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推动培训成果转化

2023-05-07

第一篇:有效推动培训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提 要 通过基础建设、典型示范、技术组装、农技培训和政府职能的综合,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八十年代以来,吉林省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全国1/25的耕地,为全国提供1/10的商品粮,1/5的专储粮和1/2的玉米出口量,粮食生产10年跨跃了3个台阶。吉林省的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决定因素是坚持不懈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

1、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吉林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4、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5.1 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了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结合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市(州)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 制定优惠政策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近几年先后制定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活科技单位科研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补充规定》《、关于推进我省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科研部门拨款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发送吉林省科委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稳定吉林省农业科技队伍促进科技进步若干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5.3 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吉林省在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投入上,一方面通过立法,增加投入,要求各级财政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安排科技成果转化经费。另一方面,省政府有关部门每年还拨出科教兴农专项活动经费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活动经费,专项用于资助科教兴农成果转化推广活动。此外,全省各级政府每年还拿出350多万元的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奖励在科技兴农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

第二篇:推动后进嘎查村集中整顿转化

深 入 开 展 创 先 争 优 活 动

简 报

第 6

52期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2月17日

【县市区创先争优专刊】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实施“三项工程”

推动后进嘎查村集中整顿转化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实施“三项工程”,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为后进嘎查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实施助力工程,强化后进嘎查村智力支持。一是选派干部帮。为每个后进嘎查村安排1名县级联系领导,从旗直单位下派16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和选派16名大学 1 生“村官”到后进嘎查村挂职,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帮助嘎查村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选准发展路子,共提供致富信息89条。二是强化培训提。加大嘎查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培训力度,共举办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党员干部150余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抓好班子带。强化嘎查村党支部班子建设,调整党支部书记2名,下派支部书记2名,培养嘎查村后备干部96人,16个后进嘎查村现已发展党员4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0名,其中32周岁以下的有42人,占发展总数的93%,班子团结干事能力明显增强。

实施创新工程,推进后进嘎查村规范管理。推行嘎查村事务契约化管理,促使民主管理内容具体化、程序规范化。一是推行公开承诺。每个嘎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都将目标任务,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并与苏木镇党委、政府签订责任书。目前,后进嘎查村党组织承诺事项327件,已兑现231件。二是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嘎查村重大事务“四议三公开两报告”民主决策制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完善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定期 2 向党员群众通报党务村务情况,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完善村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坚持“双述双评”,加大干部考核管理,调动嘎查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规范日常行为。建设便民服务站,规范服务代办制,推行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上班制或轮流坐班制,推动嘎查村办公规范化,提高嘎查村的服务水平。

实施惠民工程,增强后进嘎查村整顿成效。一是在加快发展中惠民。由帮扶能力强的旗直单位重点帮扶后进嘎查村,抓住农村牧区生态村建设、嘎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等机遇,加快嘎查村发展步伐,让农牧民切实感受到集中整顿带来的变化。今年改造饲料基地1200亩,新建村部7个,改造农村危房112处。二是在改善环境中惠民。将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向后进嘎查村倾斜,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共为16个后进嘎查村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整修村级公路230公里,实施人畜饮水工程8处,新建防洪堤3处,新打机电井28眼,建简易便民桥5座。三是在构建和谐中惠民。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搞调研、摸实情、办实事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村社、深入农户,听取牧民意见和建议,帮助嘎查村组建产业合 3 作社、专业协会等,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第三篇:专题党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按照市委工作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次党课,这也是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要求。之所以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此次党课的主题,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撞线的关键时刻,同全国全省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绕不开、躲不过的“必答题”,亟须尽快开篇破题。三是通过前一段时间调研,我有一个明显感受,现阶段,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各级各部门都抓的很紧、抓的很实,但对脱贫之后怎么干、怎样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普遍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谋划,特别是乡村两级,在思想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不少盲点和误区,我想有必要就这一主题和大家作一交流。

