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成果匯總

2022-09-02

第一篇:新员工培训成果匯總

农业科技新成果

农 业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西藏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技术

本项目依托我区较丰富的牛羊粪资源,根据高原缺氧、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殊性,攻克了高原好氧发酵过程中腐熟程度不够、病原菌值超标等难题,成功研发出一套高海拔地区高效低耗堆肥发酵工艺,结合国内先进的对辊挤压造粒制肥技术生产,以“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为理论基础,研制出适合高原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性状的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主要品种有青稞(含小麦)、油菜、林果、各类蔬菜专用肥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西藏的农业生产、经济作物栽培等领域,支持了西藏自治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

本项目以高海拔地区“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中试为实施内容,进一步熟化、稳定该生产技术,为工业化批量生产打下基础。在执行期内,将实现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3万吨,年产值3750万元,年销售收入3150万元,年利税总额511.83万元;产品质量技术指标达到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标准(GB18877-2002),产品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 【技术水平】

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项目产品质量技术指标达到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标准(GB18877-2002),在自治区质监部门的历次抽查中均为合格产品,目前企业已通过相关质量体系认证。

【主要成效】

自08年起,在两年的执行期内,共实现了产品生产4.6万吨,比计划增加0.1万吨,实现产值5750万元,比计划提高175万元,销售收入4887.5万元,利润总额676.2万元(本项目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均超过了预期目标;项目产品质量技术指标达到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标准(GB18877-2002);应用于青稞、小麦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68以上、应用于蔬菜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4.3以上,其它作物增产率达到1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明显。项目达到了预期的熟化程度和技术水平。项目实施后,新增68名农牧民子弟就业,并通过收购原料、承包运输等,使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864.4万元/年,带动当地1100户年增收7000元以上/户,人均年增收1750元以上(按户均4人计算)。 【努力方向】

通过产业化示范,在全区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本项目产品,使用本地区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水保肥能力得到增强,农产品品质得到提高,在农业增效的同时,促进西藏农业生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经验】

1、组织保障有力,统筹实施。项目在实施准备时期,即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各部门抽调精英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确保了资金、技术、人员、物料、

基建等方面的及时到位和统一协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产品推广力度。

以成果转化项目为纽带,强化产学研结合,结合我区配方施肥工程的推广,大力宣传和试验应用本公司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如:2009年在日喀则种子基地聂日雄乡,推广的大田试验,全乡按土地肥力水平给公司制定了达标产量,施用本公司产品后,不但产量稳定增产,而且农业投入减少,不用施用其他追肥,土地团粒结构有所改善,当地老百姓非常满意。在试验期间,自治区副主席次仁还亲临现场参观,对我公司肥料产品所起效果感到十分高兴,并向农牧厅相关领导提议,明年的配方施肥,可以大面积施用龙湖生物肥料。科技成果依托企业良好的产业转化平台,使科技转化为经济效益,农牧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篇:践行课改 成果丰硕(新课改总结)

践行课改

成果丰硕

——剑桥一中新课程改革落实情况总结

我省2007年实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最深刻,也将是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改革。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并迫使教育本身的发展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各个学校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这次新课改中,谁先按照新课改精神并根据实际校情理清办学思路,并进行大胆实践,谁就会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基于这种爱的情怀和“以人为本”的核心,我们完全可以提出,“学校以育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主动、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思想,可以按照“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去设计实践。就一般而言,学校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硬件建设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完成,而学校软件建设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软件这一层面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此,办学必须要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积极性,策划共同远景,师师、师生、生生、家庭、社会和学校通力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并在育人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发展。就学校而言,针对教师、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校就要营造适合的氛围,并且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要突出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而学生、教师的发展,更离不开合作,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促进师生学习与发展。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以后,合作是发展的正确之路: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是协同发展的,学生的发展是为将来能继续学习、顺利工作、幸福生活打基础的,是生命的基础工程。

基于以上办学理念,我们应当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师生相伴而行的教育人生,是师生互动发展空间和共存的生命意义。在主体教育的思想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和智慧的启迪者,而是变教师的直接“说”为指导学生“发现”;变教师独立讲解为教师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储存器,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弘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同时,还可以“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理念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与人交往,学会自主合作。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从而走自主发展之路。

“主体合作”既是办学的理念,又可以是办学的模式,同时还揭示了办学思路。因此,我们要着力研究“主体合作”的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建设、校班管理,从而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最终实现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在此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以形成优秀教师队伍,优质育人工作,优良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

在教育日趋走向人性化、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为学生的成材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每一个校长都应当思考和解决的课题。而对于一个参与社会竞争的学校组织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讲,管理都是重中之重的事。因此,校长必须从班子建设入手,强调“主体合作”管理的意识,并达成共识,不断提升自我。在管理上,学校强化“主体合作”管理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共同认可的工作目标,具体的岗位职责,协议式的管理,主体合作式的工作,反思自我的评价”的管理模式,并层层签订工作协议,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楚、各负其责的管理网络。同时,以“学习、研究、总结、提高”为管理方法,建立并完善相对稳定而又是动态发展的制度和常规,以质求新,以新促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学校必须把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重头戏抓。首先,要确立新课改下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因为,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育智慧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专业精神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专业人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具体说来,应在引导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大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确立具体的教师发展目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能力。

