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重在践行

2023-02-10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进入高一级程度。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宏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它告诉我们: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行”比“知”更为重要。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 同样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1 德育必须“践行”上下功夫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 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然而, 对“知”与“行”的关系及其教育的问题, 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过争议, 可概括为“知先于行、知先后行”、“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和“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三种观点;对于知行难易问题有“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和“知行亦难亦易”看法。二千多年前, 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会吗?”在苏格拉底看来, 智慧即道德, 对道德的认知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 (德行) 。那么, 教给学生“美德”, 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 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前者是一种知识 (事实) 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 后者是一种行为, 德行是一种技艺, 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时值今日, 西方德育理论流派中, 仍存在着分歧, 有的倾向于认知模式, 有的倾向于行为模式。

事实上, 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把道德本质看作实践。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 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参考价值。清代教育家颜之终身以“实学”、“习行”为教, 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懈”的过程, 因此, 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 不能脱离实事实物。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中提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主张, 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 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 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卢梭认为知善不等于行善, 他反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儿童灌输道德成规戒律, 反对让儿童记忆空洞抽象的道德概念, 以免把儿童训练成伪善的口头谈道德而行为则不道德的人, 建议从小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可模仿别人善良的行为。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 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 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

由此看出, 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 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因为, 一方面,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为养成”, 是践行;同时, “行为养成”的过程本身也离不开实践。另一方面, 尽管道德教育离不开“知识传授”, 但“知识传授”只是“行为养成”的一种途径, 且“知识传授”本身仍离不开实践。好比人们学游泳, 必要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 但是学游泳 (教学) 的目的是学会游泳, 能游泳并且游得又快又好, 这主要通过亲身的学习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总之, 道德行为养成先于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这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经验证明。忽略中小学生行为的养成, 而只注重讲知识, 讲道理, 练习书面判断, 容易塑造出“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2寓学于行, 优化实践性德育课程设置

如果说认知性道德教育是主体通过观念协调、思想斗争、内省、慎独等进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活动, 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无形道德”, 那么, 实践性道德教育则是按照这种修养所达到的信念、境界、理想来发展完善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道德”。

长期以来, 思想品德教材变动频繁, 德育内容无定性。在德育中, 有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 即抽象大道理大观念内容较多, 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德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不够, 德育未能对学生尤其年龄较小学生直接进行行为指导。导致学生对道德观念信任度降低。

实践性道德教育课程以品德经验为主,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 主动参与, 并从中发现和获取有关品德知识, 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 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任何活动,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 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 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展有积极作用, 都可视为实践性德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某种统一的道德认知, 而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 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爱劳动, 通过实践体验, 明确劳动的辛苦及其收获, 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 继而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品德素质的要求, 即依据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相统一的法则, 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与其新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研究社会现实生活, 培养自律精神, 发挥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 (1) 日常学习生活中品德践行。如待人接物, 遵守作息制度, 卫生值日, 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 参加公益活动等。 (2) 行为训练, 形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拟定“道德习惯纲要”: (1) 把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做到底。 (2) 做工作只能认真, 不能马虎。 (3) 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 也不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 (4) 帮助老、弱、孤、寡。 (5) 绝对不容许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而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或增加许多困难。 (6) 既要考虑自己的快乐、满足和欢娱, 同时也必须顾及别人的需要。 (7) 不隐瞒自己不体面的行为, 要有勇气把这些行为直言不讳地告诉你认为需要告诉的人。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类型。 (1) 社交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 如夏令营、冬令营、校外实习、访问参观等, 在活动中与不同角色地位的成员交往, 形成社交意识, 掌握人际关系准则, 培养社交能力。 (2) 社会实践。这里主要指道德实践, 即人类有目的进行的, 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的一切实际的行为活动, 它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领域, 是个人施之他人和社会, 社会施之于个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且具有价值意义的活动总和。 (3) 军训。目的在于增强国防意识, 军民感情,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维护大局等观念。 (4) 志愿者行动。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劳动, 维护交通秩序, 文化市场监督, 维护消费者权利, 社会治安、扶贫帮困、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助残送暖、抢险救灾。 (5) 校内传统活动。班队活动、晨会 (夕会) 、演讲辩论、专题讨论、校园文化节。此外, 还有勤工俭学、宣传纪念活动、角色扮演、岗位见习、咨询服务等。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运作。 (1) 设立道德问题情境, 即由一定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 这是进行实践性德育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联系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学生急待关心的问题, 联系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 (2) 操作体验。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 从中进行教育 (自我教育) , 学会社会生活, 获得道德健康成长, 其行为练习过程为:懂得道理-明确要求-模仿学习-自我检查-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3) 分析评价。德育活动指标的拟定应便于测评, 直观明了, 易于掌握, 分为他评和自评。 (4) 结果验证。 (1) 道德活动以服从为特征, 处于他律水平, (2) 以“仿效”为特征上升为一种有追求的活动,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1 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体现主导性的渗透原则