借此机会,主要谈四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脱贫攻坚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消灭绝对贫困;乡村振兴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是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二者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从逻辑上看是相辅相成、接续发力的。当前,脱贫攻坚战正处于三年攻坚期,乡村振兴正处于“三年取得重大进展”关键开局年,两大战略的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直接关乎今后工作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接续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实践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时代课题,首要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和提升。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党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置于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和核心地位,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不同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全党共同意志、共同行动,这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特别要看到,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总体部署,乡村振兴无论是战略定位、目标任务还是重大时间节点上,都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高度一致。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战略安排,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础工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重大意义,切实把乡村振兴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见之于心、见之于早、见之于行,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X年中央农村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必须”重要论述,对“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高度概括(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提出我们党“三个不能”的宗旨使命(不忽视农业、不忘记农民、不淡漠农村);X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在关键时期、标志性地点,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政策目标;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X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七条道路”(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X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针对新形势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提出了“六个要”的重要指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扎实实践基础、丰富经验积累和深邃理论思考的结晶,从“七条道路”到“五个振兴”,乡村振兴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和完善,反映了时代进步,回应了群众期盼,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旗帜,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农、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根深蒂固,致使农村现代化跟不上城市现代化,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尤其是我们西部地区,乡村的衰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对于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主导下农业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供应功能的重新定位,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现代化目标拓展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由关注农业向关注农民、农村全面伸延,赋予乡村与城镇平等的经济社会空间和平等的发展权利,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必须准确领会其深远意义和实践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任务总要求,在思想上不断丰富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新的举措,行稳致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二、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两大战略对接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扣“六个精准”,落实“一户一策”,扎实开展“九大冲刺行动”,年均减贫近X万人,贫困人口由X年中的X万人减少到X年中的X万人,贫困发生率由X%下降至X%,已基本具备整市脱贫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具有特殊性、局部性、紧迫性和突击性的特点,而乡村振兴则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渐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因此必须辩证的看待当前取得的成效,客观判断两大战略具体对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找准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一,产业发展基础基本形成,但增收产业弱质化的问题突出。产业始终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这几年,我们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大力培育农村产业,牛、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牛、果、劳务为主体、“五小”产业为补充的扶贫产业基本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全市牛饲养量近X万头,苹果种植面积X万亩,年均输转劳务X万人;累计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X个,建成农民合作社X个,组建联合社X个,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但不可回避的是,产业发展仍是低层次、低质量、低效益的。突出表现为:产业规模“有点无量”,像牛产业,年出栏量仅X万头,总量不足、规模不大,有看的点无销售的商品,甚至放在手头的订单都不敢签。还有像崇信县新窑镇的几个村,每村仅有X亩左右的核桃,其余基本为小麦、玉米,大多数群众的收入依靠在附近煤矿务工,而这些煤矿资源开采年限不足X年,当煤炭资源枯竭后,无产业支撑的问题将集中显现。产业结构“有此无彼”,比如在苹果产业上,品种结构不合理,以红富士为代表的主栽品种几乎占全市栽培面积的X%,且早熟品种不足X%,中熟品种仅占X%—X%,占绝大多数的晚熟品种成熟期过于集中,形不成错茬上市,加大了市场销售压力,尤其在今年全国苹果丰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产业体系“有头无尾”,有生产无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大多数停留在初级加工状态,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如牛产业,年屠宰能力仅X万头,牛肉分割、生物制药等精细加工产品少;有产品无标准,产品质量认证滞后,“三品一标”产品少,上市难、优质不优价,全市目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X个、绿色食品X个、有机农产品X个、地理标志农产品X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X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X万亩,仅分别占X年农作物播种面积X万亩的X%和X%;有服务无配套,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充分,仓储、冷链、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较为缺乏,农村地区物流经营成本高。同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多功能开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相对滞后,且同质化问题突出。龙头企业“有山无峰”,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户,其中,国家级X户、省级X户、市级X户,绝大多数小而弱;这几年组建的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的占比不高,其中,运营一般的X个,未运营的X个,分别占总数的X%和X%。加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带动能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不强,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宅基地产权抵押尚在试点阶段,农村资源变资产的渠道还未真正打通,农业企业发展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当下一些果品收贮企业反映,自建的气调库由于缺少土地权证,无法抵押办理银行贷款。如灵台县上良镇西门村的一户果品收贮企业,配套建设了一套果筐生产线,一分钟可以生产X个筐子,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进料资金缺口大,又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不得不停产。

