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法一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声乐教学法一范文

声乐基础训练教案(一)

选修课——声乐基础训练 教案

(一)

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一、导入新课

1、教学理念:

在学习声乐教学的目的之时,首先要谈的是声乐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及其性质。声乐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为歌唱是人类表达感情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方式。一个人即使什么乐器也不会,唱歌也都会一点,会用歌声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一样。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用歌唱来表达情感,《诗·大序》里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因此才有了春秋时代的诗歌,才有了楚辞,才有了汉代的乐府,才有了唐诗、宋词、元曲,也才有了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山歌、渔歌、牧歌、情歌,以及“信天游”、“采茶调”、“川江号子”、“苗乡歌谣”等等。所以说,声乐教育不只是一门技能课,而且还是一门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一种情感与技艺相结合的文化。

2、教学内容:

第一课:声乐教学目的

二、歌唱训练:

1、全体同学起立练声

1

hu hu hu hu a e i o u ma me ni no nu ———

所有母音应放松嘴唇,才能获得更多共鸣。要往后腔体吸着唱,待体会到“声在腔中响”时,再检查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明亮,共鸣是否丰满,歌声是否通畅。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2、将练声感受带入歌曲中

1 3531353113531

由于第一次上课,先采用音域平稳、中声区多、字少,旋律慢的歌曲《茉莉花》进行歌唱练习,另外,提请学生的注意,观察、学习大课是如何教学的,防止只会一对一教学的现象。

五、课程小结

除了说和唱要好,做也要好,怀着对学生的很强的责任心,多了解学生们的表现及演唱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使其更加完善

六、布置作业

思考题:

1、为何将“声乐教学目的”摆在第一课,而不是先谈歌唱技巧?

讨论题:

2、练唱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下周进行讨论)

第二篇:史上最牛声乐教法——自然声乐教学法

第一章

自然教学法理论基础

作者:杨璟春

北京古典创新音乐艺术研究院院长,中音艺校创始人,著名钢琴理论家、教育家,对中国古典哲学、禅宗、道学有较深的研究。2002年成立北京音乐教育网。2003年成立北京古典创新音乐艺术研究院。2006年成立中音艺术学校。多年从事研究声乐、钢琴的教学工作,创立自然声乐、钢琴教学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并在普及和推广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节 关于自然的概念

自然这两个字我们整天在接触,尤其当今社会,由于我们过渡的关注物质文明的建设,忽略了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已经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我们与自然进化背道而驰的发展道路,使我们不能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造成的后果,使得我们也远离了人最原始的自然状态。

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环境,我们在注重自身生存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链,这些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社会化发展和科技发展造成的,而实际上是由于我们的世界观也就是我们的哲学观念造成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一天来了一个推销员,像这些小动物推销防毒面具。小动物们很难理解防毒面具的作用,因为大森林的空气很好,带上防毒面具反而很不舒服。于是小动物都没有购买防毒面具。过了一段时间,来了很多人在森林里建了一个很大的工厂,工厂里滚滚的黑烟很快地污染了森林,大森林的空气也很快被污染了。这时那个推销员又来了,小动物们由于无法忍受被污染的空气纷纷购买了防毒面具,小动物们对于这种科技产品很感动,认为防毒面具救了他们。他们同时也好奇地问推销员:“这个冒黑烟的工厂里生产什么东西啊”?推销员告诉小动物们:“生产防毒面具”。

我想大家看到这个故事也一定会有所感悟的,我们的发展过程看似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挖自己脚下的土来掩埋自己。我们提到自然的概念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发展。那么这与声乐有什么关系呢?相信很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感受。从第一天学习声乐开始,就是在解决各种问题、各种毛病,无休无止的毛病和问题贯穿了学习声乐的过程。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没有学习声乐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不会唱,为什么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呢?这就像上面讲的故事一样,生产防毒面具影响环境,用的人越多,环境污染就越严重,然后用的人就更多。声乐学习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学习所谓的声乐方法,同时产生发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更多的问题,于是在无休止的解决问题之中,使得声乐学习的过程漫长而又艰难。如果以自然的角度来看有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一句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宇宙都在遵循着一种自然规律,万事万物都在按照这种规律在运行。宇宙的产生和灭亡、人的生老病死等等都在遵循着这个规律。自然界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非洲有一种老鼠,当老鼠的数量急剧增加到达某一个极限的时候,老鼠的体毛会变成鲜艳的棕红色,以吸引老鼠的天敌,如果天敌对老鼠的数量也起不到控制的作用的时候,当老鼠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后,老鼠会集体的迁移,沿着朝向大海的方向集体迁移,直到全部投入大海淹死。于是自然界又恢复到自然平衡的状态上。我们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向大家说明,自然界是处在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我们打破旧的平衡自然界就会重新产生新的平衡,就像前面讲的防毒面具的故事一样。

这里面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巨大差别,中国的古典思想就是要首先保持这种自然平衡的状态,通过平衡的状态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像中医的基本思想:身体各器官平衡和谐就不会染病,所以彻底解决病痛的办法就是调整身体的平衡状态,通过提高身体自身的平衡能力,利用身体自身来解决病痛的问题。这与西方医学那种通过科技和药物征服病痛的医疗方法有着本质的差别。当然中西方医学的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中国有句古话叫闻其声如见其人,人的性格会影响人的情绪,人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思维及行为,而人的行为自然就会影响其声音。反过来人的行为也是性格的反应,如果改变行为也能够对性格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第三章有详细论述)

