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休闲乡村申请

2022-07-28

第一篇:最美休闲乡村申请

最美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 关于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豫农产业化【2015】2号)文件精神,我们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党委、村委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拟参加申报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现将龙堂村的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龙堂村基本情况介绍

龙堂村位于临颍县城新区西侧2公里处,东临京珠高速、107国道,南依329省道依村而过,交通便利快捷。属于杜曲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7个村民组,760户,3060口人,2504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普通农村。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龙堂村两委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农村资源优势做文章,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走出一条工业与农业、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新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同步发展的具有龙堂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现在的龙堂村已经形成了以挂面、面粉、休闲食品、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现代家居业、粮食收储等行业的工农业发展格局。全村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新型社区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精神文

1 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目标。现在的龙堂村,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认定评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科技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于1991年创办的村集体企业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已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河南省食品工业五十强企业”、 “绿色企业”、“科技型企业”。 于1997年投资创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河南省八大科技园区之一,全国蔬菜标准园,2014年被认定为河南省省批农业产业集群。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 2010年以来,我们龙堂村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按照“保障权益、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建设龙堂村新型社区,走新型农村城镇化道路。现已建成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龙泉小区、颍河家园两个新型社区,有新型居民楼52栋,可安置1200多户入住。社区水、电、气、路、网络等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完善的社区功能、周到的物业服务、优雅的居住环境,让入住的村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截止目前,已有500多户村民喜迁新居;龙堂社区将作为杜曲新城的核心区,将发挥临颍县西城区全面进行完善和提高的功能及作用,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颗新星。

二、现任领导情况介绍

龙堂村党委共有党员183名,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2014年12月,村党委、村委通过换届选举,依照选举章程,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共选出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共9名。新一届党委班子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履职经验更加丰富、文化程度明显提高。村党委书记郭自安同志,自1990年任党委书记以来,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农民科技星火带头人、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50名农村优秀人才、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光荣称号;是全国九届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省、河南省劳动模范、省八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是龙堂村村民极为拥戴的带头人。

三、龙堂村产业发展情况

龙堂村于1991年创办了村集体企业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历经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按照“多元化开发,多层次经营,多门路就业,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发展战略。集团形成了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绿色蔬菜种植、休闲食品生产、粮食仓储物流、现代家居生产等多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实现了工业和农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同步发展,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发展的目标。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龙堂村的决策层大胆

3 改革,更新观念,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靠大联强、借船出海作为发展壮大龙云集团规模的新举措,先后引进上海京元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劲牛食品有限公司、漯河恒利源食品公司等企业进驻龙云工业园,同时,围绕当地丰富的木业资源,拓宽龙云集团的发展空间,又把森发木业、夏博家具、喜徕登家俱、奥群门业等知名企业引进过来,落地龙云。形成了食品和木业两大支柱产业,为龙堂村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产业支撑,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了龙头带动、产城融合的协调和谐发展。2014年,企业职工2360人,资产总额9.1亿,销售收入14.2亿元,利润总额6561万元。

龙堂村发展工业不忘农业,体现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1997年,在北京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的帮助和指导下,先后投资了3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2360多亩的设施先进、技术一流、管理规范、带动性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按照国家和企业制订的绿色食品标准进行反季节生产和种植。有4个蔬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有16个蔬菜产品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龙云集团以科技园区为核心基地,带动全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县2万多户农民从事蔬菜种植生产,众多农户通过蔬菜种植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富裕之路。为此临

4 颍县已被规划为河南省重点蔬菜生产县。龙云农业科技园区也被认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园”,河南省八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规模化种植和经营已成为新的组织生产形式,为此龙堂村2000多亩耕地全部进行合理流转,由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村民实现了“有地不种地,离土不离乡”的梦想,从而把全村的劳动力从繁杂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致力于

二、三产业的发展。

合理的产业结构,鲜明的产业特色,形成了产业集群,在龙云产业集群中,有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为龙堂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插上展翅腾飞的双翼。

