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校关系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阳光家校关系范文

家校携手 共舞阳光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神道口小学“阳光家校”建设工程侧记

题记:

学校和家长都是教育的实施者,要凝心聚力,目标同向,节奏合拍,用心、用情、用智,合力书写好 “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

2009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臵与管理办法》,要求在全省中小学设臵学校家长委员会。早在省教育厅要求建立家长委员会之前,我校已于2005年建立起了家长委员会。省厅文件颁布之后,我校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按照文件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全面查漏补缺和规范改进。目前已经全面建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形成了“亲子+共享+参与+成长=阳光家庭”的阳光家校教育模式。工作中,神小人倡导“学校和家长做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共享孩子成长阳光”的家校工作理念,立足“阳光文化建设”的平台,努力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着力发挥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快乐同享的工作合力,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学校通过“家校之约”、“家长义工”、“周末阳光家庭读书沙龙”、“家长漂流日记”、“家长一日驻校办公”、“家长俱乐部”等活动,唱好“阳光家校七步曲”,走出了一条家校携手、共舞阳光、和谐共好的家校教育新路子。

一、健全制度,完善组织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家委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校在由校长任组长的家委会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阳光家长俱乐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学校以唤醒家长内心的需求和参与的热情,通过菜单式选择的方式开放办学,让家长了解学校,理解学校及老师所做、所思、所想,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快乐同享的家校工作原则,以“七色阳光七字文化——爱、健、和、思、恒、行、信”,红色阳光——爱;橙色阳光——健;黄色阳光——和;绿色阳光——思;青色阳光——恒;蓝色阳光——行;紫色阳光——信为阳光家校工作措施;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委会工作。各班级委员会由班主任牵头组建,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办法,确保了家委会工作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为使家委会更加规范,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家委会的《神小家长委员会章程》、《神小家长委员会职责》、《神小阳光家委会俱乐部细则》等各种规章制度,为推动学校管理迈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序列化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2、设臵专用办公场所。

为充分发挥家委会功能,提高家委会委员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从2009年开始,学校开展了“家委会驻校办公”活动。全体家委会委员们自行商讨,确定每周驻校办公人员名单,并就驻校办公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商讨,最终确定了“七个一”的工作内容:听一节课;与一位教师谈话;与一位学生谈心;与一位学校校委会成员交流;参与一次学校午餐管理,至少参观检查一次学校的校舍安全;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家委会驻校办公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家委会委员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家委会委员工作的责任心,以阳光的心态、有效的互动参与学校管理。

二、有效活动,促进家委会工作

1、定期召开家委会。每学期学校都要召开家委会,会上家委会成员首先听取学校的工作报告,其次听取本班任课教师的情况介绍,会后填写家委会意见反馈表,学校把各班家委会的意见进行汇总,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定期举办家委会培训。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为家委会进行专题讲座,使每位家委会成员感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养重教。随着家长会成员对家校携手认识的提高,我们再进行“阳光家委会大讲堂”。在“阳光家委会大讲堂”中,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的最新动态和特点,家长委员会分工协作,搜集相关经验和信息,推荐家庭教育有关报刊杂志,并不定期地举办家长专题讲座,比如:“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和孩子平等对话”“孩子的未来是家长的还是自己的”等。同时,还定期举办部分家长恳谈会,对家庭教育中涌现的先进事例及时地通过学校网站、给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传达给全校每一位家长予以借鉴。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日益丰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发展更加有了保障。

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学校每学年都要认真组织进行“阳光家委会”的评选活动,要求家委会成员写好优秀事迹的介绍材料,在他们的带动下促使更多家长加入到家校活动中。

4、开展家委会开放日活动。作为家长,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所以学校每年十月份举行“阳光神小教育开放日活动”,向家委会全面开放学校教育教学,让家长了解班级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孩子的课堂学习情况,参与教学的评议。“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尊重,形成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引导孩子做“阳光学生”的可喜局面。

5、让家委会参与实践活动,关注孩子的成长。学校结合传统节日的有利契机,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了融游戏和教育于一体的亲子游戏活动。在家长和孩子参与的这些活动中,家长们享受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孩子在与父母一起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接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三、务实创新,家委会办出特色

1、红色阳光爱之曲——家长义工

我校积极拓宽开放办学的新思路,成立“家长义工进课堂”评选委员会,探索整合优秀的“家长义工”教育资源。经过认真筛选,由学校签发“家长义工”聘书,有计划地安排授课。“家长义工”们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为了义务教学,他们精心准备课件、道具和礼物,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了“魔方”“十字绣”“书法”“日语”“捏面食”“烹饪”等知识,为孩子们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充分体现了“家校携手、共赢未来”的教育特色。

“家长义工”走进课堂,不仅使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家长真实地体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加深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活动开展几年以来,“家长义工”共授课百余节,提出意见、建议累计60余条,有90%被学校采纳。现在我们的“家长义工”项目越来越多,“家长义工课堂”“家长义工护卫队”“家长义工监督员”“家长义工清雪队”“家长义工流动岗”等都成为“公民情怀,榜样示范”的阳光风景。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了孩子开心的笑容和成长进步,深刻地感受到阳光神小教师的爱岗敬业,感受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培育了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风尚,有利于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镜头一:“张叔叔,你这么快就把6个面都拼出来,什么秘诀呀?”“张叔叔,你真神!”……四(2)班的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惊奇的声音!原来张爸爸正在演示“走进神奇的魔方世界”!在活动感言中,他这样写到:“三月十六号是我生活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我有幸成为义工团的第一批家长义工,开心之余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在课堂上,我第一次那么专注地望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种崇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真害怕自己的粗浅知识满足不了孩子们旺盛的求知欲……”

