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2-09-12

一、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根本,由全校师生共同创建,遵循教育规律,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直接反映大学办学水平的一种价值取向,作为规范、理想观念和群体意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一定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原则等方面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人们的心灵、行为、思想、精神塑造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知识结构、伦理规范、作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题形式中,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深深熔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和相互联系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及自信。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及成因

1、社会因素

全球化的加剧、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很大冲击,给大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庸俗低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及价值观等。

2、家庭因素

学生家庭环境及氛围、父母的人文素养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文化素养。

3、学校教育

如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过于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尤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教育手段及教育目标均有缺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五、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学校可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自的课堂教学中去。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灵活开展互动式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课程预期效果。

2、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

学校可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及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及赏析、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名著赏析、经典影片展映、书法绘画比赛、文艺展演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展等。通过以上系列活动,可增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到进一步升华。

3、充分利用新媒体,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校报、宣传栏、展板、广播台及微信平台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营造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4、加强教职员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人文素养

要从文化的规律着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借鉴和融合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使高校领导、师生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祖先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信念等人文素养乃当务之急。

六、结论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是及其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在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就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突出挑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改变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全文)[OL].(2013-3-17).http://www.cnr.cn/gundong/201303/t20130317_512169849.shtml

[2]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一篇:提高注水井调配一次成功率分析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