以这个顺序,一个人声音的问题是由于性格的影响造成的,如果我们不去调整性格,而是通过学习方法解决声音问题,很显然由于性格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个人的声音问题一定会经常地出现。如果坚持通过学习方法来解决,必然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够逐步的控制性格。我们下一章将用大量的篇幅讨论声音与性格的关系。

我们分析和研究的目的就是取其所长,声乐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并不是在否定西方的声乐教学,而是希望将中国哲学思想开发的声乐教学和西方声乐教学相结合,各取所长。

如果将上面的理论应用到声乐教学中,我们就是要重视人自身的调整作用。所以我们提出的自然声乐教学,基本思想就是通过调整人的自身状态,使人达到自然的、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出的声音也就自然符合声乐的基本要求了。在确定基本的发声状态后再加入西方声乐教学的具体方法训练,来进一步稳定发声技巧,这样的学习过程就会避免了学习声乐中会出现的声音问题,又实现了快速提高演唱水平的目的。

第二节 自然教学法训练的目的和本质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包括物质的(可见)和精神的(不可见)两个部分的。物质部分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具体的动作、肌肉收缩等等表面的变化,而精神部分是指在行为的内部能够感觉到的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我们现在的所谓科学性是很重视具体证据的,由于我们科学的局限性,目前还无法通过科学的方式有效的证实情绪等精神变化的科学依据。就像中科院一位著名的研究物理的院士当面指责金墉的小说中把精神力量过分神话,并表示其本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力量予以否定。

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精神力量就是真实存在的。他自己也同样经历恋爱的过程,也同样受到感情的折磨,也同样飘浮在感情的浪尖低谷。这是人都无法避免的。

实际上任何行为都是可以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但目前由于科学 研究方面的落后问题,造成在声乐教学上过分重视物质的变化。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要牵动许多肌肉的运动的,比如:抬腿这一个行为就需要几十个肌肉的运动变化,从科学的角度研究抬腿这一个行为,可以及其细致的描写抬腿的整个过程。例如肌肉运动的先后顺序、肌肉伸缩的力量大小、肌肉运动的方向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作为科学的研究数据是可以的,可如果我们把这些研究数据用于教人学会抬腿走路就有些问题了,虽然抬腿的运动是涉及几十块肌肉,但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块肌肉都有明确的感觉和控制能力,如果把每一块肌肉都训练好,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极大的可能是连走路都不会了。有这样一个笑话:蟑螂和蜈蚣赛跑,每次蟑螂都失败,于是求助于狐狸。狐狸就问蜈蚣:“蜈蚣大哥,你跑得真快呀,不过我有个疑问,你这一百多条腿是哪一只先抬,哪一只后抬的呀”?蜈蚣一时答不上来,于是就开始注意走路时抬腿的顺序,结果是越走越别扭,最后却不会走路了。

这个故事说明的问题同现在教学的问题是一样的,不是现行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现行的教学方法不够全面,就像抬腿训练,经过长期的练习是可以通过肌肉的训练达到学会走路的目的,但是需要较为长期、艰苦的训练。象钢琴和声乐等艺术类专业的学习,越到后期越需要自然和平衡,而肌肉练习的本身是很难自然和平衡的,所以最后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学到专业程度,而到大师程度就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如果只重视情绪、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忽视肌肉的训练也是不对的,任何情绪、心理的变化都将是通过肌肉等具体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所以技术训练的本质就是通过肌肉等物质方面的训练实现情绪和心理的调整,达到提高技术能力的目的。

自然教学法并不是否定现行的教学体系,而是丰富现行的教学体系。我们要避免绝对的唯物论或绝对的形而上学,任何事物都是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弹琴也好、唱歌也好,都不能片面的追求单一的一个方面,我们在教学法中提到了传统教学法的矛盾和问题,但绝不是说传统教学就是全盘错误的,传统教学毕竟开张了几十年了,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只不过由于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肌肉运动的技术能力,忽视了人的情绪性格等因素,造成技术的不全面,使专业的学习较为艰难。使许许多多原本很热爱音乐的孩子,拖垮在学习的路途中。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自然教学法是一种突破和发展,它使学习音乐不再可怕、不再艰难。

第三节

自然教学法训练的根源

自然教学法是以禅宗、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并根据佛教禅宗的修习本质,结合音乐教学出现的问题,给学生编了一个故事来解释学习的问题。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山上的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三位小和尚,大和尚因为经常练武,于是大家叫他“武和尚”、二和尚性情活泼,大家就叫他“乐和尚,三和尚性格稳重,不爱说话,大家就叫他“静和尚”。一年夏天,山下发生战乱,一些士兵烧、杀、掠、抢。老和尚担心战乱会殃及庙宇,就把三位小和尚叫过来。老和尚说:“再过几日,山下的士兵就可能杀到山上来,你们三位还是赶快下山逃命去吧”。静和尚问老和尚说“师傅,你怎么不同我们一起逃命哪”?老和尚说:“我经过多年修炼,已看破红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况且庙里也需要人来看护啊”。武和尚说:“师傅整天修炼,我们也在修炼,虽然没有师傅修行那么深,但师傅也不能太小看我们呀”。老和尚想了一会,说:“我不是小看你们,是怕你们祸到临头撑不住,白搭性命。这样吧,趁现在士兵还没来,我先试一试你们,如果你们经不起测试,就赶快下山去吧”。