四、龙堂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龙堂村始终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2010年开始以来,龙堂村就以“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目标,根据龙堂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搞好科学规划,聘请专家和研究机构,对村里的工业、农业、民居进行了高标准规划、高起点的设计,高质量的运作,使龙堂村的经济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和木业家居两大板块、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居民社区的合理布局,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和气息的美丽乡村。现在,已建成的52栋, 20多万平方米的龙泉小区和颍

5 河家园两个新型社区,可容纳1200多户居民入住,目前已有500多户村民入住社区,彻底改变农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彻底扭转了农村年年建新房,就是没新村的现象。新型社区的建设和居民的入住使村中的空宅、空户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能塑造人,这是新时期农村居住环境变革必然选择,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重点做了四项工作:

1、美化环境、搞好绿化。对全村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硬化、美化、亮化、绿化,使全村形成了五纵八横的村内环线,道路全部安装路灯、彩灯,两旁全部进行美化、绿化。以龙堂园林绿化公司为主体,对全村进行绿化美化,仅去年植树6000余棵,绿化草坪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培育各种苗木3万多株,全村林地覆盖率达56%,龙堂村被省里评为生态村。

2、完善环境配套工程。投资2100多万元,铺设全封闭的雨污管网6000多米,建立两个污水处理站。建立10多个垃圾堆放点、3个地埋式垃圾池、30多个垃圾箱、3辆垃圾清运车、1辆密封式垃圾转运车、1个垃圾中转站,配备15人的清洁环卫队,实施全天清扫保洁制度,实现定点堆放、及时清洁,转运处理。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和垃圾清运率全部达到100%。

3、提高环保管理水平。投资150万元,打千米深水井一眼,全村统一供水,全部用上安全营养地下热水,村民

6 的饮用水安全率达到100%;铺设天燃气管道,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全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100%。

4、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两个灯光球场、健身活动广场、文化广场、图书室、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等,添置高清电子显示屏,更新健身器材70余件套。社区内建有文化健身广场、绿地草坪都安装了音响设备,居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天清晨和晚间,不少居民伴随着舒心的轻音乐,幸福的龙堂人隨之翩翩起舞,蓝球场内龙腾虎跃,你争我抢;乒乓球台,你来我往、输赢难分。各项活动处处洋溢着祥和、友好和和谐气氛。

五、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文明不断升华

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村两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龙堂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龙堂村生态环境发展规划》、《龙堂村党员干部学习制度》、《龙堂村党委成员廉洁自律制度》、《龙堂村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村民等活动。利用图书阅览室、电教培训室、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中心、广场LED显示屏等设施,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对村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每年“七一”开展重温党的誓词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7 “八一”期间对青少年和民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爱我中华、报效祖国的信心;在“三八”、“五一”、“六一”等重要节日,举行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纪念活动,从而使农民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为家争光、为企业建功立业”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有益活动。以妇联为主体在广大妇女中开展“顶起龙堂半边天”,争当“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好母亲”活动;以民兵为主开展“当好企业卫士,爱我龙堂家乡,争当五好民兵”活动;以企业工会为主体在职工中开展“爱岗敬业争当标兵”、“文明职工”、“技术能手”等活动。不断提高村民和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为龙堂村的发展腾飞注入新的精神力量。

借助远程教育,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中央、省、市的重要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又建立了党群之间的交流平台。同时,因地制宜将文化广场建成“室外远程教育文化广场”,教学点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文体卫生、科教知识普及、健身操、广场舞教授等活动,同时将好人好事、外出参观自制的“电教片”等延伸至普通村民。既整合了社会资源,充分运用村里置办的远教设备,又将精神文明教育寓教于乐;既丰富了广大村民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又更进一步延伸站点设备的功能,广泛传播更多的科教知识。利用传统的物资交流大会,邀请全国知名的表演艺术家,为群众献上多姿多彩的

8 戏曲、现代歌舞、综艺节目等文化表演,一台台文化大餐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在富裕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追求,使群众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如今的龙堂村,好吃懒做的少了,学文化、学技术的多了;吵架斗殴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打牌搓麻将的少了,养生锻炼的多了。在全村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家庭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到处呈现一派祥和、文明、知礼、友善、各业发达的美好景象。