镜头二:四(1)班的教室里笑声朗朗。夏爸爸是一个对羽毛球运动特别热爱的业余羽毛球队员。“谁知道羽毛球有几根羽毛?”“9根”、“13根”、“6根”……“都不对,是16根。”一个谁也没想过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同学们对羽毛球的兴趣。“羽毛球源自国外,是我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如今我国已经是羽毛球竞技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北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代表队一共获得了4块金牌。”在娓娓道来的讲解中,他带同学们来到塑胶操场,把大家分成4组,耐心地教授和指导孩子们练习接、发球动作,有板有眼,相当专业。不一会,孩子们就发扬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向“教练”挑战……

2、绿色阳光思之曲——周末家庭读书

我校始终对利用家校平台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探索和实践情有独钟:“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就是让家长们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学校的引导和支持下,一个以家长为主体进行管理和运作的读书沙龙一天比一天发展和完善起来。

一是读书沙龙属学校家委会领导下由学生家长自发成立的群众性读书社团组织,由学生家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二是从家长委员会中推荐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负责各项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三是从自愿申请的家长中选聘一名家长义工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每周日上午的图书记录和图书室清扫等服务工作。四是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精心设计富有特色的沙龙活动。除每个活动日进行正常的读书活动以外,还重点开展每月一题活动。由“书香家庭”申报题目,题目可自选,一般围绕亲子共读相关内容选定。现在,嘉宾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家长,越来越多的教育爱好者和支持者也都参与了进来,层次和水平越来越高。每个周日上午,不少家长都会抽出时间,带着孩子早早来到学校,投入到这个别具特色的读书怀抱。在这里,孩子可以借阅书籍,家长则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向大家推荐好书。一幕幕生机勃勃的活动场面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四通八达的读书彩虹桥,它无声而又默契地联系着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父母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甚至孩子与孩子……

3、青色阳光恒之曲——阳光家长飘流日记

学校根据家长教育协会、家长委会员的建议,在各班推行“阳光家长飘流日记。”其方法是每天由一位学生家长就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做法和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以及对学校及教师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等写在日记本上,第二天由班主任阅后并作相应答复,然后“漂流”传递到另一位学生家长手中,如此延续下去。学校定期举行“家长漂流日记展”,并把一些教育子女的好日记在我校《神小阳光报》和学校阳光网站上登载,使家校一起分享智慧、经验和快乐。我校《阳光神小报》每年的第二期均为“阳光家长专刊”,让所有家长共享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做法。

家长漂流日记,一方面有助于家长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小小的日记里,漂流的不仅是文字,还传递着方法、情感和信任,正在越来越重要地成为凝聚和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纽带和使者。

摘录一:三一班 刘明心家长:“早就从女儿得知漂流日记了,盼了好久,这本“爱的教育”几天终于漂流到了我们家。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也应是父母教育。要想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需要真正提高父母素质,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家长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健师。教育只有“阳光学校”、“阳光教师”是不够的,只有快乐和谐的家庭和阳光智慧的家长,才能培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我愿和所有的阳光家长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在阳光的沐浴下快乐成长!“

摘录二: 四年一刘亚鸣家长:“阳光神小,我为你骄傲!阳光神小,我为你自豪!你总能把新奇的一面呈现给我们!今天,孩子把日记本交给我的时候,我惊奇的问:这是什么?当我打开日记本一页页翻看的时候,顿时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并不时跟孩子探讨,这又是神小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新举措。感谢神小老师为孩子做出的努力。努力总会有回报的,在孩子身上就能一一体现。最显著的就是孩子懂得“感恩”了,懂得尊重别人了。记得有一次家长会上,王老师说起学生上课不听讲的事情,我回来就跟刘亚鸣讲起这件事情,我让他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是老师在讲课,同学不好好听讲,你会怎么想!你感受一下老师的心情,他点点头明白了。“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孩子进入学校,主要是先学会怎样做人,还是那句老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家长漂流日记,一方面有助于家长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小小的日记里,漂流的不仅是文字,还传递着方法、情感和信任,正在越来越重要地成为凝聚和发挥家校教育合力的纽带和使者。

4、紫色阳光信之曲——“阳光家长一日驻校办公”

阳光家长一日驻校办公,知晓教育百态。“孩子一天在校到底啥样?以前是模模糊糊,实行家长驻校办公活动后,俺心中有数了,这办法,俺喜欢!”这是四年级二班潘稳的妈妈肺腑之言。为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拉近家长和学校及教师的距离,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直接的感受和参与,学校在原来 “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改版升级为“一日驻校办公”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体验学生在校的生活,体验班级管理的复杂,让家长亲身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繁忙和教育工作的智慧,使家长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就是学校中的一员,从内心认可学校,极为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委员的工作责任心,促进了他们以阳光的心态参与学校管理。