于是老和尚领着小和尚来到了庙宇的山前,看见一只大黄狗正懒懒地趴在那里,老和尚说:“我们就拿狗去试一试吧,如果你们连狗都怕,就不要留在庙里啦。你们都谁不怕狗啊?”乐和尚颤抖地对老和尚说:“师傅,我前些天下山化缘,就被这只狗追着咬过我,我现在想起来都紧张,我还是不试啦,我承认我怕狗。”老和尚问静和尚:“你怕吗?”小和尚暗自在想:我从小就在庙里生活,出家人也不能杀生,我就没见过狗,只见过一些小鸟、老鼠什么的,那些动物都很善良。今天虽然见到的狗比较大,估计同那些动物也没什么区别。想到这,静和尚一边对老和尚说:“我不怕。”一边向那条大狗走去。也许是大狗太懒了,就那样趴着没搭理小和尚。老和尚点点头,问最后一个武和尚:“你怕吗?”武和尚说:“我在庙里没事就练武,身体很强壮,胆子也大,就没有我怕的东西。”于是他随手捡起一根木棍,大声叫着跑向那只大黄狗,大黄狗大吃一惊,还没等反应过来,已经挨了一棍子。嚎叫着,夹着尾巴就跑啦。

故事讲到这里,我想问一问,你说三个和尚谁怕狗、谁不怕狗?

老和尚将三个徒弟叫过来,对乐和尚说:“你很诚实,承认自己怕狗。”又对武和尚说:“实际上你也怕狗,就是你没意识到。”“为什么说我也怕狗,我不是把狗打跑了吗?”武和尚很奇怪的问道。老和尚说:“你如果不怕狗,就不会打狗啦。你打的原因就是因为你怕狗。”武和尚说:“如果这么说,就只有静和尚不怕啦?”老和尚说:“静和尚也一样是怕狗的,他现在不怕的原因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狗是什么样的动物。”老和尚说到这,叫静和尚往山下看。山下几只野狗正在打架,互相咬得鲜血直流。静和尚看后,吓得脸色苍白,暗自庆幸,“亏了刚才遇到的那只狗懒的理我,否则真不知会有什么结果呢。”老和尚慈祥的对三个和尚说:“实际上每个人见到狗都会紧张的,只不过我们是出家人,平时修行的就是看透生死,你们就是因为没看透才怕的,修行不到家呀。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你们自己想办法,一个星期后,我再来试你们。到那时,再不行就一定下山去。”

望着老和尚的背影,乐和尚在想:“狗并不是见谁咬谁的,至少狗是不咬狗的主人的,可现在养狗是来不及了,看来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同狗处好关系,相处好了有感情,狗就不会咬我了。”于是乐和尚每天都给那条大黄狗带许多好吃的东西,没过几天就同大黄狗混熟了,大黄狗一见他就点头哈腰的,温顺极了。乐和尚很高兴,觉得这次他一定能合格了。

静和尚回到庙里,一想起野狗咬的鲜血直流的画面就浑身紧张。他猛然间想到一个问题,我不知道狗咬人时并不害怕,我害怕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知道。而且我们平时念经打坐时,师傅就一直要求,要心神安静,心平气和。如果我往那一坐,头不抬眼不睁,专心念经,管他什么狗还是狼,我一概不知道,不就不害怕了嘛。于是静和尚就整天的练习静心打坐。

乐和尚想:“师傅说我怕狗,估计是我打狗不够坚决,流露出紧张和犹豫。我应该把武功练得更强。”于是他更加刻苦的练习打狗的功夫,一直练到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将狗打倒。武和尚信心十足,认为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考试。

究竟谁能通过考试呢?

一星期的时间转眼就到了,老和尚领着他们来到山下。老和尚说:“今天考验你们的,不是原来那只大黄狗,是上次你们看到的那一群野狗。你们谁先来呀?”我相信大家已经能知道结果了吧。乐和尚的一切准备都没有用,武和尚根本就不敢动手,野狗太多怕集体攻击他。而静和尚呢?他强忍住紧张的情绪,坐在地上,嘴里不停的念着经文,一点点地进入了安静、集中的状态。他已经不注意野狗在干什么,他紧张的情绪在逐渐的放松。只有他通过了考试。

以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对于学琴的人来说,钢琴、乐谱等外在的事物就是那只野狗。弹琴时你不敢下手和用力砸琴都是害怕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不仅不可能完整表现音乐,而且会严重影响技术能力和水平的发挥。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呢?像乐和尚那样,多多练习?对于一首乐曲,多练就像同狗处关系一样,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我们要学习相当多、相当多的曲目时,多练习不仅使学习的进度很慢,而且由于收效的缓慢会影响学琴的性趣。这是目前大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而像武和尚那样,凭着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气势,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果的。有句话叫傻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但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达到一定程度或勇往直前的勇气减弱时,整个人就会一落千丈。就像有的学生,刚学琴时,凭着喜欢的情绪弹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时间长了,兴趣、气势都在渐弱,当兴趣、气势渐弱到一定程度时,琴就学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