挑战仍在继续,发展从未停歇。未来的龙堂村将以工业规模化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优美和谐、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快乐健康长寿的目标,全面打造一个龙堂社区风光秀丽、居住环境景色宜人的一流最美乡村。

第二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乡村休闲旅游长廊

活杀家禽、农村野味、自产绿色蔬菜采摘、农家特色菜、时令水果采摘游、游泳及水上娱乐、垂钓、烧烤、棋牌等娱乐项目

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11-12-26 16:29来源:可行性报告网 作者:可行性报告专家 点击: 139次

【关键词】休闲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范文】

(一)项目名称:森林休闲旅游村建设项目

(二)

【关键词】休闲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农民新村,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范文】

(一)项目名称:森林休闲旅游村建设项目

(二)项目业主:重庆XX投资有限公司

(三)项目地址:重庆市渝北区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租赁土地652亩(其中林地450亩、耕地180亩、农民宅基地22亩),其建设主要内容为乡村俱乐部、互助农庄、生态农业园及农民新村的建设。

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乡村俱乐部: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游客餐饮、娱乐、住宿以及精致农业产品(如:特色瓜果,花草)和精致特色旅游手工艺品展示和交易。

2、互助农庄:用地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新建7000平方米,维修改造2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出租给热衷于休闲度假和田园生活的城镇居民或者出售,并帮助业主管理以及经营。

3、生态农业园: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本杜植物群落和新引入植物中的展示为主题,打造特色植物风情园,种植具有地域风情的植物,突出和显示了风情特色元素,挖掘农业旅游的价值。

4、农民新村:用地4674平方米,利用农民原有宅基地用地将农民集中安置的区域。

(六)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即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为53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438万元,土地租金562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

二、项目由来

本项目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号召,严格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策指引和精神解读,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农村荒地、林地基础资源,并充分发挥本团队在过去十几年来积累的技术研发手段,开发组织管理手段和市场运作能力,建立起新的商业运作模式——集“休闲互助农庄、乡村俱乐部,农业生态园和农民新村”于一体的创新型开发模式。该模式从根本上保障和解决了农民的终身利益:提高和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提供工作机会,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让农民的生活有所依托,得到社会的保障;同时,该模式为政府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税收做出积极的经济贡献;保证了农民,政府等多方利益。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了土地的经济价值,改善并优化了农村自然资源配置,保护林地、耕地的使用性质和规模,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现集约有效利用。

三、建设原则

1、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四山管制规划》为指导,明确规划片区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

2、将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从功能、空间、景观及建筑形态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开发控制和引导。突出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考虑区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

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内土地和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在有机、合理、统一的原则下进行有序的发展建设。

3、策划应能满足玉峰山镇龙门村10社不断发展壮大所需要的空间构架,远近期相结合,保留林业、农业用地,合理开发宅基地,并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4、策划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人文、自然景观、不破坏自然及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农民宅基地,保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相平衡,创造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与现代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城镇。

5、策划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从用地划分、功能分区和道路结构等方面,为近远期建设提供方便,有利于镇区整体规划,分片实施,项目启动,滚动发展的模式。

休闲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量:205 次

休闲农业的项目论证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并构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

1、总论

总论包括开发项目概况综述、论证和评价的主要结论概要。总论中应说明项目名称、项目选址、开发单位与隶属情况、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建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及有关审批文件,并列出建议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包括对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及开发意向的背景分析,投资环境的分析和项目建设的社会前景分析。

项目开发意向说明项目的建设地址、开发单位及其隶属关系、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情况以及项目的市场条件(所面向的市场)、生产建设条件、原料、技术、交通、水文、地质等情况。项目背景研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项目宏观背景研究主要是考察项目是否与国家一定时期的方针政策相符,是否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长远规划相符。另外还要考察项目在规划中所处的地位和安排的投资时机,以及项目建设对有关规划的影响等。项目微观背景研究主要从项目本身着手。首选从项目开发单位的规模、管理水平、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考察其技术投资的现由,即通过投资项目能给地方、部门和开发单位带来什么好处。

投资环境是影响项目投资行为的多种外部因素的总称,因而投资环境分析包括项目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技术和物质环境分析。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也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即从宏观上分析项目建设是否满足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从微观上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是否符合开发单位发展的要求和地区发展的要求,是否能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等。