5、橙色阳光健之曲——阳光家长俱乐部

阳光家长俱乐部属家长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在校家长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家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主要任务是全方位走进学生生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奠基神小学生的阳光人生;塑造阳光家长品质,展现阳光家长风采。每一次活动都是教育触角的延伸,都是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大学校育人功能的积极探索。家长俱乐部活动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如规定动作包括:一年级走进福利院;二年级走进哈工大;三年级走进图书馆;四年级走进气象台;五年级走进工厂。自选动作:春游、秋游、钓鱼、登山、乒乓球、品茶、放风筝、走进刘公岛、让海滩更美等活动。开学以来,福利院之行让家长学生受益不少,上个周周末是家长俱乐部登山活动,共有近200名家庭参加,共分七大组,家长带着孩子,登山、做游戏、制作标本、写作文一系列活动十分精彩。尤其是一年二班一位家长还把他们的活动照片配上校歌歌词和旋律做成影音文件,让人看了感动。一次次活动的体验和感悟,都深深地融进了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在尽享童年快乐的同时,也拥有了伴随一生的财富。阳光家长俱乐部,不仅提高了家长们对学校的热爱,对孩子的尊重,而且使家长们成为一个团队,塑造了阳光家长品质,展现了阳光家长风采,无形中又促进了阳光学子的快速、健康成长。

6、蓝色阳光行之曲——阳光父母大讲堂

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使“无证上岗”的“自然型家长”成长为“持证上岗”的“专业型家长”是当下教育,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我校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开设了红红火火的“阳光父母大讲堂”。

“阳光父母大讲堂”分为专家特邀课堂、校级讲堂、级部讲堂、个案讲堂三类,分别由校级家委会、级部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承担。校级讲堂主要是教育理念和国学智慧等方面的讲座。级部讲堂有所区分:低年级以强化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长自身素质为切入点,中年级以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切入点,高年级则以健全健康人格、培养品德操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切入点。个案讲堂根据家长的不同类型和困惑需要,有针对性地举办潜能生父母讲堂、单亲家庭子女父母讲堂和父母心理学校等。家委会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把家长们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梳理分类,然后由志愿者家长们自由申报选题,经过认真筛选,由家委会签发“阳光父母讲堂家长志愿者”聘书,有计划地安排志愿者家长登台授课。他们精心准备课件、道具和礼物,与家长们一起分享“关注孩子的青春成长期”、“科学搭配营养的秘方”、“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钥匙”、“培养良好习惯和规则意识”、“走进写作新天地”、“与孩子一起成长”、“领略朗诵的魅力”等主题培训,在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的同时,引导家长们从单纯地反映问题转向为家教工作互相开药方,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充分展现了“家长对话、互助成长,合作共生”的教育特色。

镜头:“老张,你说得真对,对于孩子的安全,我以前就认为把他送到学校,一切都归老师学校管就行了……很少想到,我做为监护人的职责”“老张,对于交通安全的意识,看来我们家长很多时候做得还不如孩子,成了他们的反而教材了”……“阳光父母大讲堂”上不时传出家长们的共鸣!原来张爸爸正在上 “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家长如何做”的讲座。在活动感言中,他这样写到:“今天是我生活中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日子,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志愿者培训师,开心之余更多的是一份责任。“父母大讲堂”帮我打开了一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学校社会、助力孩子成长进步的新通道……”

为把“讲堂”办得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我校先后邀请省内外知名家庭教育专家陶继新、仇善文、威海教育学会特邀专家等到会聆听并参与专题讲座,我区丁主任、成秀老师等多次为家长们送来精神大餐。并与家长们直面交流互动;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播放专家视频讲座,引导家长们把育子经验和专家观点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学校网站、班级博客上专题设立家长频道、家校连心桥等栏目,方便了家长即时学习和交流,实现了全程沟通、跟踪指导。现在我们又组建了网上家长管理网络。网上家长成员,有像老师一样的信息发送权,可就自己看到的家校讲座、家教故事、家教格言及时发给家长,也同时代表家长把他们的心声和老师进行沟通。为方便沟通,学校还建立了阳光神小家长QQ群和班级家长Q群,学校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有效答复,实现了沟通的无障碍。同时在家长QQ群中每月第四周周天晚上定期举办家长论坛,分别以校园安全、教学管理、实践活动、家长授课为主题进行交流,做到月月有主题。校长博客“紫学园”工作室“家长频道”为家长提供了各种精神大餐,其间的“家长留言”做到事事第一时间回复。“阳光下的花儿”班级博客则成为越来越多的神小师生和家长的精神家园。