为此,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应要求全体教师敬业、爱校、爱生、善处、自学、自省、自律、自强、合作,并组织教师开展一系列的形象建设活动,如为人师表、学校主人、职业道德、学科合作等。在师德建设中,要调动支部、行政、工会三位一体的领导,干部党员、师德标兵三种骨干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三维反馈评价,组织教研组、学校、家长委员会三方合作宣传表彰。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成功的课例、案例、失败的课例、案例、获奖论文、研讨等来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不断使教学思想符合课改新理念,并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践,对有成效者组织个案研讨,请专家点评。把教师的个人课改成果(论文)编撰成册,互相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在教育科研上,学校应围绕实验课题,结合本校情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卓有实效的校本研究,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不断提高。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并推荐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学校以上各种层次的提高学习,是培养教师的又一重要途径。对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自身科研情况进行再研究,以其再研究的成果,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以达到充分利用和整合科研资源的目的,同时又节约了教育经费。在学校科研过程中,应以平等学习研究追求卓越为原则,从教研组的个案研究入手,整合合作目标、合作任务、主体优先、主体性发挥、管理制度、工作业绩、人际关系,从而建构主体合作的基本模式,在学习、实践、研讨、反思中提高主体素质。同时,学校还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主体合作课堂教学应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我校应要求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必须人人参与,合作攻关,造就浓厚的课改研究氛围,在研究的实践中师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受益。凡是师生得不到发展、不能受益的科研,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其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应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导向,激励性评价如何具体化,教师在自主提问、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好课的评价标准的研究,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等。经过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一些基本模式,如:基本知识自学,重点知识导学,难点知识助学,科学指导训练;课前学生预习,课堂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自主提问,教师启发,合作答疑,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对学生德育培养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学生生活习惯到意志品质,从文明礼貌到高尚情操,要对其进行全面、多角度、深层次的打造和建设。学校应以主体教育为契机,以少先队建设为基础,以班级管理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养成教育为重点,建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使每个学生健康、快乐、主动、和谐地发展,为未来人才全面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范”,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小主人的活动,并将争创文明校、文明班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德育建设网络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系列特色活动。我们在主体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课外活动建设,在课外活动中,以各种兴趣活动为主线,以兴趣促进活动,以活动培养兴趣,把课外活动拓展为生活实践,把学会做人和礼貌、礼仪、礼节教育生活化。

总之,只有用优质的教育开启学生成功人生,用生动活泼的教育吸引学生求知,给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努力让学生自主发展,才能打造“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特色学校。

第三篇:《时代报告》杂志——探讨时代新课题·报告学术新成果

探讨时代新课题·报告学术新成果

杂志简介

《时代报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社科综合类期刊。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3/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738;邮发代号:36-81。坚持“探讨时代新课题·报告学术新成果!”的办刊原则。

《时代报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知识分子、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生等发表理论探索、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及职称评定提供一个优秀平台。自创刊以来,注重吸收科研改革的最新成果,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旨在推广社会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坚持将读者感受与合作伙伴的成功放在首位,倾力打造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具有一流品质的期刊。欢迎各类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小学教育专家、学者、教师踊跃投稿。

基本信息:

主管主办单位: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CN41-1413/I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738

邮发代号:36-81。

发行范围:全国公开发行

期刊网收录情况:中国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龙源网全文收录期刊(正在申请上知网,知网申请成功后另通知)。

主要栏目

时代报导;高教论坛;财经纵横;教学文汇;理论观察;学习研究;文化艺术;教育探索;文史博论;工程建筑;政法建设;信息技术;传媒文苑;科技导报;文学创作;创新论坛等。

投稿要求

1.文稿要求论点鲜明、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切勿一稿多投。凡来稿20日未见通知可来电来函查询或自行处理。

2.文稿格式要规范,文字精炼,篇幅以2000~6000字为宜(包括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参考文献)。

3.论文格式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全称、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稿件尽量不用图表。

4.文稿请用Word文档,一律通过电子邮件(E-mail)添加附件发送到本刊,并请附作者简介及详细地址、电话,邮编。以便编辑部及时与您联系及邮寄样刊。论文初审录用后即发电子稿件录用通知(专版);论文刊登后,赠当期杂志1本。

5.本刊对所有来稿将进行认真评审,对重点稿件将送交相关专家、教授审阅。

6.作者稿件要求原创,不得侵权与抄袭,文责自负。

联系方式

1.投稿信箱:sdbgbjbllj@126.com(来搞请注明联系方式)

2.联系电话:18618184740

3.联系QQ:936388410

4.联系人:罗编辑

第四篇:参观新成果展心得体会[推荐]