3、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的基础是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系统地搜集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国内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而对休闲农业开

发项目、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经营范围、营销方式、市场方向和市场前景进行预测。

4、条件和选址

休闲农业开发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对主观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分析,包括开发单位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分析,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分析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分析,并对其选址作出评价。

5、建设规模

综合市场分析和条件分析的结果,对建设规模的大小是否适当作出评价。

6、技术方案

在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主要是对开发休闲农业项目的设置、项目的组合、项目的布局、项目的建造、生产技术、旅游服务方式、设施配备和交能运输条件等进行分析。

7、资源环境保护

根据休闲农业的项目内容和经营方式,对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否得当、措施是否配套和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

8、组织管理

管理也是生产力,对开发休闲农业的成几关系极大。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将要设置的组织机构、劳动定员、素质水平、技术培训和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9、开发进度

对开发进度的分析主要是根据投资的力度、资金筹措的进度、休闲农业的季节限制、工程必需的时间和进度要求,安排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总进度,并用图表的方式编制实施计划。

10、投资估算

对项目总投资进行评估,是休闲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多项投资需求提供充分保证,以利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多项不必要的支出费用,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资估算的具体做法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要复核项目总投资估算所包括的内容是否齐全。项目总投资分为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大类,建设投资大多由五大部分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无形资产投资、开办费和建设期借款利息)组成,这五项内容在我国现在经济环境和体制条件下是不可缺少的。其次要对项目总投资中几个组成部分的内容逐项进行鉴定、分析和评估。各项内容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细项,根据这些细项的内容估算出投资需求,以保证项目的投资不仅在总量以符合要求,而且在内部结构上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安排。

11、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投资资金需求主要是靠适当的筹资方案和资金来源渠道予以满足的。由于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因此,评估中首先要考虑选择的资金渠道是否可靠,是否合法、筹资数量有无保证。其次要考虑筹资结构是否合理,即各种资金的组合是否达到了风险最小、获取容易、成本最低的要求。

资金筹措方案确定以后,就可编制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应根据项目实施的预计进度和资金来源渠道进行编制,具体可以按照投资来源与投资支出估算表中的支出,安排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计划和流动资金用款计划。投资使用计划的安排应能保证顺利执行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的最优利用。

12、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从项目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据以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项目,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费用)与项目为国家经济所做的贡献(效益),评价项目在宏观上的经济合理。国民经济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条件和可能,只是对某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的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及特殊行业等项目开展国民经济评价工作。

评价结合园区原有现状分析,对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和实施作出评价。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投资与风险评价、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3、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论证,对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作出总体评价的结论,要针对原总体开发方案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为慎重起见,对于大中型休闲农业开发项目的论证和评价,在总体规划完成之后、项目工程设计之前,还应进一步地作详细论证,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的可靠性。

第三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广大乡村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加之中短途游的逐渐繁荣,发展乡村旅游面临良好的机遇。乡村旅游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与品味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向广大城乡消费者打开一个崭新的休闲旅游新天地。乡村旅游的兴起发展,不仅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事情,而且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抓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进步的有效载体。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县域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和企业投资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促进县域经济更加繁荣;能够发展农业的生态、文化等功能,满足城乡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见,乡村休闲旅游将会推动县域经济进一步繁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股重要力量。

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旅游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拟定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思路如下:

一、发挥休闲旅游优势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

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旅馆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加快发展。要围绕乡村旅游休闲景点的建设规划乡村休闲旅游,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的区域分工,促进特色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和加快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的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形成以乡村旅游为龙头、产业合理布局和农村劳动力合理分工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要充分挖掘自然生态、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产品的旅游功能,引导农民、企业开发和生产具有浓厚乡土风格的休闲旅游品和观赏动植物。要努力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配套服务条件,鼓励农民和企业发展交通运输、餐饮、宾馆等服务业。

二、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综合治理相结合

旅游业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及环境与安全等要素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要求做好乡村综合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旅游发展要素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求,统筹规划和建设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美化乡村面貌,优化乡村服务功能;将景区建设与促进新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按照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要求完善乡村的休闲旅游设施,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又体现乡村整治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