7、黄色阳光和之曲——“书香家庭”“阳光家长”评选

学校将家长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记录在案,在校史上留有值得记录的一页。学校制定了 “阳光家长”评比细则,每年都要评选 “阳光家长”,通过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家长和学校心目中的阳光家长形成共识。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既是学生的节日,也是家长们的节日,“百名阳光家长”在孩子的陪同下,走上我们的颁奖台,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为其颁奖,学校奖励颁发各种家庭教育书籍。我们把阳光家长、阳光家庭故事通过学校网站、家长学校活动传达给全校每一位家长进行交流、借鉴。阳光家长评选既引和改变着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每年元旦,我校都要举行“走进春天——家校携手,共舞阳光”感恩会,在会上学校全面回顾总结家长的工作,有根有据地评述每一位委员的贡献,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感恩会上举行家校联谊活动,让家校涌动着浓浓的真情。家长们心中也充满着自豪感和成就感,都能以“为学校出力、为孩子们办事”为荣,竞相在教育子女上费心思下功夫。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校探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发挥家长作用的做法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一名教师被评为全省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搭建家长互动平台:让家长“持证上岗”》一文在《中小学管理》发表,《“家长义工”进课堂》一文在《现代教育报》发表,《家校携手 共享阳光》一文在《威海教育》发表,威海电视台、威海日报、威海晚报、齐鲁晚报等也对家校活动进行了相关介绍;学校“阳光神小”教育品牌探索之路在全国阳光论坛、《教育时代》《创新教育》、新华网等进行报道;兄弟学校纷纷来校参观学习;神小学生在“和谐中国”全国歌曲大奖赛中喜获金奖,数名学生多次在全国少儿大赛中获奖,演出节目在全国电视台播放,学生作品在《作文报》、《中国少年报》、《小金星报》《威海晚报》和《新华网》中纷纷发表,全省电脑作品比赛中更是捷报频传,学生综合评定名列前茅……

胸怀大爱做小事,心有责任做大事。这源于热情,更源于信仰;这是一种守护,更是一种创造;这是感性激情的,更是深入骨髓的。父心,母心,老师心,心心相通;你教,我教,大家教,合力育人。在阳光路上,神小人将继续“情为学生所系、策为学生所谋”,虔诚地用整个心灵,追寻生命教育之梦,千方百计地和越来越多的家长们牵起手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编织五光十色的花环,凝心聚力地打造和享受越来越幸福完整的阳光教育新生活。

2011年11月

第二篇: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筑起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构建家校合作,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并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一家校交流的主要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和谐、家长会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在课程改革中首先必须寻求的合作也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因为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生不可回避的、必须面对的社会群体,是课程改革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双重需要,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进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本班家校合作的构建,请各位斧正。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2011年9月,我班组织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57位家长代表通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家长委员会总则、性质、宗旨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并民主选举出了一位秘书长,6位常务委员。每学期两次的家长委员会议,使家长委员们参与并监督班级的管理和有关的规则制定,收集家长对班级管理及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为家校良好沟通和发挥合力架设了桥梁,让家长明白孩子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长和学校的相互理解,关系的和谐,对于学校的要求,执行力也就上去了。

二、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专家

1、抓典型,促交流。为了提高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减少家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每学期都召开家长培训,邀请个别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介绍给全体家长,为教育好子女提供借鉴。其中有谈教子经验的,也有谈教训的,还有谈针对家教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探讨的。他们讲的是家教实践中的切身体会,针对性强,有典型性,易懂、易学,很多家长都反映良好。同时,我班定期表彰优秀家长,并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如参加高三成人仪式。通过互动,进一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2、为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把培训时间放在周末、五

一、十一等节假期内,因为这些时间学生的父母大部分会来接孩子,班级利用这些时间与家长交流、沟通学生的情况,并对家长开展“懂教育的方法”,“没有不成功的家长”、“好孩子是怎样„炼‟成的”、“温馨的家庭”和“慢慢走,欣赏孩子”等内容的家庭教育专题培训,特别是结合身边的鲜明例子来有机的引导,得到家长们的普遍好评。

三、家校合作,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促进班级建设。

让家长参与班级计划和制度的制订,是家长深度参与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体现。也是家校双方理念的碰撞和融合。比如,学校严格规定学生不准带手机。可这个规定在家长委员会中引起了争议。有些成员认为:现如今拥有手机是相当的普遍,孩子带手机一是相信孩子品行,二是方便联系,家在乡下的学生回家需要联系家人去接。我给家长讲解了手机对学习的危害性,以及事与愿违的实例。家长委员会最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上课不准玩手机”的规定,违者严厉处分,家校一致的态度,让孩子也很坚决的进行表态。此后班级内带手机的学生明显减少,更有家长直接让孩子把手机交我保管,用的时候来取。家校合作的显著效果,更是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家长们关注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不由得重视“考风考纪”,共同的心愿下,家校再次联手。每周限时训练不定时的邀请“家长监考”,发挥家长的作用,将监督的权力交给家长。以致有学生在反思中提到:“我的天啊,昨天来的是我邻居,紧张死我了,以后不学真不行了。”

四、让网络成为交流平台,推进学校管理

现在在我班,家长都能通过班主任信箱、校讯通等多种方式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学校还通过校讯通将孩子学习进展及时告知家长,通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近期的主要活动。在使用校信通的时候,我们时刻遵循着如下的原则:

