小培养爱父母,爱劳动、爱科学、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学生,应重点抓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公民义务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这些必须作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并把它具体化,使之具有操作性而不流于形式,做到虚功实做,重在导行,育人为本。学校要把上述内容的教育培养与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逐条贯彻,全面落实。做到人人知晓,自觉执行。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行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譬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展“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在中学低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他们不知道在自己进步的背后包含着父母多少希翼和勤劳,包含着师长多少关心和帮助,可着重进行“孝心留给父母”和“关心献给他人”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情感。在中年级,学生开始体验到学习的艰苦和竞争的激烈,但他们对社会生活还处于不太了解和漠然的状态,不懂得爱心和奉献对于构建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应突出进行“爱心献给社会”和“关心献给他人”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初三毕业班,学生面临中考,有一部分人将到高一级学校深造,有一部分人将从此走向社会,他们精神紧张,思想压力大,为自己的前途担扰,往往没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应重点进行“忠心献给祖国”

和“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使他们既能志向高远又能脚踏实地,既能坚定信心又能冷静地面向未来。这样,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更具针对性,从而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2、学校应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

见》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各级各类学校都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学校应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学校要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如可与当地公安局、派出所、武警中队、交警中队建立警民共建文明学校,与当地司法局、博物馆、敬老院等建立教育网络,提高德育效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看到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增进对劳动人民和祖国的深厚感情。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纪律教育。学校应聘请老革命、老红军以及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校外辅导员,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请他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如“我为团徽添光彩”演讲比赛,“祖国在我心中”国情知识教育竞赛。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手拉手”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坚持多方位育人,增强德育工作的广泛性。

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职责。多年来德育工作不能获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三方面没有形成合力。表现在:家庭教育失败—呵护过多;社会教育失策—导向有误;学校教育失灵—忽视素质。今后,

必须大力扭转这种错误倾向,重视多方位育人,坚持齐抓共管,把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1)、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重视多方位育人。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任务。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发挥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应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在对学生进行“智力扶贫”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精神扶贫”。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也要明确育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家庭方面,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崇尚科学、优生优育等家庭美德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道德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正风带动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抓好各行各业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在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搞好全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建设,要在社会大力倡导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社会公德。

(2)、充分发挥党、团、队和各种群众组织的作用,加大教育的广泛性。学校党支部、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他们在德育中的优势,加大教育的广泛性。身教重于言教,学校党支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员的思想教育上,重视教职工自身思想修养和师德教育。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保垒和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全体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通过他们去带动全体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各种群众性组织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帮教

上,更应该齐抓共管,发挥群众组织的特殊优势。少先队要开展“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五自”活动,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团委应组织学生观看国家推荐100部好电影,阅读100本好书,学会唱100首好歌,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应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应努力办好广播、黑板报、宣传、报刊等宣传舆论阵地。在课室悬挂国旗镜框、伟人画像、名人格言、校训班规等,让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知识的熏陶和力量的鞭策。例如,各班宣传栏上写上“我最敬仰的人物”、“我最欣赏的格言” 、“我最渴求的知识” 、“我最喜爱的书籍,以此激励学生追求真知、崇尚科学、完善人格、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榜样更具有影响力,要针对本校实际,挖掘德育资源,及时发现和宣传好人好事,在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组织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更好发挥榜样的示范鼓舞作用。譬如:可以在全校开展评选:“学雷锋标兵” 、“三好学生”等活动。在班级开展评选“最关心班集体奖” 、“学雷锋积极分子奖” 、“最佳文明礼仪奖” 等活动。

教育好青少年,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社会都要关心学校的德育工作,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结合具体实际,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早会笑话故事大道理下一篇:综合运营部工作职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