1.1 要善于抓热点问题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 急学生所需。课前班主任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困惑是什么, 发现热点, 就找到了活动的主题。低年级, 要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如:《我是一个小学生》、《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等;中年级主要以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合作意识, 学习简单的情绪调控的方法, 如:《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成长》等;高年级主要围绕提高学习效能、学会应对挫折等内容进行心理的辅导, 如《当我们遇到挫折》、《笑对生活健康成长》。

1.2 要掌握触入学生中的技巧

要使活动开展得好, 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心理辅导的主要原则是师生平等、协调对话, 只有真正做到融入小学生中才能做到这点。首先, 要打破“秧田式”的座位空间, 师生围坐在一起。我们知道, 空间位置与人交往的频度、程度乃至可能性, 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心理辅导课可以让小学生围坐在班主任身边, 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 创造一种有利于小学生与教师直接对话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其次, 班主任在活动中要充当好角色, 在心理辅导课中, 师生是大小朋友、甚至是同伙的关系, 要淡化教师训导者的形象, 教师作为普通一员加入各种活动, 诚恳地向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 与学生分享感情体验, 做到认识上的师生平等与行动上的师生平等的统一。融入学生中的技巧还有许多, 如: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参与其中并勇于当“反面”或“消极”的角色:教师的衣着不能过于新异、过于时髦等。总之, 融入学生中会使学生认同, 学生会更易于接受教师的辅导。

1.3 要掌握行为训练的技巧

心理辅导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是让小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活动, 变教师的意图为小学生的要求。心理辅导课要求不留痕迹地进行行为训练, 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需要讲究方法: (1) 启发小学生自己提出规范要求, 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应该是小学生自己得出并乐意接受的, 而不是教师强加的。 (2) 多种行为表现形式, 如小品、情景剧, 让小学生从中选择最优行为, 再让小学生作示范表演, 形成共识, 掌握行为规范。 (3) 组织实践活动, 活动后评选最佳表现者, 让小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行为训练, 在评选中提高层次。

2 建立三维教育网络, 体现整体性的渗透原则

2.1 通过家庭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 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比学校教师的影响还要深远、持久。有这样一件趣事:当年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后, 新闻记者们前去采访他的母亲时, 对她说:“您有这样一个儿子, 一定感到十分骄傲。”杜鲁门的母亲回答道:“是的。不过, 我还有一个儿子, 也同样让我感到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如果说, 她是以一位母亲的眼光看问题, 那么, 假设换一位我们中国的母亲, 会不会也能作出这样的回答呢?小学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 家长学校的形式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摒弃家长制、重智轻德的思想。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尊重孩子的选择, 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科学讲座、座谈等活动,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增强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 并能够妥善处理孩子某一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某些特定问题。尤其要让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 他们情绪反复, 行为多变, 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不能因此不尊重, 不理解他们。

2.2 通过杜区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的横向结构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三大体系组成的, 三大体系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 如果三大体系的衔接出现了问题, 学生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以及社区教育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种种反作用力。例如学生痴迷于上网, 家庭和学校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但是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若社区教育配合相应的做法, 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吸引青少年参与, 这种现象可得到有效的改观。据粗略统计, 学生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 其余时间, 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耍、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学习生活, 因此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有效衔接。毫无疑问, 社区环境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 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学生的教育问题, 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 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 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 建立联系网络,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把社区变为学生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同时, 要在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 采取有力措施, 及时清除社区内危害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垃圾, 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区大环境, 让小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本文研究了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体现主导性的渗透原则以及建立三维教育网络, 体现整体性的渗透原则的模式的小学班主任工作。通过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不仅避免了小学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展开工作势单力薄的局面, 缓解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在一定时期短缺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汪维山, 孙小青.班主任技能教程[M].合

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金东贤, 俞国良, 傅婕.简论班主任工作中

的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

础教育版) .2002.9.以自主为特征, 把道德化为内心律令, 同义务结合, 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 学校德育要实现两个转化, 即把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又将学生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那么, 实践性德育课程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和平台, 同时, 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掌握、运用、深化也都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综观上述, 主体参与式道德教育, 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 既可增强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又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 实践性道德教育还要与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因素相结合,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为只有“知”而没有相应的“行”, 或者只有“行”而没有相应的“知”, 都不能构成完整的品德。需指出的是, 本文提出的“实践性道德教育”是针对忽视践行而对践行加以强调的, 并不说只要践行, 避免“道德形式主义”, 走向另一极端。只有二者相辅相成, 才能使德育教育“知”与“行”达到统一。

参考文献

[1]马恩全集 (第3卷) [M].[2]陶行知论师范教育.

基于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

成燕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广东广州)

摘要: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提出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管理和小学班主任的要求, 认为小学班主任只有全面贯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班主任工作中图分类号:G4

摘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 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道德教育,践行

参考文献

[1] 马恩全集 (第3卷) [M].

[2] 陶行知论师范教育.

上一篇:关于举办第四届"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与运营"暨现代育种新技术高级研修班的函下一篇:乙烯裂解炉烧焦工艺研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