声乐的问题不仅如此,而且体现得比钢琴还明显,这是因为无论演奏者怎么粗暴的对待乐器,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损坏这架钢琴再换另一架钢琴。声乐就不一样了,演唱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声带,声带是非常精致和脆弱的,如果声带出了问题,是不可能更换的。结果只能是造成艺术生命的终结。这样的结果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很多的练习加强人的适应能力,是可以达到减弱心理负担的效果。但这并不是根源,当人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时,人是没有心理问题的。所以钢琴训练的最好办法就是训练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无论多复杂的乐曲,无非就是由连、断、跳三种动作组成的。动作越标准,心理越稳定,注意力越集中。训练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不一一介绍。

对学生实际程度的衡量,就是看学生在演奏乐曲时,能否控制和集中注意力。只有心理稳定了,情绪才能稳定,只有情绪稳定,才能完整的表现音乐。

第四节

教育的本质

我问过很多家长,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结论却是没有。大家虽然都有孩子,也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还不停的通过报刊、杂志、媒体等方面进行学习,但问到家庭教育的原则问题时还是比较茫然。有的家长平时一直觉得自己教育孩子是很有方法的,可说到具体的方法还是处在比较理论的阶段。更多的是听说的理论,而不是实践和原则。这就像是做一些数学题一样,不知道公式会是什么结果?也可能对也可能不对,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很令人担心的。

实际上我们现有的家庭教育也的确很让人担心,我经常告诉一些家长,你们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不应该叫做教育孩子,只能称作是养孩子。很多家长所采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违背教育原则的,但家长却当作是很好的方法来执行。结果就是孩子不停的出问题,家长就不停的学习和总结各种方法来对付。有的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方法的错误造成对孩子的失控和束手无策,但更多的家长还在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我也仔细的查找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结果不是观点错误就是太理论化没有执行的价值。还有就是一些教给家长如何对付孩子的办法,那些办法是指标不治本,不能彻底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

那么到底有没有象公式一样可以遵循的家庭教育的原则呢?家庭教育的原则是什么?我认为家庭教育的原则就是教育孩子真实和控制的原则,就是在不违背人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的原则。人性是什么?就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特性。就像是马吃草、老虎吃肉一样。没什么道理,生下来就这样。人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自我、自大、欲望、自然。虽然每个人的特点表现方式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这些特性产生的原因我会另加论述)。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通过各种方法来试图改变和掩盖人的这些特性,可结果呢?我们教育的孩子在特性上没有变化,但却学会了隐藏,于是这些孩子变得很假、很虚伪。而我们的教育却认为这种教育是比较成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我们长期都认为自我、自大和欲望是人类的一种丑恶现象,是人类的一个弱点,所以试图通过教育来解决这个弱点。我们要知道,事物的存在不是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分,好坏之分完全是人类主观上的一种划定。

1、自私在教育上的作用

自私本身并不是坏事,极度的自私才是坏事。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及自己拥有物品的支配权利,个人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侵犯

以上介绍的那些情况不仅体现在教育上,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制度上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考虑了人性中自私的因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并没错,可我们却批评了几十年,可最终我们还是通过市场经济的改革肯定了这句话。在家庭教育上也是这样,我们整天的学雷锋,学校、家庭、社会都鼓励大公无私、谦逊礼让,可结果呢?真正的大公无私、谦逊礼让没见多少,社会风气却是每况愈下。我们的教育太理想化、太幼稚了,总是想把事物分成对或错。实际上世间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对和错,事物本身都是两面性的,都有其坏的一面和好的一面。当事物超过一定的度、一定的范围,性质就会转变。人的自私、自大和贪婪的本性也是如此,这是我们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也没有必要隐藏,只要把这些本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也许有些人会担心这样的教育会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自私自利的人,实际上这一点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给孩子划定一定的范围,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自己有决定的权利,什么事情自己没有决定的权利。实际上就是要给孩子划分一个明确的权利界限,是你的你可以支配,不是你的你就不能支配,就是这个道理。西方教育的根本原则不是我们所推崇的自由化,而是个人的支配权和隐私权。国家在法律上就明确规定每个人享有的权利,这一点目前在我国是做不到的,西方的经济发展比我们要好,家庭生活条件要优于我们,但却没有出现象我们这么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没有出现象我们国家这种几乎是很普遍的溺爱行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和人之间权利的明确和划分。而我们现在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家长成为管理者,孩子成为被管理者,家长没有充分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和地位,也许家长认为自己养的孩子自己就有管理、爱护和支配的权利,实际上就是因为家长的这种观念和心态造成孩子诸多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会出现两类问题:一是欲望无限膨胀,孩子会认为自己能够支配的权力是整个家庭,于是这些孩子就会出现过度的自私、自大、脾气暴躁、过分的要求较多等现象,而另一类孩子完全服从家长的安排,听从家长的管理。结果是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懒散,做事不上心。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由于在西方有明确的法律来约束家长的行为,无形中就等于帮助家长遵循了教育的原则,而在我们国家就不同了,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法律还不健全,另一方面我们多年的养成的自由、散漫的习惯,经常会不遵循法律的要求,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确一点,自私并不是坏事,明确划分自私的范围就可以达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孩子认为是给自己做的,就会比较上心,比较认真。家长过于参与和管理,就会使孩子混淆和转移做事的目标,会使孩子认为是为家长做的,自然效率就比较差,即使你讲再多的道理也没用。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孩子身上,也体现在我们家长的身上。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先从自己上想一想,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强求孩子做到了。有一句古话:己所不与,勿施于人。