第二,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但建设总体滞后与失衡的状况并存。全市累计建成梯田X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X万亩,建设大中型水利水保工程X处,贫困村水泥(沥青)路、饮水安全、动力电实现全覆盖,光纤通村率达到X%,农村D级危房全部清零,C级危房基本消除。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仍然突出,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薄弱,有效灌溉面积X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X%,人均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全国水平的X%;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一半以上村社道路以砂化路为主,甚至还是土路,村组道路还有X多公里需要硬化,一些通达通畅公路由于养护不到位,畅返不畅;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短板突出,水库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田灌溉设施维修维护跟不上,全市还有X个非贫困村需要新建或改扩建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安全饮水保障还处于较低水平,原已建成的设施管道老化严重、供水能力不足,全市仍有X户散居群众没有通自来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绝大多数非贫困村文化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低、存在欠账。另一方面,近年来,绝大多数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形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逆向差异,这是目前乡村两级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全市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旧貌换新颜”,但与之相邻的非贫困村发展缓慢,变化不大,形成了明显反差。据统计调查,X年以来,国家面向贫困村的村庄道路、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大(X年为X亿元,X年为X亿元),而投向非贫困村的却逐年下降(X年为X亿元,X年为X亿元,今年还不到X亿元)。以泾川县为例,X年以来,全县X个贫困村建成村级文化广场X个,新修通村油路、硬化路X公里,危房改造全部清零,村卫生室、电子商务室、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欠账,全县X个非贫困村中还有X个村没有配套村级文化广场,还有X公里村组道路尚未硬化。

第三,农村人居条件持续改善,但人口外流、村庄“空心化”的现象严峻。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贫困村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全市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参保率和资助率均达到X%,X万人实现兜底脱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六项行动”扎实推进,累计改建卫生厕所X万座,建设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X个,创建“清洁村庄”X个,建成旅游扶贫重点村X个,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尽管农村道路通畅了,楼房亮堂了,环境整洁了,但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弱,人口外流和老龄化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力逐年减少。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业人口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近X年来,全市农村常住人口从X万人下降到X万人,减少X万人,尤其是每年有近X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X%,还有一部分人带孩子进城上学,导致农村“空心化”日益凸现。如庄浪县赵墩乡、灵台县梁原乡的一些村社,常年举家在外的约占总户数的X%左右,常年居住在农村的户均不足X人,且大都是X岁以上的老年人。加之受当地产业发展不足制约,在本县本乡内转移的劳务人员不足X%。另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严重匮乏。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优质人力资源外流加剧,致使乡村本土实用技能人才缺乏,向本地回输的有一技之长的返乡人员屈指可数,加之鼓励引导科技、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服务乡村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善,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土专家”“田秀才”面临断层,有情怀、有能力的带头人更是少之又少,乡村振兴的人才严重不足。

第四,乡村治理体系初步建立,但内生动力不强的情况普遍。全市深入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全面推行“四链”模式,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累计投入X万元,新建、改扩建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X个,培养“三个带头人”X万人;实行党务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制度,成立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和调解委员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构建。但就现阶段而言,乡村组织既缺乏发展的能力,又缺少治理的手段。一是乡镇财力难以应对需求。从全市现状来看,由于市县财政困难,每个乡镇每年的工作经费一般只有X万元左右,正常工作都难以为继,更无力应对振兴乡村的刚性支出。以这几年建成的乡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为例,由于乡镇财力限制,难以保证正常运转。据调查,全市已建成的乡镇一级日处理能力X立方米、X立方米、X立方米、X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最少的站每年需运营维护费X万元,最多的站达到X万元。二是基层组织带动能力不强。现有的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X岁以上的村干部占一半以上,X岁以上的占X%左右,思想、能力、行动跟不上发展需要。加之由于报酬水平低,村、社干部月均仅X元和X元左右,与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较大,一些村存在无人愿当村干部的现象,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建设滞后。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问题普遍。绝大多村集体收入来源不足,普遍依靠每村X万元的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没有稳定的集体产业收益,即使有零星收入的,也多为村集体退耕还林、老旧村部租赁,每年X万多元,无法满足和保障村级公共设施管护、基础设施维修、村级事务运转需要。四是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发挥不充分。这几年我们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由省、市、县(市、区)筹资,开发了大批乡村公益性岗位,并优先保障建档立卡零输转就业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人口就业,主要从事乡村道路维护、乡村保洁、乡村绿化、乡村水电保障、农村养老服务、村级就业社保协管、乡村公共安全、乡村公益设施管理等公共服务工作,每人每月补助X元。目前,全市累计在X个村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X人,平均每村达到X人,其中X个贫困村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X人,平均每村达到X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就业,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治理。但如何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形成运行顺畅的工作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潜力和作用,还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立足市情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X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和首创精神,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协调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没有生态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也难以持久,两者是相辅相成、和谐共赢的。(山东日照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借助马陵水库供水性质调整的有利契机,坚持“保护为主、生态开发”,关停X家规模以上企业和X家小型工业企业、X多家小饭店、X多家养殖户,对沿库X万亩耕地实行了“退耕还林”,启动环马陵水库凤凰湾整体开发,聚力打造国内一流休闲康养旅游示范区;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启动沭河上游国家湿地生态保育区修复工程,沿河一带建设林水会战生态区、现代农业产业区、振兴工业聚集区、城市中央活力区、文化旅游景观区、美丽乡村宜居区乡村振兴“一带六区”,把广袤乡村打造成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优良的农村生态环境变成聚宝盆、长出金元宝,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日照路径”)。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治理双重任务。要借鉴日照做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服从生态、产业提振生态、产业融入生态,以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为目的,有针对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探索推广种养循环化、投入减量化、废物资源化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一批以循环农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为主的生态产业,着力构建乡村绿色产业链、价值链,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互动互促互融的发展之路。