1、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有事就联系,没事就休息”。

2、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说教,更不是告状”。

3、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这一种形式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支持,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学校的工作更加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五、共解疑难,让家校合作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1、帮助家长解决热、难点问题是家长学校的职责之一。通过家长的校信通反馈,我们知道了家长所关注的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在返里时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班级的困惑:每次返里回来的“周一现象”。经过我们与家长交流探讨,最终确定让老师合理布置作业,让家长见到校信通,在家督促好孩子,留有一段学习的时间,习惯不能过于放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又能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2、班级开放日活动。 1学生优秀作业(或试卷)展示。每位同学选出单科或多科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这不仅能○给被展示的同学一个很好的鼓励、鞭策,扩大一些后进生的闪光点,同时能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对家长对自己孩子有的放矢的进行家庭教育很有帮助。因此,班主任在开放日之前,事先在本班教室布置好,供给家长观看。

2鼓励家长陪孩子听一节课。起初是因为某些同学课堂难以集中精神,而督促、开导、处○罚效果均不佳,所以邀请其父母陪堂听课,家长明白了孩子的不足和班主任的用意也是欣然接受。这项活动起到了三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家长教育孩子责任感的不断强化。家长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孩子认真地学习,都非常高兴。二是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开放日”活动振作了孩子们的精神,激起了努力学习的渴望。三是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明白了家人对自己的寄予厚望和不辞辛劳,家长也理解孩子的努力付出。一切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心田,班级的学风也是逐渐的浓厚。

六、亲其师而信其道

不论是级段管理,还是班级管理,只有让家长和学生对其信服,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成了流于形式。如何让他们信服?百句口号,不如一个行动。

级段在学校的“文化立校、注重细节、养成习惯、规范有效”的办学方针下,延伸出自己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尊重个性、激发潜能”。学生5:45出操,要求快静齐20秒完成,对于跑操及晨读每日评比通报,各班学生都不甘落后,坚持每天一个完美的开始。更是有值日班长对班内情况进行记录反馈给级段,使级段对各班情况洞若观火。级段和班主任一致认为:能了解、理解、疏导了学生的心,学生才能专心学生。级段和班主任携手推行“日反思”制度,班主任则是每篇必回,很好的掌控着班级学风趋势和学生的心态变化,让我们班主任能更及时的做出应对。有好多家长反映:“孩子自从进入高二,每天回家知道看书了,经常说班主任理解他们。”班风正,学风浓,大家的成绩相应提高不少。在家长会上有位代表这么说:“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今年,在全班一致的要求下,全体签字通过,申请“自主性学习示范班”、“文明行为习惯示范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级段的多方考评下获得批准,并明确规定三次评比不合格,会有被摘牌的危险,级段为了规范有效,更是为之设计了量化细则。全班学生都卯足了劲要捍卫自己的荣誉。

七、家长会给家长一剂强心针

1、家长会具有计划性。作为班主任要围绕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一个较为长远的教育计划,比如本学期要召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有个通盘的打算,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2、家长会具有衔接性。召开家长会,要考虑这次家长会与上次家长会所讲内容的衔接问题,看上次家长会制定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次家长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3、家长会具有鼓励性。“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可能有时他们不太懂父母的辛劳,有时会和父母发脾气或者顶撞父母,有时在学校还会犯错误等等,但纵有百般不是,父母仍深爱着他们,仍然不喜欢听到他人过多的指责(哪怕你说的是对的),所以一些后进生的家长不愿来开家长会。家长会上我不会过多指责某位孩子的缺点,而是表扬他们的闪光点,给每个家长以希望,让他们知道您的孩子“即使现在实力不足,但潜力很大”。

4、家长会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家长会必须是在班主任长期观察和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召开。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想行为、文明礼仪以及情感误区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召开相应的家长会,一次一个主题,内容集中,使家长会开得深入,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对突发性事件应及时处理,不应该受固定时间的限制。

5、家长会具有交流性。家长会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学校家长双方相互结合,共同寻找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

(1)改革家长会形式。家长会就应该变教师一言堂式为研讨交流式,让家长说一说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说一说家长在家里通常采取什么方式教育孩子,从而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家长,也要学生介绍自己的内心世界。看看我们给予的,是不是孩子真正需要和想要的,并由此明确下一步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开展什么样的活动等。另外,还可以让一些有心得体会的家长现身说法,给家长们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机会。 (2)分层交流活动。即为素质、家庭条件不同的学生开展的活动,目的是每次活动具有针对性,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发展的方向。通过分层交流活动,让不同的家长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条件,让家长和教师一同来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

(3)与个别家长交流。对于一些问题突出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单独交流,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教师能了解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恰当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建议,鼓励家长和教师一同努力,让孩子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朝着好的向发展。

(4)、亲子交流。这样的交流活动,目的在于构建民主的氛围,给学生“实话实说”的机会,让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心理话,以便于家长和孩子能进行难得的、心平气和的交流。家长会在《母亲》的歌曲中结束,一定要让孩子与父母拥抱,让他们彼此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样,通过交流,亲子双方便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

我班在今年教学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点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是在贯彻执行级段决策而已,但是我们的工作仍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班将更严格遵循级段“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理念,坚决执行学校和级段的决策和规定,继续搞好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争取这次的期末更进一步。

第三篇:家校关系中的师德6

家校关系中的师德(板块六)

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家长的心理状态和由此引发的教育方式,探索拓展家校联系的新途径,以提高教育效果,也显得格外重要。

家校联系结症:

一、家校联系,要经营“放心”二字

在我们学校、老师为家校联系问题而苦恼的同时,反观我们周围的名校,他们的家校联系往往都是如鱼得水,开个家长会,家长们都很准时,有时一来还不止一个。平时的家校联系家长不仅配合很好,而且遇到问题时也经常很主动地找学校和老师询问了解情况。是我们学校的家校联系工作做得不够细吗?未必如此,有些名校在家校联系方面的做法并没有比我们学校好。甚至有些名校在此方面的做法与我们学校比起来还要逊色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其原因何在?我想,就在“放心”二字上。不少名校之所以是名校的原因,是社会、家长心里对学校很“放心”。“放心”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放心”必须建立在理解、信任、支持的基础之上,“放心”,与其说是一种对学校教育的认同,不如说是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战友”、“伙伴”情感依托。“战友”、“伙伴”体现的是什么?是一种情感!当我们仍然在探究家访该做些什么、家长会该怎么开的时候,是否可以换个角度,先问问自已:“家长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老师?”,家长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伙伴”与“战友”?

家长最喜欢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关键的。做得再好的家校联系,如果没有从改造学校、改变学校、教师形象入手,那只能说是流于表面、最终流于形式的“联络”。情感的依托,只有从信任开始!

家长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伙伴”、“战友”呢?大凡是伙伴,大凡是战友,都是并肩作战、荣辱以共、“共享”、“互动”中产生的友情,是任何攀交情、物质诱惑所不能取代的。一个孩子是学校教育的一小部分,但却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全部。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反思我们的人性化育人方式那样,将我们所倡导的师生间的“民主”、“共享”、“互动”的伙伴关系,也同样做为我们的家校联系的目标呢?

家校联系,就要努力营造好“放心”氛围,才能走进家长的心里!

二、学校联系,要还原“主角”位置

一提起家校联系,我们就会想到《告家长书》,就会想到“家访”,想到“家长会”„„等等。但细细一想,到底谁才是家校联系的主角,是学校,是家长吗?教育中孩子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主体,而家校联系里,为什么学校、老师还是一厢情愿地唱着主角呢?

学生才是家校联系的主角。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他对于今天的家庭来说都可能是惟一的“教育”晴雨表——今天,孩子放学高兴了、伤心了,孩子回家早了晚了,孩子打架了,孩子成绩不及格了,孩子讨钱说要交学费了„„

一个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能不全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却是每位家长关注的(几乎)全部。

三、解好学生的“双重性格”关

做好家校联系,“让孩子做家校联系的主角”,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要让孩子真实“反映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不是为学校“育人”,而是为社会、家庭育人。如今的许多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遵章守纪、热爱劳动,礼貌待人,助人为乐。但一离开学校,脏话连篇,傲慢蛮横,懒惰成性,我行我素。这样的孩子,家长如何相信学校教育得力,“疑”心一起,诚信焉存,这样的家长如何能与学校处好关系?

解好孩子的“双重性格”关,就要在学校加强性格品质教育,让孩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言行一致,向“好”看齐;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引导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要形成家庭、社区监督机制,将“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儿童”的评价权真正交给社会,交给家长。

四、做家庭沟通的红娘

家校联系之所以举步为艰的原因,很多是“家庭沟通”难的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家庭生活中的难题。由于“独”,使他们更容易表现得自私、孤僻、任性、娇气。再加上有些家庭教育的不得法(如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的家庭教育)。孩子与家长的“代沟”日趋明显。普遍现象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往尚可,可一回到家,与家长沟通经常是漫不经心甚至是“懒得搭理”。家庭“沟通”难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不用说寻常“百姓”,就是有些“名师家长”也深为无法与孩子沟通大感头痛。

引导孩子学会与家长沟通。是让孩子在家校联系中唱好主角的前提。要端正孩子沟通的态度,懂得尊敬长辈,言辞有礼貌;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沟通交际的技巧,多创设一些普遍性的话题,如“不满意家长给安排的活动怎么办”、“对家长言辞、态度不满怎么办?”、“如何让家长接受你的意见”等,让孩子懂得遇到问题时,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

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去年,18个省市自治区“孩子与父母沟通现状”调查显示,有31%的孩子不满父母与自已交流的口气;18%的孩子对父母否定、贬低、侮辱自己表示不满。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孩子对今天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提出了异议。

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要改变传统家校联系重于交流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单一作法,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形成,引导家长们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学会做现代父母,懂得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还要多开展亲子活动,以孩子喜闻乐观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孩子与家长在活动中并肩作战,密切协作。

学校做好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红娘,不仅通过双向的民主互动,让家长们学会营造新型家庭的时代氛围,也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亲情中学会尊重,学会协作。 家长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性质、情趣、修养、仪态、举止、言谈等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家长的心理素质及其在教育子女时集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决定其对子女采用何种教育方式。家长对学校的态度,表现出了多种不同层次的心理水平,而家长不同的心理水平,对其家庭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家长比较普遍存在如下几种心理状态的倾向。