2、自大在教育中的作用

孩子的行为是通过周围的反应来逐渐调整的,如果周围的反应是错误的,那么孩子就会由此形成错误的行为和思想

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定自信的,并逐步通过对自己的肯定明确和增强这种自信。自信可以使人做事情的效果更好,但如果自信过度就会成为自大,过度的自大反而会影响做事情的效果,自信就是指对自己真实实力的评价和对将来发展的肯定。对自己实力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过高叫自大,过低叫懦弱。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要很注意培养自信的,比如鼓励和批评。实际上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就是在提高孩子的自信,我们对孩子的批评就是在降低孩子的自大,这种调整原本是没有错误的,但实际上我们家长是很难把握孩子自信尺度的。这样或多或少的就会形成孩子自大或懦弱的性格。一般来说采用自由式教育的孩子大多比较自大,而家长在教育上比较认真,管理比较严格的孩子大多比较懦弱。不过这种比较是相对的,是指相对于孩子本身的性格来说的。比如有的男孩子本身就很自大,即使再懦弱也可能体现的不明显。那么究竟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而且能够把握自信的尺度呢?就是实事求是的对孩子进行评价。我们所强调的是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要真实的肯定。实际上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培养孩子中正确的、准确的思想和判断力。孩子的行为是通过周围的反应来逐渐调整的。表扬意味着夸大,批评意味着减小,经常对孩子进行表扬或者批评就会使孩子失去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客观、真实的评价,这种问题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教孩子一个数字8,如果我们教孩子把8当作10,那么将来进入社会遇到真正的8时,孩子就会形成两种处理方式:要么就是否定自己,要么就是坚持错误。我们举的8只是个例子,实际上却代表着孩子的整个家庭教育。如果孩子否定了自己,就意味着否定了家庭教育,孩子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一般来说孩子会逐渐形成懦弱的性格。如果孩子肯定了自己,就意味着肯定了家庭教育,把错误的当做正确的,我们应该知道结果。一般来说这类孩子会逐渐形成任性、自大的性格。实际上未必等到孩子进入社会,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几年后孩子就可以显现出上述的问题。

另外自大是人性共同的一个特点,违反这个特点的教育只有一条路就是“失败”。人是不愿意被别人否定的。就拿我们成年人来说,有时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如果受到批评时也会分辨几句,甚至是不承认错误。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样的。当孩子受到批评时大多存在三种可能:一认错,二不认错,三无所谓。如果我们家长非要强求孩子做出这三种选择的一种,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改正错误。这一点上我们家长的认识大多是有误区的。大多数的家长会认为必须让孩子认错,不认错等于没有解决问题,只有认错才能改正。实际上改正了吗?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一犯再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孩子认错不等于改错,认错不是认识错误,家长要看清,孩子的认错是一种逃避,因为认错之后大多可以逃避对错误承担的责任。我们的目的应该是改正错误而不是认错,要求孩子把错误改正过来就等于认错了。而且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无论认不认错,事情也都发生了,关键是如何解决而不是认不认错的问题。另外选择认错或者不认错对孩子的心理多方面都是有影响的,长期认错的孩子自卑心理较重,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而坚持不认错的孩子盲目自信、自大,容易形成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性格,这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都是有很坏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明确,改正错误就等于是认错加解决问题,行为上的问题在行为上解决,而不是靠嘴来解决的。

3、欲望在教育中的作用

人是有很强烈的欲望,这一点体现在人类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永不满足的追求。人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人生下来就带着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这种生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这种生命力不仅仅造就了人的成长和发育,也造就了人对于事物的一种完美性。心理学家通过试验证实了这一点,生命力的体现在生活中是多种多样的,当人面对即将完成的事情会产生一种要完成的愿望,比如:画一个差一点没有封闭的圆,很多人在快速看到时会认为是完整的,我们爬山当马上要到山顶时会产生急切的心情,这种例子很多很多。这是由于这种生命力,才形成了人对于事物的审美和愿望(审美就是人的主观想象与现实的对比),同时也形成了做事情的动力和追求,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欲望”。欲望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人们往往对欲望的结果却有好坏的概念。比如欲望于求知中大多就认为是好事,欲望于玩中大多认为是坏事,的确社会有一定的道德、生存的规范和需求,不符合这种规范和需求的人是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的。欲望于求知会为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打基础,所以大家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所以家长、学校甚至于国家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局限在通过求知为生存打基础上,对于“玩”认为会丧志而予以否定,虽然在媒体上经常有“玩”成才的报道,但大多数的家长是不认同的,我们学校教育虽然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但越减越多恐怕与这种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教育太注重表面化了。我们习惯于以大人的判断来决定孩子的前途和方向。实际上贪玩也好,求知也罢都是欲望的一种表现,欲望是没有错的,应该提倡培养学生更多的欲望,我们不能因为欲望产生的行为错误而否定欲望的作用,生活中这种例子是很多的,这里不一一列举。

欲望与性格是有一定关系的,性格外向、情绪起伏大的人欲望就相对较强,性格内向、情绪起伏小的人欲望就相对较弱。对欲望的方向性控制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控能力,对于欲望增强性的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的集中。