二是分类实施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充分考虑乡村的发展基础和差异性,科学统筹和增强各方面措施的关联度、耦合度,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渐次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通过抓点示范、重点突破,带动全域整体发展。(韩国从X年代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新村运动,随后把乡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设计规划多种工程,用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乡村公路、桥梁、新农村会馆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第二阶段,政府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首先对乡村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重点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并继续支持村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倡导“自助”意识,重点是疏通河道、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基本装备水平,同时合理布局村庄,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村庄,重点是协助其产业发展,比如,农副业、种植业、畜牧业发展等,政府鼓励并支持农民采用机械化等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组织集体耕作,以及修建更加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就我市而言,在具体实践中,对地处中心城区、县(市)郊区和城乡接合部的城郊融合型村庄,重点是纳入城镇建设统筹安排,对村庄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加快推动与城镇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村庄与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双向流动,探索建设现代化的新兴社区;对历史文化特色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的特色保护型村庄,重点是注重保持自然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建筑风格,传承民风民俗,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保护自然人文特色资源统一起来,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像日本在造村运动中推行“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地方自身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充分挖掘本土特色,通过差异化、多样化运作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以村为单位的具有地区优势和销量的“拳头产品”,进而扩展到旅游业的发展,大力推广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改善乡村景观、保存历史建筑等。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先进地区—水上町(ting),位于日本群马县,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给了它绝美的风景,却也给农耕带来了困难,集约型农业无法在这里开展,产业转型迫在眉睫,X年政府提出了“农村公园构想”,将整个水上町打造成为一个广域的公园,将农业与旅游休闲融为一体,实现观光资源最大化,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地处偏远、生态环境脆弱、不宜生产生活、“空心化”严重的自然衰退型村庄,重点是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搬迁撤并,依托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村庄原址因地制宜退耕还林(日本在X年至X年之间,通过大规模撤并,村庄数量减少至过去的X%,发展至今,已经减少到了当时的X%,城镇化程度由X年代初的X%提高到现在的X%左右);对以传统农耕为主的集聚提升型村庄,重点是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激活产业、优化环境、增添活力;对看不准发展趋势的待定型村庄,重点是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第四篇:有效推动企业文化落地

企业文化创新是成就企业生命之树持久常青之源,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而企业的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会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所以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中冶宝钢技术要真正完成管理升级,从创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历练,就必须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提升。那么,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推动企业文化落地?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宝钢技术”)2014年工作会议精神,为我们给出了一个全新视觉的答案。

立足化人 以“典”带面

中冶宝钢技术深知在企业文化创新中,员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和自觉践行程度。企业理念体系能否被员工所接受并认真践行,能否成为员工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在员工的言行之中。立足“化人”定位企业文化,其核心是塑造“企业人”,通过自我管理、全员管理达到信仰与忠诚,实现“外圆内方”的企业氛围。

必须把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首要任务。中冶宝钢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既是动员干部职工建设先进文化、重塑和提升企业形象的过程,也是以先进文化教育人、感召人、塑造人、激励人、提高员工整体文化素质的过程。离开员工谈企业文化,将其片面理解为客体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建立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必然会使企业文化建设迷失方向、出现偏差。

必须把树立员工先进典型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突出特色。从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入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对职工群众的激励、鼓舞、启迪和示范作用,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冶宝钢技术先后总结推出了一批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崭新精神风貌和坚实群众基础的各类重大典型,在全公司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全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必须把内化员工自觉行动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环节:先是通过丰富、挖掘、提炼,形成一套包括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先进文化体系,然后通过灌输教化,将其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观念,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全面完成这个过程,将是中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质的飞跃。能否实现这个飞跃,是检验企业文化建设成效如何的最高标准。只有实现了这个飞跃,新的企业文化才算“嫁接”成功,才具有了真正的活力与生命。