一、依赖心理。一些家长认为学生的衣食住行是家长份内的事,而教育则由学校、教师负责。因此这类家长初次见到教师就忙不迭地再三说明:“你们学校的老师都很负责任,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低,不懂教育方法,不能辅导学生,这孩子平时只肯听老师的话,我们只好拜托老师多多管教。”这爽直的几句话就把教育子女的大事拱手推给了学校,依赖老师去管教学生。这些家长的潜意识里认为教育学生只是老师的事,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只管自己的孩子“吃饱穿好”,较少过问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子女的缺点。一旦 子女犯了错误或学习成绩不合家长的心意时,家长就容易出现烦躁情绪和不满的心理状态“恨铁不成钢”,于是常常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训斥子女甚至打骂一顿了事。这种由依赖心理产生的触及皮肉不碰思想的简单做法,往往治表不治本,反而会逐步形成家长与子女对垒的局面。

二、应付心理。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是最了解子女的个性特点的,应该充分发挥 两者之间在血缘基础、感情纽带、教育时机方面的优势。而有的家长懒于通过过细的工作来因材施教,在老师那里如何了解的情况,就原封不动机械地照搬给自己的子女,并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变通的措施 。在家校联系中,家长往往只是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愿听喜不愿听忧,遇到子女出现问题时只是不加分析地应付。这种被动应付的状态,与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三、合作心理。与上述只产生单向效应的家长心理不同,合作心理是家长既信赖教师,又经常主动地和教 师联系,如实地反映子女在家的各方面表现,同时积极地向教师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及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可以一起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共同商定教育的对策,彼此分工合作。这类家长明 白教育子女必须透彻地了解子女的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不断分析,采取符合子女心理需要的正确的教育手段。所以,一旦他们发现问题之后,都能采取积极地与教师合作的做法,分析原因,帮助子 女吸取教训,尽快改正错误缺点,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目标心理。家长能根据子女年龄特点和各方面素质的水平以及学校的要求,认真思索,对子女提出切 实可行的近、中期目标,并善于进行目标管理。经常观察、督促、鼓励、矫正子女实现目标的可达程度。家长能主动地和教师商量目标的可行性,与教师一起分析子女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身体条件等心理、生理特点 ,制定出实事求是的目标和教育措施。尽管目前这类家长为数较少,但由于教育效果明显,因而这种做法能起到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家长在家校联系中所反映出的不同心理水平,决定了他们家庭教育的不同层次。要使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学校同步,就必然要改变某些家长的心理状态。当然,家长对子女和教师对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短期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是特殊的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够改变的。所以要矫正家长对子女教育所产生的心理偏向,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最优化的途径应该是教师与家长经常地、作有目的且富有感情的联系。

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和孩子在校的表现 ,同时使教师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以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间的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显然,要达到上述目的,单凭目前的教师家访是不够的。我们要寻找新的载体,探索家校联系的新的模式 ,使家校联系在更高层面上,显示其更好的效果。应该把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三个层次的教师与家长联系途径结合在一起。

教师与家长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三个层次的联系途径之间不是互相割裂、毫无联系的,而是随着家长心理水平不断递进,其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愈趋合理,形成一个把子女放在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背景下,以提高子女身心素质为目标的家校联系系统。

一、教师与家长常规性的联系途径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沟通情况。因为时间有限,双方只能肤浅地了解面上的情况。

2.家庭访问。一般情况下,普访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随访是发现苗头,即与家长联系,做 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能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家校联系, 最大的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依赖心理。

3.家长来访。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4.电访信访。随着通讯事业的日趋发达,教师与家长有情况可随时用电话联系,便捷快速,但也受时间限制。对一些家长工作在异地的,通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5、使用好“家校联系册”。这是我们老师每天与家长联系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家校联系册,可以处我们老师与家长之间无形地建立起一种互知互通信息的关系。但是就目前的使用的状况而言,虽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还需不断改进。

常规性联系的确能了解学生(或子女)在校内外的表现,也容易掌握部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改变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完全依赖学校、依赖教师的心理状态。但对教师而言,学生面广,工作费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单靠这条途径很难达到目的,为此,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途径必须拓宽、加深。

二、教师与家长研究性的联系途径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观以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成材动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个别谈心等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层次、心理素质水平进行调查,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教师就可以与家长及时、有效地互通信息,适时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请属于相同类型学生的家长在一起共同研究教育方式。

这种研究性的家校联系途径能在科学的前提下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较好地合作。能够做到处理问题及时,针对性强,产生的效果就会比较明显。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出主意,家长照着办的毫无主动精神的应付心理状态。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能给我们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这种研究性的家校联系途径应该是十分有效的。

三、教师与家长探索性的联系途径

随着学生家长高学历文化层次数量的增加,部分家长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他们能根据子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子女的成才设计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类家长人数虽然为数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他们将代表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目标导向,在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的今天,这种具有目标导向的家庭教育特别会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因此,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协助他们共同来探索家庭教育规律,以实现教育子女的目标。这个过程就是探索性联系途径。

家长沙龙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沙龙中,可以请这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

上述三种家校联系途径的作用机制是:以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的家校联系途径,使教师和家长把学生(或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及其子女的内化水平和外显行为,用调节作为手段,反馈到教师,形成一个封闭的环路,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利用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的教师与家长联系途径,对转化家长的教育心理层次是有效的,对教育子女 成为有用的人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四篇:多点搭桥解家校关系之围