旅游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求新、求异、求奇、求真、求美、求乐、求知的一种体验活动,而生态和文化则是这种体验的全部内容。人们参与乡村旅游,实际上就是体验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因此,要保护、整理和挖掘乡村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明,拓展农业的领域和功能,为消费者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开发建设中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功能,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山水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游山玩水、回归自然的条件,发挥乡村旅游的娱乐和身心调节功能,使消费者在优美环境和悠久文化的熏陶和感悟下,更多地了解自然,更好地秉承传统,更加自觉地呵护生态、保护文化,实现消费者的自我教育和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鼓励广大农民投资创业与吸引企业投资发展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做大做强离不开市场资本的投资参与,它可以加快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产业的建设档次。做好乡村休闲旅游,农民的广泛参与是这一产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根本保证。要把鼓励广大农民投资创业与吸引大企业、大业主投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的投资发展格局。要大力鼓励农户通过办小饭店、小旅社和销售绿色农产品,参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扩大收入来源。要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开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参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借助工商资本投资大、速度快、档次

高、配套全的优点,发展规模化休闲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规模较小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发展。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扩大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而且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乡村风貌的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个有效通道,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乡村旅游与都市休闲融合

随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农家乐等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与都市休闲加快融合趋势。据悉,这一“旅游连城乡”格局,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格外明显。6月28日开幕的2014江苏乡村旅游节暨首届福地句容·田园绿道休闲节上了解到,最初只是农家乐形态出现的乡村旅游,经过几年的加速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乡村旅游景区、度假山庄、休闲农庄、乡村庄园等多种业态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句容目前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国家3A级景区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1家、示范点1家,“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21家”、“江苏省自驾游基地”1家、“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乡村旅游已初步实现由资源向产品、由数量向质量、由单一向综合、由共性向个性的华美转身。

据国家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农家乐旅游的都市休闲化,与大城市群、都市圈密不可分。如句容处于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交会处,是南京都市圈“半小时核心圈”中离南京最近的城市,现已形成“一刻钟上高速,半小时到南京,四十分钟到港口,两小时到沪杭”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青山绿水的“长三角净土”逐步为宁沪杭、苏锡常的城市居民所认同。据介绍,从支持农户利用现有住房在乡村旅游规划区域开办农家乐,到创建星级农家乐,以句容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融合都市休闲生活,正获得游客认可。消费者选择的有力推动,充分体现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勇先创景视点:乡村旅游规划行业现下流行的规划布局中,有农家乐向休闲农业发展的趋势,也就是乡村旅游正敞开胸怀积极迎接都市休闲市场的冲击。

第五篇: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与开发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传统的乡村休闲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休闲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休闲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休闲旅游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休闲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现代乡村休闲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休闲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休闲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休闲旅游与现代乡村休闲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休闲旅游是指现代乡村休闲旅游。

乡村休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地摆脱了职业、家庭以及社会责任的限制,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非功利为目的参与旅游地的社会互动,尽情发挥自我意志的旅游活动,是休闲方式的一种。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游历、游学还是修行,虽然形式不同,享受的内容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达到内心精神的升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作为乡村休闲旅游更好可以满足游客的关于休闲的要求

旅游业首先是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开始。所以,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时候,首先是造宾馆、买巴士,以满足基本观光诉求为主要目标。乡村休闲旅游给以游客住进村民家中,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问题。

乡村休闲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休闲旅游包括了乡

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是运用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对乡村的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投资、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者可以利用的旅游吸引物,并因此产生经济价值及其它多种价值,或对已被部分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加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过程。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农村环境中进行的,开发过程及开发后的经营都将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而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始终要与农村居民最直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使当地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

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类型有: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休闲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休闲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休闲旅游

在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必须要注意:

一,增强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在乡村休闲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对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休闲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休闲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休闲旅游的魅力。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乡村休闲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国家要对乡村休闲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休闲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休闲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七,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乡村休闲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休闲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休闲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休闲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休闲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休闲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上一篇:怎么收集客户资料下一篇:智力问答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