风清气正 和谐共建

构建和谐的中冶宝钢技术文化氛围的主要途径和着力点,就是要求公司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具体表现在:企业凝聚力强,管理制度科学健全,领导班子团结,干群关系融洽,员工与员工之间和睦相处,企业与外部关系协调。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从而保证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致力于打造清风峻节的企业管理队伍。在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过程中,无疑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团结协调的经营管理者队伍,要倡导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以坚强的组织纪律为企业文化发展保驾护航。

致力于贯彻刚柔并济的企业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进程中的“柔”和“刚”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订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涵,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制度化管理就奠定了构建和谐企业氛围的核心内容,将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致力于培育广泛和谐的民主管理氛围。和谐企业氛围最大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氛围的关键环节。只有把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才能让员工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情况和存在的压力,理解和支持企业作出的重大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扫清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进而消除隔阂,达成共识。

融合创新 维护稳定

中冶宝钢技术是由不同单位整合在一起的公司,公司文化是一个包容的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文化。由于不同单位价值观的差异、经营理念不同、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员工队伍素质差异,整合后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的碰撞。文化能否融合成功是企业整合重组后能否继续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文化融合的目标是共生、共创、共荣,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兼并和渗透,而是文化的提升和再造,以追求整体成功。不同文化之间要注意文化间的调试,要立足管理实际,切忌政治化;正视文化差异、各美其美,其关键是在传承、扬弃的基础上,打造“合金”企业文化。文化融合中有四个常见问题:集而不团,忽视文化跟进;漠视员工归属感和文化认同;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文化传统、资源的流失。为了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愿景;建立包容、理解和信任机制;打造文化融合的优秀团队;建立有效的文化沟通渠道。

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中冶宝钢技术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踏上了二次创业的伟大征程。中冶宝钢技术是一个统一的品牌,品牌的铸造就是要靠企业文化的提炼,企业文化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升华的,我们要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使之与企业的品牌和发展环境相匹配,保持她蓬勃的生命力,发挥她的凝聚作用、向心作用和约束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中冶宝钢技术只有拥有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才会重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赢得客户、打响品牌,才能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有效转型,实现“美好中冶”的发展梦想!

(作者单位: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

第五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

农民向市民转化,是一门复杂系统的社会科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首要任务是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为农民向市民转化打好基础。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建设,通过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一、我市农民向市民转化的现实基础

近几年来,我市以规划建设为龙头,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薄弱、发展滞后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

1、城乡规划不断完善,确立了农民市民化的发展方向。一是抓好城乡总体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修编全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公共事业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并不断完善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国土利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的全面对接。二是稳步推进镇村规划编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组织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和平面布局规划编制任务。三是积极编制“一区四园”规划。本着“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工业化发展理念,围绕建设新型滨江生态工贸城,以调整布局、提升层次、搞活投资为目标,编制了**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概念性规划和**经济开发区行政商务中心、黄桥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及配套服务区、虹桥新城、农产品加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了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平台。全市加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确定了第二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新增建设用地分配方案、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空间布局方案,合理布局城乡各业用地,加快“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沿江一体化开发建设,不断加大沿江岸线、码头和其他各类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联动开发机制,推动沿江开发向纵深发展。全市确立了“三城四片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突出中心城市的发展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黄桥小城市和虹桥新城,实行“一体两翼”统筹发展,放大东西两极的辐射力、带动力。

3、农村环境不断优化,创造了农民市民化的宜居条件。我市着力调整、优化交通发展布局,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从2003年以来,全市共新建和改造市、乡、村各等级公路1600多公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梁180多座,累计投入10多亿元,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都实现了等级公路通达。积极开展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通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卫生镇、生态村、卫生村、康居示范村、清洁文明生产企业,推动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上台阶。继2005年创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创建成江苏省生态农业市后,我市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镇,2个省级卫生镇,7个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