在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是很注意孩子兴趣培养的,认为兴趣可以加强孩子的学习效果,提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兴趣就是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一般情况下人对于陌生的事物有一种了解和控制欲望的,正是由于这种欲望产生了兴趣,兴趣就是欲望的一个表现方式。兴趣在提高注意力、学习状态、学习效率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会受到欲望的制约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欲望不够强烈,那么这个孩子的兴趣就会很快消失。如果孩子对欲望的控制能力不够,那么这个孩子的兴趣就会经常转移,因为被各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孩子的欲望方向经常的转移,我们也称这种孩子没常性。

按照以上的分析,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和控制欲望的过程。通过对孩子培养和控制欲望,就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注意力、稳定情绪、提高效率和兴趣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溺爱会减弱孩子自控、注意力、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溺爱就是造成了孩子追求事物的欲望不强烈,为什么生存在环境恶劣的环境下孩子的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就比较强?主要就是由于人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而产生强烈的摆脱欲望。所以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就与欲望有关系。如果学生能够真正把追求未知当作自己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会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由此产生的学习动力则要比任何依靠兴趣或者鼓励和压力都强大很多的。

4、懒散在教育中的作用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舒适的过程,正是由于人追求舒适的本性才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我们平时经常会在很多时候听到两个字“自然”。做人要自然,做事要自然,无论做什么都要自然。宗教讲自然,社会讲自然,人对于自然的追求好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和人性发展的标准。人们为什么追求自然?是因为当人处在自然的状态下不仅会使人感觉很舒适,而且会使所做的事情更容易实现。

自然是什么?自然就是:“懒”和“急”两部分共同组成的,这两部分越是平衡人就越是自然。

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会否定人“懒”的一面,认为“懒”是一种阻碍发展的惰性。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在鼓励学生勤奋、努力。的确,人要是惰性强了会一事无成,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限制。超过了“度”的限制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自然也是如此,不超过我们叫自然;过分的“懒”就叫:散;过分的“急”就叫:躁。过分的懒和急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走路觉得累了,于是发明了自行车,自行车觉得累了,发明了汽车。于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科技的进步,这是“懒”的特性。

我们走路觉得慢了,于是发明了自行车,自行车觉得慢了,发明了汽车。于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科技的进步,这是“急”的特性。

按照上面的分析,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自然的过程。如果能够使学生保持自然的学习状态,将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不能够否定“懒”鼓励“急”。弹琴的过程中“懒”的作用和“急”的作用同样巨大,技术方面由于“懒”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一个技术动作后即使当时的状态很紧张,但随着逐渐的练习也会慢慢的放松下来,因为没有人会喜欢紧张的状态弹琴。由于“懒”会使学生在弹琴的时候形成动作的协调性,因为单一的动作会造成部分肌肉的紧张,于是学生会自然的分散这些紧张到各部分。同样由于“急”的作用会使学生提高演奏的速度,提高弹奏的音量,会使学生演奏的乐曲具有完整性,音乐更富于流动性。

性格与自然状态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内向性格的人,“懒”的因素会更多;外向性格的人,“急”的因素会更多。如果我们合理的利用和调整学生“懒”和“急”,不仅在学习上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人的性格也会得到调整。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因人而异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而不同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同人的性格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分析明确学生的性格就可以起到解决问题,甚至预防问题发生的作用。比如: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弹琴中“懒”的因素会比较多,而“急”的因素会比较少,那么“懒”多了就容易散慢,技术上就容易出现手指关节站不住,手没型,手腕不稳,演奏速度不够等问题,如果提早的判断出学生将会发生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提前进行各项强化的训练,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而对于有些问题的解决则会采用更为巧妙的方法来处理,比如学生手腕紧张,如果判断学生的性格比较“懒散”,那么即使教师不强调放松,学生也会由于性格因素逐渐的放松下来。如果教师没有看到这一点,对待这类学生直接要求放松练习,会使学生很容易的放松过度,造成其他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很常见的。所以合理的利用和调整学生“自然”的状态,会使学生学琴更容易,出现的问题更少,尤其是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5、总结

通过以上对人的四项本性的分析,我们的教师、家长应该明确学生在学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不是学生有意造成的。大多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违背了人的本性,试图强迫的给学生灌输教师或家长的某种思想造成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提醒各位教师和家长,违背人性原则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完善人性,调整做人,以做人为基础再学习各项技能,不仅仅是解决了做人的问题,同时由于人的问题改善了、解决了,会使技能掌握得更快、更好、更稳定。

第三篇:声乐教学法

歌唱发声练习教案

班级:13音乐学1班

姓名:蔡蓓瑜

学号:130501017

一、发声练习目的和要求:

1、目的:将歌唱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术环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练习

2、要求:首先了解和熟记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发声的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通过反复的练声及歌唱消化

二、发声练习步骤:

第一阶段:中声区训练为基础 小字一组d—小字二组降e 第二阶段:在中声区训练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过渡声区

第三阶段:高音区巩固两个阶段基础和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高位置头腔共鸣

三、发声练习的起音:

1、激起音,吸气完后胸腔保持不变,声带闭合,训练跳音、顿音

2、软起音,比“激起音”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高位置练习)

3、舒起音,先出气后发音,想叹气一样,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通俗唱法使用较多,较口语化,起音音量不要过强

四、发声练习曲

1、“哼鸣”基本练习,练“m”,这音容易

2、母音的练习,如a.e.i.o.u等单母音,不同母音的走向要求呼吸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要求平稳呼吸