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观云良小学有效教育新成果展的总结

南江中心小学

2013年12月17日,在学校领导范校长和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

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来到了云良小学,就他们常规管理、综合课程实践、课堂改革、学科评价、学生德育、校园文化、学校建设、教育科研、新教育成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半天的参观学习。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一进校园给我们的感觉校就是校园处处洋溢着清新、宁静却又不乏生机的人文气息。通过学习参观,我开阔了视野,也解放了思想。现将本次学习参观的收获与体会汇报如下:

迎着清晨的阳光我们走进云良小学的校园,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汇集着全镇的“精华”。 在参观全校的资料室时,一系列的成果展示让人眼花缭乱。进入各展室,可以看到几块显眼的展板,展示了云良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特点等,各处又有提示牌,有按科目分类的手抄报,有文化牌,有教师的语录和部分学生作品等。该校的突出特点是:“以讲学稿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他们把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使之效果化。师生共同使用其文本,共同探究,师生互动,以此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备课采用20字方针:“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师生共用。”三个步骤:①学习目标②课堂研究③拓展延伸。设想是:“关注细节,反复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东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他们要求学生每天写学后记,写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问题,教给学生会反思。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写出教后记,不断总结归纳教学得失,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随后,我重点看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作品的展示,及教师们的认真指导,表明全校师生平时态度的认真,而且一些过程性的材料亦很充足,仿佛让人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学校墙报作品不仅把艺术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也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现象的关注程度。如图:

云良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有效教育的氛围之中,在学校中形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以读书为突破口,让学生从读书中汲取有效教育的文化,在合作中积累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综合素质。 在云良小学,我感触较深的几个地方:

(1)每个教学班前门外侧都有一个十分精致的小板块,其形式和内容新颖。

(2)教室前后走廊里有:学生优秀成果展、名人字画、常规通报栏等。如图:

(3)教室内墙壁上有:富有个性的班名,如:“腾飞班”,有誓言、学习小组评价表,有条幅:“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每个教室靠走廊一侧的窗子上均有一句话,如:“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学会微笑,学会尝试”、“尊老爱幼,平等待人”、“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劳逸结合,积极思考”、“真诚友爱,礼貌待人”、“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就连教室的外侧窗子上都有提示语:“勿探头、探身,危险!”,确实用氛围和环境影响学生,成就学生。

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学校以生为本、给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成长舞台的先进理念,但云良小学的文化不是看这些形式,其文化核心渗透在学校管理、教学活动中。

路途的奔波实在让人苦不堪言,但是这半天的所见所想何尝不是劳累后的回报。为收获而欣喜!

2013年12月20日

第五篇:网络培训研修成果

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远程教育培训。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体会颇深。经过一轮的培训,觉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便有如下点滴体会和思考。

一、教学方式初探

1、小组合作

新课标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实践过程中我觉得小组合作模式比较容易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们是互致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体现互助和竞赛。学生们学得愉快,学到的自然也就更多。

2、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地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有些平时在考试中并不出色的学生,就可以利用此活动大显身手,大大增强了其自信心。在角色表演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既“导”又“演”,一节课下来是“苦不堪言”,而学生好象“还不领情”。

3、讲故事比赛

每个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就可借助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如在学习《春秋战国》这一节时,可以开个春秋战国故事会。学生自愿选择讲故事类型,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任选,教师参与按历史时间给所讲的故事排序。

4、小教师活动

新课程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改变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学生当一当“老师”,教师则做一做“学生”,这是多么有意思、有意义的角色转换。上课时,教师让出讲台,小组派“小教师”上台讲解。小教师活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教师的素质要不断提高

《历史》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课程。新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知识结构体系方面,仅有历史知识是绝对不可能把新课程教好的。对此,我不得不求助于网络,求教于其他学科教师,甚至要请学生帮帮忙(找资料);利用双休日积极开发一些校外资源(地方史),扩大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平时看书、读报、看电视要都留心一些相关知识、时事新闻。古人云:名师出高徒,自己感觉到惟有经常地、终身地学习,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但基于现有条件所限,学校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料很少,加上时间限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对已用传统教学手段教了几年书的我将是一次新的挑战。

2、适时调控课堂纪律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上课态度较过去平和多了,教学方法也变得多样化了,学生自主的时间也多了。有时学生的兴奋情绪就收不住,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喧闹,一点小小的“乱”。对此,我认为这也是情感体验所必需的。同时,教师就应担起组织者的角色,及时调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不要着急,一个个说”,即保护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及时控制了课堂纪律。有时,只要学生不过分,教师一个小小的眼神,就让学生感受到了必要的尊重,会回报一个甜甜的微笑。但孩子活泼的天性决定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插曲”,这也是我今后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3、如何把握课堂45分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如何把阳光雨露播撒在每个孩子身上,这就需要认真备课、充分预设。但备课再仔细,预设再充分,也不可能预见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个矛盾也将是必须克服的一个难关。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渐进的过程。面对新课改,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上一篇:新员工入职培训表格下一篇:新员工如何开展工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