文:九州狐

如今老师越来越不被社会尊重,学生越来越难管成为老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出现这样的局面既有社会的背景又有教师自身的问题,首先,社会无限夸大了教育的功能,尽管全社会都知道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教育却被社会要求无所不能,以至于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学得好不好完全是老师的事情;其次,社会赋予教师美丽光环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无条件的包容、允许、忍耐,这样“过分”近乎“残忍”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得社会、家长、学生越来越“强势”,教师越来越“懦弱”;再有,一些教师有违人德、师德甚至畜生不如的行为激起的社会公愤把教育、教师推到了公众的对立面。

高墙林立、“戒备森严”的校园把社会与学校割裂开来,家长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是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的,只能通过孩子的学习成绩来判定,学习好是家长的唯一标准,家长更不知道老师在学校里是如何教学的,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就是一天三两节课,一年也上不了多少天班,一生就教那么几本书,带薪休假,还拿那么高的工资,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买盐都不咸”,书教不好肯定是不行的,自己孩子的成绩好他的任课教师就好,这种印象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戒备森严”的校园保证了正常的教学,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也阻挡了社会对学校对老师正确认识的机会。

让社会、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老师实际的教育现状,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不容易,打破对老师固有的那种偏颇的印象很重要,学校打开门户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是解决家校关系紧张缓解家校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主动“搭桥”是获得家校合力的途径。

搭桥在百度上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架设桥梁。第二种,比喻为促成某事而做工作。第三种,指用病人自身的一段血管来代替阻塞的动脉。不管哪一种解释搭桥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第五篇: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模版]

与新课程同行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武定县近城小学 李晓丽

内容摘要:“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实效的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课堂教育、学校教育不可能独立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合家长之力,探寻一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教育的全力,让孩子们在社会、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中健康而又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 和谐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一个成功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的家庭。作为一名教师,肯定会遇到紧跟时代步伐、热心支持教育的家长,却也不乏教育不“得法”的家长,不够“明理”的家长,甚至不够“懂事”的家长等等,从而使得师生关系的处理更为艰难。基于这种种问题,我们该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来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转变观念,当好家校合作的角色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而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学校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或者长期不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到学校来训斥的。老师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

1 使得家长对来到学校产生一种畏惧感。而部分老师对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他们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老师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 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

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感到是一种威胁,对家长提出的建议产生敌意。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另外,还要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三、 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教师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常用的方法有:

1. 长效家访

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其一就是做好家访。家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架起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

2 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老师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老师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2. 通讯、网络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挨家挨户的上门访问已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特别是城市学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庭电话、电脑等日益普及,我们可以通过通讯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

(1)电话联系。电话联系快捷、省时,已成为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最常用、最为重要的途径。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电话互访。教师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特别是外出打工的父母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机会很少,有些学生甚至一年才见到父母一两次。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教师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

(2)网络交流。网络时代,信息交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何让家长系统的了解老师的教育方法,仅仅靠谈话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进行知识、家教理论的宣传。宣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家长的需要有所选择:工作忙,不能及时与教师见面交流的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互发电子邮件等。有条件的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可以一起召开网络家长会,采取“三方”对话形式。教师作为主导者,他将需要家长,学生了解的资料放在网页里;家长、学生作为主体,他们主动参与家长会。工作繁忙的父母,可以在闲暇之余从班级的微信、QQ群、班级微博了解孩子在

3 校的情况、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一学年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老师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具体操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将家长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每个接待日接待一个小组计,定出一学期家长接待日的时间表,家长人手一份;要求家长按时间表到学校与老师见面,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接待日上,老师要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老师的沟通交流。

4、让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课

虽然每个家长都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但有时并未真正了解他。有时候想去了解,孩子又不一定愿意开口。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比如,前不久,我们举行了“我的理想”主题班会,邀请了一些家长参加。在这堂课上,大家畅所欲言,雄心勃勃,大谈自己的志向与理想。很多家长听了也热血沸腾,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5、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反思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带回家让家长看或是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所表现出的诚意与良苦用心,以及平易、谦

4 和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会深深感染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工作的热情。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学生在心目中对教师便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视同父母。随着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消失,教师实施教育的效率、效果便大大增强,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与家长的沟通时,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平等感。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间的平等。我从不板起脸讲话,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更不会把家长当作做错事的孩子来训,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老师仍要在谈话进给对方以尊重。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诚感。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

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教师要树立正角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老师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唯有这样家长才会欢迎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愉快地与老师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

4要注意运用信心激励。“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绩效。这一点在教师与“后进生”家长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总而言之,因人施对,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

5、要善于倾听,也要善于询问和引导。教师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剥夺家长讲话的机会,积极饶有兴趣地倾听;要善于捕捉机会,反“客”为“主”,反听为说;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等等。老师应善于找到向家长提出要求的适当形式,语言尽可能委婉,最好用建设性口吻。如:“你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你能否试一下这种方式”等。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只有老师和家长成为尊重与合作的朋友,才能为孩子架起通往成材之路的桥梁。通过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产生最大的教育全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就金光大道。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余文森、吴刚平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 王铁军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徐建成主编 甘肃文化出版社

5、《家庭与家教》

黄和平总编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6、《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工作 》 佚名

上一篇:月结合同模板范文下一篇:英国商标注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