3、连音练习

连贯优美,将音域相对拉宽,气息连贯性及稳定性,字要清晰

注意:连音练习换母音时嘴巴保持张开只有嘴型的变化,声未停,口不变

4、跳音练习(断音练习)

均匀、紧凑、颗粒性,横膈膜灵活,声音挂好,促而时断时续的声响

注意:跳音练气息具有爆发性

5、结合字声练习,字正腔圆《花非花》《送别》

五、练声注意事项

1、训练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以内

2、高音没有能力唱,切勿练习,唱满意的音

3、练唱新鲜感,精神集中

4、多用慢的、短的乐句练习

第四篇: 声乐教学法

一、 声乐在音乐中的特殊地位: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种类。因和文学的结合以及人本即是音源这两点原因,声乐所起的社会作用或现实的社会功能比其他的种类更直接、更快捷,所影响的地域面积和听众数量更为宽大、巨大,因此奠定了它在音乐艺术中独特的地位。 二.声乐教学法的概述:声乐教学法是研究如何使不同性别,不同生理条件,不同接受能力和不同文化的学习声乐的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既保留自己天赋的声乐特色,又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准确的咬字归韵的技巧和运用声音表现声乐作品内涵,提高其歌唱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

三.声乐教学法的性质:1声乐教育与声乐表演艺术 2声乐学习不适宜自学,必须在声乐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 四.为什么声乐学习不适宜自学?

声音的大部分由耳内膜传到听觉系统,小部分由耳外膜传到听觉系统,当声音传到耳外时,自己感觉声音变了,自己听着和别人听起来不一样,自学的话容易导致错误的方法和习惯形成,因此声乐不适宜自学„„

五、声乐教学法的任务:通过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明了的教学语言和欣赏学生的亲切教学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声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师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下,使学生潜在的优秀演唱素质得以充分的挖掘并用于社会。

1.敏锐正确的观察力

●确立“传承者”意识:教师传承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承人品和人格,审美取向,使学生不仅有知识文化创新能力,还要知道和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纯粹的人。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就是人在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精神要素,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创新,文化,精神)。

●培养优秀个性特色: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树立开拓进取意识:声乐教师应主动积极的姿态投身现实生活,以自身对本学科前沿动态的关注,了解参与不断充实完善自我。

●建立科学的声音观念:科学就是能够证实是正确或错误的一种判断。观念是思想,即是理性认识。声音观念就是对声乐研究和声乐教学基本规律的全面理解,正确评价,基本态度和根本看法。一个人如同说话般自然的声音,又基本符合生理和心理主要因素的歌唱艺术,即一个物体上基本完善的生理条件,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感情丰富,声音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并准确地表现作品的艺术风格,就是科学的声音观念所要求的条件。

六、 科学智慧的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声音的正确或错误;智慧的教学方法是在准确的判断出声音正确或错误的基础上,如何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明确指出错误声音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声音。

科学智慧的教学方法包括:准确明了的教学语言和欣赏学生的教学态度

七、 声乐生理教育学:

1人体作为歌唱的“乐器”发声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音体、共鸣体、发声动力

2歌唱呼吸的类型:锁骨呼吸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胸腹式联合呼吸 鼻口腰腹式呼吸

3头腔共鸣 胸腔共鸣 口腔共鸣 歌唱随着音高的变化,胸腔和头腔共鸣的比例也在变化,音越高头腔共鸣的比例越大;音越低,胸腔共鸣的比例越大,但要始终保持三个腔体的联合共鸣

4作用于意义:a掌握练嗓、练声、护嗓等的科学方法和保健意识,维护嗓音的健康,使人体“乐器”保持正常,适应歌唱的方法。 b为深入探讨声乐生理系统的科学认识,开拓相关理论的建设与教学奠基基础。

八、 声乐心理学教育(怎样完成歌唱任务):

声乐演唱的情感的抒发,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呈现。“声情并茂”的内涵就显示了“声”是外在的声腔表现。而“情”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声中无情不能动人,而情中无声也显示不出艺术的魅力,两者“并茂”才能完美完成歌唱的创作任务。

九、 声乐表演学教育

十、 声乐教育学教育

十一、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对美的鉴赏:教师要有正确的示范声音,在声音上要有美感,要知道学生唱歌的正确与否,要告诉学生应如何表达曲子的思想情感和高雅的艺术情趣。

十二、 声乐教学法的特殊性:1依附性 2时代性 3规范性 4中介性 5多样性

十三、 声乐教育的教学原则:1针对与力量相区别的原则 2声音与情感相统一的原则 3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 4学习和表演相辅助的原则 5群体与个体相兼顾的原则 6理论与实践想一致的原则(看十五讲课后思考题) 十

四、 声乐教育的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2直观示范法 3明理范唱法 4交流对比法 5情景引导法 6观摩听赏法 7表演体验法 8理解实践法 十

五、 说明声乐教师提高整体素质的意义? 1声乐教师是全面素质教育系统的执教者。歌唱教学在提高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方面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声乐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一种手段。 2声乐教师是审美文化的传播者 。传播的定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一种分享信息的关系,其目的是谋求信息,劝说,指导和娱乐,“分享信息”“共享信息”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建立的重要前提。