20个省级生态村。

4、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彰显了农民市民化的本质要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1万人、17.95万人、8.19万人、13.96万人和9.92万人,**、黄桥两镇居民基本实现医保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所有行政村,参保缴费14.2万多人,累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4万人,覆盖率达80%。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了农民市民化的建设水准。全市加大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切实强化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8.6%,小学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巩固率达99.9%,初升高入学率为97.6%。通过财政投入、吸引民资、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建设,新增乡镇文化阵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村文化室,建成“农家书屋”200多个,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以争创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为主线,着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10.32,出生率为4.8‰,人口自然增长率-1.13‰。医疗扶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累计建成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28个。

二、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制约因素

由于历史的长期积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别,要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制度缺失。在城市化建设中,权力和利益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分配失衡,农民没有真正的土地所有权,政府通过推进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获得用地指标,招标拍卖获得的土地出让收入相当可观,但最大的收益者不是农民。失地农民在户籍转换的过程中,虽然户口转成非农,却没有得到市民的同等待遇。显然,农民向市民转化中,还存在制度缺失问题,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均等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2、基础薄弱。近几年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明显加大,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道路、学校、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但与城区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落后于城区,文化娱乐设施和水、电、气等生活设施与城区反差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向市民转化存在着先天不足。

3、保障有限。过去,城乡差别主要体现在就业和保障上,城镇居民有充分的就业和完全的保障,可以高枕无忧,农民一直与就业和保障沾不上边,长期以来靠土地吃饭,只能自找门路,自食其力。改革开放后,农民走出土地,闯荡市场、从事非农产业,有不少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已大超过城镇居民,但广大农民的就业与保障仍不能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失土农民的就业与保障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着手解决,但仅是开端,涉及到许多关联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城市就业与保障在机制上的差异依然存在。

三、我市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努力方向

当前,国家从宏观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这就需要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结构转型,实现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化。

1、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构建农村城镇化发展框架。充分体现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对城镇建设和乡村民居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合理确定乡镇和行政村数目,有效撤并整合,全市形成中心城区—副中心—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结构,最大限度地推进集中居住。组织编制交通、供电、通讯、供水、污水处理和工业区、农田保护区、集中居住区等专项区域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较完整的统筹发展规划。在稳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前提下,加大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省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入库项目,积极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促进农村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有序集聚。

2、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增强农民就业创业机会。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着眼于我市在长三角地区的空间位置,按照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科学安排城乡产业发展布局,打破现在乡镇和工作片区划,实行区域化分工,差别化发展,加强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资源、政策共享,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构筑整体发展优势。主要构建四大产业片区:东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旅游业重点景区。南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西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沿江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生产力密集区,全国精细化工及专用化学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长江下游以港口码头和制造业为基础的重要物流基地。北部产业片区,功能定位为苏中苏北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物流集散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人居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3、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居民集中居住点道路建设和县道网不达标项目改造。着力抓好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的连网畅通,着力提升通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和通行能力。在集中居住点、农村人流物流密集区建设候车亭、招呼站牌,确保全市所有规划居民集中居住点全部通客运班车,形成市、镇、村三级农村客运站点网络体系。二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大市、乡镇财政对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合理布局、建设集镇住宅小区,逐步将集镇居民的分散居住变为集中与分散居住结合,减少分散居住的比例。三是加强村庄建设管理。因地制宜按规划组织实施村民建房、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生活垃圾、绿化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村庄“八乱”综合整治。四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改善。全面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加强对湿地和重要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大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林网化建设力度,推进生态养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均等服务机制。一是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积极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农村师资建设,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实行城区学校挂钩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和城乡教师挂职任教的“双挂”措施。公办小学、初中招生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控减不规则流通。健全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落实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高校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惠民政策。二是健全公民健康保障体系。加快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全市联网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确保公共卫生信息反应及时畅通。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强化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婚育秩序管理,严格婚姻登记、定点分娩制度,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加强文化体育建设。所有乡镇建有省规定标准综合文化站,每个行政村建有文化室,全面建成“农家书屋”。大力提高有线电视城乡综合入户率,加快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健全镇、村体育协会,加快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民体育运动。四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建好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农民和公务员的科技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综合素质。

5、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实现无差别就业和社保。一是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取消农村劳动者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歧视性限制,将在单位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城乡劳动力专项能力免费培训制度,积极实施培训资源的有机整合,建立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的专项能力培训基地。建立健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面向城乡各类人员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免费创业培训。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老农保、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者之间的衔接,确保纯农户和农民参保率不低于80%。三是着力提升医保和低保水平。推进“三保合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衔接,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障。加大工伤保险推动力度,将乡镇用人单位和城镇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努力实行城乡低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不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上一篇:优秀学生典型事迹材料下一篇: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