3声乐教师是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着。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之以范,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的投入声乐学习。 教师必须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4声乐教师是声乐教育理论的建设者。要以充分的教学实践来实践声乐教学过程,完成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任务。不断对声乐教育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以期更好的指导和推动这门学科向着更完美,更成熟的目标发展。 十

六、阐明声乐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

1指教的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声乐教师有其自身的职业特性,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特点,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树立专业信心。

2完美的专业素质 。声乐教师要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包括要具有良好的演唱能力,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具备灵敏的声音辨别力和对音乐充分地感受力。

3表演的示范素质。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声乐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演唱素质是做好范唱的前提条件。

4审美的判断素质。声乐教师要具备完美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声乐审美素质,要具备敏锐的听觉判断力,及时判断出学生的声音,不至于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声音定型。对声音的审美判断必须有个好耳朵。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

5全面的文化素质。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声乐教师要有较好的语言修养,在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中职艺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声乐锻炼

1、中等艺术学校学前教育高职专业概述

中等艺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设置的。学前教育高职专业是为广大学前教育学生提供一个参加高考的机会,经过中学的学习以后,考入上一级的高职院校。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业务,师德高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以适应21世纪上半叶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中等艺术学校学前教育高职专业的声乐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声乐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声乐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首先,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歌曲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声乐的演唱水平,并强化演唱能力,为学生参加升学考试专业基础。其次,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声乐基础训练及声乐歌曲演唱教学

一方面,是声乐演唱基本功的练习。声乐基本功训练。

1 (1)发声练习:主要是发音位置和音高要准确,意大利语的元音、辅音念法要标准,汉语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吐字和咬字要规范。a、e、i、o、u五个元音一定要会唱会念而且要标准。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需要日常反复练习。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母音发声练习:a、e、i、o、u,初期训练时以五度以内级近的下行音阶为主如:4/45555|54321|aeiou--- (2)共鸣腔体打开:共鸣器官的功能要不断加强练习,在平时一定要指导学生有步骤的反复练习以增强这些器官的能力,比如喉咙、口腔、鼻咽腔等腔体打开的练习一定要经常做。

(3)呼吸器官:主要是气息的控制与支持,不仅共鸣器官功能需要加强练习,呼吸器官的功能练习更需要加强,声乐演唱中采用的呼吸主要包括,扩胸运动、腹部运动,腹式呼吸练习及胸腹式呼吸练习在演唱中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得到好的气息支持以控制音高、音色及音量。

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在训练中可以利用单个母音的保持音和跳音进行训练如:2/413|53|1-|e---另一方面,是声乐歌曲演唱训练。声乐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声乐曲目还要掌握一定的儿歌曲目,这里只针对歌曲演唱部分谈一些经验和体会。声乐歌曲初期训练。训练初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

2 力,选择曲目让学生唱,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初期训练时选择教材上的歌曲如熟练演唱,如歌曲《花非花》要熟练曲目。要背旋律、背歌词、被表情记号、肢体语言。首先,介绍作者:黄自(1904~1938)江苏人,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后任上海国立音专理论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尝试东西方音乐语言的融合,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做作曲家之一。

代表作《玫瑰三愿》、《点绛唇》、《南乡子》等。其次,介绍作品《:花非花》是黄自于1933年以白居易的诗词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歌词中的意境有几种解释:一是以“花和雾“比作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以长久;二是用”花和雾“的。轻渺隐示着具有神秘色彩的美女。这正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失了得美好的人与事物的追忆、惋惜之情。最后教学提示。(1)带学生逐句试唱作品,熟练掌握。(2)《花非花》4/4拍,全曲旋律紧紧相扣,形如流水,自然成曲。虽然只有8小节,其喻意耐人寻味。(3)演唱时全曲速度稍缓慢,要求声音连贯匀称,音色柔美抒情。(4)这首歌只有一段歌词,但演唱时可以反复唱两遍,可以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体会,根据歌曲的强弱记号,抒发情感,表达出艺术歌曲的意境。

学前教育高职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升学考试,因此在声乐考试期间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声乐演唱水平上演唱有一定难度声乐作品,因此对高职专业学生的后期训练要以有难度的声乐作品为主,如:《大森林的早晨》、《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沁园春雪》等。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标准。情 3 感表达:理解歌曲内涵,情感真挚、富有意蕴、表现力强。发声方法:精神饱满、音色统

一、气息流畅、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和唱功。

风格把握: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咬字吐字:歌词咬字吐字清晰。音准:准确把握歌曲旋律。节奏:无明显出入,与歌曲伴奏配合熟练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作品介绍《: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歌曲旋律流畅,层次清楚,跌宕起伏,歌词富于深情,真挚的情感把歌曲推向高潮。教学提示。《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复三拍子圆舞曲风格的歌曲,它的旋律给人一种起伏、流动的感觉。歌唱时应力求做到声音优美、自然、亲切、深情、动听。要较准确的运用头腔共鸣,字要唱得舒展连贯,保持较深得气息支持,深而不僵。结尾处的五度大跳“心中的歌”要作准备,注意声音位置统一。

总结,以上是我通过日常声乐教学并结合教材总结出来的关于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声乐歌曲演唱的些经验和看法,声乐教学要以基本功训练为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方法以后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进行声乐歌曲的演唱训练,并逐步形成一套健全的教学体系,以适应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学生的升学需要。

上一篇:涉农金融风险范文下一篇:什么是实心球范文